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1 / 2)
转瞬之间,原本的十二岁少女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她想说出什么字时,嘴唇一和,到底死去。
她老死了。
而一旁的王表呆愣当场,良久吐出二字:
“蹉跎。”
随后,他双腿一弯,倒在地上,也老死了过去。
陈易悚然地看着这一幕,接着当他们走过去时,那两人的血肉都迅速地萎缩、消散,只剩白骨,不久之后,白骨也没有了,化成了阵阵粉末,飘散在地下暗河之中。
两人都仿佛在那一瞬之间,承受了上千年时光的磨砺。
如此一幕,让陈易想到了传说中的烂柯棋局。
这两个人停留在此这石碑面前如此之久,难道不知道烂柯棋局的故事吗?
很快,陈易就想到了答案。
烂柯棋局是晋朝的故事,而这两个人,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面对两人的死,陈易感到惊愕,殷惟郢却面无表情。
“你…没有感觉么?”
陈易下意识问道。
“不过咎由自取,谁让他们道法未成就主动闯入地宫。”
太华神女淡淡道,她抬起脚,走近石碑。
陈易朝石碑望了过去,只见那石碑刻画着一男一女两神,代表一阴一阳,合二为一,是为太极之鱼。
而在石碑之上,刻着一行苍劲玄奥的古字,如有磅礴大势:
【何勤子以屠母,竟死分竟地?!】
这一行古字不知历经了多少年光阴,却仍然能从字里行间看到诗人的对苍天的质问:夏启何以弑母?!
陈易沉浸在这字迹带来的震撼之中,他隐隐捕捉到什么大道,正欲进一步领悟之时,周身窍穴却燃烧般的剧痛!
太后所下的奇毒!
之前陈易修炼上清心法之时,便感受到奇毒的阻碍,而现在要明悟大道之际,奇毒亦是突然灼烧全身。
陈易吐出一口血,目光却渐渐恢复清明。
“艹,险些就像王表一样坠了进去,没想到这奇毒…还让我因祸得福。”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不敢再看那些文字。
陈易抬起头,看见一旁的殷惟郢,面呈祥和之色,似冥冥感悟大道。
石碑上的文字,逐渐与殷惟郢看到的龟甲相互交织起来。
古往今来,无数人为夏启弑母而不解,屈原更作《天问》,朝上天发问,为何夏启分明是孝子,却要将涂山氏杀而戮之?
无非是为了“大道”二字!
大道因禹娶涂山生子而不安宁,却因涂山生启而再度安宁,
再度安宁的实际上并非涂山生启,而是大道早已预知未来,明白日后夏启必定屠戮其母,
一生一杀,多则溢,少则圆…
骤然之间,太华神女心里升起明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涂山氏生出了启,天道多出了一条生命、一个“余”,所以启杀了涂山氏,损了一条生命、填补了天道的“不足”。
“原来如此,我悟了!”
她沉入大道,愈发太上忘情,愈发…忘我……
第84章 他在乎几个?
“禹娶涂山,上帝不宁,夏启弑母,上帝复宁。”
殷听雪紧跟着周依棠的身后,听着这剑仙似的人物轻吟着什么。
“你在讲…夏后启杀他娘亲的事?”
她不由问道。
夏启为大禹之子,上至天宫,自天帝那里得了《九辩》《九歌》,是为贤主,却又残杀了他的母亲,将其尸骨分尸后,抛掷四方大地。
“不错。”
“这跟陈易有什么关系?”
殷听雪不解。
“斩三尸,夏启弑母,是在斩三尸。”
周依棠缓声说着,多年的谋划始终深藏于心,眼下唯有这懵懂无知的襄王女可以分享一二,
“大禹治水,三次过家门而不入,夏启身边唯有涂山氏,涂山氏将之养育成人,其中感情可想而知。”
殷听雪听得有些迷糊了,她不太懂山上这些修行法门,
“既然如此,他不是很爱他母亲么?”
“正因如此,所以夏启弑母之后,悲痛得无以言说,因此断绝了他的杀心,斩去了中尸。”
周依棠如此解释道。
“你这样斩陈易三尸的话,难道把他的娘亲找来了吗?那太可怕了。”
殷听雪摇头哀叹道。
周依棠没有回话,心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