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 / 2)
“有劳亲家了!”俞重拱手笑道。
“好说好说,你们家里等着,别惦记他们,有我在呢!”赵芳元抓紧肩膀上的大包袱,笑着说。
“俞荷,你说阿爹这次能中吗?”俞荷看着越来越远的船,想起阿爹笑盈盈问她的话,转身。
回吧回吧,该收稻谷了!
害怕有人生歹意,赵芳元打发大儿子赵实带着媳妇晚上在俞家住。
顾大安也时不时来家里送肉。
村里听说俞有地全家出动去省城考科举了,暗暗咂舌,这得花多少钱,惯孩子也不是这么个惯法。
“俞荷,你咋没去省城呢?”一个陌生穿裙子的女人突然出现在大门口,俞荷正背着身梳头发。
“大婶是哪家的,我怎么看着不太面熟呢?”俞荷看了半天也不认识,疑惑问道。
“难道是——”突然,俞荷眼中闪着八卦的光芒,听说俞有功大伯那个啥了!
“我是功哥的表妹,我叫宋惜。”
“久仰久仰,正是失敬失敬,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俞荷笑眯眯的说。
这女子,好好的媳妇不当,上赶着给人做妾,勿怪宋老太差点被气死了。
宋惜脸上火辣辣的烧着了。明明小女孩天真烂漫,一双眼睛就像什么都懂。
“阿奶,阿娘,快来救我——秀花姐的小娘打上门了!”俞荷笑着一边高喊,一边往中院跑。
马三面马上举着扫把来了,一看大门口没人,举着扫把站在大门口,破口大骂道:
“遭雷劈的贱蹄子,不要脸的玩意儿,见不得光的东西不好好在家躲着,偏要出来丢人现眼,别带坏了我家孩子!”
谁也不能破坏她家,马三面越想越气,这一家纳妾,村里人人照仿,以后还得了。俞有功才把肚子哄饱几天呢,就学坏了,糟蹋的还是他舅家的女儿,真不是个东西。
“……俞有功,你给我听着,再有下次,我找村长族长镇长知县大老爷去给我评评理,到底是谁纵容的这歪风邪气,还有没有人管了!”
第94章
“阿奶,这女子心眼坏,她问我,怎么我没有跟着阿爹和兄弟一起去省城?一看就是搬论是非的人,宋阿奶为什么要同意呢?”
宋老太家的事,马三面不让家里人议论,再说,又不是光鲜的好事,俞荷也只是暗戳戳听村里阿婆们说闲话。
“宋惜是良民,纳妾也是良妾,她又是宋老太堂兄弟的女儿。木已成舟,她能有什么办法阻拦娘家兄弟和亲儿子呢!”
她人死了还要请娘家人来吃酒呢。
说到底还是钱惹的祸。
宋老太学会做咸鸭蛋,赚了钱一家子就开始买东买西,张扬高调,惹人眼红,又没能力,护不住财!
她可能对外人设防,对自家亲戚就大意了,只怕她现在已经又悔又恨。
“唉,真烦!”
人要闹腾就在她家旁边呢。
宋惜回到家,跟着挨骂气愤填膺的张氏抬手就是一巴掌,骂道:“你姑姑和你表哥纵容你,我可不会惯着你。惹了俞荷,你就等着俞有地回来,去县衙告俞有功奸污表妹吧!”
这就是张氏同意俞有功纳妾的原因,宋惜的三个泼皮兄弟嬉皮笑脸的说她要不同意,宋家就去县衙告俞有功。
为了自己三个孩子,张氏只得忍了。
“你这是借题发挥。你人老珠黄,还怪我抢了功哥,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什么糟心样!”宋惜捂着脸,回骂道。
“臭婊子,我撕烂你的嘴!”张氏气的扑上去挠她的脸,下死手扯宋惜头发,最后骑在身上将人一顿暴揍。
屋里,两个女人打架,宋老太呆愣愣坐在门口没动,俞有功去镇上送货不在家,三个孩子都被张氏打发去地里干活了。
听到马三面骂人,村里的几个婆婆媳妇儿又说起闲话。
俞有功纳妾,算是惹了全村婆娘的众怒。
“不行。等成新阿奶码头回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6/17页)
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族长,这个事没完!”俞存山的婆娘幸灾乐祸扯嗓子喊道。
“对。我们找族长,臭男人没两个钱就学坏,坏了村里风气,不可原谅!”
她们也怕啊,现在码头摆摊一月总有些收入,男人都有私房钱,偷着买酒也就罢,要是步了后尘可怎么办!
商量好要找族长,她们也不叫马三面,这老货太能骂人了,就怕她把这口邪气,撒在自己身上。
晚上俞耿被全村的女人堵在家里,码头累了一天的张氏又累又饿,还得陪着笑脸,给大家端茶倒水。
“族长,你一定要给我们一个说法。这么多年,村里人就算日子再好,也没人纳妾!”
“对啊,族长,这个口子不能开!”
“族长,你一定要把俞有功除族,我们才能安心,男人们才会安分。”
婆娘们越说越激动,俞耿差点被人围攻,拳头指头都要戳到他脸上来了。
张氏无奈,这些人,做错事的又不是她家老头子!
“大家听我一句,有冤申冤,有仇报仇,我家老头子又不是当事人。你们也不是当事人。这事他管不了。”
“大家快坐下喝杯茶,消消气!”
张氏又不甘心,俞有功这个窝囊废就应该受到惩罚,不得不出声提醒道:“说到底,这是宋老太和秀花娘的家务事。”
“旁人又能说什么!”
“族长不好了,宋惜带了三个兄弟正压着张氏和孩子往死里打呢!”俞成才还是被马三面叫来送信的。
马三面李二娘唐大丫三个正宋老太家拉架,宋惜挨了打,岂肯罢休,中午趁张氏不在,回宋家就把三个亲兄弟叫来了。
“宋万才,你今天把我打死,打不死我,死的就是你们!”张氏被宋家三兄弟又打又踏,倒在地上叫骂道。
张家湾离得近,成利和秀花去叫她娘家兄弟了,他们嚣张不了多久!
“张氏,你个臭婆娘,你把我姐打成什么样了?你当我们三兄弟是死人吗?”
听着叫骂,俞荷大门里偷看到路上来了一帮拿家伙的男女,最前头的是秀花和成利,好耶,张氏的娘家人终于到了。
赵娟抱着小兰花,拉着俞梅俞荷赶紧回屋。
只听得宋老太家一声吼,叫骂喊疼的换成了男人。
马三面见张家人到了,叫上两个儿媳妇赶快回家。
俞耿张氏带着村里的族老,看热闹的老幼,紧赶慢赶也到了宋老太家。
宋万才三兄弟被张氏娘家嫂子打倒在地上,头发衣服都乱了,罪魁祸首俞有才也被张家父子给打倒了。
“快住手,成才,快把他们拉开!”见张家人下死手,俞耿惊呼一声,俞家村的几个壮汉上去才把张家人拉开。
张氏的父亲见人打也打了,再打就出人命了,忙道:“有劳族长挂心,都是我这女儿不争气!俞有功欺负人纳妾,都不敢跟家里说一声。真让大家见笑了!”
张家老丈明理。
屁股歪了的是宋老太。
俞有功更不是个好东西。
“族长啊,我就这一个女儿,万不能让她就在这里受窝囊气,今儿这事也劳烦你。宋家打我女儿在先,我要去县衙告他们。
为了钱财,宋家设套算计俞有功,我女儿眼瞎,宁愿忍气吞声,老子见得多了,不怕!”
张氏族人绑了宋家三兄弟,几个妇女连宋惜一起捆了,浩浩荡荡要去镇上找镇长讨公道。
“大伯,岳父——”像是死猪一样瘫在地上的俞有功,还想族长因为面子,出面阻拦。
谁理他!
俞有功亲眼看着一群人哗啦啦离开,抬头就见宋老太手里拿着一把剪刀。
“娘——啊!”
谁家杀猪了?
俞荷吓了一个机灵,这叫声也太惨了吧!
“俞荷俞梅不许出来,不许偷听!”马三面门口大声喊道,自己急匆匆去宋老太家看。
太惨了!
邓郎中先到了,俞有功身下一片血迹,人已经痛晕过去。
“大姐,你们帮不上忙,快回去吧!”邓郎中让几个男人把俞有功抬进屋里。
俞荷想想就觉得可怕。
宋老太厉害!
没两天宋万才三兄弟受不了牢狱之苦,交代了设套威逼俞有功的事。
宋惜知道俞有功被他娘煽了,又哭又闹,“我还没有孩子 ,怎么办?”
等俞有功醒来,宋老太拿一把菜刀阴恻恻的看着他,平静的说:“祸根儿阿娘给你除了。你好好和秀花娘过日子。眼看着成利和成伟就到了娶媳妇的年纪……”
俞有功一把夺了宋老太的刀,宋老太眼睛都闭上等他砍,他又没砍。
“儿啊,娘知道你心软。”宋老太抱着俞有功,嚎啕大哭。
稻谷熟的时候,林镇长给俞有功一家安排了一个谁都不知道去处的好地方。
“现在朝廷移民,有些省地大物博,人烟稀少,无主之地随便你开垦,开了都属于你,还会免税三年!”
村里的几家佃户很是心动,互相商量着,他们要不也去!
族长目送几家真的跟着镇长走了,回去和张氏说:“人离乡贱——”
“树挪死人挪活,只要有地,我相信大家都不是懒的,比在村里强。”
张氏硬声道:“就你心善,秀花家的三间房一个院子那破烂儿,你竟花六两银子买了。宋老太可有钱的很。”
“等有地回来卖给他。”俞耿买的时候就有主意。
“你还不如现在就卖给马三面呢!”俞有地的心可不在村里。
张氏叹气,她怎么就没生一个这么能干的娃呢!
接着说:“改明儿我去问问俞荷她奶。现在太打眼了。”
“嗯。明天我们家开始收稻谷。”俞耿想着把自家的稻谷收了,他去俞荷家帮两天忙。
这事村里传的沸沸扬扬,俞荷听她们说,宋家很快招认,张家使了银子云云。
张家人晓得俞有功一家搬到哪里,张老丈和儿子们甚至留下住了几天才回来。
“秀花娘的三姑家堂嫂家三姨夫女儿说,张老丈认识那个村的里长。”
“搬迁去的民户都会重新分村,不会让他们在一个村开荒。我听说,地开出来真的就是自己的。镇长没骗人。”
几个人一抬头,看到顾大安领着几个陌生人旁边地里割稻谷。
“大安来了!”
“大安,俞荷家收稻谷今年就靠你了!”
“一个女婿半个儿,大安啊,好样的!”
大家夸顾大安的时候,俞荷悄悄从草丛里出来,偷摸的回了自家田里。
俞梅捂着嘴偷笑,妹妹又去听八卦了!
小八卦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7/17页)
马三面直起腰休息,笑道:“大安,有劳你了!人到了,你就回去忙你的吧!”
“阿娘,难得家里用到我。店里有有花和明辉,我和连生连鱼帮忙收稻。”顾大安笑着说。他们夫妻商量,大舅兄不在,家里就老人孩子,他留在家里帮几天忙省得有人打坏主意。
“好。今年托了老大的福,多收点粮。”也给外甥们多送点。
“是啊。大舅兄快考试了吧!”
“八月初九考第一场,还有几天呢!等他们回来,我们稻谷都归仓了。”
“是。十天左右家里的稻谷就收了。”顾大安打发俞荷和连鱼回去提开水,他叫了人就直接来地里了。
这十个打短工从北方来的人才知道,顾大安原来是这家的女婿,他们还以为是儿子呢!
马三面见一块地马上收完,连忙回家准备晚饭,俞荷俞梅也跟回来帮忙。
“做一锅肉臊子面,有汤有饭,他们吃了安稳。”马三面和面,俞荷俞梅切菜做臊子。
俞老头驾车往回拉稻谷,顾大安地里看着割稻,晚上天黑,大家才一起回来。
吃过晚饭,顾大安驾车带着他们去自家住,俞老头把稻谷锁在中院,晚上睡在中院看着。
忙了一天的李二娘唐大丫赵娟领着孩子,洗了澡就睡了。
第二天,又是全家出动,中途俞荷俞梅回来烧水准备饭菜。
中午俞老头马三面把昨天收的稻谷倒出来,她们就在前院锁着大门,看小兰花,晒稻谷,翻稻谷。
“姐,咋家院墙是得修了!”
“俞荷俞梅,开水有吗?快灌上一瓦罐,今天太阳大,小心有雨!”俞老头笑着说,等俞荷给他开门来。
等阿爷走了,俞荷和俞梅紧张的看着蓝天白云边翻稻谷,两个人一下午都忐忑着,生怕下雨!
傍晚,马三面估摸着时间回来做饭,两姐妹早早把稻谷收进屋了。
家里的九亩俞荷的四亩一共13亩,顾大安带着人收了八天,散了工钱,才带着连生连鱼回去。
回去前,还带了礼去族长家走亲戚。
“我舅兄不在家,有劳大伯多看顾一下家里。按说后天就是大比了。”
“你放心。村里收稻,人多眼杂,晚上我都派了信任的人守夜。”
俞耿欣赏的说,“别说有地看重你,你这年轻人真不错,不错!”
顾大安回去,俞有花转天就提着一条肉上门来。
“阿爹阿娘,这收了稻,你们先别忙,等有钱他们回来再耕地。”
“想让我干我都干不动了。今年多亏了大安,要不我们家的稻谷还在地里。”马三面放下粮食耙子去给俞有花倒水。
“娘,大安是你女婿,该他干的他就要干呢。昨天回去有人要猪肉,连夜杀了一头,这夏天的肉就是没有冬天好吃。”
第95章
俞梅手里拿着一把狗尾巴草村里回来,轻轻的合上大门,问窗户底下看书的俞荷。
“妹儿,你知道我发现什么吗?”
“什么?”
俞梅贴着俞荷的小耳朵说:“张家老丈在卖咸鸭蛋。顾家酒楼的咸鸭蛋也是他送。”
“秀花阿娘是张老丈的亲女儿,他们走了,生意张家做不是两全其美吗?”俞荷合上《白小姐》,看着姐姐粉嫩通红的俏脸,反问道。
“我以为——她们都说,张家阿爷贪贪图秀花阿娘的方子,才那么诚心实意的帮她。”俞梅借别人的嘴,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帮忙打架,帮忙报案,张老丈一家都靠得住。”
俞荷见姐姐开始思考了。
“再说,一辈子的亲父女,是不是比什么人都可靠?尤其现在张氏需要张家撑腰在外立足,利益交换的关系更可靠。
你想想,是不是?你我有什么,不用咱爹开口我们自愿给他呢。就像大姑大姑父对阿爷阿奶好一样。”
别人说屁呢!打架的时候就知道躲,现在就知道背地里看笑话,事发时可没有一个帮忙的。
俞梅下意识相信俞荷的话,亲亲的父女,哦,那些人是嫉妒张老丈!
“妹儿,你好没劲。”好不容易有个八卦,妹儿还不感兴趣。
“对了。那个宋惜又嫁人!”俞梅突然记起来。
“喔?”
“不过她们又说,怕是被宋家卖远了。”俞梅忧心忡忡屋里取来板凳。
俞荷一笑,道:“也不一定是真的。难道她跟着现在的俞秀花她爹,就好吗?”
不好。俞梅眼珠子四下看看,没人。阿奶不让她们听这些事。
“阿奶去地里看黄豆,说准备种点冬麦。阿娘他们也去了。三婶带着小兰花在中院午睡。”俞荷一边说,一边拿起木钉耙搅稻谷。
放下耙子,看姐姐还想这事,俞荷笑着说:“明天初九,这会儿阿爹估计都进考场了!”
“啊?那阿爹快回来了吧,你们去年不到十天就回来了,坐船更快。”俞梅兴奋的跳起来,阿爹回来,她们又可以去码头摆摊了。
——
今天开考,赵芳元没有去送考,提着菜篮子在菜市里转悠,下午的菜蔫了吧唧,但味道不变,青菜拿两把晚上下面。
再买点羊肉回去下羊肉汤面,也算是入乡随俗,这一个月来大家都要照顾着有地考试,吃的清淡,肉也只吃猪肉,给孩子们换个顿。
这段时间龙龙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小家伙坐得住,读书写字有模有样,真好啊!
“堂弟,在这里碰到你了!”赵芳龄拦住赵芳元的去路,热情请他去旁边的酒楼喝茶。
赵芳元看时间尚早,就随他去。
“你不后悔吗?”刚刚落坐,赵芳龄就问。
“落子无悔。”
“就像你当初资助我路费一样!”赵芳
龄给他斟茶,淡问道。
“过去的都过去了。”当初他哪里知道眼前的这个堂兄,今日在省城的国立学府会有一席之地,是书院正式的训导之一。
当时,不过举手之劳,也没想着人到现在都记着情分,这次有地贤侄路上开玩笑说要去书院临时抱佛脚。
没想到他一去拜访,说了有地的情况,这个人就给了他近几年考过的乡试题型。
这让有地贤侄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省了他一番口舌,德海的信,家里的土产都没用上,不对,反正东西他也收了。
“当真就无所图吗?”赵芳龄不明白,他年轻时最看不惯这个堂弟,不好好读书,整天乐呵呵呼朋唤友乱玩,二十来岁定下心学厨,大概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有。我有所图的。无欲无求日子过着有什意思!”赵芳元半真半假的说,上位久了,不允许别人不贪,有些真话反而听着不是很顺耳。
“不说别的了,就我那外孙,你也见过,聪明伶俐,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8/17页)
了人,说话有声,举止有度,我就觉得能拉把一把是一把。”
赵芳龄放下茶杯,斟酌了一会儿,说:“明年,我回家祭祖,到时候可以看看。”
“不敢不敢。”赵芳元连连摆手,道:“堂兄,我的人情你已经还清。
咱本就是同族,是血脉亲人,你不必如此,也不必在意。他的学业说到底也是人俞家的事,他能读到哪里,是他自己的能耐。”
赵芳元坚决不同意。
“他一个毛头小子,你这样的大先生,也不怕把他吓着。”
赵芳元再次道谢,站起来,“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回去给他们准备晚饭。堂兄也早点回去。别让嫂子和孩子们担心。”
第一次见面的堂嫂,倒是温婉贤惠什么话都写在脸上,看到德花带的东西和书信,感激涕零,准备了一桌好菜招待他爷孙俩。
这个老东西很能撑得住。
也不用管他今天说的话是真是假。人啊,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先立得住,其他都算是锦上添花。
贵人提携,也要自己先有本事。
不着急。
赵芳元回到租住的后院,看成文五个有说有笑开心的很,严肃的脸上也带着笑来。
“赵外公,你回来了!”
“外公,今天晚上吃什么。阿爹说大伯去考试,要请我们下馆子。”龙龙跑过来接住赵芳元手里的菜篮子。
哎呀,有羊肉!
“外公,今晚上吃羊肉泡馍吗?”
“泡馍来不及了,今晚我们吃羊肉扯面。”
成文几个抢着切肉的切肉,淘菜的淘菜,生火的生火。
这几个孩子真好,赵芳元看在眼里,心里实属羡慕亲家,真会教育孩子。
“羊肉我来煮,成城,今天轮到你和面了,像往常一样多。”赵芳元坐下休息,吩咐没事都要找事干的成城。
“好。”
成城取面,龙龙旁边准备冷水,两个人商量着加盐加水,最后把面团搓成圆棒棒,擦上胡麻油放在盆里醒。
“好了,大功告成!”龙龙倒水两个人洗了手,去厨房看赵芳元怎么做羊肉。
把孩子丢给二哥的俞有钱晚上回来,买了一兜马蹄,几个孩子边削皮边吃。
“明天给你们做四喜丸子。选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切丁,放上清脆的莲藕和马蹄丁,下调料捏成拳头大的丸子,先煎后煮,最后淋上红烧汁——”
谁在咽口水?
是龙龙啊。
“时间不早了,大家早点休息。”赵芳元边收东西边笑着说。
紧张了一下午,试卷发下来,俞有地看着卷子上的第一句,心怦怦直跳,这段话他在家时读,俞荷觉得好听。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____”
我这好运气,难道是我儿带给我的吗?俞有地不禁自问。
在往下看,“人不知而不愠,____”这句不是,这是他小时候背过的《论语》里面的句子,接不亦君子乎。
“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大学》里的句子,说的是……
俞有地一口气看完所有的题目,发现自己居然都会,点着灯,逐字逐句写在稿纸上,准备明天早上誊写。
没想到越写越顺,没有了刚开始的紧张,仿佛在家里趁夜抄书一般字写的严谨又松弛。
俞有地拿过试卷,从头到尾开始答题。
答完题,就这样捧着试卷坐到天光大亮,坐到腹中饥鸣声起,坐到巡考官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天黑了又亮。
“大家注意一下,还有最后一刻钟,小心笔墨,注意卷面整洁,不要乱,等专人收试卷以后方可统一有序离开考场!”
终于,俞有钱看到大哥提着考篮,笑着从考院里出来了。
熬人!
熬鹰呢,这是!
“大哥,成文几个都在家里等着呢,我岳父做了你爱吃的火烧馍。”俞有钱高兴写在脸上一把接住俞有地的考篮放在书箱里锁好。
“大哥,你回去好好睡一觉,有二哥看孩子,你放心考试。”
“大哥,晚上你想吃什么,我回去了给你买。”
俞有地回来,把帖经试题给孩子们背了一遍,看他们去翻书,去找答案,才跟着俞有粮去洗澡换衣服,吃了一碗青菜面睡了。
第二场墨义,考的第一题,是“所谓……在治其国者……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解释这段话的意思。
……第二十题俞有地记得不太清了。
“快去睡觉。他们又不考原题。”俞有钱催促着推着看上去很累的兄长去休息。
“书又不是一天读成的!科举那么好考人人都做了官,谁当百姓。民,才是大多数人的路。”
这话把赵芳元听失笑了,真,还有点道理。
第三场考策问。
考下来俞有地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胃又疼又饿,起来就看见大人孩子都守在他的门口。
“老三,有什么吃食?”
“大哥你醒了,哎呀,你这吓人,下次我不来了,让他们陪你来。”俞有钱一边说一边往厨房去端碗。
岳父说了,大哥这胃娇贵着呢,只能吃开水泡馍馍。
馍馍是他们烤的黄聪聪一嚼一个嘎巴脆,开水泡了吃,最是养胃。
“剑外忽传收蓟北,龙龙,接——”
总算是醒了,俞有钱高兴的背起诗来。
“漫卷诗书喜欲狂。二哥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成武笑着说。
“我们家的稻谷应该收完了,棉花应该还没摘吧!”
“对对对。我们回去要好好谢谢你大姑父和龙龙他大舅,当然了还有大功臣——我的岳父大人,厨神赵师傅赵大厨!”
“谢谢赵家外公!”成文带着弟弟给门里进来的赵芳元行礼致谢。
“不用谢,不用谢,跟我客气什么。”赵芳元大方的受了礼,笑着说。
“有地贤侄醒了?想吃点什么?我去做。”
“有劳赵叔。孩子们泡的馍馍,说是您专门给我准备的,很合胃口。”俞有地端着碗屋里出来,笑着说。
“那就好。”赵芳元自问当的起这个敬称,“那我们就等一会儿再做饭。”
吃过晚饭,俞有地又去睡觉。
俞有钱俞有粮赵芳元三个大人五个孩子,商量着明天去码头打听船,恨不得现在长翅膀飞回去。
万一有鹿鸣宴呢?
这话,谁也不敢说。
第96章
万一考中了呢!
等成文五个睡了,赵芳元和俞有粮俞有钱商量,到底什么时候回去。
“万一考中,放榜两天后就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90-100(第9/17页)
通知参加鹿鸣宴的事。我们回去这你大哥和众学子监考考官们建立关系的机会,不就错过了吗?”
俞有粮和俞有钱互看一眼,这事,现在也就赵老爹敢想。
全省六年两次乡试,只取了五十几位举人,相当于参加人员不到5%的人中举。
他们大哥可能在读书上真有天赋,可没有名师指导,还第一次参加——不中,才正常吧!
“明天二哥去码头先打听船。我要去绣楼卖孩子们做的绒花,再买点礼物带回去。”俞有钱惦记着手里这最后一批绒花的下家,
要在回去之前脱手。
“就算大哥考中,放榜也要十天左右,有的是时间赶得上鹿鸣宴。”他自己赶去,不耽误他们几个回家。
“好,明天早上我准备包馄饨,你早早买肉回来,中午吃米饭。”赵芳元笑着说,收拾收拾去睡觉了。
俞有粮和俞有钱还是觉得考中的希望渺茫,从十七就开始收拾回去的东西。
十八下午正好有船会经过白水镇,俞有粮一打听每人4两银子带上他们九个人。
俞有钱刚好卖了绒花,大家都给家里人买了礼物,一合计干脆十八就回去。
休息好的俞有地也是归心似箭,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没意思,天天就想呆在家里。这出门是吃也吃不好,睡不好睡不好,加上考完试那是一身轻松。
“回吧!”
赵芳元就带着龙龙去赵芳龄家一趟,背回来两个大麻袋,一个带给赵德花,一个带个赵德海,堂兄也给他装了两匹值四两银子的细棉布,礼非常重了。
坐船,每个人可以带三十斤货,俞有钱带着成文几个去买了笔墨纸,又自己单独批发了比县里便宜的丝线卡子和几匹没有染色的棉布,没染色的布要便宜一半。
九个人浩浩荡荡背着辣椒酱酸菜来,又浩浩荡荡背着礼物上了船。
“给赵叔和他大姑父的礼都备齐了?”船开动了,俞有地淡问。
“大哥放心,都备齐的。”这下等船舱的味道真难闻,大哥呀,求你别说话了。
幸好他们都换了旧衣裳,连人带货一个船舱坐下几十个人,还想讲究啥!
一起来参加考试的王有才,听说俞有地一家已经坐船回去,当人的面耻笑道:“我就知道,他考不上,这么早,灰溜溜的逃家去了!”
“我听说俞秀才在县学读书的时候学问扎实,看书温习都很认真。况且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当心性坚毅。”
“他?今年都三十二了,去年才考过院试,我们县上垫底的秀才……”
同县的人听他越说越离谱,都不搭理王有才,只有不知道详情的外县考生听他吹牛。
其实一个人怎么样,一开口别人就知道了。
在人伙中间,没把握最好别说话。
白永兴提着酒回来,听王有才吹牛,扭头去找隔壁间的张秀才吴怀仁几个熟人。
“俞兄昨天就和我们说他今天回去的事。没想到这亲姑爷说话这么难听。”吴怀仁淡淡道,早先俞兄不愿意和他互结是对的,这样的人……
白永兴什么话都不能说,再说又要扯上他的人品了,心里嘲笑,俞有地知道考不中,跑得挺快!
“今年的帖经前面两道题挺简单,越到后面越难,诸位答得怎么样?”
“不行。我还是生疏了。”李文梁觉得自己今年考不中。
“我也是。”吴怀仁接着道:“有几道没答上来。”
“我也答的一般。”孟世宾摇摇头,尤其策问四题,他答得是一塌糊涂。
白永兴翘起嘴角,就知道这些人和俞有地一起来的,水平也差不多。
“白兄答得不错吧?有王教谕给你开小灶,想来名次不低。”张秀才羡慕白永兴的运气,王教谕可是县上唯几的举人,说不定过两年就会做官。
“一般一般。不说这些了,我们喝酒,喝酒,前儿说画舫里比做诗,我们也去凑凑热闹!”白永兴自信笑道。
李文梁几个便知道他大概能中,商量着要不他们明天也早早归家。
几人说起回家,倒是把白永兴给冷落了。
老天爷,终于回来了!
五天后的黄昏,俞有钱站在白水镇码头上闻着自己浑身的馊味,再不想出门。
“要不,我们烧水洗个澡再回家?岳父,今晚住我家,明天早上我送你回去。”
“走吧,回去了再洗。”俞有地背起背篓,大步流星往前走。
俞有钱俞有粮赶紧跟上,空身的赵芳元看着几个蔫巴巴的孩子。
等他们到家,俞家像是热油炸锅,大人小孩忙了起来。
俞老头喜气洋洋烧水,马三面指挥着李二娘赶紧和面做臊子面,赵娟唐大丫伺候丈夫孩子洗澡换衣服。
俞梅俞荷帮忙摘菜,提水。
九个人收拾干净,吃了饭,正屋坐下说话。
俞老头马三面先感谢了赵芳元,又说起赵实夫妻的好。
赵娟见老爹累了,叫俞有钱伺候着去他们屋里先睡。
送走赵芳元,马三面又说是顾大安和俞有花。
“今年收稻谷多亏了大安叫的人。他害怕不安全,白天在家干活,晚上回他家睡。大安领着两个孩子是从头忙到尾。”
不用马三面说,俞有钱就说:“我给他们带了礼,明天我和二哥去一趟。”
“成文几个乖吗?都有什么见闻。”俞老头笑着说问道。
成文说起他参观的西坊,说起达州的房屋结构,有名的书院,说起吃食,街上店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货品,滔滔不绝。
说到激动处,成武成义成城争着补充,满堂的欢声笑语。
“好了好了,都回去睡吧!赶明儿好好去上学,你们这一个多月的功课要好好补。身上的钱都花完了吧!”
说到钱,心虚的几人连忙睡去了。
马三面看他们一眼,就知道事情不简单。
“阿娘,他们偷摸的做绒花卖绒花,被我发现了。你别看成城平时乖的很,他最有主意,去的时候就带了一匣子十二花仙。”等屋里的人都走了,俞有钱小声和马三面俞老头说。
“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惊讶,你们不知道他做的绒花多好看,单是一朵紫菊绣楼开价就给了五两银子,还有复杂的牡丹。”
马三面俞老头微愣,真是没想到!
“他一套十二花仙,得八十一两。还好我机灵回来的时候才卖出去。”
还当自己聪明,只怕早被人知道了,马三面觉得糟心,哄他道:“你做的对。快去睡觉吧。”
老两口虽然觉得不妥,但成城有出息,他们也跟着高兴。
“再看看。”
“成城……以后我们多照顾着点。”俞老头跟着说,孩子小时候吃了大亏。
唐大丫拉着俞有粮讲了一晚上的小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