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1 / 2)
“这可不像你的性子......”雪狮儿眼珠滴溜溜一转,恍然道:“你莫非是盯上了秦王,想要扶龙庭?改天换地?”
“啪”一声安烟夏给她来了个脑瓜崩,把雪狮儿疼的捂着额头泪眼汪汪。
安烟夏无语道:“我才没心思管着人间王朝的兴衰。”
“想在这人世间改天换地,不是杀几个贪官污吏,或是出几个英雄好汉就能行的。胡乱投入其中,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已。”
雪狮儿道:“那怎样才能做到?”
烟夏嬉笑道:“我做不到。”
“修行人,只修真人,以至神人,见性复命,成就至人。
“改天换地这种事情,需得圣人才行!”
雪狮儿却不明白安烟夏在说些什么,摇头道:“听不懂。”
她们两个一边腾云赶路一边聊着,竟是没注意到远处黑云滚滚来了一只阴间兵马,为首的是个骑着战马的女将。
那女将听了安烟夏所言,高声道:“高人!秦王可为圣人否?”
安烟夏这才驻足,仔细一看,这些阴间兵马居然都是女子容貌,竟是一只娘子军。
看到这只鬼军的组成,安烟夏对来人立刻有了猜测。
为首的女将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就说到:“本宫是平阳公主,听闻蒲州竟有妖邪欲要害我幼弟,这才带兵来杀妖。却不料是闹剧一场,正要带兵回太庙去,巧而又巧,遇到了高人。
“方才听了高人高论,十分有理,却不知道高人如何看我幼弟?”
果然是平阳昭公主——安烟夏早就听说过她的名号,这位是带兵起义的巾帼,李世民的亲姐姐,人称平阳公主、李家三姐儿。据说她三个月功夫就招揽了上万兵马起兵反隋,率军和弟弟李世民攻破了长安。
后世赞曰: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
不过去年刚死,军礼下葬。
正所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如今又是她李家坐了天下,她自然也在太庙配享香火,在阴曹地府当中招来旧部,做一方护国鬼王。
不然安烟夏在这茫茫云海上肯定见不到她........
烟夏也是斟酌一番,实话实话:“有圣人之位,而无圣人之格。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德。”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随行女官冷哼,正要叫骂。
平阳公主却抬手制止她们,笑道:“果然是无上真人,真是个妙人!长安城里高僧大德无数,有如真人者,我看不过两掌而已!”
“多谢真人解惑。我这便去了。”
平阳公主拱手谢过,呼喝一声,身后黑云里旌旗飞舞,紧紧跟在平阳公主身后,向长安方向去。
雪狮儿见安烟夏愣在原地,拍了拍她的脸颊,嫌弃道:“看呆了?”
“怎么会!”
烟夏笑了几声,说道:“只是不曾想这天下看似风平浪静,底下确实暗流汹涌呀!”
此事不提,安烟夏和雪狮儿腾云去中条山。
中条山乃是关中屏障,东西三百里,划开黄河和涑水、关中和中原。因而自古以来,中条山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还盛产盐铜,号称“九分天下盐”。夏墟便在中条山,周、晋、魏都依托中条山盐铜而兴,其实是条龙脉。
但真到山里,山中妖精修士们就很贫苦了。这山不比终南五岳,难胜南田,没什么灵气,和五合山差不多。只有麻姑峰和“十方洞天”勉强算得上两处福地。
麻姑峰是寿仙娘娘得道升仙之所,有几分仙气。
十方洞天则是几处喀斯特地貌大溶洞,里面五光十色地和进了魔幻世界一样。中条剑宗便在“麻姑峰”和附近几处溶洞里。
守山门的仙子见安烟夏登山拜访,连忙驾着仙鹤,到麻姑峰上通报。
剑宗的剑首也是个修丹的女仙,面相和陈清水差不多,听闻是无上真人安烟夏拜访,暗自道:
“我这里穷乡僻壤,怎么招惹来这个魔头?
“也罢!先去请示一番祖师吧。”
她当即点了降真香,一点灵应飞上天宫,正好到寿仙麻姑的道场。
麻姑此时正在凉亭里逗弄九华玉阙的元皇元君——也就是当初去劝渤海龙君那个。
小元皇看上去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但发育却很好,正被麻姑当成衣架子玩换装游戏。
灵应飞来,麻姑只好松开小元皇略生愠怒的婴儿肥小脸蛋。
她咦声道:“清凉这是遇到什么事了,又送灵应过来?”
她仔细感应,却是会心一笑。
“原来是那个顽童!”麻姑轻轻一点,便见指尖闪烁白光,变成一只鸽子飞下天阙。
鸽子飞到麻姑峰上的大殿里,被“中条剑首”陈清凉稳稳接住。
鸽子:“咕咕咕咕!”
陈清凉:“???你的大米没了!”
鸽子:“咕咕!给我大米!娘娘叫你好生接待!”
陈清凉这才揪来一把米粒让鸽子啄了,又放它离开。
这女仙叹气一声,对弟子说一声好生接待,便把安烟夏和雪狮儿都请到偏殿去,奉上茶水果品。她又亲自过去,和安烟夏闲扯淡。
安烟夏此行是来周旋的,自然是没话找话,从天南聊到海北,从存神聊到炼煞。
雪狮儿在一旁帮腔,等安烟夏说累了,她就上阵,说起灵山诸事、道经佛法。
这猫儿在苍月身边久了,也受佛法熏陶,长了不少智慧。
等没话头了,安烟夏就惯例扔出自己的压箱底的知识,说起坐忘论和无明三剑。
陈清凉和陈清水果然是一脉相承,都不通丹道,却对剑法痴迷。
她听闻安烟夏所言无明三剑大受启发,握住烟夏的手就说道:“真人里面请,可以到我屋里,我们继续详谈。”
这女仙的确是曼妙身姿,是个长得好看的大姐姐,而且熊很大!!!
安烟夏正要答应,但又想到雪狮儿也在这里,于是大义凌然地拒绝道:
“剑首,我看这天色已晚,实在不好意思再留,明日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