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辞职赴港2(2 / 2)
王小萌听后,心里沉甸甸的。她知道,自己已经深陷其中,无法抽身。
调查组开始频繁地找她谈话,要求她回忆每一个细节,包括她刚来村里时的种种异常情况,以及那些她曾经觉得奇怪但没有深究的小事。
她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翻看自己当初的笔记本,一页页地回忆,一条条地整理。她把所有能想到的线索都写下来,甚至包括她刚来村里时,发现村里账目上的一些小漏洞。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也许就是突破口。”她在一次会议上对调查组说。
赵主任听完她的汇报,点了点头:“你很细心,也很敏锐。这些线索我们会跟进。”
王小萌笑了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调查组开始扩大调查范围,不仅重新走访村民,还调取了过去几年的工程资料,甚至联系了市里的建筑公司,核实一些合同的真实性。
村里的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支持,也有人担心。
“书记,你这是不是太狠了?”老支书私下里劝她,“镇上那些人不是好惹的,你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王小萌看着老支书,眼神坚定:“如果我不做,晨曦村永远都翻不了身。我来这儿,不是为了当个太平书记,而是要真正为村民做点事。”
老支书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那你得小心点,别让他们抓住把柄。”
王小萌点头:“我会的。”
她确实小心,但她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就在调查组深入调查的同时,镇上开始出现一些针对她的传言。有人说她“越权行事”,有人说她“打击报复”,甚至还有人说她“私吞合作社资金”。
这些传言像风一样在村里传开,有些人开始对她产生怀疑。
王小萌没有解释,也没有反驳。她只是默默地继续工作,每天亲自下地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组织村民开会,安排巡逻值班。
“只要咱们的合作社能成功,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她在一次会议上对大家说。
村民们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里渐渐安定下来。
但就在这时,新的麻烦又来了。
一天夜里,王小萌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忽然接到村口守夜人的电话:“书记,有人在村口拦路,说是要找你。”
王小萌立刻赶过去,发现几个陌生人在村口大吵大闹,说是来“讨说法”的。
“你们是谁?”她冷静地问。
“我们是镇上派来的工作组。”其中一人趾高气扬地说,“你是王小萌吧?我们奉命来调查你滥用职权的问题。”
王小萌眉头一皱:“调查?谁让你们来的?”
那人拿出一份文件:“这是镇纪委的通知,我们有权对你进行调查。”
王小萌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发现上面的公章是镇纪委的,但签字的人却是那位已经被停职的领导。
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钓鱼执法”。
她没有慌张,而是冷静地对那人说:“这份通知有问题,我可以向上级反映。”
那人冷笑:“你可以去告,但我们今天必须带走你。”
王小萌看着他们,眼神坚定:“如果你们真有调查权,那就依法依规来。如果你们是来捣乱的,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她转身对守夜人说:“去把村里的巡逻队叫来,保护现场。”
很快,巡逻队赶到了,村民们也纷纷聚集过来,把那几个人围在中间。
“你们想干什么?”一个村民大声问。
“我们是来调查王书记的。”那人还在嘴硬。
“调查?你们连手续都不全,也敢来查我们书记?”另一个村民怒道。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王小萌却依旧镇定自若。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赵主任的电话:“赵主任,我在村口,有人冒充调查组,我怀疑他们是来捣乱的。”
赵主任听完,立刻说:“你先稳住他们,我马上联系市纪委。”
几分钟后,市纪委的电话来了,对方确认镇上并没有派调查组下来,而那份所谓的“通知”也被确认是伪造的。
那几个人见事情败露,立刻想溜,但被巡逻队拦住。
王小萌看着他们,语气平静:“你们想来查我,那好,我倒要看看你们到底是谁派来的。”
她立刻联系了镇派出所,要求立案调查。
第二天,派出所来了人,把那几个人带走。经过审讯,他们供出是镇上一位领导的亲戚指使他们来“制造点动静”,想让王小萌“知难而退”。
王小萌冷笑:“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吓住我?”
赵主任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敬佩:“你比我想的还要坚定。”
王小萌只是笑了笑:“我只是在做我该做的事。”
这场风波过后,村里的气氛反而更稳定了。村民们对王小萌的信任更深了,而镇上那些想打压她的人,也开始收敛。
市纪委的调查进入了最后阶段,证据确凿,镇上那位领导被正式立案调查,同时牵连出几个相关责任人。
晨曦村的合作社也顺利推进,第一批西红柿终于成熟,绿油油的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王小萌站在田边,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心里一片宁静。
她知道,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但她已经赢了第一步。
“晨曦村,一定会越来越好。”她轻声说道,目光坚定如初。
风吹过,带起她鬓角的一缕发丝,映衬着她脸上淡淡的笑意。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准备好,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