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吉祥如意 > 70-80

7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病弱美人被迫反派[快穿] 这个婢子不简单 太子妃只想和离 贵族学院万人迷是社恐 翻垃圾造就人生巅峰[无限] 我在江南开饭馆[综武侠] 魂穿异世欧洲奋斗日常 你打开了猎人RPG [综英美]试论不义联盟的可行性 怪谈宠物情人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70-80(第1/25页)

第71章 第七十一回:侯门女心事无人诉,俏丫鬟巧舌劝少爷

第七十一回:侯门女心事无人诉,俏丫鬟巧舌劝少爷

看到母亲兴奋的目光,张言华只觉得害怕,母亲这是盼着魏国公夫人早点死啊!

夏皇后那么温柔和善的人,亲妹妹病重,都药石无效了,她心里一定很难过吧。

即使这样,我今天在朝贺身体时不适出丑,夏皇后还和颜悦色的安慰我、帮我遮掩尴尬,一点都看不到她内心的煎熬。

张言华不齿母亲这幅盼人早死的嘴脸,说道:“夏皇后的二妹妹才多大,魏国公夫人年纪轻轻的,病一场,熬过去就行了,那里就死定了?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这大过年的,不盼点好事,尽想些歪心思。”

周夫人说道:“我都是为你好。”

“我才不要!”张言华说道:“从今天起,我每天抄一页佛经,为魏国公夫人祈福,愿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你——”周夫人气了个仰倒,“你非要跟我对着干是吧?”

张言华吃着宫廷内造的橘饼,“夏家的三个千金,夏皇后和大嫂子都是好人,还都对我关怀备至,魏国公夫人一定也是个好人。我们张家也是三个千金,虽然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但这些年也算是相亲相爱。”

“以己度人,我想着,如果我们三个人其中有个人生了重病,该多么难过啊,希望她早日康复,若有人惦记着她的位置,咒她去死,凭她是谁,我必定要骂回去的。”

周夫人低声道:“我何时咒过魏国公夫人,你不要瞎说。”

张言华说道:“母亲刚才说机会来了,不就是这个意思?我又不傻,我劝母亲早歇了这个心思。母亲若再跟我提这事,我就告诉大嫂子。”

大嫂就是夏少奶奶,夏家三小姐。虽然夏少奶奶是周夫人的儿媳妇,但周夫人实在不敢在大儿媳妇面前摆婆婆的款啊!

周太皇太后死后,周夫人的娘家,庆云侯府周家就渐渐没落了,有时候周夫人还要暗中贴补娘家人,而夏少奶奶的娘家庆阳伯府夏家正如日中天,她根本管不了大儿媳妇。

周夫人面对女儿的“威胁”,只得闭嘴。

马车行驶在大街上,今晚是除夕夜,现在是下午,临街的很多商铺已经开始关门休息了,贴上新的桃符,换上新的灯笼,还有的已经开始放鞭炮了,噼里啪啦响。

回到颐园,四位诰命夫人换下繁重的朝服,摘下沉重的翟冠,一个个累的歪在炕上,恨不得现在就睡,可是今天过年,要吃年夜饭,夜里还要守岁啊。

少不得挣扎着起来,换上家常吉庆的衣服,东西两府大小主子们齐聚松鹤堂,一大家子团圆。

老祖宗看着儿孙满堂,尤其是东府连重孙子都有了,心下大慰,满面红光,两府的侯爷侯夫人带着儿孙们一起给她磕头,她笑得合不拢嘴,说道:

“都起来吧,过年了,咱们一家人好好乐呵乐呵。我年纪大了,今天一大清早就进宫朝贺,明天一早也要进宫,一把老骨头遭不住,我闭着眼睛歪在炕上休息,跟你们这些年轻人是玩不动啦。我歇着,你们随意,听戏的听戏,打牌的打牌,热热闹闹,大过年的,都不要拘束。”

芙蓉扶着老祖宗回到卧房歇息,今天来寿家的在石老娘胡同里的家里过年,享受天伦之乐,没有来颐园,于是王嬷嬷把如意关在紫云轩练字之后就来到松鹤堂,暂且替着来寿家的,在一旁答应老祖宗。

不过,一大早进宫朝贺,老祖宗累极了,几乎头挨着枕头就睡了,倒不用这些人伺候。

王嬷嬷和芙蓉退了出去,只留花椒在屋里守着老祖宗——花椒晚上值夜,上午补觉,这会子精神很好。

此时离吃年夜饭还有一个半时辰,周夫人和崔夫人,还有夏少奶奶都困的不行了,也赶紧去房间休息补觉,于是王嬷嬷说道:

“松鹤堂里不要放烟花炮仗,免得吵醒老祖宗、夫人们和大少奶奶。要放就去外头,离松鹤堂越远越好。”

“知道了,嬷嬷放心吧。”大小姐张德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我也好累啊,二妹妹,三妹妹,我们也去睡个午觉吧。”

芙蓉忙道:“三位小姐的房间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我来。”

张德华说道:“我们三个一个房间就够了,躺在一处说说话。”

婚期将至,和妹妹们相处一天就少一天,张德华很珍惜。

都是女人,又是自己家,张言华就不藏着掖着了,说道:“我来月信了,也可以姐姐妹妹们一起大被同眠么?”

张德华呵呵笑道:“宫廷赐宴的时候,你没去,那时候我们就知道你的状况,皇后娘娘都不嫌你,难道我们亲姐妹还嫌你不成?”

三小姐张容华关切的问道:“二姐姐肚子还疼吗?”

“好多了。”张言华说道:“吃了宫里头的药丸子,用热黄酒化开,小腹暖暖的。”

芙蓉将三位小姐引到一间有大炕的屋子,至少可以躺下六个人,三人三床被子,三个枕头,头并头的躺下来,说体己话。

张言华还想着母亲那可怕的笑容,就问两个姐妹,“你们去了慈宁宫,咱们家太后娘娘都说了些什么话?”

张德华说道:“我去慈宁宫之后,太后娘娘就要两个女官把我带到偏殿里,教授了一些宫廷礼仪,和进宫朝贺各种细节事项,一直到赐宴才结束。”

张容华说道:“我和母亲刚进慈宁宫,行了礼,才坐下,永康大长公主就来了,寒暄了几句,然后,太后娘娘就要外祖母带着母亲和我去了慈庆宫,去看望郭太妃。也是到了赐宴才回去,太后娘娘和老祖宗,以及周夫人说了些什么,我们两个都不知道。”

永康大长公主就是崔夫人的母亲,当然是张容华的外祖母,而郭太妃是永康大长公主的母亲,也就是张容华的曾外祖母。

张太后和家人团聚,人家郭太妃也要和家人团聚嘛。

张言华心道:原来如此,太后娘娘只是跟老祖宗和母亲说了魏国公夫人的病情。故,她们两个都不知道。

张德华说道:“二妹妹身子不舒服,明天正旦的大朝会你就去不了了,只剩下我和三妹妹作伴。”

张言华说道:“反正我也不想去——太遭罪了,那么早起来,上个厕所都不方便。”

张德华笑道:“你倒是不稀罕,多少女子想要遭这个罪都不能够呢。”

张言华说道:“爱谁谁去——咦,咱们小点声,三妹妹好像睡着了。”

张德华睡中间,两个妹妹睡两边,张德华翻了个身,听着张容华悠长的呼吸声,说道:“三妹妹果然睡熟了,不跟你说了,我也睡了啊,今晚除夕夜守岁,不知道闹到什么时候,明天又要早起。”

不一会,张德华也熟睡,唯有张言华已经在坤宁宫睡了一上午,此时毫无睡意,满脑子都是母亲那句可怕的“你的机会来了”。

张言华在被窝里蹬了蹬腿,好烦啊!偏偏这个烦心事不能和姐妹们说。

与此同时,趁着老祖宗,夫人小姐们都在睡觉,王嬷嬷抽空回了一趟紫云轩,查看如意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70-80(第2/25页)

字的情况。

书房封条分毫无损。

秋葵说道:“如意姐姐一直在好好练字,没有出去,连中午饭都是我从窗户里把食盒递进去的。”

王嬷嬷揭开封条,走进书房,如意似乎已经到了入定的状态,临摹着老祖宗的手抄《金刚经》,丝毫没有觉察有人进来。

王嬷嬷蹑手蹑脚的走到书桌旁,再看时,一笔丑字果然没有那么丑了。

聪明的人,一旦下定决心干什么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

王嬷嬷说道:“可以了,你走吧。”

突如其来的声音,把如意吓一跳,她从凳子上弹射的站起来,幸亏王嬷嬷每天都打八段锦,身形敏捷,及时后退,挪开了身体。

否则,如意的脑袋会把王嬷嬷的下巴嗑掉!

如意又惊又喜,“真的?谢谢嬷嬷!”

王嬷嬷说道:“字每天记得练,一天不写手就生了。”

如意忙不迭的点头,“知道了,我会好好练,我想升一等大丫鬟,月例银子就有二两。您也知道,我就是个钻进钱眼的人,怎么会跟升职加月钱过不去呢。”

这倒也是,这个小财迷。王嬷嬷放了心,说道:“虽如此,每天都要把你练的字存着,等到正月十五那天拿给我看。”

如意欢脱的就像一只刚刚从解封的五指山下跳出来的孙悟空,背着毡包就往大厨房跑去,如意娘这时候就在那里准备做年夜饭的豆腐菜。

如意肯定插不上手,但是,她可以在大厨房和娘一起过年啊!

三年了,这是她第一次和母亲度过除夕夜呢。

如意一路小跑着,经过承恩阁时,她听到山头传来阵阵轰鸣,有鞭炮的炸响,也有烟花嗖嗖的动静。

有人在承恩阁放炮仗烟花!

如意大惊,因为承恩阁是个五层的木楼,且山上种植的几乎都是四季常青的冷杉,冷杉的油脂多,且多年的松针和松果落在林地里,都是非常容易引起火灾的地方。

山上风大啊!一旦有火星,大风一刮,就到处都是火,除非龙王驾到,下一场暴雨,否则,神仙都难救。

正因如此,无论是什么节庆,如意和蝉妈妈都不会放炮仗烟花,就是为了防患火灾。

即使如意想玩,也是拿着东西去长寿湖的十里画廊,那里湖面早就冰封了,她们就在冰面上放烟花玩。

如此谨慎小心,她们看守承恩阁三年,从未出过事。

可是现在,承恩阁鞭炮烟花齐放,如意在山脚下的路上,都能够闻到浓烈的火药味!

肯定不是蝉妈妈,那是谁那么大胆子,敢在承恩阁撒野?

想到这里,如意顾不得去大厨房和母亲团圆了,连忙改道,爬上山去。

在半山腰的时候,如意就听见了几个少年的笑声和说话声,大过年的,能够在颐园玩烟花爆竹的自然都是张家东西两府的少爷们。

难怪呢,蝉妈妈身份卑微,她阻止不了这些少年主子们。

如意心里是不高兴的,但还是努力让自己挂着一副笑脸,一路小跑上去,果然,承恩阁前头一片青石条铺就的空地上,几个少爷在玩烟花爆竹。

虽说此时天还没有黑,但不耽误这些少爷们玩兴,他们点燃了好多火老鼠,这东西一边喷烟火,一边在地上像一只只老鼠似的,满地乱窜,少爷们站在里头,是时不时蹦蹦跳跳,以逃避火老鼠取乐。

蝉妈妈紧张的拿着一个大扫把站在空地边缘,以防火老鼠窜到旁边冷杉林地或者木楼里去。

这些玩乐的四个张家少爷,有东府的二少爷张宗翰,他是周夫人所生。

东府的三少爷张宗翔,庶出,是苹姨娘所生——苹姨娘的名字叫做苹果,没错,一看名字是水果,就晓得是周夫人的陪嫁丫鬟,苹姨娘已经去世了。

西府的二少爷张宗院,崔夫人所生。

西府的三少爷张宗讫,庶出,花姨娘所生。

这四个少爷年纪相仿,差不多在十五六岁左右,所以能够玩在一起。东西两府的两个大少爷不屑玩这些,在松鹤堂对弈下棋。

其中,如意最熟悉的当然是西府三少爷张宗讫,鹅姐是他的奶娘嘛。

所以,如意先拿“熟人”开刀,她假装一开始只注意到了张宗讫,就大声惊呼道:“三少爷?你怎么在承恩阁放烟花?我鹅姨人呢?她没跟着你?”

“如意?”张宗讫见到如意,果然就没有再点火老鼠了,他收了手脚,立刻乖了起来,退到了如意这边,“差点忘记了,你就在承恩阁当差。”

他的生母花姨娘出身卑微,晓得庶出将来分了房,跟家里的爵位和恩荫都不沾边,几乎只能靠自己了,未雨绸缪,一直劝他读书上进。

嫡母崔夫人只要见了他,就问他最近学了什么?在学堂写文作诗,夫子都给评了甲乙丙丁第几等?

奶娘鹅姨因花姨娘以及崔夫人的叮嘱,对他管的也挺严格。鹅姨以前经常带着如意出入东府后宅,如意,吉祥和张宗讫小时候也一起玩过,比较熟。

故,张宗讫就像头上戴了三个紧箍咒,见到如意,犹如见到了奶娘鹅姐一般,立刻就收敛了。

其他三个少爷见张宗讫不玩了,有些惊讶,其中东府三少爷张宗翔说道:“宗讫,你怎么被一个丫鬟辖制住了?”

西府二少爷笑道:“这不是如意嘛,是宗讫奶娘鹅姐的人。”

都是西府的人,所以彼此都认识,如意笑道:“二少爷,我如今是颐园紫云轩的人,协助王嬷嬷理事,平日里也负责看守承恩阁,这是个木楼,里头有米芾的画作,是老祖宗的珍藏,有几幅还是国公爷的遗物,且外头都是些冷杉树,最怕火灾。我闻到了一股火药味,就过来瞧瞧,幸亏没事。”

如意话中有话,一来点明自己的靠山,是王嬷嬷;二来顺便道出自己的来意,少爷们不要在承恩阁玩火啦!

果然,一听见王嬷嬷这个硬茬,都晓得不好惹。三个少爷也都住了手,不放烟火炮仗了。

东府二少爷张宗院忙说道:“不是我们故意找事,实则在松鹤堂里的时候,王嬷嬷亲口说,老祖宗,太太们,还有大嫂子等都在休息,不要放烟火爆竹打扰她们,要放就走远一点,我们才到承恩阁这里玩的。”

张宗院打小就见亲娘周夫人屡屡败在王嬷嬷的手段之下,他虽是个小主子,但也不敢惹这个体面的嬷嬷。

东府三少爷张宗翔有些不服气,“那里不让玩,这里也不让玩,你说,我们该去哪儿玩?”他生母苹果早就死了,嫡母周夫人是个糊涂人,只晓得和原配攀比,平日里懒得管这个庶子,至于父亲,一年三百六十日,东府侯爷至少有三百日不在家里,几乎无人管束,因而张宗翔最顽劣。

如意心道:关我屁事!

如意说道:“长寿湖十里画廊那一片沿岸的冰面冻得硬硬的,冰层厚实,都可以玩冰嬉了,在那里玩火老鼠,在冰面上一窜就窜的可远了,以往过年的时候,我们都在上面玩。不过要在鞋子上套着下面有铁齿的木屐,以免走路滑倒。”

张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70-80(第3/25页)

翔说道:“好,我们去冰上玩去,不过,服侍我们的小厮都在颐园外头等着,进不来,这会子那里去弄铁齿木屐?”

如意心想,送佛送到西,赶紧把这四个家伙打发走,别扰我承恩阁就行,于是说道:“紫云轩就有,少爷们先下去,我这就给你们拿铁齿木屐。”

蝉妈妈见状,松了口气,可算把这群“神”给送走了!

蝉妈妈拿着扫把,把炮仗烟花的残骸都扫进灰桶里,还往灰桶里泼水,就怕还有余烬。

如意去紫云轩,拿了四双铁齿木屐送给四个少爷,连忙继续赶去大厨房。

她奔到灶间,里头正忙得热火朝天,她看见了如意娘,如意娘用臂绳把袖子高高的绑起来,正帮大厨房拌肉馅,做四喜丸子呢。

“娘!”如意甜甜的叫着,朝着母亲跑去,冷不防,被一个人中途一扯,拉进了怀里抱着。

正是鹅姐,鹅姐热情的抱着如意,在怀里使劲揉搓着,就好像如意是个毛球似的,鹅姐说道:“你这孩子怎么才来啊,我和你娘盼了你好久了。”

难怪三少爷张宗讫没人管,鹅姐也跑来找如意娘了。

【作者有话说】

我也想把如意拉到怀里狠狠揉搓一顿哈哈哈哈哈。上一章的鲊肉,好多读者问是那里的菜系,其实鲊菜,鲊肉不是任何一种地方菜系,中华大地天南地北都有这道菜,是几千年来没有冰箱保鲜,智慧的人们学会用发酵技术来保存食物的一种方法,叫做鲊。只是随着冰箱的普及,很多地方鲊菜的做法失传,人们习惯吃新鲜肉而已。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买那种现成的粉蒸肉调料,有些调料包里有腐乳汁,这个腐乳汁,就能够给粉蒸肉增加“鲊”味,但不至于像原生态鲊肉那样的那么臭,一般人能够接受。

第72章 第七十二回:年夜饭母女小团圆,烧头香一年又一年

第七十二回:年夜饭母女小团圆,烧头香一年又一年

三年了,鹅姐的长相就像她的钱袋一样,越发宽裕,脸盘子圆圆的,如意从天寒地冻的外头一下子到她的怀里,只觉得被热被窝包裹似的,冻的蜷缩的身体都舒展开了。

就像一枚干红枣泡在开水里,一下子变得舒展圆润起来。

如意嘻嘻笑着,“鹅姨,你有日子没进来园子了,我怪想你的。”

鹅姐捏了捏她的鼻头,“胡说八道,前些天我过小年还进来过。”

如意说道:“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几日不见,就隔了十几年!”

如意娘正在把她亲手做的老豆腐捏碎,旁边一盆是已经捏碎的馒头碎,还加了些水泡着,准备拌进四喜丸子的碎肉丁里。

如意问道:“不是说只要娘做一道豆腐菜么?怎么做起四喜丸子来了?”

如意娘说道:“做四喜丸子的厨娘今天有些咳嗽,严婶子不放心,要她回去休息,刚好我做大席几乎每次都有这道菜,早就做熟了,于是严婶子要我今晚搭把手,把这道菜一并做出来。”

如意问道:“要我帮忙么?”

如意娘说道:“待会炸四喜丸子和炸豆腐的时候你在灶下看着火,我要大火你就添柴,我要小火你就把大柴火抽出去,别炸糊了就成。”

烧火丫头的活计如意会干,以前还在四泉巷时就经常给如意娘烧火。

鹅姐抓了把刚炒出来的南瓜子磕着,说道:“你还没有回答我怎么这会子才来?紫云轩今天很忙吗?”

如意说道:“该发的都发下来去了,没什么大事要办,就是王嬷嬷最近盯着我练字,我写了大半天才放我出来。”

鹅姐笑道:“哎哟,出息了,把字练的漂亮些,才配得上我们家如意这么漂亮的人儿。”

如意还像小时候那样在鹅姐怀里撒娇,“练字好累的,我的手腕都写疼了,鹅姨给揉一揉。”

鹅姐当然乐意揉搓这个娇嫩嫩的少女,好一阵揉捏,还亲手剥南瓜籽喂她。

鹅姐问道:“老祖宗她们醒了没有?醒了我就要回松鹤堂去了。”

老祖宗等夫人们休息,下面的人也乘机偷个浮生半日闲。

如意竖起耳朵,听着长寿湖面发出来的烟花燃放的动静,“这会子应该还在睡,倘若老祖宗她们醒了,少爷们会回松鹤堂承欢膝下的,现在他们还在长寿湖冰面上放烟花呢,等什么时候烟花的动静没了,鹅姨再回去不迟。”

鹅姐揉搓着如意的脑袋,“这小脑袋瓜子真好使,装了多少个心眼子,我来数一数。”

嘴上说是数心眼,手上忙个不停,一会掐脸,一会捏耳垂,一会挠如意的痒痒,如意像扭股糖似的在鹅姐怀里扭动,两人笑成一团。

如意娘笑着看着两人笑闹,手里有条不紊的忙活着,切姜丝的时候,眼睛都不用看刀和砧板,就这么盲切。

无他,唯手熟尔。

严嬷嬷过来查看情况,说道:“馒头碎还可以多加半个,肉生痰,老祖宗自今年秋冬以来,痰多咳嗽,这肉丸类的菜肴,肉尽量减一些。”

如意娘说道:“要不要多加几个荸荠切碎放进去肉馅?荸荠是清火祛痰的。”

严嬷嬷点点头,“那就再加四颗荸荠吧。还有,主子们吃的四喜丸子比外头大席上的要清淡一些,你拌馅放盐和炒盖在丸子上的浇头的时候,把我叫来,我亲自来加盐调味。”

如意娘做大席的四喜丸子是浓油赤酱的风格,不适合早就厌倦大鱼大肉的主子们的口味。

如意娘应下,开始掰馒头,要做四喜丸子的馒头碎需要把馒头的外皮剥掉,以免影响细腻的口感。

如意张开嘴巴,一副嗷嗷待哺的样子,“我最爱吃馒头皮了,有嚼劲,越嚼越香,放我嘴里。”

若说吃主食,如意喜欢米饭胜过馒头,但她喜欢吃馒头的外皮,平日在四泉巷的家里,如意娘蒸了馒头,吃饭的时候都会把馒头皮撕下来留给如意当零嘴吃……

今天在颐园大厨房,如意娘照例撕了馒头皮喂她。

严嬷嬷看着这对母女,一个喂,一个吃,直笑道,“如意姑娘平日里好老成的一个人,现在成小孩子了,还要亲娘喂,看起来怪不好意思的。”

如意脸皮厚,笑道:“别说我今年十五,我就是五十岁,也是娘的大宝贝!也好意思要亲娘喂我。若到了那个年纪,母亲还能这样撕馒头皮喂我,可见母亲将来多么健康长寿啊。”

一听这话,灶间的人都笑起来,伴随着锅碗瓢盆的撞击声、炸货在热油里滋滋翻滚声、在砧板上快速剁肉馅如马蹄般的哒哒声等等,人间烟火,无外如是。

约过了一个时辰,鹅姐瞧着长寿湖冰面上放烟花的动静没有了,赶紧起来,拍了拍衣裙上瓜子碎屑,说道:“应该是老祖宗醒了,我去松鹤堂照看着三少爷。”

如意娘第一次来颐园大厨房,未免有些紧张,问如意:“老祖宗醒了,是不是待会就要做年夜饭了?”

“还早着呢。”如意解释道:“要等老祖宗带着儿孙们去东府祠堂里祭祀,老祖宗等主子们出了这园子,大厨房才开始做。”

“大户人家祭祀讲究的很,除了烧香跪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70-80(第4/25页)

还要进献菜肴,这些菜都是东府大厨房做的,一道道祭祀的菜要从每个人手里过一遍,最后才摆在案头上,还要念什么之乎者也已焉哉、我们听都听不懂的祭文。”

“路上的往返加上祭祀,如果中途磨蹭的话,有时候一个时辰都打不住啊,等回到松鹤堂,通常天都黑了。”

活人在吃团圆的年夜饭之前,得把死去的先人们喂饱了,才能自己吃嘛,时时刻刻都要遵循孝道。

果然,大概过了一刻钟,就见一顶顶轿子从松鹤堂方向往东门方向抬过来,轿子里坐着老祖宗、两位侯夫人、夏少奶奶以及三位小姐,还有奶娘魏紫抱着一岁多的瑶哥儿坐在轿子里。

其余的张家男人们,两个侯爷,六个少爷都是步行跟随。

路上的丫鬟婆子们更是一堆一堆的,数都数不过来。

如意和如意娘都透过窗缝,偷偷的看着张家过年祭祀的排场,她们也看到了鹅姐,跟在西府三少爷张宗讫身后。

队伍里没有花姨娘,侍妾没有资格进祠堂。

等浩浩荡荡的祭祀队伍全部走出颐园东门,严嬷嬷来到灶间,她拍来拍手,大声说道:“大伙都支棱起来!要准备年夜饭了,那些个需要过油炸的、要回锅的菜,现在可以先处理了。”

如意娘的四喜丸子和锅塌豆腐都需要先过油炸定型,于是如意赶紧坐在灶下升火,起锅烧油。

根据松鹤堂芙蓉姑娘定的桌次,两位侯爷和两位侯夫人陪着老祖宗坐一桌。

东府的张宗说,张宗翰、张宗翔;西府的张宗俭、张宗院、张宗讫,一共六个少爷坐一桌。

夏少奶奶带着三个小姑坐一桌。

一岁多的瑶哥儿还不能吃大人的东西,就没有坐席。

因此,团圆饭要做三桌宴席,每一桌的菜肴都是一样的,如意娘要做三盘四喜丸子和锅塌豆腐。

一盘四喜丸子当然是四个,三盘十二个,不过如意娘炸了十八个丸子,一来是怕做的时候丸子破了,有六个应急的备用,二来剩下的可以分给别人吃嘛——可怜的吉祥还在东门冒寒风看大门呢!

豆腐块就炸的更多了,装了一个竹簸箕,如意嘴馋,忍不住吃了一块炸豆腐,厨子不偷,五谷不收,反正豆腐本来就是熟的。

炸完之后,严嬷嬷过来,招呼着厨娘们先去饭堂吃饭,吃饱了待会好干活。

于是,时隔三年,如意娘和如意终于能够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了——虽然只是大厨房用大锅炒出来的份例菜,没有小锅小灶做的好吃,但母女都很满足。

团圆二字,超过世上一切美味,如意甚至觉得一盘炒白菜都是那么好吃,

“尝尝我们颐园大厨房的炸萝卜丸子。”如意夹了个丸子,献宝似的放进如意娘碗中,“都说好吃,东西两府的大厨房炸的萝卜丸子都不如我们。”

如意娘咬了一口,细细嚼了嚼,厨娘的“老毛病”的上来了,说道:“嗯,放了五香粉、花椒面、葱丝、生姜沫、加的是面粉,但……应该也有一点点芡实粉弄的芡汁在里头,好吃是好吃,就是有些放凉了,吃起来油味重,如果是刚炸出来的就香了,等回去我照样子炸给你吃。”

一想到过年就可以回家住十三天,如意心里美滋滋的,“明天大年初一,蝉妈妈出府烧香,我看守承恩阁。等到了后天,就轮到我休息啦!娘,我每天都要跟你一起睡!”

因萝卜丸子的味道赶不上如意娘的嘴,如意一心想要娘吃的高兴,她就特意找了严嬷嬷,要一盘子柳叶鲊,给娘尝尝鲜。

如意没有拿钱去买,因为柳叶鲊是钱买不到的,她就是故意欠严嬷嬷一个人情,将来会还,在颐园的人情社会里,都是宁可欠钱,都不想欠人情。

印象中,娘也喜欢吃臭的,她自己会腌制腐乳、做豆酱,有时候还会把咸鸭蛋故意腌成臭蛋,吃起来臭香臭香的。

严嬷嬷给了她,说道:“一般人我不随便给的,是看在你一片孝心的面子上。有你这样的女儿,难怪你娘虽然是个寡妇,却没有一点寡妇的凄苦之相,看起来温柔和善,像个菩萨似的。”

如意端着柳叶鲊,献宝似的端上桌,如意娘吃了,果然喜欢!

如意娘连吃了三口,琢磨着味道,说道:“回头我也照着做作肉鲊,这个鲊肉做汤也是很鲜的,我的大席又要多一样拿手菜了。”

吃了饭,如意和如意娘回到大厨房,坐在灶台下,膝盖对膝盖的闲聊,等天色稍稍有些黯淡、十里画廊的气死风灯笼一个个点亮的时候,严嬷嬷进来说道:

“东府那边的祭祀快要差不多了,荤菜可以先下锅了,等主子们回到松鹤堂,装进食盒里提过去,随时听候吩咐摆饭。”

“今晚辛苦各位,拿出十二分的本事来把年夜饭做好,得了赏钱,我绝不藏私,都拿出来大家平分!”

众厨娘纷纷举着勺子、铲子、擀面杖等等欢呼,如意拿起烧火棍也混进去,一起乐。

如意娘做的四喜丸子炸定型之后还要文火慢炖一些时间,立刻开火做菜,如意拿起烧火棍在捅了捅,让火更旺盛。

严嬷嬷在一个个灶台间巡视,每一道年夜菜做好装进食盒之前,她都拿起筷子夹在自己碗里,用另一双筷子尝尝味道,她点头之后,才能提走。

如意娘把四喜丸子炖好了,严嬷嬷亲自炒了浇头,淋在丸子上,还放了几朵用白菜和萝卜雕好的花朵。

老祖宗喜欢梅花,厨娘用红心萝卜雕刻的红梅,用白菜雕刻的白梅,简直娇艳欲滴。

红白梅花点缀在四喜丸子里,把粗胖滚圆的大丸子都映衬的眉清目秀起来。就是八戒插戴上这两朵蔬菜雕花,都能成为猪中潘安。

如意娘赞叹不已,直说自己来这里见大世面了。

三盘锅塌豆腐和四喜丸子都送到松鹤堂去了,如意娘把剩下的丸子和豆腐分成两份,如意都装进食盒,一份送给承恩阁蝉妈妈,一份给了东门看大门的吉祥赵铁柱他们。

约过了半个时辰,松鹤堂方向燃起了烟火,那烟火密密麻麻,五颜六色,似乎要把黑夜点燃了,就像一颗颗流星划破天际,坠落在长寿湖,然后变成了十里画廊下一盏盏的灯笼。

如意和如意娘站在外头仰头看烟花,如意比母亲还高一个半头,她披着大氅,把母亲一起包裹进去,母女两个依偎在寒天雪地里,分外幸福。

过了好一会,烟花停歇,明天张家的诰命夫人们又要一清早进宫朝贺,有官位的三个男人——两府侯爷和东府大少爷张宗说也要进宫参加正旦日的大朝会,夜里都要好好休息,所以烟花爆竹没有整夜的放。

如意和如意娘回到大厨房,松鹤堂就派来丫鬟婆子们抬着两箩筐的钱,和一匣子小银馃子、一匣子小金馃子来给做年夜饭的大厨房的人打赏了。

如意娘分到了一吊钱,八个银馃子和八个金馃子,这当然远远比不上她在外头做大席赚的钱,但是这份给老祖宗做过年夜饭的荣耀,能让如意娘以后的工钱水涨船高。

如意不是大厨房的人,分不到打赏,但是她得了三年来第一次和母亲一起吃年夜饭的甜蜜温馨,心中那个美啊,一直到夜里做的梦都是甜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吉祥如意》 70-80(第5/25页)

次日,大年初一,正旦日,天没亮时,张家有官爵的男人们穿着朝服,奔赴大朝会。

老祖宗等四个女人再次按照品装装扮,进宫朝贺。这一回因二小姐张言华来了月信,不便在长久在寒天里站立受冻,随侍周夫人的,就变成了继女大小姐张德华。

随侍老祖宗的变成了芙蓉姑娘,芙蓉姑娘跟随老祖宗在宫里生活了很久,对她而言是轻车熟路。

随侍崔夫人的依然是三小姐张容华。

随侍夏少奶奶也换人了,变成了红霞。因为昨晚放烟花爆竹,瑶哥儿第一次看到这个漫天撒花的场面,未免有些兴奋。

昨晚睡觉不安稳,频频夜哭尿炕,今天凌晨时微微有些发烧,夏少奶奶不放心别人照顾儿子,她最信任奶娘魏紫,就要魏紫留在东府。

至于为何带上刚刚才升了二等的丫鬟红霞,这不是要看大管家夫妻来禄夫妇的面子嘛,夏少奶奶将来必定会接管东府的,提前拉拢一下大管家准没错。

红霞虽大大咧咧,做事还是靠谱的,何况,她面色红润,长得壮实,一看就能在寒风里抗很久的样子,

大年初一,新春到,主子们一个个穿戴隆重,去享受家族荣耀。

家奴们也有自己的开心,就像承恩阁的蝉妈妈,她天没亮就起床了,检查自己的烧香包,今天她要去京城各大寺庙烧香,为父母祈福。

如意听到隔壁动静,也跟着起床了,笑道:“妈妈起这么早啊,是赶着烧头香吗?”

蝉妈妈说道:“头香是赶不上了,头一炉香勉勉强强吧。”

“谁说赶不上,嬷嬷随我来。”如意穿上厚袄,带着蝉妈妈下山,来到了通往大街的北门。

北门外,有个小厮赶着一辆马车等候着,正是洒扫头领辛婆子的儿子,丑时生的,小名叫做丑儿,大名就叫做辛丑。

如意说道:“辛丑,你今天就负责送蝉妈妈去各大寺庙烧香,这么早,可以赶上烧头香吧?”

辛丑说道:“别的寺庙肯定赶不上烧头香,但白米寺离咱们府里最近,又时常得咱们府里的供奉,我带着蝉妈妈从后门进去,赶在开大门之前就把头香给点上了。”

蝉妈妈从未想到还有今天这样的便宜,忙道:“这……这使不得啊,我走去烧香便是了,不要劳烦别人。欠人家好大一个人情。”

辛丑说道:“如意姑娘给我娘涨了月钱,是我娘叮嘱我,一定要听如意姑娘的话,今天好好带着蝉妈妈去烧香,我赶着马车载着蝉妈妈,一天至少能够烧十座庙,让蝉妈妈烧个够。”

人情人情,有来有往,辛婆子涨月钱,虽说是官中给钱,但欠了如意好大一个人情。辛婆子要还的。

如意刚好也想法子让蝉妈妈出去烧香时能够舒服一点,两边的人一拍即合,就给了蝉妈妈一个惊喜。

“妈妈,你就别推辞了,马车是我托付潘婶子安排的,人家车马都给了,难道我还退回去不成?快上马车,赶去白米寺烧头香。”

潘婶子的老公潘达,是东府管着马廊的。如意这三年来,像一只蜘蛛似的,精心编制着属于自己的人情网,通过这张网,传输着利益和好处,让这张网更加坚固。

如意一边说,一边把蝉妈妈往车上推,辛丑也把蝉妈妈往车里拉,蝉妈妈半推半就的上了车——她如今年岁也大了,跑一天寺庙烧香的确累人,中途有一辆马车歇歇脚,再好不过。

如意还塞给辛丑一把钱,“今天到处都是庙会大集,拿去买零嘴吃。”

蝉妈妈坐在马车里,这里备着暖炉,还有各种细巧的甜点当早饭,都是如意提前安排好的。

蝉妈妈心想,我爹娘的遗言,在下面保佑我逢凶化吉,吉祥如意,安乐无忧。自从遇到了如意,这日子还真的慢慢往安乐无忧上过了。

【作者有话说】

如意的翅膀渐渐硬啦

第73章 第七十三回:四丫鬟打牌过新春,现牌技胭脂赢全场

第七十三回:四丫鬟打牌过新春,现牌技胭脂赢全场

正旦日,诰命夫人进宫朝贺,也是官员们的大朝会,无论诰命夫人还是官员,中午都有赐宴,故,这些人下午才能回来。

按照之前的排班,颐园一半休前七天的家奴都家去过年了,或者像蝉妈妈这样去烧香逛庙会的,颐园只剩下一半人。

但目前在颐园住的四个女主子都在宫里,这一半人里,除了洒扫的依旧要打扫庭院,其他人都无事可做,互相串门,恭贺新春。

新年第一天,蝉妈妈去烧香,承恩阁只有如意一人守着,她走不开,所以从早上开始,花椒、胭脂纷纷上山来给她拜年。

如意要她们在炕上坐了,喝茶吃果子,才闲聊几句,红霞居然也来了!

三人惊讶不已,胭脂问道:“你不是一清早就跟着大少奶奶进宫朝贺去了吗?”奶娘魏紫因要照顾惊厥的张瑶,今天换成了红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丧尸异世行 宠妃要混娱乐圈[古穿今] 都爱上嫌疑人了这案还能破吗 在70年代当乘务员 鬼屋老板,咪咪酱! [综英美]霸道蝙蝠俏队长 [综漫同人]异能是智与障的我要如何求生 穿成总裁的顶流替身 完结+番外 炮灰攻逆袭记[穿书] 我靠吃火遍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