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官窑中的官窑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官窑中的官窑(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意念仙 百分百防守,所有教练都想签我 我立于光阴之上 别院风 末日预言家系统 顶流他妹直播玄学种田后火了 陆大佬的软萌影后 开局签到至尊道骨 女配拒绝当炮灰 横推诸天从风云开始

这些茶器每一件都是精品,比如一件主人杯,它口径7.3cm、高4.5cm、容量55ml。

这件杯子杯型端正稳重,细节勾勒精细,分毫毕现,杯口金线收口,整器华美贵气,一派雍容之态。

执杯稳重如山,从容不迫,一派沉稳气质由内向外散发。

还有盖碗,口径10.5cm、高8.5cm、容量120ml。

碗身以金地为底,边沿圈金。

手绘珐琅彩花卉,以牡丹为主花,菊花、月季、荷花、百合、牵牛花相映成趣,富丽华美,别具一格。

器腹饱满聚茶香,是经典的品茶佳器。

盖钮外撇方便提握,杯沿微微外扩,避免烫手。

器型饱满,断水利落,配合主人杯使用,优雅方便。

再就是茶壶,它高8cm、直径13cm、容量200ml。

器型精巧玲珑,壶柄弧度圆润优雅,和谐自然,壶嘴短而微翘,与壶把呼应,饱满圆腹,聚茶香,扬茶气。

倾茶如注,不漏茶。

满器万花,宛如一只花球压目,搭配主人杯使用,雍容华贵。

这些瓷器全都工艺繁复,非巧匠所不能做出。

这种等级的瓷器,烧造过程十分复杂,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详细描述。

其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万花之成,在于良工与巧匠。

其程式与工艺,全都相当繁复。

那一抹浓重色彩,惊倒世人,同时也难倒了景镇的匠人。

特别是到了现代,一些工艺美术大师,更加精益求精。

他们从选料开始就不简单,比如选泥,他们选用原矿高白泥料,相较于乾隆时期的景镇高岭土,这种泥料质地更坚硬,白度也更高。

烧制出的器物,胎感细腻,白如玉色。

手工练泥先是用双手反复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水和泥混合更加均匀,如此才能烧出细密坚硬的陶瓷。

手工拉坯、利坯想修整出光洁饱满的器物,非经验老到的匠人不行。

首先要能熟练掌握泥料的特点,制作时保证每一个部分泥料的厚度、大小相同,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这样不仅器型连贯,也更方便掌控烧制的温度,减少爆裂的风险。

再就是施釉,大部分陶瓷制品都要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

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难掌握的一道工序。

普通圆器一般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则用吹釉。

施釉要做到坯体各部分均匀一致,厚薄适当。

同时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非常考验技艺。

施釉之后就是烧制,在1300°c的高温环境之下烧造素胎。

要胎薄体正,且以高白为瓷胎的颜色标准,釉色光润,观茶色,赏器美,两不误之。

往往珐琅彩还不是一次就能烧制成功,第一次烧制之后,第二次出窑再继续描线。

就是在圆滚滚的白瓷胎上作画,这可和纸面不同,每一笔都要考虑结构和走向。

一笔有误,全域皆变,非常考验临摹画稿的基础。

一旦有误,便要重头来过,画成,过火二烧。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柯南:从警视厅到国会 一百五十岁封号斗罗,未来可期 华娱:我怎么成顶流了 重生08,邪修创业 我在诸神游戏里杀疯了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我不是天才刑警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沸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