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错嫁后随军养崽日常[七零] > 60-70

60-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少夫(女尊) 灭神前夜[无限] 在心跳游戏中扮演NPC 偏执前任是联姻对象 每天一个失业小技巧 被触手实验体当成食物了 我开的动物园火爆了! 春心陷阱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毛茸茸都来我的动物园打工

真的好喜欢好喜欢!

喜欢到一碰上就不舍得放下来,把自家老妈交代的话全忘到脑后,灶屋的炉子都忘记烧了。

拿了亲姐夫送的宝贝,却忘记给亲姐夫做菜。

完全将他忘到脑后了,甚至都不记得将人请进来倒杯热水。、

不过程缙也不在意。

带来的东西先搁在台阶上,就直接蹲在双双身边,不是太懂她弄的东西但也不妨碍他想和她待在一块,“我帮帮你?”

“行。”姜双双答应的爽快,将程同志介绍给周大爷,跟着就将一些简单的活交给他,“你不需要刮得太精细,弄个大概的形状出来就行,刻刀别往上……”

叮嘱了些注意事项,就让他在边上弄着。

周大爷这看看那看看,忍不住轻咳一声,提醒着:“小姜啊,要不今天就先到这里?等明天闲了些再继续弄?”

对象头一次上门,连他这个大老粗都觉得不该把人拉来这一块做什么配件。

怎么也得把人请进门坐坐,递上热水摆上零食,把家里人拉过来和他说说话。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两大包上门礼都还没领进屋,就搁他这边的台阶上蹲着,他都觉得有些尴尬。

姜双双停下手中的动作,偏过头看向身边的人,双眼直视着他像是在寻求他的意见。

“在这待着也挺好,等会阿姨他们回来咱们再进屋。”程缙其实还挺想和她待在一块干活。

虽然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但时不时递个东西过去都会让他觉得高兴。

“那就在这待着。”姜双双愉快地做了决定,她道:“灶房的活有姜小舟在,咱们回屋也没得其他事做,倒不如加紧把这几个配件给弄出来。”

所有配件的进度已经到达百分之七八十。

再加紧赶工两天,就知道自己这次能不能做成了。

比想象中来得要费事,不过靠自己琢磨又研究弄出来的东西,会让她更有成就感。

继续手上的动作,但也没把程同志晾在旁边,她问:“你给姜小舟送了什么?我在这边都能听到他刚刚的惊呼声了。”

“一个小玩意。”程缙倒实在,直接说着:“最开始是打算送他一些劳保用品,后来看到战友手里的子弹壳坦克,我就先借了过来,等回到部队再还他。”

重点是“借”,他还是挺感谢战友们的,又是借钱给他又是借票给他,现在还帮着解决了小舅子的礼物。

等回到部队,一定得在食堂备一桌大餐请他们。

“子弹壳坦克?”周大爷惊呼着,“这可是好玩意啊。”

抬头看了看姜家门口挤着的好几个孩子,他跟着笑道:“看来这段时间咱家小的总算不用念叨你家吃的有多好了。”

姜家这段时间的伙食是真的好。

具体吃的啥他们也摸不清,但时不时传来的香味把院子里的小娃们馋的不行,没到饭点他家小子就念叨着想吃肉。

不过从今天开始,肯定不会再念叨着吃肉了。

而是念叨着也想要一个子弹壳坦克,肉还能想想法子,毕竟他还攒了两斤肉在小姜的灶房里,但是子弹壳坦克这玩意他就是念叨个一年半载那也弄不来。

姜双双轻轻笑了笑,“这礼物好,印象分大大上涨。”

程缙忍不住挺直了背脊,视线落在她手腕上,细腕洁白,他觉得自己准备的礼物特别合适。

不过稍稍瞟了一眼周大爷,到底不好说些太亲密的话题,只能先按耐住。

不过周大爷怎么说都是过来人,哪里还不懂?

直接放下手中的工具,拍了拍膝盖就站了起来,“老喽,坐一会儿就坐得腰酸背疼,我得出去走上几步,小程小姜你们就待在这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错嫁后随军养崽日常[七零]》 60-70(第6/28页)

续忙活吧。”

老人家倒没打趣他们,反而把借口都找到了自己身上来。

说完,起身就要走。

不过就在下台阶时程缙从其中一个大包里抓了把糖果塞着他手中,“那你先去转悠,有机会咱们好好聊聊。”

“行啊!都进了姜家的大门,以后还怕找不到机会吗?”周大爷乐得眉开眼笑,将糖果就往兜里放,“那我就厚着脸皮沾沾你们的喜气。”

小姜找的这个对象还真不错。

人跟她一样大方,大方可不是坏事,至少得有家底才能大方的起来。

等周大爷一走,程缙就搬着小板凳坐在了双双对面,怕耽误她也没开口,而是继续拿着刻刀忙活着手里的木块。

不过他没说,姜双双先开了口:“程同志不老实哦,刚刚偷偷瞟什么呢?”

她说话时一直没抬头,不过她既然都这么说了,就证明即使她没抬头余光也在注意着周边的动静。

就比如程同志望来的眼神。

“你看到了?”被抓包的程缙一点都不觉得慌,反而将手里的刻刀放下,又从一侧的口袋掏出了一个长条彩绘盒子,“看喜不喜欢?我问过售卖员,如果你觉得样式不合心意,咱们能去百货大楼换款。”

姜双双抬起头,就这盒子一看就能猜到里面装的是什么,可当她接过来打开一看时,仍旧有些惊喜。

瑞士梅花表,很经典的一个款式。

银色全钢表,唯有表盘上有一个独特的红梅花图案为点缀,简单大方却又不失格调。

确实是她喜欢的风格。

她直接将左手伸到他跟前,直接道:“帮我带上。”

“好!”程缙心中一喜,赶紧将表拿出来替她戴上,动作显得极为小心翼翼。

小心到什么程度呢?

小心到他都不敢去碰姜双双的手腕,而是刻意地避开,生怕唐突了似的。

可即使没有碰到,程缙这会都能感觉自己的心跳特别快,他是第二次离双双这么近。

第一次是找到人贩子时躲在小巷的时候。

她突然拉住了他,两人距离近到能在对方的瞳孔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可那一次他们只是才见面,并没有现在感触这么深,再给她带上手表时,他甚至都不敢正常地呼吸,就怕自己的呼吸声太大……

姜双双怎么可能没发现?

只不过她当做了没看到,当手表戴好后她抬起来看了看,“真好看!”

“你喜欢就好。”就这三个字程缙就觉得自己花的钱特别值,他还道:“还有一款的表带更细,颜色也要比这深一些,等什么时候我们去看看,你要喜欢也买下来。”

又一次感谢自己以前是个能攒钱的主,这样碰到双双喜欢的东西就能直接花钱买下来。

他决定,以后要更能攒钱!

“有一块就够了,哪里用得着那么多。”姜双双只是真的挺喜欢的,左看看右看看,怎么看都特别地满意。

其实真说起来她上辈子拥有的名表不少,但没有一个都像现在更符合她的心意。

或许和手表没关系,是因为人的缘故吧?

不是太懂,但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份礼物了。

顿时对手里的配件少了那么一些兴趣,她直接把东西放下,拽着他的手腕就起身,“走,咱们回屋待着,我昨天弄了好些料子回来,给你做几身衣服。”

送礼物这种事有来有往才更有意思,程同志给了她惊喜,她自然也得回报一些惊喜给他。

昨天弄来的那么多布料本来就做了程同志的打算。

不过她嘴里的惊喜仅仅只是为他挑选,为他提议款式,以及为他找缝制的手艺人。

不然让她来做。

怕是程同志白发苍苍都穿不到这件衣服了。

拽着手腕把人拉了起来,看着程同志逐渐发红的耳廓,姜双双抿了抿唇,要是不承认她就是故意的。

还对着他眨了眨眼,像是很不明白为什么他站着不动不说还这么大反应,“怎么了吗?”

“我……”程缙是极力忍住才没低下头去看自己被牵着的手,深深吸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会转了个身伸手牵起了双双另外一只手,他脸上有些不自然但眼神带着浓浓的欢喜,“走,我们回家。”

“哈。”姜双双实在是没忍住,他们现在处于一个很搞笑的姿势,两人面对着面,她的右手拽着他左手的手腕,而他的右手牵着自己的左手。

她好笑地问:“你牵着我怎么拎东西?”

“……”程缙这才想起自己可是专门备了两大布袋的东西,原先还觉得这些东西会不会太少了,现在却觉得挺碍事儿的。

重倒是不重,主要是太大个了。

一只手根本提不过来,再让双双帮提一个以及自己松开手去提两个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没关系,以后总能找到牵手的机会。

但不能让双双真累着了。

哪怕就只是短短的一截路,他觉得还是得自己来。

手指松开垂在腿边。

两指指尖轻轻搓着,跟着弯身提起了两个布袋。

姜双双朝前带路,就见一群孩子围在自家门口,她很不客气地伸手在程同志拎着的袋子里抓了一把糖,直接塞在峰子的手里,“拿到院子外平均分给他们,多出来的一两颗就当你的酬劳。”

峰子敬了个礼,“保证完成任务!”

一把糖打发走这些孩子,自家的房门却还是紧锁,姜双双伸手敲了敲,“姜小舟,姜小舟!”

喊了两声,她跟着回头:“一定是太稀罕你送的东西,偷偷藏在家自己玩。”

“等我回了部队就给他弄一些子弹壳,让他自己黏着玩,除了坦克还能黏出很多形状。”

“真的吗?!”房门还没打开,屋里就传来了一道惊喜的声音,推开门的姜小舟眼巴巴望着自己的亲姐夫,“姐夫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去做,蒸鱼还是炒腊肉?我再给你剥两个鸭蛋?”

“都、都行。”程缙有些绷不住了,余光时不时瞟向身边人,小舅子叫他姐夫了耶!

“那行,我全都给你备上!”姜小舟显得特大气。

本来妈就说了要准备一顿大餐,除了自家准备的饭菜之外还专门从外面订了一只烤鸡。

正好有鱼有肉有鸡,不就显得他们对亲姐夫的看重?

见姐夫手里拎着的两个大袋子,他赶紧伸手去接一个,“来来,我帮你拿进来,姐夫你先坐我给你倒杯水!”

忙来忙去显得特别殷勤,足以可见子弹壳的诱惑力。

没一分钟,两杯热气腾腾的红糖水就端上桌,姜小舟一脸笑容继续道,“现在离饭点还得有一会,姐夫要不要先吃两个红薯填填肚子?我烤的红薯特好吃,不信你问问阿姐。”

“烤红薯?”程缙转头看向双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错嫁后随军养崽日常[七零]》 60-70(第7/28页)

姜双双对着他点了点头,坦然承认,“就是你原先吃的那个。”

“这样啊……”程缙忍不住想起昨天下午,拿着烤红薯对着一众战友们夸来夸去,把那两个瞧着普普通通的烤红薯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

所以他夸了那么多其实夸错对象了?

不!不是这样的。

他没有夸错,双双和小舅子姐友弟恭,这也是一种能耐,想想他上面的那两个哥哥,但凡聪明善良一些,他们兄弟之间也不会像陌生人一般。

所以能维护好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那也算是一种大本事。

一定是小舅子钦佩自己姐姐,所以才会特地去烤红薯给她吃,而双双心疼他,又将烤红薯转送给他。

这么一想着,心里暖洋洋的。

感觉比原先还要来的幸福了。

他立马夸:“你烤的红薯特别好吃,我等会一定得再尝尝。”

“那我这就去烤上!”姜小舟不怕麻烦,怕的是自己姐夫不麻烦他,这样的话如果姐夫忘记了,他还能理直气壮去提醒一下。

应下后转身就跑去了灶屋,把火生起来后就开始准备其他食材,等妈和小舅舅他们回来就直接下锅。

这一等倒是没等多久。

许英霞是和小弟一家一块回来的,下班后就一路赶着往回走,到大宅院门口时气息都有些不稳了。

她赶紧深呼几口气平息下来,跟着又整理了下衣服,确定没问题后这才迈过门槛朝自家走去。

程缙一直注意着外面的动静,听到有脚步声传来立马站起身,也忍不住拉了拉衣摆。

姜双双看着他,轻轻的道:“不用紧张,你早就过了关,还怕有人把你踢出去不成?”

程缙稍稍一怔。

不过两秒就明白她话里的意思,不由跟着露了一个笑容,“好。”

许英霞进来的时候刚好就看到这一幕。

两人相视而笑,这让她不由想起了老姜,二十多年前她和老姜站在人群中,不也是这般面对着面,对彼此露出了一个笑容?

也正是因为眼前这一幕,她对小程同志不由又满意了些许,对于双双要去随军的伤感也少了些。

她原先就说过,她希望双双能找个自己喜欢的对象,那样相处起来的日子才会更快乐一些。

而现在她敢肯定地说,这两个孩子一定是互相喜欢着。

见小弟一家也跟着进屋,许英霞轻轻咳嗽了两声,“小程同志,咱们又见面啦,上回就想请你进屋坐坐,这次总算有机会了。”

她热情招呼着,还将身后的许水生等人介绍给他,“除了丽珠你应该都挺熟悉的,上回在昌南大队还一起吃过饭……”

接下来就是一些客套的话。

你一句我一句,就这么聊了起来。

许英霞说的嘴干,走到边上为自己去倒了一杯水,正好就看到旁边搁着的两个布袋子,不知道里面装着的到底是什么,但其中一个袋子的鸡头还是能看清。

不免有些满意,第一次上门就带着一只鸡,这怎么说都算是重礼了,倒是不贪图什么,而是觉得他这么慎重自然是对双双表示看重。

端起水杯正想喝一口,可下一秒她直接瞪大了眼,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水都顾不上喝了,直接拉着双双就往里屋走。

一进去,就将她的手给抬了起来,“这手表哪来的啊?嘶,是小程送的?”

双双有多少家底她摸不清。

但就算再多也应该拿不出两三百块钱来,更别说手表票可不好得。

那除了小程同志外,好像也没第二个人选了。

见双双点了点头,许英霞又倒吸了一口气,特小声的道:“这孩子可真大方,头回上个门就给你送了一块手表,不行不行,我准备的还不够多,我还得再去加几个菜!”

姜双双将人拉住,“菜准备的太多等会都吃不完了,等会儿吃完选几块布料回送过去就是。”

许英霞想了想,“也行。”

说完转身就走,见小程杯子里的水喝了小半,等到立马拿起去添,不单单添水还特大方地往里面再舀了两勺红糖。

这要不是重客她可舍不得。

可就是太“重”了,程缙端起喝了一口,那味道齁到头皮发麻,甜的都有些发苦了。

不过脸上的表情没变,任谁都没看出有什么不对,那先前一般和屋里的人继续聊着。

不管是许阿姨还是许叔叔一家,闲聊的话题或多或少都在套他家的情况。

程缙特别地配合,人家问一句他能用十句话回,把家里老老小小的人口都说了一遍,多大了、在哪上班、工资多少、住的环境……几乎将程家的家底都掏了个空。

还表示着:“我所在的部队与老家有些距离,一年到头都很少有联系。”

不管程家的那些人好不好相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来往就少,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见一次面,就算想找麻烦也找不到他这里来。

而且真要那么不识趣,他也不是兄友弟恭的主,真闹起来只怕他们遭不住。

“这样啊。”许英霞听得脸上笑意更浓了。

她自然想双双和婆家的关系更好点,但要真相处不来还是远着些,小程倒也实诚,他那两个哥哥一听就不是好相处的主,要是能远着些自然好。

她这辈子受够了婆家带来的苦,双双能避着些更好,更重要的是小程的态度,虽然不清楚他以后的行为,但现在言语间还是挺护着,对他这个态度她还是挺满意的。

问得也都差不多,她最后才问起一个最重要的话题,“不知道你部队是哪个省?离咱们这边远吗?”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看向程缙。

这个问题关系到最后他们还能不能偶尔和双双见面,近点好办,要是稍微远点,哪怕是“偶尔”都没可能,这一走还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再见了。

姜双双也挺好奇,她倒不在乎远近,只要想路程再远她也能回,要不然先前也不会没问过程同志,只是在她心里,远点近点都无所谓,主要还是得看人。

程缙说了一个地名,他跟着道:“确实有些远,不过有直达的火车来往更方便,有机会许阿姨可以过去看看,那边离海近,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就能见到大海。”

“安东啊?”许英霞脸上的笑都有些摆不住了,她喃喃道:“坐火车都得七八天……等会,平阳公社是不是在安东?”

“对。”程缙点点头,“离得不算远,大概就两三个小时的车程。”

“哎呀!那太好了!”许英霞面上瞬间挤满了笑容。

她激动的话都有些说不清了,“欢、欢欢不就是在平阳公社的贤长生产大队吗?双双要是跟你去随军,她们两姐妹不就能在一块了?”

第63章

“这么近?”

“对啊, 没想到会这么近!”许英霞是真的特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错嫁后随军养崽日常[七零]》 60-70(第8/28页)

动,三个子女中她最放不下的就是欢欢,因为是头一个孩子, 那会老姜还在世,对头一个闺女宠着惯着,宠得欢欢从小就娇娇气气, 一个不乐意就嘟着嘴生气, 得哄好半天才行。

可后来老姜去世她接了班, 也是这个最娇气的闺女在家带着弟弟妹妹。

受了委屈也不说, 生怕她担忧。

肚子饿了也忍着,就怕弟弟妹妹饿得肚子疼。

前年突然发布下乡政策, 欢欢为什么愿意头一批去?还不是想着去的人能领一些粮食, 去了后搞建设说不准还能挣些粮食给家里寄来。

知道苦, 可谁都没想到下乡会那么苦。

但欢欢却真做到了,她是整个大杂院为数不多往家里寄东西的知青, 好像下乡后的知青往家里寄东西的就那么两三个人。

其他人要么很少有消息传来, 要么时不时就来一封诉苦的信件。

就跟老屋那边,本来姜老头也是盼着这些孙子孙女下乡后拉扯一把家里, 却不想全都是来诉苦,信里满篇哀求, 就希望家里能想法子把他们弄回来。

要真的那么好弄回来,今年他们也不用为了下乡的事那么着急了。

但欢欢又能往家里寄东西,信里也尽是让她放心, 可许英霞还是放心不下来,这么大老远她也没法真跑到安东,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时不时挤出点东西给她送过去。

上回拿到工资,她就直接挂了记号信给邮了十块钱。

后面又是寄了一大包的东西过去, 双双更是说等猪肉熏好,再和布料一块寄过去,钱和日常所需都备足了,不管欢欢是报喜不报忧还是其他,有家里时不时寄过去的物件,日子肯定能稍微好过一点。

有了这些,最少粮食方面不发愁。

也就不用自己辛苦下地挣粮食了,许英霞是从乡下走出来的,没嫁人之前也干过不少年的农活,太明白下地干活有多辛苦了。

她便希望,欢欢有家里的底气在,干农活装装样子就好,不需要太辛苦,等以后找到回城的机会,再想法子让她回来。

可就这样,她不亲眼看一眼还是不安心。

要是两姐妹以后能在一个地方就好了,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不远,不管是欢欢还是双双,要是遇到什么事都能有个依靠。

程同志是个会来事的,见许阿姨这么着急的样子,便道:“我现在还有任务没法回去,但如果阿姨实在是担心,我可以联系战友去贤长生产大队走一趟。”

许英霞一脸大喜,“会不会不方便?”

程缙摇摇头,“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而已,一个上午就能办好事,阿姨有没有什么话或者东西想给她带过去?”

别说不麻烦,就算麻烦战友又有什么关系?

这可是事关他的婚姻大事,战友们帮帮忙应该的嘛!

“没没没,就看看她过得好不好。”许英霞可不想太麻烦人家,只要能看看就行。

一旁的姜双双沉默着。

她倒是没想到会和大姐离得这么近。

而且她心里早就有了其他打算,只不过暂时没定下来,程同志最先就说过,他会在这边待半年左右,现在不过一个月,有些事也就没那么着急定下来。

她和大姐没见过面。

但在原身的记忆里,和大姐相处的片段最多。

很小的时候,就是大姐带着她和姜小舟,大部分都是关着门待在屋子里,宁愿三姐弟待着,也不愿意去老屋那边让王老太看着他们。

因为那样,弟弟妹妹在老屋会被其他人欺负。

宁愿自己累着些,也得将弟弟妹妹带在身边,宁愿关在小小的屋子里不出门,也不愿意去老屋。

在记忆里大姐要是有一个馍馍,她都会先掰开,给弟弟妹妹一人一半,那时候的姜小舟很不讨喜,性格特别霸道,会将姐姐们的食物抢过来自己吃,也因为是最小的弟弟,上头两个姐姐也都会让着他。

不过大姐会偷偷藏一些,等将姜小舟哄睡后,会将藏起来的那份食物偷偷塞进原身的嘴里,两姐妹靠在一块无声笑着,那是属于原身最快乐的记忆。

姜双双倒是不信什么因果。

只是她觉得,既然她现在已经是原身,那原身在意的家人以及在意的事,便是她在意的人以及事。

半年后她去部队随军,除了要将许妈和姜小舟安顿好之外,她还得处理一下工作的事。

工作指标难得,她又不是太缺钱用,那自然是把工作名额留给自家人。

而这个人选还用想吗?

只不过在落实之前她一直没跟许妈提起过,而且她相信许妈或许也有过这个想法,但她从没在她面前提起过。

在某些事上许妈真的很有边界感。

如果这份工作是家里给她弄来的,不用她提许妈肯定就已经做好了安排。

但因为这份工作是她自己得来的,许妈没提是她也不想影响她的决定。

不过在说之前,还得看这事好不好办。

下乡容易回城难,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并不是说有个工作指标等着她,就能将大姐直接弄回来。

而此时在贤长大队的姜欢欢可不知道家里为她做的打算,在乡下的日子特别艰苦。

他们大队一共收了八名知青。

如今七个全都住在山脚的一处破屋里,是真的特别破,破的贤长大队的乡亲们都不好意思这么欺负人,在他们住进去之前还帮着修缮了一下。

可即使如此,那也仅仅只是从漏大雨变成了漏小雨、吹大风变成了吹小风,好在这两年修修这、修修那,寻常时候倒也能勉强住人,唯独过冬……

“这天是越来越冷了,今年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去。”

“把炕烧起来,多捡点柴火总能熬得过去。”

“屋子到处都漏风,那风呱呱地往屋里吹,温度哪里上得去?”周青青叹着气,“咱们还是得去找大队长,让他找人帮着把屋子修一修,不然这风吹着咱们哪里熬得住?”

“那总不能光凭一张嘴就找人吧?”

周青青咬了咬唇,“那就一人拿点粮食出来,咱们几个人凑一凑,每个人也凑不了多少,不然冬天冷得生病,还得花更多的粮食。”

这个道理谁都懂。

但其他六人还是很舍不得,前头秋收才分了粮食,别说给家里寄去了,还了原先的欠粮,他们每人剩下的就不多,一天吃个五六分饱都难。

如果没事做也就算了,他们每天的活不少,不吃饱点哪里能干得动活?

见一个个都没开口,今年刚下乡的杨苏安问:“我记得你们之前说过,这房子还是开春修补过一次,那去年你们是怎么过冬的?”

刚问完,他就发现三个老知青脸上有些奇怪的神色。

一看就知道肯定发生过什么事,他想了想,“咱们虽然是从五湖四海来,但既然已经待在一个生产大队,那自然得相互扶持才能坚持下去,你们说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错嫁后随军养崽日常[七零]》 60-70(第9/28页)

所以别有事没事就瞒着,有商有量才是他们知青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更好的生存方式。

“有什么好说的,还不是有人不自爱,借住几个月就和人家儿子好上了,这大队谁还敢让咱们进屋?”矮个头的男人撇撇嘴,可他脸上的神色不像是嫌弃,表情反而更像是恼羞成怒。

周青青皱了皱眉头,“王强你别乱说,这件事之前就已经解释过,你要是因为又胡说八道被冯家找上门,我们可不会再替你说好话。”

“吃过一次教训还不够,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人家摆了酒领了证,冯家的人都没意见,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阴阳怪气?”

王强梗着脖子,“反正就是因为这件事,大队的乡亲就根本不可能再让我们知青借住他们家,这件事她必须负责任。”

周青青白眼一番,“行,那你自己去跟冯家说。”

“……”王强哪里有胆子,上回他差点被冯二川以及他家的兄弟打断腿,哪里还有胆子去闹?

但又不甘心就这么白白便宜了他们,“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不是说了要团结一致吗?大队的人要护着冯家,那咱们就去公社告状!”

周青青都懒得搭理他。

王强为什么会这么恼怒其他人不知道,他们同一批下乡的知青难道还不清楚?

根本就和借住没关系,她对着四个新知青说:“去年过冬我们都是借住在大队的乡亲家,但一借就得借住三四个月,他们不方便我们自己也不方便,而且借住也得给乡亲们一些借住费,与其连连花这笔钱,倒不如拿来修缮房子,毕竟咱们还不知道得在这里待多少年,自然得有一个安妥的落脚处。”

其实这个想法是好的,虽然借住花的并不多,但是就现在的情况他们怕是在生产大队得待好几年,那倒不如所有人凑一凑把这间知青屋修得更好一点。

能住得更久也能住得更好。

总比去乡亲们家借住来的好。

谁说贤长大队的乡亲人都挺好,但是能借住的那几家都有男同志,对于她们来说是真的不方便。

至于王强,呵,一个有色心没色胆的怂货。

知道她们几位女知青看不上他,便把主意打在了贤长大队的女同志身上,哪家姑娘漂亮哪家姑娘多,恨不得直接搬进去一块住。

等着吧,迟早有他受教训的时候。

杨苏安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那我投你一票,我也觉得把知青屋修缮比较好。”

周青青这么一说,明白的人自然知道选哪个好,除了王强之外所有人都赞同拿出一部分的粮食请大队长帮忙去找几个人来修缮屋子。

最后王强不同意都不行,除非他不住在知青屋,最后气得他转身就走,一边走还一边骂骂咧咧。

商量好后,差不多到了要干活的时间。

一个个收拾完便一同出了屋子,朝着田地的方向走去,杨苏安慢了一步没有跟上前面的队伍,而是特意和周青青并排走在一块,他道:“我能冒昧打听一下吗?王强刚刚说的到底是什么事,毕竟以他的一面之词很容易让我们这种刚来的知青误会。”

“确实容易误会。”周青青叹了一口气,“刚来一两个月还不清楚,贤长大队一共来了八名知青,但现在知青屋就只住了七个人,那一个就是姜欢欢同志。”

“她没有住在知青屋?”

周青青无奈地笑了笑,“她都嫁人了,自然是要搬到婆家去。”

“嫁人?!”杨苏安一脸震惊,“她……她不是知青吗?她难道不想回城了”

现在就嫁了人,能回城了怎么办?

总不能一辈子留在这乡下吧?

“回城?”周青青讽刺地笑了笑,“回城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更何况你要是盼着念着想回城,那总得坚持熬下去吧?”

农活是真的不好干。

即使已经下乡两年,她到现在还是不适应,干活干得累、吃又是吃得最少,这日子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回去的那一天。

姜欢欢就很有自知之明。

她在尝试两个月的农活后,很明白自己不是干这个的料,所以她果断地选择嫁人了。

倒不是像王强说的那样,借住时和冯家的二儿子勾搭在一块,而是早在借住之前她就认准了这个人。

一个特别高壮的农家汉子。

模样长得还挺周正,但她姜欢欢也不是光看脸的人,她看中的是冯二川健硕的身材,一锄头下去,土地中就弄出好大一个洞。

她挥十几下都挖掘不出来。

当时她看得就心动不已,不过那时她还挺矜持,看也是偷偷摸摸地看,对方要看过来她赶紧撇开眼神,脸上红得厉害也不敢和他对上眼神。

可干了两个月的农活后她就实在是遭不住了。

她觉得再这么干下去要么人没了、要么人废了,浑身筋疲力尽的她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浑身酸痛,连翻个身都困难。

一边哭一边足足考虑了十五分钟。

然后她很坚定地决定,她得找个男人养着。

而身材健硕的冯二川,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这个决定仓促了那么一点点,但自打有了个对象后,她在贤长大队的生活条件那是呈直线上涨。

有人护着她、疼着她。

她再也不用在田地里忙得腰酸背疼直不起身,也不用捂着咕咕叫的肚子饿得极为难受。

所以呀,就是很多人不理解她一个城里来的知青为什么愿意嫁给一个乡下汉子。

还有人觉得她是不是被骗或者被强迫了,要不然一个城里姑娘怎么下乡不到半年就和一个乡下汉子结了婚。

可其实哪里是半年呀。

她想得很清楚。

自己真的不是干农活的料,总有一天会撑不住,那既然都是撑不住,她干嘛还要继续熬着受累?

所以下乡不到三个月她就和冯二川偷偷谈起了恋爱,当时知青们要借住在乡亲们家,还是私底下操作了一番让她搬进了冯家的小柴房。

倒没做什么偷偷见不得人的事。

但更方便冯二川悄摸摸地投喂她,有什么好吃的就从小柴房的窗户扔到桌子上,一个星期四五天她推开房门就能看到桌子上的惊喜。

半个烙饼、两个馍馍,又或者是好几枚鸟蛋。

有时还能见到一些肉荤,鸟肉鱼肉,全是他和伙伴从山里弄来的,自己不一定吃到多少,大部分都进了她的肚子。

也正是因为投喂得多了,冯大娘察觉到粮食对不上,偷偷观察一下才知道是自家二小子祸害了不少,拿起竹条就往他身上抽。

姜欢欢哪里舍得自己对象被抽?

尤其还是抽打在胸脯上,想想上面落了印子她就心疼得不行,想都不想就直接挡在了他面前。

这一下冯家所有人都知道冯二川这小子有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老婆是把刀[甜宠] 重生之天天捡垃圾 讨好失败 双程记 深情渣男 始乱终弃后发现对象是偏执狂 拳打朗姆,浅尝琴酒 强娶谋士后将军跑路了 漂亮钓系和他的禁欲同桌 年代文炮灰真千金早逝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