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的故事里有你 > 第685章 分寸

第685章 分寸(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穿越之庶女走对抗路 七零小霸王:同志太强成国家宝贝 穿书当天,清冷王爷非要她负责 恶女当道!我才是真正的爽文女主 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 一人:我林白,善使百家技! 修什么仙,养藤就好了 红楼梦:王熙凤重生 杀人逃亡,被豪门认回后杀疯了! 穿越七十年代之酥软又甜甜

陈国华和李素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这事儿子刚才饭桌上才说,怎么邻居就知道了?

“哪来的消息?”陈国华笑着问。

“我听楼下小刘说的,他爱人跟你儿子一个公司。”老周解释,“说是副主管?这可是大喜事啊!”

陈建军勉强笑笑:“还没定呢,周叔叔。”

“定了可得请客!”老周又寒暄几句,走了。

关上门,陈建军皱眉:“肯定是小刘在公司听说了什么,这么快就传开了。”

“职场上的事,没正式公布前,越少人知道越好。”陈国华说,“你这几天在公司更要谨慎。”

“我知道。”

一周后,陈建军垂头丧气地回来。副主管的位置给了另一个同事。

“怎么回事?不是说很有希望吗?”李素珍急问。

陈建军摇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原本支持我的经理突然改了口风。”

陈国华沉默片刻,问:“你升职的事,在公司里传得广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些同事知道...”陈建军突然醒悟,“您是说...”

“未必是这个原因,但记住这个教训。”陈国华拍拍儿子的肩膀。

当晚,陈国华睡不着,起身到阳台。城市的夜空被霓虹灯映得发红,看不见几颗星星。他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闷声发大财”。那个沉默寡言的农民,用一辈子的经验总结出最朴素的处世哲学。

如今社会变了,道理却没变。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不能显得穷,因为世人多势利;不能显得富,因为人性多嫉妒。这个分寸,多少人一辈子也把握不好。

几天后,陈国华去老年大学上课。他退休后在这里教国画,不为挣钱,只为有点事做。课后,几个学员围过来问问题。

“陈老师,您看我这幅山水哪里还需要改进?”问话的是老学员杨阿姨。

陈国华仔细看画,指出几处不足,亲自示范如何皴染。杨阿姨连连道谢。

“陈老师教得真好!”旁边一位新来的学员感叹。

杨阿姨笑道:“你是不知道,陈老师可是省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作品在国家级展览上展出过呢!”

众人惊讶,纷纷要求看陈国华的作品。他推脱不过,只好拿出手机,找了几张照片。

“老师您这么厉害,怎么不在自己画上多署名?我们都不知道。”新学员问。

陈国华笑笑:“教你们画画,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不是我炫耀。”

下课后,他照常骑自行车回家。路上想起刚才学员们的惊讶表情,不由微笑。他不是什么大家,只是年轻时有些作品入选过展览。这些成就,他从不会主动提起,但必要的时候,也不妨让人知道。

到家时,发现楼下停着辆陌生的豪车。上楼开门,见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人坐在客厅。

“老陈,回来啦!”李素珍起身介绍,“这是刘总,说是特意来找你的。”

中年人站起来,恭敬地递上名片:“陈老师您好,我是天艺画廊的刘明。冒昧来访,请多包涵。”

陈国华请对方坐下:“刘总有什么事?”

“是这样,我听说您收藏了一幅刘子谦先生的近作《清江图》...”

陈国华微微皱眉。学生送他那幅画才不到一个月,怎么画廊的人就知道了?

刘明继续说:“刘先生现在的作品市场前景很好,尤其是他转型期的作品。《清江图》是他这个系列的代表作,我想如果您愿意转让,价格好商量。”

陈国华摇头:“这是学生送我的礼物,不卖。”

“陈老师,我出市价的一点五倍。”刘明伸出手指,“这个数。”

旁边的李素珍倒吸一口气。

陈国华依然摇头:“不是钱的问题。学生的心意,我不能卖。”

刘明又劝了几次,见陈国华态度坚决,只好留下名片告辞。

关上门,李素珍感叹:“一点五倍!那得是多少钱啊!”

“多少钱也不能卖。”陈国华说,“不过他是怎么知道这画的?子谦送画时说过,这是私下送的,没对外公开。”

“会不会是子谦自己说的?”

陈国华想了想,摇头:“他不会。”

第二天,他打电话给刘子谦。学生一听就怒了:“肯定是小张说出去的!那天我让助手帮我拿画,他可能看到了。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处理。”

“不必动气,也不是什么大事。”陈国华安慰,“只是以后别再送我这么贵重的画了,我心领就是。”

挂掉电话,他坐在书房,看着墙上的《清江图》。青山隐隐,绿水迢迢,一叶扁舟泊在江边,船头独坐的渔翁背影渺远而自在。

他忽然明白自己喜欢这幅画的原因。那渔翁独享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不为世俗所扰,不正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追求的精神境界吗?

然而现实总是复杂得多。完全的隐退不可能,完全的显露也不明智。如何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显露与隐藏之间把握分寸,是一门比任何艺术都深奥的学问。

几天后的老年大学课堂上,杨阿姨又问起买画具的事。

“老师,我想买套好点的毛笔和颜料,能不能推荐一下?价钱不是问题。”

若是往常,陈国华会推荐些中等价位的用品。但这次,他想了想,说:“你要是真心想买好的,我倒知道几家老店,不过价格确实不便宜。”

下课后,他特意留下杨阿姨,详细写了几个店名和地址,还标注了大概价格。杨阿姨感激地走了。

李素珍知道后不解:“你平时不都劝学员别乱花钱吗?杨阿姨退休工资不高,你怎么还推荐那么贵的东西?”

陈国华笑笑:“你记得她女儿吗?在国外做律师的那个,去年回来那个。”

“记得啊,怎么了?”

“她上个月回国定居了,在一家外资所当合伙人,年薪这个数。”陈国华比了个手势,“她给妈妈买了套大房子,装修就花了一百多万。杨阿姨不说,但心里憋屈,觉得女儿乱花钱。我让她去买些好东西,是让她明白,她配得上这样的生活,也理解女儿的心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素珍惊讶:“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老年大学里,什么聊不出来?”陈国华微笑,“但要是直接说破,反而伤她自尊。这样最好。”

李素珍打量丈夫半天,摇头笑道:“老头子,我倒是小看你了。”

又到老同事聚会的日子。这次陈国华穿了儿子买的那件新polo衫,整个人精神不少。

赵明远一见他便招呼:“老陈,这边坐!”

陈国华在他旁边坐下。赵明远低声说:“上回多谢你。”

“谢我什么?”

“散场后,只有你发消息问候我。”赵明远苦笑,“老张到现在还不理我。”

“他儿子生意失败,心情不好,过阵子就好了。”

张立诚进来时,果然又避开赵明远的目光,坐在了另一桌。酒至半酣,他又开始问大家的退休金涨了多少。

问到陈国华时,他坦然道:“刚调了,现在七千多。”

这个数字在这些人中属于中等偏上,既不太低也不太高。张立诚点点头,没说什么。

赵明远这次学乖了,只说:“跟老陈差不多。”

散场时,张立诚主动跟赵明远道别,虽然不如从前热络,但总算打破了僵局。

回去的路上,陈国华慢慢走着。晚风拂面,带来初夏的暖意。他想起父亲,那个一辈子没走出县城的农民,却懂得最深奥的处世智慧。如今自己活到这把年纪,才真正明白其中的深意。

财不外露,不是要人装穷,而是不必炫耀;富不露相,不是隐藏财富,而是不以此标榜;贵不独行,不是否认自己的价值,而是明白独木难成林的道理。

这其中的分寸,需要一辈子去琢磨。

手机响了,是儿子发来的消息:“爸,公司有新项目,让我负责,算是补偿上回的副主管。这次我谁也不告诉,就咱家里人知道。”

陈国华笑了笑,回复:“好,周末回家吃饭,你妈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放下手机,他继续往前走。路灯将他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如同人生起伏。而在这忽明忽暗之间,他终是找到了自己的路。

喜欢我的故事里有你请大家收藏:我的故事里有你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第二人生模拟器 第二公祷书 [综漫]第二人生模拟器 浪尽雪 帝王攻略 巨星手记 锦帐春:被禁欲权臣金屋藏娇 少年白马:我,叶鼎之,祭万魂幡 同归 沉爱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