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节(1 / 2)
严格来说,大炎监天司有气象预报,天灾预警等多种功能,将人君的行为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说地震洪水就是真龙失徳,天生异彩就是真龙有徳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这样,明明什么都没发生,朝野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只不过是因为惯性思维,属于长期文化传承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应该是某种征兆。”
太傅严肃地说,连他也不能免俗:“目睹了绩将抽象的国运织成实体之后,我就有想法了。抽象地来说,这大概表明,作为一个国家,大炎的运势最近非常高涨。”
“……”
“……”
二人对视了一眼,随后异口同声地说: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让齐缘穿上那身衣服,获得大炎国运加成,不论做什么都如有神助,现在情况貌似出现了一些变化。
真龙和太傅眉头紧锁。
“赶紧把绩请过来。”真龙开口道。
作为这个国家规模最大的商队拥有者,帮助全国商品流通的商人,绩当然不会一直待在百灶,他已经去姜齐城准备拉一批大葱出来卖了。但这难不倒太傅,风驰电掣之下,只要知道方位,无论谁都能请来。
有顷——
绩的手臂不受控制地颤抖,蹲下来用双掌轻轻抚摸大地,放掉多余的电荷后缓缓起身。
“陛下,大人,你们未免太急躁了。”
绩淡淡地说。
真龙的语言有些混乱,跑到面前一把抓住绩的肩膀,将刚才的所见所闻一股脑倒了出来,后者连连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很简单啊。”
绩奇怪地看了真龙一眼:
“你们的运势比不过他,所以在双边关系中,成了受惠的一方,变得比往常更加蒸蒸日上,这很难理解吗?”
“这是真实存在的吗?”真龙咂舌。
“这会对齐缘有影响吗?”太傅追问。
他们的本意是帮助齐缘,让他前路尽量明朗一点,从来没想过蹭运气,如果拖了齐缘的后腿,那就要赶紧收回来了。
“说到底,大炎蒸蒸日上的境况,还是人打拼出来的,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与国运无关。”真龙有些不忿,他有多摸,太傅就有多努力,都看在眼中,也尽力配合。
“我明白的,气运说到底,是无数人共同作用的混沌效应,人的因素比什么都重要。”
绩轻轻点头:“官道越修越多,越修越宽,移动城市间的交流越来越丰富,不同地方的商品价格差异越来越小,这百年间,我能运输倒卖的商品也越来越少……”
“大炎的发展,也不需要蹭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到底会不会拖累齐缘?”
大炎的发展与富强是一回事,解决重大问题又是另一回事了,以一人之力解决,和举国之力,百万伤亡地解决,区别是极大的。
“不会。”
绩平静地一锤定音:“只要你们不交恶,那这就是相得益彰琴瑟和鸣,不过你们还是要跟齐缘先生说明一下,得了好处要感恩,这才符合等价交换的道理。”
“那就好。”
先是松了一口气,之后又是一阵很长的沉默,太傅与真龙面面相觑,绩置身事外,面无表情,仿佛不染尘埃。
“……”
具体怎么感谢呢?
要不我退下来?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意思,只好作罢。
“我有点后悔了。”真龙自言自语。
应该先让齐缘从一些权力很大,但品阶很小的官员做起,日后才好升迁,一上来就当从一品官员,再往上就没官职可升了。
其实升也可以,只是要让老东西腾位。
“报——刑部尚书求见。”
正思索着,真龙听到了意想不到的通报声,这可不是深宫之内,而是祭台上,这老家伙居然能找到这里,一定是有很要紧的事。
结果却是——
“陛下,之前的事,臣实在是忘不掉,为官已经力不从心了,特来请辞去游山玩水,了却残生,望陛下恩准。”刑部尚书长跪不起,大有不答应就不起来了的架势。
“你这一去,刑部的摊子谁撑着呢?”
真龙饶有兴趣地问。
“让小齐大人指派吧,如果小齐大人指派的人年龄不够,那就从侍郎做起,尚书第位置空旋一段时间也不会有事,毕竟一把手从来不负责具体的事物执行……”刑部尚书有条不紊地说。
看看,人家刑部老尚书都门儿清的事,真龙怎么就意识不到呢?
太傅的目光严肃而责备,真龙惭愧地低下了头,心说我不就是因为一时激动嘛,谁还没个激动的时候呢?
最终结果自然是准奏,对于不想干的老臣,强行留也没用,不如顺水推舟。
“我有个点子。”
太傅轻轻点头,计上心头:“不如趁此时机,让齐缘培养自己的班底……”
虽然太傅有风驰电掣之能,但在这事上,他没有选择飞到龙门直面齐缘,他已经无法直视齐缘那张脸了,索性修书一封,措辞恳切而正式,认真地征求齐缘的意见。
“老师,你要听从齐缘的意见?”
“是征求。”
太傅深深地看了真龙一眼,连连摇头,俨然已经无语到极点。
绩无声站在一旁,无喜无悲,心里非常清楚,带信的必然是绩的商队,不是为了多正式,而是一种象征性。
第622章 凯尔希的诉求
“阿嚏!”
齐缘转过身,迅速跑到角落,打完喷嚏后又快速跑了回来,冲小朋友们挥了挥手:
“唉,没想到我也有感冒的时候,你们打喷嚏,也一定要避开旁人。”
“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