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 120-130

120-13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你、你们管这叫狗?! 小镇南塔[悬疑] 奔丧 剑修也得乖乖上学 影后是玄学大佬,沈总甘愿折腰 新概念丧偶式育儿后美丽老婆他气活了 我和哒宰离婚以后 某柯学的方块大作战 陛下究竟怀了谁的崽 将军他成了世界冠军(竞技)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第1/16页)

第121章 小狐狸诸葛亮

在蹇硕的复述下, 众人逐渐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在阿备的殿后下,蹇硕和卢植带着刘辩和刘协先走一步。原本一切都还好好的,路上也没遇到什么危险。但突然之间, 密林里冲出一队人马,各个凶神恶煞。带队的不是别人,正是视宦官为仇寇的袁绍, 以及他的小弟曹操。

袁绍要杀蹇硕, 曹操要抢刘辩,蹇硕一边躲避袁绍的利剑一边拉着刘协逃跑,曹操一见这架势又赶紧去抢刘协,卢植一边对战袁绍救蹇硕一边护着刘辩和刘协, 袁绍于是一边杀蹇硕一边刺卢植, 曹操一边护着袁绍又一边去抢刘辩, 蹇硕又一边对战曹操和袁绍一边去拉刘协……

四个人打成了一团浆糊,四个人各自带着的兵士们也都打成了一团乱麻。打到最后脑袋都打懵了,也不去细细分辨对面的到底是谁。反正见着大人就砍, 见着小孩儿就抢。

刀光剑影、你来我往, 如同一阵又一阵永不停歇的飓风。而刘辩和刘协则是风中两株柔弱无助楚楚可怜的小白杨。

等到四人终于打完, 各自罢兵,蹇硕回头一看, 这才发现自己手里紧紧抓着的竟然不是自己心心念念、拼死护卫的刘协, 而是刘辩!

相应的, 被袁绍和曹操抢走的人便是刘协了。

看着蹇硕心急如焚的样子, 阿备心中感慨万千:袁绍要的人是刘辩,却被蹇硕抢走了;蹇硕要的人是刘协, 却被袁绍抢走。所谓“得非所愿, 愿非所得”, 世事难料,大抵就是这样的吧。

事已至此,就算着急也无用了。阿备将蹇硕安慰了一番后,依旧带着刘辩去到了雒阳城郊的别院中,暂时住了下来。

蹇硕抢到了刘辩,满脸无助;袁绍抢到了刘协,肯定也是一脸懵逼。如今雒阳城中的局势算是僵持住了。

阿备和卢植、蹇硕、关羽、张飞等人商议了一番后,一致决定先暂时观望一下雒阳城中的反应,再做应对。于是众人便在别院中暂时歇息,兵士们也在周围安营扎寨。

战事暂歇,正事暂停,那么便该处理私事了。

阿备要把小坏蛋诸葛亮给揪出来,好好地教训一顿!

主意定好后,阿备先将苦哂叫来,嘘寒问暖一番,末了道:“听闻卿是得了阿亮的推荐才来投奔于我的。我正好有事要找他,还请卿回去的时候顺路帮我给阿亮带句话,说我随后就到。”

一点小忙,苦哂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搞定了苦哂后,阿备依次叫来赵云和典韦,又将同样的说辞说了一番,两人也都答应去给诸葛亮带话。

简雍在旁边默默地看了全场,忍不住叹气道:“阿亮这孩子也太可怜了!教训就教训,打也好骂也好,好歹干脆利落的。怎么现在还要精神虐待呀?”

阿备特别关照诸葛亮的事情,在他的核心小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因此,简雍也可以在无人之时随意地将这件事拿出来调侃。

阿备摇了摇头:“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孩子机灵得像只小狐狸似的。我要是直接把他抓过来打骂,保管那板子还没打到他的身上,就叫他三言两语地脱了身。唯有像现在这样,在见面之前就把气势给做足了,压制住他,方才能保证那板子能落到他身上。”

“哦~~~~~~我明白了。”简雍掏出一把瓜子,一边嗑一边摇头晃脑地道,“说白了就是某人心太软,舍不得打骂,于是只能故弄玄虚,做些敲敲边鼓、洒洒水的事情。”

简雍咔哒咔哒地往外吐着瓜子壳,精辟地总结道:“慈父多败儿。”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阿备羞恼不已,义正言辞地申明道,“第一我不是他的父亲,第二我也没有心软。我在很严肃认真地教训他!”

“是吗?”简雍看着刘备,左眼写着“不信”,右眼写着“怀疑”,“你敢不敢和我打个赌?我赌府君你这板子肯定落不到诸葛亮的身上。”

“赌就赌!谁怕谁?”

“既是要打赌,自然少不了彩头。”简雍狡猾一笑,连瓜子也不嗑了,“若是府君输了,便将那新织的羊毛袜子给我。”

搞定了棉花种植和棉布纺织后,阿备还借着辽东靠近北方游牧民族的地理优势,搞起了羊毛纺织业。虽然还没有造出现代那种家用手工毛衣编织机,但毛线还是顺利地造了出来。

只要有了毛线,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

用两根细长棍子做毛线针,一个人几天功夫就能织出一件衣服来。而且这个活不挑时间、不挑地点,有点闲工夫就能做。做得熟了,甚至还能盲织,可比借着月光熬着眼睛纺纱织布轻松多了。

于是乎,“织毛衣”这项活动迅速地在辽东地区普及开来。若是有人在傍晚的辽东村头走动,定能看到一大群妇女围坐在一起,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手脚麻利地织着毛衣。

刘先主的身体里刻着“织席贩履”的基因,弄得阿备见了毛线也忍不住手痒,在空闲时间跟着织了起来。

一织,成果居然还不错。

只不过,阿备在现代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织毛衣这项技能,完全靠着刘先主的天赋硬撑着。前期只能用平针织围巾这种最简单基础的物件,最近才开始琢磨着织难度更大一点的袜子、帽子之类的。

简雍口中的羊毛袜子,便是阿备的最新劳动成果。

阿备一笑:“这有何难?如是宪和你输了,就罚你一个月不许嗑瓜子。”

“好,一言为定!”

“快马一鞭!”阿备与简雍击掌,随后又忍不住笑道,“这个赌约,恐怕宪和输定了。”

“这可不一定。”简雍信心满满,“我这个人向来运气不错,这次恐怕也能侥幸再赢一回。”

两人说笑了一番,忽然有一个仆从急匆匆地跑进来,慌张地道:“不好了,诸葛小公子从马上摔了下来,受重伤了!”

阿备与简雍顿时大惊,赶紧跟着仆从赶了过去。

到了房间里,只见诸葛亮躺在一方矮榻上,神色恹恹的。单薄身体被埋在厚厚的被子里,不仔细看的话就好像不存在一般。他的脑袋上、肩膀上、手臂上都缠着雪白的绷带,淡淡的红色从其中透露出来。

阿备心中先是一惊,随后便像是被人用鞭子狠狠抽了一顿般疼痛起来——露在被子外面的情况都已经这么糟糕了,被子下的伤岂不是更加严重!

“阿亮!”阿备急急地走到榻前,伸手去掀被子,“怎么就从马上摔下来了?怎么就伤得这么重了?”

“主公,没想到你还愿意来看亮。”诸葛亮握住刘备的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滚而下,“亮还以为,此生再也见不到主公了!”

阿备抽出手绢,轻柔地揩去诸葛亮脸上的泪水:“唉,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诸葛亮哀哀地道:“主公让苦司马、赵军侯以及典都尉再三来告知亮,不就是在暗暗责备亮吗?亮既然已经被主公厌弃,自然无颜再呆在这里,只好牵老马一匹,远离遁走……”

听到这里,阿备总算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他让苦哂、赵云、典韦去向诸葛亮暗中施压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第2/16页)

计划很顺利,诸葛亮的确感受到了压力,内心也由此慌乱。但可惜这压力似乎稍微大了一点,导致诸葛亮心灰意冷,于是骑马准备离开。

诸葛亮要走,阿备的手下自然要去追。这一走一追之间,本就不擅骑术的诸葛亮就摔了下来,变成了现在这幅重伤的模样。

阿备心中顿时后悔不已。

教训孩子虽然是正理,但其中的度还是要好好把握的。诸葛亮如今毕竟只是个不到九岁的孩子,身体稚嫩,心灵脆弱,哪怕是教训也得放轻了手脚。自己怎么能一下子就来得这么陡、这么重呢?

阿备的心就好像一团棉花一般,软乎乎地被攥成了一团,连忙哄道:“我什么时候厌弃你了?不要胡思乱想!你是我最看重的人,我疼你爱你都来不及呢!”

“可是亮确实做错了事。”诸葛亮挣扎着起身行礼,告罪道,“亮不该不和主公事先商量,擅自行动,还请主公责罚。”

阿备赶紧将诸葛亮按回到床上,将被子给他盖好:“你都伤成这样了,让我怎么罚你?你快躺好、快躺好。”

“主公的意思,是要等亮伤好了再罚?”诸葛亮不依,继续努力挣扎,“早也要罚,晚也要罚,倒不如现在就罚了。也省得亮终日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不罚了、不罚了。你快躺好。如今,你好好养伤才是正事。”

“主公,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不罚亮了吗?”

“不罚了。”

“亮伤好了之后,也不罚了?”

“不罚了、不罚了。”

诸葛亮终于笑了起来:“主公一言九鼎,可不许反悔。”然后从床榻上一跃而起,蹦蹦跳跳地跑到了房间的另一头,敲了敲放在墙角的屏风。

然后,那面不大的屏风瞬间化身现代印度摩托车,呼啦啦地走出一群人,包括但不限于苦哂、赵云、典韦、卫强、刘德然……

阿备看得目瞪口呆。

糟糕,被小狐狸诸葛亮给套路了!

【作者有话说】

第122章 鞠躬尽瘁诸葛亮

事到如今,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什么“心中哀伤、骑马远遁”统统都是假话,统统都是装的!

但是,为了谨慎起见, 还是要再确认一下。

阿备他紧紧地捏着拳头,用力压下额头上突突直跳的青筋,咬着后槽牙问道:“所以, 你根本就没有受伤?”

“当然有!”诸葛亮拆下了手掌上的绷带, 指着上面的一片浅红道,“你看!”

呵呵。

阿备远远地看了一眼,心中冷笑:这么浅的一块伤口,我要是晚来一个时辰, 都要结痂了。

“欺瞒主公, 大胆妄为, 一犯再犯,知错不改……”阿备磨着后槽牙,一个箭步冲到诸葛亮身前, 猿臂一伸, 将其抓住。随后眼睛一瞪, 向来温和的脸庞板了起来,“看我不打死你!”

诸葛亮吓得一顿挣扎, 杵着两条小短腿飞快地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大喊:“主公不许打我!你刚刚答应过亮的, 不会再罚亮了!各位将军都是证人!”

“是是, 我是答应过不罚你了。可是我没答应过不揍死你!”

“主公, 你强词夺理!”

诸葛亮吓得哇哇乱叫,将赵云、典韦等几人当成了秦王的柱子, 绕着圈地围着躲。一边躲一边大叫:“苦将军救我!子龙将军救我!阿韦救我!阿强救我!”

可惜, 在阿备的眼神威慑之下, 诸葛亮口中的几个人根本就不敢出手救助,只能一动不动地站在远处,老老实实地做那被绕着走的人肉柱子。

最终,诸葛亮的小短腿不敌阿备的大长腿,被逮了个正着。阿备拎着诸葛亮的后襟,就像拎小鸡一般地将其拎起,三步两步带出了房间。

阿备还是很照顾诸葛亮的面子的,没有真的在其他人面前揍他,而是将他拎到隔壁房间里关上房门之后再出手教训。

当然,至于那些门窗关不住的痛呼声,则不在阿备的照顾范围了。

经过这么一闹腾,众人因为丢失刘协而产生的郁闷心情轻松了一些。

阿备一边吩咐侍从将自己赌输了毛线袜子送到简雍的房间里,一边趁机将大家召集起来,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咱们之前决定先按兵不动,观察雒阳城里的动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什么也不能做了。无论何时,充实自己的实力都是不会错的。因此我想,先试着联合一下雒阳周边的其他队伍。”阿备道。

众人问:“主公可有人选了?”

阿备点头:“执金吾,丁原丁建阳。”

“执金吾?”众人互相看了看,都忍不住摇了摇头,“执金吾的官职虽高,但实力在雒阳几大军中并不强盛,手下人马不足千人。再者,执金吾掌宫外戒司非常之事,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雒阳城中。如今雒阳城戒备森严,我们的人又如何入城与丁公联络?”

阿备一笑:“大家的担忧都很有道理,不过你们忘记了一件事,丁公还有一支队伍就驻扎在雒阳城外。”

众人顺着刘备的思路回忆,顿时恍然大悟:“妙极!”

原来当时何进召董卓进京的时候,也没有完全一股脑地听袁绍的话,只召董卓进京。而是同时招了好几名诸侯,打算让他们互相制衡,自己稳坐钓鱼台。

并州刺史丁原带着两千兵马率先到达雒阳,先被封为武威都尉,后又被升为执金吾。

本来,按照一般的剧情走向,何进这边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升了官的丁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留在雒阳,而他带来的两千并州兵则原路返回并州。

可惜,何进骤然离世、朝廷风云突变,两千并州兵就这样留在了雒阳城外。

阿备拿着纸笔,给众人仔细盘算了一遍。

雒阳城中原本有六股军事力量:光禄勋、北军中侯、城门校尉、执金吾、卫尉和西园军。

不过在昨天混乱的一夜后,这几支队伍的统帅有的生死不明,有的如同卢植一样无法再和自己的队伍建立有效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何进与何苗的同时死亡使得这六支队伍失去了首领,群龙无首,剩下的统帅们个顾个的无法统一调动指挥。

因此,现在大家能够依仗的只剩下各自手里的亲兵。

除了他们自己的三千兵马之外,雒阳城中主要就是三股势力——董卓,统领三千凉州兵;丁原,统领两千并州兵及七百执金吾卫兵,约合三千人;袁绍,以中军校尉身份统领的七百西园军加上袁绍统领的一千五百名虎贲军以及好友鲍信招募的一千新兵,也约合三千人。

仅从数量上看,四股势力的兵力都在三千左右,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但从态度上看,四股势力之间的平衡则是极其脆弱的。

阿备在纸上写下董卓、袁绍、丁原的名字,开始挨个分析:“昨天晚上,咱们已经和董卓撕破脸了,万没有和好的可能。因此,董卓是敌人,是我们需要讨伐攻打的对象。董卓是袁家的门生故吏,袁本初很有可能与之联盟,因此,也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第3/16页)

是我们能够联络的对象。”

阿备当然知道历史上袁绍和董卓闹翻了。但现在,董卓废立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袁家与袁绍对董卓的态度还是十分暧昧的。因此,阿备只能先这么分析着。

众人听了,都赞同地点头。阿备的分析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十分中肯。

阿备用笔墨在丁原的名字上画了个圈:“丁公之前与董卓、袁家都没有什么联系,来到雒阳的时间又短,暂时没有明显的倾向——是我们唯一也是必须要联盟的对象。

若我们与丁公联盟成功,哪怕董卓与袁绍联盟,我们六千兵对六千兵,也还有一战之力。

若我们与丁公联盟失败,让董卓和袁绍捡了便宜,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面临九千兵的讨伐。那样的话,局势就对我们太不利了。”

众人也都点头赞同。

联盟丁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主意一定,阿备立刻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亲笔信,备好金银珠宝。考虑到丁原是个“为人粗略”的武人,阿备还特意挑选了性格最圆滑不羁、口才最机敏跳脱的简雍为使者——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可等到简雍出使回来后,得到的却是被拒绝的坏消息。

简雍长长地叹了口气,犹豫了片刻,还是将丁原拒绝的理由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丁公说:‘涿侯私藏阉宦罪官,暗怀篡逆不臣之心,何以为盟’?”

一瞬间,场面诡异地寂静了下来。

蹇硕“腾”地一下从坐席上站了起来,武人的脾气直冲上头,大骂道:“他丁建阳算什么东西?我在为先帝尽忠的时候,他连个屁都还不是,凭什么质疑我?”

阿备赶紧出言劝慰。蹇硕重新坐回席位上,不再多言,但脸上的表情始终愤懑。其他人则不好多言,只是保持沉默。

阿备笑着摆了摆手,一脸的无所谓:“此乃小事。且容备再写信一封,丁公看了必会同意联盟的。”

语气轻松自然,仿佛这真的就只是探囊取物一般不用在意的小事。众人一时都好奇起来,刘备到底打算在这第二封信里写些什么。

阿备正打算开口,刘德然突然急匆匆地走进来:“出事了!董卓出言想废陛下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新帝!袁绍当堂反对无果,如今已逃出京城,不知所踪了。”

何进的死亡像是给东汉的历史按下了加速键。极短的时间里,大事一个接着一个来。

天黑的时候,刘辩和刘协一起逃出了皇宫。天还没亮的时候,刘辩被留在了雒阳城外,刘协被又掳进了皇宫,备、董、袁、丁四股势力相互制衡。如今,天上的太阳还没过头顶,刘辩的皇位就已经岌岌可危了,而袁绍所代表的一股势力则在顷刻之间退出了争斗。

众人都不由地心中感慨,努力消化着这惊人的消息,刘德然却还嫌这不够似的,将手中的布卷摊开,道:“董卓还出了告示,说主公是先帝定立陈留王时的托孤之臣,要与主公一同拨乱反正,拥立陈留王为帝,还给主公许官为司徒。”

消息一出,众人顿时呆住了——他们与董卓早就撕破脸皮,不死不休了。董卓如今却又主动来求联盟,到底是什么意思?

阿备将刘德然带回的告示仔仔细细地看过一遍后,递给坐在旁边的诸葛亮:“阿亮,你来说说,董卓此举是何用意?”

突然被抛了这么重大的一个问题,小孩子诸葛亮瞬间懵了。在十几双人精的目光注视之下,饶是诸葛亮自小聪慧过人,也忍不住感到压力巨大,说话也支吾起来。

“董卓的意思……董卓的意思……”在阿备鼓励的眼神下,诸葛亮鼓足勇气开了口,“回主公,亮以为此乃董卓奸计,非但不是真心求和,反而是在向主公宣战。”

阿备:“此话何解?”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道:“联盟之事,事关重大,向来都是派出使者两边深谈,达成后方才公告天下。如今,董卓一没有送来书信,二没有派来使者,就自顾自地贴出告示,宣布联盟。可见其心不诚,目的根本不在联盟。”

阿备点点头,循循善诱:“董卓既然不是真心想要联盟,那么他这么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要知道,这告示一出来,全天下就都知道他董卓求着要与我联盟了。而如果我拒绝了,他就会被天下人耻笑。这么做,对他似乎并无好处。”

“那是因为,董卓并不在乎主公最后是同意还是拒绝。出这份告示,让全天下人知道主公与他有联盟的可能性,就是他的目的!”

诸葛亮继续分析道,“董卓无名无分,却要行废立之事。如此奸佞做派,必将为天下人所厌、所讨。

袁本初离开雒阳后,便只剩下主公、丁公与董卓三足鼎立。如今董卓最惧怕的,便是主公与丁公联盟。

董卓出此告示,点出主公有拥立陈留王,与他联盟的可能性,就如同是将一盆脏水泼到了主公身上,玷污了主公清白忠诚的名声,陷主公于不义之地。丁公就算再想与主公联盟,也会因顾及此节而不敢出手。

如此以来,董卓不费一兵一卒,便可瓦解掉主公与丁公的联盟,同时还让主公被天下人所厌。”

这边,刘备想着与丁原联盟。那边,董卓就出计破坏掉联盟的可能——如此这般你算计我我算计你,真是像极了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

在诸葛亮的阐述下,迷雾一般的局势瞬间清晰明了了起来。

当然,在座的各位都是早已在社会上闯荡多年的人中龙凤。刚才的呆愣、疑惑,不过是骤然得到消息后短暂的反应。只要再多点时间,他们自己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但是,诸葛亮以冲龄之年也能想得如此透彻,却实在是十分地难得。

一时之间,众人不由地心中感慨:难怪主公多年来如此看重诸葛公子。假以时日,诸葛公子必定能扬名天下!

而诸葛亮心中亦是十分动容。

观察刘备的神情,他心中必定早已知道了正确的答案。但他故意没有说出来,而是将问题抛给了自己,在过程中更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他这样做,不仅是将扬名立威的机会给了自己,更是在精心地教导自己!

一时之间,诸葛亮心中五味杂陈,又是感动、又是欢喜、又是惭愧……他暗暗发誓:自己定要用尽这一生的光阴与力量来扶助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才能报答主公如此的殊遇深恩!

众人问道:“此计实在毒辣刁钻,不像是董卓这样的粗疏武将能想到的。不知是何人在为他出谋划策?”

刘德然道:“听说是董卓的女婿李儒。”

孙乾转头道:“请主公立刻将此事上奏天子,表明心意。再发布讨贼檄文,以正名义。”

孙乾特意提到了当今的天子刘辩,并且将上奏天子这件事排在拒绝董卓之前。如此提议,比诸葛亮的更加周全稳妥。

诸葛亮听了,心中不由地暗道: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以前自以为聪明过人,可主公身边随便一个谋士都比我想得细致周全。我以后一定要谦虚谨慎,更加用功才是。否则,怎么能辅佐主公呢?

小小的诸葛亮在心中握拳,暗自下定了决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第4/16页)

阿备听了孙乾的建议,点了点头。

而一旁的蹇硕则忍无可忍,再次“腾”地一声站了起来,对着刘备怒目而视:“涿侯,你难道要枉顾先帝遗命吗?”

第123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对于自己身份的定位, 蹇硕向来很清晰坚定——他是先帝的托孤大臣,是皇子刘协的拥立着。在他的心里,有资格继承大位的只有刘协。哪怕刘辩已经登基数月, 在他那里也是伪帝。

对于自己的这份心思,他向来是大大方方的,从未想过隐藏。

具体来说, 从称呼上就可见一斑。直到现在, 蹇硕在公开场合始终称呼刘辩为史侯,而不将其称之为陛下。

在蹇硕的心中,他和刘备合作,靠的就是两人同为托孤之臣的身份。事成之后重立刘协为帝, 也是两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可是, 现在, 刘备却要向刘辩上奏,这不是明摆着向刘辩认主称臣吗?那以后,刘备还会再认同自己托孤大臣的身份, 还会再扶持刘协登基吗?

强烈的危机感袭来, 蹇硕顿时变了脸色, 大声呵斥道:“涿侯,先帝有遗命, 让你我共同扶助皇子刘协。你如今竟然要向史侯称臣, 你的忠义良心都到哪里去了?!”

关羽冷然道:“大哥接到的献帝遗诏, 只是从辽东赶到京城。什么扶立董侯, 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

蹇硕被噎了一下,转头质问刘备:“涿侯当真这么想吗?”

阿备低头默然良久, 长叹一声道:“世殊时异。如今我若不扶助史侯, 汉室江山恐怕就要被董卓攥去了。”

蹇硕冷笑:“董公扶立董侯, 拨乱法正,乃是忠臣之所为。反倒是涿侯你,枉顾先帝遗命,追随伪帝,才是真正的汉室奸臣!”

众人顿时哗然,全都气愤地瞪着蹇硕。性格火爆如张飞,更是直接抽出了宝剑。要不是有关羽在旁边拦着,恐怕蹇硕此时就要人头落地了。

诸葛亮也利落地站了起来,昂起下巴,逼视着蹇硕,一字一顿地反问道:“元帅既耻与主公为伍,又何必同处一室?”

蹇硕一时哑然。环顾四周,刘备手下的其他人都以鄙视的目光看着他,就像在看一个死皮赖脸的乞丐。一直之间,蹇硕又羞又气,狼狈地跑了出去。

阿备按照孙乾的提议,想刘辩上奏了董卓之事,表达了忠诚之情。刘辩一方面震怒于董卓的胆大包天,一边感动于刘备的忠诚不二,不但当场夸赞了刘备,还将其升为卫将军。

卫将军,是仅在大将军之下的第二等级的重号将军,位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一样有开府的权力。

阿备升了官,转头立刻以卫将军的身份对手下的各位挨个儿进行了封赏。

另一边,蹇硕回到自己的房中,心里暗自盘算:刘备如今是铁了心要追随史侯,自己这个董侯的托孤之人便成了他们之中的异类,人人厌弃。与其在他们这里受气,不如去到董卓那里,既能继续扶助史侯完成先帝遗命,还能升官发财过快活日子,岂不痛快?

打定主意后,蹇硕便默默地呆在了房间。等到夜深人静之时,蹇硕悄悄地牵了一匹马,向着雒阳逃去了。

他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到了另一个人的眼中。

当蹇硕的背影渐渐融入漆黑的夜色中时,阿备站在小土坡上默默地看完了全程。

阿备的神色有些动容。他默了良久,最终也只能长叹一声:“善自珍重……”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阿备转头一看,只见诸葛亮提着一盏灯笼缓缓走来,单薄的衣摆在夜风中翩然若飞,颇有神仙之慨。

阿备立刻幻视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秋风五丈原时的病弱丞相,背后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解下自己的披风给诸葛亮罩上。

阿备忍不住埋怨道:“人人都说你聪明伶俐,怎么连照顾自己也不懂得?无论何时,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身体健康,一切皆有可能;身体患病,万般功业也都是过眼云烟……”

小小的诸葛亮被突如其来的温暖给弄得不知所措,呆愣了片刻后,才终于想起自己要办的正事,向着刘备问道:“蹇硕忘恩负义,主公何不射之?”

阿备此时正半蹲着身子,和披风的系带做斗争,头也不抬地回道:“人各有志,岂能强求?又不是在战场上生死搏杀,何必平白伤人性命?”

仗着“织席贩履”的丰富经验,阿备很快就将披风系带给打成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不过这披风到底是他的,不合诸葛亮如今小孩儿的身材。因此阿备将披风的下摆撩起围着诸葛亮的双腿裹了一圈,最后在脚踝处打了个结。

如此以来,诸葛亮便被裹成了“蚕宝宝”,严严实实的披风保证了他不会再被任何一丝冷风吹到。

对此,阿备非常满意,并在心中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但当事人诸葛亮表示非常不满意:这么裹着,也太难看了!

像所有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熊孩子一样,诸葛亮也开始奋力反抗。但他毕竟是诸葛亮,哪怕挣扎拒绝丑衣服,也没忘记正事:“那主公为何不将蹇硕软禁起来,以妨其坏我大事?”

阿备猿臂一伸,直接动用大人的力量将诸葛亮的反抗全部镇压,甚至还将披风下摆的结给加固了一遍。同时,他也不忘回答:“没办法,谁让你主公我骑术不精,没能追上呢?”

说罢,阿备两手一摆,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诸葛亮瞬间被逗笑了,也不再纠结自己身上的臭衣服:“那主公可要记清楚自己刚才说的话。明天各位将军问起来了,可不能说混了。否则,不仅是主公,就连蹇硕元帅也会有大麻烦。”

阿备一愣,抬头看向诸葛亮。诸葛亮也微低下头,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诸葛亮。阿备眨了眨眼睛,诸葛亮也眨了眨眼睛。

半晌,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诸葛亮转头看向蹇硕离去的方向,叹道:“希望今后还能再见到元帅。”

阿备“嗯”了一声,跟着陷入了回忆。

上奏了刘辩并得封卫将军后,阿备回到自己的房间时惊讶地发现蹇硕早已等候在那里。

“诸侯。”蹇硕向着刘备深深地一鞠躬,“刚才硕言语无状,还请涿侯宽恕。”

阿备愣了一下,不明白蹇硕为何突然说这样的话。毕竟,以蹇硕目前的身份立场,说出那样的话并不奇怪,突然跑过来为此道歉才是真的有些奇怪。

“小事而已。元帅也莫要放在心上。”阿备含糊地将这件事应付了过去,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元帅是有事要找我吗?”

蹇硕点了点头,挥手屏退房间内仆从。随后,蹇硕顿也不顿地直接给刘备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涿侯!”蹇硕将额头深深地贴在地上,“还请涿侯可怜汉家江山!”

阿备被吓了一跳,连忙伸手去扶蹇硕。可蹇硕的肩膀头首就好像生了钉子一般,任凭阿备怎么扶,就是不起来,只不断地说:“若涿侯不答应,硕便长跪不起、绝食而亡。”

阿备无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20-130(第5/16页)

,只能放手:“我本是涿郡一愚夫,正是为了江山百姓而来。元帅所求为何,但说无妨。”

蹇硕道:“我本一心想要完成先帝遗命,扶立董侯为帝。可如今雒阳乱局纷纷而起,董卓挟兵自重,无名无分擅行废立之事。董侯就算登基为帝,也如同美玉落入泥淖之中,法统受损,难以服众。为今之计,只有拥立史侯,才能聚拢天下民心,保住汉室江山。”

说着说着,蹇硕泪如泉涌。他这一番话,可以说是将自己的立足之根、立身之本给自我了断了,就好像有人拿着小刀一刀一刀地剜掉自己的心口肉一般,焉能不痛彻心扉。

阿备叹了口气,递出手绢:“正是。元帅能想清楚便好。”

蹇硕接过手绢,又道:“可是,天下人都知道我是董侯的托孤之臣。我若继续呆在涿侯这里,只会让天下人猜疑涿侯的立场,拖涿侯的后腿。因此,我想倒不如反过来利用这层身份,假意投靠于董卓,暗中为涿侯出力。还请涿侯成全!”

说罢,蹇硕又再次叩首于地。

“你,你是想死间?”阿备呆了片刻,突然反应过来,“你之前和众人争吵,是故意做的戏!”

随后他又摆手道:“死间之事太过危险,万万不可!”

“硕早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这条命不足惜。若能就此报答涿侯的救命之恩,硕此生便能得一圆满。”蹇硕道,“更何况,硕还能借此机会回到董侯旁边,尽到服侍之责。于公于私,这已经是硕最好的出路了。还请涿侯成全!”

看着蹇硕头顶的发冠,阿备似乎看到了多年前的秦孝。那人也是这样跪拜在自己身前,情真意切地说着要做死间的事情。

蹇硕和秦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样的人。

他们口中说着是“求情”,其实不过是“通知”。他们早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他能留得了一时留不了一世。总有一天,他们会找机会离开,去完成他们的死间之事。

知道自己多说无益,阿备只能同意了蹇硕的请求。

临走时,蹇硕又道:“涿侯,硕有一个私人的请求。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还请涿侯善待董侯,使其免遭灾祸。”

阿备郑重地指天立誓:“黄天在上,后土在下,我刘玄德立誓保董侯富贵安乐一生。若有违誓,皇天不佑!”

“这就好,这就好……”蹇硕长舒一口气,再次洒下热泪,“如此,若有一日泉下见到先帝,硕也有话可说了……”

之后,在阿备的默许下,蹇硕一路顺利地牵走马匹,奔向了董卓所在的雒阳城。

阿备站在夜风中,耳边传来悠悠的歌声,仔细一听,唱的似乎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第124章 暴躁青年吕奉先

蹇硕去到雒阳城中后, 受到了董卓的热情接待。因为对于现在的董卓来说,最缺少的就是名正言顺废立皇帝的名分,而蹇硕给他带来的, 正好就是这个名分。

毕竟,蹇硕是天下皆知的伺候在汉灵帝临终榻前的人,也是天下皆知的得到过汉灵帝托孤遗言的人。只要蹇硕站在他身边, 宣布汉灵帝临终时提到了他, 那么他就获得了一个可以废立的权力。

虽然这个权力细究起来漏洞百出,但有总比没有强。

何进死后的第二天,也是蹇硕来到雒阳城中的第一天,蹇硕一见到董卓, 就立刻劝说让他早日拥立刘协为帝。各种描绘另立新帝后的美好, 说得天花乱坠。

董卓听后, 顿时心驰神往,但长年的武将生涯还是绷紧了他戒备的神经:“可是,目前尚有刘备、丁原的队伍驻扎城外。我若是另立新帝, 那两人联合来攻城, 我岂不是会受害?”

蹇硕道:“圣人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只要使君另立新帝,便可以陛下的名义收编雒阳城中的各支队伍, 掌控超过两万的兵力。到那个时候, 刘备和丁原的区区六千联军, 又怎会是使君的对手呢?

反之, 若是使君不趁早令立新君,那么雒阳城中的各支队伍便不会效忠, 甚至有可能反叛。到那个时候, 使君哪怕坐拥雒阳这样坚固的城池, 也难以抵挡刘备与丁原的联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