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旧恩(1 / 2)
赵道生在期盼中苦等一夜,
从暮色沉沉等到晨光熹微,始终未能盼来李贤的半分踪影。
他本是怀着最后的期许,给了李贤一整夜的转圜余地,
可是李贤已经完全忘记他了。
想当初李贤对他嘘寒问暖,赏赐不断,
他曾天真以为,这份宠信并非全然虚假,
或许藏着些许真心。
昨夜他数度起身望向窗外,
盼着李贤能来,
或者他不愿过来,哪怕能派来一名侍从,
传一句安抚,或是一句解释。
可惜李贤最终还是让他失望了。
直至晨光透过窗棂,照亮室内的尘埃,他才彻底心死:
原来自己在李贤心中,竟连被正视的资格都没有,
过往的温存与恩宠,就像是一个笑话!
想到此处,赵道生嘴角勾起自嘲的笑意,
眼底温情被冰冷取代。
既然李贤如此寡情薄义,他也无需再顾念旧恩!
八月初二,
刚刚下朝的裴炎被一道身影匆匆拦住。
是东宫近侍赵道生,
他发髻微乱,神色慌张,
与往日在东宫随侍时的恭顺模样截然不同。
裴炎眉头当即蹙起,眼底是毫不掩饰的嫌恶,
自知晓太子李贤沉迷男色,
他对这位东宫宠侍便只剩鄙夷,
觉得他凭谄媚之姿搅乱东宫纲纪,
实乃祸乱之源。
裴炎曾对李贤寄予厚望,
李贤初立为储,温文尔雅,勤研经史,
朝堂之上屡有真知灼见,
裴炎常对同僚慨叹“储君有英主之姿”,
每逢朝政议事,亦多为李贤发声,
力挺其参与政务历练。
可自去年起,
宫中渐传李贤宠幸赵道生的流言,
初时裴炎尚不信,只当是宫闱闲语,
直至亲眼见到李贤为赵道生破例赏赐珍宝,
甚至因赵道生几句谗言斥责东宫属官,
他心中对李贤的期许便日渐崩塌。
也失去了对李贤信任辅佐的心意。
在裴炎看来,储君乃国之根本,
当以社稷为重,恪守礼法纲常,
方能凝聚朝臣之心,安定天下之望。
李贤沉迷男宠不仅失了君主威仪,
更显心性不定,这样的人自然难以托付江山。
而对于让李贤着迷的赵道生,裴炎心中更是鄙夷和排斥,
在他眼中,
赵道生凭男宠身份搅乱东宫秩序,
害得本有潜力的李贤罔顾礼法纲常,
不仅让储君的清明声誉扫地,
更折损了东宫传承已久的庄重体面,
连带着朝堂之上对以礼治国的信念都渐生动摇,
若堂堂太子都沉溺私宠,无视礼法,
日后登上帝位,
又如何号令天下,约束朝臣百姓?
所以赵道生在裴炎眼中就是是不折不扣的“奸佞之徒”,
哪怕赵道生今日主动上前见礼,他也从不正眼相看,更不愿与赵道生有半分牵扯。
故而他面带嫌恶,语气冷厉,
“赵道生,殿下虽对你多有宠信,
许你在东宫随侍左右,承应差遣,
可本官乃朝廷命官,行止需守朝堂规矩,
这宫门外的御道,
是外臣退朝必经之地,
非私语闲谈之所,
你身为东宫近侍,应知尊卑礼法,速速退下!”
赵道生被裴炎的气势震慑,身形微抖,面色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