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明日同他表白(1 / 2)
想到自己刚刚在门外和阿无说话的时候,被几位丫鬟给瞧见了,苏时锦想了想,决定实话实说:“刚刚确实是阿无公子送我回来的,他也确实是一个极好的人……”
话还没有说完,盛宁儿便急道:“啊!那他怎么不进来呀?我还以为我受伤了,他会来看我的呢……”
盛宁儿拍了一下大腿,“不成,我还想再见他一面,我想跟他多说说话!”
苏时锦连忙说道:“可能他特意送我回来,就是为了看你一眼呢?或许是见你没什么事他才走的,天色这......
翌日清晨,御书房内,阿彻正批阅奏折,神色沉静。
李昭悄然入内,低声禀报:“陛下,三皇子母族旧臣,昨夜已开始行动,暗中联络朝中旧部,意图拉拢。”
阿彻放下朱笔,抬眸看他:“可有证据?”
“已有确切证据。”李昭道,“属下已命人收集,随时可呈交陛下。”
阿彻微微一笑:“那就让他们继续。”
李昭一怔:“陛下?”
“朕要的,不是证据。”阿彻语气淡然,“而是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自曝其罪。”
李昭沉思片刻,终是拱手道:“属下明白了。”
阿彻望向窗外,晨光初露,却遮不住他眼中深藏的锋芒。
他知道,阿晟不会善罢甘休,而他,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这一局,他不会输。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夜深,苏时锦独坐于寝殿,手中执笔,似在写信,却又迟迟未落一字。
她心绪纷乱,总觉得,阿彻太过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可她也清楚,越是这般从容,越说明他已做好万全准备。
门帘轻响,阿彻缓步而入,见她神色凝重,轻声道:“在想什么?”
苏时锦回神,抬眸看他:“你在等阿晟出手?”
阿彻在她身旁坐下,轻叹一声:“朕不是在等,而是在给他机会。”
“机会?”苏时锦皱眉。
“他若肯收手,朕可以既往不咎。”阿彻语气平静,“可若他执意要走那条路,朕便只能亲手将他拉下深渊。”
苏时锦沉默片刻,终是轻声道:“你变了。”
“是。”阿彻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柔软,“因为你在我身边。”
苏时锦心头一颤,望着他,良久,终是轻轻一笑:“那我便陪你走到最后。”
阿彻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坚定如初。
这一夜,风起云涌,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逼近。
朝堂之上,群臣云集,气氛凝重。
“陛下!”有大臣出列,神色焦急,“三皇子母族旧臣,昨夜秘密聚会,疑似密谋大事!”
阿彻神色未变,淡淡道:“可有人证?”
“有。”大臣拱手,“属下已派人暗中监视,可随时带人入殿作证。”
群臣哗然,皆望向阿晟。
阿晟神色平静,拱手道:“陛下,臣母族旧臣,确有聚会,但不过是为新政之事商议,并无异心。”
“新政之事?”大臣冷笑,“三皇子莫非是想说,新政之事,需私下密谋?”
阿晟淡淡一笑:“新政涉及多方利益,若在朝堂上公开商议,恐引起朝臣争执,故而私下商议,实属寻常。”
阿彻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三皇兄所言有理。”
群臣一惊。
阿彻却继续道:“但朕也记得,先帝曾言,朝政之事,当以公开为先。三皇兄若真无异心,不妨将新政之事,公之于众。”
阿晟微微一怔,随即拱手:“臣遵旨。”
阿彻满意地点头:“很好。”
退朝后,阿晟缓步走出宫门,神色平静,却隐隐透出一丝凝重。
他知道,阿彻已开始收网。
他必须加快动作。
夜深,三皇子府中,灯火通明。
“殿下。”幕僚低声入内,“陛下已命人将新政之事,交由朝臣公议,且命礼部三日后上奏。”
阿晟眉头微蹙:“他竟如此快便动手?”
“恐怕是早有准备。”幕僚低声道,“陛下此举,看似是让朝臣公议,实则是在逼迫三皇子母族旧臣,提前暴露。”
阿晟沉默片刻,缓缓道:“他要的,是让朕在朝堂上自乱阵脚。”
“殿下打算如何应对?”
阿晟缓缓起身,目光幽深:“既然他要朕在朝堂上自乱阵脚,那朕便如他所愿。”
幕僚一怔:“殿下?”
“明日,便让母族旧臣,联名上奏,请求陛下重审新政。”阿晟语气平静,“届时,朝堂之上,群臣必争,朕便可顺势而为。”
“可是……”幕僚迟疑,“陛下若早有准备,恐怕不会轻易落入圈套。”
阿晟轻笑:“朕要的,不是让他落入圈套,而是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选择。”
幕僚终于明白,点头道:“属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