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 80-90

80-9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英美]除了我,全家都是义警 如何攻略阴湿反派(快穿) 校园文男主的作精初恋 宰式加载中 [综武侠]我只想学医啊 是哑巴,那咋了?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江助理,结婚吗? 虎虎宠物店 全民求生,剩者为王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80-90(第1/16页)

第81章

马三面让李二娘自己问问,俞梅有什么想法。

“若实在喜欢赵夫子,来回我给送。”俞老头当着俞有地李二娘面表态。

“阿爹,不了。俞梅十二岁了,她想做绣活可以在家做,我看着她。新的花样也可以和赵夫子买,或者请个人来家里教。”李二娘拒绝了公公的好意。

“对。家里地方宽,光线好,省的听那些婆娘们一天到晚说是道非。”

马三面是女人,理解大儿媳的担心。

俞梅一转眼就到了要说亲的年纪,就怕听了外人的话,走岔路。

突然不用去赵村读书,俞梅很不适应,就觉得早上跟着大家读书识字挺好,虽然她有时候想逃课,但真不去了,她要干什么?

“俞荷——”俞梅敲门进来,欲言又止。

“怎么了?”早起来又赖床的俞荷床上一下坐起来,想到阿姐比自己爱绣花,不去上学也学不成绣技。

忙道:“姐,等会我们也去码头看店,阿爹抄书,我们可以做绒花。一股丝线二十文,我可一点都不会,你要好好的教我哦!”

“一定一定,那我去准备丝线,阿娘把早饭都快做好了,你也起来。”俞梅赶紧进屋,翻箱子。

俞荷跳下床,坐小板凳上穿好鞋,拿小梳子把披散的头发扎成两个包包头,小跑着去厨房吃早饭。

“先洗脸洗手。”李二娘一把拉住往锅里看的俞荷,舀了一瓢温水递给她。

“你爷带着你哥等会儿要去地里埋洋芋,你是跟我们去码头,还是也跟着去地里?”

“我和我姐跟着去码头。”俞荷示意李二娘弯腰,小声说:“我姐有点失落,她今天要教我做绒花。”

“知道,等我不忙,我给你们配色。”李二娘笑着说:“别操心,你姐要真能坚持,我给她请个专门做针线的婆子。”

吃过早饭,俞有钱赶着牛车,赵娟抱着孩子坐车,俞有地李二娘成武唐大丫俞荷姐妹跟着牛车走路。

收拾好厨房,关好大门,马三面俞老头俞有粮带着成文四个背着背篓粪兜去地里种洋芋。

“姐,这霜真好看尖尖的像是冰剑一样,这个,晶莹剔透像不像水晶,等太阳出来霜一消,草还是绿的!”看到路边的白霜,俞荷叫俞梅来看。

“我觉得我们买的线,样数还少了,你看,这片叶子,有墨绿,深绿,绿,浅绿,边沿还有点泛白。”俞梅摘了一片叶子拿在手里研究。

“确实。那我们就先从最简单的花儿开始做,比如黄菊花,它是嫩黄的,看——柿子树,圆圆的柿子是橘红色,成熟了是红色,我们从最简单的又好看的花开始做起。人家一朵小绒花卖10文,我们卖6文……”

李二娘听到两个女儿的悄悄话,示意俞有地也听听。

赵娟顺着李二娘的视线看过去,看看活泼的两个侄女,看眼怀里睡觉的女儿想着小兰花大点,也是这样无忧无虑。

到了店里,唐大丫成武屋里生火,热上调料水,大笸箩放好,已经来客。

炒菜盖饭要到中午才向卖,俞有钱把掏干净的白菜和洋芋放到店里。

李二娘切菜,赵娟抱着孩子把今天要蒸的杂粮泡水,再生火,俞有钱去街上取订好的豆腐。

杂货铺俞有地把火盆里的灰,倒进专门收集草木灰的桶,放上炭去快餐店引火。

俞梅俞荷一边暖手,一边把要用的线,一股一股分好,拿出剪刀,铁丝和铜丝,刷子,还有烫花的小熨斗,等火。

“俞荷,你拿棉线干什么?”俞梅见俞荷小背篓里拿出一股阿娘纺的粗线,忙问。

“姐,要是能把棉线染上大红色,蓝色,我们可以做绒球,就是唱戏头上戴的那两个圆圆的可以自己动的毛线球。”

俞荷不知道怎么形容毛绒绒的球球,干脆动手做一个给她看。

棉线剪成长短一致的小段,再从中间把十几条棉线扎好,用铁梳子撕扯着梳开,一个软乎乎的绒球花便做成了。

俞梅接过来看了看,捏了捏,指头蛋大小毛绒绒的挺好看,“还别说,要是能染色,做成红的,黄的,粉的,小孩子扎到头上还好看。”

“这有什么难!”

手里的绒花被拿走,俞梅俞荷仰头看是阿爹。

“阿爹,你知道怎么染色?”

“茜草可以染出红色,苏木也可以染红,板蓝根可以染蓝色,栀子姜黄可以染出黄色。再用红黄蓝三色调色,紫草能染出紫色……”俞有地笃定的给两个女儿教怎么用植物给棉线染色,赢得了两个小家伙满目的崇拜。

“阿爹,要真能染出颜色,我们给你分成。”俞荷笑着说。

俞梅已经在剪线了,刚刚俞荷做的有点小,她想做一个大点的,小孩子用小的,大孩子要大一点扎头发上才好看。

“你们先制出染料再说吧。成捆的棉线上色均匀,你做成这样小,反而不好染。”俞有地看这白色小绒球,染成红色黄色会讨孩子们喜欢。

“阿爹,我准备染料,你教我们怎么染,好吗?”

俞有地点头,李二娘铲着一铲火红的火子来生火,“你们三个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阿娘,阿爹要教我们染线,茜草可以染出红色的线。”俞梅让开一点,对李二娘说。

“俞梅,你们好好学,将来开个染坊,专门做染布生意。”李二娘把丈夫哄孩子的话没当事,想起板蓝根染出来的靛蓝色,颜色太深,要真绒花做成那样,没人会愿意戴在头上。

“你们蓝色小褂的布,就是你阿奶用辣蓼花染出来的。回头问你阿奶,她是染布的高手。”

原来阿爹会染布,是家传。

李二娘小心翼翼小熨斗里放上一点点火子,熨斗太烫不行太凉也不行。

俞有地拿出要抄的书,俞梅带着俞荷开始做丝线绒花。

害怕吵着阿爹看书,姐妹俩去快餐店,先讨论做什么花配什么色,再一样样找对应颜色的丝线,排整齐,用铜丝两面夹住,按花的长度比例剪成一小段一小段。

剪好,俞梅飞快的拧铜丝,两端对齐,熨平,修边,总算是有点花瓣的样子。

“姐,你手真巧!”

“配色也好看。”

“是荷花呀?”

俞有钱听着俞荷一声声惊叹,趁空看了一眼,没想到俞梅做的绒花像模像样,看着就和真的荷花一样。

“俞梅,你好好做,拇指大的荷花,一对叔能给你卖18文。你这手艺都快赶上老匠人呢!”

俞梅没说话正认真的一枚枚烫花瓣。

俞荷走过来,小声问道:“三叔,有卖的那种简单的铁卡子吗?我们可以把绒花绑在现成的卡子或者簪子上,就是木头簪子也能好看。”

“买什么,木簪子我会做,回头我给你做十几个不一样的,直的,弯的,拐的,都有。用竹枝烧软你要什么样给你弯成什么样。”

“卡子也要,可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80-90(第2/16页)

直接别在头上。”俞荷坚持,金属的显得上档次,能卖贵。

“尽给我出难题。下次我去县里进货给你留意一下,你们多做点绒花,等二月我去乡里收猪,帮你们代卖。”

俞有钱深怕俞荷给他分成,大方道:“我,分文不取,纯属帮忙。”

“谢谢三叔!”俞荷高兴道谢,这样她们负责做,不用操心怎么卖出去了。

“姐,听见了吧,有三叔给我们卖,不用担心销路,我们尽管多做点。”俞荷跑回来给俞梅说。

做绒花要比绣花好一点,更有成就感,一朵花复杂四五天也能做成,每天看着鲜亮的颜色,阿姐心情也好呀,她真是个天才。

俞荷深藏功与名,悄悄的去杂货铺练字。

俞有地火盆边看书,见俞荷回来,抬头看了一眼,笑了一下,视线又落在书里。

中午时分,快餐店来了一拨人,扰了俞梅的清净,俞荷小跑着来帮忙,接着两姐妹一起帮忙收拾碗筷,跟着人来人往忙起来。

俞有地也来帮忙,等送走最后一拨客人,李二娘给每人一碗盖浇饭。

成武的热米皮早就卖完,吃过饭,把火子和火盆都放到杂货店,他们先回家。

俞有地带着俞梅俞荷看杂货店,三个人看书的看书,做绒花的做绒花,理货的理货。

下午没人,俞荷迫不及待关门回家。

才刚一进大门,俞荷就喊马三面,她听见阿奶的声音了。

“什么事?”马三面厨房里出来,她蒸馒头呢。

“阿奶,我今年要种一亩地的棉花。听我爹说你会染布,阿娘纺的线你能不能帮我染成大红色?”俞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这时候俞有地和俞梅才进大门。

马三面看见俞有地,冷笑一声,道:“我只会染靛蓝色,颜色太深,也不好看。”

“不怕,你怎么也会染一种颜色,我一种也不会。”俞荷看懂了阿奶的意思,笑着说。

这是缠上她了。马三面回道:“只要你不怕糟践东西,我帮你染红色。”

“行的。等我准备好染料。棉线没有丝线的金丝光泽,可能大红染出来,也没有丝线的颜色鲜艳。”

“那我可没本事把棉线变成丝线,不是说赵村要种桑树养蚕吗?到时候,你舍得出钱还怕买不到丝线。”

马三面说着转身进了厨房。

“这是个办法。”

晚上,不仅李二娘在纺线,俞有钱也在院子里生火,打磨下午砍回来的竹条。

马三面不用想就知道是俞荷的主意。

“三儿,做簪子呢?”

“阿娘,你见俞梅做的梅花簪了。红红的绒花绑在簪子上真好看。

我多做几个竹簪子,都做成绒花簪,卖给村里的婆子媳妇们。

孩子的绒花算什么,哪有当家的婆婆媳妇口袋里钱多。“俞有钱一边选料,一边小声说。

“我们家这一天就要发展两种手艺——一个染布开染坊,一个做绒花贩绒花簪。

一天天的尽搞些歪门邪道,谁让我知道影响了我孙子读书,我可饶不了你!”

马三面强硬的说,扭头进屋了。

第82章

俞有钱继续做竹簪,做好十来个自己觉着造型好看的,拿进正屋让俞荷和俞梅挑选。

“阿姐,你明天准备做什么花?我觉得梅花你做的好看,一个开了的梅花,一个半开,一个花骨朵,不仅寓意好,戴上也好看。”

俞梅也觉得自己做的红色梅花绒花要比粉色的荷花好看。

“刚好,这十二根竹簪够做十二支梅花簪,就算都是梅花,也可以做成不一样的。”

俞有钱拿着样品梅花来回看,建议竹簪外面缠上银丝线。

“还不如刷一层漆,黑乎乎的簪子就是树枝,更衬红梅花。”俞老头笑道:“漆有光泽,比木竹子好看。”

“木头更好上漆。打孔也方便,可以直接穿丝固定。”

俞有钱觉得姜还是老的辣,又想起俞荷要的卡子心里重视起来。

俞荷让大家帮忙想样式,计划每种花先做十二支。

“俞荷,你可以做十二花仙,做一整套!”成文听爷爷开口,也来看热闹。

马三面惊讶的看着孙子,越说越离谱了,本来一个小本买卖,谁有钱一口气买十二支。

“大哥好主意。梅花有了,现在其他十一花仙又是什么样,大家给个建议。”

俞荷觉得可行,成套十二花仙,选上等材料,只做几套,物以稀为贵。

“我不,我要从最简单的花开始做。等我都做会,学好了,再做成套。”俞梅抗议道,丝线贵,能省则省。

“好好好,都听俞梅的。”马三面笑着说。

俞荷想挣这一整套的钱,央求赵娟唐大丫李二娘三个把自己认为的十二花仙图样画下来。

“俞梅都不做。给你画出来有什么用?”赵娟笑着打趣道。

“以后有用。画吧,阿娘给我画一套。”俞荷搂着阿娘的胳膊撒娇。

“我得再学学做绒花,等我学会,就给你画。”李二娘拿起荷花,一个花瓣一个花瓣的细看。

“俞荷,你对花的颜色,有什么要求?”赵娟笑着说,“比如说,牡丹的叶子你准备做蓝色金边还是墨绿银边?”

“一人画一套,都做出来,再选。”

成义成城听了这话,也加入到画图样的队伍,和成文三个一起讨论见过的花,纸上先画。

俞梅一口气做了五朵红梅绒花,从一朵做到五朵连枝,水灵灵鲜艳。

俞老头木簪上好黑漆,蘸着金粉描出简单的祥云纹金丝,固定上大红丝线做的梅花绒花,栩栩如生,平添了一份难得的贵气。

“阿爷,得请人做几个螺钿首饰盒,才能相得益彰。”俞荷拿起梅花簪来回看,是好东西,得有好盒子来衬。

“等成套的绒花做好,照尺寸去订做盒子。”俞老头边说,边打磨手里的桃木簪。

“阿爷,你给我姐做一个三层的绒花箱子,一层放剪刀工具,二层放丝线,最上面一层放做好的绒花,箱盖又是做绒花的桌子,方便携带。”俞荷看眼认真投入的姐姐,笑着说。

“行。”

全家这半个月一有空画图的画图,动手做的动手做,竟把送龙龙成城镇上赵家私塾报名的事,都一笔带过了。

马三面给俞梅定了时间,每天早上做一个时辰绒花,下午再做一个时辰,却不管干的更起劲的唐大丫李二娘赵娟三个大人。

晚上成文几个背书练字,李二娘三妯娌就正屋里做绒花。

俞有钱给父亲打下手,选材料,粗做木簪。

打磨,精修,上漆描金的细活交给老父亲。

等俞梅做好十二支梅花簪,大家集思广益画好十二花仙的图样,做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80-90(第3/16页)

了一批各不相同的样品绒花。

俞有钱借口丝线都卖到乡里直接去县里进了上等好丝线,也买回来十二支涂银和十二支涂金的不同样式的簪子,八十个卡子。

“妹,其实一个花样,做十二件很省力,都不用我动脑筋。”看到颜色鲜艳的好丝线,俞梅有点着急上火。

“姐,照你的思路,怎么高兴怎么来就好。你看,这朵就比这朵好看。”俞荷拿一个匣子,一个个的挑。

“东西越多,样式颜色越多,放一起越好看,看得人眼花缭乱,都不知道哪个好了!”买的人自然就多。

晚上,俞荷把自己觉得做得好的绒花给大家看,俞有钱也跟着记录用料成本。

“阿娘,你的牡丹绒花做的好看,这之后你就负责做牡丹花。”

俞有钱跟着给李二娘发制作花的丝线和铜丝铁丝簪子。

“二婶,你桂花做的香,你就做桂花。”

“三婶的玉兰花和芙蓉花配色高雅,花儿清丽脱俗,这是材料。”

俞荷先给长辈安排好活。

“我姐,梅花做得独一无二,杏花桃花肯定也不在话下。”

俞梅被妹妹夸的不好意思了,“你要做菊花吗?”

“小哥做菊花。成义哥做荷花,大哥做石榴花,现在还剩下几种了?”

“2种。”

“芍药和水仙花,就做五朵。”也没人喜欢头上戴

梨花。

马三面再次要出声说俞荷,俞老头笑着先开了口,他道:“家里做绒花,不要让外人知道了。我们商量着先不在方圆出售。想和陆家联系看看他们收不收,要这一批卖的好,以后也算家里的一门营生。”

俞老头一力扛下了马三面不让成文几个学生做绒花的愤怒和不满。

他觉得孙子们现在有衣穿有饭吃,已经很好,最好能够自食其力,要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都要自己尝。

自己历练,方能成才。

自己看书的俞有地看一眼父母,再看眼到处蹦跶的叔侄俩,果然是无知者无畏。

马三面回房气鼓鼓的不搭理俞老头,俞老头也不理睬她。

“好歹是秀才之家了,俞有地再纵容孩子,也要有个度吧。要是成文几个做绒花的事传出去,他们还怎么做人,怎么自处?”马三面愤怒的拧着俞老头的胳膊,低声骂道。

“别气了。只有自己赚的钱花的才心疼,腰板才挺得直。”俞老头拍拍马三面,笑着说:“我们成城,还是小心翼翼,你今晚是没看到,当俞荷说让他做菊花,孩子眼泪差点下来。”

“就为着成城,俞有钱再蹦跶我们也得忍着。再说了,赚不赚钱还不一定呢!”

“绒花做的那么好,怎么可能没人要!”马三面气呼呼的说。

“嗯。”

俞老头也愁,一个牡丹绒花成本都快二百文,也不知道陆家收不收,俞荷又用什么办法卖上好价。

二月初十,俞有钱从赵木匠那里买回来五个点漆彩画匣子,俞荷连忙拿出箱子里所有的绒花,也将大家交上来的绒花,一朵朵的挑选。

“十二花仙好看是好看,但我是个俗人,我喜欢牡丹和梅花,大红花簪在头上,指定是百分百的引人注目。”

“那一朵牡丹花就卖400文,梅花200文。高雅的芙蓉花和玉兰一朵800文,其余就150文一朵,我们独有的簪子,就值这个价。”

装好要带去安城的货,叔侄俩又定下批发价,陆家要是都收便宜五分之一,他们也有三十多的利。

俞有钱仔细的算了算,说:“你这让利也太厉害了。一朵牡丹绒花,我们忙前忙后卖出去只赚八十文。”

“这一匣子最好看的十二朵,是要免费送给陆锡安的。三叔,更心疼了吧!”

俞荷小心的合上匣子,“做生意还是要有噱头。我听说安城知府夫人是二月二十八的生辰。”

“妙啊!”但愿陆锡安有本事,让知府夫人生辰簪花。

晚上,俞荷看着大家赶工,笑眯眯的说:“大家加把劲儿,这第一批绒花肯定不愁卖。卖出去给各位按件分成,多劳多得。”

龙龙抱着小兰花,看一家人打了鸡血一样做绒花。

二月二十一,俞有钱和俞荷包吴老大的船连夜去安城,第二天顺利和陆锡安见上面。

“俞荷,三叔,你们放心,我尽快安排人将这生辰礼送去!”双方谈好分成,陆锡安请俞荷俞有钱吃了一顿饭,把三人送上码头。

“多谢陆少爷!”

俞有钱拱手行礼心里猜测,陆锡安八成和漕帮有关系,小小年纪就住的园林别院,家境不凡。

“一路顺风!”

陆锡安看着他们上船,回来就把十二花仙分开装了十二个首饰盒,转送给漕帮的十二个把头。

戴绒花一下在漕帮妇女中间就火了,牡丹要一两银子,一个普通的杏花涨到三四百文。

转眼进了三月,点瓜种豆,整地插秧,三月十五,陆管家送来一匣子五两的官银。

“绒花很受欢迎,少爷的意思是以后你们有多少要多少,我们往南方卖。”陆管家话说的好听,匣子里放着订单。

俞有钱接了银子,请他喝了茶,晚上给大家算工钱。

除过成本,俞梅和李二娘得了八两多,赵娟六两多,唐大丫五两,成文三个每人有四两多,公账上入了十两。

俞荷看着所剩无几的钱匣子,傻眼了,本来要大赚一笔,结果都发工钱了。

“俞荷,改明儿,我请你去顾家酒楼吃饭!”成义笑着说,他还没拿过这么多钱。

“还有我!”

“我们一起请客。”

俞有钱见侄子个个慷慨解囊,笑道:“等忙完插秧,我请大家!”

“太好了,三叔要请客吃饭!”成文三个连忙收起自己的荷包,起哄。

马三面俞老头相视一笑。

俞有地冷眼看着,心道:要是知道你们的绒花卖到哪里,看你们还高兴的起来!

“来吧,先看看陆家下个月的绒花订单!”俞有钱把放在钱匣子里的订单拿出来。

果然,牡丹花要的最多,要500个,其次是梅花300支,玉芙蓉和玉兰花要的最少只要20支,这次陆家根据他们送去的样品,规定了样式。

“成文,石榴花这些只要30支,你们还做吗?”

马三面也想知道这几个臭小子,还做不做……

第83章

“做,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何况还是只烧鸡,没道理不做,成义搂着成文的脖子,应道。

“是不是大哥?”

成城也愿意。

“那就都做。大嫂一个人忙不过来,大家跟着一起学做牡丹花。爹做的木簪也记件。”俞有钱没敢看爹娘的脸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80-90(第4/16页)

俞梅说愿意把梅花订单分出来,订单上四月二十就要出货,时间上还是很赶。

“好了,接下来说赶庙会摆摊的事,今年我们还在东街摆摊吗?”马三面把话说回二十五就开始的看大戏摆摊。

“三叔,绒花生意我觉得冬天更好。陆家不收的可能更受欢迎。”俞荷悄悄和俞有钱说。

俞有钱笑着小声说:“我觉得你说得对。”

牡丹绒花这样卖下去岂不是要泛滥,越是精雕细琢的东西,越向卖。

俞有粮顺着马三面的话,说:“我们去街上摆摊,店里的生意先停两天。”

“老大家的,你的意思呢?”

炒菜盖饭只卖午饭,李二娘赵娟都花功夫做绒花,烧鸡每天也只做十只,基本前一天都预定出去,如果没预定俞有钱宁愿不够卖也不多做。

“我听娘的安排。”李二娘考虑了一下,忙几天在家做热米皮也行。

“那就有粮你们三个摆摊,我帮忙在家蒸米皮做荞粉。你爹还是和去年一样给你们来回送货。”马三面在想预备多少米和面。

又问俞有钱,“烧鸡今年还卖吗?”

今年有人使坏他得掂量掂量。

“阿娘,我也正要和你说这事。吴大汉收了300只鸡,我让他送家来帮忙处理,做好了看戏的时候卖。赚的钱都走公账。”

老大今年八月要真愿意考乡试,家里也有钱供,因为免地税,家里粮食够吃,开店手里有钱,各方面也宽裕。

“好。”马三面想着请俞有功帮忙后厨房磨米浆,一天二十文工钱。

“我和你爹请人算过,四月八是个搬房的好日子,到时候老二老三搬到中院住。有人住,房子里老鼠也少点。到时候让大安送半头猪,请亲家们过来吃饭,不办酒席。”

因为忙着做绒花本来二月就要搬房,拖到现在还没搬房,正房存粮食的柜里都有老鼠了。

一说搬房,大家立刻停了手里的活,俞有粮俞有钱两家最高兴,三间厢房,要怎么住。

成文成城也跟着高兴,他们总算要一人一间房,不用四

个人挤在一间。

“阿奶,我们用石灰把内墙刷白,再买点家具。”二月请人做好楼板,里外墙都刷了麦草黄泥的保护墙,现在已经晾干。

“我不管。老二老三你们自己看着收拾,楼上还是用床,注意防火。”

嫌吵,唐大丫收了东西,去休息,一进门兴奋跳起来,“要住新房,我还挣到钱了。老三和俞荷真能干。”

俞有粮端着洗脚盆门里进来,唐大丫拉着丈夫的胳膊,高兴的说:“现在的日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谁知道老大真能考上秀才,老三有这么多赚钱的点子。现在我走出去,连族长媳妇都亲热的和我打招呼。”

“阿娘说搬房邀请我爹娘,我真怕他们来说些不好听的话,惹人生气。”

“当家的,再过两年成武也大了,我们给说个什么样的媳妇呢?”

“要温和性子好的,最好读过几天书。”唐大丫自问自答,她是赶不上他大娘三婶,儿媳妇怎么也不能输。

俞有粮只听她说,顺着这些话想着,老实的脸上带出笑来。

“当家的,这五两银子,你存着,我们家的私房钱都给你放着。”唐大丫把口袋里的银子拿出来,递给俞有粮,拾起地上的洗脚盆去倒水。

俞有粮放下擦脚布,穿鞋,开箱子,乐呵呵把钱包在包袱里。

快睡的时候,俞梅抱着自己的钱箱子来和俞荷挤,不等俞荷开口上床躺好搂着妹妹的脖子,笑着说:“妹儿,姐现在有十一两银子的私房钱,你要什么,我给你买。”

“我们给爹娘扯布做一身新衣裳,怎么样?”俞荷被她挤到床里面,也不挣扎了。

“阿爹要出门见客,做细棉布长衫,灰色裤子,阿娘也做一身见客的褙子和罗裙,等十月的时候再做。现在大哥三哥刚有点钱。我们买了,他们也要买。”

俞荷点头,“阿爹是秀才,可以穿靴子,戴儒巾,要买就买一套好的。”

“啊!穿什么还有这讲究?”俞梅睁大了眼睛,“还有什么,快说?”

“要是阿爹考上举人,可以免80亩田税,就不是见官不跪,而是他自己也可以做官,穿官袍,穿官靴,穿绫罗绸缎,也没了限制!”

“比小姨夫还有面儿?”俞梅一骨碌转过来。

“白姨夫只是秀才,阿爹现在也是秀才,他们两个人的身份一样。”俞荷就事论事。

俞梅笑着点头,真好,下次走亲戚,看舅母他们还怎么看不起自家。

俞有地屋里,洗好脚李二娘又拿出银子看,做绒花能挣八两这是她没想过的,绒花比绣活要出活容易一点。

“别看了,明天还要摆摊,你快点睡。”俞有地看妻子一眼,催到。

“他爹,你说绒花都卖给谁呢?一朵牡丹绒花定价400文,卖多少钱!”

“一二两银子吧。你们做工精致,颜色好,是难得的精品。”

见妻子惊讶的看着自己,俞有地放下书,笑着说:

“老三和俞荷的审美随了阿娘,加上阿爹的点漆簪子加成,就是拿到县里也是精品。我看成城也很有做手工的天赋。”

没想到丈夫也注意到了,还以为他也不愿意呢。

“他的菊花确实做的好,私下还做了十几种不同颜色花型的样式,还没拿给老三。”

说到成城,夫妻俩都小心翼翼,孩子有进步,只偷偷注意,不敢声张,害怕惊了孩子。

“让他跟着你学做牡丹,其他花样也教。”就算以后绒花贬值,可做兴趣。

“成文石榴花也做的不错。”李二娘偷笑,婆婆是真不愿意孙子们做花,可孩子自己愿意。

俞有地扶额,干脆把书收起来,准备睡觉。

第二天,码头摊子摆开,俞有钱就去街上找李掌柜买石灰。

“俞老弟,一事不劳二主,我给你再介绍个会刷墙的师傅。”

“多谢,多谢你呐!”

李掌柜介绍的师傅叫李新茂,父子侄儿一共五个人,每人一天50文的工钱,自带和泥的秘方。

双方见了面,商量好明天开工,俞有钱回家准备梯子和登脚的木板和竹架。

马三面和俞老头旁边麦地里拔草,两亩坡地种了玉米洋芋黄豆杂粮,草也开始长了。

“俞荷要种棉花,水田怕不行吧!”

“水田不行。今年都种水稻,等秋天收了稻,我们也种两亩油菜榨油。”

“山坡上种点,地里再种点保种。”

拔了一个多时辰的草,两个人回来休息了一会,俞老头又开始做木簪,马三面旁边打下手。

“中午想吃什么?”

“你随便做点就行了。”俞老头笑着说。

“怎么能凑合,中午我们擀面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80-90(第5/16页)

“阿娘,给我也做上,再炒个肉菜。”俞有钱拖着一捆藤条和竹子回来。

“你怎么回来这么早?”

“明天匠人来刷白灰,正房五间也一起刷了,你们和大哥想住就住。匠人一天要管三顿饭,我让李师傅赶工,他们要住在家里。”

“要住哪间,让他们自己选,来几个人啊?”

“五个人。”

“那我能忙得过来,中午饭我给做。”中午就他们两个,加上五个匠人,七个人的饭菜容易。

“我有空,可以在家打下手。”俞有钱屋里端了碗开水,厨房门口坐下歇气。

“要不要把我们这前院的房间也刷一遍,大门什么时候做?”大门从去年说到今年,还是以前的老栅栏。

“等农忙过了,就请人。”

俞有钱坐了一会儿,用锯子改桃木,照样子画线,一个个截好木头块。

马三面看了一阵儿父子俩干活,起身去厨房先和面。

“阿爹,空了你多做点木簪,俞荷说冬天绒花生意更好做。我们先备货。甭管陆家卖给谁,我们先把我们该挣的挣。”

俞有钱担心万一真向卖,到时候赶工,能赶出来几件!

点漆木簪也能卖。

“好。”俞老头乐呵呵道,本来吸引俞梅注意力的绒花,没想到家里越做越精细,做成了买卖。

——

“阿姐,我们休息一下,今天三叔不在,我们去帮忙洗碗。”俞荷放下笔,看着旁边做绒花的俞梅说。

“哦,好。”俞梅小声应道,开始收拾剪刀绒条和丝线。

俞有地也放下手里的笔,起来活动。

这时吴大汉和媳妇开船来送鸡,李二娘出来和他们搭话。

俞荷父女三个也跟着出来看。

“俞秀才在家呢!我们可托了你们的福。”吴大婶看到俞有地,福了福,笑道。

“今天送了五十只鸡,去年村里人听当家的说要收,我们村都养了几只。等秋天一批鸭子也要出栏。”吴大婶和李二娘说。

俞有地请吴大汉杂货店坐。

人坐下,吴大汉眼睛不知道哪里放,俞有钱不在,他也不知道和这秀才公说什么。

“阿叔,你们村养鸡的人多吗?”俞荷看出吴大汉的不自在,问道。

“都养,一家能卖的也就几只,多了养不住。鸡和鸭子不一样费粮食的很。”

“我们村宋老太收鸭蛋,不过夏天收的便宜,三个一文钱。”

“那等我下次来,收些鸭蛋。”吴大汉笑着说,“鸡蛋你们要吗?”

“三天能送100个吗?鸭蛋三个一文每天也收50文的。”

要是有,就做茶叶蛋,去码头卖,鸭蛋也可以炒了当一道菜。

吴大汉也不确定有没有,鸡蛋一个一文,拿到街上也能卖掉。”

我回去找找看。”

“好。”

吴婶给别人帮忙带了醋和酱油二斤盐,吴大汉赶忙跑着去取罐子和口袋。

来了一群船工,俞荷俞梅都去帮忙,吴大婶眼里有活也没走,帮忙端饭收拾桌子,吴大汉躲在杂货铺里帮忙看店。

等忙完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李二娘留两口子吃了饭,他们才划着船回去。

到家吴大汉才说俞荷要鸡蛋的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千亿未婚妻空降冰帝之后 放手后,黑月光为我发了疯 天知道,我是文和?![三国] 卡萨大陆种地日常 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未婚妻成为长嫂后 被误认为是顶级Alpha之后 佳偶天成 女首富[八零] 直男在bl恋综成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