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齐衡挑事(1 / 2)
嘉佑二年十月,汴京的早寒已浸得人骨头缝发疼。
大庆殿内烛火明晃晃燃着,却驱不散殿中沉沉的压抑,文武百官捧着笏板,垂首立在丹陛之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今日议事的由头,是大相韩章提的“彻查兖王余党”,这四个字一出口,就像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溅起的全是人人自危的波澜。
韩章立在前列,花白的胡须随着话音轻轻颤动,语气却沉得很:“陛下,如今北疆暂稳,朝纲初定,前番兖王逼宫一案虽已平定,但其党羽仍潜藏朝中,若不彻底清查,恐日后再生祸端,还请陛下定夺,议个彻查之法。”
话音刚落,丹陛之下便响起一阵极轻的骚动,有人悄悄抬眼瞥了瞥左右,又飞快垂下去。
前些年兖王势盛,除了几位位高权重的相公,哪个官员敢说自己从没和兖王府有过半分牵扯?
或是赴过一次宴,或是递过一封帖,如今要“彻查”,谁能保证自己摘得干净?
元丰帝赵曦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椅臂,眼底闪过一丝犹豫。
他虽有意借彻查收拢权力,却没料到韩章会这般直接提出来,一时还没拿定主意,便开口道:“韩相所言有理,此事关系重大,众卿可有异议,或是良策,尽可说来。”
“陛下!臣有奏!”
一道清亮却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殿中的沉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穿深绿袍的官员,撩着袍摆快步出列,对着龙椅重重跪了下去,正是新近被曹太后提拔为殿中御史的齐衡。
他脊背挺得笔直,捧着笏板的手却微微用力,连声音都比平日高了几分:“臣恳请陛下,彻查所有与兖王有关的一干人等,逆王府旧账册尽数翻出,凡有应酬往来者,一一传召问话,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方能以儆效尤!”
这话一出,殿中的骚动顿时大了些,不少官员脸色瞬间发白,交头接耳的声音压不住地冒出来:“这齐御史是疯了?这般查法,半个朝廷都要被牵扯进来!”
“可不是嘛,当年我还随同僚去兖王府贺过寿,这算什么?”
“小声点!没看见他是太后提拔的人吗?”
徐子建站在枢密使的位置上,眉头瞬间拧了起来,指尖轻轻叩了叩笏板,眼底掠过一丝冷笑。
他近来正忙着谋划夺回燕云十六州的云州、大同城,满心思都在军饷调度和兵将部署上,没料到齐衡竟在这时候跳出来搅局。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小子就是被曹太后当枪使了,借着彻查兖王余党的名头,实则是冲着顾廷烨去的,无非是记恨当初明兰嫁了顾二,如今得了权势,便要寻仇。
他上前一步,对着元丰帝拱手,目光却淡淡扫过跪在地上的齐衡,语气里带着几分质问:“齐御史,彻查兖王余孽,我自然无异议。可你这般大动干戈,不问情由便要尽数传召问话,怕是会牵连过甚,扰得朝堂动荡,到时候北疆的军备部署都要受影响,不知你安的什么心?”
齐衡闻言,猛地抬头,脸上不见半分怯色,反倒一脸坦然地回视徐子建,声音掷地有声:“徐大人此言差矣!清除余孽,本就是为了朝廷安稳,怎会扰得动荡?再者,便是真要牵连甚广,杀了半个朝廷的官员,于我齐衡有什么好处?
我齐家世受君恩,如今清查逆王余党,自然当仁不让,怎容得大人质疑我的忠心?”
这话倒是说得冠冕堂皇,连殿上的元丰帝都微微颔首,只是眼底的犹豫更甚了些。
徐子建看着还在嘴硬的齐衡,心里越发不屑。
忠心?
怕不是借着忠心的名头,报自己的私仇吧!
他没再继续追问,只在心里暗道:
好,你想搅,那就尽管搅,我倒要看看,你这骑虎难下的小公爷,最后如何收场!
顾廷烨站在武将列里,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局面,知道再不出面,这事儿就要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
他上前一步,拱手躬身,语气尽量委婉,实则是想点醒齐衡,让他别再被太后当枪使:“齐御史一片忠心,只是有一事,臣倒要提醒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