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卫气篇第五十二(一)

卫气篇第五十二(一)(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宿敌 闪婚:和军婚老公生龙凤胎 咸鱼穿越,嫁给太监爽翻了 穿越1859之铁血兵王 老夫人重生了 祖安执政官 星辰恋歌! 清冷美人在贵校当万人迷的日常 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 大师姐重开上大号,杀穿了修仙界

知道候虚实之所在,那就更厉害了,能知道病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就好比打仗,得知道敌人藏在哪儿,才能精准打击。要是知道是虚症,可能是身体某个脏腑精气不足,比如肾气虚,人就会感觉腰膝酸软、没劲儿,那咱们就知道问题大概出在腰部和肾脏附近;要是是实症,像肠胃有积食这种实邪,肚子可能就会胀痛,咱们就知道病在肠胃这块儿。这样就能知道病的高下,也就是病在身体的哪个位置啦。

了解六腑之气街,就像掌握了身体内部的交通要道图。气街啊,就好比城市里的主干道,六腑的气都在这些要道上流通。知道了这些气街,就像知道了每个城门的位置和通行规则,能找到解除身体各种症结的关键,就像能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里,快速找到堵塞点并疏通它。比如说,胃气不通,人就会胃胀、不消化,咱们知道胃的气街位置,就能通过按摩或者针灸相应的穴位,就像打开了城门,让胃气顺畅通行,解决胃胀的问题。

能知虚实之坚软,这可是个关键本事。坚就是实证的时候,身体摸着可能会有硬块、条索状物,或者按压的时候感觉比较硬实;软就是虚证的时候,身体摸着软软的,没啥力气。咱们通过触摸,感受身体的坚软,就能判断是虚还是实,从而知道该补还是该泻。比如摸到肚子上有硬块,还疼得厉害,那可能是有实邪积聚,得用泻法把这些实邪排出去;要是肚子软软的,老是觉得没力气,那可能是气虚,得用补法来补充正气。

而能知六经标本,那简直就是掌握了天下治病的大秘密。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条经络,它们和五脏六腑紧密相连,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知道了六经的标本,就像手里有了一本身体使用说明书,不管遇到啥病,都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办法,不会被各种复杂的症状迷惑。不管天下的病千变万化,都能心中有数,不犯迷糊。”

黄帝听完,不禁赞叹道:“岐伯啊,你这一番讲解,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这五脏六腑十二经,还有卫气营气、阴阳标本虚实之间,藏着这么多精妙的道理。但我还有个疑问,在实际治病救人的时候,怎么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方法上呢?比如说,用什么手段来补泻,怎么判断补泻的效果好不好呢?”

岐伯笑着说:“黄帝,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呐。先说这补泻的手段,常见的有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这些。就拿中药来说吧,像人参、黄芪这些药,就是补药,能补充人体的正气,就像给身体的军队招兵买马,增强战斗力;而大黄、芒硝这些,就是泻药,能把身体里的实邪,比如积食、热毒这些坏家伙,像打扫垃圾一样排出去。

针灸呢,通过针刺不同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穴位就像身体上的开关,针刺穴位就像按下开关,该补的时候,就像给某个系统加油,让它运转得更有力;该泻的时候,就像打开阀门,把多余的东西放出去。比如说,足三里这个穴位,它可是个保健大穴,经常艾灸足三里,就像给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注入能量,能起到很好的补养作用;而针刺曲池穴,就能清热泻火,把身体里的热毒泻出去。

!推拿按摩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手法轻柔、频率较慢的按摩,比如轻轻揉肚子,能起到补的作用,帮助脾胃消化,增强脾胃功能;而手法较重、频率较快的按摩,像在背上沿着膀胱经从上

往下推,就能起到泻的作用,把身体的邪气疏散出去。

那怎么判断补泻的效果好不好呢?这就得看病人的症状有没有改善。如果是虚症,补了之后,病人精神头好了,力气也有了,吃饭香了,睡觉踏实了,那就说明补得有效果;要是实症,泻了之后,肚子不胀了,疼痛减轻了,发热的症状退了,那就说明泻得对路。而且啊,还得观察病人的脉象,脉象也能反映身体的虚实变化。正常的脉象就像平静的河水,缓缓流动。虚症的时候,脉象可能会很微弱,像小溪水快干涸了一样;实症的时候,脉象就会比较有力,像河水湍急。补泻之后,脉象往平和的方向发展,那就说明治疗有效果。

黄帝连连点头,又问道:“岐伯,你说这十二条经络,各自都有独特的作用,那它们之间是怎么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呢?毕竟人体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岐伯笑着回答:“黄帝您问得太关键啦!这十二条经络,就像一个庞大而有序的团队,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比如说,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它们俩是一对儿‘好兄弟’,经络气血相互连通,属于表里关系。肺主气,司呼吸,就像一个城市的‘空气净化站’,负责把清新的空气输送到全身;而大肠呢,就像‘垃圾处理厂’,负责把身体消化吸收后的糟粕排出体外。当肺经有了问题,比如说着凉感冒,肺气不宣,就可能影响到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便秘或者腹泻。反过来,大肠如果积热,也会向上影响到肺,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

再看看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它们也是表里关系。胃就像一个‘大仓库’,负责接纳和初步消化食物;脾则像一个勤劳的‘运输大队长’,把胃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要是胃里积食了,消化不好,脾的运输工作也会受到阻碍,人就会感觉腹胀、没胃口,浑身乏力。这时候,咱们在调理的时候,就不能只盯着胃或者脾一个地方,得同时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双管齐下,才能把问题解决好。

还有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肾为‘先天之本’,就像身体的‘能量储备库’,储存着人体的精气;膀胱则像一个‘蓄水池’,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肾经的阳气充足,才能推动膀胱正常开合,完成尿液的排泄。要是肾阳不足,膀胱就会失去温煦,出现尿频、尿急甚至遗尿等问题。而膀胱如果有湿热,也会顺着经络影响到肾,引起肾的病变。

这十二条经络,通过气血的运行和经别、络脉等结构,相互连接、相互沟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气血在这个系统里川流不息,就像城市里的交通网络,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角落,同时把代谢废物带走。一旦某条经络出现堵塞或者气血不畅,就像交通堵塞一样,不仅这条经络所对应的脏腑会受到影响,还可能波及其他经络和脏腑,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比如说,当一个人长期情绪不好,肝气郁结,足厥阴肝经的气血就会运行不畅。肝属木,脾属土,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木克土,肝气不舒就会影响到脾的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肝木乘脾’。而且,肝和心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血充足才能保证心脏正常的血液循环。肝气郁结时间久了,还可能导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慌、失眠等问题。

所以啊,咱们在治病的时候,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症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得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十二条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疾病的根源,才能真正药到病除,让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恢复正常运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不可说 重拾再爱的勇气 幻蝶魔影 重生未来之星核战记 重生之后 我和他的小故事 缺月纪行 唯唯诺诺 总裁你别来 小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