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1 / 2)
就在李令歌进入刺史府,说明来意之后,却得到了刺史费涣之这样的答复。
闻言,李令歌轻轻抿了一口茶,默不作声。
他这个没了兵权的王爷还真是虎落平阳,根本没人当回事。
不过,他没权限查看卷宗,有人却有。
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他便知道那人来了。
“那不知道我要查看卷宗,符不符合朝廷法度?”
沈进昂首挺胸地走进刺史府,进入花厅之后便立即冲着李令歌挑了挑下巴。
费涣之连忙起身,笑脸相迎。
“沈巡察使!”
沈进有些意外。
“你认识我?”
兖州他是第一次来,没想到还没等自报家门便被认出来了。
一旁,李令歌淡然开口道。
“文庆八年,他参加应试,你爷爷是那一年的主考官。”
(本章完)
第41章 监察院抓人,不需要证据!
费涣之脸上挤出笑容,
“王爷说的没错,去年老太爷大寿,我到府上贺寿,有幸见过沈巡察使一面。”
“喔——”沈进恍然大悟的模样,而后摇了摇,“完全没印象。”
费涣之眼中的期待之色荡然无存,只得尴尬地问道。
“不知沈巡察使此来兖州,所为何事?”
监察院有监察百官之权,而沈进又是国丈之孙,他自然不敢怠慢。
要知道,沈国丈门生故吏遍天下,那可是朝中的中流砥柱。
沈进抬手指向林瑶。
“她的母亲在你们兖州的白云观上香,至今未归,上头命我来查清楚此事。”
费涣之看向林瑶,开口询问道。
“这位姑娘是?”
“户部侍郎的独女,天枢书院的九先生,林瑶。”
听完沈进的介绍,费涣之正色道。
“原来是书院的九先生,你放心,本府立即派人全力协助沈巡察使调查此事。”
“多谢费刺史。”林瑶先是行了谢礼,而后余光看向沈进,“听闻兖州城最近有多人失踪,大人可否将案卷调阅。”
这种时候她才发现,沈进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这监察院巡察使以及沈国丈之孙的身份还是很好用的。
“当然,当然。”费涣之立刻吩咐道,“来人去案牍库调取近段时间失踪之人的卷宗。”
半个时辰后。
沈进将送来的卷宗都翻看了一个遍,近期城中有六人失踪。
有三岁的孩童,有城中富商,也有外地来白云观上香的香客……这些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关联。
只不过,短短几个月之内连续失踪六人,这怎么看都不对劲。
一旁,李令歌只是象征性地扫了一眼卷宗。
这件案子的前因后果他很清楚,看卷宗也只是走个流程。
不然,他根本无法解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看出什么了?”
沈进合上卷宗,反问道。
“你看出什么了?”
谁先入城的比赛,两人算是打了个平手,这一次他一定先找出破案的线索。
他要为自己正名,他坐上监察院巡察使这个位置,靠的不是背景而是实力!
李令歌偏头问道。
“伱难道没有发现这些失踪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沈进梗着脖子:“我当然发现了。”
“什么共同点?”
“你先说。”
李令歌也没有再继续绕弯子。
“他们都去过白云观。”
“对,这个共同点我也发现了。”
嘴上这么说,沈进不着痕迹地又将手中的卷宗看了一遍,这才发现自己确实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然而,一旁的费涣之解释道。
“几位有所不知,白云观香火极盛,那位观主占卜之术极为灵验。
别说兖州城的百姓,便是京师都有达官贵人前来上香,所以这并不足为奇。”
沈进也反应了过来,随即略带讥讽地扫了李令歌一眼。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没说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