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渔畔拆局露真心,亭前议亲起波澜(1 / 2)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徐府燕园的青砖地上投下细碎光影。
徐子建刚处理完幽州路转运使的交接文书,周森便轻步上前,低声禀报了顾廷烨托长柏往盛家提亲的事。
“哦?这顾二倒会走捷径。”
徐子建放下朱笔,指尖在砚台上轻轻一顿,眼底掠过一丝了然,“借着如兰的名头绕圈子,还是老一套的伎俩。只是借着我五姨妹的名头行事,真当我这姐夫是摆设?”
他抬眼看向窗外庭院里新发的柳枝,沉吟片刻,“去给齐国公府那边透个信,就说盛家姑娘近来有人上门提亲,让齐小公爷过来凑个热闹。”
周森领命退下时,华兰正提着食盒进来,见丈夫神色从容。
她笑着将一碟蜜渍青梅放在桌上:“母亲说今日园子里的海棠开得正好,让我请母亲和祖母过来赏花。”
“正好。”徐子建捏起一颗青梅放进嘴里,酸甜的滋味漫开,他搂着华兰的腰肢温柔地笑道:“娘子你告诉母亲,让她一会把如兰和沈括的亲事摆到台面上。
顾廷烨想浑水摸鱼,也得看看我这池子里的水浑不浑。”
华兰红着脸点头,“夫君放心,我心里有数。”
午后的徐府后花园,海棠开得如火如荼,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青石小径上。
王大娘子挽着盛老太太的胳膊,刚走到垂花门前,就见徐氏穿着一身石青色褙子,笑盈盈地迎上来:“姑母,亲家母可把你们盼来了!”
几人沿着抄手游廊往里走,廊下挂着的鹦鹉见了人,扑棱着翅膀喊:“贵客到,赏花好!”
惹得王大娘子笑出了声。
走到牡丹亭前,徐氏屏退左右,拉着盛老太太的手叹道:“不瞒老太太说,今日请你们来,还有件私事相求。我那干儿子沈括,你们还记得吧?”
盛老太太心里一动,抬眼看向不远处正和华兰说话的如兰,笑道:“自然记得,沈公子年轻有为,是个好后生。”
“可不是嘛!”徐氏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这孩子早在去河北任职前,就对五姑娘上心了,只是当时差事急,没来得及提。
如今他调回汴京,天天在我跟前念叨,我想着,不如就趁今日,把这层窗户纸捅破,问问老太太和亲家太太的意思。”
王大娘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里的帕子攥得发紧。
昨夜盛紘还跟她商量,说顾廷烨门第高、势头盛,能娶如兰是天大的福气,连口头应允的话都递过去了,怎么今日又冒出个沈括?
她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只皱着眉道:“这……这事儿来得太急,我还没跟老爷商量……”
“商量倒不急。”盛老太太目光扫过如兰,见她耳尖发红,眼神却亮得很,便笑着拍了拍徐氏的手,“不如先问问五丫头自己的意思?女孩子家的心思,最是要紧。”
如兰本就竖着耳朵听,听到这话,立马从华兰身边走过来,福了福身,声音虽轻却格外坚定:“回祖母、回徐伯母,孙女儿……孙女儿心里属意沈公子,不愿嫁顾大人。”
王大娘子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刚要开口斥责,就见徐子建提着钓竿从池塘边走来,身上还沾着些水汽。
他老远就听见亭子里的话,走近了便笑着解围:“岳母莫急,顾廷烨那边有我呢。前几年他还欠我些人情,我写封信过去,让他主动撤了提亲的话,保准不会让盛家为难。”
说着,他看向池塘里游弋的鲈鱼,又道:“倒是我搅了岳母和老太太赏花的兴致,不如我去钓几条鲈鱼,让厨房做羹汤,就当赔罪了?”
话音刚落,他朝角落里站着的明兰递了个眼色。
明兰一直没插话,此刻会意,连忙上前一步:“大姐夫钓鱼的手艺好,我也想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帮着拾掇拾掇鱼食。”
盛老太太看着明兰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这六丫头,多大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就喜欢凑热闹。”
徐府池塘边的柳树下,徐子建将鱼饵挂在鱼钩上,轻轻抛进水里,浮漂在水面上荡开一圈涟漪。
明兰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个小竹篓,目光却落在远处的海棠花上,看似在看风景,实则在等徐子建开口。
“顾廷烨的目标是你,不是如兰。”
徐子建先开了口,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日的天气。
明兰握着竹篓的手紧了紧,随即松开,轻声道:“大姐夫不说,我也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