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 60-70

60-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英美]除了我,全家都是义警 如何攻略阴湿反派(快穿) 校园文男主的作精初恋 宰式加载中 [综武侠]我只想学医啊 是哑巴,那咋了?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江助理,结婚吗? 虎虎宠物店 全民求生,剩者为王

“老大老二家的,你们去休息,让俞梅俞荷来收拾厨房,晚上熬一锅粥,凑合吃一顿。”马三面坐下捶背,都要沾喜气。

俞有丽姚寡妇一听俞有地考中秀才,趁着官差正屋喝茶的空隙,抓着王有才就上了牛车,头也不回一路往王家村跑。

“遭瘟的俞有地,怎么就让他考上了呢!”姚寡妇一边给儿子擦脸,一边小声骂道:“这个俞有丽,怎么放下人,又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她心里还有没有你!”

“心里到底,有没有你!”姚寡妇恨得给了王有才一巴掌,王有才迷迷瞪瞪才醒来。

“娘,你在说什么?什么俞有地中了?”王有才一骨碌床上爬起来,问道。

他已经想到了,但不愿意承认,想听他娘说俞有地没考中。

“俞有地考中秀才,考了第十八名,名次非常靠前,官差说,县太爷八月初一,要宴请全县的秀才公。他们今年这一批肯定会大出风头!”知子莫若母,姚寡妇铿锵有力的打碎儿子的白日梦。

“你,明天赶紧去赵家村和赵德海说,你有事要出门,没空在村学里教书。省的被人打脸。”

俞有地有了秀才身份,这个事不能拖,姚寡妇说完就走。

王有才恨得砸了屋里的桌椅板凳,甚至连书箱都砸了!

心里就一个念头,他完了,他送女儿的事,俞家这辈子都不会原谅!

该怎么办?

送走赵芳元顾大安夫妻还有俞有丽,晚饭后一家人说起摆酒席的事,俞荷跑的飞快窝在爷爷怀里听。

办酒席,要先请总管,厨师,执事和支客,到时候席上所有的事都交给他们管。

“有地,什么日子摆酒?”马三面笑问道,恨不得明后天就办酒席,自从他读书,家里盼望了十来年的大喜事总算如愿。

“八月初五。”俞有地选在一个月之后摆酒,让大家讨论的热情骤减。

“好。那就先修院墙。”马三面觉得这时间选的好,儿子沉得住气,能耐得住性子,比什么都好,她被村里人一下午的吹捧,人都跟着飘了。

“有钱,你把地买了吗?”

“没有。有点贵,他地里还有东西。”

“那你去看看码头有没有铺面,我们家买一个大点的,够老二卖热米皮,你卖烧鸡烤鸭,铺子算家里的,你们每年给租金。”

俞荷一笑,阿奶好盘算,那她得再好好想想买什么!

“好。我明天就去找李管事打听。”俞有钱答应下来。

太好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60-70(第6/15页)

,又能摆摊!

村里都知道俞有钱的话好探,等遇到他就问什么时候办酒席。

“大哥说,八月初五。”

“那还有一个多月呢!”

“就是就是。”

“有我大哥拿主意。我个老小,别看我一天忙的很,干的都跑腿的活。”

大家一听这话里有话,就问,“你大哥让你干什么去呢?”

还真有个事。

“我们家要盖后院和院墙,男工一天20文,女工18文,大家伙谁愿意来,都来,管中午一顿饭。土砖也继续收。”

大家说要考虑一下商量一下,俞有钱顺利的上了大路。

先去王家粮食店找人说是在码头看货,俞有钱把自家办酒席的事给顾大安来说一声,就见两口子带着四个孩子,蒙着面正打扫猪圈。

“姐夫,怎么这时候掏猪圈?”

“阿娘说,大哥让我们把猪圈打扫干净。”俞有

花放下手里的铁锨,要给俞有钱前院倒茶。

“姐,我就是来给你们说一声,家里准备八月初五办酒席。娘让姐夫帮忙打听买一头羊,还有肉。我码头找李管事还有点事,就先走了。”

俞有花把他大门里送出来,笑着说:“镇上的人都知道大哥考上了秀才,邻居都给我们道喜。姐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的熟人。”

“都一样。你和姐夫压着点高兴。”俞有钱哈哈笑着走了。

李管事也听说俞有地考上了秀才,俞有钱来跟他打听铺面,他给介绍了镇上的杜牙人,还带着俞有钱走了一趟。

“俞小哥,也不要叫我一口一个李管事了。我本名李辉,年长你几岁,你以后叫一声李哥,怎么样?”

“李哥,多谢您常常照顾生意。只要你不嫌弃我,我们就是一辈子的兄弟!”

俞有钱是第一次感觉到身份带来的变化。以前李管事看人,眼皮是垂下来的,哪有今天这么随和热情好说话。

跟着杜人牙镇上转了一个早上,见的人说话都客客气气,俞有钱回去的路上想,老大真还是有点作用!

家里除了成文成义去上学,其他孩子都在,尤其俞荷一边给自己的辣椒酱和酱油缸晒太阳,一边看着大门口。

“三叔,怎么样?有卖的吗?”俞荷一看到俞有钱进门,就问道。

“没有!”俞有钱大步朝厨房走,边等着俞荷追上来,没听到声,回头一看,小丫头端着她的盆儿碗儿的换地方呢!

马三面给小儿子倒了一杯白开水,刚才的话她也听见了。

“阿娘,让大家到正屋,我们商量一下吧!”

“这是有吗?”

俞有钱点点头。

不会儿俞老头成武成城俞梅后院回来,俞有地李二娘也一起回来,唐大丫俞有粮,村里去听闲话的赵娟也被龙龙叫回来。

俞有钱开始说他打听到的情况。

“码头仓库旁边中间的位置铺面一间要90两,位置还可以。只有一间卖,两边是借墙,没法再自己重修。

二一个,码头上游,靠我们村边王地主有一块地要卖,有一分(66.7平方米)多一点,要10两,大家嫌贵,地还在。

三一个,镇上出租的两间铺面,一年租金8两。另外,还看了两亩水田,一亩十两,两亩要二十两也在码头附近。”

后面三个大家都很心动,但家里要盖房,不可能都买,最后商量把第二个一分地抢到,交税盖成小吃店。

晚上俞有丽来说让俞有地去赵村教书,王有才受了风寒。

第二天,马三面俞老头带着钱和俞有钱一起找杜人牙买地。

拿到地契俞有钱去衙门交税办红契,马三面俞老头和俞荷跟着杜人牙的婆娘杜婆子来看地方。

这一分地紧靠江岸,它后面的地已经盖成了房子和出租的仓库,从码头中心位置沿着岸边这条大路一直朝上走,走一刻钟就到。

这条大路旁边靠水都修有低矮的堤坝,有栓绳子的地方,这完全还是在码头的好位置。

“阿奶,这边修三个大台阶,做一米五的地基防潮,房子盖两层三间,开三个门面,彼此相邻又相互独立。”将来分家一人一间,公平合理。

俞荷比划,马三面俞老头认真听着,杜婆子看看俞荷,再看看两个大人,就留了个心眼儿。

“胡说,家里哪有钱!”马三面发觉不对,大声斥道。

俞荷看到杜婆子还在,就知道自己刚刚差点露馅儿。

“阿奶!”

“杜娘子,小孩子跟她爹读了两天书,说话喜欢照搬照抄大人的话。我们家都习惯了。你见谅!”

“孩子聪慧,见解独到,有自己的想法,我喜欢都来不及呢!”

又问俞荷今年多大,几月生辰!想做媒。

马三面马上表示要去看看那两亩水稻田,杜婆子立刻带着他们去看。

自然没买,说要考虑考虑。

晚上一家人商量,先把码头的三间房修好,马三面拍板就修三间二层,每间房都有自己的墙,只一间上下相通,左右各自开门。

这样的话要用的土砖和木头就多。还要留出办酒席的钱,后院的房得延后再修。

“明天开始,先请匠人码头建房子,村里人愿意去的都去。工价就照有钱说的给,中午管一顿饭。

有粮有钱你们四个人看着码头建房准备伙食,老大家的就在家里给我们做饭。”

俞荷给阿娘使眼色,阿奶的意思,阿娘现在是秀才娘子可不能轻易露面。

“没有的事,你阿奶是觉得我做饭好吃。”李二娘摸着女儿的小脑袋笑着说:“我们庄户人家没有那些规矩,一切照旧。因为你爹考上秀才,我们和邻里更要保持好关系。一个人名声不好,一辈子都补救不回来。”

“我知道了,阿娘!”俞荷想到王有才,在赵村他已经没什么好名声了,想到阿爹……

第65章

俞有钱让俞有粮看着往码头运送材料。

俞有钱拿重礼去赵村请木匠赵德山,石匠赵德营,还有他们各自带的两个徒弟,这都是赵芳元给他物色建后院的人手。

“酒席八月初五办,谁掌勺?”赵芳元悄悄问俞有钱。

“爹娘说,您是我们家的贵客,要坐上席。你看着给介绍一个掌厨,到时候让我小舅子也来帮忙看着。

我们家的凉拌洋芋丝很好吃,还有俞荷鼓捣的辣椒酱和酱油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小舅子学会,您给介绍个大主顾。

味道你不用担心,不好,我们也不好意思拿出来坑亲戚。”

女婿这话说得有点水平,像是有高人指点过。

“行。都听你们年轻人的!”赵芳元拍拍女婿的肩膀,让他赶紧追匠人。

木匠石匠都是事先说好的,所以今天就能上工,不过赵德山赵德营知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60-70(第7/15页)

先修码头的铺面,是来到俞家才知道。

“有钱兄弟,我们要先看地方,再按照地方大小设计房子。”赵德山喝着糖茶,拘谨的说。

“我哥根据码头别家的铺面,画了草图,你们看看。地方也不大,修三间门脸带个木质结构的二楼。”

二人看了图,拿着图到码头看了地方,师徒六个人比划着怎么打地基,怎么做椽做柱子。

单独的三个门面,各加一个二楼,其实比修三间房再隔断承重要好,修建也更容易。

俞老头出面请俞存地给看了个黄道吉日,初八,小吃店正式动工。

村里来了十来个帮忙的,别村来了七八个打工的,两天地基挖好,石匠赵德营就地取材,用黄土糯米糊糊一块块砌石头往上做地基,又建议用黄土打墙比土砖结实。

跟着看热闹的俞荷偷偷给俞有钱使眼色,赶紧答应。

“好,都听您的。”

赵德营听不惯这个您,不过做事更用心。

赵德山先根据尺寸做四扇大门,二楼的门面要做木头的采光,还要考虑江边冷,材料要经久耐用。

打地基用了五天,一米五高的地基中空不填土做地下室,也是俞荷的主意。

打墙的三副套板杵子上位,地上背土的背土打墙的打墙,三米高的九面墙眼见的打起来,要架梁和横木,柱子打在墙体里,还要搭二楼的木结构才休息了两天。

二楼的木结构在家里早就开始做,现在做好运到码头安装好,俞老头作为一家之主上梁撒糖,村里人都来趁热闹。

上梁仪式完成,木结构支好,雨水多房顶要盖中间高两面低,好走水,侧面的两堵墙再往高打了两米五,就着手架椽做房笆盖瓦片。

盖瓦的这天全村男丁每户一个都来帮忙,用竹条编房笆的前面编,搬瓦片的后面跟着搬的搬,房子上盖的盖,长长的三个梯子,高的惊人。

俞荷几个孩子只有看热闹的份儿。

马三面带着三个儿媳妇加上村里几个帮忙婶子婆婆十几个人临时搭建的厨房里做饭,今天差不多屋顶就能盖好。

剩下的就是安装门窗,最后等土墙干了,粉刷一遍,外墙上糊一层保护的黄泥,这些活都急不来。

送走全部帮忙的人,俞有钱和成武就在码头看房,其他人坐着牛车往家走。

“俞荷,你这是不准备去读书了吗?”赵娟抱着熟睡的孩子,笑问 。小家伙自从小吃店开工到现在快二十天没去过赵村。

“我现在是秀才的女儿。有我阿爹教我读书呢!”俞荷骄傲的说。

马三面马上接了一句,“看把你能的,你爹是你爹,你是你,你爹读书多懂得多,还能分给你啊!可不能偷懒。”

“阿奶,我自己自学呢!你放心。”读书自然要读,钱也不能不赚,拿在自己手里的才安稳。

没两天就八月,村里的稻谷都收了,俞有钱先斩后奏做主请人花了三天时间把十亩地的水稻都收了回来。

等俞有地回来,天天催着俞有地赶紧拿着秀才文书去办免地税。

今年稻田里施了三次肥,加上风调雨顺,一亩地能收五百斤稻谷,免税的话,晒干能有四千多斤。

头天接到县太爷的请帖,第二天俞有地打扮一新,换上新的长衫布鞋,租了孙富贵的车,去县里参加秀才宴。

今年考上的十八人,平时多多少少都认识,县令一身苍蓝色官服,态度亲和的点了名,认了人,和第一二名明显很熟,喝着茶,聊着天,俞有地规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他们说话。

看着他们喝酒,吃菜,开始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俞有地佯装醉酒趴在桌子上装睡,午时三刻宴会结束。

俞有地整理衣袍,问了办地税的地方,顺便把家里的十五亩和俞荷的一亩地挂在自己名下,办好文书。

又来找闻司农打听新种子。

闻济笑着恭喜俞有地得了功名,是否进县学读书。俞有地说自己在赵村教书,暂时没有进学的想法。

“今年种的番麦洋芋棉花辣椒产量怎么样?”

“产量都还行。花椒结果了,我的小女儿高兴的很,让我谢谢你。”俞有地想起俞荷说今年的胡辣汤总算有点名副其实的意思,脸上就带出几分笑。

“你们把孩子宝贝的很。”闻济笑着说,要新品种等

腊月底正月去了。

“到时候,有劳你给带个话!”

“没问题。”闻济愉快的答应道,爱种地的秀才有意思,爱种地的小娘子就稀奇了。

——

“妹儿,你的棉花开了,你看是不是?”俞梅一直关注着地里的棉花,从打岔,开花,到除草,全城参与,听阿奶说棉花可以防线织布几乎每天都要去地里看看。

“哇偶,真的开了!”俞荷接过姐姐手里的雪白花絮,“走,快去看看,要是开的多就要马上采,下雨的话花絮会发霉的。”

姐妹俩拿着自己的小背篓往棉花田里冲,俞荷种了六行,其余的种子在家里的地里种呢!

“哇,能收好多呢!”俞荷小心翼翼的抓花絮,花苞都是刺,扎手。

俞梅已经被棉花刺扎了手。

“姐,我们先别摘了,回去做个手套,再来!”俞荷看着咬指头的俞梅,想想就很疼。

小姐妹回来剪掉旧衣服开始做五指头手套,马三面好奇得不得了,怎么俞荷都开始做针线了,看她的大针让李二娘来帮忙。

“阿娘,做五个指头的手套。”俞荷给她娘比大小,李二娘一看就会。

先裁剪了一副出来,缝好一个翻过面儿给俞荷试试大小合适,再一个个接着缝好。

李二娘做好这双,把俞梅的剪好让她自己缝,跟在俞荷后面来帮忙摘花。

“阿娘,你以前见过棉花吗?”俞荷好奇的问。

“没见过。买过。一斤棉花要200文。”她爹娘每年都要买新棉花做被子,换下来的才给她们姐妹用。

“这么贵的?”

“本地没有。都是从北方贩来的,自然贵。”李二娘欣喜看着手里的白花絮,迫切的想要纺一卷线织成布看看。

“阿娘,等我明年多种点。我们都做棉被。” 俞荷知道自己的钱改花到哪里了。

“不着急。家里也种了。等收了分一分,先给你们四个一人做一身棉衣。给你爹做一件棉袍。” 李二娘都打算好的。

俞梅很快带着手套赶来,娘仨一起摘棉花。还有些棉桃没开,得分几次摘。

马三面拿了背篓帮俞荷摘红辣椒,家里房檐下都是红辣椒串,地里换剩一半没红的青辣椒。

“俞荷,你这番麦也收的了。”

“等初五过了就收。”俞荷对初代玉米报了太大的希望,结出来的玉米穗大的只有成人巴掌大,五颜六色的米粒,俞荷打算植株全干,才收,去当把玩的古玩玉米卖!

“阿奶,挖一背篓花生水煮花生算一个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60-70(第8/15页)

碟,再凉拌一个土豆丝,炸果子和丸子都四个干碟。

大姑父那里定猪肠炒辣椒一个,猪肝一个菜,大菜就做烤鸭和烧鸡,红烧肉,这已经五道菜了,再做一个酸菜鱼,两个青菜,一共十二道,待客完全够了!”

马三面一笑,个精细鬼,“行。我听你安排。初三晚上大厨定菜单,初四咱上街采购。照你这么一说还省钱呢。”

晚上,马三面出钱,俞有钱去王大爷家拉了一百只鸭子,又村里买了一百只大公鸡。

初三晚上俞有钱的小舅子赵成陪着别村请来的牛大厨按照主家的要求,定下了十二道菜,分别是:红烧豆腐,辣炒土豆丝,凉拌面皮,凉拌荞粉,红烧排骨,红烧肉,辣椒炒肉,红烧肥肠,烧鸡,烤鸭,蒸假肉,最后一道羊肉汤。

四个干碟不算菜。

初四派家具,早上村里帮忙的婶子们就来帮忙,在宋家蒸好杂粮馒头。

马三面和李二娘唐大丫在自家做荞粉和面皮。

俞有钱带着成武后院杀鸡杀鸭,忙了一天。

下午,俞有粮背着半扇猪肉回来,俞有花带着孩子们来帮忙。

牛大厨也开始备菜,做假肉、丸子和果子。

初五正客,赵芳元带着赵村的二十几户人先到,接着是唐家,王有才一家,族长村里的亲房几乎每家都来了一个吃酒席,帮忙的另算人数,还有周边村里的人。

俞家热闹了一天。

第66章

“办酒席,真累。”马三面一边高兴,一边和老伴儿抱怨道。

“心里高兴不?”俞老头老神在在拉拉被子,族长什时候像今天这样开怀畅饮过。

“高兴!我盼了十来年,能不高兴嘛。我们俞荷真是我们家的小福星。她要做生意摆摊,她爹才愿意下苦,读书。”

这点不可否认,俞老头赞成老伴儿的话。

“现在好了,码头的铺子一开,她能折腾一阵。旁边地里的番麦棉花一收,又能折腾一阵儿,这一年就过了。明年七岁,越长越大会越来越懂事。”

小家伙算盘珠子打的啪啪响,码头的铺面三房一家一间,合起来叫俞记小吃店,但分开经营,盈亏自负。

多好的主意。

张氏回味着今天吃到的烧鸡烤鸭,确实很好吃,味道浓香,烧鸡入味,烤鸭脆甜。

简单的辣椒炒肉和炒豆腐好像都比自家做的香,带着一种特有的鲜香。

“码头的店什么时候开?”

“什么是什么时候?”俞耿装了旱烟正抽的烟雾缭绕。

“我说俞家的小吃店什么时候开?”张氏不高兴的拉这个脸。

“不知道。要等房子干一段时间吧。后院还没修呢,听说他们没钱了。”

“那肯定就会开店。”张氏笃定的说,等小吃店开门,她要买一个整鸡吃。

今天坐席的人都想着,等码头上的小吃店开门,去买烧鸡和烤鸭。

初六早上,俞荷起床摘了一背篓棉花回来,吃过早饭,要去砍番麦。

“俞荷,跟我到码头一趟,回来再去地里。”

俞有钱喊上俞荷,叫上俞有粮成武,去码头看门。

“看看,这多的船,这多的人,一天不开张就是一天的损失。俞荷,我们明天就开始摆摊吧?”俞有钱指着江面上的船,笑着说。

“行。明天开始摆摊。你、二叔和我分开摆摊,烧鸡烤鸭给我一成利就行。成武哥自己做热米皮,我不入股也不要分红。”走在到自

己铺子去的大路上,俞荷开门见山。

“我那一间,我准备开个杂货铺,门口空地早上带卖胡辣汤。”

三间房,俞荷要了最靠里的一间。

烧鸡烤鸭一间,成武一间,最里间她开店。

“那怎么行,不行。成武自己开店。我继续和你合伙,利润五五开。”俞有钱抗议道,他一个人拿那么多的钱他心虚。

“好。那我们再商量。”

俞荷问了成武的意见,严肃道:“成武哥,让二叔二婶给你帮忙,我就不参与了。二哥学不成豆腐我当时就想,一定给我二哥找个营生。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好。”

“好。我好好干,不辜负妹妹的一片心意。”成武不再推辞。

俞荷回来先和俞有地李二娘说了自己的打算,又去问一间房多少钱租金?

“一年一两银子。”马三面笑着说,“怎么?马上就要做买卖摆摊了?”

“三叔去买鸡鸭了,说从明天开始试营业十天,烧鸡烤鸭打折大酬宾。烧鸡不论大小,一只只要88文,烤鸭128文一只,合买两只再便宜十文,只要200文。”俞荷把她的营销计划全盘托出。

“家里人帮忙处理,一只三文,鸡毛鸭毛回收,鸡杂鸭杂免费送!”

俞有钱王家买了五百只鸭子,五百只鸡是顾大安帮忙送回来的。

成文成城一听妹妹要雇他们,积极的厨房烧水,俞老头接了杀生的活儿,俞梅也来看热闹帮忙拔鸡毛。

“俞荷,一百只的卖,能卖完不?”俞有钱心里没底,一样一百只,就两百只了。

“卖的完呢!”俞荷又小声给俞有钱传授了一阵秘诀,让他一早就去准备。

李二娘负责腌制,赵娟俞有钱看着下油锅炸,再放进大锅里下料煮40分钟,捞进调料水里泡一夜,明早捞出来卖。

等烧鸡做的差不多,烤鸭也腌制入味,最后十二只一组进大缸上架烤。

一阵阵香味飘进村里,宋老太打个喷嚏,这俞有钱又开始了!

好几个人大早上来问,“是不是烧鸡开卖了?”

“是啊。今天第一天有活动,烧鸡88,烤鸭128,烧鸡烤鸭合买两只,只要200文。”马三面一边穿辣椒串串,一边不厌其烦的解释着。

面前的席子上晒满了鸭毛和鸡毛。

家里就她一个人看门,成武也去卖热米皮了,李二娘不放心跟着俞荷去帮忙。

俞有钱挂上俞记小吃店的招牌和幌子,放了鞭炮,就来了一波人。

“俞小哥,恭喜开业!”吴大汉昨天放工就听一群人沿着码头高声喊道:“俞记小吃店明日开业大酬宾,搞活动,一只烧鸡只卖88文……”

在西街住的胡老板,昨儿下午也听见一群人在街上叫卖,说俞记小吃店开业大酬宾,提着食盒来买烧鸡,烤鸭他还没吃过不知道味道如何。

“俞老板,我要一只烧鸡一只烤鸭!”胡老板把食盒杵在俞荷面前,拿出两串钱。

“好的,谢谢惠顾!”俞有钱把钱递给俞荷,麻利的从大背篓里拿出一只烧鸡,一只烤鸭,用麻纸包好放进他的食盒。

成武的热米皮看上去更受欢迎,码头做工的大汉几个人合买一只烧鸡,每人再来一碗热米皮。

李二娘给成武帮忙切米皮,唐大丫负责洗碗,俞有粮看着收钱,来的人络绎不绝,四个人都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60-70(第9/15页)

不过来。

辰时末热米皮就卖完。

烧鸡烤鸭也到了销量最快的时候,街上来的,船上来的,有的人想味道,有的人图便宜,大多数人都选200文的套餐。

中午饭点又是一阵热销,200只烧鸡烤鸭全部卖完,收摊,回家。

“公鸡40文一只,鸭子35文一只。”俞有钱报进价,叔侄俩一起算分红。

“利润有一半。”算来算去,还是烧鸡烤鸭划得来。

热米皮就赚个辛苦钱。

“三叔,真要五五分成?”俞荷笑着说。

“五五分我都占便宜了。技术都是你出,我就辛苦一点。多了我真不敢要。”老大四个孩子,父子三个人读书,负担重。

“那行,继续五五分。辣椒酱和酱油下来除过成本,利润我们也照五五分。”俞荷不纠结了,她需要帮手。

“嗯。到时候看。”俞有钱拿着自己的本金和盈利,今天因为下血本请人宣传,利润要少一些。

趁着马三面午睡,俞有钱干脆请宋老太一家来帮忙杀鸡杀鸭子。

李二娘帮忙腌制,烧鸡腌好,刷上几道麦芽糖,俞有钱就下锅炸,先做一锅烧鸡,烤鸭也腌制好了,俞老头后院看着烤鸭。

晚饭是赵娟和唐大丫做的,以后可能晚饭都是她们做。

宋老太望着面前这些收拾好的鸡肠鸭肠心肝肺发怵,吃的太多了,她家都没人愿意吃。

“娘,这怎么办?”俞有功的媳妇苦笑着问道。

“明天中午问问俞荷,这些我们都洗干净的,要不,他们拿去卖了!”

“只能这样了。”哪能顿顿都吃这些杂碎,味道也不好。

今天的货都全部卖完了,俞荷心满意足先回来,她慢吞吞大路上上来,就看到宋老太朝自己招手。

“俞荷,鸡杂鸭杂太多。今后我们就不要了。你想办法卖掉吧!”

“行。我来想办法。那就一只鸡鸭加一文钱的工钱,按四文算?”俞荷笑着说。

“不了,还是三文,今天还是200只吗?”

俞荷点点头。

一天就赚800文,这是送财童子吧,宋老太喜笑颜开连忙回去叫儿子孙女。

第四天开始,每天只做30只,十五只烧鸡,十五只烤鸭,第二天由俞有钱带着去卖。

李二娘手把手教会唐大丫和成武做好简单的胡辣汤。

“今天是大集,你们就做30只?”马三面看了看两个小背篓,她今天去街上赶集,顺便看看小吃店的生意怎么样。

“就30只。以后都只有30只。烧鸡大的120,小的100文,烤鸭150文一只。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俞荷笑着说,哪里能天天卖200只。

送走摆摊的,又送走上学的,俞荷背着小背篓旁边地里摘棉花,这块地,要赶在霜降前种上小麦。

顾大安的肉铺今天也开张营业,赶集的马三面正好赶上,忙买了鞭炮来恭喜。

“阿娘,今天赶集来?”俞有花在店里正忙,卤肉和肉夹馍都摆在店里,生肉还是对面的摊位由顾大安来卖。

“生意不错!”

“都是熟客,前两天都是买烧鸡的人。我也去看了,虽然路有点远,人却不少。今天还卖200只吗?”

“没有。今天只有30只。烧鸡烤鸭各十五只,老三在卖。”

“做的多了人着不住。你大嫂俞荷老三坚持了三天累的不行。杀鸡的活还是包给宋老太家的。都做不过来。”

马三面见要肉夹馍的人多,就从屋里出来了。

俞有花也没空招待她。

顾大安的肉架子上肉已经不多,马三面买了两斤瘦肉,准备回去包饺子。

回来,就见俞荷开盲盒一样把背篓里的番麦一个个剥开穗子,往笸箩里扔。

“俞荷,这东西你准备怎么卖?”

咦?俞荷萌萌的抬头,笑问道:“阿奶也觉着,这些小玉米好看?”

第67章

“一斤种子一千文,它就是个丑东西,阿奶都能夸出个花儿来!”马三面蹲下笸箩里扒拉扒拉,拿起一个小个儿暗红色,当真是好看,有玉的光泽,谁知道它是个粮食。

“阿奶,像你手里拿的这种,一个100文,次一点这种80文,像这种纯白的个儿小小的一个500文。你觉得贵吗?”

合着是越小越贵?当初俞荷要间苗,家里人都不同意,才养出来的小个儿。

“这种大的呢?”马三面拿起一个比她手掌还大的玉米,问道。

“大的留着磨面吃,开年做种子也要这种小的。我本来就是要种越大个儿越好

的,间苗能长大个。这叫无心插柳柳成荫。“俞荷又挑了一个更小更好看的给她奶看。

“这个800文!”

“你卖出去再说吧!”

“阿奶,你别不信。”俞荷当即决定明天就拿着这些玉米去码头摆摊。

既要摆摊,俞荷就认真了,好的品相拿三个,次点的拿十个,大个儿不好看的拿二十个,一背篓挑下来天都黑了。

“别动,都别动我的番麦,一个都不要动!”吃晚饭的时候俞荷还紧张的给全家人都打了招呼。

看完俞荷的独角戏。

俞有钱和俞荷商量给家里20两银子,这段时间家里只往出拿钱,没有多少进项,眼见着伙食都要变差。

“你们两个找我什么事?”马三面一见俞荷就想笑,大概这番麦真能卖上钱,她还是第一次见俞荷红了脸,着急忙慌了。

“阿娘,我和俞荷三天挣了20两,就想先给家里用,钱不钱的不重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最重要。”

俞有钱放下钱,拉着俞荷就跑。

马三面笑容一僵,眼泪下来。孩子大了,都知道家里的难处。

昨天老大给了这个月的抄书费,足足有三两,老二虽然没给钱但家里的活干的最多老黄牛一样一声不吭。

都是好孩子。

“给你就拿着花。没出息。”俞老头进来见老伴儿哭吓了一跳,看见她手里的银子,骂道。

李二娘和俞有地商量,她也想跟着俞荷去码头摆摊。

“我们四个孩子,两儿子要读书,姑娘要嫁妆,我做胡辣汤家里都说好喝,俞荷开杂货铺,我在店门口卖胡辣汤,成不?”

俞有地郑重其事的看着妻子,看她笑盈盈的说话,眉目舒展。

“前两天那么忙,晚上喊着腰痛的是谁,你忘了吗?”

“忙有忙的好。”李二娘小声说,“俞荷点点的孩子,你就放心她明天自己一个人去码头摆摊?她拿的可不是土产,是一个就上百文的文玩。要是遇见——”

“遇见坏人,她比你跑得快!”

吓唬谁呢!

李二娘气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千亿未婚妻空降冰帝之后 放手后,黑月光为我发了疯 天知道,我是文和?![三国] 卡萨大陆种地日常 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未婚妻成为长嫂后 被误认为是顶级Alpha之后 佳偶天成 女首富[八零] 直男在bl恋综成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