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2 / 2)
下了车,石凯一边往南来饭馆走,一边对赵家父子两个说:“我那瓶牛肉酱吃完了,再吃什么都没滋没味的,抓心挠肝。让护工到外面超市给我买了一瓶,又不是那个味儿。想着直接去网上买一瓶吧,找了空瓶一看,上面连个商标和配料表都没有,我脑子一热,以为老赵你使坏,给我把商标纸撕走了,还打电话把你数落了一顿!”
赵鹏涛乐不可支:“你别说,这事我真干得出来。”
他遗憾道:“那时候我自己还没尝到这牛肉酱呢,否则哪怕你是个病号,也不可能送给你。”
赵煜祺连忙让两人低调:“南荼的牛肉酱不零卖,我是死皮赖脸要到的,要不能连个标签都没有吗?万一嚷嚷得让大家都知道,南荼肯定要生我的气。”
赵鹏涛冷冷睨他一眼:“你死皮赖脸的那股劲是一次性的啊,赶紧再想办法给我和你石凯叔搞一批货来。”
“南荼最近不是忙着搞装修这些事吗,我再没眼力见也不能这个时候去打扰她。”赵煜祺安抚他老爹,“等有机会的。再说你不都来吃饭了吗,什么能比得上现做的。”
三人进店,想着重新开业也是开业,还送上两个花篮。
老东家来访,南荼亲自把人领进包厢。这还没到饭点,店里的客人已经很多了,都是听说南来饭馆重新开业,迫不及待赶来的。
好几年没见,赵鹏涛觉得这个大侄女变了不少,不知是不是当了老板的缘故,褪去了以前学生的青涩,多了几分从容和沉稳。
赵鹏涛感慨道:“这可真是阴差阳错,南叔当初可不想你继承饭馆受累的,转眼间,你都把南来饭馆的规模翻了一番了。”
南荼笑道:“爷爷要是真一点没动把饭馆交给我的心思,就不会那么费心把厨艺传授给我了。他是觉得年轻人没个定性,怕我将来又反悔,不愿意逼着我做什么。”
南元海那些年的确是纠结坏了,一方面南荼在厨艺上的确天赋出众,一方面他又不舍得南荼受苦。不过该传授的技巧,他还是倾囊以授。他已经老了,将来要做什么选择,还是要看南荼自己的想法。
若是他泉下有知,看到南荼现在把饭馆开的红红火火,想必心里也只有欣慰。
她和三人寒暄了几句,就回厨房忙去了。
新来的服务生丁露送上菜单,三个男人自认为胃口大,点了五六道菜才收手。
前脚丁露才走,后脚另一个服务生薛以莲就端来个盘子。
石凯看了一眼就说:“我们好像没点这个。”
薛以莲一板一眼道:“庆祝重新开业,这是老板送的点心,杏仁山药锅贴。”
那就没事了。石凯一听是点心,不太感兴趣。招呼赵煜祺道:“你们年轻人爱吃这些。”
赵鹏涛筷子都拿起来了,被石凯说的一愣,反驳道:“我们老年人也爱吃。”
石凯笑着道:“好像我能拦着你吃似的,正好四块,你们俩一人两块。”
赵鹏涛父子对视一眼,都流露出玩味的神情来。
他们比第一次来的石凯精明多了,什么点心不点心,爱吃不爱吃,南荼做的东西,先尝尝准没错。
石凯现在不感兴趣,在他们吃完前最好别改主意。
这道点心虽然叫锅贴,却和那种饺子形状的咸口锅贴不一样,单纯说的是烹饪方法,是贴在锅边煎熟的。
其实用的是糯米和山药打成泥做成小饼,上面堆叠着满满的杏仁片。盘子里还放着小碟,里面是黄色的甜酱,赵煜祺拿来一闻,浓郁清新的橙子味扑鼻而来。
他对老爹说:“是蘸这个吃的。”
两人夹起一块杏仁山药锅贴,在橙子酱里蘸了蘸才送到嘴里。
这搭配乍一看有点奇怪,吃到嘴里才知道妙处。糯米山药饼的细腻和软糯不用多说,层叠的杏仁片口感酥脆,杏仁的香味很浓,口感上对比鲜明,让人眼前一亮。
但最惊艳的却是蘸上橙子酱后的味道,简直就像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酸甜清爽的橙香中和了糯米饼的甜腻,又让温吞的山药糯米多了亮点,激发出更层次分明的味觉享受。
赵煜祺忍不住哇了一声。
一边的石凯本就奇怪就这么一小块点心,这两个人怎么细嚼慢咽地咂摸了半天舍不得咽下肚,又听赵煜祺这么一哇,更好奇极了,当即拿起筷子去夹。
赵鹏涛见状二话不说,把盘子里的最后一块杏仁山药锅贴夹走了。
只剩下赵煜祺对着空盘发愣。不是说好一人两块的吗?
赵鹏涛给他一个眼神,让你乱“哇”,把自己嘴边的美味“哇”没了吧!
石凯吃了也啧啧称奇:“和我想的不一样,不甜不腻,这橙子酱还怪清爽的。”
下一道菜是主食荷叶饭。
荷叶饭装在一个小蒸笼里,盒盖一打开,露出里面的荷叶包来,还没见到米饭真容,荷香就已经飘了出来。
赵鹏涛被这一幕勾动回忆,指着荷叶饭对儿子说:“那时我和你妈,还有你石凯叔和刘姨一起去旅游。路上到一家饭店吃饭,吃完饭结账的时候,店家对我们大吹特吹自家的荷叶饭,说外地来旅游一定要尝尝,才不虚此行。”
石凯也想起这事,抢过话头:“那天都吃饱了,谁还有肚子装荷叶饭?于是我们四个就约好了,第二天再来吃。”
“结果我和你刘姨没起来,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位面小饭馆[美食]》 40-50(第6/23页)
爸妈倒是早早去了。等我和你刘姨晚上吃完荷叶饭,在附近遛弯的时候,旁边的街坊告诉我们,那家的荷叶饭一片荷叶传三代,早上的客人用完了收起来,用水冲冲就给下一个。为什么外地人必吃呢?因为本地人都不吃!”
赵煜祺得意道:“那我爸妈去得早,用的是新的。你和刘姨肯定用的是人家用过的。”
石凯冷哼一声,叫他不要高兴的太早:“巧了么,你爸也是这么想的。其实——他用的是前一天剩的。”
赵煜祺笑的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
回头一看他老爹已经把笼屉里的荷叶包打开了,兴致勃勃的模样一点看不出曾经被荷叶饭深深伤害过。
赵鹏涛取了碗勺来,从荷叶包里盛米饭,嘴上还说:“其实我觉得上当受骗,倒不只是他家反复用这么一片破叶子。而是为了荷叶不破,还能给下一个人用,荷叶根本就不敢上锅蒸,我一尝就知道,那饭就是在上桌前才包进荷叶里的,一点荷叶的清香都没有!”
他这样说完,立马吃了一勺南来饭馆出品的荷叶饭,猛地点头:“
这个味儿才对了!”
扑鼻而来的荷香和饭香就不说了,吃一口饭,饭质松散、软润、爽鲜,米粒里都透出一种荷叶的清香。又有蒸饭里拌匀的叉烧肉、梅肉粒、鲜虾、草菇片、瑶柱丝,荷叶的清新、糯米的香糯和食材的鲜美完美融合。
剩下的两人也赶紧端起饭碗,把笼屉里的荷叶饭分得一干二净。
在南来饭馆,饭不到碗里不安心,就像菜还在盘子里,下一秒就指不定进了谁的肚子。
见赵鹏涛大口猛吃,石凯还出言劝阻:“别的菜还没上,你先把饭吃完了。看看你的架势,像好几天没饭吃一样。煜祺,你也不劝劝你爸。”
父子俩谁也不说话,嘴里嚼着荷叶饭,魂都不知道飘哪去了。
没人理他,石凯只好自言自语:“让我看看有多好吃。”
片刻后,石凯激动地鼓着腮帮子含糊道:“吃过这个,我以前吃的那些都不能叫荷叶饭!”
第43章 南记烤鸭 薄、嫩、酥、香,空口吃完全……
幸好其他菜上的快, 否则这三个人真要先把饭全吃光了。
剩下的菜分别是南记烤鸭、卤牛肉、豆腐夹、拔丝苹果和汤品雪梨煲猪展。
南记烤鸭,一听就是招牌菜,没什么犹豫的, 三个人的筷子齐刷刷伸过去。
筷子与烤鸭一接触就感到不同, 烤鸭的外皮异常的轻薄酥脆, 仿佛筷子略一使劲, 就能碎裂开一样。
仔细一看,好像是脆皮的做法, 玻璃糖纸似的烤鸭皮在灯光的照耀下简直能映出人影。
赵煜祺一口咬下,烤鸭皮的口感简直像琥珀糖一样,瞬间发出一声细密的脆响。怎么能这么酥, 这么脆?
这烤鸭一看就是一出炉就上桌了,鸭皮咬碎后, 鸭肉里的热气立刻顺着缝隙瞬间涌上来,带上来酝酿已久的浓香。薄薄的一层鸭肉细嫩无比,咀嚼间不见满溢的油脂,只有醇厚的肉香, 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
他忍不住说:“这跟我以前吃的烤鸭都不一样, 空口吃一点都不腻!肉嫩得要化开似的, 一点鸭子的腥膻味都没有。”
两位长辈都表示赞同。
石凯看了鸭腿的大小, 猜测道:“我们点的是整只鸭子,剃下来也就这么一方盘, 应该用的是鸭龄不大的鸭, 肉才能这么香嫩。”
他又夹了一块肉, 才看见旁边还放着两碟蘸料,刚才大家都顾着尝鲜,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两个小碟。
要以他刚才吃过一块原汁原味的鸭肉来说, 这鸭子从选料到做法上都避开了油腻浓重,与需要很多配菜解腻的烤鸭是两个路子。
如果用丰腴来形容石凯吃过的其他烤鸭,那最适合南记烤鸭的形容词就是清秀。薄、嫩、酥、香,空口吃完全没有负担,反而能品到纯粹的肉香。
不过既然准备了蘸料,一定有它的道理。石凯蘸了蘸那碟是看起来是椒盐的,送进嘴里。
他这块是鸭腹的肉,肉块稍大,皮与肉之间本该有一层脂肪,此时竟全被烤净,吃着清清爽爽,又因为蘸了南荼秘制的椒盐,吃着咸香酥麻,成倍的放大了鸭肉的浓香,让石凯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
赵鹏涛蘸了另一种蘸料,看着像是甜面酱,算是烤鸭的标配搭档了。刚尝到滋味赵鹏涛就低头确认了一下,没蘸错啊?!
原来这不是甜面酱,是青梅酱。青梅用盐水泡过以后,去核留肉,再加糖腌制成酱。这种酱能激发出梅子特有的清新酸香,不苦不涩,不仅适合配烤鸭或者烧鹅,连蒸排骨、烧鱼都可用来解腻去腥。
入口后舌尖先尝到浓郁的梅子酱的酸甜,紧接着与刷过蜂蜜后烤制的鸭肉交融在一起,为烤鸭增加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清爽得像夏日的一道凉风扑面而来。
赵鹏涛道:“我以前可没在南来饭馆吃过这道烤鸭!”老南来饭馆拆迁之前,他也是常客,烤鸭南元海做过,风味却和今天吃到的迥然不同。
这道烤鸭是南荼最近琢磨着改良的做法,从前的南来饭馆没上架过,也不怪赵鹏涛没吃过。
店铺重新装修后,厨房的面积扩大了一倍还多,有了空间,南荼立刻添置了几个烤炉,用来做烤鸭。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口吃肉已经不是什么难以满足的愿望,肉吃多了反而觉得油腻,尤其是烤鸭,第一口惊为天人,第二口畅快满足,吃到四五六口时,再一看,筷子已经停了。
烤鸭做成什么味道,能让大家吃了一块还想吃,空口也不腻呢?南荼改换过好几种方案,试错过数次,终于摸索到了一种比较有普适性的烤鸭风味。
比起肥而不腻,南荼更想追求的是不肥不腻,皮脆肉嫩,只要有肥油,烤鸭不可避免的都会油腻,只是早晚的事。因此她放弃选择那些体格健硕,脂肪丰富的肉鸭,选择脂肪并不厚重的麻鸭,只选个头在一公斤上下的,肉质才足够嫩。
烤时刷上蜂蜜和猪油做的脆皮水,烤出来的鸭皮色泽红亮,烤干后的蜂蜜略微焦糖化,更加香脆,吃在嘴里会有玻璃一样爆开的爽脆口感。
然后是工艺的选择,明火和暗火各有长处,明火能催发出鸭子的油脂香气,比较常见,却不适合南荼的烤鸭,她选的鸭子斤两小,油脂薄,容易烤得干柴,让前面的一系列考量都前功尽弃。
于是她改用暗火,用燃尽的荔枝炭余炭和烧热的炉壁半烤半焖,两斤的鸭子刚好能烤熟,最好在炭上放一把松针,有一种悠远的清香。
这样烤出的鸭子果然让人满意,连鸭胸肉都没有一丝干柴感,配上南荼拿手的椒盐面和青梅酱,胃口大的人能把鸭子从头吃到尾,一整只都下肚,一点都不觉得腻。
在请来不下十个不同口味不同年龄段的人品尝烤鸭,得到了一致好评后,南荼决定,这道南记烤鸭以后就是南来饭馆的常驻招牌菜品。
————
这顿饭吃得赵鹏涛三人十分餍足,每道菜都各有滋味。
卤牛肉切成薄片,卤成油亮的褐色,切面里透明的牛筋若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位面小饭馆[美食]》 40-50(第7/23页)
若现,嚼着满口生香;豆腐夹煎的酥脆金黄,内部的馅料调制的十分鲜美;拔丝苹果裹着蜜色半透明糖衣,夹起来时缠着丝丝缕缕的糖丝,苹果清甜,糖衣酥脆;雪梨煲猪展清润香甜,除了菜名上的两种食材,还加入了海底椰、麦冬、莲子、无花果,营养滋补不说,还炖出了食材里自然的鲜甜。
可给石凯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道南记烤鸭。
这次三个大男人分一盘烤鸭,点菜前还以为会剩下不少,都什么年代了,谁还贪那一口肉吃?一人吃两块尝尝味儿就不错了,没想到根本不够吃,以后要是再来,三个人至少得吃两只才过瘾。
不对,石凯反应过来,他为什么还要和这两个人一起吃?根本抢不过这父子俩,好几道菜他正在兴头上,还没吃够,再去看的时候盘子就空了。
等改天叫上他老婆来,再多点几道菜尝尝鲜,石凯一边这样想,一边也不打算吃独食,准备打包一份最满意的南记烤鸭带给老婆尝尝,让她也见识下南荼的手艺。
服务生熟稔地拒绝他打包烤鸭的要求,这番话今天一看就没少讲:“不好意思客人,南记烤鸭数量有限,今日已经售罄。而且温度会影响烤鸭的风味,我们更推荐堂食呢。”
味道这么好,卖的火爆也能理解。仔细想想,烤鸭还真属刚出炉的时候最好吃,那股热气把肉香一烘,那滋味……不能再想了,再想口水就出来了。
打包以后鸭子也凉了,那玻璃纸一样的鸭皮也捂软了,可真是暴殄天物。石凯只好另选别的菜打包。
赵煜祺一指菜牌上的卤牛肉,道:“石凯叔,还有比这更适合打包的吗?卤牛肉本来就是冷吃,一点都不影响风味。刚才咱们也尝过了,卤的真好,肉质又糯又密实。”
说到这,一边的赵鹏涛捕捉到了“牛肉”“冷吃”两个关键词,又想起儿子给他带回来的那两斤冷吃牛肉,可真是越嚼越有滋味,就是只有那么一点,再怎么省着吃,几天也吃光了。刚吃完那几天,他连装冷吃牛肉的袋子都没舍得扔,时不时还拿出来闻闻。
后来越闻越馋,
南荼还因为装修店铺不营业,实在是买不到,这才把袋子扔掉了。
于是赵鹏涛问服务生:“你们老板不准备做点冷吃牛肉吗?我看菜单上没有。”
服务生哪做得了南荼的主,依然面带微笑道:“好的,我会和老板说,有客人提议增加冷吃牛肉这道菜。”
赵鹏涛仍不安心,南来饭馆的客人多了去了,是谁在这点菜南荼都要听的吗?还是提建议的人多一点,说不定更有用。
他把儿子和石凯往前一推:“你说你们也想吃冷吃牛肉。”
赵煜祺点头:“我确实想吃。”
石凯道:“我建议什么,我根本没吃着冷吃牛肉啊!”听这父子俩说,他们吃着从南来饭馆买来的冷吃牛肉吃的正香的时候,他还在医院里受罪,这都没人带点给他尝尝,太不厚道了!
赵鹏涛:“你不建议更吃不到。”
石凯一想是这么回事,赶紧和服务生说了。
等出了饭馆大门,石凯才想明白自己刚才的那种不对劲的感觉来自哪。“你俩又不是不认识老板,跑这和服务生反映什么?”
搞得他也傻乎乎的跟着一起。
南来饭馆新装修的店铺还是从老赵这买的,前后两个店的房东都是赵家,这关系能不好吗?想吃冷吃牛肉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都怪他今天中午吃的太多,肚子一饱脑子都跟着糊涂了。
赵鹏涛道:“那怎么行,南荼从我这里把店铺买过去,我已经不是饭馆的房东了。我现在是南来饭馆的客人,就按照客人的流程来。”
他要真找上南荼,那不成倚老卖老了。冷吃牛肉倒是吃上了,脸也不要了。
这倒是,赵家和南家能交好这么多年,就是因为互相亲近,又有分寸感。
听父子俩念叨了一路这冷吃牛肉有多好吃,石凯抓心挠肝一样,偏偏他一口也没吃过,连回忆都没得回忆。
也别等下次了,等明天他就和老婆一起来吃饭。再点一份南记烤鸭解解馋,也和服务员强调一下能不能增加冷吃牛肉这道菜的事,谁还不是个客人了?
————
一听说南来饭馆重新开业,俞青和杨新知夫妻俩中午急匆匆赶来。
店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俞青急得抱怨:“我都说要早点来了,南来饭馆总算又开业,人一定不少,你还磨磨蹭蹭的。”
杨新知安抚她:“等会位也不耽误什么,我也不是磨蹭,那不是单位临时有事拖了一会嘛。”他们是今天才知道南来饭馆重新开业,急哄哄地就来了,把中午原本的计划都取消了。
新的南来饭馆比原来的桌椅多了一倍还多,依然一座难求,杨新知忍不住感叹道:“我以为南来饭馆把隔壁的店面扩进来,位置就没那么难抢了,看来是失算了。”
两人正说着话,有服务生上前招待。
俞青赶紧道:“还有空位置吗?是不是要等位?”
服务生确认他们只有两个人后说道:“如果二位不介意的话,二楼露台上有小桌。”
有什么好介意的,她现在只想快点吃上饭。本来上了半天班就饥肠辘辘的,这会儿又在饭馆里闻了那么多的菜香,俞青感觉自己能吃下一头牛。
两人跟着服务生快步来到露台,生怕连这几个位置都没了。
这里装潢清幽,虽说是两人位的小桌,但整个长长的露台只放了三个小桌,此时还只坐了一桌人,反而显得很宽敞,又能照顾客人想要的私密感。
入秋有一段时间了,空气有点凉意,但也没冷到不能在露台上吃饭。俞青对此还是很满意的,火速点了菜。
刚坐定就有人送上一盘赠送的甜点,说是今天开业赠送的,俞青定睛一看,是一小盘朗姆酒烤菠萝。
平平无奇的菠萝浸透了白朗姆酒,撒上一层砂糖送进烤箱烘烤,此刻带着热度送到俞青的的面前,属于热带水果的那种香气被热气烘得浓烈极了,在这空气微凉的秋日里显得格外迷人。
她等不了菜上齐,火急火燎的吃上一片,顿时满足地嘴角带笑,还不忘催促丈夫:“好吃,酸酸甜甜的,热乎乎的赶紧吃!”
菠萝表面的砂糖融化在朗姆酒里,烤出来的薄薄的焦糖包裹在菠萝片外,吃在嘴里有点脆感,酒精在烘烤中蒸发大半,只留下不醉人的幽幽酒香。这样烤着吃,菠萝的酸味淡去一些,甜味更浓,只觉得温暖,特别适合萧瑟的秋冬。
今天俞青点的其他菜品也主打一个秋冬滋补。
比如接下来的这道五指毛桃炖鸡。
光听名字可能会误会,以为这道汤品是水果和鸡汤的组合,但五指毛桃可不是什么水果,其实是裂掌榕的根。神奇的是,五指毛桃煮出来的汤带着椰奶的香气。
杨新知急哄哄地要盛上一碗,打开砂锅盖,经过长时间的炖煮,汤面已经浮起金灿灿的鸡油,封住下层浓香的鸡汤,用勺子荡开油层去捞底下的清汤,再来几块鸡肉。
这么一搅动,空气中椰奶香和鸡汤的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位面小饭馆[美食]》 40-50(第8/23页)
味更浓。
盛好的一碗先递给俞青,杨新知又给自己捞了一碗,凑到嘴边吹了吹气就喝了一大口。这碗金黄的鸡汤醇香中透着温润,椰奶的清香和丰腴的肉香纠缠在一起,并不觉得油腻,反而滋味清鲜。
喝上小小一碗,这份从舌尖缓缓流淌到心底的暖意,瞬间驱散了所有的寒意和疲惫。
“好香浓,比椰子鸡还要香。”俞青点评道,“大自然真的好神奇,树根竟然也能煮出椰奶的香味。”
杨新知笑呵呵的说:“大自然是很神奇,发现树根有椰奶香的人也很神奇。”。
是啊,正是先人这份神农尝百草的精神,才让现代人的食材库大大丰富起来,才有今天俞青和杨新知喝的这道五指毛桃炖鸡。
一口气喝完了汤,两人才去捞碗里的鸡肉,这鸡在砂锅里不知道炖了多久,已经软烂脱骨,一夹就酥烂到骨肉分离。吃着却并不干柴,入口无渣,只有在炖煮中渗入鸡肉的缱绻椰香长久地在舌尖萦绕。
一锅五指毛桃炖鸡快要见底,夫妻俩点的主食才端上桌,不是南来饭馆出餐慢,而是大家都吃得太快。除了经常给服务生一种“我记得菜上齐了,怎么都是空盘,难道是上错了?”的错觉,南荼觉得这没什么不好,搞餐饮的都巴不得客人吃饭快,翻台率高嘛。
两人今天另辟蹊径,没选中规中矩的米饭佐餐,点了一道既算点心也可以算主食的粢饭糕。
粢饭糕做法简单,米饭蒸熟以后,加入些盐调味,再压紧实切成扑克牌大小,油炸后就能出锅。吃起来外面焦脆,内里绵软,喷香松脆。
如果觉得单纯的粢饭糕单调,少了那么点滋味,也有配咸口和甜口的酱汁一起吃的。有些餐厅还推出了粢饭糕配红烧肉这样的搭配,不管有没有人痛斥这种做法是玷污了他们心中的粢饭糕,反正食物是要进肚子里的,有人买账,不浪费就好了。
不推陈出新,一直守着老旧的那一套,现在街面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美食餐厅了。
南来饭馆的粢饭糕不仅配了酱,还把原本比较方正的粢饭糕切成了更好入口的长条,表面裹上一层烤得香脆的薄薄的紫菜碎,看上去颇有几分海苔米饼的模样。
不过吸引俞青目光的还是放在旁边的一小碟酱料,这是什么酱,为什么会是这种清新的奶油绿色?看着还怪好看的。
“尝尝不就知道了?”杨新知看到老婆盯着那碟酱料目不转睛,好像要看出花来似的。管他是什么,进嘴便知。
这倒是他过于自信了。
粢饭糕蘸上满满的酱料送进嘴里,入口先是一种清新绵密的口感,然后是紫菜碎的鲜香微咸,最后朴素的粢饭糕将所有风味包裹起来,和俞青小时候吃过的粢饭糕味道大不相同,却毫不违和,只觉得这就是最完美的。
至于那酱料是什么,尝过的两人面面相觑,吃不出来!
俞青先猜测:“这酱的风味特别清
新,还有点果香,是不是加了柠檬?”
杨新知只觉得所有的风味融合起来恰到好处,让他分辨其中某个,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只能从质地入手:“口感很绵密,撇开味道,有点像我们上次在西餐厅吃过的鹰嘴豆泥。”
最后他们无奈投降,这粢饭糕配的蘸料八成是饭馆的秘方,哪是他们两个外行人靠一张嘴就分析得出来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个食客,别浪费脑细胞做什么美食家了!
粢饭糕通常是炸制的,主要材料就只有糯米和大米,吃起来虽然扎实管饱,吃多了难免会让人觉得厚重油腻,考虑到这一点,南荼做的这份粢饭糕改炸为煎。可这还不够,为了中和粢饭糕的油感,她又调了一种新的酱料。
粢饭糕的特色就是外壳酥脆,内里绵软,所以搭配的酱汁的水分不能太多,淋淋沥沥的会影响酥壳的口感。既要解腻,又要绵密,南荼不知怎地就想到之前给阿拉贝拉做过的芸豆泥茶冻软包。
芸豆泥茶冻软包是现成的搭配,许多甜品店都有售,不是南荼原创,但其中的芸豆泥给了南荼灵感。
芸豆泥口感细腻,除了带着一丝浅淡的豆香,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味道,如果加入与粢饭糕搭配的蘸料里会有什么有趣的变化呢?
虽然很少听到蘸料里加芸豆泥的,南荼还是尝试了一下,不止是芸豆,豌豆、鹰嘴豆、毛豆都试了个遍。效果意外的不错,又尝试了一下复合滋味的豆泥,于是一款用来配粢饭糕的豆泥酱横空出世。
用青桔汁、芸豆泥、毛豆泥加少量盐和胡椒粉,与橄榄油和少量牛奶一起搅打到充分融合,给厚重的粢饭糕带来了一丝柑橘香和奶香,风味清新,竟然说不出的合适,颜色也是漂亮的奶油绿色。
于是这道粢饭糕配芸豆泥酱成为另一道店里的常驻菜品。
吃过的客人都表示这种搭配还真是惊喜,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纷纷给出好评。
吃过了粢饭糕,又品鉴了南来饭馆的其他菜品,两人才心满意足地赶回去上班,不同于平时下午的困倦,今天只觉得精力百倍,工作都有劲头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赚钱去南来饭馆吃好吃的。
唯一的遗憾是来得晚了点,招牌菜南记烤鸭早早售罄,没能一饱口福。
不过没关系,以他们夫妻俩出现在南来饭馆的频率,吃上南记烤鸭也是迟早的事。
第44章 梭子蟹炒年糕 把梭子蟹的鲜和年糕的糯……
星期六上午, 周璐在厨房里研究做饭,一通手忙脚乱,总算做好了成品。
手机铃响起, 电话打过来。周璐拿起一看, 是自己的好朋友卫笑妍。
两人从大学起就是饭搭子, 曾创下过月恩格尔系数90%以上的记录。上班以后赚了钱, 生活品质在其他方面没什么显著提升,吃得倒是更自由了。卫笑妍这个时候打电话来, 周璐不用接都能猜到她要说什么。
电话一接通,那边兴冲冲道:“璐璐,今天我的考试成绩出来了!”
嗯?难道她猜错了, 竟然不是约她出去吃饭。周璐知道卫笑妍不久前参加了一个职业资格证的考试,赶紧道:“怎么样, 是通过了吗?”
卫笑妍说:“我还没查呢,想到你家找你一起看,如果通过了咱们就出去吃大餐庆祝。”
周璐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面前的锅,眼里有一丝慌乱, 嘴上道:“……那没通过呢?”
卫笑妍语气依旧欢快:“没通过就只吃大餐不庆祝!”
你这燕国地图也太短了!说到底还是想出去吃好吃的。
卫笑妍很明显是个急性子:“你在家吧, 我准备出门了, 马上就到!”
半个小时后, 周璐家的门铃就响了,只要是在吃这件事上, 卫笑妍一向极有效率。
周璐给她开了门, 卫笑妍轻车熟路的找出拖鞋自己换上, 与周璐一起坐在沙发上登录查成绩的网址。
在期待又紧张的目光中,卫笑妍一咬牙按下查询键。
两个数字一个61一个67映入眼帘。
卫笑妍当即振臂高呼道:“YES!过了!多一分也是多!”分数低空飘过,卫笑妍就很满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位面小饭馆[美食]》 40-50(第9/23页)
了。
周璐也为她高兴, 既然约好要出去吃大餐,周璐就转进了卧室换上出门穿的衣服,留卫笑妍一个人在客厅里。
卫笑妍坐着等了一会儿,总觉得鼻尖有一股奇怪的味道飘过,担心是周璐家煤气泄漏了,赶紧到厨房看看。
一进厨房她就看见盖着盖子的锅里有东西,再摸一摸锅子外壁,还热乎着,于是喊道:“璐璐,你都做饭了你怎么不告诉我?我们改天再约也一样。”
周璐的衣服袖子还没穿进去就慌张地跑了出来,挡在两口锅前面:“没事,我也想出去吃。”
她不挡还不要紧,一挡卫笑妍更觉得奇怪,话说刚才那股奇怪的味道,好像就是从周璐身后的锅里传出来的。而且她记得周璐不会做饭,就更想欣赏锅子里的“大作”了。
卫笑妍佯装往厨房外走:“那快点吧,我听说了一家很好吃的饭馆,可火爆了。早点去才有位置。”
周璐果然感兴趣:“哪里的饭馆,是新开的吗?”
趁周璐放松警惕,卫笑妍猛地转身,一把掀开了两个锅盖:“让我看看你做了什么!”
周璐阻拦不及,立刻绝望地捂住了脸。
一口锅里躺着一条鱼,鱼旁边一点汤汁都没有,只有垫在鱼身下焦黑的洋葱等配料证明,这并不是一条干煎鱼。
卫笑妍煞有其事的点评:“这石炭纪的化石鱼怎么发掘到锅里了,赶紧送博物馆吧。”
拿走另一个锅的锅盖,里面放着几根面目全非的煎香肠,香肠发黑不说,连煎香肠的油不知怎么都黑了。
“不得了不得了,”卫笑妍严肃道,“香肠榨取石油的技术都被你攻破了,你千万要小心FBI,可别上着班被抓走了。”
两锅黑色系食物极为禁欲,禁的当然是食欲。
周璐本来脸色爆红,等听完了卫笑妍的点评,捂着脸弯着腰肩膀抖个不停,终于没忍住和卫笑妍一起爆笑出声。
“你才是化石鱼呢!噗哈哈——人家那是红烧鱼!”
卫笑妍语气不确定道:“我要是不来找你,你不会真的打算把这两锅东西吃了吧?”
周璐没好气地白她一眼:“我又不傻!没看我都盖起来了吗?”卫笑妍要是不来,周璐都准备把这两锅东西倒进垃圾桶了。就是怕被卫笑妍看见笑话,这才放在锅里没动,没想到还是暴露了。
这次下厨失败并没有打击到周璐,她壮志未消:“我现在才刚开始学习做饭,等我出师了,你想吃我做的饭还要排号呢。”
卫笑妍推着她去穿外套:“好好好,我等着吃周大厨做的饭。不过现在我们得抓紧了,不然一会吃饭真得排号了。
————
周璐跟着卫笑妍来到南来饭馆外。
周璐在记忆里搜索了下自己有没有听说过这个据推荐人说的“超——好吃的饭馆”。
好像没有。
她问道:“是新开业的店吧,你看门口还放着花篮。”新开业的店最容易踩雷了,尤其是这样的店总会配合网上铺天盖地的营销。有时候周璐刷推荐帖刷的心动,等满怀期待的一去吃,根本就不是那个味儿。
卫笑妍拉着她往里走:“不是,据说是开了一阵的店,后来因为太火爆了,客人都抱怨吃饭要排队,所以老板把旁边的店面并下来,重新扩建后再开业的。”
周璐这才稍稍放心。
坐下来点单时,两人对着琳琅满目的菜单不知道该吃什么好。正纠结着,听到邻桌和服务生说道:“我们要两只南记烤鸭。”
那个年纪不大的年轻服务生转头向她们这桌的服务生低声确认道:“薛姨,烤鸭还有没?”
被叫做薛姨的那个点头:“最后两只了。”
年轻服务生转回去道:“不好意思这位先生,我们的烤鸭
每桌限量一只。”
那桌客人脸上虽有遗憾,这还是点头:“那就来一只。”
把整段对话听在耳朵里的卫笑妍赶紧道:“我们也要一只烤鸭!”
等薛以莲记完了菜单离开,周璐用胳膊捣了捣旁边的卫笑妍:“我们之前也没打算吃烤鸭呀,大中午的吃这个,多油腻。”
卫笑妍却说:“你没听到烤鸭就剩两只了吗?要不是限量,就全被隔壁桌买走了,这最后一只我们肯定得抢过来!错过了就没了!”
周璐也不是想扫兴,就是觉得奇怪:“我们来的这么早,他们家的烤鸭就卖到只剩两只了?万一人家就是抓住了你这种心态,刚才那几个人全是托呢。”
卫笑妍笑得整个人都在抖:“有这么多人陪你演戏,就为了卖一只烤鸭呀?”
周璐说完也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只是还嘴硬道:“我就是觉得烤鸭不怎么好吃,恐怕你要失望了。”
烤鸭周璐当然吃过不少次,体验都一般,从没吃到让她惊艳的。尤其是上一次,还是去专门做烤鸭的饭店里吃的,据说是技艺传承了百年的老店,就是想着专精一道菜的店肯定更专业。
没想到片好的烤鸭上桌时,就只是温热。等草草吃了几块,烤鸭就彻底凉透了,油脂都凝了,吃到嘴里感觉嗓子都被糊住。更让人郁闷的是,皮肉之间的油脂虽多,肉却不怎么嫩,不知道是冷了还是鸭子本身质量的原因,肉里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鸭腥味。
周璐满怀着的对烤鸭的期待都化成了泡影,还试图用让后厨加热、调整蘸料、搭配其他配菜的方法改善口感,可惜最终也没掩盖烤鸭本身的缺陷。那天周璐的心比桌上的鸭子还要凉。
现在看到卫笑妍在南来饭馆点烤鸭,烤鸭又只是这里诸多菜品其中的一道,真的不会踩雷吗?
在周璐的满腹担忧中,服务生脚步生风地端着她们的烤鸭过来了,一路飘香。醇厚而热烈的肉香让人难以抗拒,所过之处的客人纷纷打听起来:“这是什么?”
服务生用众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解答疑问,顺便带来了一个让众人随之失落的消息:“招牌菜南记烤鸭,今日已售罄!”
在所有人羡慕的目光中,这盘烤鸭被放在了周璐和卫笑妍的面前。
卫笑妍觉得有面子极了:“我就说这最后一只烤鸭抢来准没错!”
要论香味,当然是距离更近的她们闻得更真切、感受更深。这股香气中,既有鸭肉本身的鲜香,又融合了果木炭慢烤被鸭肉吸附的淡淡烟熏香味,让人不由的深吸一口气。
周璐已经拿起了筷子,因为对冰凉的烤鸭有阴影,此时的她只有一个想法:趁热吃!
挑选一块送入口中,牙齿和极酥的鸭皮一碰撞,那阵细密而美妙的咔嚓声十分提神醒脑,让周璐整个人为之一振。随着脆薄如纸的鸭皮在齿间轻轻崩裂,鲜嫩多汁的鸭肉浮现出来,简直滑嫩的难以形容,只觉得肉里的每一丝纤维都浸透了鲜香的滋味。
才吃上一口,周璐就被南记烤鸭征服。她是从来不忌惮承认“真香”的,当即就说自己刚才看走了眼。
“太好吃了!笑妍,要不是你,我今天肯定要错过这么好吃的烤鸭了。你是我的恩人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