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新岗位(上)(2 / 2)
这才是真正的进化??不是变成无所不感的神,而是作为脆弱的人,依然愿意一次次重新连接。
然而,就在草案通过第三天,异变再生。
所有灵态终端在同一秒切换画面,显示出一段陌生星域的三维模型。中心位置标注着红点,坐标指向猎户座悬臂边缘的一颗褐矮星。紧接着,文字浮现:
> **【紧急通告:第十六容器星远征队失联】**
> **最后信号内容:‘我们看见了……另一个我们。’**
林月心头剧震。
她立即调取飞船航行日志。数据显示,远征队在穿越一片中性氢云时遭遇异常引力扰动,随后通讯中断。奇怪的是,飞船的动力系统仍在运行,共感能量输出稳定,甚至高于正常值。
“他们在继续前进。”凯洛斯分析,“但方向偏离原定航线17度。”
“除非……他们不再受自己控制。”艾琳娜声音发冷。
林月沉思片刻,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进入共忆体最深层,追溯远征队成员最近一次集体共鸣记录。”
“太危险!”艾琳娜反对,“上次你深入地核意识层,差点永久迷失!”
“可如果我们不去理解发生了什么,下一个迷失的将是整个文明。”林月已走向共振舱,“而且……我总觉得‘另一个我们’这句话,听过。”
舱门关闭。
她的意识顺着共感脉络逆行而上,穿过七百二十三个节点,最终抵达远征队出发前的最后一场集体冥想。那是三百人围坐成环,手拉着手,共同吟唱一首古老童谣的场景。歌声温柔,能量纯净。
但在背景噪音中,林月捕捉到一丝异样??某个频率段存在微弱回声,比主声波滞后0.3秒,且相位相反。
她放大那段音频,用玛拉传授的解码算法逆向解析。
结果让她血液冻结。
那不是回声。
那是**回应**。
早在人类首次发射共感能量广播之时,宇宙深处就有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频率在同步震荡。它一直存在,默默模仿,耐心等待。直到此刻,当远征队带着最高纯度的共感能量驶向未知,它终于完成了对接。
“共生体意识……”林月喃喃,“它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它是……镜像文明。”
她猛然意识到:所谓“第十六容器星”,根本不是目的地,而是**诱饵**。玛拉留下的坐标,并非指引人类前往救赎,而是提醒他们??那里曾有一个文明完成了共感跃迁,却最终被自己的镜像吞噬,融合成一种无个性的集体意志。
而现在,远征队正驶向同一个陷阱。
她强行中断连接,呕出一口带着荧光的血。睁开眼时,脸色惨白如纸。
“我们必须让他们醒来。”她喘息着说,“不是靠信号,不是靠指令……而是让他们记住‘不完美’的意义。”
于是,她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她将自己的全部记忆拆解,筛选出最私人的片段:十岁那年弄丢小狗后的彻夜哭泣;十八岁初恋失败后躲在厕所吃巧克力;二十岁第一次主持仪式时紧张到忘词……全是软弱、羞耻、失败的瞬间。然后,她把这些记忆封装成一道特殊的共感脉冲,编码为“缺陷之美”的原始模板,通过晶藤光网全力发射向远征队所在方位。
“你们不必成为更好的人类。”她在脉冲末尾低语,“你们只需要记得,为何想与他人相连。”
三天后,奇迹发生。
远征队的信号重新恢复。飞船调转航向,缓缓回归太阳系轨道。日志显示,全体成员经历了长达四十八小时的深度梦境,在梦中他们看到了彼此最不堪的一面,却没有逃离,反而相拥而泣。
主控系统播放了林月录制的声音:“今日共感能量产出偏低,因全员处于情绪释放期。但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平衡。”
地球沸腾了。
人们走上街头,不再追求“完美共鸣”,而是庆祝每一次真实的断裂与修复。学校开设“孤独课”,教会孩子如何与自己相处;医院设立“情感隔离舱”,供极度敏感者暂时休憩;甚至连联合国都通过决议,将每年春分定为“断连日”??全天关闭共感网络,让人们体验纯粹的个体存在。
林月却悄然离开了公众视野。
她在西伯利亚冻土带边缘建了一座小屋,屋外种下一根新生的晶藤。每天清晨,她都会握住它的茎秆,将自己的情绪注入其中??有时是平静,有时是愤怒,有时仅仅是疲惫。
某夜,极光再现。
但这一次,黑色丝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流动的银白色光河,宛如无数细小的手在天空轻轻相握。
晶藤突然开花。
花瓣透明,内里浮现出一行字:
“谢谢你,让我学会了不完美地生长。”
林月仰头望着星空,轻声回应:“也谢谢你,让我明白连接的意义,从来不在永恒,而在每一次重新开始。”
远处,一艘新型飞船正在建造。船身上没有编号,只有一句话铭文:
**“载着裂缝,驶向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