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吉祥如意 > 30-40

30-4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病弱美人被迫反派[快穿] 这个婢子不简单 太子妃只想和离 贵族学院万人迷是社恐 翻垃圾造就人生巅峰[无限] 我在江南开饭馆[综武侠] 魂穿异世欧洲奋斗日常 你打开了猎人RPG [综英美]试论不义联盟的可行性 怪谈宠物情人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30-40(第1/21页)

第31章 第三十一回:巧胭脂妙手催梅花,三更天嬷嬷遇鬼娃

第三十一回:巧胭脂妙手催梅花,三更天嬷嬷遇鬼娃

忙了一下午,预备给老祖宗的东西都搬来了,正院的熏笼、大炕也都烧起来了,腊梅命两个丫鬟住在正院里,以防火患。

这种凑不到老祖宗跟前、又磨人的活计自然又轮到了花椒。

花椒乖顺的应下,“腊梅姐姐放心,我会看好屋子的。”

她这次是心甘情愿,松鹤堂人多,除了腊梅这种管事媳妇和婆子,单是服侍的丫鬟就有四十二个人,三等丫鬟三人一个屋,都睡一个炕上,旁边的人说梦话她都听得一清二楚,今晚她一人睡一个房间,终于可以伸伸腿了!

晚饭的时候,如意在饭堂里和胭脂红霞一桌吃饭,如意低声和两人交代了一件事,“……花椒能不能咸鱼翻身,就看这一次了。我晚上要在承恩阁里睡,走不开,你们把东西放在我的卧房就行了,我打过招呼了,蝉妈妈会替你们开门的。”

自从如意在鹅姐那里得知了红霞被挤出松鹤堂并非花椒的原因,她就不再避讳在红霞这里提花椒。

红霞性格直,听如意讲花椒被同事排挤捉弄,吭哧吭哧提着马桶从松鹤堂走到承恩阁,气得柳眉都竖起来了,“太过分了,那有这样折磨人的,你放心,这事包在我们身上。”

三人匆匆吃了晚饭,如意回到承恩阁里等待王嬷嬷换上米芾真迹,胭脂和红霞回到梅园,砍下了一支疏密得当的绿萼梅枝,用火灼烤树枝根部切口,然后把根埋在装满泥浆的花瓶里,在花枝上蒙上一块棉布,布边裹在花瓶上,将整根花枝连瓶子都一起包起来。

然后,乘着天黑,两人抱着梅枝花瓶来到承恩阁,从后罩房里进去,蝉妈妈给她们留着门,还把如意房里的炕也烧热了,两人把梅枝花瓶放在炕上,这里最暖和。

胭脂好学,现在从花匠婆子那里学得一些花枝养护的技巧,什么火灼切口、泥浆封枝,蒙布保暖等等,都是现学现卖,她心里没底,说道:“希望明天能够催得这支绿萼梅花盛开。”

红霞说道:“反正咱们已经尽力了,就看花椒有没有这个气运。”

另一边,承恩阁里,如意等待着王嬷嬷过来一起把米芾真迹挂上,她等啊等,就连上夜的女人都来查过门户了,王嬷嬷还是没来。

如意往地炕里添了几铲子红罗炭,封好炉门,回到承恩阁罗汉榻上,她今晚要在这里过夜,把铺盖都搬过来了。

不知道王嬷嬷何时能来,她就和衣躺在被褥上,毕竟年纪小,瞌睡多,又忙了一下午,如意很快睡熟了。

咚咚咚!

如意被敲门声吵醒了!

如意从罗汉榻上弹坐起来,提着灯笼,走到门前,问:“是谁?”

来人说道:“我的声音还听不出来吗?”

是王嬷嬷的声音。

如意连忙打开两根门栓——为了确保安全,她栓了上下两根门栓,果然是王嬷嬷,她背着一个包袱,说道:“开始换画吧。”

这时,如意听到山下巡夜的女人们打更的声音,此时已经三更天了。

这大半夜的……如意朝着王嬷嬷身后瞧了瞧。

王嬷嬷说道:“别看了,就我一个人,这么珍贵的画,越少人经手越好。”

说的也是,如意把门拴好,这才去搬梯子,为了方便爬梯子,不误踏裙子摔跤,如意把裙子都脱了,横竖地炕烧的暖和,只穿着棉裤和对襟小袄,她动作轻快敏捷,爬梯子几乎没有声音,就像猿猴似的,很快把一副赝品取下来,交给地上的王嬷嬷。

王嬷嬷打开包袱皮,把真品给她,“你先挂上,我退后几步看正不正。”

如意在梯子上打开画轴,顿时看得呆了。

真迹和赝品果然不同!

赝品是入了她的眼睛,真迹就像直接画在了她的心上!

这世间的技艺,一旦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再完美的赝品也始终只是赝品。

如意对待手里的米芾真迹,就像对待神像似的,心怀敬畏之心,稳稳把图轴挂在墙上。

王嬷嬷在后面看着,“嗯,不错,一次就挂正了,下一幅。”

如意搬动梯子,一口气挂了五层楼,二十副画全部更换完毕。

由于紧张加劳累,如意额头满是细密的汗珠儿,王嬷嬷毕竟年纪大了,不能熬夜,从五楼下楼的时候,差点一脚踩失了楼梯!

“嬷嬷小心!”如意一把死死抓住王嬷嬷的手,王嬷嬷一屁股坐在楼梯上,虚惊一场,但是也吓出一身冷汗。

如意把王嬷嬷扶到一楼歇息,冲了油茶,“我这里没有您喝的那种很贵的清茶,只有母亲亲手炒的油茶,可能对您的胃口有些油腻了……您要不要来一杯?”

王嬷嬷说道:“行,来一杯,就当吃夜宵了。”

如意捧了一碗,王嬷嬷吃了,觉得不错,“再来一碗。”

两碗油茶下肚,胃肠像是被熨开似的,舒坦,身上暖烘烘的。

王嬷嬷喝了口温水漱口,说道:“你娘的手艺不错啊,我记得你曾经说,你认识的字也是你娘教的?”

如意说道:“是。”

王嬷嬷问:“哦,你母亲这么有本事啊,她叫什么?在那个房里头当差?”

啊?如意一怔,说道:“这……我娘不是寡妇之前,都叫她刚子家的,生了我之后,都叫她如意娘,我一直叫她娘,原来她叫什么名字,我真不知道。我娘没有差事,以前给我们西府三少爷的奶娘的儿子当奶娘。”

王嬷嬷此时很累了,疲倦的脑子把“奶娘的奶娘”过了一遍,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她也给东府大少爷当奶娘,那时候她也是顾不上自己的亲儿子,把儿子交给一个奶娘照顾,然后儿子就夭折了……

王嬷嬷努力不去想过去的伤心往事,转移话题,说道:“哦,原来如此,那么你娘当奶娘之前在那个房里头当差?”

如意说道:“也没有差事,她不是家生子,是外头买来配小厮的,配给了我爹——”

说到这里,如意才猛地意识到她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亲娘,她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她都不知道,对她而言,娘生来就是娘。

而且,如意也突然明白了为何那晚上她拿着那些外头买来的丫鬟的花名册、被丫鬟们包围倾述冤屈时,她浑身的不适和恐惧,恨不得立刻逃离是什么原因了。

其实那时候她脑子里应该闪现过她母亲的影子!

那年府里的丫鬟也是不够分,如意娘就是外头现买回来配小厮的。

原来母亲也那样绝望无助过……当年她究竟经历了些什么呢?

我得回去问问……可这十二年,娘一直没和我说起过,可能她不想提……我又何必去揭她的伤疤呢?

屋子里那群挤在一起的丫鬟们个个命都苦,母亲当年的境况肯定也这般的凄惨,她识字,厨艺好,却沦落到那个地步,又是个苦命人……我还是不要追问了。

好好疼惜娘吧,让她后半生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30-40(第2/21页)

开心心的。

如意思忖的时候,王嬷嬷起身,要回紫云阁的值房里休息,刚站起来,就一阵头晕目眩,如意忙扶着她躺在罗汉榻上,说道:

“都下半夜了,天又冷,我看嬷嬷晒太阳时眼睛蒙着布,眼睛有些不舒服吧,走夜路更危险,您若不嫌弃,今晚就睡在罗汉榻上,等天亮了再走。”

岁月不饶人啊,王嬷嬷也怕夜里摔跤,误了大事,就脱鞋宽衣,躺在罗汉榻上,问:“你睡那里?”

如意说道:“我坐在椅子上,趴在桌上睡就行了,这都换上了暖和的貂鼠皮椅衣,坐着一点都不冷。”

王嬷嬷把身子往罗汉榻里头挪了挪,说道:“你到罗汉榻上来和我一起睡吧,搬几把椅子并在罗汉榻外头,这地方够我们两个睡了。”

如意照做,把五把椅子放在塌边,穿上貂鼠皮椅衣的椅子刚好和罗汉榻齐平,成了一张大床,别说睡两人,就是睡三个人也行!

王嬷嬷往里头挪的时候,蓦地碰到了什么硬邦邦的东西,吓得她往旁边一闪,“什么东西!”

如意赶紧跑过去,把枕头旁边的木头娃娃拿出来,“这是佛郎机娃娃,我娘把娃娃的金色头发梳成大明女孩的发式,做了和我一样的衣服,我——”

如意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我以前一直跟着娘一床睡的,现在一个人睡,晚上离不开这个娃娃,去那里都带着。”

包括来承恩阁看守名画。

王嬷嬷哭笑不得,“看你平时灵活机变,伶牙俐齿,敢和贼生死相搏,还会做账本,比大人还能干的模样,都忘记你才十二岁,还是个孩子。即是一直陪着你的,你把娃娃放到你那边去,我瞧着娃娃的蓝眼珠儿渗的慌,像个鬼娃娃似的。”

王嬷嬷脱了银鼠皮大袄,折了折,当枕头躺下,把如意的枕头还给她。

如意接过枕头,把佛郎机娃娃放在椅子边上,也宽了衣,和王嬷嬷并排躺下,两人盖一床被子。

刚开始,两人还挺别扭,身体有些僵,但一老一小都扛不住劳累,很快就睡沉了,有时候腿脚还缠在一起;有时候头碰头的睡,呼吸都能喷到对方脸上;有时候背对背睡,还互相扯被子盖,幸亏地炕暖和,不至于冻醒。

一夜无话。

次日。

年纪大觉少,王嬷嬷先醒过来,如意还在是说梦话呢,梦呓听不清,只能听到一声“娘”。

夜有所思,如意梦到了娘和那群外头买来的丫鬟挤在一张炕上,就像一群待售的兽,畏惧又讨好的看着她。

如意心疼不已,一把拉住如意娘的手,“娘,是我啊,不要怕,有女儿在……”

王嬷嬷当然不知道此时如意的梦境,她想起了因水痘而夭折的女儿,如果还活着,女儿和如意一样大。

这些年,她失去了一双儿女,没有辜负先侯夫人王氏的重托,把大少爷养大成人,即将娶妻成家。

王嬷嬷主动退出,提前布局,把大少爷房里的事情交给一手培养的魏紫,将来大少奶奶嫁到张家,魏紫会嫁给大少奶奶的陪房小厮,通过联姻,魏紫会成为大少爷和大少奶奶都信任的管事媳妇。

大户人家有权势的家奴,都是这样通过婚配和交换利益,来帮助主人们打理家事。

王嬷嬷当年作为张家的家生子,就嫁给了王夫人的陪房小厮,成为了东府“原配”党。

魏紫就是未来的王嬷嬷。王嬷嬷就是以前的魏紫。

王嬷嬷为了大少爷,可谓是殚精竭虑,什么都为他谋划好了,她退到了颐园,把东府的位置让给魏紫,让魏紫有更好的前途。

忙碌半生,我还是孑然一身……王嬷嬷起了床,穿衣打扮,梳洗整齐了,才去罗汉榻边摇醒了还在酣睡的如意,“起来吧,赶紧收拾收拾去吃早饭,今天上午有的忙。”

如意瞬间就清醒了!

把椅子放回原处,把铺盖卷起来捆好,等蝉妈妈帮忙拿到后罩房,五层楼需要掸灰例行打扫……

如意从天蒙蒙亮就开始忙,连早饭都是蝉妈妈从饭堂里带过来的。

昨晚花椒就睡在后面院子的正房里守屋子,花椒一早起来,来承恩阁要帮如意打扫,被如意婉拒了。

这里头都是米芾真迹啊!

如意说道:“我也想轻松一点,但这活必须得我自己干,你忙你的去吧。”

花椒说道:“我不忙,我今天的差事就是看马桶,马桶用过了,就赶紧提出去刷洗干净准备继续用,不能有异味。这会子老祖宗还没来,我闲着呢,你这里有没有其他事情给我做?倒灰桶、擦窗户都行,我现在什么活都会一点。”

如意说道:“你可别闲着——蝉妈妈,领着她去我的房间,给她一个惊喜。”

蝉妈妈带着花椒去了后罩房,揭开蒙在梅枝花瓶上的布,一股清香扑面而来,花椒看到眼前的盛开的绿萼梅花枝,双手捧在心口,竭力让狂乱的心跳平静下来……

【作者有话说】

昨天红包都送出去了,但是有两个读者马甲分别是“不是司”和“13号”的评论不知道为啥被机器人删掉,我无法给你们发红包,你们的留言一个是“四小姐是帚儿生的?”,一个是“帚儿?!”并无任何违禁之处,我找不到申述按钮,不知道怎么申述,所以请你们两位在本章留言“吉祥如意”,我会给你们补发红包的。不过,我发现凡是写“扫把妹”的都没有被删除,写“帚儿”只有这两位删除了,以后为了防止机器人发疯删评,大家还是写“扫把妹”吧。

第32章 第三十二回:老祖宗一语弹两人,老狐狸妙语解尴尬

第三十二回:老祖宗一语弹两人,老狐狸妙语解尴尬

如意一大早在承恩阁忙的热火朝天,爬上爬下的打扫、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但张家的老祖宗要吃过早饭才来承恩阁赏玩。

这天天气晴朗,没有风,也没有云,阳光痛快的倾泻而下,难得的好天气。

一大早,东府的大小姐张德华,二小姐张言华,西府的大小姐张容华都去了松鹤堂,陪着老祖宗一起吃早饭,承欢膝下。

平日里张家小姐们都是吃了饭才跟着母亲来颐园晨昏定省,给老祖宗问安。

张德华是东府原配王夫人生的嫡长女,今年十五岁,生得圆脸高额头,长得很福相,身材高挑挺拔,颇有长姐风范,她坐在老祖宗的东边下手。

张言华是东府继室周夫人生的嫡次女,今年十三岁,有一双小鹿般灵动的大眼睛,她坐在老祖宗西边的下手。

张容华是西府花姨娘所生,也是西府唯一的女儿,今年也是十三岁,比二小姐张言华小一个月,因年纪最小,所以奉陪末座,她身形有些瘦弱,还没有长开,一张瓜子脸连巴掌大都没有。

三个小姐都坐着吃饭,西府侯夫人崔氏站在旁边,时不时把一碗碗汤羹捧到桌上,时而拿着筷子,给老祖宗布菜。

媳妇们不仅要晨昏定省,还要伺候婆婆用饭,本来东府侯夫人周氏也要一起伺候,最近周夫人“病了”,老祖宗要她好好养病,不要来伺候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30-40(第3/21页)

夫人布到第三道菜的时候,老祖宗对她点点头,说道:“你坐吧。”

崔夫人坐在东边第二张交椅上——第一张交椅当然是长嫂周夫人的位置,因病没来,位置还是要留着的。

两位侯夫人都不在这里吃饭,所以崔夫人坐下来后,就有丫鬟上茶和茶点。

老祖宗金太夫人头发已经半白了,她常年在宫里陪伴女儿张太后,很少回家,现在有三个孙女陪着,享受天伦之乐,心下高兴,早饭连粥都多喝了半碗。

老祖宗看着三个亲孙女,个个都喜欢,说道:“三丫头吃的好少,是没有胃口么?你头一回来我这里吃饭,也不晓得你喜欢吃什么,回头你告诉芙蓉,喜欢什么,要颐园厨房给你单做。”

芙蓉是老祖宗的心腹大丫鬟,陪着老祖宗一起进宫,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没嫁人。

大户人家规矩大,在老祖宗跟前伺候的丫鬟,自是要尊贵些,孙辈们都要称呼为“姐姐”。

芙蓉容貌端正,气质沉稳,还梳着未婚女子的双环发式,她笑着走到张容华身边,躬身问道:“三小姐喜欢吃什么,尽管和我讲。”

虽说东西两府早就分家,排行都是各府按照年龄续齿来排,但在老祖宗这里,都是自己的孙女,是按照两府总排行来的,西府的大小姐张容华自然就是三丫头,在颐园,也都称呼为她三小姐,“大小姐”成了张德华独有的称呼。

三小姐张容华连忙说道:“不劳烦芙蓉姐姐,老祖宗这里的早饭样样都好,我都喜欢,是我平日饭量少,所以吃的少,我其实已经吃饱了。”

老祖宗把三小姐张容华和二小姐张言华都打量了一眼,说道:“二丫头比三丫头只大一个月,但身形比三丫头大一圈、高半个头,可见三丫头平日就吃得比二丫头少——照顾三丫头的嬷嬷是谁?”

一听这话,正在喝茶的崔夫人放下了茶盏,正襟危坐——她是三小姐的嫡母,也是名分上母亲,照顾三小姐,她当然也有责任。

老祖宗明面上是要“嬷嬷”出来训话,实则是敲打二儿媳崔夫人呢。

三小姐张容华的奶娘赖嬷嬷连忙站出来说道:“是我。”

老祖宗问道:“三丫头平日就吃这些?”

赖嬷嬷说道:“是的,三小姐脾胃弱,饭量一直都少。”

“胡说!”

站在老祖宗身后的来寿家的大声训斥道:“当年三小姐周岁时,老祖宗还特意出宫,看了三小姐抓周,那时候三小姐还白白胖胖的,和二小姐差不多,怎么就弱了?分明是你没有照顾好。”

自从老祖宗从宫里搬回家,来寿家的就到处抖威风,四处得罪人,这回连赖嬷嬷也受了挂落。

这个老不死的!赖嬷嬷心里头咒骂,嘴上却说道:“是我的错,是我照顾不周。”

这种情况下,是万万不能顶嘴的!

来寿家的这张比六月蚊子还要厉害的利嘴,就从来没吵输过,上一个被她“叮死”的人,是前两天刚刚被自己呕吐物憋死的东府周夫人陪房周富贵。

三小姐张容华见自己奶妈被骂,还想解释什么,看到嫡母崔夫人对着她使了个眼色,就没开口,默默坐着。

来寿家的话说到老祖宗心坎上去了,老祖宗说道:

“三丫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太少可不好。这样,我的份例里,每天都有一罐子牛乳,我喝不完,芙蓉啊,你每天分半罐子牛乳,命人给三丫头送去,煮沸了再喝,牛乳养人,宫里的太后娘娘每天也喝这个呢。”

芙蓉忙道:“是,老祖宗,我记得了。”

崔夫人对张容华又使了个眼色。

张容华人小但是很聪明,深知嫡母之意,忙起身说道:“多谢老祖宗关心,劳烦芙蓉姐姐了。”

老祖宗点点头,说道:“实在喝不下,你就当药喝,每天喝惯了,就跟喝茶似的,比什么人参肉桂还有效,你年纪小,不适合吃大补之物,先喝牛乳吧。”

饭毕,丫鬟们端上香茶、漱盂、水盆、手巾等等过来了,老祖宗和三位小姐漱口、洗手、擦手。

坐着的崔夫人连忙站起来,帮着老祖宗挽袖子。

之后,老祖宗对崔夫人说道:“你回去忙吧,当家主母,又要忙过年,一堆事等着呢。”

崔夫人告退,德言容三个华一起送崔夫人到门口。

崔夫人说道:“你们回去吧,今天好好陪老祖宗赏玩承恩阁。”

三位小姐都应下了。

吃了早饭,要去承恩阁赏玩,老祖宗更衣完毕,穿的是海龙皮褂。

三位小姐也都穿上各自的皮袄衣裘。

大小姐张德华穿的是貂鼠脑袋里子大红缂丝面的袄。

二小姐张言华穿的是灰鼠皮里子大红缂丝面的袄。

三小姐张容华穿的是白狐里子大红羽纱面的袄。

三位小姐的发式都是一样的,梳着蚌珠头,插戴着一模一样的金镶红宝石凤钗,皮袄的里子虽然不一样,外层皆是大红色,也是老祖宗最喜欢的颜色。

老祖宗很满意三个孙女的穿衣打扮,“这个凤钗是太后娘娘新赐的吧?”

三位小姐一起说道:“是。”

唯有大小姐张德华多说了一句,“是立冬那天太后娘娘所赐,我们姐妹三人一人一支。”

“真好看。”老祖宗说道:“太后娘娘在宫里时,就经常说,小姑娘家的,就该穿戴鲜亮些,看着也喜庆。”

毕竟在宫里一起生活多年,母女感情深厚,多年的张皇后终于熬成了张太后,功成身退的老祖宗现在出宫回家,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女儿张太后,十句话里至少一句是太后。

三个孙女簇拥着老祖宗出了门,外头八个轿妇抬着的暖轿就在外头等着呢,老祖宗摇摇头,说道:“今儿这么好的天气,莫要辜负了,我们走着去吧。”

芙蓉吩咐道:“难得老祖宗好兴致,今儿就慢慢走着吧。你们把轿子抬到承恩阁那边候着。”

老祖宗要步行,三个孙女肯定不会坐轿,都跟着一起走,没得老的走着,小的反而坐着的道理。

老祖宗要近亲三个孙女,伺候的人,比如芙蓉、来寿家的、王嬷嬷都很有眼色的在后面跟着,听老祖宗和孙女们说笑。

想是这么想的,但现实却不一样,老祖宗是个慈祥的祖母,一心想和孙女们亲近,所谓含饴弄孙嘛。

但毕竟老祖宗以前都在宫里陪女儿张太后,和这三个孙女只是逢年过节时,在宫里的家宴上见见面,说几句场面话,彼此都不了解。

所以,三个孙女面对老祖宗的热情,都有些拘谨,放不开,尤其是三小姐张容华,她的奶娘赖嬷嬷刚刚被来寿家的狠狠教训了一顿,这时候她生怕再说错了什么话,更加惜字如金了。

比如,老祖宗指着路边的长寿湖说道:“现在冷,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咱们祖孙就泛舟湖上,玩水去。”

三个孙女异口同声的说“是”,然后,陷入尴尬的沉默。

幸好大小姐张德华大一些,她已故的母亲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30-40(第4/21页)

夫人是嘉善大长公主的女儿,皇家血脉,对宫里自然多了解一些,说道:

“老祖宗,宫里的太液池比长寿湖大好多倍呢,太后娘娘也喜欢泛舟吗?”

不愧为是豪门大户的长女,这个钩子放的好,只要提到宝贝女儿,老祖宗就有说不完的话,说道:

“那当然,不过太后娘娘有些晕船,她不敢坐扁舟,只在无风无浪的天气里,乘坐两层楼高的大楼船。”

张德华笑道:“我不晕船,大船小船我都坐得来,夏天的时候,我还坐在小舟上摘荷花莲蓬——两位妹妹呢?”

大姐姐都在明显的“抛砖引玉”了,两位小姐都不傻,二小姐张言华忙说道:“我只坐过大船,也不晕,不过小船还没试过,等夏天到了,求大姐姐带我试试。”

三小姐张容华说道:“我跟我二姐姐一样,到时候也叫上我呀。”

老祖宗拍了拍大孙女张德华的手,笑道:“好好好,等到夏天,我带着你们坐小船。”

来寿家的打小就服侍老祖宗,上去凑趣,活跃气氛,说道:“三位小姐可要小心了,我记得八岁的时候,还是在沧州老家,我跟着老祖宗坐船采莲,老祖宗那时候跟三位小姐一样,还待字闺中呢,老祖宗坐在船上,就像坐在平地上似的,还故意晃我,我不禁晃呀,当场就晕吐了,还脏了老祖宗的裙子呢。”

芙蓉第一个笑,“哈哈,还有这事,老祖宗年轻时候的趣事,藏也藏不住啦。”

三位小姐,跟随的丫鬟婆子也纷纷笑起来,方才尴尬的气氛瞬间缓和了。

来寿家的心领神会,晓得自己该继续把场子搞得更“暖”一些,于是笑的更大声了,“当然,幸亏老祖宗良善,不和我计较脏了裙子的事。”

想起年轻时的样子,老祖宗十分感概,也笑道:“你呀,我不和你计较吐脏了我的裙子,你倒是个记仇的,现在还记得是我晃吐了你。”

来寿家的“再接再厉”,继续逗老祖宗开心,说道:“我可不像老祖宗这样大人有大量,宰相肚子里能撑船。我就是个小人物,心胸狭窄,记仇着呢,今儿赏景,我非得讨老祖宗一杯暖酒吃一吃,压一压当年受的惊吓。”

老祖宗笑道:“好啊,我要我的三个宝贝孙女们一人敬你一杯,你可敢都喝了?”

来寿家的拍了拍胸,说道:“怎么不敢?她们敢敬,我就敢喝,只是,老祖宗要离我远一些。”

老祖宗问:“为什么?”

来寿家的说道:“我怕喝多了,又吐到老祖宗的裙子上!”

“你这个促狭鬼哟!”老祖宗笑的弯腰,连路都走不动了,芙蓉忙过去给她拍背顺气,众人看老祖宗开心,都放声大笑,一路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默默跟在旁边的王嬷嬷看到这个情形,心想来寿家的真是厉害!三言两语就逗得老祖宗这么开心,东西两府谁敢得罪她啊!难怪她在张家能横着走。

众人都在放声大笑,有真笑,也有假笑,其中刚才被来寿家的大声训斥过的赖嬷嬷就是假笑。

赖嬷嬷心道:这个老狐狸精!把老祖宗都迷惑了!

三小姐张容华身体孱弱,笑的时候有些微微咳嗽,赖嬷嬷作为奶娘,眼睛一直都在自家小姐身上,见状,连忙要去扶着张容华。

一直察言观色赔笑的王嬷嬷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赖嬷嬷的衣袖,低声道:“刚才你让老祖宗不高兴了,你还往前凑?岂不是坏了老祖宗的兴致?你今天就安安静静在外头伺候,别凑到前面去,三小姐交给她的丫鬟和松鹤堂的人伺候就行。”

赖嬷嬷讪讪的退到后面,再也不敢冒头了,王嬷嬷亲自从暖壶里倒了杯温水,用手腕内侧贴在杯子上试了试温度,然后要一个二等丫鬟捧给三小姐。

张容华喝了温水,就不咳嗽了,倒是又引起了老祖宗无限怜爱之心,“哎哟,这身子,走几步就喘,平日身居深闺,很少出来走动吧?”

张容华说道:“冬天天冷,怕闪着了,除了每天跟着母亲来颐园晨昏定省,就不太出门。”

其实这也有奶娘赖嬷嬷的缘故,她怕三小姐被冷风吹着了生病了担责任,就能不出去就不出去,有时候张容华觉得闷闷的,想要去园子逛逛,还被赖嬷嬷死劝着回来。

老祖宗听了,直摇头,“怪不得呢,动的少,就吃的少,就是冬天怕被风吹着,在屋里动一动也是好的——王善家的!”

王嬷嬷嫁的丈夫叫做王善,是东府先侯夫人王氏的陪房小厮,所以老祖宗叫她王善家的。

王嬷嬷听到老祖宗叫她,连忙快步走过去答应着,“老祖宗有什么吩咐?”

老祖宗说道:“你不是饭后习惯打两趟八段锦么?你教给三丫头,要她每天在屋里打几趟。三丫头身子弱,你耐烦些,慢慢的教她。”

这下王嬷嬷可体会到了如意被她抓壮丁、安排一堆活计,“能者多劳”的不情愿了!

我的老祖宗!我都一把年纪了,打八段锦是为了养生,不是为了揽格外的活计啊!王嬷嬷心中如是想着,嘴里却说道:“是,老祖宗放心,三小姐如此聪明,很快就能学会了。”

【作者有话说】

能者多劳的回旋镖,还是扎到了王嬷嬷身上。

来寿家的退休返聘专门搞气氛组了

第33章 第三十三回:赏古画祖母思故人,献梅花花椒得眼缘

第三十三回:赏古画祖母思故人,献梅花花椒得眼缘

王嬷嬷纵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得像如意那样满脸堆笑应下。

三小姐张容华虽是西府的小姐,却也晓得王嬷嬷在东府的地位,忙道:“多谢王嬷嬷。”

众人说笑着来到了山下,要爬几十个台阶,台阶已经铺上了大红猩猩毡毯,专门迎接老祖宗。

管着老祖宗人情往来送礼和出门的腊梅就在台阶下等候,老远的迎过来,“老祖宗身体硬朗,都不坐轿子了,走着来的。”

本来腊梅是想扶着老祖宗爬台阶的,看到老祖宗身边簇拥着三位小姐,立刻识趣的走到旁边,把道路让出来,说道:“老祖宗慢点走,走十个台阶就歇一歇,我数过了,一共有八十一个台阶。”

来寿家的继续打趣道:“九九八十一,这个数字好啊,孙行者和唐僧他们去西天取经,也是九九八十一难,咱们今天来承恩阁取经了,也不知能不能来个大乌龟,驮着咱们上去。”

众人皆笑。

老祖宗笑指着来寿家的,说道:“谁去堵住这个猴儿的嘴!我重重有赏!再笑我可就走不动台阶了。”

当然没有敢捂住来寿家的嘴,来寿家的自己把嘴捂住了,瓮声瓮气的说道:“我倒要看看老祖宗有什么赏。”

众人又爆笑,老祖宗哎哟哟的弯着腰,笑道:“赏你什么,赏你个嘴巴子!”

来寿家的放开了捂嘴的手,笑道:“我这张嘴,打小就跟着老祖宗享福,山珍海味,荣华富贵,什么都尝过了,就是没尝过嘴巴子是什么滋味——老祖宗笑过劲了,咱们还是坐个软轿上去吧。”

一把年纪了,走平路还可以,爬八十一个台阶怕是会累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30-40(第5/21页)

这一回老祖宗不再逞强,坐上了四个轿娘抬的软轿。

见老祖宗上了轿,无论是负责老祖宗出门的腊梅,还是后面跟着的芙蓉和王嬷嬷等,都松了口气,她们也是这么想的,但都不敢扫老祖宗的兴致,幸亏来寿家的妙语劝谏,哄老祖宗坐了轿子。

关键时刻,这个老不死的来寿家的还是挺有用的嘛。

老祖宗有轿子坐,其余人都要靠双腿走上去。

承恩阁门口,如意和蝉嬷嬷候在这里,晓得老祖宗的轿子到了,但双目看着脚尖,就像两根木头似的,不敢乱动——这是腊梅要求的,待会人多,承恩阁里没有她们两个看房子的站的地方,得在外头候着,有传唤才能进去回话。

软轿落地,三个小姐上前,一起搀扶着老祖宗下轿,腊梅在前面引导着,“老祖宗这边请。”

王嬷嬷早就快步走到门口,高高的把大红猩猩毡门帘打起来,让老祖宗和三位小姐通过,然后跟在后面也进了承恩阁,门帘交给如意和蝉妈妈打着。

如意高高打起门帘,很多人从她身边经过,鱼贯而入,最后是两个松鹤堂的三等丫鬟,她们说道:“帘子交给我们,这里暂时没你们的事,都退下吧。”

如意说道:“方才腊梅姐姐说要我们在外头候着,若有传唤再进去回话,我们要退到哪里去?”

那丫鬟柳眉一竖,说话很不客气,说道:“你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反正不准在门口杵着碍事,门口门帘归我们管,由我们决定放谁进去。”

一听这话,如意就体会到了花椒在松鹤堂的艰辛,早上一等管事媳妇腊梅过来查验承恩阁,确保老祖宗在这里玩的舒坦,跟如意她们说话是有事说事,从未这样傲慢无礼。

真是阎王易惹,小鬼难缠。

但如意不不惯这些副小姐们的臭毛病,娘说过,不受窝囊气,都是三等丫鬟,凭什么无辜受气,于是如意立刻反驳道:

“我听你的还是听腊梅姐姐的?你在松鹤堂做事,也这样没有上下尊卑来着?”

吵架第一要诀:给对方扣帽子,把道理先占住。

那丫鬟没想到在外头还有敢顶撞自己,立刻叉腰说道:“你一个看房子的小丫头,敢来教训我?”

如意冷笑道:“你爱尖刺人到松鹤堂尖刺去,在我们承恩阁,你还早些个呢!我听腊梅姐姐和王嬷嬷的安排,你把自个当头蒜,就在门口挂着呗,还管到我头上去了。”

这头蒜,不,这个丫鬟气得跳脚,“你——”

“吵吵什么?”一个人从门帘出来,正是腊梅。

如意嘴快,好人先告状,“腊梅姐姐要我在门外头候着等着传唤,这个不知怎么称呼的姐姐要我滚呢。”

吵架第二要诀:恶人先告状,把对方的话进行“适当”的曲解。

我什么时候说滚了!那丫鬟正要开口自辨,腊梅冷着脸说道:“要你在门口打帘子,你没动手,倒是先动上嘴了,你既然有这么多话要讲,就回松鹤堂去说,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照水,你过来替她!”

照水也是一种梅花,树枝下垂,就像雨伞的形状,这个照水也是松鹤堂的三等丫鬟,平日里也挤不到老祖宗跟前去,主要是伺候腊梅这个管事媳妇饮食起居,属于腊梅培养的心腹。

叫做照水的丫鬟笑盈盈的说道:“姐姐回去吧,这里交给我。”

那丫鬟蔫蔫的走了。另一个丫鬟见状不敢多话,和照水一起打帘子。

如意和蝉妈妈都站在照水那边,预备里头传唤。

承恩阁里虽然有五层楼,但只有一楼有地炕,最暖和,以上四层只是火盆熏笼取暖,所以腊梅把主要赏玩的地点就设在一楼,这会子老祖宗已经在罗汉榻上歪着了,有两个丫鬟在捶腿。

三个小姐按照序齿在交椅上坐定,正在喝茶吃点心休息。

方才八十一个台阶把小姐们累的够呛!连胃口最差的三小姐都吃了两块菱粉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逆袭 [综漫]学医救不了鬼杀队 原来我是太子白月光 锦鲤小娇夫[八零] 大冒险告白被接受了怎么办 皇上请答应 青翎记 卑鄙的我 丧尸异世行 宠妃要混娱乐圈[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