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宫宴暗流,暴乱开始(1 / 2)
嘉佑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汴京上空飘着细碎雪沫,寒风卷着雪粒子打在朱红宫墙上,簌簌落了一地。
荣贵妃宫里的鎏金马车碾过积雪,车轮印在石板路上压出两道深痕,直奔富昌侯府府而去。
对外说是省亲,实际上却是和兖王商议政变细节。
永昌侯府的密室里。
兖王正和荣贵妃商量着明日的宫宴:“明日你一定要把那些勋贵女眷都留在宫里,尤其是英国公、燕国公府的人,只要把她们拿捏在手里,那些武将就不敢轻举妄动。”
荣贵妃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担忧:“燕国公府和我一向不对付,英国公府从不参与立储之事,要是她们不来怎么办?”
“那就要看贵妃娘娘的面子有多大了!”
兖王沉默片刻,不容置疑的说道:“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她们入宫。
我向你保证,只要控制住了陛下,我就将邕王一家交给你处置,并且我登基称帝后一定不会亏待荣家!”
荣贵妃看着他眼中的野心,心里有些不安,却还是点了点头:“好,我都听你的。
明日一定帮你成事。”
兖王满意地笑了,突然伸手搂住荣贵妃:“只要我当了皇帝,你虽然当不了皇后,但我一定不会亏待你。”
荣贵妃皱了皱眉,还是靠在他怀里,脸上露出笑容。
对于她来说, 嘉佑帝已经不能在保全荣家的富贵了。
为今之计,只能将筹码押在兖王身上。
自己这蒲柳之姿,若是能为家族延续富贵,哪怕是委身于兖王又如何?
窗外的雪还在飘,仿佛要把整个汴京都淹没在这片白色里。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宁远侯府。
门房捧着烫金请帖快步跑进内院,棉鞋踩在廊下青砖上,雪水顺着鞋边滴成串:“大娘子,宫里来的请帖!荣贵妃娘娘请您带女眷去参加正旦宫宴呢!”
小秦氏正歪在窗边榻上,手里捏着暖炉,听见这话眼皮都没抬。
向妈妈接过请帖,展开扫了一眼有些疑惑道:“荣贵妃这请帖发得怪,往年正旦宴都是礼院统一递牌子,哪有贵妃亲自派人送的?还特意点名要大房女眷……”
话音未落,院外就传来四房太太煊大妈的大嗓门:“哎呀,这雪天里竟有这般喜事!我刚听门房说宫里来请帖了?快让我瞧瞧!”
伴着脚步声,煊大娘子拽着五房太太炳大娘子闯了进来,两人脸上都堆着笑,眼角眉梢全是藏不住的热切。
“嫂子快看看,荣贵妃娘娘可是当今圣上跟前最红的,能请咱们去宫里赴宴,这可是天大的体面!”
四房煊大娘子一把抢过请帖,手指在“荣贵妃”三个字上反复摩挲,“咱们顾家这些年虽说还算体面,可哪得过贵妃娘娘的亲自邀请?这次去了,定要好好给娘娘请安,往后咱们在京里的日子也好过些。”
五房炳大娘子也跟着点头,眼神亮得很:“可不是嘛!听说这次宫宴还要请燕国公府的夫人呢,要是能跟徐家攀上些交情,咱们三郎往后的前程……”
“啪”的一声,小秦氏手里的暖炉盖重重磕在炉身上,打断了李氏的话。
她缓缓坐直身子,鬓边银钗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眼神却冷得像窗外的雪:“体面?我看是祸事还差不多。”
王氏脸上的笑僵了僵,语气带着几分不虞:“嫂子这说的是什么话?贵妃娘娘请咱们顾家赴宴,怎么就成祸事了?”
“你懂什么?”小秦氏冷笑一声,手指敲击着榻边小几,“荣贵妃突然这般拉拢勋贵女眷,还特意点了英国公、齐国公这些武将家的人,你当她是闲得慌?
这荣家可是和邕王府不对付的,这时候凑上去,不是往火坑里跳是什么?”
向妈妈在一旁帮腔:“大娘子说得是。
昨儿我去采买,听见茶馆里有人说,兖王最近跟禁军里的人走得近,怕是要出大事。
这时候宫里请女眷赴宴,保不齐是想拿咱们当人质呢!”
宣大娘子脸色瞬间白了,手里的请帖差点掉在地上,可转念一想又不甘心:“可……可要是不去,会不会得罪贵妃娘娘?
再说四房五房这些年也没沾过什么光,好不容易有个机会……”
“机会?”小秦氏瞥了她一眼,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就凭你们那点心思,也想在宫里的浑水里捞好处?
荣贵妃要的是能拿捏住的人,你们去了,不过是给人家当垫脚石。
真出了事儿,第一个被牺牲的就是你们!”
炳大娘子还想争辩,却被小秦氏一个眼神堵了回去。
小秦氏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看着院外飘落的雪:“我身子不适,这宴我是断断不能去的。
你们要是想去,我也不拦着,只是日后出了什么事,可别来怨我这个当嫂子的没提醒。”
煊大娘子和炳大娘子对视一眼,心里都犯了嘀咕。
可一想到宫宴上的体面,还有可能攀附的权贵,两人又狠不下心放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请大家收藏: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这宫里面守卫森严,想必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事。
煊大娘子咬了咬牙:“既然嫂子身子不适,那我就代大房去一趟,定不给顾家丢脸!”
炳大娘子也连忙附和,两人拿着请帖欢天喜地地走了。
看着她们的背影,向妈妈忍不住叹气:“这两位太太也太糊涂了,明摆着是火坑还往里跳。”
小秦氏冷笑一声,回到榻上重新拿起暖炉:“糊涂才好。
顾家这些年看着团结,底下早就各怀心思。
她们去了,正好替咱们挡挡风头。
再说,真要是兖王动了手,少了这两房的人碍眼,咱们三郎往后袭爵,也少些麻烦。”
向妈妈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大娘子是想……”
“我什么也没想。”
小秦氏打断她,语气平淡,“我只是想让三郎安安稳稳地继承爵位。
大郎那身子骨,撑不了几年了,二郎又远在禹州那穷乡僻壤,只要不出意外,这宁远侯府的爵位,迟早是我的三郎的。”
她说着,眼神暗了暗,“只是二郎,这些年在南边倒是混得风生水起,从九品升到了六品,倒让人有些意外。”
向妈妈连忙道:“二郎再厉害,也只是个外任官,又背着‘忤逆’的名声,合族耆老们绝不会让他袭爵的。
大夫人您就放心吧。”
小秦氏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她想起老侯爷去世前,曾把一个木盒交给大郎,说是留给二郎的,后来被她找机会收了起来。
那木盒里到底装着的东西,大郎跟他说已经烧了,可心里总有些不安。
要是二郎真的回来争爵位,那木盒里的东西,会不会成为隐患?
……
燕国公府后院,传来徐氏的贴身丫鬟秋菊的声音:“老夫人,宫里荣贵妃派人送帖子,说请您和大娘子提前入宫参加明后日的正旦宴会。”
徐氏闻言眉头一皱,看向儿媳华兰以及女儿徐晴儿问道:
“你俩说说吧,这荣贵妃的帖子究竟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