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五年(上)(1 / 2)
新鲜出炉的瀛州府到底划归哪个行省,群臣开始展开激烈的辩论。
朝堂上的大臣们,哪一个不是老谋深算,明眼人都能看出,瀛州府就是一块大肥肉,他们焉能不知?
瀛州府四面环海,由四大岛屿及几千个小岛组成,这些岛屿首尾相连,绵延万里,形成了一道别具一格的弧形防线,易守难攻。
更有不少深水良港,对于海运日益繁荣的大楚来说,是一个极佳的中转地和集散地。
由于它与江浙、福建两个行省均是隔海相望,遥遥相对,谁都想将这个摇钱树收入囊中!
要知道,海运的利润可是天文数字!
哪个行省得到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立马就会富得流油,这年的税收便不用愁了!
支持福建的官员们有理有据:“既然福建水师驻扎此处,理应划归福建布政司管理。”
而支持江浙一派的官员们振振有词:“地方军政并非一体,福建水师是福建水师,又不是归属福建布政司,如何能混为一谈?”
“况且福建已有了台湾府,更有泉州、福州两大港口,瀛州府不过锦上添花!如将瀛州府划归浙江布政司,对发展江浙沿海的海运,大有禆益!”
“江浙一带乃渔米之乡,本就富得流油了,还想要瀛州府?总不能啥好事都让你们占了吧?”
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南宫清和看向崔珏。
崔珏出列道:“瀛州府划归福建布政司更为有利。”
他作为户部尚书,财政一把手,自然知道各省的税收情况。
江浙一带乃渔米之乡,是大楚的粮仓,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还是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种植业吧,不能本末倒置了。
若是连“粮仓”也盯着海运,一心行商,不好好种地,大伙儿都喝西北风得了。
“崔爱卿言之有理。”
南宫清和深以为然,于是,他一锤定音,瀛州府划归福建布政司。
至于瀛州府知府的人选,他还要好好斟酌一下。
福建布政司使天降金蛋,喜笑颜开,奉了圣旨,忙不迭地乘船出海,前去接手瀛州府的政务了。
圣旨送达瀛州府后,同样新鲜出炉的东瀛郡王双膝跪地,从江璃手中恭恭敬敬接了圣旨,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心中百感交集。
祖宗基业就这么送出去了,江山从此易主,说不伤感是不可能的。
好歹自己留得性命,后宫还剩两个幼儿,总算不至断子绝孙。
大楚人不是有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盼日后子孙争气,有朝一日能够复国,一雪今日之耻!
江璃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但笑不语。
已经吃到肚子里的肉,还想要回来?不要想得太美哟。
用不了多久,这儿的百姓就会忘了自己曾经是东瀛国民,正如大理府、西昌府的百姓一样,以大楚子民的身份为豪。
老百姓的愿望很朴素,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谁就能得到大伙儿的拥戴!
与福建布政司使交接后,江璃、谢长安遂将瀛州府的军政事务甩给他和元守和,二人返回龙宫。
江璃和明珠商量,“将海族分为几支队伍,和小鸥他们配合,每日巡逻海域,若有异常之处,尽快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