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周易下经三十四卦综卦(2 / 2)
恒卦与咸卦的关系,犹如生命的双翼,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它们共同铸就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恒卦的引导下,人们领悟了坚持的真谛,学会了在困境中顽强拼搏;在咸卦的感召下,人们明白了情感的无价之宝,学会了用心去体会他人的喜怒哀乐。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恒卦与咸卦的智慧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不断前行的道路。它们让我们洞悉人生的真谛,让我们懂得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恒卦与咸卦的理念亦如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它们让我们深知,唯有顺应时势、不断创新,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恒卦与咸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的影响源远流长,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与支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一、恒咸综卦的哲学意义
恒卦和咸卦是《周易》中的两个卦象,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而将它们视为综卦来探讨时,其哲学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从卦象上来看,咸卦的上卦为兑(泽),下卦为艮(山);恒卦的上卦为震(雷),下卦为巽(风)。
咸卦表达了感应、相互沟通的意义。它意味着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就像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一样,咸卦强调的是在人际关系和事物发展中,敏锐地感知对方,顺应自然的感应之道。这种感应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
它启示人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感受和接纳周围的事物,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恒卦则突出了恒久、稳定的重要性。雷风相互配合,象征着一种持续不断的力量和坚定不移的精神。
恒卦告诉人们在追求目标和处理事情时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和原则。只有保持持久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在事物的发展中取得长久的成果。将恒卦和咸卦作为综卦来看,它们体现了在变化的世界中,既要顺应自然的感应和变化(咸卦),又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恒卦)。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在实际生活中,这提示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要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变化和机遇(咸卦的启示),同时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行动(恒卦的意义),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事物的发展。既要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又不能失去自己的根本和方向。然而,对于《周易》卦象的理解可能因人而异,不同的学者和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侧重点。
《周易》的哲学思想是深邃而丰富的,需要人们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思考进行深入领悟。同时,也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其中的哲学观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十二、咸卦与恒卦:《周易》中的情感与恒久咸卦与恒卦
在《周易》中皆占据着重要地位。咸卦,着重于感应、交感,此乃关乎情感、关系之重要卦象,尽显《周易》对人际情感互动之关注。恒卦,则突显了恒久、稳定之意,反映出人们对事物恒久之不变追求与期冀。这两个卦象从多重视角探索了人生与事物之重要方面,为《周易》哲学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咸卦与恒卦在《周易》中相互关联,其关系可从以下诸方面理解:其一,排序相邻。
在《周易》卦序中,咸卦(泽山咸,第 31 卦)紧接其后即为恒卦(雷风恒,第 32 卦)。此相邻排列,暗示着它们在主题上具一定延续性与相关性。
其二,主题相关。咸卦尤重感应、交感,尤指男女间之情感感应;而恒卦则凸显恒久、稳定之意义。《序卦传》言:“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咸卦描述男女感应,进而推及夫妇之道,恒卦则为在情感引发后,探究如何长久维系。可谓咸卦为情感之引发,恒卦为长久关系之追求。
其三,卦象互补。咸卦之下艮上兑,艮为少男,兑为少女,呈少男求少女之象;恒卦之下巽上震,巽为长女,震为长男,乃长男在长女之上之象。此既合古人男尊女卑之观念,亦展现夫妇居家之常道。两卦卦象展现出男女关系在不同阶段之特点。其四,意义延伸。咸卦中之感应不仅限于男女之情,亦可推广至世间万物、社会人群间之相互感应;恒卦中恒久之道,亦不仅适用于夫妇关系,亦能延伸至天地万物之运行规律及人类社会之各种关系中。
如《彖传》所言“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咸卦),“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恒卦)。其五,守恒与变之统一。恒卦强调恒久不变,然亦含变化发展之观点,即“利有攸往,终则有始”,此与咸卦中所现感应变化有一定呼应。恰似宇宙万物有各自恒常规律,同时亦应时顺势变化发展,人间关系亦需在守恒中适应变化,做到“守经达权”。
总而言之,咸卦与恒卦相互关联,共同探讨了情感、关系中之感应与长久维持之问题,体现了《周易》对人道、世事之深刻思考与智慧总结。需留意者,对《周易》中卦象之理解可有多种角度与层面,不同学者与研究者或有不同解读与感悟。上述内容仅为常见之解释,旨在提供一基本理解框架。深入研究与领悟《周易》之智慧需结合个人实践与思考,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全面了解。
十三、用词牌名赞恒卦的综卦是咸卦
《定风波·恒咸相依》
恒卦咸卦本相连,阴阳交感情绵绵。
天地和合心意暖,常念,乾坤之道妙无边。
坚守正道心不变,无怨,情动深处意自甜。
风雨同舟共患难,相伴,相知相守到永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诠释:《定风波·恒咸相依》:恒卦和咸卦相互关联,它们代表着阴阳的交融与情感的绵绵不绝。就像天地和合一样,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我们要常常铭记乾坤之道的奇妙与无垠。在人生中,坚守正道,心中无怨,即使在情感的深处也能感受到甜蜜。无论遇到风雨还是患难,都能相互陪伴,直到永远。
《卜算子·恒咸情长》
恒卦示恒心,咸卦情深深。
阴阳交融爱无尽,岁月见真心。
坚守信念坚,情意永留存。
乾坤和谐共欢颜,美好常相临。
诠释《卜算子·恒咸情长》:恒卦象征着恒心,咸卦则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阴阳的交融体现出无尽的爱,在时间的流逝中可以见证真心。坚定地坚守信念,让情意永远留存。乾坤的和谐会带来欢乐的容颜,美好的事物也会常常降临。
《浣溪沙·恒咸相谐》
恒卦咸卦韵悠长,阴阳互动意徜徉。
美好姻缘心中装。相知相惜情难忘,
岁月流转爱未央。携手同行共远航。
诠释《浣溪沙·恒咸相谐》:恒卦和咸卦的韵味悠长,阴阳之间的互动让人心情愉悦地徜徉。美好的姻缘深深地装在心中。相互了解和珍惜,这份情感难以忘怀,即使岁月流转,爱也不会消逝。携手同行,一起远航,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鹧鸪天·恒咸和合》
恒卦之道永不停,咸卦之情动人心。
乾坤交融爱满盈,天地共鸣声。
坚守初衷志未穷,情牵彼此意无穷。
相伴此生共繁荣,幸福永恒中。
诠释:《鹧鸪天·恒咸和合》:恒卦所代表的道路永不停歇,咸卦所引发的情感打动人心。乾坤的交融充满了爱,天地间都能听到共鸣的声音。坚定地坚守最初的志向,彼此的情感没有穷尽。相伴一生,共同繁荣,幸福将永远持续。
《醉花阴·恒咸情真》
恒卦咸卦蕴真情,爱意绕心间。
坚守不渝心相印,岁月绽芳颜。
相知相伴共前行,温暖永留存。
乾坤和谐乐无边,幸福长相连。
诠释:《醉花阴·恒咸情真》:恒卦和咸卦都蕴含着真挚的情感,爱意萦绕在心中。坚守不渝,彼此心心相印,岁月会展现出美好的容颜。相互相知和陪伴,共同前进,温暖将永远留存。乾坤的和谐带来无尽的快乐,幸福也将长久相连。
十四、恒卦和咸卦相关的历史典故
传说周文王娶夏族有莘氏长女的故事与这两卦有关。两人一见钟情,造就了两国联盟,这被视为周人运作的成功典范,也成为后来周人打败殷商的前奏。
在这个典故中,“咸”卦体现了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情投意合。就像咸卦的卦象(兑上艮下,兑为少女,艮为少男)所表示的那样,少男少女相互感应。“咸”字有感应、交感之意,这里的“咸”同“感”,表示全身心的感召和感应,寓意着文王与有莘氏长女的感情一拍即合。而“恒”卦则主要讲的是要信守联盟契约。周人要替夏族有莘国打击其敌人,而这个敌人和周人也有世仇。在这个故事里,“恒”卦象征着两国联盟需要长久地信守承诺,共同对付共同的敌人。
需注意的是,《易经》的卦象和解释在不同的学者和传统中有多种观点和解读,这些历史典故往往是基于对《易经》的某种理解和阐释,带有一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它们更多地是用来传达某种道理、观念或价值观,而不一定是具体的历史事实。在研究和理解这些典故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并结合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综合考量。
同时,《易经》的智慧和其卦象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中可以作为一种思考和启示的资源,但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于具体的事件或情况中。在《易经》中,咸卦的卦辞是“咸,亨利贞,取女吉”,表示顺利、利于坚持下去,娶女吉利。彖辞进一步解释了咸卦的意义,强调了阴阳交感、男女相感的和谐关系,以及这种感应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
恒卦的卦辞为“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意思是通达,没有灾难,适宜正固,适宜有所前往。
彖辞说明了恒卦长久的含义,以及刚上柔下、雷风相与、刚柔皆应的特点,还阐述了天地之道恒久不已、利有攸往终则有始的道理,强调了圣人长久保持正道可教化成就天下的观点。
恒卦初六爻辞“浚恒,贞凶,无攸利”,表示深入追求恒久可能会有凶祸,没有适宜的事,因为一开始就追求得太深可能会忽略其他因素;九二爻辞“悔亡”,是说懊恼消失,因为能够长久保持中道;九三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意味着不能恒守德行的人可能会常常受到羞辱,正固也会有困难,无处可以容纳这样的人。这些卦辞和爻辞的解释也反映了《易经》中对于恒久、稳定、变化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对于《易经》的具体解读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人的理解和经验进行深入探讨。在实际应用中,不应过分迷信卦象的预示,而应将其作为一种启发和思考的方式,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
概述3 遁卦(天山遁)的综卦是大壮卦(雷天大壮)
遁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三卦,其卦象为乾上艮下,即“天山遁”遁有躲避、退避的意思。此卦代表的节气是大暑,意味着阳气将逐步消退,阴气将逐步加强。
遁卦的卦辞为“亨,小利贞”,表示亨通,利于阴柔进一步的发展。《彖传》中说“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意思是遁卦之所以亨通,是因为远离和躲避而亨通。
五爻为阳爻当位,二爻为阴爻与之相应,这是按照时令的规律而运行。适合阴柔之气扩张,是因为阴柔之气伏藏、浸润许久后开始生长。阳刚之气适时地退隐,其意义非常重大。
大壮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四卦,其卦象为震上乾下,即“雷天大壮”。大壮卦也为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是二月,此时阳气始升,阴气消退。大壮卦的卦辞为“大壮,利贞”,意思是大壮卦,吉利的卜问。
《彖传》解释为“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表示大壮卦是强大而雄壮的,因为刚强且在运动,所以是大壮。大壮卦阳气大为强盛时,关键在于守正道,事物的兴盛强大源于走正道。
从卦象上分析,遁卦中乾为天在上,艮为山在下,天下有山,山高天退,阴长阳消,象征着君子退隐,明哲保身;而大壮卦中震为雷在上,乾为天在下,惊雷响彻天际,阳气盛壮,有刚壮有力、声势浩大之意。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这两个卦的理解和解释可能会因个人的经历、情境和对《易经》的不同感悟而有所差异。如需深入了解这两个卦的含义,建议参考相关的《易经》书籍或咨询专业的易学人士。
同时,也应该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易经》的解读,避免过度依赖或迷信。
一、七赞:《赞天山遁与雷天大壮》
天山遁隐道阴阳,雷天大壮势激昂。
初六尾随危厉现,九三系缚困忧长。
嘉遁九五吉祥佑,壮趾初九灾祸防。
君子守贞羝触藩,易中丧羊无悔徨。
诠释:诗的前两句“天山遁隐道阴阳,雷天大壮势激昂”,指出天山遁卦体现了阴阳之道,雷天大壮卦则展现出强大激昂的气势。
“初六尾随危厉现,九三系缚困忧长”描述了天山遁卦初六爻和九三爻的含义,初六爻表示遁退不及时会有危险,九三爻则象征着被拖累而有困境和忧虑。
“嘉遁九五吉祥佑,壮趾初九灾祸防”阐述了天山遁卦的九五爻和雷天大壮卦的初九爻的寓意,九五爻表示美好遁退会带来吉祥,初九爻提醒要预防因壮趾而带来的灾祸。
“君子守贞羝触藩,易中丧羊无悔徨”则说明了雷天大壮卦中君子坚守正道、像羝羊触藩般遇到阻碍但能坦然面对,以及在易中丧羊却无悔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天山遁卦和雷天大壮卦的爻辞解读,展现了这两个卦所蕴含的道理和意象。
二、深度解析遁卦(天山遁)天山遁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三十三卦,本卦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艮,艮为山,天下有山,天高山远,为遁卦的卦象。
该卦阐释的是隐遁、退避的道理,启示人们在特定局势下应适时逃避退隐,盛极必衰,要言行严禁,待机再举。天山遁卦辞及白话解析如下:原文:遁。亨。小利贞。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yuàn)小人,不恶(wù)而严。”解析:遁卦,意味着通达,小的一方适宜正固。
《象传》说:天的下方有山,这就是遁卦。君子由此领悟,要疏远小人,不去憎恶他们,但要严肃以对。
天山遁卦爻辞及解析如下:初六: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解释初六爻辞:初六,退避时居后尾随,有危险,不可以有所前往。
《象传》说,退避时居后尾随会有危险,不前往又有什么灾祸呢?此爻阴爻居于柔位,具有优柔寡断、办事迟疑不决的特点,可能会错过退避的最佳时机而导致危险,所以此时不宜再有行动。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tuō)。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解释六二爻辞:六二,用黄牛皮制成的绳子捆住,没有人能够解开。《象传》说,用黄牛皮制成的绳子捆住,是为了固守心意。此爻表示意志坚定,如同用黄牛革绳紧紧捆绑,难以解脱。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解释九三爻辞:九三,系住退避,出现疾病与危险,蓄养奴仆侍妾,吉祥。《象传》说,系住退避的危险,是因为有疾病而疲累,蓄养奴仆侍妾的吉祥,是因为不可能办成大事。这意味着九三爻在退避时受到了牵系和阻碍,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危险,但可以通过蓄养臣妾等方式来保持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