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婚事废止(1 / 2)
暮苍斋的窗棂上还沾着午后的细尘,明兰却没心思叫人擦拭。
她将自己摔进铺着青缎软垫的椅子里,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扶手边缘的缠枝纹,方才盛府门口那一幕又清晰地浮了上来。
曹锦绣跪在地上,额间刺青像块脏污的墨渍,一声声“求姑娘给条活路”,还有贺弘文站在一旁,眼神躲闪着说“给她找个管事女使的差事”。
“姑娘,喝口茶顺顺气吧。”
丹桔端着盏温热的雨前龙井过来,见明兰眼眶泛红却没掉泪,心里也替她憋得慌,“那曹锦绣一看就是装可怜,贺家哥哥也是,怎么就被她缠得没了主意?”
明兰接过茶盏,指尖触到微凉的瓷壁,才觉出自己手心里全是汗。
她轻轻吹了吹浮沫,声音比平日低了些:“我不是气曹锦绣,是气我自己。”
话落又顿了顿,才接着道,“先前总觉得贺弘文温和体贴,是个能托付的,可今日才看清,他的温和里藏着软骨头。明明把人托付给好人家、多给些嫁妆就能解决的事,他偏要被一句‘表哥我只有你了’绊住脚。”
小桃在一旁听得急了,攥着帕子跺脚:“姑娘!这哪能怪您?是贺家没处置好家事!那曹表妹是流放犯属,给咱们盛家做丫头都嫌失了体面,凭什么要占您的位置?要不我现在就去贺府,跟贺老太太说清楚!”
“坐下。”
明兰抬眼,语气里带着几分少见的冷意,“你去说什么?说贺弘文护着表妹?传出去,人家只会说我盛六姑娘善妒,容不下一个可怜人。”
她放下茶盏,指尖在桌面轻轻敲了敲,“我虽是女子,却也知道,一辈子的日子不能赌。今日他能为了曹锦绣犹豫,明日就能为了别的事委屈我。这碗夹生饭,我不吞。”
正说着,外头传来婆子的声音:“六姑娘,老太太请您去寿安堂说话。”
明兰整理了下衣襟,深吸一口气才起身。她知道祖母定是听说了门口的事,心里不免有些发怵。
倒不是怕挨骂,是怕辜负了祖母这些年为她寻亲事的心思。
寿安堂里,盛老太太正坐在窗边的罗汉床上,手里捏着串紫檀佛珠,见明兰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
一旁的房妈妈站在角落,见明兰进来,才低声提醒道:“六姑娘,你可算来了,老太太这气还没顺呢。”
明兰规规矩矩地行了礼,轻声道:“祖母,孙女来了。”
“你还知道来?”
盛老太太终于抬眼,目光落在明兰身上,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我问你,方才贺家那小子带着个女子在门口拉拉扯扯,是怎么回事?”
明兰咬了咬唇,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了一遍。
从曹锦绣突然出现,到自己提出给她寻婆家,再到贺弘文的犹豫。
末了,她才补充道:“孙女跟贺弘文说了,我要嫁的郎君,心里最要紧的必须是我,不然我宁可一辈子不嫁。”
“好!说得好!”
盛老太太猛地拍了下扶手,佛珠串都晃了晃,“我还以为你要哭哭啼啼来求我去贺家理论呢!你什么身份?盛家的六姑娘,大姐姐是郡王妃,二哥哥在朝为官,父亲也是谏议大夫!
曹家是什么东西?那曹锦绣,给咱们家当烧火丫头都不配,也敢惦记你的夫君?”
明兰垂着头,声音轻了些:“孙女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只是可惜了祖母这些年的心思。您为了我的婚事,寻了那么多人家,好不容易看中贺弘文……”
“有什么可惜的?”
盛老太太打断她,语气缓和了些,“人品端方是好,可心软没主意就是致命的毛病。你忘了木兰那丫头?当初嫁的孙秀才,不也是看着温文尔雅,结果呢?
一家子都被他拖累!与人相守几十年,终究要看那最低处能不能忍。木兰忍不了孙秀才的无耻,你也忍不了贺弘文的心软,这不是你的错。”
明兰抬起头,眼眶终于红了:“祖母,孙女不是不想嫁,是不敢赌。曹锦绣今日说不争不抢,可人心难测,日后她要是恩将仇报,我怎么办?”
“你能想明白这点,就不算白长这么大。”
盛老太太伸手拉过明兰,让她坐在自己身边,“你放心,有祖母在,没人能逼你吞这口气。贺家要是能在十日之内把那曹锦绣的事处理干净,咱们再谈婚事;
要是十日之后还没个说法,咱们就另找人家。这汴京城里,好儿郎又不是只有贺弘文一个。”
明兰靠在祖母肩上,心里的委屈终于散了些,轻声道:“祖母,谢谢您。”
“傻丫头,我不护着你,护着谁?”
盛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背,“只是你记住,日后不管嫁谁,都不能丢了盛家的体面,更不能委屈了自己。
你有大姐姐这个郡王妃做靠山,有二哥哥在朝里撑着,还有我这个老太婆,谁也别想欺负你。”
从寿安堂出来时,天已经擦黑了。
暮苍斋里点了灯,翠微正领着小丫头们收拾明兰先前绣的嫁妆,见明兰进来,连忙迎上去:“姑娘,您回来了?方才我还跟小桃说,您今日说的那些话,可真够硬气的。”
“硬气有什么用?”明兰坐在灯下,看着桌上那方绣了一半的百子图帕子,轻轻叹了口气,“我原以为,能嫁个温和的人,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就好,没想到还是这么多波折。”
“姑娘,您可别这么想。”
翠微递过一杯热茶,“贺家要是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就算嫁过去了,日后也少不了麻烦。再说了,您看咱们大姑娘,嫁了徐郡王,如今多风光?您这么好的姑娘,肯定也能找个更好的。”
明兰笑了笑,没说话。
她知道翠微是安慰她,可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毕竟贺弘文的温柔,也曾让她期待过婚后的日子。
只是这份期待,如今被曹锦绣这档子事,搅得烟消云散了。
“对了姑娘,”小桃突然想起什么,凑过来说,“方才我去厨房拿点心,听见几个婆子说,贺家老太太知道曹锦绣闹事儿了,在贺府里骂贺家大娘子呢!”
明兰挑了挑眉,倒有些意外:“哦?贺老太太倒是个明事理的?”
“谁说不是呢!”小桃点头,“听说贺家大娘子还梗着脖子说,自己没几年好活了,就想让贺家哥哥照顾曹锦绣。还有曹锦绣的娘,也在一旁帮腔,说什么富贵人家哪有不三妻四妾的,让贺老太太收了曹锦绣做妾。”
“呵,真是可笑。”明兰放下帕子,语气冷了几分,“她们倒会打主意,想让我盛明兰受委屈,成全她们的‘姐妹情深’?我倒要看看,贺家老太太能不能扛住这份‘情分’。”
与此同时,贺府里也是一片鸡飞狗跳。贺老太太坐在正厅的主位上,脸色铁青地看着底下的曹氏和曹姨母,手里的拐杖在地上敲得咚咚响。
“曹氏!你好大的胆子!我跟盛家老太太都把婚事谈妥了,就等着国丧过后下聘,你倒好,把你那宝贝侄女弄来汴京,还让她去盛家门口闹!你是想毁了弘文的婚事吗?”
曹氏坐在一旁,眼眶红红的,却还是梗着脖子道:“母亲,我也没办法啊!我娘家就剩锦绣这么一个侄女了,她在西北受了那么多苦,我这个做姑母的,总不能看着她受苦不管吧?
我没几年好活了,就想让弘文照看着她,给她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这有错吗?”
“安身立命?”
贺老太太冷笑一声,“你想让她安身立命,有的是办法!给她找个好人家,多陪些嫁妆,让她在夫家有底气,不比让她做妾强?
你明知道盛家六姑娘是个有主意的,还让锦绣去闹,你是想让弘文和盛家姑娘的亲事被搅黄吗?”
曹姨母连忙拉着曹锦绣跪在地上,对着贺老太太磕了个头:“老太太,您就可怜可怜我们锦绣吧!她一个流放犯属,谁敢娶她啊?只有弘文哥儿不嫌弃她,您就发发慈悲,让她留在贺家做个妾吧!我们锦绣保证,以后绝不争风吃醋,安安稳稳伺候弘文哥儿和盛六姑娘。”
曹锦绣也跟着哭道:“老太太,求您成全我吧!我这辈子都不会忘了您的大恩大德!”
贺弘文站在一旁,脸色难看得很。
一边是生母的哀求,一边是祖母的怒火,还有明兰那失望的眼神,让他心里像被针扎一样难受。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既不想委屈明兰,也不想让母亲伤心。
贺老太太看着跪在地上的曹锦绣,又看了看一脸为难的贺弘文,心里也有些犹豫。
盛家六姑娘确实是个好姑娘,家世、品行都没得挑,可若是为了这事闹僵了,贺家日后在汴京城里,怕是不好立足。
可若是让曹锦绣做妾,盛家那边肯定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记恨贺家。
“你们先起来吧。”贺老太太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这事我得好好想想。盛家那边,我会派人去解释,至于锦绣……先让她在府里住下,不准再出去惹事。”
曹氏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多谢母亲!多谢母亲!”
曹姨母也连忙道谢,拉着曹锦绣站了起来。
贺弘文看着祖母疲惫的脸色,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事没这么容易过去,明兰那边,怕是更难交代了。
夜渐渐深了,贺弘文站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月色,心里满是纠结。
他拿起桌上的纸笔,想给明兰写封信解释,可写了又撕,撕了又写,终究还是没能写出一个字。
他知道,再多的解释,也弥补不了今日的过错,明兰要的是一个态度,而他,却没能给她。
而暮苍斋里,明兰也还没睡。她坐在灯下,看着桌上的嫁妆清单,突然觉得有些可笑。
先前还满心欢喜地准备着,如今却不知道这嫁妆还有没有用。
她拿起一支笔,在清单上轻轻划了几道,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若是贺家十日之内处理不好曹锦绣的事,她就彻底断了这份心思。
这世上,好男儿多得是,她盛明兰,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明兰的脸上,映出她眼底的坚定。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长,就算没有贺弘文,她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毕竟,她不是任人揉搓的面团,她有自己的骄傲,也有盛家这座靠山,谁也别想让她受委屈。
日子一天天过去,贺府那边始终没传来消息。
明兰倒还沉得住气,每日依旧跟着祖母学管家、看账本,只是绣嫁妆的次数少了些。
盛老太太却按捺不住了,第十日清晨,她刚用过早膳,便对明兰说:“走,跟祖母去贺府。咱们不蒸馒头争口气,今日非得讨个说法不可!”
明兰看着祖母眼底的怒意,点了点头,起身换了身素净的湖蓝色衣裙,又让丹桔取了件墨色披风披上。
这阵仗,倒像是去论理,而非做客。
贺府的下人见是盛老太太带着明兰来,连忙迎了进去,一路引着到了正厅。
贺老太太早已在厅里等着,见她们进来,脸上堆起几分尴尬的笑意:“老姐姐,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
盛老太太没客气,径直坐在主位旁的椅子上,开门见山道:“老妹妹,我今日来,是为了弘文和明兰的婚事。十日之期已到,贺家总该给我个说法吧?”
贺老太太叹了口气,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老姐姐,这事……是我们贺家对不住明兰。曹氏她……唉,她总说自己没几年好活了,非要让弘文纳锦绣做妾,我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盛老太太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老妹妹,你可别忘了,我是发了愿的!我自己吃过的苦,绝不叫明丫头再吃一遍!想让她受委屈,门儿都没有!”
正说着,外头传来丫鬟的声音:“老太太,大娘子请六姑娘过去说话,说有要事跟六姑娘商量。”
贺老太太皱了皱眉:“她病着,有什么事不能等会儿说?”
“大娘子说……说只能跟六姑娘单独说,还请老太太和盛老太太留步。”丫鬟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
盛老太太心里咯噔一下,看向明兰,眼神里满是担忧。
明兰却安抚地拍了拍祖母的手,起身道:“祖母放心,我去去就回。”
跟着丫鬟穿过回廊,来到曹氏的卧房外,明兰便听见里头传来压抑的哭声。
推开门进去,只见曹氏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曹姨母和曹锦绣正坐在床边,见明兰进来,曹姨母立刻站起身,一把抓住明兰的手:“盛六姑娘,求你给我女儿一条活路吧!”
明兰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淡淡道:“曹姨母这话就见外了。锦绣姐姐是贺家的亲戚,贺家自然会照拂她,何来‘活路’一说?再说了,贺家哥哥要纳什么人进门,与我何干?”
这话一出,曹氏的眼神亮了亮,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一阵急促的咳嗽。
曹姨母却以为明兰是怕了,立刻拔高了声音:“自来娶媳妇儿都是婆母说了算!男人家三妻四妾是常理,也是我妹子太宽和,纵得旁人不知好歹!待你进了门,难道还叫弘哥儿守着你一个不成?真是给点脸就蹬鼻子上脸!”
明兰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目光落在曹氏身上:“贺大娘子,我敬您是长辈,才不和曹姨母计较。可您得想清楚,若是曹锦绣嫁入贺家做妾,她的身份就尴尬了。
既是您的侄女,又是贺家的妾室,日后她是该以亲戚身份待您,还是以妾室身份侍您?这名分一乱,婆媳、夫妻、嫡庶子女之间,岂不是要闹得一团乱麻?”
“你这死丫头!仗着家世好就欺负人!小贱人,你以为你算老几?”曹姨母被戳中痛处,气急败坏地骂道。
“姨母!”
一道冷喝从门口传来,贺弘文快步走进来,挡在明兰身前,“您太过分了!这些年贺家对您一家仁至义尽,出钱出力,从没亏待过你们,您怎能如此对待我的未婚妻?”
曹姨母见贺弘文护着明兰,立刻撒起泼来,抱着曹锦绣坐在地上大哭:“我的儿啊!你表哥攀高枝,不认咱们穷亲戚了!你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曹氏躺在床上,虚弱地开口:“弘文……娘是真的想让你表妹进门……娘没几年活头了,就想看着她有个归宿……”
贺弘文皱着眉,还想说什么,明兰却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摇了摇头。
她知道,这事到这里,已经彻底没了转圜的余地。
就在这时,卧房的门被推开,盛老太太走了进来,脸色铁青:“老妹妹,看来这婚事,咱们是谈不拢了。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明兰,咱们走!”
贺老太太也跟着进来,看着曹氏和曹姨母,气得浑身发抖:“你们满意了?宏儿与盛家的婚事,就这么废止了!”
曹姨母脸上的哭声一顿,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氏也愣住了,眼里满是错愕。
明兰跟着祖母走出贺府,阳光洒在身上,却没觉得暖和。
她回头看了一眼贺府的大门,心里没有失落,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轻松。
贺弘文站在门口,看着明兰的背影,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能说出一个字。
他知道,这一次,他是真的失去她了。
而得到明兰与贺家婚事废止消息的顾廷烨,高兴得一晚睡不着。
一边是生母的哀求,一边是祖母的怒火,还有明兰那失望的眼神,让他心里像被针扎一样难受。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既不想委屈明兰,也不想让母亲伤心。
贺老太太看着跪在地上的曹锦绣,又看了看一脸为难的贺弘文,心里也有些犹豫。
盛家六姑娘确实是个好姑娘,家世、品行都没得挑,可若是为了这事闹僵了,贺家日后在汴京城里,怕是不好立足。
可若是让曹锦绣做妾,盛家那边肯定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记恨贺家。
“你们先起来吧。”贺老太太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这事我得好好想想。盛家那边,我会派人去解释,至于锦绣……先让她在府里住下,不准再出去惹事。”
曹氏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多谢母亲!多谢母亲!”
曹姨母也连忙道谢,拉着曹锦绣站了起来。
贺弘文看着祖母疲惫的脸色,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事没这么容易过去,明兰那边,怕是更难交代了。
夜渐渐深了,贺弘文站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月色,心里满是纠结。
他拿起桌上的纸笔,想给明兰写封信解释,可写了又撕,撕了又写,终究还是没能写出一个字。
他知道,再多的解释,也弥补不了今日的过错,明兰要的是一个态度,而他,却没能给她。
而暮苍斋里,明兰也还没睡。她坐在灯下,看着桌上的嫁妆清单,突然觉得有些可笑。
先前还满心欢喜地准备着,如今却不知道这嫁妆还有没有用。
她拿起一支笔,在清单上轻轻划了几道,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若是贺家十日之内处理不好曹锦绣的事,她就彻底断了这份心思。
这世上,好男儿多得是,她盛明兰,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明兰的脸上,映出她眼底的坚定。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长,就算没有贺弘文,她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毕竟,她不是任人揉搓的面团,她有自己的骄傲,也有盛家这座靠山,谁也别想让她受委屈。
日子一天天过去,贺府那边始终没传来消息。
明兰倒还沉得住气,每日依旧跟着祖母学管家、看账本,只是绣嫁妆的次数少了些。
盛老太太却按捺不住了,第十日清晨,她刚用过早膳,便对明兰说:“走,跟祖母去贺府。咱们不蒸馒头争口气,今日非得讨个说法不可!”
明兰看着祖母眼底的怒意,点了点头,起身换了身素净的湖蓝色衣裙,又让丹桔取了件墨色披风披上。
这阵仗,倒像是去论理,而非做客。
贺府的下人见是盛老太太带着明兰来,连忙迎了进去,一路引着到了正厅。
贺老太太早已在厅里等着,见她们进来,脸上堆起几分尴尬的笑意:“老姐姐,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
盛老太太没客气,径直坐在主位旁的椅子上,开门见山道:“老妹妹,我今日来,是为了弘文和明兰的婚事。十日之期已到,贺家总该给我个说法吧?”
贺老太太叹了口气,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老姐姐,这事……是我们贺家对不住明兰。曹氏她……唉,她总说自己没几年好活了,非要让弘文纳锦绣做妾,我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盛老太太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老妹妹,你可别忘了,我是发了愿的!我自己吃过的苦,绝不叫明丫头再吃一遍!想让她受委屈,门儿都没有!”
正说着,外头传来丫鬟的声音:“老太太,大娘子请六姑娘过去说话,说有要事跟六姑娘商量。”
贺老太太皱了皱眉:“她病着,有什么事不能等会儿说?”
“大娘子说……说只能跟六姑娘单独说,还请老太太和盛老太太留步。”丫鬟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
盛老太太心里咯噔一下,看向明兰,眼神里满是担忧。
明兰却安抚地拍了拍祖母的手,起身道:“祖母放心,我去去就回。”
跟着丫鬟穿过回廊,来到曹氏的卧房外,明兰便听见里头传来压抑的哭声。
推开门进去,只见曹氏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曹姨母和曹锦绣正坐在床边,见明兰进来,曹姨母立刻站起身,一把抓住明兰的手:“盛六姑娘,求你给我女儿一条活路吧!”
明兰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淡淡道:“曹姨母这话就见外了。锦绣姐姐是贺家的亲戚,贺家自然会照拂她,何来‘活路’一说?再说了,贺家哥哥要纳什么人进门,与我何干?”
这话一出,曹氏的眼神亮了亮,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一阵急促的咳嗽。
曹姨母却以为明兰是怕了,立刻拔高了声音:“自来娶媳妇儿都是婆母说了算!男人家三妻四妾是常理,也是我妹子太宽和,纵得旁人不知好歹!待你进了门,难道还叫弘哥儿守着你一个不成?真是给点脸就蹬鼻子上脸!”
明兰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目光落在曹氏身上:“贺大娘子,我敬您是长辈,才不和曹姨母计较。可您得想清楚,若是曹锦绣嫁入贺家做妾,她的身份就尴尬了。
既是您的侄女,又是贺家的妾室,日后她是该以亲戚身份待您,还是以妾室身份侍您?这名分一乱,婆媳、夫妻、嫡庶子女之间,岂不是要闹得一团乱麻?”
“你这死丫头!仗着家世好就欺负人!小贱人,你以为你算老几?”曹姨母被戳中痛处,气急败坏地骂道。
“姨母!”
一道冷喝从门口传来,贺弘文快步走进来,挡在明兰身前,“您太过分了!这些年贺家对您一家仁至义尽,出钱出力,从没亏待过你们,您怎能如此对待我的未婚妻?”
曹姨母见贺弘文护着明兰,立刻撒起泼来,抱着曹锦绣坐在地上大哭:“我的儿啊!你表哥攀高枝,不认咱们穷亲戚了!你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曹氏躺在床上,虚弱地开口:“弘文……娘是真的想让你表妹进门……娘没几年活头了,就想看着她有个归宿……”
贺弘文皱着眉,还想说什么,明兰却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摇了摇头。
她知道,这事到这里,已经彻底没了转圜的余地。
就在这时,卧房的门被推开,盛老太太走了进来,脸色铁青:“老妹妹,看来这婚事,咱们是谈不拢了。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明兰,咱们走!”
贺老太太也跟着进来,看着曹氏和曹姨母,气得浑身发抖:“你们满意了?宏儿与盛家的婚事,就这么废止了!”
曹姨母脸上的哭声一顿,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氏也愣住了,眼里满是错愕。
明兰跟着祖母走出贺府,阳光洒在身上,却没觉得暖和。
她回头看了一眼贺府的大门,心里没有失落,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轻松。
贺弘文站在门口,看着明兰的背影,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能说出一个字。
他知道,这一次,他是真的失去她了。
而得到明兰与贺家婚事废止消息的顾廷烨,高兴得一晚睡不着。
一边是生母的哀求,一边是祖母的怒火,还有明兰那失望的眼神,让他心里像被针扎一样难受。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既不想委屈明兰,也不想让母亲伤心。
贺老太太看着跪在地上的曹锦绣,又看了看一脸为难的贺弘文,心里也有些犹豫。
盛家六姑娘确实是个好姑娘,家世、品行都没得挑,可若是为了这事闹僵了,贺家日后在汴京城里,怕是不好立足。
可若是让曹锦绣做妾,盛家那边肯定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记恨贺家。
“你们先起来吧。”贺老太太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这事我得好好想想。盛家那边,我会派人去解释,至于锦绣……先让她在府里住下,不准再出去惹事。”
曹氏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多谢母亲!多谢母亲!”
曹姨母也连忙道谢,拉着曹锦绣站了起来。
贺弘文看着祖母疲惫的脸色,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事没这么容易过去,明兰那边,怕是更难交代了。
夜渐渐深了,贺弘文站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月色,心里满是纠结。
他拿起桌上的纸笔,想给明兰写封信解释,可写了又撕,撕了又写,终究还是没能写出一个字。
他知道,再多的解释,也弥补不了今日的过错,明兰要的是一个态度,而他,却没能给她。
而暮苍斋里,明兰也还没睡。她坐在灯下,看着桌上的嫁妆清单,突然觉得有些可笑。
先前还满心欢喜地准备着,如今却不知道这嫁妆还有没有用。
她拿起一支笔,在清单上轻轻划了几道,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若是贺家十日之内处理不好曹锦绣的事,她就彻底断了这份心思。
这世上,好男儿多得是,她盛明兰,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明兰的脸上,映出她眼底的坚定。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长,就算没有贺弘文,她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毕竟,她不是任人揉搓的面团,她有自己的骄傲,也有盛家这座靠山,谁也别想让她受委屈。
日子一天天过去,贺府那边始终没传来消息。
明兰倒还沉得住气,每日依旧跟着祖母学管家、看账本,只是绣嫁妆的次数少了些。
盛老太太却按捺不住了,第十日清晨,她刚用过早膳,便对明兰说:“走,跟祖母去贺府。咱们不蒸馒头争口气,今日非得讨个说法不可!”
明兰看着祖母眼底的怒意,点了点头,起身换了身素净的湖蓝色衣裙,又让丹桔取了件墨色披风披上。
这阵仗,倒像是去论理,而非做客。
贺府的下人见是盛老太太带着明兰来,连忙迎了进去,一路引着到了正厅。
贺老太太早已在厅里等着,见她们进来,脸上堆起几分尴尬的笑意:“老姐姐,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
盛老太太没客气,径直坐在主位旁的椅子上,开门见山道:“老妹妹,我今日来,是为了弘文和明兰的婚事。十日之期已到,贺家总该给我个说法吧?”
贺老太太叹了口气,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老姐姐,这事……是我们贺家对不住明兰。曹氏她……唉,她总说自己没几年好活了,非要让弘文纳锦绣做妾,我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盛老太太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老妹妹,你可别忘了,我是发了愿的!我自己吃过的苦,绝不叫明丫头再吃一遍!想让她受委屈,门儿都没有!”
正说着,外头传来丫鬟的声音:“老太太,大娘子请六姑娘过去说话,说有要事跟六姑娘商量。”
贺老太太皱了皱眉:“她病着,有什么事不能等会儿说?”
“大娘子说……说只能跟六姑娘单独说,还请老太太和盛老太太留步。”丫鬟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
盛老太太心里咯噔一下,看向明兰,眼神里满是担忧。
明兰却安抚地拍了拍祖母的手,起身道:“祖母放心,我去去就回。”
跟着丫鬟穿过回廊,来到曹氏的卧房外,明兰便听见里头传来压抑的哭声。
推开门进去,只见曹氏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曹姨母和曹锦绣正坐在床边,见明兰进来,曹姨母立刻站起身,一把抓住明兰的手:“盛六姑娘,求你给我女儿一条活路吧!”
明兰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淡淡道:“曹姨母这话就见外了。锦绣姐姐是贺家的亲戚,贺家自然会照拂她,何来‘活路’一说?再说了,贺家哥哥要纳什么人进门,与我何干?”
这话一出,曹氏的眼神亮了亮,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一阵急促的咳嗽。
曹姨母却以为明兰是怕了,立刻拔高了声音:“自来娶媳妇儿都是婆母说了算!男人家三妻四妾是常理,也是我妹子太宽和,纵得旁人不知好歹!待你进了门,难道还叫弘哥儿守着你一个不成?真是给点脸就蹬鼻子上脸!”
明兰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目光落在曹氏身上:“贺大娘子,我敬您是长辈,才不和曹姨母计较。可您得想清楚,若是曹锦绣嫁入贺家做妾,她的身份就尴尬了。
既是您的侄女,又是贺家的妾室,日后她是该以亲戚身份待您,还是以妾室身份侍您?这名分一乱,婆媳、夫妻、嫡庶子女之间,岂不是要闹得一团乱麻?”
“你这死丫头!仗着家世好就欺负人!小贱人,你以为你算老几?”曹姨母被戳中痛处,气急败坏地骂道。
“姨母!”
一道冷喝从门口传来,贺弘文快步走进来,挡在明兰身前,“您太过分了!这些年贺家对您一家仁至义尽,出钱出力,从没亏待过你们,您怎能如此对待我的未婚妻?”
曹姨母见贺弘文护着明兰,立刻撒起泼来,抱着曹锦绣坐在地上大哭:“我的儿啊!你表哥攀高枝,不认咱们穷亲戚了!你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曹氏躺在床上,虚弱地开口:“弘文……娘是真的想让你表妹进门……娘没几年活头了,就想看着她有个归宿……”
贺弘文皱着眉,还想说什么,明兰却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摇了摇头。
她知道,这事到这里,已经彻底没了转圜的余地。
就在这时,卧房的门被推开,盛老太太走了进来,脸色铁青:“老妹妹,看来这婚事,咱们是谈不拢了。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明兰,咱们走!”
贺老太太也跟着进来,看着曹氏和曹姨母,气得浑身发抖:“你们满意了?宏儿与盛家的婚事,就这么废止了!”
曹姨母脸上的哭声一顿,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氏也愣住了,眼里满是错愕。
明兰跟着祖母走出贺府,阳光洒在身上,却没觉得暖和。
她回头看了一眼贺府的大门,心里没有失落,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轻松。
贺弘文站在门口,看着明兰的背影,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能说出一个字。
他知道,这一次,他是真的失去她了。
而得到明兰与贺家婚事废止消息的顾廷烨,高兴得一晚睡不着。
一边是生母的哀求,一边是祖母的怒火,还有明兰那失望的眼神,让他心里像被针扎一样难受。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既不想委屈明兰,也不想让母亲伤心。
贺老太太看着跪在地上的曹锦绣,又看了看一脸为难的贺弘文,心里也有些犹豫。
盛家六姑娘确实是个好姑娘,家世、品行都没得挑,可若是为了这事闹僵了,贺家日后在汴京城里,怕是不好立足。
可若是让曹锦绣做妾,盛家那边肯定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记恨贺家。
“你们先起来吧。”贺老太太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这事我得好好想想。盛家那边,我会派人去解释,至于锦绣……先让她在府里住下,不准再出去惹事。”
曹氏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多谢母亲!多谢母亲!”
曹姨母也连忙道谢,拉着曹锦绣站了起来。
贺弘文看着祖母疲惫的脸色,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事没这么容易过去,明兰那边,怕是更难交代了。
夜渐渐深了,贺弘文站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月色,心里满是纠结。
他拿起桌上的纸笔,想给明兰写封信解释,可写了又撕,撕了又写,终究还是没能写出一个字。
他知道,再多的解释,也弥补不了今日的过错,明兰要的是一个态度,而他,却没能给她。
而暮苍斋里,明兰也还没睡。她坐在灯下,看着桌上的嫁妆清单,突然觉得有些可笑。
先前还满心欢喜地准备着,如今却不知道这嫁妆还有没有用。
她拿起一支笔,在清单上轻轻划了几道,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若是贺家十日之内处理不好曹锦绣的事,她就彻底断了这份心思。
这世上,好男儿多得是,她盛明兰,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明兰的脸上,映出她眼底的坚定。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长,就算没有贺弘文,她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毕竟,她不是任人揉搓的面团,她有自己的骄傲,也有盛家这座靠山,谁也别想让她受委屈。
日子一天天过去,贺府那边始终没传来消息。
明兰倒还沉得住气,每日依旧跟着祖母学管家、看账本,只是绣嫁妆的次数少了些。
盛老太太却按捺不住了,第十日清晨,她刚用过早膳,便对明兰说:“走,跟祖母去贺府。咱们不蒸馒头争口气,今日非得讨个说法不可!”
明兰看着祖母眼底的怒意,点了点头,起身换了身素净的湖蓝色衣裙,又让丹桔取了件墨色披风披上。
这阵仗,倒像是去论理,而非做客。
贺府的下人见是盛老太太带着明兰来,连忙迎了进去,一路引着到了正厅。
贺老太太早已在厅里等着,见她们进来,脸上堆起几分尴尬的笑意:“老姐姐,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
盛老太太没客气,径直坐在主位旁的椅子上,开门见山道:“老妹妹,我今日来,是为了弘文和明兰的婚事。十日之期已到,贺家总该给我个说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