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谁人不识君 > 110-120

110-1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只有雄竞存在的修真界 忍界修罗带球跑 我捡的黑猫是反派 枕相思 窃玉春台 听说我是神算子 反派对我产生了食欲怎么办? 全星际都知道我当寡妇了 御赐第一女仵作 焦渴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人不识君》 110-120(第1/15页)

第111章 叛臣

侍从呆愣地望着季随舟。

季随舟冷冷道:“还不滚?”

侍从迅速爬起来, 逃也似的跑了。

延光帝走近季随舟,他先是将季随舟上下打量了一番,确认季随舟没事后才开口:“随舟, 你冲动了。”

季随舟甩着刀尖上的血花, 漫不经心道:“我为皇兄明志,皇兄怎的还怪起我来了?”

“此举有失妥当。”延光帝语重心长道。

季随舟转身背对着延光帝, 懒得再听他说, 于是毫不客气地打断他:“要被送去和亲的又不是皇兄,皇兄当然不急。”

延光帝无奈道:“朕几时说过要送你去和亲?只是那翰隅王胡言乱语。”

“那他不该死吗?”季随舟发问。

延光帝心累地看着季随舟, 最终叹气道:“杀了便杀了吧。”

喻勉:“……”

左明非:“……”

很好, 他们二人建议杀了翰隅王时,延光帝不是装没听见就是直接拒绝, 到了季随舟这里,延光帝只一句轻飘飘的“杀了便杀了吧”。

恐怕将来弈王想要皇位, 延光帝也会来一句“给了就给了吧”。

翰隅王死在周军之中,北岳人怕是很快就会发动一轮进攻, 喻勉召集将领商讨应战事宜。

营帐外,季随舟捧了一把冰水浇在自己脸上,洗去了手上和脸上的血迹,血迹融化在冷水中,蔓延出更加浓郁的腥味。

季随舟重重地呼了口气, 他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眼睛时,眼前被递了一方帕子,季随舟顺着帕子看过去, 看到了一张带着关切的脸。

“先生…”季随舟下意识唤出声,他这轻轻柔柔的一声, 仿佛又回到了曾经闲云野鹤的样子。

左明非询问:“殿下还好吗?”

季随舟犹豫片刻,最终拒绝了左明非的帕子,他胡乱用袖子擦了把脸,而后岔开话题道:“先生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见季随舟不肯收下自己的帕子,左明非自然而然地收回来,继续道:“只是殿下这般自苦,让人觉得心生不忍。”

季随舟缓缓抬眸,他沉默了很久,左明非始终温和耐心地注视着他,这不由得让季随舟想起在学宫时的某个午后——

作为刑部侍郎,左明非偶尔会去学宫为学子们讲解大周律法,在季随舟眼里,这些入朝官员身上总带着厚重的官场气,但左明非不同,这个享有盛名的刑部侍郎温润随和,不像是刑部的官员,倒像是礼部的。

季随舟性情寡淡,学宫的先生们每每教导他身为皇子,上要忠君爱国,下要造福百姓,可扪心自问,季随舟对这些事情着实提不起兴趣,他经常因为过于怠惰被学宫先生责罚,而左明非是唯一没有责罚过季随舟的人,旁人问起,左明非也只是笑着说:“殿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不仅他自己知道,全大周的人都知道——那时候,还是九殿下的弈王一心想出家当道士。

可惜世事无常,当年寡淡懒散的少年成了如今这副喜怒无常的模样。

左明非对季随舟是有些内疚,因为乾德帝的死确实与他脱不开关系,作为乾德帝最宠爱的皇子,若是乾德帝在世,季随舟应是过的比如今自在。

“先生好意,随舟心领。”半晌,季随舟才微微颔首。

左明非道:“其实陛下很关心殿下。”

季随舟看向王帐的方向,随后发出一声嗤笑:“左大人能这么想,那皇兄的目的才是达到了。”

左明非眸光微动,心头闪过几分猜测。

季随舟又成了一副谁也爱答不理的样子,他转身就走:“眼下要紧的是护住上京,上京若失守,则大周必亡。”

左明非望着他的背影:“如何说?”

季随舟停下脚步,他微微仰脸,北风冻住了他湿润的鬓发,吹在脸上异常刺骨,他问:“先生,你信命吗?”

左明非温温和和道:“我更相信事在人为。”

“先生又如何得知,你所谓的人为,不是命运引你做出的决定?”季随舟黯然地垂下眼皮。

左明非顺着他问:“所以,命运会把殿下推向哪里?”

季随舟寥落地笑了声,他意义不明地说:“先生,我是弃子。”

看着季随舟走远,凌乔忽地出现在左明非身前,他挠挠头,不明所以道:“公子,王爷怎么神神叨叨的?”

左明非微叹一声,而后温和地看向凌乔:“你不觉得他可怜吗?”

“可怜?”凌乔理所应当道:“能随心所欲地发疯,还能被皇帝纵着,这叫可怜啊?”

左明非自言自语道:“但愿…殿下真的无二心。”

凌乔好奇问:“若他有呢?”

“除之而后快。”左明非的嗓音平和悦耳,却成功地把凌乔噎住了。

左明非回到营帐内,里面只剩下喻勉,延光帝还有几员大将。

吴懿严肃道:“大周境内出现这么多的北岳人,这边境是如何守的?”

“边境将领…说不定已经叛变了。”秦副将心事重重地说。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墨逍!当初就不该派他去守边!”有人义愤填膺道:“他娘的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墨逍身为学宫祭酒,去边境凑什么热闹!”

“胡将军,话不可这么说,想当初北边战事告急,若非墨逍先生临危受命,那打到上京城外的可就不止东夷人了。”说话的人是北城门的守卫军将领崔闻谦。

秦副将点头:“崔将军这句话公道。”

延光帝看喻勉一直保持沉默,便忍不住问:“喻卿,你如何看?”

喻勉淡淡道:“臣唯陛下马首是瞻,陛下说如何,那便是如何。”

延光帝轻咳一声:“喻卿作战经验丰富,不妨说两句。”

喻勉只说了一个字:“等。”

“等?”

“此时敌暗我明,也只能等。”吴懿颔首表示认同。

胡将军嗤了声,他不服气道:“等?那要等到何时?”

帐外鼓楼惊起,帐内将领瞬间警惕起来。

“敌袭——有敌袭——”有人高声呼喊。

喻勉猛然起身,稳声道:“就现在。”

原本的军营迅速嘈杂起来,士兵们动作迅速地排兵列阵,帐外,左明非已经牵来了喻勉的战马,两人相视一眼,左明非先道:“我会守在陛下身边,战场上刀剑无眼,你要当心。”

喻勉安抚性地捏了捏左明非的肩膀:“你也是。”

战场上刀光血影,激烈的交战声响彻云霄,血腥气几乎蔓延到了北城门,厮杀几乎持续到傍晚彼时风雪交加,漫山遍野的尸首分不清敌我。

喻勉银枪挥舞,顷刻间便刺穿两人的胸膛,忽地,他眼前窜出一个夹杂着血色的银色身影,这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人不识君》 110-120(第2/15页)

影宛若一只极速旋转的飞镖,所过之处,血花飞溅,那人脸上身上全是血,真真地印证了何为浴血奋战。

喻勉定睛一看,看清了那宛若修罗的人影,正是季随舟,他目光一紧,心想按照季随舟这不要命的杀法,随时随地都能命丧战场。

“谁准他上战场的!”喻勉皱眉质问。

有人冷嗤道:“弈王那么嚣张,谁能拦住他?”

弈王确实嚣张,只见他单枪匹马地孤身闯入到敌军腹地,人的惨叫声和马儿的嘶鸣声撞击着人的耳膜,季随舟的战马被五六根长矛刺穿,他从马上滚落,没入到人流之中。

喻勉眸光微顿,为季随舟捏了把汗,季随舟的架势不是在杀敌,而是在找死,这般不管不顾的杀意,分明是心存死志。

秦副将嘶喊着:“去救王爷!快去救王爷!”

胡将军一脚踹开身旁的北岳士兵,骂道:“他娘的!谁顾得上管他?”

秦副将吼道:“管不上也要管!弈王若是死在这里,我们都别好过!”

喻勉策马往季随舟的方向驰去,他本以为季随舟可能身负重伤,却见季随舟只是磕破了额头,此时季随舟正将长刀狠狠地从一个北岳士兵们的胸膛中拔出,反手又是一刀。

崔闻谦忽然道:“太尉,你看王爷身边,是不是有个奇怪的人影。”

喻勉凝眸看去,只见一个飘逸如鬼魅的身影跟在季随舟的身边,那人影身着北岳人的白狼盔甲,不动声色地替季随舟除去了身旁的危险。

那个人是谁?

只是眨眼功夫,那身影便先消失了,仿佛是喻勉眼花一般。

喝彩声响彻在耳畔,“王爷威武!!”

“王爷这一刀漂亮!”

“王爷威武!!”

“弈王!弈王!弈王!”

乱军之中,季随舟一刀将敌军将领封了喉,这一刀看得人心振奋,大周军队宛若潮水般地涌向敌军,敌军节节败退,只好撤离。

一战结束,军队休整。

季随舟无视别人的称赞,亦无视别人的白眼,他独自靠在断木上,闭上眼睛假寐。

喻勉走近问:“你在找死?”

季随舟看他一眼,随后又将眼睛闭上:“是啊。”他回答的漫不经心。

喻勉道:“有人在暗中保护你,你可知是谁?”

季随舟环顾四周,戏谑地看着喻勉:“你是说你?”

“我没同你开玩笑。”

季随舟淡淡道:“不知道,没兴趣。”

喻勉沉默片刻,而后道:“滚回你的营帐中去。”

季随舟:“你有什么资格指使我?”

“我大周不需要找死的兵!”喻勉陡然提起音调,怒斥:“战场也不是你找死的地方!”

旁人被这动静惹得频频侧目。

季随舟皱眉注视着喻勉,两人陷入到僵持之中。

凌隆是这时候回来的,他出现在喻勉身旁,呼吸不稳地说:“主子,已经得到确切消息,墨逍失踪了。”

喻勉猛然侧首。

凌隆满身风尘仆仆,他道:“而七万北岳大军已经攻破边境城防,至多五日到达雍州,主子,属下怀疑墨逍已经叛变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季随舟脸色更难看了,他自言自语地喃喃:“不可能,怎么会。”

胡将军骂道:“我早说过这老头不靠谱!”

“先回军营。”喻勉吩咐。

回到军营后,喻勉发现左明非不见了,延光帝心急如焚地解释:“喻卿,太子南下途中遭遇刺杀,与既明他们走散了,现下不知所踪,憬琛带人去增援了,依你之见,可还要加派人手?”

自从与东夷一战,大周兵力锐减,眼下北岳虎视眈眈,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

喻勉脸色黑的像锅底:“不如臣再告诉陛下一桩坏事。”

延光帝脸色发白:“什么?”

“墨逍叛变了。”喻勉一字一顿道:“陛下,再有五日,北岳七万骑兵便会到达雍州,加上藏在山中的北岳人,他们兵力不下十万,情况不容乐观。”

延光帝两眼一瞪,只见他脸部和脖子的眼色红紫交加,“呕…”一口黑血从喉间喷出,延光帝像是被突然抽走了力气,摔倒在地上。

场面顿时乱成一团,延光帝悔恨交加,他捶胸顿足道:“是朕用错了人啊。”

季随舟抱臂站在一旁,与其他将领着急的神色相比,他多少有些冷眼旁观。

“朕对不起列祖列宗,朕对不起列祖列宗啊!”延光帝哭喊道,他忽然看向季随舟,像是病急乱投医道:“随舟!随舟…你一向同墨逍先生交好,你一定知道他在哪里的对不对?你去找他说说,不能…不能让北岳人再入境了…随舟…随舟…”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季随舟身上。

季随舟冷冷道:“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喻勉想起战场上看到的那个鬼魅人影,崔闻谦适时开口:“有句话,末将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副将急切道:“啊呀,崔老弟,你别磨蹭了,有话就说!”

崔闻谦犹豫道:“方才战场之上,每当王爷陷入到险境之时,我似乎总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徘徊在王爷身边。”

季随舟微顿,哼道:“口说无凭,你有证据吗?”

崔闻谦识趣地闭嘴了。

喻勉缓缓道:“王爷身边,似乎是有个奇怪的人。”

季随舟怒道:“崔闻谦!喻勉!你们怀疑本王与墨逍勾结放北岳人入境?”

一直对季随舟不满的胡将军阴阳怪气道:“这可是您自己说的。”

第112章 帝王心术

尽管延光帝极力维护季随舟, 但由于季随舟同墨逍关系匪浅,他还是被暂时关押起来。

为应对强敌,朝廷的剩余官员正安排百姓陆续离开, 城内的世家大族认为皇帝还未南下, 上京估计着危险不到哪里去,于是他们为了在皇帝面前彰显自己, 打着与京城共存亡的旗号, 打算留到最后一刻。

对此,喻勉心想, 想必是上京安定太久了这才让这些人如此不知死活。

布置好城防后, 喻勉心情沉重地站在城墙上,方才他收到左明非的书信, 信中说太子还未找到,南下的途中流寇遍地, 并不安稳,左明非还嘱咐他要好好照顾自己, 并在信的末尾补充一句:多多留意弈王殿下。

“大人,要将王爷押送回大牢吗?”崔闻谦登上城墙,询问喻勉。

喻勉呼了口气:“陛下如何说?”

“陛下病了两天了,属下不敢前去叨扰。”崔闻谦二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还很年轻, 他望着满是疮痍的土地,心情沉重地问:“大人,上京能守住吗?”

喻勉看他一眼,反问:“你觉得呢?”

崔闻谦苦笑道:“一个月前, 上京城内还是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人不识君》 110-120(第3/15页)

舞升平的太平模样,如今却危若累卵, 末将…末将不敢猜测了。”

喻勉笃定道:“能。”

崔闻谦眸光微闪,他神色动容地看向喻勉。

喻勉目光旷远道:“我们能挡住东夷人,就能挡住北岳人。”

“嗯!”崔闻谦重重点头,之后,他叹气:“末将未曾想过,墨逍先生竟然是这样的人。”

“你同他很熟?”喻勉追问。

崔闻谦不好意思道:“先前在学宫学习时,末将听过墨逍先生的课,墨逍先生是个很风趣的人…其实,也不怪他人怀疑弈王殿下,墨逍先生对弈王殿下很是亲厚,听闻还传给弈王一套逍遥功法,不过这些都是传闻,末将也只是听一听。”

喻勉突然有了个不好的猜测——弈王先是胁迫延光帝上战场,是想让延光帝死在战场上。

而后墨逍叛变放北岳入境,大周岌岌可危,身为一国之主的延光帝自然颜面无存,换句话话说,若是大周真的亡了,延光帝以死谢罪都不为过。

太子又在这个时候失踪,大周没了能继承大统的储君。

这时,弈王在战场上大放光彩,若是延光帝真出了事,他简直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员。

那这一切,是否是墨逍为了让季随舟继承大统而布的局?

喻勉呼吸急促起来,他迅速转身道:“回军营,见陛下。”

崔闻谦立刻跟上去:“是。”

喻勉行色匆匆地回到军营,到处都是严阵以待的状态,喻勉来到王帐,延光帝已经从昏迷中醒过来了,“喻卿。”他虚弱地唤了一声,而后道:“百姓可还好?”

“回陛下的话,该撤离的都撤离了。”喻勉注视着延光帝苍白的脸,理智回了神,说到底,方才的都是猜测,只要保护好延光帝,一切都有转机。

喻勉又道:“陛下,军营条件艰苦,您尚在病中,不如先行回宫,这里有臣守着。”

延光帝摇了下头,虚弱道:“朕要同兄弟们共甘苦…”

“崔将军。”延光帝招了招手:“朕已派遣弈王去守东城门,你速速赶去,务必保护好弈王的安全。”

崔闻谦道:“臣遵旨。”

喻勉蹙眉:“陛下,此时不易重用弈王。”

“喻卿,随舟是朕弟弟。”延光帝叹气:“东城门在四个城门之中是最安全的,随舟受人怀疑,只有得了军功才能打消他人疑虑,喻卿,朕以性命担保,随舟绝无反心…”

“陛下这是在把我大周的存亡当儿戏!”喻勉忍无可忍道。

延光帝声音冷了下来:“喻卿这是在怪朕?”

喻勉攥紧拳头:“臣岂敢。”

“不必再说了,大敌当前,喻卿你守好七里坡就行。”延光帝不由分说道:“朕自有分寸。”

喻勉憋屈地退下了,他衣角带风地离开王帐,崔闻谦赶上前来,安抚道:“太尉莫生气,弈王那里,末将明白该做些什么。”

喻勉停下脚步,他递给崔闻谦一个令牌,直接道:“崔将军,若是你发现弈王与北岳勾结,不必通报,先斩后奏即可。”

“末将遵命。”

喻勉心中的阴霾挥之不去,他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却在此时,前方传来通报,北岳大军再次发动袭击,喻勉来不及细想,再次踏上战场。

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喻勉和吴懿兵分两路,一路突袭,一路包围,最终取得了胜利,也恰在此时,肆虐了好几日的风雪终于停了。

回军营的路上,吴懿痛快地笑着:“依我之见,这北岳人只会打嘴仗!什么七万人的铁骑,这人马分明两万都不到!太尉?太尉!”

喻勉回身,看向吴懿:“吴将军,怎么了?”

“打了胜仗,太尉为何还心事重重的?”吴懿扬起唇角,打趣:“莫不是思念哪家儿郎了吧?”

知道喻勉与左明非事情的将领都笑了起来。

喻勉扯了下唇角,“……”

吴懿调侃道:“太尉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可以理解。”

喻勉果断换了话题:“吴将军不觉得奇怪?今日这胜利来的太容易了些。”

吴懿思索片刻道:“是有些,不过…天佑我大周,说明我大周不该亡,梁将军若还在世,定会欣慰。”

喻勉:“但愿如此。”

喻勉一行人刚回到军营后,忽然几声惊雷巨响,一瞬间,仿佛地动山摇起来,吴懿正在下马,差点摔倒在地,喻勉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吴懿赶忙站稳,惊道:“天爷啊,地震了?”

“不,不是。”喻勉似有所觉地往都城方向看去,他眉心狠狠一跳,差点忘了呼吸,“是上京城,上京城…走水了…不对!”

喻勉目光一紧,炮破声不绝入耳,在这样的震势下,上京城的高大建筑纷纷倒塌,城内的哭喊呼救声似乎传了过来,喻勉心中觉得奇怪,按道理说,上京城内应是没有多少人了,那这接连不断的哭喊声是来自何处?

爆破声停止之后,上京城俨然成了一座废墟,前去查探的士兵回来通传,城中到处都是北岳士兵的尸体,他们是从东城门进入的上京城,原来,他们声东击西,在北面托住喻勉,只是为了从东面进入上京。

发现北岳人的意图之后,崔闻谦和季随舟拼死阻拦,最终,崔闻谦战死,季随舟不知所踪。

进城之后,北岳军队肆意屠杀城中剩下的世家大族,正当他们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攻占了上京之时,却不知上京之中早就埋好了足以毁灭他们的火/药,最终,上京城成为了这七万北岳人的坟墓。

由此,墨逍放北岳人入关的真实意图展现在众人眼前——墨逍深知大周军队在与东夷人一战后兵力大损,可是北岳铁骑虎视眈眈,在此之下,墨逍诱敌深入,以投敌之假象,放北岳军队入关,当他们深入大周内部,表面上是侵占了大周的领土,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孤立无援?

最终,在保证大周兵力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北岳七万士兵永远地留在了上京城。

墨逍。

喻勉在心底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看着上京城在自己眼前变成一座废墟,喻勉简直心神震荡,与此同时,一些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王帐之中,延光帝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朕不相信!朕不相信!你们快去找随舟!快去啊!!”

喻勉深呼吸一口气,吩咐道:“都退下。”

其他将领也是满面哀痛,听到喻勉这句话,他们先是一怔。

喻勉面无表情道:“退下,我有要事同陛下相商。”

其他人纷纷退下。

延光帝满脸焦急地望着喻勉:“喻卿可是有随舟的消息了?”

“臣倒是情愿王爷已经死了。”喻勉听不出语气地说。

延光帝无奈地落下两行清泪:“为了大周,随舟与墨逍先生以身作局,喻卿为何还不信他?”

“臣请问陛下,这真的是王爷与墨逍做的局吗?!”喻勉骤然怒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人不识君》 110-120(第4/15页)

延光帝盯了喻勉片刻,他擦去两行清泪,微叹:“喻卿,什么意思呢?”

喻勉目光如炬地看向延光帝:“与墨逍合作的人,是陛下。”

“这个局,得了十成十好处的人,也是陛下。”

“陛下不肯回皇宫,是因为知道有去无回。”

“陛下非要王爷去守城,是想把上京失陷一罪落实到王爷身上,因为北岳人进城之后,会杀了陛下最厌恶的一群人——世家,这样一来,世家覆灭与王爷脱不开干系,日后,即便王爷有反心,那也将得不到世家的支持。”

“想必崔闻谦也是陛下和墨逍的人,他一直在试图告诉我墨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王爷。”喻勉脑海中闪过关于崔闻谦的细枝末节——无疑都和墨逍有关。

“陛下看似对王爷掏心掏肺,实则和先帝一样。”喻勉嗓音低沉:“是你们亲手把季随舟推入了万丈深渊。”

延光帝忽地一笑,他和声道:“喻卿这样的人,也会替旁人不公?”

喻勉语气淡漠道:“臣自知不是什么好人,可也断然不会跟人合伙去欺负一个孩子。”

“有什么所谓?”延光帝不以为意道:“和大周比起来,随舟的利益是最微不足道的。”

喻勉想起来延光帝曾对左明非说过的话:“父皇在时,谁都知道随舟是他最宠爱的皇子,可也是父皇,多次陷随舟于不义之地,只因为随舟的利益在帝王的眼中最为微不足道,所以即便父皇宠他护他,却不在乎他的想法,最终导致他众叛亲离,落下一身骂名。”

这话里面隐含的帝王,恐怕也包括了延光帝自己。

延光帝缓缓起身,他尽管脸色脸色苍白,却一扫虚弱之态,他仍旧语气平和:“朕之所为,皆是为了大周,爱卿,还想质问朕些什么吗?”

君主如此,喻勉该是欣慰的,毕竟延光帝没有他看起来那般无用,但喻勉的心情却沉重得很。

喻勉喉咙发紧:“臣不敢。”

“嗯,朕晓得,爱卿最有自知之明,说起来,朕日后还要多多依仗爱卿。”延光帝又咳了两声,而后道:“爱卿既然那么关心随舟,那朕就派你亲自去将随舟接回来。”

喻勉抬眸看向延光帝。

延光帝和颜悦色道:“朕如何会舍得自己的弟弟枉死?放心吧,随舟还活着。”

喻勉神色阴沉地转身。

“喻卿,若叫随舟知道,他身边的至亲都在算计他,你猜他会如何?”延光帝的声音喻勉身后传来。

会如何呢?喻勉心想,那孩子本来就不想活,知道了这些事只怕会更加想死。

延光帝用一种有苦难言的语气道:“朕相信爱卿会守口如瓶的。”

第113章 庇护

寒冬凌冽, 空气中杂糅着硝烟之气,硝烟之气中又裹挟着血腥味,夕阳逐渐倾颓, 将苟活于世之人拉进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喻勉策驰在通往上京的道路上, 他眉心紧皱,目光烦躁地望着远方, 想从已成废墟的昔日都城里寻找出什么。

路上所见皆是尸体——北岳人的尸体, 往日繁华不再,硝磺之气蔓延在都城上空。跟随喻勉而来的周军气氛沉闷地清理着战场, 喻勉继续往前奔驰着, 直到看到一个单薄的人影。

残阳如血,余晖镀在季随舟身上, 显得他整个人有些缥缈,似乎要随着落日消失一般。

季随舟背上背着一具尸体, 他行尸走肉般地前行着,喻勉看不清他的表情, 便唤了一声:“季小九。”

闻声,季随舟缓缓抬头,他脸上血迹未干,神色空洞又茫然,待看清来人之后, 他眸光微闪,微微启唇,欲言又止地望着喻勉,整个人仿佛要碎掉一般。

喻勉下马, 大步走向季随舟,他心绪复杂地望着季随舟, “殿下…还好吗?”

这显然是句废话。

季随舟低声喃喃道:“我没守好东门…是我没收好东门…”

喻勉喉结滚动,嗓子有些干涩,“……”

“我原是要死守东门的,可我的头太疼了,我疼晕过去…再次醒来时,他们都死了…”季随舟语无伦次地说:“还有一个,晋二没死…晋二哭着求我救他,我答应了,我说好…我就将他背出来了…”

喻勉看向季随舟背上世家装扮的少年,想来是季随舟的旧友,“殿下。”喻勉嗓音低沉:“晋二公子已经断气了…”

季随舟身子一僵,他摸着身前冰冷的手,泪水从脸上滑落,“我想救他的…”

在季随舟身上,喻勉仿佛看到了曾经麻木低沉的自己,绝望失意的左明非,还有含恨而终的白鸣岐。

“殿下,此处不易久留,先随我回军营。”喻勉拉住季随舟的胳膊。

季随舟执拗地站着,他望着不远处的大周骑兵,几近惨淡地笑了声,低声喃喃:“我回不去了啊。”

喻勉皱眉回首,他望着季随舟毫无生气的脸,后知后觉到,延光帝的所作所为,季随舟如何会不懂?他启唇:“你知道是陛下…”

“嘘。”季随舟竖起满是伤痕的食指,有气无力地笑了下:“喻大人,有些事情说不得。”

“你猜出来了?”喻勉心有预感。

“只是猜测…也只能是猜测。”季随舟仰脸望着乌压压的天际,声音哽咽道:“若是猜测成真,那我这一生…不就太可笑了吗?”

父不父,兄不兄,子不子。他只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

季随舟痛哭出声,他扑通跪地,身后的尸体也摔落在地,庆幸的是他已经感觉不到疼了,“可是怎么会…父皇他待我那样好,皇兄他看着我长大…我已经一无所有了,我又怎能否认那些过往…”

季随舟双手紧紧抱着头,一边摇头一边否认:“所以,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是我没守好东城,只能是我…”

训练有素的骑兵接憧而至,喻勉通往留意到了以胡将军为首的周军,他目光一凛,挡在季随舟身前,淡淡道:“胡将军,你不去忙着打扫战场,来此作甚?”

胡将军的目光落在喻勉身后的潦倒少年身上,高声道:“弈王以城内世家为饵,放敌军入城,虽取得大捷,但世家无辜,他需得偿命。”

喻勉冷笑一声,缓缓道:“偿命可以,圣旨呢?”

胡将军意味深长地翘起唇角:“我们随太尉而来,奉的自然是太尉的指令,哪里有圣旨?”

喻勉脸色微变,片刻后,他从喉间发出一声低笑。

陛下好计谋啊,先是将不择手段的名头安在季随舟头上,让季随舟背了害死上京世家的罪名,又派他“诛杀”季随舟,这样既消灭了七万敌军,还能将“罪魁祸首”季随舟定罪。

延光帝自己落了个干干净净——毕竟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当初连王太后,五王爷这等叛军都不忍定罪的陛下,又岂会伤害自己最疼爱的弟弟?

那只能是喻勉来。

喻勉在替季随舟觉得憋屈的同时,心中竟然有些久违的欣慰,帝王心思缜密如此,于大周而言,这并不是一桩坏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人不识君》 110-120(第5/15页)

望着喻勉变化不定的神色,胡将军趁势劝道:“太尉,只要除掉弈王,我大周安定指日可待啊。”

这倒也是。

季随舟活着就等于提醒延光帝这段不光彩的往事,而且即便是以世家性命作饵,除掉七万敌军的功名也是落在季随舟身上的,谁能保证季随舟不会居功自傲,继而拥兵自重呢?

就如同季随舟说的那样,从来都不是他想做什么,而是他们以为季随舟要做什么。

政客们都喜欢在麻烦变大之前将这苗头掐灭,喻勉也一样,良心于他们而言,是最不中用的东西。

喻勉手腕翻动,顷刻间,一杆银枪便出现在他手中,喻勉缓缓转身,将银枪架在了季随舟肩头。

季随舟抬起满是泪水的眼睛,四目相对,季随舟读懂了喻勉眼中的冷漠杀意,他缓缓闭上眼睛,连反抗都不曾。

季随舟从未对喻勉抱过希望,这个几乎站在大周权力顶端的男人,如何会为了一个帝王的弃子而手下留情?

喻勉眯眸注视着季随舟:“季尧,不顾世家性命放敌军入城,这罪名你认还是不认?”

季随舟可笑地嗤了声,仍旧闭着眼睛。

喻勉压低枪杆,季随舟疼的眉头皱了皱,他听到喻勉继续问:“怀有二心,意图谋反,这罪名你认还是不认?”

季随舟:“……”

胡将军心有不耐,却不得不毕恭毕敬道:“太尉,不必同他废话,您的时间宝贵…”

喻勉给了胡将军一个不咸不淡的眼神:“本官做事,何需你来指教?”

胡将军脸色黑沉道:“只是太尉这般磨蹭,回头陛下问起…”

喻勉不容置疑地打断他:“此事是本官一人所为,与陛下何干?”

胡将军骤然语塞:“……”

喻勉眸光危险地落在胡将军身上:“反正也要杀个皇亲国戚,本官不介意再杀一个不听话的下属,你觉得呢?”

“属下知错。”胡将军后背发凉,他丝毫不怀疑喻勉会这么做。

喻勉重新看向季随舟,他持续加重手头力道,语气深沉:“季尧,两面三刀,取得易山居少主信任,继而害死易山居宗主,这些罪名,你到底是认?还是不认?”

季随舟蓦地睁开眼睛,他呼吸微重,目光沉沉地望着喻勉:“……”

喻勉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季随舟,态度冷漠:“你若认了,本官现在便了结你的性命。”

季随舟跪坐于地,他双手攥住地上的残雪,血水和雪水一同融化在他手中,他垂首轻声道:“不认…”

喻勉唇角微微扬起:“什么?”

“不认!”季随舟骤然抬头,双目满是泪水,却也无比坚决:“我不认!害死易宗主的不是我!怀有二心的不是我!放敌军入城的更不是我!我不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 LIKE 恐同Beta今天也在被迫贴贴 单向匹配 满门抄斩二十一次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渣攻试图洗白[快穿] 我是佐樱好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