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青竹 > 130-140

130-14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珍宝 赛博女巫的谋生法则 与将军退婚后 别,我只救赎不献身[快穿] 报错专业,被迫内卷 澹月微迟 可爱小雪豹是种族的王 女装网恋到死对头 老师,接委托吗? 爱是自卑弃暗投明的时刻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竹》 130-140(第1/20页)

第131章 灵芝

在倒春寒上吃了大亏的不止沈青越一个。

就半天的雪, 江顺子家?还有另外几户提前?种菜,指望趁着开春菜价贵时赚点儿钱的人家?, 都遭了大殃,菜被冻死了大半。

才长出来?没多高,白辛苦了。

更?惨的是麦子被冻死的,直接影响夏天麦子的收成。

气得好多人边抢救麦子边骂。

姜竹下去挖荠菜时候,瞧见好多人在往地里撒稻草,想给麦子和菜回暖。

今天也是个阴天, 谁都不知道会不会又突然下雪。

但种庄稼就是这样,靠天吃饭。

天公作美,什么都好说。

天不作美,一场风, 一场雨,一场旱, 可能就会让人整年辛勤白费, 饿肚子闹饥荒。

可能因为这场倒春寒闹得, 到地里挖野菜的人都多了点儿。

姜竹猜, 今年储备粮食肯定会比去年更?要严峻一些。

唯一能让大伙儿欣慰些的, 就是孙大夫托马五给他们带回来?好多海康的特产, 还捎过来?很多医书、药书。

孙毅成找来?的书, 一共有十多本。

大家?凑在一起快速过了一遍, 看不懂, 看不懂, 这本看不懂, 那本也看不懂。

尽管孙大夫已经很贴心地特意?给他们排了个序,但还是看不懂。

对比之下,附赠的一些四海书院刊印的书, 看上去都亲切起来?了。

“学医要学这么多书吗?”江宏亮的小伙伴们都替他害怕。

江宏亮硬着头皮先借了第一本儿准备回去钻研。

其他的,要暂时放到赵先生那儿来?保管。

这是他们村书院的共同财产,省得弄脏弄丢了。

沈青越也跑来?瞧稀罕,他也飞速把每本书都过了一遍,只觉得自己?可能跟那群小孩儿是同一款晕。

大虞这些书吧……

除了话本子,他哪个都不想看。

再对比一下,他的《长腿鸟》和在画的蒙书,是多么的亲民?可爱啊!

他又有工作动力了。

趁着马五来?了,姜竹找他说有人要来?卖灵芝的事。

他都没见过灵芝,也不知道该怎么买。

马五惊讶:“这么快就找到灵芝了?”

姜竹:“他说的是天气好了送到村里来?,我也不知道他哪天会来?……”

他把那个采药人的要求跟马五说了一遍,“他可能灵芝比较多。”

要不然也不会说不按斤,要单朵议价来?卖。

姜竹对这个要求没有任何异议,就是他不懂。

马五笑:“不要紧,我这两?天在你们村借住几天,等他来?了,我教你们认一认。”

“啊?”姜竹诧异。

马五朝同样懵了的江宏明兄弟俩道:“之前?孙大夫借住的屋子能给我借住一下吗?”

江宏明:“能能能!当然能!”

马五拍拍江宏亮的头,“你也跟着学,孙大夫说你是他半个徒弟,让我好好教教你。”

江宏亮重重点头:“嗯!我、我会好好学的!”

过了两?天,卖灵芝的采药人真?的来?了。

他还找错了地方,先去了刘家?村,又从那边打听?过来?。

姜竹和沈青越正打算去县城恩济堂找山羊胡子大夫再补点儿应急药呢,在村口遇见了。

他们拐回来?,把人领进村。

常荣背着篓子左看看,右看看,“你们村好大啊。”

姜竹:“嗯?”

常荣:“我们村就十户人。”

沈青越震惊:“就十户?”

常荣:“对!”

沈青越:“那你们都是采药为生吗?”

常荣:“不是,主要还是打猎。”

沈青越:“猎物我们也收。”

常荣:“太沉了!我背不动。”

沈青越:“买个牲口嘛。”

常荣:“买不着啊,马太难买了。”

沈青越:“……马?”

常荣:“嗯!”

沈青越默默看了看他上上下下一身?颇有原始人风格的穿着打扮,还有那让他戴着口罩也隔一米多远距离的皮草,问道:“冒昧地问一下,你有户籍吗?”

常荣:“没有,唉。”

沈青越:“……”

那你有钱也买不了马啊!

别的牲口都好说,从各个村子找找,说不定有还没去上籍的驴啊骡子的,马根本不可能,战略物资,战时征用的东西,据说官府养马的把马养死都得问责呢,没户籍还想养马。

沈青越建议他:“不然还是先买头驴子吧。”

常荣:“我不喜欢驴。”

沈青越默默腹诽——我觉得你这性格其实比较适合驴,比比谁更?倔。

等到了江宏明家?开始商议药价,沈青越都赞叹自己这慧眼识人的眼光。

哪用马五说啊,常荣自己?往外掏灵芝,掏一朵,自己给自己报一朵的价,把拿着灵芝挨个检查的马老板都给报沉默了。

报了一半,他不掏了,问:“你们还要吗?”

江宏明看马五,马五看了看姜竹,姜竹:“要。”

常荣继续往外掏。

掏完灵芝,他还有石斛,也是一捆一捆的自己?报价。

“我都称好了,一捆半斤,这捆三两?银子,这捆二?两?银子,这捆好,这捆我要三两?半银子。”

等他挨个报完价,姜竹三人你看我,我看你。

常荣:“我这都是实在价。”

是挺实在的,沈青越一点儿不懂,光看他们三个反应,就知道常荣报的应该全在他们预期范围内,马五从头到尾,一声没吭,可见按这个价买不吃亏。

姜竹:“好,我们收了。”

常荣:“你们有银子吧?我要银子,不要银票。”

姜竹:“行?。”

他们开始一项一项加,全部加到一起,三百七十五两?。

还得去镇上或者县城给他换银子。

这时候马五才问:“小兄弟,你从前?是不是收过药?”

常荣:“你怎么知道?”

马五笑,这分药和报价的模样,一看就是给别人送过,可能还吃过亏的。

灵芝价贵,单朵单朵卖也正常,但卖石斛一般采药人都是混着卖的,顶多分个两?三档,哪有他这样的,自己?分捆,还半斤一捆,分明就是从前?整斤卖被坑过,不是让他多给点儿,就是秤不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竹》 130-140(第2/20页)

而宝峰县也有几家?药铺爱按半斤打捆,准是打过交道呀!

马五:“要不然你也替我收药吧?”

常荣:“啊?”

姜竹:“他就是我跟你说的药商。”

常荣:“就是你啊!”

马五:“跟我干吗?你替我收,卖给我,我还能多给你十两?。”

常荣想都没想就摇摇头:“不了不了,我们村一年多就攒了这么多,没了。”

他也受够和外面人打交道了,这个马五说话带着外地口音,他听?得都半懂不懂的。

还是这样省事,花两?天,送过来?,一年都不用再往山外跑了。

而且知道姜竹、江宏明的家?,也不怕对方骗完他跑了。

马五也没强求,作为外地人,和一些固执山民?是不太好交流,太想说服对方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反正常荣卖给姜竹,最后还是等于卖给他。

沈青越:“正好我们要去县城,是你在这儿休息一会儿,等我们兑换了银子回来?给你,还是先给你银票,我们带你一起进城,领你去兑换银票再带你回来??”

常荣想了想,问:“现在进城还要看户籍吗?”

“嗯?”沈青越都被说懵了。

看户籍?

什么时候进城看户籍了。

姜竹也反应了一下恍然大悟,“城卫当你是难民?了吧?”

“啊?”常荣摇摇头,“我不知道啊。”

那个守城的官兵非要看他户籍,他说他没拿,就盘问他住哪儿,说不上来?还差点儿要抓他。

城墙上明晃晃的都是弓箭,他一年都没再去过县城。

沈青越差点儿笑出来?。

这位仁兄看上去……

嗯……

确实挺像个难民?的。

还是健壮的难民?,可能会闹事的那一种,难怪城卫要查他。

常荣很为难:“非要去县城换吗?你们镇上不给换吗?”

他们家?银票大多都是海康的,镇上还真?换不了。

而常荣又想去镇上买东西。

商量了下,姜竹提议他们先给常荣五十两?银子,剩下的先给银票,等他和沈青越去县城换银子回来?再拿银子和常荣换银票。

这样大家?都不吃亏。

常荣不担心他们赖账不给,也不用背着药材再满镇溜达了。

他不嫌沉,姜竹他们都怕他把药给压坏了。

付完钱,马五直接把药材打包拿走,叫姜竹顺便去码头结账。

买药三百七十五两?,马五结账给了姜竹四百两?。

从码头出来?,沈青越感叹:“还是做买卖赚钱。”

一进一出,半天不到,二?十五两?入账。

“当初我画扇子,画一把才十五文,二?十五两?够我画好几个月了。”

姜竹笑:“不是那么算的。”

这种事一年也不见得能遇见一次。

真?算起来?,还是沈青越给张叔阳设计那个收藏用的封面值钱,一个就要二?百两?。

不过他想出来?的封面确实好看,而且据说大虞从来?没有过,张叔阳自己?也很乐意?掏钱,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姜竹觉得,这才算是正经本事呢。

沈青越:“不过灵芝没我想象中贵啊……”

常荣带的灵芝,怎么也得有两?斤左右了,加上好几斤石斛,还不到四百两?。

灵芝这么便宜吗?

姜竹也不太懂。

不过等他们看完病,抓药时候顺嘴问了一下如果买灵芝要多少钱,才觉得卖药的可真?是黑!

这还是产地呢,价格直接成倍翻啊!

沈青越啧啧有声:“我觉得咱们这中介费要少了。”

姜竹笑,他倒是没什么感觉。

药是常荣送到家?的,马五也在家?等着,他和江宏明可以说没起到任何药贩子的作用,还赚了二?十五两?,已经很多很多了。

从前?二?十五两?他差不多要大半年才能赚到呢。

而且,药就是这样。

别说灵芝。

他们平常卖的药,卖到药铺,和生病了从药铺再买,也从来?不是一个价。

不光是药,茶也是一样。

据说他们本地卖十两?一斤的茶,卖到外面能卖好几十两?,如果能从海路卖到外邦,价格还会更?贵。

春季的茶市马上就要到了,县城里不少卖茶的铺子都已经换上了新的幡子。

街上还有官府张贴的茶市有关的各种布告。

不过也因为茶市的影响,他们手上的海康银票也跟着涨了涨价。

四百两?的银票,竟然换出四百零五两?银子。

要是他们愿意?换成本地的银票,还能再多给二?两?,他们俩乐意?,奈何常荣不乐意?啊。

他们只好换了银子回家?。

姜竹有点儿想不明白:“茶市时候,很多人都用海康的银票,银票更?多了,不是该兑换的银子少吗?”

沈青越:“镇南郡的银票多了,其他地方的银票就要少了,外地客商想在他们本地换到通用好使,整个镇南郡都愿意?收的银票,就要多付银子。”

姜竹愣了愣,“你是说,他们要把银票拿去外地?”

沈青越:“嗯,离茶市开始还有小半个月,走水路都够跑趟海康县了。你再等等,等到茶市开始,肯定就换不来?这么多银子了。”

他想了想,“要是咱们本金够多,其实倒卖银票也是个不错的生意?。”

可惜。

他们总共就这么些,还得开荒、盖房子呢。

第132章 青竹书院(二更)

他们回来时, 常荣也从镇上回来了。

他竟然真?去买马了,可惜镇上牲口市场没有, 沈青越听得也是哭笑不得。

“不然你买骡子吧,你看我们家骡子,不跑远路,不比速度,其实和马也差不多。”

还便宜,还能负重。

除了不能繁育小骡子, 简直是满分坐骑。

常荣也看了。

但镇上的骡子都没他们家酱酱精神。

常荣:“你家骡子卖吗?”

姜竹:“不卖。”

沈青越:“想什么呢?!”

他们酱酱多聪明啊,平常不用拴,会自己玩,还会到村里找别的骡子、驴玩, 不用他们牵着?就能背着?家业上下山,姜竹坐上去, 他知道可以跑快点儿, 家业他们上去, 酱酱从来都是慢慢小跑或者稳稳走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竹》 130-140(第3/20页)

而且也很少?会犯倔闹脾气。

沈青越:“要不然你上别的村子打听打听?”

常荣指指江宏亮:“他哥哥说帮我问问。”

江宏亮:“我哥去问了。”

常荣:“嗯。”

沈青越:“那?你还问我家骡子!”

江宏明给他打听了三天, 还真?找到了一头?挺好的骡子。

也不是在附近村子找的, 是从山里一个猎人那?儿找来的。

不过价格比较贵。

常荣刚赚了钱, 倒是也不怎么在乎, 给钱给得很痛快, 然后?又跑去镇上采买了一番, 才收拾好牵着?新骡子回家了——

他把?骡子背上装得太满, 已经没地方给他坐了。

常荣:“回头?我遇到采药的, 叫他们来你们村卖药!”

姜竹、江宏明:“好。”

赚的二十五两姜竹和江宏明对半分,江宏明起初还不好意?思要,觉得钱是姜竹垫的, 他什么也没干。

姜竹坚持给,说好了一起干,年前有人从山里过来卖药和山货,江宏明收了后?来卖掉,也给他分钱了。

何况他们去兑换银子还赚了五两呢。

江宏明收了钱,让常荣在他家住了三天也没再要钱,还尽心尽力地给常荣找到了骡子,这才觉得不算受之有愧。

沈青越知道了,调侃道:“他们家都快成旅店了,谁来了谁住。”

说到店,姜竹:“村里开了个卤味店。”

沈青越:“嗯?”

姜竹:“去尝尝吗?”

沈青越:“走!”

其实也不算店。

就是自家做了卤味,用扁担挑着?罐子赶集卖。

从前他们家就做,后?来做卤味的老头?年纪大了,就没做了。

现在他儿子手艺出师了,家里孩子也大点儿了,能顾得来了,这才重新开始做。

他们家卤肉最拿手的是野味,不过春天野味少?,顶多就是兔子野鸡之类的,买不到时候,他们就卤鸡卤鸭卤肉。

要是做这些,每天还得再卤些菜。

村里猎人多,常见的野味便宜,但鸡鸭肉成本?就要高一些,做些菜,村里人也能买得起。

姜竹和沈青越成了常客,三天两头?来买。

别人买回家配别的菜吃,一家子吃一小盘,他们俩舍得花钱,一买一大份儿,沈青越吃不了太咸,还能在这儿点菜。

他想吃什么,人家提前给他捞出来单独放着?,因?为他爱吃萝卜、豆角,人家专门给他做卤汁萝卜和豆角,连同豆腐、笋一起卖。

沈青越:“咱们村就是缺个卖主食的。”

卤菜家婆婆笑:“等家俊娶了媳妇,问问他媳妇在不在咱们村卖蒸饼。”

刚进门来送豆腐的姜家俊顿时红了脸。

几人哈哈大笑。

家俊不好意?思调侃别人,只好冲着?沈青越来:“一大早就吃卤肉啊!我小叔怎么没来?”

沈青越:“他做饭。”

今天他想吃米饭,姜竹在家做呢。

没有电饭锅,他做不成米饭,要么生了,要么煮成粥了,得姜竹来。

一大早的,他下山走走,就当锻炼了。

早上卤肉家还没挑担子出去,他想吃什么能从锅里现捞,哪个品种都有不太咸的。

今天他点了只卤鸡,素菜除了他常点的萝卜、豆角,今天他还加了个豆腐。

豆腐卤得时间?短不入味儿,也就他爱吃这种才沾上点儿味儿,里面还是白豆腐的半成品。

家俊调侃他,其实自己也差不多,也是一大早凑过来选菜选肉吃。

不过他要昨天剩的,闷了一晚,味道足足的那?种卤菜。

连素菜都带着肉味儿,村里人都爱吃。

他的先捞好,沈青越的豆腐还得等一会儿,家俊用豆腐换完菜先走了,沈青越等着?卤肉家媳妇给他捞菜,瞧见江修文骑着马进村了。

“江修文!”

江修文连忙拉缰绳,“沈先生。”

他下意?识往沈青越身后?瞥了一眼,“竹子不在?”

沈青越笑,好的,全都默认他们俩形影不离了么?“他在家,今天有空吗,和你聊聊书的事?。”

江修文下马:“好!”

沈青越转头?朝屋里:“嫂子,装好了吗?”

“好了好了。”卤肉家媳妇将沈青越的罐子递给他,沈青越付了钱,问江修文:“吃饭了吗?去我家吃点儿。”

江修文:“路上吃过了。”

沈青越:“路上能有什么,再上我家吃点儿吧。”

江修文先去跟约好的佃户说了一声,再骑马追上沈青越,他们俩到山上的时间?倒是差不多。

一只卤鸡,一盘卤菜,姜竹还炒了点儿腊肉白菜,做了一小盆儿汤。

完全是正餐标准。

江修文家条件很好,但他长?这么大都没一大早吃过白米饭,还挺新奇的。

边吃沈青越边把?印书的情?况和他说明了一番。

利弊他不用解释,只需要把?事?情?说明白,江修文就懂了。

甚至懂得比他更?多。

“读书人是不能经商的,想走科举,就更?不行了。”

沈青越:“算作?润笔费也不行么?”

江修文摇摇头?,“若我是已经名扬一方的才子,或是朝中致仕大臣,又或者科考中了一甲,那?没什么问题,但我尚未有功名,也还没任何建树,还不行。”

沈青越懂了。

走科考的考生,家里有钱随便花,那?叫家境殷厚,淡薄财利。

自己赚钱随便花,那?叫俗。

反正读书人不能和钱沾边,赚多了,说不定还会被人攻讦成商人。

平时兴许没事?,万一江修文很出息,真?遇到什么关键时候,这被人揪出来说事?,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声誉。

沈青越想了想:“要不然,我们不签文书,私下分?”

江修文摇摇头?:“没关系,我本?来就是想给村里孩子们写本?儿好学的蒙书而已,现在都不用我花钱就有人愿意?帮我们印了,这也是好事?,如果对方想要给润笔费,不如给赵先生吧,我只写了个大概,是赵先生帮我修改成稿的。”

吃过饭,他们去找赵郁川,结果赵郁川也不要,“我就帮他看了看稿子,也没花多少?工夫,我就算了。”

沈青越:“怎么全都视金钱为粪土呢?其实我也挺淡泊名利的。”

赵郁川哈哈大笑,想了想,问道:“我听说你和姜竹打算在山上建书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竹》 130-140(第4/20页)

江修文震惊:“书院?”

沈青越点头?:“是有这个想法,姜竹说的?”

赵郁川点头?:“他问过我建书院要盖几间?屋子,怎么盖才合适,还说你们还打算挨着?书院建一个孤儿院,专门收养无家可归的孩子?”

沈青越:“对。”

江修文看他眼神都火热了,敬佩地叫沈青越直不好意?思。

他轻咳一声,“还只是个想法……”

赵郁川捋了捋胡须道,“万丈高楼也要平地起,有想法就是好的。若是非要给,就把?我的润笔费算在书院里吧!”

沈青越:“啊?”

赵郁川:“印他、印我、印你的名字,都不如直接印书院的名字,而找别的书院,不如用我们自己的书院。”

江修文愣了愣,笑道:“确实如此。”

沈青越也有点儿反应过来了。

大虞盛行书院印书。

如果以书院的名字来,别人拿到第一印象,会比某个人的名字,尤其是不够出名的人,更?有说服力。

都是书院了,肯定比不知所谓的谁更?权威吧?

书院印的书接受起来也会更?容易!

沈青越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受教了!”

赵郁川摆摆手,早些建成书院,他和小孙子也早一份归宿。

他并不指望赵舒云能考什么功名,更?不希望他在大虞为官,但他总要有个出路,有份生计。

若是将来能在书院教书,不必离开这片恬静乐土,安稳度过一生,才是他最期望能看到的。

赵郁川:“尽早给书院起个名字吧!”

沈青越问姜竹有什么想法,连仓库都还没盖好的姜竹一脸懵逼。

“书院吗?”小姜师傅语气就带着?没文化?的心虚,“书院啊?”

沈青越:“嗯,书院,放轻松,随便起,海康那?最出名的四海书院也没见名字多有水平。”

姜竹想想,也不是,人家名字挺大气的。

四海啊……

多大,多澎湃。

他们要不然叫什么山?

姜竹想啊想,想啊想,想到天黑,问沈青越:“你觉得叫青竹书院怎么样??”

沈青越:“……青竹?”

姜竹:“嗯……”

见沈青越怪怪地看他,姜竹很正经地给他解释:“书院要盖在咱们山上,还要盖在竹林那?,等盖好了,书院里也能长?竹子,他们说,读书人都喜欢竹子,因?为冬天也是绿色的,不怕风雪,还说竹子是空心的,像君子虚心,还有什么来着?……”

姜竹想了想,没想起来,“还……还能吃!好吃!笋能吃,长?大了能编东西,也能盖房子,我觉得挺好的。对,还好看。”

沈青越憋笑:“那?怎么不叫竹子书院?”

姜竹:“竹子不好听,青竹……青竹才好听,青色的,冬天也是青色的,不是枯的。”

“青竹书院……”沈青越点头?,“好,我也觉得很好。”

他们小姜师傅绞尽脑汁想了一天呢。

还有他们俩名字。

姜竹满意?了,准备晚上给沈青越做个腊肉炒笋,让他吃三片。沈青越叫住他,“姜竹,你知道竹子其实是一种草吗?”

“嗯?”姜竹诧异地回头?看他,“草?”

沈青越:“对,竹子是草,但能长?得像树一样?高,甚至比很多树还要高,是我最喜欢的草。”

“……”姜竹停在原地,愣愣地看着?沈青越。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小时候我爷爷教过我的诗,”希望他的品质能如松如竹,虽然他滑铁卢了,但是遇到了一个叫竹子,像竹子的小朋友。

谁说竹子不如木呢?

从此,他最喜欢的草就是竹子了。

沈青越温柔地看着?他:“这诗不适合我,送给你,回头?写出来,挂咱们家里。”

姜竹:“……好!”

姜竹忍着?心中莫名的悸动去通知开荒的人群,以后?石头?除了盖仓库,还要留着?盖书院了。

他还告诉大伙儿,书院有名字了,叫青竹书院。

大伙儿对“青竹书院”这名字都没有意?见。

甚至还有人问:“是沈先生想的吗?”

“读书人就是会想名字,听上去还……怎么说来着?,挺别致,不是,挺雅致的。”

“嗯,好听,好听,”身为亲大嫂,吕香梅也觉得好听,“听起来就清清爽爽的,青色的竹子最好看!”

“哎,对,何况还是要建在竹子家山上,就是该带上他名字。”姜四山也觉得这名字好。

姜竹:“……”

错过解释的机会,他不好意?思说这名字是他想的了。

“总之,就是,盖完仓库,咱们就开始盖书院了。”姜竹挠挠头?,看看目前还是堆石头?,还没建好一面墙的仓库,有点儿忧愁。

只靠大家开荒捡石头?堆过来,堆多了再过来盖一盖,确实是不太行啊。

但无论是仓库,还是书院,都挺大,人手不足,想快也快不起来。

还没入账前,先攒石头?吧。

沈青越倒是挺乐观的。

他自己找木板写了个“青竹书院”挂竹林那?间?小竹屋上了。

又不急。

他们学生还没多到装不下了,先生也不是不够用了,启蒙嘛,从识字开始,急什么?

等他和张叔阳、池远舟掰扯完再说。

第133章 麻了

池远舟都?麻了。

怎么一个蒙书张叔阳还要和他抢呢?

做朋友不是这样的啊。

是能掺一脚, 但不能事?事?都?要掺一脚吧?

但很快,沈青越就让张叔阳不自在了。

这回他要用“青竹书院”来署名, 而且张叔阳想合作,就必须搞定四海书院帮他们推荐写序跋才行。

张叔阳也麻了:“青竹书院?你们宝峰什么时候有个青竹书院?”

就这名字吧……他努力不往歪处想,“不会是你和小姜才……咳,那什么,书院不是别的,要不然?我出钱, 帮你们开个别的什么铺子?”

沈青越:“说什么呢?张兄你可真贵人多忘事?啊,你不是还给我们书院赠过书么?”

张叔阳:“……?”

那个村学堂吗?

“就一个先生……的书院?”

一个先生也敢叫书院?

沈青越:“不,两?个,我也是。”

张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竹》 130-140(第5/20页)

阳:“……”

他嘴角抽搐了一下, “你竟然?不是院长吗?”

沈青越:“姜竹才是!”

池远舟实在没忍住:“……噗。”

张叔阳喝口?茶,咽下去?一肚子的不吐不快, “你们连个正经的院子都?没啊……”

他可怎么跟四海书院的先生们说?

一个小县城的小山村, 有个不知所谓的村学堂, 还就只有蒙学, 就一个先生, 也敢叫书院的书院, 想请他们写个序跋?

沈青越:“有, 你下回去?我家路过竹林时候往里走一走, 有个竹屋, 已经挂上牌子了, 院子暂时还没, 将来也是要建的。到时候需要大工小工泥瓦匠,还得劳烦池兄帮忙介绍。”

池远舟:“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给你找宝峰最好的泥瓦匠!”

沈青越:“你看,地方我们有, 泥瓦匠也能找,这不是就等卖了书赚到钱开始修建了吗?实话?告诉二位,这本蒙书我也不赚钱,分到的所有钱都?要用来建书院的,所以?我不会退让的。”

张叔阳叹气。

池远舟看戏。

行吧,他现在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张叔阳:“我尽量吧。”

沈青越:“是务必,如果没有四海书院的序跋,那三五年内,我们的书大概也就能卖出镇南郡,这么点儿小生意,张兄其?实完全?没必要参与。”

张叔阳:“……”

沈青越:“当?然?,书院是一定要建的,缺的钱,我会从别处想办法,比如我最近正好有点儿新灵感,想画套新故事?,池兄你有兴趣吗?”

突然?被叫到的池远舟:“嗯?我?有!有啊!”

他愿意帮沈青越印什么蒙书就是为了后面?其?他的画和故事?啊!

怎么能提前说出来呢?

张叔阳:“…………”

他把四海书院的熟人在脑海里过了一圈儿,没忍住,问?道:“新灵感是什么故事??”

沈青越:“探案的故事?。”

池远舟、张叔阳:“探案?”

沈青越:“对,探案。”

起码池远舟家书铺里没有专门的侦探故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我创建了基金会 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 我用术式玩坏时间线 满朝文武都想做我娇夫? [崩铁]第四天灾造神计划 重组家庭的随军日常[六零] 明月渡剑 他失忆了 被弹幕养大的翔阳 你知道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