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40(2 / 2)
陆风看着纪明悟,长久后感叹一声,“明悟你变老了。”
半手长的胡子,两鬓斑白的头发,脸上皱纹肉眼可见。
纪明悟闻言倒是不见多少愁绪,笑着道:“先生你已经离开三十一年有余,而明悟今年五十六岁,再过几年便是花甲之年了……”
“三十一年……”
陆风默默念着这个数字,他对此并没有什么实质感,一切都恍如昨日,可这三十一年对纪明悟这样的普通人来说便是半生。
“怎么没娶妻呢?早该在拿到十国魁首那会儿就有人上门提亲了。”
世间好女子很多,纪明悟这样的条件想来娶妻并不难,夫妻俩相互扶持也比他这形单影只的热闹。
纪明悟没想到陆风会问这茬,时隔多年终于又有了长辈看顾的感觉,心中一暖。
只是这问题他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但因为是陆风问的,也只能细细思索,然后回道:
“从前那会儿确实有,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大事我还是想等先生点头,只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五年,再相见便是在大荒山……”
相见就是别离,陆风这一走就再无归期。
“后来国事繁忙,我渐渐的就没有这心思了,也习惯一个人。”
“先生不必为此忧愧,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毕竟这个相位也不好做,威胁不少,孑然一身反倒能放手做很多事。”
见纪明悟语气诚恳,心智坚定,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取舍,陆风也不再多言,转而问起了其他的。
俩人这一坐就坐到了晚上。
管家送来火炉,他们就着炉子闲话家常,仿佛回到了草堂的时候。
门外大雪簌簌,屋内炭火噼啪作响。
“先生去见过二师弟了吗?”
“尚未来得及。”
“二师弟最近好像有事在忙,我也联系不上他。”
否则早该在陆风回来时便告知他了。
陆风掐指一算便笑道:“明日我去寻他。”
就在二人闲谈之时,下人来报,说有客人来访,看模样非富即贵。
冬日里天色暗得早,夜里雪路不好走,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没有人来才是。
思索间,纪明悟站起身对陆风拱手道:“先生,我去看看。”
“去吧,我再坐坐。”
“先生若是觉得无趣,屋中书籍随便看。”
若不是怕错过大事,纪明悟更想同陆风多坐一会儿。
“去吧,是个贵人,寒冬腊月不可让人在外久等。”
陆风看一眼府门方向就知道来人是谁,“自家人,不用在意我。”
“是。”
纪明悟也知是这个理,太客气反倒生疏,便不再多说,起身往书房外走去。
雪夜寒风从窗外吹进来,屋里烛火忽明忽暗,眼看火苗就要熄灭,陆风及时抬手轻轻一挥,那窗户就自己合上,烛火也终于稳定下来。
陆风用柴火棍轻轻翻动炭火,滚烫的火光映在他的脸上,温暖又明亮。放下棍子,陆风随手一招就有一本书从书架上飞到他的手里。
他就这么就着火光翻看起来。
不多时,书房外的廊下有脚步声传来,随即书房门被人叩响。
“先生,能进来吗?”
“进来吧。”
陆风话刚落,书房门就被推开,抬眼望去,就见纪明悟走在前面,身旁跟着一个气质不凡的紫袍男子,后面还有修士随侍其后。
那修士还不是普通修真者,气息浑厚,看来在修行路上有所得。
陆风收起书站起身,对着来人简单拱拱手。
那男子上下打量陆风,见是个读书人后,只是点头笑笑,倒是那身后的修士看着陆风眉头微皱,不自觉走起了神。
书房内气息温暖静谧,陆风持书站在火炉边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让人感到轻松自在。
“这屋子暖和,来到这里就让人不想走了。”
男子走进屋中,立马有下人搬来椅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功德正神》 230-240(第6/18页)
“都坐吧。”
纪明悟看向陆风,陆风温和地笑笑,重新坐了下去,几人就这么围炉而坐。
第234章 雪夜夜话
下人合上门离开, 但听脚步声并未走远,都在外面候着,其中还夹杂着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其主人应当是气血浓厚的武者, 看样子是跟随屋里的这紫袍男子而来。
男子身上紫气升腾, 陆风早已经知道来人的身份,但并未在意。
倒是那男子多看了陆风几眼, 见其气质不凡,举手投足间不似普通人, 便不动声色地看向纪明悟。
纪明悟方才从陆风的神情就已经知道,陆风并不介意与皇帝同坐,想来也不会介意与其交谈几句,便拱手道:“陛下, 这位先生是臣家中长辈, 今日刚到王都。”
闻言,刘乾愣了一下,仔细看看陆风。
见其知道自己是皇帝后依旧是那副淡然自若的神情,没有其他人那样的诚惶诚恐、受宠若惊,便高看陆风一眼。
“朕瞧先生还年轻。”
怎么看纪明悟这五十多岁的容貌都更像长辈, 不过想到百姓家中多子, 有的人甚至比自己的小叔还要年长几岁,如此看来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想到如此年轻就能养出这一身沉稳儒雅的气质, 便觉陆风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先生如今何处高就,为何没在王都听说过先生这样的人物?”
见陛下起了爱才之心,纪明悟略显尴尬。
“陆某闲散人一个, 喜好四处游历,不曾在此常住。”陆风百无聊赖地将书收起来, 放到一旁。
“原来如此……”
刘乾惋惜地呢喃一声,“原来是常在外游历,那想来是见过不少奇人轶事的,难怪……”
难怪见到他这个皇帝不曾有一丝寻常百姓该有的情绪表现。
“真是羡慕先生,想来那三大皇朝先生都去过,说不定还见过不少得道高人吧。”
听出刘乾话中的艳羡之意,纪明悟不禁在心中叹气。
刘乾如今三十多岁,登基十来年了,他这前半生一直在为担负起江山社稷做准备,年纪尚小就跟在自己身边,登基后更是连皇城都鲜少离开,从未拥有过同龄人有的简单快乐。
陆风饶有趣味地抬头看向刘乾。
刘乾与那清明的眼神对视上,不禁心中咯噔,不自觉挺直了腰板,仿佛回到了被拷问学识的时候。
“确实见过不少修真异士、山精鬼怪。陆某去过大祈,到过大贞,也游历过赤燕这样的王朝,同鬼神打过交道,踏足过地府……陛下可是对这些感兴趣?”
对刘乾他们来说,陆风的话有些骇人听闻了。
前面还好,只是说着说着就有点不切实际,听着十分虚假。
刘乾因此对陆风的好感下降了一分,不过他身后的那个修士却是眉头越来越皱,走神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纪明悟对陆风的本事早就有所认知,对陆风说的话也深信不疑、习以为常,对此并没有露出一丝情绪变化。
“先生不妨说来听听,这一路究竟遇上了什么。”
可是刘乾忍不住,他倒是想听听陆风这话中的真假。
他虽没有离开过王都几次,但是作为一国之主,那也是耳听八方,自认能辨别出陆风话里的真假。
而且若是从前,能看见山精鬼怪并不奇怪,但是自从地府出现后,这些东西就很少出现在世人眼皮子底下了。
更别说是与鬼神打交道,就是他这样的一国之主想要见这王都的城隍那也是十分不易的事,更何论是踏足地府。
你找得到地方吗?
纪明悟知道刘乾在想什么,不禁暗道:你这回真是问对人了。
陆风也不在意他在的想法,端过一旁的茶杯,喝了杯暖茶后将经历过的缓缓道来。
“陆某遇见过水泽精怪、山野鬼魅,见过能口吐人言的青牛,哄骗凡人的猛虎以及潜河过江的黑蛟……”
见陆风越说越多,许多都是刘乾没有听过的,刘乾也辨不出真假,急忙打住,“那先生说的踏足地府,与鬼神打交道具体是如何?”
“地府鬼神众多,陆某便捡其中一个道来。那是陆某游历到赤燕之时遇见的一个鬼物,当时对方还不是城隍,相反,那是为祸一方的厉鬼……”
闻言,刘乾身后的修士没有忍住开口道:“能被敕封为一地城隍的,无不是德高望重、积德行善之辈。这为祸一方的厉鬼怎么可能会成为城隍,得百姓香火!地府绝对不会容许有这样鬼物存在!”
这修士语气微微激动,此话倒像是不许陆风诋毁地府一般,被刘乾看了一眼后才闭上嘴不再开口。
不过刘乾转头对陆风道:“这也是朕想问的。”
他此刻自认是抓住了陆风的错处,语气都上扬了几分,同在课堂上指出教书先生的错误那样有成就感,只是他自己都没有发觉。
陆风倒也不恼,反倒温和的笑着,从这修士的三言两语中,他能感觉到地府的威信已经深入人心,世人对地府的信仰、畏惧、敬重达到了一个顶高的高度。
世人相信它,甚至把地府当作一个照妖镜,能成鬼神的,一定是个好人。受到严惩的,一定是一个穷凶极恶之辈。
可见如今地府的存在已经无可取代了。
满打满算地府也才出现不足四十年,这样的成功真是难得。
欣慰之余陆风道:“这自然是与这厉鬼生前的行事有关。”
陆风说的是鸣章县的常德银,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城隍形象,善恶都集于一身,在众城隍中十分少见。
都说商人奸诈狡猾,在士农工商中排在末位,常德银此人也是一副大腹便便的商人模样。
可是他生前所行之事谁人不称赞一句勇猛侠义,只是结果并不好,沦落厉鬼走上歧途,对此谁人又不说一声可悲可叹。
好在后来遇上陆风,终于得来一个赎罪的机会,成为宫巡缮刀中鬼物,跟随他四处捉鬼救人,在兖州府大劫时也不曾退缩,多年积攒这才有了这个城隍之位。
陆风语气温和平缓,说起故事也是娓娓道来,几人不自觉地沉浸在故事中。
炉中木炭上已经悄无声息覆盖上一层灰白的柴灰,旁边烛台上的蜡烛燃尽大半,蜡油顺着烛台流下,仿若无声垂泪。
刘乾、纪明悟以及那个修士听到高潮处也不禁感叹故事中的人命运多舛,让人惋惜。
“虽是商人,但是却有侠肝义胆之举,实在令人敬佩。”
“如此说来,他能得一县城隍之位也是情理之中。”
刘乾此刻已经忘了他问陆风这些故事的初衷。
纪明悟看他完全沉浸的模样微微一笑,觉得刘乾虽然已经称帝好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听一个故事就立场不坚定,看来还需历练。
当然,对方是陆风,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不知不觉夜就深了,门外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功德正神》 230-240(第7/18页)
雪已停,堆满院的雪泛着冷冷寒光,刘乾得回皇宫了。
“每一次出宫都觉光阴似箭,这次更甚,”刘乾对陆风道:“先生说的故事深入人心,见识更是常人所不能及,真不考虑入朝为官吗?”
陆风微微一笑,“陆某闲散惯了,不过陆某这里有一本记事用的手札,陛下若是喜欢这样的故事,陆某就将它赠与陛下。”
刘乾闻言眸光一亮,游记他也看过许多,但是感觉都不如陆风说的有趣,想来手札中的故事也不会逊色,随即连忙接过。
“也罢,”刘乾收到东西,也不再提入朝为官之事,对着纪明悟微微拱手,“学生告辞,先生留步。”
私底下,刘乾经常这样称呼纪明悟。
目送人走远消失在夜色中后,纪明悟才转身看向陆风,“多谢先生。”
陆风负手而笑,“他是你的学生,做先生的,送小辈一个见面礼而已。明悟啊,你这个学生教的不错,是个好皇帝。”
“也是先生教得好。”
“你这自夸一点都不隐晦。”
“那也是先生教得好!”
“哈哈哈哈哈。”
得到陆风的夸奖,纵使年过半百,纪明悟还是会因为这句话感到开心,他抬脚跟在陆风身边,提着灯笼照在陆风脚下,两人一起穿过廊檐,迎着雪色往内院走去。
管家远远看着,感叹:“老爷好久没有这么笑了。”
……
回皇宫的长街上,一辆马车晃晃悠悠的,刘乾借着雪色艰难地看着手札上的字,又因看不大清楚而百抓挠心。
这时,那修士突然掀开马车帘子,焦急到忘了行礼。
“陛下,纪相大人不是孤儿吗?哪里来的长辈?”
闻言,刘乾拿书的手顿了一下,头猛地抬起来。
纪明悟的身世并非什么秘事,朝中大臣和民间百姓都知道。
可要细说起来,纪明悟也是有位长辈,而这位长辈,跟在纪明悟身边多年的刘乾最是清楚。
那便是纪明悟的先生。
方才纪明悟也是这样称呼那个青衫男子的。
可是……被纪明悟念了几十年的先生,又怎会如此年轻。
“传闻,纪相是仙人的弟子,虽然不得其证,几十年了也没有见过那所谓的仙人,但是……”
纪明悟确实随身带有一支竹笔,听说是个法宝,而且方才陆风的言行举止、游历所见之事,包括说的鬼神地府,这都不是一个寻常读书人能看见的。
“莫非,那先生就是销声匿迹许久的仙人?!”
“臣看八成是,”修士道:“我从看见那先生的第一眼就觉得奇怪!先生身上毫无异样,气息朴实如凡人,但是先生本身看着就不普通,谁敢相信如此儒雅平和的人身上居然没有一丝文气、修真气甚至是红尘中的烟火气。”
越说,那修士越发肯定陆风就是仙人。
种种迹象也表明这个可能性很大。
这样的结论让刘乾两人激动不已,回过神后惊讶地发现,他们方才竟然与仙人说上话了,而且……
刘乾看着自己手的书,手指都在颤抖。
“仙人赠我宝贝了!!!”
第235章 你是假的
翌日一早, 银装素裹的天地间,陆风和纪明悟一同向王都城门口走去。
俩人徒步而行,一路有不少人同纪明悟打招呼, 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旁边的陆风。
陆风并不在意这些视线, 温言问纪明悟如今积攒的文气如何了。
“大儒之身。”
纪明悟虽然国事繁忙, 但是这文气积累倒是不少。
对于纪明悟成就大儒的事陆风倒是不意外,他昨天看见纪明悟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他身上的浩然正气十分浓厚了, 就像一个小太阳那般耀眼炙热,无论是和鬼妖都不敢近他的身, 百米外都是能避则避。
“目前儒修虽不及修士那般耀眼,拥有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攻击手段,但是文气和浩然正气若是用得妥当,也能攻防一体。”
“不需要其他东西辅助吗?比如像山河图那样的东西。”
“不需要, 文气和浩然正气本就无懈可击, 又何须他物辅佐。”
纪明悟闻言怔愣一瞬,他是知道浩然正气这种东西的,听说拥有的人都能鬼邪不侵,但没听说过能主动攻击的。
师弟安从郡不算,因为他和自己一样手中都有陆风赠予的法宝, 主要还是依赖法宝行事。
陆风说着就为纪明悟演示起来。
只见他指尖上出现一缕金黄的文气, 一会儿变成枪,一会儿变成剑, 那文气或爆射而出,或招手收回,陆风都控制自如, 上面的纹路更是十分清晰,宛如名匠用黄金耗尽十年光□□心打造。
“书读多了, 心中可见锦绣山河,用心便可找到自身文气所在,所以文气威能与自身息息相关。”
说着,文气剑就竖着飞划过街道,连带旁边摆摊用的桌椅,伸长的屋檐,堆积的杂物全部都被划作两半。
动作轻柔仿佛一阵风轻轻吹过,但是纪明悟却亲眼看见那桌子已经被划成两瓣了,切口干净利落。只是在那摊主端碗上桌时,那桌子又恢复如初,不见一点划痕。
一切都仿佛没有发生过。
虽然见过陆风施展过神通了,但是再次看见,纪明悟还是咽了咽口水,尤其这东西还是自己可以学的。
“你来试试。”
文气剑消失,陆风神情淡然,依旧在缓步向前走去,周围也没有一个人发现任何异常。
“是。”
纪明悟对自身文气非常熟悉,在大荒之时他就已经有催动文气的经验,只是他从未像陆风这般运用过。
只见一缕文气出现在他的手中,随着他的心意变成一把小剑。
只是这文气所变化出来的小剑模样不如陆风那般凝实,体积也没有陆风的大。
好比陆风变出来的是四寸长剑,他变出来的就只是一把短剑,模样还有些模糊。
想要这小剑随自己的心意而动不容易,在寒风萧瑟的天,纪明悟额头冒出细汗。
在他的不断尝试下,小剑终于动了动,然后向着前方路旁的枯枝斩去。
一剑划过,枯枝微微晃动,却没有被斩断,而且那小剑一剑斩出后就溃散了。
纪明悟看见自己的成果叹了一口气。
他见陆风施展时轻松自如,没想到到自己这里竟然如此艰难。
“第一次便有这样的成果已经很好了,日后无事时要强加练习。”
陆风说完,再次伸出手,耀眼的浩然正气出现在手中。
“浩然正气可化盾,可成结界……”
陆风边说,手中浩然正气边应声而变,先化作一面坚实的盾守护在两人面前,后又变成一个结界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功德正神》 230-240(第8/18页)
他们两人照在结界中。
“若是浩然正气足够,它不仅可护自己,还可护一城,乃至护一界。”
罩住两人的结界突然变大罩住整个王都,又突然变大布满天际。
纪明悟抬头看,只见那青天之下有一面类似在阳光下水光流动的湖面,无边无际的真把混元界全部罩住了。
全程变化都只有纪明悟能看见,旁边行人对他们二人都视而不见。
“你再试试。”
一句话唤回纪明悟的心神,他深吸一口气尝试着凝聚。
动用浩然正气远比动用文气困难,不过纪明悟总算是成功凝聚出来,只是那盾同样很小,最后耗尽全力凝聚结界也只是一个半人高的结界,连他自身都容纳不下。
可对此陆风却是满意地点点头。
“不错,等日后熟练,这一攻一守加上竹笔,世间就无人能伤你分毫,那文气虫也要好好养着。”
闻言,纪明悟心中一暖,“是。”
话落,两人刚好到达城门口,一步不差。
“见到师弟后先生要回小山村吗?”
“嗯,但过些日子会出躺远门,若有事,用木牌唤我便是。”
“是,”纪明悟拱手行礼,“恭送先生。”
“回吧。”
陆风摆摆手,撑着竹竿负手向城外走去,走着走着他的身影逐渐变得虚幻,与周围人擦肩而过却无人发觉。
半晌后,纪明悟依旧站在城门口,远方已经没有陆风身影,但是他迟迟不愿转身离开。
这时,身旁突然传来一阵香火之气。
纪明悟回头看向来人,笑着拱手行礼:“城隍大人何故来此?”
那城隍同样拱手一拜,态度十分恭敬,语气难掩激动地解释道:“方才见一道浩然正气冲天而起,庞大程度前所未见,令人咋舌,这才来此一探究竟,没想到竟然是纪相。”
地府鬼神皆知阴天子与这大虞丞相是师兄弟的关系,又同出陆风门下,对地府来说,纪明悟身份同样尊贵,便是地府阎王也不敢怠慢。
纪明悟能理解眼前城隍的激动。
这城隍身前也是文武双全,他饱读诗书,为官忠正清廉,是难得的青天老爷,后为民情愿,下场难逃凄惨。
听说其一生著书无数,兵书都有不少,自是知道这浩然正气的。
如今感受到如此磅礴的浩然正气,作为读书人难免激动。
“可惜这浩然正气非在下所聚……”
“嗯?”
城隍四处看看,确定自己并没有找错方向,那浩然正气便是这方向传开的,而此地只有纪明悟一人。
此前他也确实犹豫了一瞬,想到纪明悟目前只是大儒,应当没有这么多的浩然正气才是,但是一想到他是陆风的弟子,又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
面对城隍的疑惑,纪明悟也是笑笑,“也许要不了多久你们就知道了。”
陆风没有主动开口,他也不好说陆风已经回来了的事。
……
离开王都,陆风腾云而上,一路朝着与小山村相反的方向而去,也不知跨过多少高山,直至离开大虞进入相邻的王朝境内,他总算是看见了两道争斗不休的身影。
陆风并没有立即上前,而是在云上静静等着、看着。
远处两鬼并没有发现陆风的存在,眨眼间就交手数百个来回,在浓郁的黑气之中宛如两道闪电在激烈碰撞,带出轰轰巨响。
鬼气之下绵延不绝是大山,交手不会殃及凡人,那大山外的人看见也只会觉得是要下雨了,并不能联想到是两只鬼帝级别的鬼物在山中争斗。
陆风看着其中一道身影,欣慰地笑了笑,他最不放心的那个反倒变化最大。
平生能成长到这个地步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昨夜纪明悟与他说过这些年混元的变化,首当其冲提起的自然是平生,虽然他早就预料,但是亲眼看见还是有些意外的。
与平生交手的那个鬼帝实力并不弱,可平生要更胜一筹,几乎是他在掌控整个战局,既不杀也不擒,但也没有要放过那鬼帝的意思,生生耗得对方没了脾气,只想求一个痛快。
可就在两人交手正酣时,那藏在鬼气下的一群大鬼却伺机偷袭平生。
陆风看了一眼,便见对方恶业缠身。
他对这种鬼物向来是不留情面的,一挥手便有功德长绳飞出利落将那些鬼物困住一坨。
那些鬼物的出现自然是逃不过平生和那鬼帝的眼,自然也看见那些鬼物被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的法器捆住,顿时立马明白周围还有第三人的存在,而他们却毫无察觉。
那鬼帝顿时慌张不已。
而相比起鬼帝的惊恐,平生看见那困住鬼物的功德绳时却是愣住。
那鬼帝见平生突然失神,就抓住这个时机朝着远方遁逃,丝毫不管那些被捆住的鬼物。
看着鬼帝越来越远的身影,平生动了一下,不再隐藏地将生死簿拿出来,朝着鬼帝的方向将生死簿抛至高空。
生死簿大放光芒,驱散了周围鬼气,那远处的鬼帝也被定住身形,瞬间被吸入生死簿中关起来。
那一坨被捆住的鬼物也没有放过。
只是那坨鬼物被收走后,原地却留下了那根功德绳,平生对那东西很熟悉。
可是他既没有回头看功德绳飞来的方向,也没有上前去将功德绳捡起,而是身体像是被定住了一样一动不动。
陆风见状叹息一声,驾云落到平生身后,抬手一招收回功德绳,平生这才跟着功德绳转过身来,然后瞪大眼睛看着陆风。
平生如今模样大变,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曾经在小山村时无忧无虑的样子。
鬼帝的他将身形控制在二十多岁,一身黑衣衬得他沉稳冷静,鬼帝的修为加上那不苟言笑的气质,整个人已经颇具阴天子的气势,没有感情的眼神看着特别唬人。
陆风险些没有认出来。
见平生愣愣地看着自己,陆风笑了笑,“不认识先生了?”
只是他这话刚说完,平生就突然蓄力向他冲来,“区区幻境,休想蒙骗我!”
陆风脸色一黑,站着不动,在平生来到眼前时才幻化出功德戒尺,抬起手准确无误地敲在平生头上。
“啪!”
“没大没小!”
挨了打,平生手中蓄力消失,就站在陆风面前不动了,哼了一声将头扭到一边,根本不看陆风也不说话。
陆风看得皱眉,不明白这孩子怎么了,竟然也会露出如此别扭的姿态。
他想上前去看,但他靠近一步平生就退一步。
再进再退。
“啧~站住。”陆风很是没好气道。
平生这才站着不动,等陆风走近后才发现他已经泪流满面,是因为不敢看自己才偏着头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功德正神》 230-240(第9/18页)
想到刚才还大杀四方的人此刻倔犟地扭着头哭,陆风无声叹息,温声道:“先生不是回来了吗,哭什么?”
谁知平生依旧倔犟,“你是假的,之前遇见的幻境也是这样。”
陆风哭笑不得,干脆道:“既然如此,那先生走了。”
说罢,转身驾云就朝着大虞璋县而去,没走多久平生就追了上来,亦步亦趋跟在身后,陆风心中又叹息一声。
他最近叹息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上来。”
云团突然变大,陆风朝后面的平生招呼道。
平生犹豫了一会儿就跃上云团,像根黑色杆子一样杵着。
陆风见状也不再逗他,开口问:“怎么不一开始就收服对方呢,打这三天三夜。”
云团飞过山川河流,一青一黑两道身影站立其上,冬日寒风拂面,衣摆如流云摆动。
平生看了一眼陆风,好似在想要怎么说。
但是陆风却先一步开口道:“是想磨练自己,想变得更强,不想依靠生死簿和功德笔?”
“嗯。”
“为什么呢?是怕自己太弱掌管不了地府,给先生丢脸?”
“嗯。”
“还有吗?”
“……想去找先生。”
听见这个回答,陆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去哪里找?”
“不知道。”
就是觉得只要变成最强,一定能找到陆风。
“哎~平生长大了,都不爱和先生说话了。”
陆风叹息一声,转移了话题,然后就看见故作成熟的阴天子抓耳挠腮。
“好了,回小山村吧。”
第236章 物是人非
云团落到草堂外。
陆风和平生看着被大雪覆盖的草堂, 久久未挪动。
平生是在等陆风,而陆风则是有一瞬的愣神,明明从大荒山到现在对他来说并没有过去多少时间, 但是所有人和事物都在提醒他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纪明悟的老去, 平生的成长,如今再看熟悉的草堂, 他在这里感受不到人气,只有荒废已久的荒凉萧瑟。
若非平生他们有心维护,想来这草堂都不能如此挺立了。
陆风缓步来到院子外,伸手推开老旧的院栏, 一步一步走到院子中。
寒风一吹, 满树积雪稀落,飘洒在小院中,屋檐下挂着的冰锥落到地上碎成几块。
大青槐树下的石桌尚在,只是上面堆满了冬雪,其中还可见枯黄的槐树落叶。
“以前村长经常来打扫, 后来村长寿尽, 时间久了,渐渐就没有人来了。”
平生看着这个与荒废挂上钩的草堂, 昔日种种热闹浮现在心头,一时也很心酸。
可事实就是这般,如果陆风再回来晚一些, 那岁月就会抹去他的存在,记得陆风的人会越来越少, 就算多年后有人提起,后世的人也难辨仙人真假,只当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先生,我来收拾收拾。”
说着平生就抬起手,打算用法力拂去这些时间留下的痕迹,以免陆风看了伤心,但是陆风却抬手制止,“不着急。”
说罢,他穿过院子,路过沉睡的池塘,走过静止不动的水车,缓步来到牛棚前。
牛棚已经塌了,大雪和废草下有一个鼓包,没几个人知道,其下掩埋的是一头孤零零等待主人归来的老青牛。
陆风叹息一声,蹲下身拂去盖住大青牛的厚雪。
在触碰的瞬间,他透过时间看见大青牛在此处一动不动地睡了三十多个春去秋来。
寒来暑往,春秋交替。
妖的一生要比凡人更长,而陆风十分肯定,若是自己不回来的话,大青牛或许会一直这样。
平生在一旁看着,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他和纪明悟每三年会回来一次,大青牛的状况他们最是清楚。
陆风抬手覆在那牛头之上,一缕功德从掌心溢出流遍大青牛全身,而后聚集在那微弱跳动的心脏上。
渐渐的,心脏跳动越来越快,越来越有力。
陆风收回手站起身,静静等待着。
终于,大青牛的眼睛睁开,看着面前熟悉的身影露出短暂的迷茫。
“先生?”
陆风负手一笑,“让你久等了。”
大青牛起初还以为是在做梦,直到看见陆风身旁的平生它才不可置信地从地上站起来。
“您真的回来了!”
陆风点点头,挥手间那倒塌的牛棚如时光倒流一样重新支起,片刻就恢复如初。
接着他摊开手,紫雷和赑屃盘着一颗黑蛋出现在他的手中。
两个小家伙将黑蛋抱得很紧,睡得很熟,直到陆风将它们放出来才睡眼惺忪地抬起头。
见是熟悉的地方,见到熟悉的人,紫雷和赑屃十分高兴,抬着黑蛋一跃至大青牛的头上,高兴地打转,仿佛回到了当初陆风在外游历时,它们挂在大青牛牛角上玩耍的时候。
直到此刻,大青牛才算是真有陆风回来了的感觉。
平生见到这几个小家伙也难得笑了笑,“先生,黑蛋它怎么了?”
“刚找回自己的身体,需要融合重新成长。”
“原来如此,”说着,平生好奇地往蛋壳中定睛一瞧,“黑蛋是龙?”
他有些意外,龙这东西他听过不少,却是没有见过。
“嗯。”陆风点点头,并没有多说。
让大青牛和赑屃它们聚聚,陆风转身来到池塘旁。
这池塘的水面上凝有冰块,生机不显,不过陆风还是能感受到冰面下依旧有白莲气韵流转,只是能量微弱,所以才会在寒冬中沉睡。
陆风往池塘中伸手一指,只见一道白光穿过冰面准确无误地注入那深藏池底的莲藕中。
刹那间,寒冰消融,万物复苏。
感受到异动,大青牛驮着赑屃它们走了过来。
只见赑屃趴在黑蛋上,其龟壳上还顶着紫雷,三个小家伙一个叠一个地立在大青牛的头上看热闹。
“嗡嗡嗡~”
池面上的冰块从中心化开,片刻就消失不见,然后紧接着有一朵白色莲花从水底冒出来,不畏严寒地盛开,花瓣舒展时透出阵阵令人心情舒畅的清香。
白莲绽放之后,又冒出无数荷叶和花骨朵。
如死水一样的池塘突然就变得生机盎然,连带池子边上的那些积雪都融化了,浓郁的生机使周围冒出许多嫩草,翠绿的颜色在这冰天雪地中十分亮眼。
随着那白莲中的生机向着四周溢散,以池塘为中心,冰雪快速消融,野花绿草相继从土里冒出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