70-80(2 / 2)
祖国地貌广博、幅员辽阔,有些地区发展的好,有些地方却暂时顾不到以至于落后很多,他们没有自己的工厂、无法生产手表、布匹、钢笔、搪瓷缸等等东西,很多东西只能购买外来的,所以资源难免稀缺。因此当魏云舒带着好东西来到这里的时候,很快就被识货的人看中买走,甚至还有人看中了这个机会想谈合作,魏云舒考虑过后也应了几单。
他已经去过了几个村子,路是真的难走,里面的情况也是真的艰难。像搪瓷缸、针线、跳蛙玩具、花布、衣服等等东西在那里都极受欢迎,没一会儿就人给抢光了。
魏云舒对此一点儿都不意外,不然他也不会专门来跑这个生意。
谈好事情,魏云舒回到招待所,整理了一下自己剩下的东西。其实东西并不多了,毕竟他就算再能拿也拿不了多少,选择的多是小巧好带的东西。不过最初在永安市带的东西他早就卖完了,现在手里的是之后在别的城市重新买的,然后卖到了别的缺少或者不如这些东西的地方。这种边卖边买的办法,别说,还真挺省事,反正到现在他兜里已经赚了不少钱。他相信,等他再跑一段时间,那两万块一定是能挣到的。
魏云舒照例给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记录。本子上面已经有了一些,全是他这段时间买卖的东西,整整齐齐已经好几页纸了,全是他的心血。
整理好东西,魏云舒把本子收起来,然后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想应望。
想他最近在忙什么,有没有因为钱的问题压力太大不眠不休的给自己找工作干,店里的卖的东西有更新吗,还有现在天气热了起来、之前说的电风扇有没有装上,店里的生意如今还好不好……
越想魏云舒就越睡不着,心思都被应望给占满了。
他想,要不回头给家里装一部电话吧,这样他以后如果再出远门也可以给应望打电话,虽然电话费贵一些,但两个人至少能说说话,知道对方每天的生活,不至于太过想念。
唉,现在的信还是寄的太慢了。
……
这天,应望刚从杏花街那边看完修房进度回来,才到客厅连脸都没洗呢,就听到巴涛在客厅外面敲门喊,“小老板,外面邮差来了,说是有您的信件。”
应望一愣,随即脸也不洗的走了出去,还把站门口的巴涛吓了一跳。
“知道谁给我来的信吗?”应望问。
巴涛回神,“这我不知道,邮差没说。”
这会儿店里还有客人,应望也没跟巴涛多说,抬步就到了店门口,问邮差,“寄信人是谁?”
邮差问:“你是应望?”
应望答:“是我。”
邮差将信递过去,“是一个叫‘魏云舒’的人寄来的,你签收一下。”
听到真是魏云舒,喜悦瞬间爬上应望的脸颊,别的话也不多说了,拿起笔就将信件签收了,然后迫不及待的回到客厅看信。
这是魏云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70-80(第6/14页)
给应望写的第一封信,上面详细叙述了他走过了哪些地方,碰到了哪些人、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未免信寄丢了或者寄错了,所以魏云舒没有写那些城市的对比,只是客观的记录了自己看过的景色,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还说他买了一些觉得好玩的东西、或者好吃且能保存的东西寄过来,叫他注意签收。最后,他说他想家了,他一定会尽量早点回来,叫他看好家里的一切,照顾好自己,别担心他。
整封信魏云舒写的很长,大篇幅都是在写他一路经历的事情,最后的感情流露很委婉,只说他在想念家,他要早点回来。
应望看完之后整颗心酸酸胀胀,既欢喜于收到魏云舒的信,又惆怅于他无法写信告知对方关于自己的动态,因为魏云舒说他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就离开了,所以即便写了信也收不到。
不过有了这封信应望心里的担心的确是减了许多,至少他收到平安信。
应望把信叠好收起来,又默默祈祷了几遍平安。
几天后,应望果然收到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的东西很杂,大多都是一些特色的东西,还有一些有保质期的食物。应望看了下,这些食物都还在保质期内,是完全可以吃的。打开尝了尝,味道挺不错,他挺喜欢。
除了这种开盖可食的,魏云舒还给他寄了一些干货,比如香米,魏云舒说这种香米是当地人自己种的,产量比较低,所以即便在当地都卖的比较贵,他吃过觉得好吃所以就买了些米给他寄回来尝尝。
当天应望挑了几样东西分给店里的员工,高兴的众人眉开眼笑。
隔天早上,应望又自己用香米熬了粥,发现这米吃起来是真香,口感也比一般的米要好一些,可能是跟当地的环境有关……总之,不枉魏云舒大老远给他寄过来尝尝。
之后,每隔几天应望都能收到魏云舒寄来的信和包裹。信上依旧是主写他一路的见闻以及做的事情,末尾是想家的话;至于寄来的东西那就比较丰富了,从一朵漂亮的干花到一双舒服的布鞋、到一样美味的食物,只要是新奇的、好玩的、以前不曾见过的、他觉得好的东西魏云舒都会寄过来,完全不拘泥什么具体的东西。
其中最令应望侧目的是一条火腿。
整条火腿包裹的严严实实,而且还有一定的重量,而且非常漂亮。
据魏云舒说,这火腿可是当地有户人家传了几百年的手艺,祖上甚至还给王宫侯府、达官贵人做过菜,解放后入了国营饭店当厨子,之后又自己制作火腿,没几年就让火腿成为了当地最紧俏的好东西,甚至还有别的地方的人专程到那里去买火腿。魏云舒慕名而去,尝过之后果断买了一条寄回来,甚至还记下了详细的地址,打算等之后这条火腿吃完再去买。
这火腿只看颜色,瘦的部分如珊瑚般娇红似火,肥肉部分则如琥珀黄中透亮,这层层分明的色泽,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
等应望亲自操刀片下肉,亲自尝了尝之后发现滋味也很不俗。咸淡非常适中,但又有一种肉类独特的鲜美之香,堪称色香味俱全。
应望:真的非常绝!
应望想,云舒提前记下详细的地址简直做的非常对,这么好吃的火腿就该多吃!
第075章 第 75 章
魏云舒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上旬了。
当时应望正在店里调凉米粉的料汁, 耳边突然就听到了一阵嘈杂的声音,再一凝神,竟听到别人喊, “大老板,你回来了?”
“欢迎大老板回来!”
“大老板,一路可还顺利?”
“……”
应望心底便是一动, 等他再回过神的时候魏云舒已经到了后厨, 眼睛盯着他说:“我回来了。”
他看着沧桑了一些, 脸上还有遮掩不住的疲惫, 胡茬更是没刮,一看就知道这一路不轻松。但他一双眼睛很明亮, 尤其是看应望的时候,恨不得把人给吸进去。
应望被他这眼神看的心脏滚烫,同时也很心疼,千言万语只化为了一句, “一路辛苦了。”
魏云舒笑了笑,“不辛苦。”
两人都有很多话想说,但店员们全围在边上, 那些话也说不出口, 所以魏云舒先跟他们打了招呼,然后拿出买的礼物送给他们。
就跟之前没想到小老板会给他们送一些大老板从外地寄来的特产一样, 此时店员们也完全没有想到大老板出一趟门竟然还给他们带了礼物回来,太意外了!
巴涛反应最快,“谢谢大老板!”
接着就是一连串跟着道谢的,大家脸上的笑容极大。
嘿嘿, 白得的东西,谁收到不高兴啊。
应望看着他们聚在一块说话, 那种不真实感愈发明显,好一会儿后,当魏云舒掠过眼再一次跟他视线相撞,应望才把眼睛里的热意压下去,然后说:“别聊了,赶紧进去洗个澡休息休息吧。”
魏云舒笑着应,“是该进去洗洗。”
魏云舒的确风尘仆仆,因此店员们不但没怀疑,反而还劝说了去休息的事情,所以当应望弯下腰帮忙把东西拿进去的时候他们也觉得理所当然,等看着门关了之后说:“大老板终于回来了。”
“也不知道大老板去了哪些地方,竟然这么长时间才回来。
“是去做生意去了吧?”
“应该是吧?具体的也不清楚啊。”
“……”
隔了一堵墙的客厅里,魏云舒看着自己那身几天没换洗的衣服克制住了抱应望的冲动,只低声说了句“我先去洗澡”就去洗澡了。
应望答了声“好”,然后在客厅里整理魏云舒带回来的东西,还没整理好,魏云舒就洗完澡出来了。
应望才转过身呢,就被他抱在了怀里。
对方满身水汽,身上还很热。
这个怀抱,让应望眼眶有些发热,“怎么没告诉我要回来了?我还以为要很久呢。”
魏云舒埋首在应望脖子里,“想你了。”
就这么一句话,应望什么抱怨都没了,“我也想你。”
魏云舒手臂蓦然收紧。
应望又说:“还有,辛苦了。”
魏云舒这回是不一样的回答:“为了我们的家,再多的辛苦都值得。”
应望从他怀抱里出来,两人视线相撞,唇齿没一会儿就挨到了一块,接了一个缠绵悱恻的吻。
之后,魏云舒才说起这次出门的收获,“我跑了不少地方,边买边卖了不少东西,里面利润也不低,我大概挣了大几千;我还跟一些来拿货的人签了些合作单,之后我原路返回厂里买了货给他们发过去,尾款也拿到了,这就是一万多;另外我还买了些外地的特产寄过来,现在还在路上,等之后到了再卖出去,应该也能有几千块的利润……”
魏云舒细细的算着账,应望听的很咂舌,出去这么一趟,竟然就带回这么多钱,这可比他开店挣钱多了。
不过,光看云舒这模样就知道他这一路很累,人也瘦了不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70-80(第7/14页)
于是,应望问:“之后还去吗?”
魏云舒回答说:“暂时人不去了,不过该出的货还是得出。”
应望问:“什么意思?”
魏云舒解释,“有人要我手里的货,正好永安市的厂那么多,那我给他们一些货又如何?这样一来我不用出门也能挣点儿。”
应望担心,“不会出什么事吧?”
“不会。”魏云舒认真说:“很多人都在抓住这股机会赚钱,我只不过是他们其中一个罢了,何况我价格也没有定的很高,不会有事的。”
见他这么认真保证,应望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说完这些,魏云舒又跟应望细细说起自己这一路上遇到的事。虽然之前在信里说过了,但再亲口说一遍还是觉得很不一样,而且有很多细节都可以补充,应望时不时的问一句,就有很多说不完的话。
终于,外面有人在敲门了。
应望过去开门,发现是于虎,“怎么了?”
于虎眼睛不可避免的往里瞅了一眼,就见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的魏云舒正坐在沙发上看向这边,手里还拿着一个笔记本,“老板,晚饭做好了。”
应望回头对魏云舒说:“云舒,先吃饭吧。”
魏云舒将本子放在桌上,“确实有点饿了。”
应望说:“到饭点了。”
魏云舒起身出来,就看到外面已经坐满了,而且大多吃的都是冒菜,只有几桌在吃火锅。想起刚刚应望跟自己说的冒菜和外卖事宜,再想想现在炎热的天,魏云舒又觉得很正常。
应望扫了一眼大堂,却跟魏云舒说:“外面都坐满了,不如我们端着到客厅里吃吧。”
魏云舒点头,“可以。”
后厨里很忙,但员工的饭菜却是做好的,不过为了方便煮的是冒菜。应望看着已经煮好的菜,也没有再多费功夫,和魏云舒一人端了一份,然后又用小盆盛了些饭才回客厅。
两人吃的都是辣口,蘸满汤汁的菜在米饭上拌一下,那味道真是又辣又过瘾。
一碗饭快速下肚,魏云舒这才说:“难怪外卖生意不错,这冒菜是真不错。”
应望笑起来,“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魏云舒也笑,“本来就是在夸你。”
应望原本还挺高兴,可再看他三两口一碗饭就下肚的凶恶模样,那种高兴就又散了,“你这一路是怎么亏待自己的。”
“没亏待。”魏云舒看着应望那心疼的眼神,解释,“只是想你做的饭了,所以看着快到了就没吃,留着肚子呢。”
应望站起身,“那我出去给你炒个菜。”
魏云舒一把拉住他,“不用,这不都有嘛。”
应望说:”不是我做的。”
魏云舒说:“汤或许不是你熬的,但底料是你熬的,配方也是你出的,所以四舍五入,今天这冒菜就是你做的。”
应望被他逗笑了,“你这四舍五入是不是太夸张了。”
“不夸张。”魏云舒强拉着他坐下,“一样菜最重要的就是配方,火锅和冒菜更是这样,而配方是你拿出来的,只不过有部分生产过程你没有亲自动手而已,但这不影响,都是你的。”
微顿,魏云舒又说:“再说我们现在都吃上了,你再去炒菜多麻烦,你要实在想做菜给我吃,那明天吧。”
应望见他是真不想自己去现炒菜,便也没多坚持,“那行,明早我起来做早餐给你吃。”
魏云舒从善如流的应了,至于他明早能不能起来……
咳,那就再说吧。
应望不知道魏云舒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他重新拿起筷子吃饭,然后跟魏云舒说起了房子的事情,“地基早就打好了,毛坯房已经进行了一半,要不了多久就能出来,然后就是弄门窗这些细活,等装修好搬进去我估计年前够呛。”
魏云舒想了下,“速度不慢了,耽误时间的是后面的细活。”
应望点头,“那确实,钱老板还是比较靠谱的。”
魏云舒笑了起来,“好歹我也给了他投资,他要是连我都糊弄,那他也走不长远。”
应望仔细想想也觉得真是这个道理,最后说:“反正我对修房子的事情一知半解,既然你回来了,那之后那边就交给你了,我就不管了。”
魏云舒答应下来,“好,改明儿我去找老钱聊聊。”
应望点头表示知道了。
两人边吃边聊,等放下筷子的时候外面天都已经黑了,而店里的客人也没多少了。
应望去放碗筷,就听于虎问:“小老板,你的料汁不调了?”
应望猛一拍脑袋,“我就说我忘了个什么事情。”
于虎哭笑不得。
现在天气彻底热了,就是冒菜也不一定能够吃得下去,因此店里的生意比之前差了些。应望就琢磨着不能干等着,还是得再弄点适合夏天吃的东西出来,思来想去就决定弄个凉米粉卖。
米粉是本地人爱吃的,还有店面是专门压米粉卖的,所以在店里加个凉米粉不麻烦,只需要调个合适的料汁就好了。
只是,刚刚料汁还没调好,魏云舒就回来了,然后打断了他的进程。
这会儿,应望重新上手。
辣椒酱是现成的,应望以前做凉拌菜的时候就爱用这个辣椒酱拌,非常的香。
除此之外还要调个西红柿汁,不然光是一个辣椒酱滋味不够好。
其实这不难,应望之前记过一点儿,没一会儿就弄好了。
买回来的米粉在烧沸腾的锅里翻一圈捞起来,然后加黄瓜丝、海带丝、油炸花生米、适量的油盐酱醋,再加秘制的西红柿汁和辣椒酱,最后加点芫荽碎,一碗凉米粉就做好了。
应望拌开尝了尝,米粉经过一系列调料的搅拌,吃起来只有轻微的热,但并不会让人觉得热的想流汗。每一根米粉都裹满了料汁,吃起来香辣的滋味中带有一点轻微的酸,总之挺好吃。
应望觉得自己这碗凉米粉做成功了。
第076章 第 76 章
第二天早上应望果然没能早点起来, 倒是昨天看起来挺疲惫的魏云舒精神抖擞的。
对此,应望就很不服,“你这身体铁打的?”
魏云舒说:“是我心里高兴。”
应望没懂这个逻辑。
魏云舒解释:“心里高兴, 所以再多的疲惫都消失了。”
应望:“……”
呵呵。
魏云舒说:“你再睡会儿?”
应望翻过身不理他。
魏云舒摸了摸鼻子,厚着脸皮凑过去亲他一下,“我出去了, 店里你别担心, 再好好睡会儿。”
应望看着他这讨好的笑, 就没法跟昨天晚上那个宛若饿狼似的人对应起来, 佯装不耐烦的摆摆手,“赶紧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70-80(第8/14页)
魏云舒又凑过去亲他一下, 应望再瞪,他再亲,有种你不高兴我就不罢休的架势……
这做派,应望无语又想笑, 最后实在没憋住笑了起来,“赶紧出去吧,再不开门大家还以为我们干嘛呢。”
魏云舒说:“老板也要过日子啊。”
应望强调, “你别作, 赶紧去开门。”
这下,魏云舒是真走了。
应望看着他的背影, 脸上的笑容还没消下去。不过经过刚刚他那么一闹腾,原本的瞌睡这下也跑的差不多了。昨晚闹的有点久,别的地方都还好,就是腰有点酸软。应望在床上躺了会儿, 最后还是爬了起来。
店里做生意呢,他不出面, 别人还猜他怎么了呢,影响不太好。
魏云舒刚送走前来送货的农场人员,一扭头就见应望出来了,有些意外,走过去问:“不睡了?”
店里员工多,应望没说别的,“睡不着。”
魏云舒张张嘴,“那等会儿午休吧。”
应望点点头。
因为要给店里加凉米粉这个新品,所以应望今天早上又调了几样料汁出来做对比,经过店员们的试吃反馈,终于敲定了一款。
应望跟包春艳和巴涛说:“等会儿你们记得跟顾客推荐一下新品,不然人家都不知道店里上新了。”
两人利落的答应下来。
这个流程他们已经很熟了,以前店里要加新品的时候都是这么推荐的。
之后应望又让巴涛去跑了一趟米粉店,跟老板订了二十斤米粉。因为初步营业,还不确定大家对于凉米粉的接受度如何,所以米粉订的量不算多,应望打算头几天先卖卖看,然后再决定跟米粉店签长期合同。
对于凉米粉,魏云舒没话说,反正他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不过他提出了一点,“米粉可以凉拌,你没想过做个拌面之类的?”
应望转头,“嗯?”
魏云舒举例,“比如打卤面、炸酱面、葱油面之类的,这些都是用哨子跟面拌起来吃,没有汤所以不怎么热,应该比汤面受欢迎吧?”
应望眼睛一亮,“没错啊!我光想着永安市人常吃的米粉了,竟然忘记了面。”
甚至说,因为米粉在永安市很常见,所以比较稀少的面在做好之后其实更能打出招牌,毕竟吃面的店就那么几家,而吃粉到处都是粉馆粉店。
应望越想越激动,干脆仔细思索起来。
别的不说,炸酱面其实就并不是很难,酱是用肉沫和大酱熬制出来的,一次熬一大盆就可以拌不少的面。何况天热之后他就买了一台冰柜放店里,这肉酱吃不完还可以放冰柜里冷藏,第二天热了接着用,一点儿都不会影响口感。
至于别的菜码那就更简单了,春天的豆芽萝卜缨,夏天的黄瓜扁豆,秋天的青菜莴笋,冬天的胡萝卜白菜,总之应季蔬菜有什么放什么,完全不用拘泥。到时候再配点花生米青豆黄豆,满满当当就有一大碗。
拌上煮熟的面,搭上浇头儿,肯定香。
何况面食可比米粉饱腹,有些人就喜欢吃面一些。
越想越觉得合适,应望也不多耽搁,直接出去逛了一圈,买了不少的东西回来。
魏云舒被他这说风就是雨的执行能力弄的哭笑不得,但也没阻止,甚至还帮他剁起了肉。
应望自己则准备一些配菜。
大酱用到的地方很多,所以之前应望自己有做过,现在就可以拿出来用。
待一切东西准备好,锅中烧油,然后下剁好的肉煸炒,炒的差不多时关小火下酱一块炒,甚至可以说是慢慢熬,要充分将肉和酱熬到一块去。
传统熬肉酱是这样熬,但应望自己喜欢吃菌菇,所以又加了些切好的菌菇丁下去一块熬,山珍的鲜味跟肉和酱混合,奇异的香味顿时更为浓郁。
为免生锅,锅铲需要时不时的搅拌一下,如果太过浓稠还可以加水,等所有的料完全混合,然后加葱末,因为大酱是自己做的,盐放的并不太咸,如今又加了这么多东西进去,所以还得加盐和味精等调料,用筷子沾过稍微重一点点味道即可。
熬好的肉酱色泽油亮金黄,味道特别香,引得后厨几人频频朝这边张望。
应望暂时不知这些,重新在锅里再加水,待烧开后下入魏云舒擀好的细面,煮好后捞出装入碗里,然后码上黄瓜丝、焯水的豆芽和青菜、芫荽碎、以及刚刚炸来做凉米粉的花生米,最后浇淋上一勺肉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炸酱面就做好了。
“卖相不错。”魏云舒说。
应望拿了筷子递给他,“你先试试?”
魏云舒接了过来,“行,我来当这个小白鼠。”
魏云舒拿着筷子先把面搅拌开,让每一根面都裹上肉酱,毕竟所有的调味都在肉酱里面,这也是这碗面好不好吃的关键。
面热酱熟,鼻尖萦绕的都是肉香。
魏云舒毫不犹豫的夹起面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口,肉酱很香,里面的菌菇很滑嫩,而每一种调料也都放的很合适,只这一口,魏云舒就觉得这碗炸酱面不错。
他直接说:“香!”
应望脸上露出笑来,“有没有哪里不好还需要改进的?”
魏云舒仔细品了品,“感觉大酱稍微放的有一点点多。”
应望疑惑。
魏云舒直接把筷子递给他,“你尝尝。”
两个人平时一块吃饭习惯了,应望也没觉得不对,直接接过筷子尝了一口。大酱的味道是有点重,而且肉酱还不够香,感觉缺点东西。
他细细琢磨差了什么,花椒?胡椒?或者别的调料?
魏云舒也不打扰他的沉思。
扭头,就见余秋疑惑的看着他们,她看到魏云舒看过来,赶忙低下视线。
魏云舒:“……?”
余秋端着一摞竹盘到了水龙头那边,然后坐在小板凳上和吴朝霞一块洗菜。
没一会儿,余秋终于忍不住了,跟吴朝霞问:“吴姐,你知道两位老板是什么关系吗?”
她们都是后来招进来的,“大老板”三个字以前只存在于传说中,时不时的会听大家说一嘴,但真正见到人是昨天,由于时间短暂,所以暂时不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吴朝霞回答说:“听说是跟小老板一块长大的兄弟。”
余秋说:“不是亲的吧?”
吴朝霞说:“一看就不是吧,他们俩长得完全不像。”
余秋:“这样啊……”
吴朝霞见她这欲言又止的模样,就问:“你怎么了?怎么问这些?”
“就……”余秋犹豫了下,才说:“刚刚小老板不是在做什么肉酱吗,然后小老板用肉酱拌了一碗面出来,大老板就端着碗尝了味道,之后小老板又把筷子接过去接着尝,最后那碗面又回到了大老板手里,我看他接着吃呢。”
吴朝霞没听明白,“这怎么了?”
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卖美食》 70-80(第9/14页)
秋问:“你不觉得他们太……亲近了么,还用同一双筷子。”
其实余秋是想说太不讲究了,但话临到嘴边又觉得那么说不大好,所以给改了口。
“我当什么事呢。”吴朝霞见怪不怪的说:“你别说这种尝味道的了,就我们以前的时候,还有人伸手扣人家已经塞进嘴里的糖出来吃呢,那也没怎么着啊。”
余秋大开眼界,“啊?”
“真的啊。”吴朝霞说:“我还亲眼见过呢,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余秋三观瞬间炸裂,没想到竟然连这种事都有!
她恍恍惚惚的想,跟那些把人家都已经塞嘴里的东西扣出来吃掉相比,老板们共用一双筷子的事情好像真挺正常的?
她们俩说话的声音不大,加上后厨一直煮东西的声音,所以除了她们自己外根本没人听到她们说什么。
而应望呢,在经过试吃后觉得肉酱还不够香,他苦思冥想了一下症结,最后找出几个点,决定把肉酱再做一遍。
起先的油要先下花椒、八角、香叶、小茴香、葱、姜、蒜、芫荽、香葱等东西炸香,做出自制的香油,然后再重复之前的流程煸炒肉等等,在下酱料的时候应望跟之前下的数量做了对比,适当减少。
等一碗肉酱出锅,应望用筷子沾了一尝,眼睛登时就亮了。
这个肉酱可比刚刚做的那碗好吃多了!
应望迫不及待的将筷子塞魏云舒手里,“云舒,快,尝尝!”
看他这么激动,魏云舒就知道这碗肉酱是成功的,他接过筷子,挑起一点肉酱正想送进嘴里,脑子里却突然灵光一闪——刚刚余秋以怪异的目光看向他们,是不是因为他们肆无忌惮的用同一双筷子?
难道被余秋察觉出了什么?
“云舒,想什么呢?”见魏云舒动作停住不动,应望纳闷的问。
魏云舒回过神,回了句:“想到了一点别的事情。”
说完,他把肉酱塞嘴里,果然,这肉酱比刚刚的那碗进步了不少,“很不错。”
应望立刻就忘了刚刚那点意外,“我也觉得好吃了很多。”
魏云舒夸他,“真厉害。”
应望:“嘿嘿!”
第077章 第 77 章
因为疑似被余秋察觉不对的事情, 所以之后魏云舒特地注意了一下,却没听到店里的员工有什么谣言之类的传出来,反倒是大家对于炸酱面的出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个面好吃, 肉酱拌上太香了,里面那些菜也很解腻!”
“最爽的是它是干拌的,里面没有汤, 哪怕是在这么热的天吃着也感觉很舒坦, 比汤面汤粉好吃多了。”
“再吹个电风扇, 是不是更舒服?”
“那是, 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电风扇边上吃炸酱面!”
“还有凉米粉,也很好吃。”
“没错没错, 太适合夏天了。”
“……”
店员们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炸酱面的喜欢,甚至接下来几顿都是吃的炸酱面。这面好啊,一大碗里面有菜有肉,吃起来非常的香, 一碗吃完不够还可以再下面煮一碗,想吃多少煮多少,不论对于吃饭的还是煮饭的都很省事。
得到店员们的好评价后, 应望就在琢磨着将炸酱面放在店里出售的事情。
面跟米粉不一样。米粉在永安市很多, 也有专门的店压米粉卖,所以他们店里卖凉米粉比较方便;可面不一样, 永安市吃面较少,除了挂面之外应望就没见过有擀好的面卖的,如果店里要卖炸酱面,那就意味着他们要自己做面。别看这就一句话的事情, 可实际上做起来很麻烦,从和面到擀成细面, 里面的事情绝对不少。后期炸酱面如果卖的好,那就就得专门有个人来负责面的事情,可现在店里没那么多人。
后厨如今的人已经不少了,不加他自己都有六个,再招一个人进来,里面是真的挤不开。
想到这,应望皱眉,这问题该怎么解决?
魏云舒见他这样,就问:“怎么了?”
应望说:“我们可能需要一个白案厨子。”
魏云舒一时没反应过来。
应望就把刚刚自己所想说了,最后说:“只是后厨都快站不下了,招个白案厨师来也没有地方安排。”
魏云舒想了想,“那再开家店?”
应望却问:“地方呢?”
魏云舒回想一圈,周围确实没有什么铺面能租赁。
正面面相觑呢,于虎的声音突然响起,“两位老板……”
两人转过头。
于虎略有些尴尬的说:“两位老板,我不是故意偷听你们说话,就是不小心听了一耳朵。”
刚刚他们俩说话的声音不小,根本不需要特地注意就能听到。要是以前,于虎也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见,继续默默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可现在,不是有事么。
应望没计较,只问:“怎么了?”
于虎立刻说:“老板,你们考虑从别人那里买面吗?”
应望挑眉,“你有认识的人在做面?”
于虎尴尬的笑了下,“实不相瞒,小老板,我爸红案白案都会点儿,之前也给我们家里的人教过,我大姐在白案上有点天赋,不论是擀面拉面都做的不错,现在就以卖面为生。”
应望倒没想到有这样的巧合,就问:“你大姐住哪儿?离我们这里远不远?”
于虎知道有戏,立刻说:“走路的话是有点远,但我大姐家有自行车,骑车过来大概只需要十五分钟。”
这个距离时间完全可以接受。
应望问:“她可以送吧?”
于虎知道店里的食材都是固定的人送来,就说:“可以,本来她卖给别人的面也是要自己送的。”
应望说:“既然是这样,那你看什么时候带点你大姐做的面过来我看看,合适的话我就在她那里买。”
于虎笑着应,“好,我今天下班就去跟我大姐说,明天应该就能看到面。”
应望说:“行。”
于虎说话算话,隔天早上他就带着面来了,不仅仅是面,他大姐于燕也来了。
他们带了好几种面过来,有粗有细,甚至连银丝面都有,拉的特别细,但看起来却又根根分明。只这一样,应望就知道于燕是有真本事的,毕竟如果没点扎实的功夫也拉不出来这样的面。
不过炸酱面的话用银丝面太细了,应望挑选了一种稍微粗一点儿的面,然后跟于燕谈好价格以及每天的送货次数,暂时订了三天的量。
炸酱面在店里会卖的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所以应望暂时不确定每天订多少合适,打算等三天试卖期过了之后再签合同。
在商言商,合同签了谁都放心。
于燕也没有不答应的。
之后,炸酱面就在店里上架了,顾客们没想到这么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