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自污其名(2 / 2)
林岚玉心里有些不大是滋味,但又有些高兴。
这下也好,至少这样能更快的加速良种的推广。
她只是有些不明白,她哥哥为什么选择用这样的,近乎“自污”的方式,去将良种的存在给传播出去?
直接拿着良种去寻皇帝,不仅能有一个更好的名声,甚至还能让皇帝不得不点头答应哥哥一些条件,岂不是更好?
可惜,水溶如今不在京中,他跟卫文清两人如今不知道窝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运筹帷幄呢。
林岚玉也只能将心里的不解继续收着,等日后再问。
林黛玉见穆晚秋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倒是急忙摇头解释。
“王爷自然有自己的考量,我只是有些好奇,这消息传播出来的,似乎有些过于突兀了,从前这些年,当真不曾听闻过一丝动静。兴许是王爷手下的人保密做的好吧……”
林岚玉讪笑。
那可不是保密做的好么。
除了她自己,大概也只有林黛玉能猜到几分。
至于穆晚秋和曾经在林岚玉的指手画脚下,曾经在北静王府的花园里,种过一段“农作物”的花匠?
那些种子本就是反季节种植的,虽说起初的时候生长的十分不错,甚至因为林岚玉的要求,那花匠几乎不需要多打理,也没有额外多浇水,就那么任由它们自己生长,也长得挺不错的。
就是长着长着,天气温度渐渐降低,大部分种类就开始有些不怎么长个子了。
再长着长着,天就冷了。
某天早晨,花匠去看的时候,就见那些原本还水灵灵绿油油的苗苗们,全都被昨夜降下的寒霜给冻僵了。
虽说若是及时抢救,也能救回来一部分。
但林岚玉来看过之后,摆摆手,表示不用费劲了,死了就算了,她果然不适合种这个,明年不种了,这地方还是继续种花吧,给将人打发了。
第二年春日,花匠就将这片地方重新撒上花种,改成了一小片花圃,再见不到半分从前种过庄稼的痕迹。
穆晚秋听闻这事儿后,也只觉得果真如自己所想的那般,林岚玉这就是自己在家,没有人陪着玩儿,才想一出是一出的,在这里瞎折腾呢。
瞧,折腾完了之后,不是就放弃了?
孩子嘛,只要不淘气,这点小事儿,随她去便是。
是而这会儿,别说穆晚秋,就是林岚玉自己,都压根儿没想起来从前她还在自家拿出来过那些种子。
这会儿十分理直气壮地跟着林黛玉一起“同仇敌忾”。“就是,哥哥这保密功夫做的也太好了!”
只是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她附和的很及时,她家姐姐却没有开心,反倒给了她一个十分古怪的眼神儿。
林岚玉:?
怎么了,是她情绪表现的哪里不到位嘛?
林岚玉的疑惑,在半个月后,才被解开。
用什么办法,才能将这件事更好的利益最大化,同时最快速度将这些新型农作物的种子给推广开来,且还要老百姓们甘愿主动尝试,甚至抢着尝试播种?
水溶跟卫文清商量了很久。
水溶的身份到底有些特殊,若是直接将这些种子拿到皇帝面前,哪怕是将皇帝引到庄子上,亲眼见到这些农作物丰收。
皇帝或许当真会珍视这些农作物,也或许不会介意因此赏赐水溶一些什么。
比如允许他将妻子、妹妹与继母一道带往边关。即便不是全部,至少他也能在新婚之后将林黛玉带走。
但,绝对不会第一时间将这些东西推广出去。
甚至说不得还会暂时将消息压下去。
毕竟这这些东西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新型的良种那么简单。
天灾之下,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流民的出现,自然还有人祸夹杂其中。
高昂的粮价,兼并的土地,以及层层盘剥的赋税……
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太多,太复杂。
且还要加上皇帝对他的猜疑和忌惮,以及对这些良种来路的怀疑和调查追问……
水溶并不想掺和进朝堂,也无意在这种时候做那等大发横财之人。
若非自家妹妹一片善心,且他身为边关将领,虽说算不得有多崇高的理想,但保家卫国是他的责任。
亲眼见到守护的国土之内,越来越多百姓民不聊生,他当然也不能做到完全无动于衷。
说不定水溶当真会如传言所说的那样,将这些良种只用到他与林岚玉封地之内,管好自己封地内的百姓们就好。
之外的地方,那是皇帝的天下,是皇帝的子民,自然应该留给皇帝自己去操心,去烦恼。
可他做不到对大量如今眼瞧着距离流离失所已经一步之遥的百姓视而不见,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朝廷那些文官、世家、以及背后牵连甚广的势力拉扯。
水溶干脆选择了这么一个剑走偏锋的主意。
这样一来,固然他不可避免的名声会受损,但也不是全都是坏的。
至少他对自己封地内的百姓们是真的尽心尽力,十分关爱维护,愿意费尽心思去帮他们谋生是真的。
他手上确实培育出来了良种,且还不止一种,也是真的,这份功绩谁也抹不掉,抢不走。
皇帝想要拿到这些良种,就必须对他进行嘉奖。
且那些人不管愿不愿意,都不可能将这些良种的存在再捂着藏着,不让普通老百姓知道,甚至不让普通老百姓获得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