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2 / 2)
青丘狐族,是这老狐狸一手聚拢起来的。
当初“食人”的九尾之狐能活到现在,也多亏了老狐狸的努力。
可以说要不是有这万岁狐王撑着,青丘狐族立刻就要分崩离析。
但她也的确从胡绯云哪里听说过“青丘要分家了”。
万岁狐王道:“我想选一处墓址,天官,我听说你是专业的。”
安烟夏嘴角一扯,“我是妙严宫的,又不是看风水的。”
万岁狐王眼中含笑,安烟夏总有种自己被看穿的感觉。
这眼神就好像和好朋友吹牛逼时,朋友眼中的“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的调侃意味。
一个念头升起:
坏了,不会这老狐狸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了吧?
狐,千岁与天通。
东晋的玄中记说狐狸五十岁,能变化谓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
这狐狸都万岁了,说不准还真有这样的手段。
安烟夏赶紧掐断这危险的念头,小声道:
“我选完墓址,不会顺手把我殉葬了吧?”
红尘世上好修行 : 第二百一十三章 【牛头人是我,我是牛头人】
如今不是两千六百年前的世界。
就算老狐王想要人殉,也已经做不到了。就像大贤良师,在这乱世初平的武德末年,也难以掀起风浪。
好道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安烟夏同老狐王兜兜转转,在禹王山以西三十里的地方找到一处低矮的山丘。
这小山,高不过八十丈,在天上看去,好像就是一块陡坡。
安烟夏选墓址,甚至还不在山上选,反而选了山下一处聚满水的洼地。
老狐王忍不住皱眉道:“只听闻天下陵园都修的居高临下,以隆起为尊。天官怎么选了这样一处地方。”
安烟夏翻白眼:“这叫反其道而行之。”
“百川皆归海,水往低处流。老狐王你生前高调,死后还是低调点吧!免得坟都被人刨了去。”
老狐王笑道:“我倒要看看是哪个有缘人,还能在墓里与我这老不死的相见。”
他打趣自己一番,看向这片洼地,却也越看越顺眼。
唯独聚满了水,他总感觉不好。
狐族在天为心月狐,都以心位离火为尊。
这水火在一处并不交融,十分不吉利。
安烟夏不与他讲什么五行八卦,直接从实用角度出发道:“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挖好坑穴,抹上白膏泥、青膏泥,埋棺椁进去,再用草木灰封实了。您可以自称两万岁了!”
“哈哈哈!那可不敢!”
老狐王大笑道:“我这老狐,不修天道。一劫就能活到万岁,已是欺天,怎敢再向天地借万岁光阴?”
仙人也有自己的寿命。
但和俗世常人的算法不太一样。
老狐王是远古时期的狐妖,其身世说不定能追溯到三皇年代。
那时还没有神仙一说。安烟夏看他现在也没有成仙,能活这么久应该是吃了什么宝贝所致。
“唉,我看您的筋骨还挺硬朗。非死不可吗?”
安烟夏见过的死人甚多,快死的也甚多,但哪怕是最会养生的熊凤仙,死前也不必老狐王健康。
狐王道:“蒙天地眷顾,如今也是时候回归天地了。”
“不能成神?狐狸们一人给你点一根香,我看你成神应该还挺轻松的。”
“青丘的狐狸需要的自食其力,不需要庙里的一尊神像。”
安烟夏不可置否,“那青丘狐族只怕瞬间就要分崩离析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不是空口白话。
烟夏以前就有一个大家族,七大姑八大姨林林总总几十个人,一到过年便热热闹闹。
什么时候过年变得门可罗雀的呢?
奶奶去世之后。
但老狐王看得清楚,“我活着时,彼此过得都不舒服,我听说绯云更是直接带着兄弟姐妹早早搬出去了。可见早便离心离德。我这一死倒也是给他们分家一个名正言顺。”
“孩子们总是要成长的,不能总有一个严厉的父亲看管着。至于青丘,便化作他们幻梦里的故乡好了。”
“唯独我那才不过百岁的小女儿,我实在放心不下她。生怕她被人裹挟了。”
安烟夏前半段听得还十分感慨,听到后面眼色就变了。
万岁狐王的小女儿不到百岁,老当益壮啊!
她凑上去打听道:“您可有养生的秘诀?”
狐王呵呵笑道:“喝酒,吃肉,看美女!”
安烟夏心满意足,“那看来我少说也能活个万年。”
她最喜欢看美女了。
“千年的王八万年龟。天官还是早早飞升的好,活了万年,真就要成老乌龟了。”
老狐王咂舌一阵,说道:“天官为我忙碌这么久,也没给报酬。不妨到我青丘圣境一叙,我正好也有万岁大宴,来了许多能人异士,或许还有天官认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