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2 / 2)
“一个清倌女子教习贵客,能教什么?琴棋书画?”
陈易随意地说着,护着殷听雪挤过人群。
他并不担心勿用楼对闵鸣做什么不好的事,勿用楼不是傻子,它与不少朝廷官吏有所牵连,自然懂得规矩,它既然已将闵鸣作为结交礼,自然不敢逾越雷池,万一闵鸣哪日得宠,吹上两句枕边风,勿用楼也会遭到反噬。
“好像在教一个姓东宫的人。”
闵宁回道。
陈易脑海里搜索了一遍,发现没有印象。
他也不再深究,挤过人群,快步走入林府,而闵宁紧随其后。
三人都没有注意到,人群之外,一位独臂女子出尘地站立在屋檐之上,远远眺望着殷听雪。
……………
一跨入林府,便能看见豪奢得闻名的“十步阁”,其原名本为“金书阁”,却因御史台李庆进谏参林党时一句“十步一阁,竟如阿房宫”而闻名,青石路上种满了石灯,即便眼下正午,里头却仍点满了火,路过的各个房间隐有熏香气味。
这种种繁华让陈易有些大开眼界,襄王女却只是粗略地扫了一两眼,并不放在心上。
其间区别明显可见一斑,谁能想到后者竟是前者的妾呢?
宴客的主厅外早就站满了文人墨客和其家眷,宽阔的大理石砖上是摆成一圈的数十张书桌,林阁老坐于上首,一身道袍,似在垂眸睥睨凡间俗物。
彼时来了仆役侍女,仆役领文人们入厅,侍女们领家眷们四处观赏,陈易有些放心不下殷听雪,正准备带这小狐狸到处逛逛。
忽然,林二公子林晏迎了上来,
“陈千户,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陈易抱拳应了一声。
接着侧眼看向了林晏身边的女子,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位模样周正的富家小姐。
她生了张长脸盘儿,柳眉细弯,脸颊上了层朴素淡妆,单看眉宇直觉娴静灵秀,洁白额头露外面。她五官没一处不好看的,即便如此,陈易眨了眨眼睛,重新打量,慕然觉得她姿容单薄了。
不是别人,正是林琬悺。
“陈千户,这位是…”
林晏似有不满,主动开口问道。
陈易意识到他指的是殷听雪,便直接道:
“我内人。”
襄王女眨了眨眼睛,似是讶异。
她没想到,陈易竟然会说她是内人。
他明明可以直接表明她妾的身份,可这惯来喜欢折辱自己的人竟没有在旁人面前折辱自己。
要知道,她并不喜欢他,也对他怀恨在心,只是低眉顺眼着,不说出来罢了,他明明看得出来,本来大可以此为理由在旁人面前折辱她的。
这样的话,
她在他心里,是不是有些地位了?
殷听雪挑起脆弱的眉毛,唇角微勾,
真好,清白身给了他,他真的对自己好些了…
以后…能让他常带自己出门,常回银台寺去?
眼角的余光捕捉到殷听雪的欣喜,陈易也是笑了下。
只是嘴角勾起间,莫名其妙地脖颈一寒。
“那就请贵夫人跟贱内去游园赏花,陈千户便跟我来一下。”
林晏的口吻虽礼貌,内里却是不容置疑。
陈易松开殷听雪的手,示意她跟林琬悺走,而闵宁随从护卫。
那林家小娘朝殷听雪一笑,模样好不婉约,殷听雪对她观感不错,这样的女子俨然是不妒不忌的贤妻良母。
“跟我来吧。”
林家小娘轻轻一句,领着二人去游花赏园。
殷听雪紧跟在身后,饶是她在王府里见过繁华,一入园林,还是不住“哇”了一声,四处可见松柏、冬青的常春树,高树环翠,犹如山林深处,脚下泥土小径,杂花青灯掩映,越过郁郁葱葱,便看见三面围合的扇形小亭子迎着荷塘,涌来荷风,待在繁华的襄王府,殷听雪什么没见过,却也真是极少见这样的文墨之景。
“这叫秋荷亭,是我相公及第前取下的,取自‘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里还有他亲自题的字,我回娘家归宁时,便跟家中姐妹们说过,她们又惊又笑‘原来林家子也会唱柳永词。’”
几言几句,殷听雪便听得出林家小娘的贤淑,她不禁想,如果她也成了这样,陈易会对自己更好些吗?
可她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林家小娘的举案齐眉是自然而然的,可她的低眉顺眼却是被威逼胁迫的。
殷听雪登上了亭子,赏起迎面的荷塘,清清幽幽,杨柳依依水畔,枝条黄中夹青,过了时节,塘中即便是秋荷也大多谢了,即便如此,满池残荷凋零也是一场良辰美景。
襄王女放松了些,她静了下来,在家里待着的时候,即便陈易不在,她也总会若有若无地紧张。
闵宁对眼前美景并无兴趣,而是时刻警惕地观望四周。
荷风拂过湖面,殷听雪嗅到些许残荷凋零的幽香,她心中宁静,恍惚间,觉得四周一切慢了下来。
忽然,湖山掠起水波,一支小舟涌出残荷之间,有位女子独坐着,她伸出仅有的一只手,朝殷听雪勾了一勾。
殷听雪愣了下。
可下一秒,等她回过神来时,她已经在小舟之上。
殷听雪转过头,正想大声呼救,却陡然发觉四面八方的人都静止不动,时间像是停住了一般。
她转过脸,有些惊慌地看向独臂女子,
“…你是谁?”
周依棠并未回答,而是细细打量起殷听雪。
玉真元君提及代师收徒之事,周依棠既不反对,也不拦阻,只是心觉玉真元君深入魔教腹地,为免太过凶险,需知魔教教主公孙官位列武榜第七,又坐镇高梁山,即便是她也无法直入腹地。
周依棠盯紧殷听雪,淡淡道:
“这一回,你竟不是魔教圣女。”
殷听雪吓了吓,惊疑不定地瞧着这独臂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