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小妖为人36(1 / 2)
白沐宸似乎捕捉到了她这瞬间的放松,那冰封的眼底深处,一丝微不可察的满意如同数据流通过。他的教学依旧高效、简洁、不留余地:
“手感反馈。”白沐宸突然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精准的分析腔调,“感受到拉力变化了吗?不要依赖浮漂视觉,风浪下它滞后。水下线索是牵引力本身。保持轻微绷紧。”
白沐宸强调的是“手感”——一种需要身体细微感知的反馈。而就在他说完的几秒后,云初手中的竿梢突然传来一下清晰的、向下拖拽的力道!
“呀!”云初本能地惊叫一声,身体因那意外的力量而轻轻后仰,双手紧紧握住钓竿,脸上瞬间涌上惊喜和一丝慌乱。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几乎是出于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白沐宸上前了半步。
他的大手并未直接覆盖上她的手背去接管——那太过刻意,也过于亲密——而是稳、准、有力地一把扣在了钓竿的前半部,那更靠近绕线轮、最需要提供额外支撑力的点上。
他的手掌微凉而有力,瞬间成为钓竿最坚实的支点。
他的身体巧妙地侧立,既替她分担了那突然传来的沉重拉力,构成了一道稳固的屏障,又避开了直接的身体接触。
“稳住。这不是目标鱼,是挂底或杂鱼,”他的声音就在她耳侧上方响起,比海风更近,依旧冷静得像在分析数据,“泄力锁死一部分,弓起竿身,匀速提线。”
他口述着指令,手指在钓竿上加力的瞬间极其稳定,帮她度过了最初那阵可能导致脱钩或断线的冲击力。
随后,他迅速撤回了自己的手,只留下那个短暂而有力的触觉印刻在钓竿冰冷的金属杆身上。
鱼最终被提了上来,果然是一条形貌奇怪、挣扎不休的海鱼,并非目标鱼种。
工作人员迅速上前协助处理。
云初的呼吸因为刚才的刺激和那片刻的靠近而有些不稳,脸颊染上了海风也无法吹散的薄红。
她下意识地看向身旁已经若无其事重新站回原位、仿佛刚才只是进行了一次标准机械操作的白沐宸。
他只是看着那被工作人员处理的海鱼,点评的声音不带波澜:“潮汐带底栖种。处理方式粗暴。”像是在对标本下定义。
海风卷过,吹动他额前几缕不驯的发丝。他重新调整了自己的钓竿姿态,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深海,那侧脸线条依旧冰冷如塑。
阳光强烈地落在他高挺的鼻梁上,将轮廓清晰地刻印在船体的阴影里。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他收回那只手的瞬间,指尖似乎还残留着方才隔着冰丝衣袖、传递过来的、钓竿因巨大拉力而发生的剧烈震颤——那震颤,顺着金属杆身、传至他的掌骨、指节,最终化作了一丝微麻的余韵。
这余韵,与他思维深处那无形的、从手腕温度延伸出来的信息链悄然联结,最终融入了那片被精密模型所计算之外的、未知海洋波动的频率深处。
那里,有海潮的涌动,有鱼类的呼吸,有风的絮语,更有一种冰冷的算法也无法解析的、因靠近而产生的、无声的心跳轰鸣。
在这片无限广阔的蓝之上,阳光炫目,而他精密运作的核心“算法”里,悄然为这份微麻的震颤留下了一个需要持续观察和分析的新变量。
白沐宸的眼神更深邃了几分,静静地将自己的饵投得更远了些。
海面波纹荡漾,将一切心绪,尽数藏入那无垠的深蓝。
***
六个城市的辗转,十二期节目的录制,如同一幅长长的画卷缓缓收起。镜头记录下无数喧嚣与沉静交织的瞬间,也捕捉着那些镜头之外、细微滋长的暗流。
最终站定在北方的滨海都市,三天是告别前最后的浓缩时光。节目规则在尾声添了一笔温情:每位嘉宾需为自己的手足伙伴准备一份惊喜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