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水性杨花的货(2 / 2)
阿彻轻笑:“朕不会。”
他转头看她,眼中带着一丝坚定:“朕要让他知道,真正的帝王,不是靠母族,也不是靠权谋,而是靠民心。”
苏时锦心头一震,看着他,良久,终是轻轻一笑:“你真的变了。”
阿彻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因为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边。”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他们并肩而坐,望着满园秋色,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然而,在这平静之下,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三皇子阿晟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后,朝堂之上虽有非议,但因阿彻态度坚决,群臣终究不敢多言。然而,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早已开始重新布局。
阿晟上任后,行事低调,表面尽心于宗庙祭祀之事,实则暗中联络旧臣,尤其是其母族曾掌兵权的几位老将,频频往来于府邸。阿彻对此视若无睹,只在朝会上偶尔点拨几句,从不深究。
苏时锦察觉到阿彻的反常,几次欲问,都被他轻描淡写地岔开话题。她心知他必有打算,却仍难掩担忧。
“你到底在等什么?”她终于忍不住,在夜深人静时问他。
阿彻站在窗前,望着宫墙外的月色,缓缓道:“他在等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一个能让我在百官面前失势的机会。”阿彻语气平静,“他想让朕在众目睽睽之下犯错,让朝臣质疑朕的治国之能。”
苏时锦心头一震:“所以他才会在朝会上提议恢复贵妃之位?”
“正是。”阿彻点头,“他知道,朕若不允,便是不孝;若允,则是纵容外戚干政。无论哪一种,都会让朕陷入被动。”
“可你偏偏答应得那么干脆。”苏时锦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你早知道他的意图,却故意顺着他的节奏走。”
“因为朕要让他以为,朕已经落入他的圈套。”阿彻嘴角微扬,“等他真正出手时,朕便能一击致命。”
苏时锦沉默片刻,终是轻声道:“你比从前狠了。”
阿彻转头看她,目光深沉:“不狠,便坐不稳这皇位。”
就在这时,李昭匆匆入殿,神色凝重:“殿下,三皇子府中来了几位旧将,似乎正在密谋什么。”
“继续盯着。”阿彻淡淡道,“但不要惊动他们。”
“属下明白。”李昭拱手退下。
苏时锦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轻声道:“你真的打算一直按兵不动?”
“朕要让他们自己跳出来。”阿彻语气平静,“等到他们以为胜券在握时,便是朕出手的时候。”
苏时锦望着他,心中忽然生出一丝寒意。她忽然意识到,阿彻已不再是那个在她面前会流露脆弱的皇子,而是一位真正的帝王。
他不再需要她为他遮风挡雨,而是要亲手掌控一切。
三日后,朝会之上,阿晟再次出列,奏请改革科举制度,以选拔真正有才之士。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科举乃朝廷选拔人才之根本,历代帝王皆谨慎对待,轻易不敢更改。阿晟此举,无疑是向阿彻的权威发起挑战。
“三皇子所言,虽有道理,但科举制度关乎国本,岂可轻改?”有老臣出列,皱眉道。
“臣以为,三皇子所言极是。”阿彻却出人意料地点头,“如今科举弊端已现,确实该改革。”
群臣震惊。
“陛下……”有大臣欲言又止。
“朕已命礼部拟定新制,三日后呈上。”阿彻淡淡道,“众卿若有异议,可待新制呈上后,再行商议。”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再多言。
退朝后,阿晟回到府邸,神色却并不轻松。
他原以为,阿彻会对改革科举一事有所迟疑,甚至直接驳回,借此打压他的威望。可阿彻不仅答应得干脆,还亲自命礼部拟定新制,显然是早有准备。
“他到底想做什么?”阿晟低声自语。
夜深,御书房中,阿彻批阅奏章,李昭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殿下,三皇子此举,恐怕另有图谋。”李昭低声说道,“他若借改革科举之名,安插亲信,恐怕会对您不利。”
“朕知道。”阿彻淡淡道,“但他不会成功。”
“为何?”李昭不解。
“因为朕已命人暗中记录他的一举一动。”阿彻放下笔,抬眸看他,“等他真正动手时,便是他自毁根基之时。”
李昭心头一震,终是点头:“属下明白了。”
与此同时,慈宁宫内,老太后听闻阿彻答应改革科举,神色微变。
“哀家原以为,阿彻会有所迟疑。”她缓缓道,“没想到他竟如此果断。”
“陛下此举,或许另有深意。”身旁的嬷嬷低声说道,“他或许是在试探三皇子。”
“试探?”老太后冷笑,“他若真以为,靠这一点恩宠便能稳住三皇子,便是大错特错。”
“太后,陛下毕竟已登基,百官归心,三皇子若想夺位,恐怕不易。”嬷嬷低声劝道。
“不易?”老太后冷哼,“当年先帝登基之初,也以为自己稳如泰山。可最后呢?还不是被哀家一手扶持起来的皇子所逼,险些退位。”
嬷嬷不敢再言。
“哀家要的,不是三皇子夺位。”老太后缓缓道,“哀家要的,是让阿彻失民心,失朝臣之信。”
“太后之意是……”嬷嬷心头一震。
“让阿彻在百官面前,露出破绽。”老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只要他一错,哀家便让他万劫不复。”
与此同时,御花园内,苏时锦独自坐在亭中,望着满园秋色,心绪难平。
她总觉得,阿彻的应对太过从容,甚至有些刻意。
“你在想什么?”阿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苏时锦回头,见他缓步走来,神色平静。
“我在想,你为何要答应三皇子的请求。”苏时锦轻声道,“你明知道,他不会就此罢休。”
阿彻在她身旁坐下,目光落在远处的池水之上,缓缓道:“朕答应他,是因为朕知道,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什么?”苏时锦问。
“他会借贵妃之名,拉拢母族旧臣,试图在朝堂上建立自己的势力。”阿彻淡淡道,“他以为,朕会因此忌惮,甚至退让。”
“那你呢?”苏时锦看着他,“你会吗?”
阿彻轻笑:“朕不会。”
他转头看她,眼中带着一丝坚定:“朕要让他知道,真正的帝王,不是靠母族,也不是靠权谋,而是靠民心。”
苏时锦心头一震,看着他,良久,终是轻轻一笑:“你真的变了。”
阿彻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因为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边。”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他们并肩而坐,望着满园秋色,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然而,在这平静之下,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