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知人善用(2 / 2)
两天后,这3000多名俘虏才甄别完毕,三百多个符合条件的太原兵工厂人员,直接被运输团拉走,1000名干净的晋绥军士兵,被送到新兵训练处进行政治改造训练,剩下的罪恶不深的要么送去劳改队,要么就地释放,罪大恶极的有120多人,身犯多条命案,直接被枪毙。
看着那些被处决的罪行累累的晋绥军,那些被送到新兵培训处的晋绥军俘虏,以及被释放的晋绥军,都被八路军严明的纪律所震慑,他们对着那些独立七团的战士们连连作揖:“谢谢长官!谢谢八路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振华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尤太中说:“你看,民心这东西,不是靠枪杆子逼的,是靠真心换的。这些俘虏里,只要好好教,不少能成好兵。”
尤太中点头:“旅长说得是,咱七团前几天补充的新兵里,就有不少是之前收编的晋绥军和国军,现在打仗比谁都猛。”
远处传来马嘶声,是马子华带着人往吕梁县城去了。陈振华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忽然对通信员说:“给总部发报,说交城县已拿下,正策反晋西残部,攻打太原的时间估计可能提前了。”
通信员应声而去,城楼上只剩下风声,陈振华摸出怀里的怀表,借着月光看上面的时间,忽然觉得,这场仗打得越来越有意思了——不光是枪炮的较量,更是人心的较量。
吕梁的夜色里,特战团和独立七团的营房亮起了灯,战士们的歌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远处的虫鸣,像支温柔的摇篮曲。
而在这片歌声里,新的战斗正在酝酿——马子华能否策反成功?晋西的晋绥军会不会投降?太原城的攻坚战又将如何展开?
交城县城的炊烟连着三日在吕梁山间袅袅升起,与晨雾缠绕成一片朦胧的白。独立七团的操场上,木枪相撞的“砰砰”声震得黄土地簌簌落尘,战士们赤膊操练,古铜色的脊背淌着汗珠,在朝阳下泛着油光。
队列前,教官扯着嗓子喊:“刺!再快些!忘了交城县的晋绥军有多少挺重机枪了?”
临时指挥部设在县城旧庙里,神龛上的泥菩萨被挪到墙角,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铺开的吕梁地图。
陈振华指尖点在“中阳县”三个字上,对围坐的干部们说:“19军69师张国柱不是软柿子,当年跟着阎长官打日军时就以顽固出名,手里的晋造山炮比咱的九二式步兵炮射程远,必须做好攻坚准备。”
尤太中啃着窝头,含混不清地接话:“旅长放心,修械所的老冯说了,缴获的那批晋绥军炮弹能改,配上咱的四一式山炮或者博斯福火炮,射程能加三成!昨天试射了三发,全落在靶心圈子里!”
徐虎推门进来,手里攥着张揉皱的纸:“马子华的信使刚到,说张国柱的副官王奎已经联络上三个团长,都是本地人,早就对晋绥军克扣军饷不满。他们答应,咱攻城时打开西门,就等咱的信号。”
他把纸摊开,上面用铅笔标着西门守军换岗的时间——黄昏六点,正是饭点,防备最松。
陈振华指尖敲着桌子:“好,让炊事班多蒸些馒头,给弟兄们加个咸蛋,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他抬眼看向窗外,操练的战士们正扛着圆木冲刺,喊杀声撞在庙墙上又弹回来,震得梁上的尘土簌簌往下掉。
“告诉同志们,拿下中阳,每人发一块大洋,给家里寄回去!”
三日里,县城的铁匠铺没歇过,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混着操练声,成了交城县最热闹的背景音。
被俘的晋绥军士兵里,有个叫刘二的铁匠,主动要求加入修械队,此刻正蹲在火堆旁,给步枪枪管淬火,火苗舔着枪管,映红他满是胡茬的脸:
“长官,这枪改完,保证比晋绥军的新枪还顺手!”旁边的其他的工匠们也跟着忙活,有的擦拭枪管,有的修补枪栓,没人再提“投降”二字——陈振华让人给他们讲根据地的政策,讲“自己人不打自己人”,讲完还给发了烟叶和粗布,不少人眼里渐渐有了光。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m.boshisw.com)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博仕书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