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1020章 改造晋绥军,建设强大后勤

第1020章 改造晋绥军,建设强大后勤(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 后宫三千,我独得暴君恩宠 偏想对你撒个野 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 快穿:从甄嬛传开始嘎嘎乱杀! 反派的团宠小师妹惹不起 我的床上通古今,暴富很合理吧! 小仙姑下山,上综艺打假火爆全网 飒爽后娘,携崽拽夫杀进暴富圈! 主母重生退婚,摄政王哭着求入赘

367师的六个旅堪称“豪华配置”,因为367师的团太多了,陈振华亲自拟定每个旅的组织架构的建立,让367师的指挥效率陡增。

太原战役的战利品堆积如山,在临时仓库里分类码放:5万支步枪像森林一样立着,300多门火炮炮口朝天,近千门迫击炮和3000门掷弹筒堆成小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机油和硝烟的混合味。陈振华带领着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们,戴着原863旅,现在367师总后勤部工厂生产的白色手套,逐一检查这些“宝贝”,手套上沾了不少灰尘。

“这些武器不能当摆设。”他对后勤部长张万和说道,“步枪要先清理枪管,膛线磨平的改成训练枪,能用的配上刺刀;火炮要校准瞄准镜,缺零件的就拆东补西,实在修不好的就拆了当零部件或者当做教学用具。”

最让人头疼的是掷弹筒,这种日军的“轻型火炮”操作简单,所有的晋绥军和八路军的老兵都会用,但是炮弹却难以生产,好在在每次的战斗之中,陈振华总是将那些空间里的掷弹筒炮弹补充到缴获中一部分,从而来确保那些掷弹筒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为此,陈振华特意从投诚的晋绥军以及之前的国军俘虏里挑出六百个掷弹筒炮手,成立“掷弹筒炮手速成训练班”,培训合格完成之后,则是让他们直接补充到八路军的各个队伍中,瞬间再次将新增的4个团每个班内的掷弹筒炮手补充完毕。

“这玩意儿就像甩石头,”八路军老兵王大能一边示范一边说,“看目标、估距离、轻轻一调,准头就有了。”他手把手教八路军战士握筒的姿势,指尖的老茧蹭过对方的手背,像在传递一种默契。

火炮的分配更讲究策略,365师守平津线,配的多是射程远的四一式山炮,能压制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

366师在鲁省打游击,轻便的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成了主力,拆开能扛着走,组装起来就能打。

367师作为机动部队,各种火炮配得最齐,还专门编了个“混合炮旅”,能根据战场需要灵活组合。

弹药库的管理则用上了新办法。每个旅都派专人来领弹药,签了字才能出库,用多少、剩多少都要登记。

陈振华在仓库门口贴了张标语:“每一发子弹都要打死一个鬼子,每一发炮弹都要炸在敌人群里。”

当第一批补充了新武器的部队开赴前线时,连日军的侦察机都惊呆了——照片上的八路军不再是“拿着土枪的游击队”,而是装备了火炮、队列整齐的正规军。

114师团的情报部门在报告里写道:“驻扎在平津线上的八路军火力,已接近我军丙级师团的火炮力量,不可小觑。”

晋绥军投诚士兵的营房里,政工干部正领着大家学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起初,这些老兵们还很拘谨,嘴唇动得很轻,唱到“团结就是力量”时,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有人甚至跟着节奏点起了头。

“改造他们,先得暖他们的心。”负责政工的同志对陈振华说,“刚来的时候,不少人揣着投降后趁机逃跑的念头,现在知道八路军不打人、不骂人,还教认字、给饱饭,态度全变了。”

陈振华特别强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普通士兵,多讲抗日道理,少提过去的恩怨;对下级军官,肯定他们的军事技能,让他们当教官;对有污点的士兵,只要真心悔改,就既往不咎,还能评战斗英雄。

郭静云就是个例子。他原是晋绥军的团长,忻州战役里带着部队投诚,起初总觉得抬不起头。

陈振华让他当367师的团长,还让他带新兵训练。当他看到自己带的兵在战斗中缴获日军机枪时,突然对身边的人说:“以前跟着阎长官,打了十年仗,不知道为了啥;现在跟着八路军,才明白当兵是为了保家。”

改造过程中也有摩擦。有个晋绥军老兵不愿剪辫子,说“这是祖宗留的”。政工干部没强迫他,只是每天给他讲剪辫子的士兵在战斗中更灵活的故事。一周后,老兵自己找剪刀剪了辫子,说:“为了打鬼子,祖宗会原谅我的。”

10个晋绥军团的补充则采取“掺沙子和抽调”的办法:每个晋绥军班排级里都编入多个八路军老兵,担任班长或副连长,既能传帮带,又能相互影响,同时又不影响晋绥军里的军官安排。

367师的一个晋绥军连队,三个月后成了全师的模范连,连长在总结会上说:“以前我们是‘吃粮当兵’,现在是‘为自己打仗’,不一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说剑 拯救美强惨女主进行时[快穿] 资助生说她养我 他非要强取豪夺 是的,我失忆了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他说未来可期 古代开道观日常 我的翻译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