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25-30(第1/19页)
第025章 豆腐乳、灌袋器
叶妙瞧着那些铜板, 摇头:“不用,我在这儿帮你。”
看,又把他当小孩儿哄了。
“这会儿没多少客人, 你去逛逛。”
秦劲抓住他的手,将那一大把铜板往他手里塞。
他一只手根本抓不住, 便赶紧用上另外一只手捧着这些铜板。
“忘了将之前的小钱袋带来了,明日你带上。”秦劲又道。
“不用,哪能天天逛。”叶妙又摇头。
五十文也太多了。
“自打成亲你就一直待在家里, 早该出来透透气了。快去。”秦劲说着将装着豆腐乳的陶罐从背篓里拎出来放到小推车的另外一个桶架上, 然后将背篓递给他。
他抬眼去瞧秦劲, 对上秦劲温和的神色, 小脸上不由就带上了笑。
他劲哥总是能说到他心坎上。
原本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他从前也是被圈在叶家, 他早已经习惯足不出户的日子。
可现在他心里长出了小钩子,让他的确想在大集上四处逛一下。
将秦劲给他的铜板放回去,他又数了二十个出来,揣上这些铜板, 他抬步朝城门口走去。
这里有很多摊子,大多数是农户在出售自家的蔬菜、手工物件, 这没什么好瞧的,蔬菜都是寻常蔬菜,编的手工品也比不上小推车精妙。
至于那些吃食摊子,他挨个看了过去, 最后买了四个糖糕回来。
这糖糕是先把面粉用热水烫熟了,然后裹上糖放油锅里炸, 这样炸出来的糖糕里面软糯,外层酥脆, 口感极好。
就是有些贵,小小一个就要四文钱。
买回去后递给秦劲一个,余下俩个他用玉米叶子包好,准备带回去给他阿爹和安哥儿吃。
秦劲接过糖糕,问:“怎么不多逛一会儿?”
“没什么瞧的。等以后清闲了,咱们俩一起逛。”叶妙说罢将糖糕送到嘴边咬了一口,油滋滋,甜滋滋,他三两口就吃完了。
看叶妙吃得香,秦劲也将自己手里的那个糖糕吃了。
从前他觉得这东西油腻,只偶尔吃一次,穿越之后家贫,油水少,这会儿将手里的糖糕吃完,他只觉得比上辈子时吃的所有糖糕都美味。
他对叶妙道:“若是喜欢,那明日就做这个,多炸几个,吃个尽兴。”
“已经解了馋了,等以后想吃了再炸。”
这东西哪能天天吃,又是糖又是油的,过日子要节俭。
看出小夫郎的心思,秦劲没有再劝,罢了,这个做起来麻烦,若真要做,那就顺便再做个油炸糕。
油炸糕里面的馅是豆沙,小夫郎应该会喜欢。
上次从王家买的豌豆还没用完,他已经好些天没去粮铺了,粮铺和糖铺在同一条街上,下次去糖铺时,他顺道去粮铺买些红豆回来。
看了眼天色,他催叶妙回家,并叮嘱他路上小心。
叶妙嗯嗯点头,是得回去做午饭了。
家里一堆事儿,明日可不能停留这么久了。
叶妙回家之后,大集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待到晌午,千张和豌豆糕都卖完了,今日带来的十斤豆腐乳还剩下四斤。
除了陈掌柜的三斤,余下零散着卖了三斤,销量还成。
包子摊的刘老板见他要走,趁着摊前没顾客,就走过来买了半斤。
刘老板早被他的吆喝声吸引,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好奇心。
人家屡次支持自己的小生意,秦劲自个儿倒是一个包子都没买过,想到上辈子常吃的麻辣豆腐包子,他便指点了刘老板几句。
豆腐便宜,普通农户也吃得起,这种馅新鲜,包子摊上的包子几年如一日,该换换口味了。
回到家,吃了午饭,他去了隔壁老院。
让秦方秦圆俩个小子去将秦文秦力喊来,随后他把四兄弟一起做果丹皮的打算告诉给了秦兵。
秦兵宋来娣、秦老头王秀芹都吓了一跳,只有年纪小的秦思、思哥儿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他坐在小板凳上抓着秦劲刚才给他的瓜子,一粒一粒嗑得很香。
“小劲,这是你的生意,你和妙哥儿自己做,给我们干什么?是不是谁说什么了?”秦兵眉头拧出了好几条皱纹。
王秀芹也皱眉道:“别听旁人瞎咧咧,你大哥是什么样的人你心里清楚,你和妙哥儿安心做你们的生意,不用理会旁人的话。”
“大哥,娘,旁人没说什么,纯粹是我和妙哥儿忙不过来,而苹果又是个看时节的。”
秦劲笑着解释缘由。
秦兵这话听得他十分熨帖,朱二红变着法子想打探果丹皮的方子,他主动送到秦兵跟前,秦兵不但不要,还担心旁人挑拨。
这才是亲人呐。
他这决定没错。
老实巴交的汉子,勤快,对家人也没得说,这种人不该一直被贫穷笼罩,他连从前没什么来往的安哥儿都能拉扯一把,更何况是秦兵这位亲大哥。
这方子他给的心甘情愿。
于是他故意往严重里说,又重点讲了他自身的无力,好让秦兵夫妇以及秦老头王秀芹明白,这生意若是秦兵三人不做,那他也做不了,而且还有可能会便宜别人。
便宜旁人肯定不如便宜自家人呀。
若是担心影响他的生意,那三家先少做些看看情况,比如说,两日做十五斤。
再加上他自家做的,就按照二十斤算——他得把借来的桌子柜子还回去,这么一来,就没地方晾晒果丹皮了,他自家的产量肯定要下降。
自家的二十斤加上三兄弟的四十五斤,这便是六十五斤,若是县城两日之内能消耗掉他们兄弟所做的六十五斤果丹皮,那秦兵三人就提高产量。
反正他和妙哥儿是无能为力了。
他们还得忙其他生意。
他讲完这话,秦兵宋来娣、秦老头王秀芹全都凝眉沉思。
被秦劲这么一分析,他们只觉得若是他们不做这生意,不仅他们自个儿亏钱,秦劲也会亏钱——万一县城那三家点心铺琢磨透了果丹皮的做法,那秦劲的生意可就受影响了!
虽然秦劲说这方子是他听来的,但谁让整个东阳县就这独一份呢,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秦劲想出来的方子!
自己小弟/小儿子想出来的方子,凭什么要被旁人轻易拿了去?
正沉思着,院门口传来了说话声。
秦文李梅夫妇来了。
秦劲刚要开口,秦力宋欣夫夫也来了。
正好,省得他再解释一遍,等这四人坐下,他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秦文秦力宋欣都是老实的性子,整个秦家,就李梅最爽利,做什么都风风火火的,她只是略一思索,便开口道:“小劲,既然不干这生意只有害处没有利处,那我们听你的,咱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25-30(第2/19页)
下午就进城买苹果。”
“还是二嫂痛快,我和你们一起去,买回来后我教你们如何做,今日做了,明日傍晚就能给牛掌柜送货。”秦劲笑着点头。
“这……”秦文忍不住抬手碰了碰李梅的袖子,爹娘还没发话呢他媳妇怎么就点头了。
“二哥,我知你们是不愿占我便宜,可从前你们对我照顾颇多,以后我仰仗你们的地方也不少,哪能只让你们付出我不回报?这么处下去,别说是亲兄弟了,就是亲爹娘,那也要寒了心。”
“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况且这果丹皮也挣不来大钱,平均下来一日也就是挣个三四十文,而且还不是天天挣,这生意估摸着只能再做半个月了。”
“你们别想着是占我便宜,这点儿钱算什么占便宜?安心拿着吧。”
秦劲这话落,一院子寂静,年长的几人心里都很欣慰,他们就说嘛,小劲迟早有长大的那一天,也不枉他们从前偏疼。
同时还有些心动。
一日三四十文?好家伙,这可不是小钱,农闲时秦兵秦文秦力进城给人做工,哪怕是最苦最累的扛麻袋,一日也就是挣这个数了。
现在待在家里就能挣来这么多,还能连着挣半个月!
好大一笔进账啊。
王秀芹眼眶红了,但脸上挂了笑:“小劲说的有道理,都是亲兄弟,甭分得那么清了,你们待会儿就去买苹果,今日就将果丹皮做出来,别耽误明日给人家糖铺送货。”
王秀芹发了话,秦兵秦文秦力不再反对,他们当即回家拿钱。
不仅要买苹果,还得买糖买油纸。
这生意虽小,但成本的确高,用的全是好东西。
县城里叫卖苹果的人有不少,他们各自买了一背篓。背着回了村,他们先来了老院,由秦劲教他们做果丹皮。
看完整个流程,他们彻底信了秦劲的话,这的确没什么技术含量啊……就是把苹果煮熟,碾成泥,铺开晾晒就完事了。
如此简单,小孩子都能一学便会。
指导完秦兵夫妇,秦劲又分别去了秦文秦力家,等他教完,已经是傍晚了。
今日叶妙和赵丰也做了些果丹皮,但只做了二十斤,下午时他将秦兵三家的桌子柜子还了回去,没地方晾晒,只能降低产量。
少就少了吧,这几日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的,正好歇一歇。
叶妙也是这般心思,虽说多多挣钱才能安心,但既然决定将果丹皮生意分出去,那再说一些有的没的就伤感情了。
况且,他之前答应要指点安哥儿针线,现在清闲了一些,正好兑现之前的话。
一日后,秦兵三兄弟的果丹皮都成功卷成了卷,四兄弟加一起共有六十五斤。秦劲和秦兵背上这些果丹皮,两人一起去了糖铺。
牛掌柜已经认识秦兵了,他仔细检查了秦兵带来的货,发现这些果丹皮的品质与秦劲的一样,便爽快付了银钱。
果丹皮两日才能出一次货,从前只有秦劲一人供货,根本不够卖。现在产量提高了不少,这下子……
嗯,果丹皮应该再火爆一些,因为这点心估摸着只能再卖半个月了,苹果下市之后,想吃也没地方买。
明年商户正常收购苹果,价格肯定要比今年贵不少,七八文一斤呢,苹果贵了,果丹皮的价格定然也要提高。
所以,现在不买,那只能等明年买高价果丹皮了!
秦劲秦兵不知道牛掌柜的算盘,兄弟俩走在回家的路上,秦兵掂量着手中的铜板,心中一片火热。
这生意也太好做了,只是把苹果熬成泥,然后就挣了七十五文?甚至都没耽误田地里的活计!
他活这么大,还从未挣过这么轻松的银钱!
他看向秦劲,激动感动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忍不住重重拍了秦劲两下:“小劲,我真不知该如何谢你。”
“大哥说这些做什么?从前你帮我,我哪次说谢了?”秦劲笑着道。
“那我也不说了。”
秦兵心中畅快,忍不住也笑。
小弟的好,他记在心里,今后遇见能帮忙的,他一定尽力帮。
回到家,他将秦文秦力的那份钱给两人送去,这俩人同样是激动和感动,但让他们更激动的还在后边。
牛掌柜那番半个月后下市、明年涨价的宣传很有效果,大户人家在意半个月后就吃不着了,小户人家是两点都在意,既然快吃不着了,那现在肯定要多吃。
苹果温和,什么体质的都能吃,而且稍稍多吃两卷也不怕吃坏肚子。
于是购买者众多。
原本对果丹皮不感兴趣的,被这么一宣传,也忍不住想买点尝一尝,毕竟半个月后就吃不着了嘛。
这么一来,两日六十五斤的产量,又供不上了。
牛掌柜催着秦家兄弟继续提高产量,一日最起码要做二十五斤。
二十五斤,一斤赚五文,那就是一百二十五文!
两日赚一百二十五文,这简直不敢想。
其实吧,认真来说,他们仨根本不在意那点儿人工,赚钱嘛,肯定要出力气的,不出力气怎么赚钱?
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本没有人工费这个概念。
再者,他们自家的孩子都大了,可以上山捡柴,于是这柴火钱也省下来了。
反正只要不让他们出钱,那这部分就不能当做本钱——油纸可重复利用,就不计较了。
因此,只算苹果和白糖的成本,那一斤就是三十五文。
卖给牛掌柜是四十五文,一斤他们其实是挣十文的。
二十五斤,那就是二百五十文!
两天挣二百五十文,天下间竟有如此好事,他们做梦都差点儿笑醒。
但这话他们只敢对自己枕边人说说,连孩子都没告诉,他们怕小孩子管不住嘴巴,被人套出话来。
这利润太高了,自家人偷着乐就行了,财不露白,可不敢叫村人知道。
这生意大大的可行,秦兵秦文秦力商议了一下,每个人各拿出一两银子,准备多多购买苹果。
现在的苹果虽便宜,可苹果只会越来越少,等下市时,那价格定然要升上去,物以稀为贵嘛。所以现在得多买一些,反正不容易放坏。
秦劲知道后,又还了他们一两银子,最终他们各拿二两银子去购买苹果。
其实秦劲想让他们买更多的苹果,但他们手里没银子,之前秦劲成亲时拿出来的那三两银子,已是他们的大半家底了。
秦劲自个儿也没银子,秦劲一开始每日只有几十文的收入,也就是全力做千张之后,每日的入账才多起来,有个二百二三十文。
但如今还了三两现钱,他手里的银钱也没剩下多少了。
秦劲仔细考虑了一下,最终按下了让宋来娣李梅宋欣回娘家借钱的念头,做生意嘛,不能太冒进,二两银子能买四百斤苹果,这么多苹果砸手里可不好,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25-30(第3/19页)
把这些换成银钱再说。
若过些时日苹果涨价,那就少赚一些,反正总能赚的。
秦兵秦文秦力也是如此想法,要不是秦劲劝他们,他们只肯拿出一两银子买苹果,家底太薄了,他们承担不起任何风险。
而且,他们也没那个魄力。
换做是从前,让他们花一两银子的本钱去做生意,他们决干不出这事儿。
秦家兄弟买的苹果得用板车拉回来,这少不得被村人瞧见。
再者,晾晒果丹皮时得在院子里晾晒,村中人又喜欢串门,旁人一进院子就能瞧见太阳底下的果丹皮,这根本瞒不住。
于是很快全村人都知道秦劲带着三位亲大哥一起发财,连果丹皮的做法都教了。
朱二红得了消息,肺都要气炸了,等秦安回了家,她立马就骂上了。
胳膊肘往外拐的赔钱货!
骂完秦安又骂秦劲,这懒蛋现在当真是狡猾奸诈,秦家四人一起做果丹皮,她就是将方子偷过来,那又有什么大用?
秦兵几个一个劲的哭穷,说辛辛苦苦忙碌两日,一斤只能挣五文钱。
她难不成要降价,一斤只挣四文钱?
她降价的话,秦兵几个肯定也会降,反正对农家人而言,只要有一文钱的赚头,那这生意就能做。
若利润真降到了一文,那她拿什么发财?!
越想越怒,她顿时生了将安哥儿叫回来的念头。
不过,想到那日秦书礼劝她的话语,她最终收了念头。
安哥儿明显有自己的小心思了,若想让安哥儿嫁人之后愿意贴补娘家,那她现在肯定不能再跟从前似的动辄打骂。
唉,气死。
这么一个嫁不出去的赔钱货,还得她费心思去讨好,真是白生了他,还是小子好!
朱二红的嘘寒问暖,让秦安只想翻白眼,人家妙哥儿赶集时都想着给他买一个糖糕,朱二红这个亲娘却是只会耍嘴皮子,这家里属于他的活儿是一点都没少。
他脑子又没坑,才不会帮她偷方子。
叶妙只跟着秦劲去了两次大集,秦劲便不让他再去了。
日上三竿时,他得自个儿回家,这时候又不跟秦劲上辈子似的很多路上都挤满了人,担心会被登徒子摸清楚他自个儿回家的规律,秦劲便不准他再去了。
这让他有些不高兴。
明明才说了希望他不要总待在家里的。
小夫郎生气了,秦劲只得将人搂进怀里,又是亲又是夸他长得好看行人总是瞧他,哄了好一会儿,这才把人给逗笑了。
叶妙心里是真不气了,不去就不去,他劲哥肯承认他长得好看就行。
之前他劲哥对他的脸无动于衷,他暗暗气馁了很久,哼哼,现在终于发现他长得美了。
他不懂什么恃美行凶,但再和秦劲独处时,他忍不住凑得很近,好让秦劲看明白他长得到底有多精致。
甚至他还想化妆,成亲前王秀芹给他买了胭脂水粉,但他一直没用过。
不过,想到家里还有他阿爹和安哥儿,他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夫郎总是将那张漂亮的小脸怼到自己眼前,秦劲自然是好好欣赏,他从不否认叶妙长得好看。
但从前真没这份心思,即便被惊艳到了,也只有单纯的欣赏。
不过这会儿瞧着小夫郎,他不是动手捏一捏,就是低头亲一亲,反正怎么瞧都是顺眼的。
秦劲这种反应,让叶妙又美得心里冒泡,都开始喜欢他的脸了,距离喜欢他这个人还远嘛?
他自己的品行,可比脸优秀哦。
嘿嘿~
日子一日一日的往前走,每日清晨,由赵丰推着小推车帮秦劲将豆腐乳送去城门口,豆腐乳这个新吃食,虽比不得千张,但也挺受欢迎。
他自己也挺喜欢豆腐乳,做这东西不需要动用锅灶,做好之后用陶罐装着就能带去城门口售卖,如此便捷,很适合他这样的摆摊人。
陈掌柜一开始只是想着要给自家的客栈多添一道小咸菜,等将豆腐乳买回去了,连着吃了三天,慢慢就品出滋味来了。
口感绵密细腻,醇厚独特,再加上秦劲试了好几次才调出来的大料,整一个越吃越上瘾。
他最爱的吃法是拿一个刚出锅的热馒头,掰开,往里面放两块豆腐乳,一定要用筷子将这两块豆腐乳抹平,好让馒头里面都沾上豆腐乳。
抹平之后,一口咬下去,馒头的暄软麦香,配上腐乳的麻辣香醇,当真是令他一口连着一口,痛快的干掉三个大馒头。
粗茶淡饭。
但犹如吃了大鱼大肉,心中一片满足。
于是他再来到摊子前买千张时,便想和秦劲唠几句。
秦小哥了不得啊。
秦劲见他是真的喜欢,便又说了豆腐乳的其他吃法,除了佐粥、就馒头饼子,炖菜时也可以放一些,有一道名菜叫腐乳烧肉,味道极好。
还有,吃热锅、也就是火锅时也可以当作蘸料,腐乳蘸料的受众虽比不上芝麻酱、油碟,但人气也不低。
当然,现在天气热,人们甚少吃热锅子,但他推荐陈掌柜试上一试,口味着实不错。
陈掌柜将秦劲的话记在心里,回去之后便让厨子按照秦劲的法子做菜。
他客栈里的厨子,其手艺虽比不上酒楼的大厨,但水平也不低,试了三四次,便做出了令他满意的口感。
至于那个蘸料,这个好说,他让厨子煮了些青菜、肉片,然后将调好的腐乳蘸料往里边一拌,那口感的确出众且令人难忘。
既然确定了豆腐乳用途广,他便打算多采购一些腐乳。
此次秦劲一共做了三十斤豆腐乳,自家留一些,零售一些,陈掌柜问他时,他手中的量已不足五斤,且下一批最起码要等到十日后。
陈掌柜被他吓了一跳,二话不说,立马就将剩下的包圆了。
做生意的,小半个月才出一次货,如此麻烦,当初怎么不多做一些呢?一次三十斤,光是当小咸菜都不够,更别说他还要拿来做菜了。
他叮嘱秦劲下次一定要多做些,为了让秦劲上心,他给了秦劲二百文订金。
秦劲揣着铜板回家,午饭后去张齐家买豆腐脑时,顺便买了六十斤豆腐。
不是他不想多买,是他家着实没地方,家里的桌子柜子都拿去晾晒果丹皮了。
这日中午,秦劲回来时,背篓里有十个胖乎乎的大包子,包子底部有红油渗了出来,瞧着挺有食欲。
叶妙接过背篓,好奇道:“怎么想起买包子了?”
还买这么多,想吃的话,可以让他蒸,比买着吃实惠。
“不是我买的,是包子摊的刘大哥送的,上次我指点他做麻辣豆腐包子,他做出来之后很受食客喜爱,生意比从前好了些,于是他就给了这些当谢礼。”
秦劲解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25-30(第4/19页)
“那刘大哥人还挺好的。”叶妙一下子就笑了起来,不花钱的包子,他喜欢!
一旁的赵丰、秦安听得这话,也点了点头,这刘老板的确不错。
“还是劲哥厉害,随口一说就能让旁人的生意好上几分。”夸完刘老板,叶妙双眸亮晶晶的夸秦劲。
秦劲蹲在水盆前洗手,闻言道:“我也是从咱家的豆腐乳上得的灵感。”
“说起来,下午我得去一趟县城找何木匠。”
“找何木匠做什么?”叶妙问。
“打个架子用来捂豆腐乳。”这门生意可是要长长久久做下去的,不容易被模仿。
再者,多层置物架好处多多,即便不做豆腐乳也用得上。
另外,快秋收了,他想找何木匠打个灌袋器。
灌袋器,顾名思义,这是用来辅助麻袋装东西的,这是小玩意儿,比小推车简单,但用途挺大,他小时候回乡下爷爷家,碰到秋收粮食装袋,那得有人撑着袋子。
他年纪小,这活儿只能他干。
他每次都会被粮食里的尘土洒得灰头土脸。
若是有了灌袋器,将袋子装灌袋器上,那不仅能解放出一个劳力,也不会被搞得吸一鼻子尘土。
除此之外,他还想搞个玉米手摇脱粒机。
这时空没有电和机器,给玉米脱粒全靠双手,又慢又费手。
不过,和灌袋器比起来,手摇脱粒机有些复杂,他得先搞一个模型出来。
午饭后,他揣上铜板去了何木匠家。
何木匠家很宽敞,院子里虽摆着不少木料,但上次他过来时,整个院子杂而不乱,整洁有序。
可这会儿站在院门口,他差点儿以为他走错了地方,整个院子全被木料占满,根本没他下脚的地方。
何木匠何虎等人瞧见他,忙笑呵呵的招呼他进院子,何虎有些不好意思:“家里乱了些,没办法,买小推车的人太多了,人手不够,我便将孩子他阿爹的娘家兄弟喊了过来,让他们帮着干点活儿。”
简而言之,就是将小推车的各个零件拆开,每个人负责一部分,若真技艺不精,那就干点更没技术含量的,比如说锯木料、将木料刨直、削薄之类的。
总之,担心这小推车被其他木匠学了去,他们家将能动员的人全喊了过来。
秦劲听完何虎的解释,再打量一下院中的情况,心中了然。
何家这是搞了一个简易的流水线啊。
何家忙成这般,打架子的活儿肯定做不了了,灌袋器也没指望了。
按下失望,他先是夸了何家这法子好,随后说明来意,并请何虎推荐一位手艺不错的木匠。
与其随便找木匠,不如让何虎推荐,这样人品和手艺都有保证。
何虎闻言有些遗憾,这生意他家目前还真接不了。
不过,他也的确有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他小姑父。
他小姑父名叫李铁,生得高大英俊,当年他小姑对进城做工的李铁一见钟情,两人成亲之后,他小姑回来求他爷爷,想让他小姑父也学木工,并承诺绝不会与何家抢生意,还愿意交束脩。
他爷爷扛不住他小姑的哀求,最终答应了下来。
但他阿爹不情愿,于是两家关系就淡了。
因此,虽然现在家里忙不过来,但他没去找他小姑父,而是将他自己的妻舅喊了过来。
其实他小姑父为人不错,他小姑待他也挺好,他爷爷去世后逢年过节依旧会送些礼品过来,这会儿秦劲让他推荐木工,他立马就想到自己小姑父了。
咳,主要是他小姑父家离县城很远,根本抢不到他家的生意。
李铁家住李家村,这李家村与五里沟隔了五个村子,靠步行的话,得走上俩个时辰才能到县城,隔着这么远,他们两家互不影响。
明日他去李家村将他小姑父请来,秦劲想打什么物件,尽管与他小姑父说。
秦劲听了一耳朵八卦,心满意足的走了,李铁手艺不错,听上去也挺会做人,那就听何虎的安排。
翌日傍晚,何虎牵着一辆牛车出现在了秦劲家门口,牛车上坐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模样不错,正是李铁。
秦劲热情的招呼俩人进来,并将已经做好的多层置物架模型和灌袋器的模型拿出来递给两人。
瞧见这两个模型,何虎和李铁的眼睛瞬间亮了,两人一人拿着一个,翻来覆去的打量。
简单,但实用。
秦小兄弟大才啊!
置物架还不好说,毕竟是大物件,也不是必需品,愿意打的人家可能不多,可这个灌袋器,凡是农户,那必定需要。
且因为用料少,做工简单,售价也便宜。
物美价廉,农户们肯定愿意掏钱买的。
“秦小兄弟,这活儿我接了,过两日我将实物送来。”李铁道。
秦劲点头应好:“李叔,你看给多少订金合适?”
“暂且不用给,等你看了实物再说吧。”李铁很好说话。
他已经知道小推车的事儿了。
这个灌袋器,受众只会比小推车更广,有小推车的例子在前,他自然要按照小推车的流程走。
这么一来,秦小兄弟省去了银钱,他自己挣的银钱也比秦小兄弟给的订金多多了。
秦劲心里也明白李铁的打算,便没坚持。
灌袋器主要面向农户,但有多少农户愿意掏这个钱,他还真不确定,这个小东西的利润比小推车小多了。
况且,其做工简单,更容易被人模仿,这里又没有专利一说,与其被人白白拿了去,还不如免费得几个灌袋器。
送走何虎和李铁,转身进院子,他从灶房拎了两根细细的木棍,又拿出麻绳,准备做手摇脱粒机的模型。
他只知原理,没真的动手做过,想将模样做出来,难度有些大。
叶妙将晚饭做好,来到灶房门口,见秦劲低着头一脸认真的摆弄手里的木棍,便没喊他。
他劲哥在做大事呢,他先将锅里的小米粥盛出来,等晾凉一点再喊他劲哥吃饭。
七月下旬,天黑的早了,院子里的光线很快暗了下来,叶妙刚把油灯点上,秦劲便从板凳上起了身。
叶妙忙喊他:“劲哥,吃饭了。”
秦劲应了一声,将木棍麻绳拿回堂屋,打算明日再研究。
饭后,洗漱之后回房,叶妙如往常那般在床上打了滚来到他身旁,又一把抱住他,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叶妙问起了脱粒机的事儿。
“劲哥,这个很不好做吧?”
之前摆弄小推车时,他劲哥很快就做出了模型,这个脱粒机,竟是比小推车还复杂。
“有些。”秦劲躺下,手臂伸出将他揽在怀里。
“这事儿急不来,你慢慢想,想不出来也无妨,冬日长着呢,到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25-30(第5/19页)
咱们慢慢给玉米脱粒。”
秦劲闻言顿时笑了。
竟还安慰上他了。
低头瞧去,对上小夫郎漂亮但盛着认真的眸子,他嗯了一声:“我明白。”
“那今晚早些睡吧,我来吹熄油灯。”叶妙说着手臂撑着床铺,起身去吹桌子上的油灯。
秦劲见他脸颊鼓鼓,觉得可爱:“过来亲一下。”
“不亲了,你早些休息,琢磨这些东西太费神,比种地都累。”伴随着这话,室内归于黑暗,叶妙摸索着躺回秦劲怀里。
他打定主意,明日要给他劲哥多煮一个鸡蛋。
小夫郎如此贴心,秦劲倒也没勉强,动脑子的确累,他抱着人很快睡着了。
还没等他做出脱粒机的模型,李铁便将灌袋器和多层置物架送来了。
灌袋器有十个,多层置物架有三个,远超当时说好的个数。
第026章 不做果丹皮生意了
秦劲不是很意外。
但他要做出意外的样子, 三个置物架,十个灌袋器,将骡车装得满满当当。
“李叔, 你这是……”
李铁哈哈一笑:“秦小哥,你做的这两个家伙什儿着实好, 特别是这个灌袋器,小东西帮大忙。”
“不过,正是因着小, 所以不值几个钱, 我也不确定能卖出多少个, 因此就先给你送十个过来, 至于以后如何,到时再详谈, 如何?”
秦劲听完这话,不由在心中感慨,这李铁的确会做人。
五层高的置物架,虽然用的是普通榆木, 也没上漆,但高度有一米五, 这么大一个物件,若是花钱买,至少也得一二百文。
李铁却是一送就是三个。
灌袋器是便宜了些,他设计的是四角灌袋器, 四条木棍为底,最上方镶嵌着一个圆环, 看似简单,但其实做法复杂。
这里没有一体成型的机器, 想做出一个圆环,木匠们都是先将木头打成弧形,然后利用榫卯结构将四个弧形拼凑到一起形成一个圆。
对他这个现代人而言,这工艺挺复杂,做起来不容易。
但现在李铁一送便是十个。
不过,人家大方归大方,推让的话还是要说的,可不能直接接了。
他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我其实只拿出了个模子,也没出什么力,这些值不少银钱,白送给我,我拿的不安心。”
“秦小哥,可千万别这样说,若不是你提供了模子,我又怎能做出实物?你要是不收,那就轮到我心中难安了。”
“你就先收下,若这灌袋器真卖不出去,那你以后多找我打些物件,多照顾照顾我家生意。”
李铁笑呵呵的道。
但他心里知道,灌袋器一定能卖出去的。
因为他已经接到订金了。
做出灌袋器的实物后,他先自个儿试了试,没发现有什么短处,他便去找了李家村的村长。
李家村大部分人都姓李,往上数五代都是一家人,如今的老村长是他的亲大伯。
他让他大伯召集村人给他宣传了一番,这小东西瞧着不起眼,但作用很大,若是有了这个,那么一个人便可以完成将粮食装袋的活儿。
马上就是秋收,正是用得上的时候,且他售价低,一个三十文,他只赚六文。
没办法,都是庄稼人,他价格高了没人买,而且还都沾着亲,不好坑自家人。
物美价廉,当即就有人找上他,想要掏钱购买。
愿意购买的人太多,他便让人先交订金,谁愿意交订金谁就能早些拿到实物,今日出门前,他光收订金都收了一百多文了。
方圆十里八村只有他一个木匠,只有他一人能打这种灌袋器,除了李家村的,其他村的人见了,定然也会找他购买。
马上要赚上一笔,因此他这一番话也是真心实意。
有小推车的例子在,他肯定是跟着何家人走。
秦劲又推让了一番,然后收了下来,期间秦老头王秀芹听到动静出来看热闹,秦兵宋来娣在灶房里忙着做果丹皮,脱不开身。
送走李铁,秦劲指着灌袋器,让秦老头王秀芹拎回去三个,俩人抓着灌袋器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这东西实用!
秦兵切完苹果,抽空从灶房出来,他瞧见灌袋器,也喜欢极了,恨不能现在就是秋收,好让他测试一下灌袋器到底顶不顶用。
他小弟的脑袋瓜最近可真好使啊!
秦劲和赵丰动手将三个置物架分别安置到堂屋、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