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60(2 / 2)
如果皇帝必须死,那么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皇后娘娘!”凤仪宫太监匆匆进来,跪在地上,“长公主进后宫了。”
皇后神色一紧:“她来后宫干什么?”
“顾贵妃突然想见长公主,但不能出宫,所以派人把长公主请进了宫。”太监回道,“长公主这会儿已经到了甘泉宫。”
皇后沉默片刻,蹙眉深思:“顾贵妃对长公主恨之入骨,怎么会主要邀请她进宫?”
以晏九黎如今的权势,顾贵妃派人去请,她就真的去了?
莫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商议?
“去打听一下,看看怎么回事。”
“是。”太监起身离去。
皇后起身踱着步子。
皇帝被幽禁,如今朝中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人神经都蹦起来,她不得不小心谨慎。
毕竟顾贵妃也有儿子,为了儿子,她朝晏九黎低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第146章 身世之谜
顾贵妃若只是低头示弱,必然请不动晏九黎。
她是命人送了张纸条到晏九黎手里,告诉她,自己知道太后偏心的原因。
晏九黎本就要查这件事,但也并未真正用心去查。
在刑部大牢用鞭子逼供过赵长泽,没能得出答案之后,她就走了,那日若以赵家人性命刑讯赵国舅,或许能得到一个答案。
但晏九黎自认为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赵国舅至今为止没有真正得罪过她,他儿子犯的错已经付出了代价,也牵连了赵氏全家,她没打算把太后的错发泄在赵国舅身上。
何况他们最终都是要死的。
让他们死得痛快点,是她仅有的一点仁慈。
走进甘泉宫,晏九黎示意其他人在外面候着,然后跨进殿门,看着坐在椅子上面色颓白憔悴的顾贵妃。
“你来了。”顾贵妃抬手屏退宫人,看着晏九黎的眼神带着点怨恨不甘,语气却又带着无能为力的祈求,“如果我告诉你真相,你能不能把云琰放出来?”
她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谈条件:“放了云琰,别让他再做面首,再把六公主也放了,给他们赐婚,让他们结成夫妻。”
晏九黎眉梢微挑,语气淡淡:“相较眼下的局势来说,贵妃提这样的要求,着实出乎本宫意料。”
顾贵妃沉默须臾,自嘲一笑:“你以为本宫会为皇上求情,或者给本宫的儿子求一个储君之位?”
晏九黎没说话。
“就算我真求了,你会答应吗?”顾贵妃自问自答似的,“不会,你把皇上逼到如此地步,怎么可能让他的儿子坐上储君之位?”
孩子早晚要长大的。
不管扶持哪位皇子,都是为以后埋下隐患,除非她觉得自己活不到那个时候。
否则晏九黎绝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听说你前段时间质问太后,关于你的身世问题。”顾贵妃很快言归正传,语气有些复杂,“不愧是长公主,只因太后态度冷淡就对身世生出了怀疑,这种超乎寻常的敏锐度让人望尘莫及。”
晏九黎眸心微细,带着几分嘲弄的口吻:“太后对本宫的厌恶和不屑已经懒得伪装,本宫只是心存怀疑罢了,谈不上什么超乎寻常的敏锐度。”
她反而觉得自己很迟钝。
但凡太后不是把鄙夷和厌恶表现得这么明显,她都不会怀疑太后和她的母女关系是否有假。
顾贵妃淡道:“你愿意答应我的条件吗?”
“如果你所说的话都是真的,本宫自然可以答应。”晏九黎神色淡淡,“区区一个顾云琰,对本宫来说无足轻重,关在长公主府还浪费粮食。”
至于赐婚他跟晏宝瑜。
晏九黎倒是能猜透顾贵妃此时的心思,不过是觉得顾云琰年龄已经不小了,尽早成亲给顾家传宗接代才是正事。
他这些日子处境很糟糕,其他权贵世家女子必然不会轻易嫁给他,所以娶晏宝瑜是速度最快,不用耽误太多时间,且能最顺利完成迎娶议事的女子。
晏九黎对顾云琰没有感情。
这些日子对方该得的教训已经得到,往后晏九黎想要的目标更高,没有太多时间跟手下败将纠缠。
成全他们又能如何?
他们若能安分守己,自然能过他们想过的日子,若不能,那就是他们自己找死,怨不得人。
晏九黎拂了拂袍袖:“说吧。”
“太后确实不是你的亲生母亲。”顾贵妃端起面前的茶盏,低垂的眉眼肉眼可见的沉寂,浑然没有往日受宠时的盛气凌人,“之前皇上要给云琰和六公主赐婚时,太后对本宫很是亲近,虽没有直言,但无意间流露出的态度让本宫察觉到了异常,在太后不知道的情况下,本宫让云琰顺着蛛丝马迹查到了大概。”
顾贵妃放下茶盏:“当然仅靠云琰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140-160(第6/18页)
个人肯定不行,很多证据还得在后宫和太医院寻找。”
“能在后宫生存下来的女子,大概都有一些缜密的心思,能察觉到一些旁人察觉不到的事情。”
“赵国舅和当今太后同父同母,那位死去的赵老爷生性风流,家里妻妾无数,还喜欢在外面养外室。”
说到这里,顾贵妃抬头看了一眼晏九黎:“为了把所有人物关系说得更清楚些,请原谅我对这件事所有长辈的略微冒犯。”
晏九黎嗯了一声:“无妨,你说就是。”
“那年赵老爷从外面带回一个女子,按血缘关系来说,应该是长公主的外祖母。”
这个女子姓薛,虽是外室,却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因为长得好看,被赵老爷强行霸占,做了个见不得人的外室。
薛氏生了个女儿,母女二人在外面过了十一年,后来之所以被赵老爷带回府,是因为薛氏又生了个儿子,赵老爷要让这个孩子认祖归宗。
进赵家时,薛氏所生的女儿赵樱十四岁,儿子三岁,赵老爷给他取名为回,回府认祖归宗的意思。
恰逢那年先帝选秀,赵夫人同意薛氏母子入府的条件,就是让赵樱给自己的女儿赵惠阳做陪嫁侍婢,一起进宫。
赵惠阳就是当今太后。
顾贵妃语气微顿,抬眼看向晏九黎:“长公主应该听出来了,这个薛氏的女儿赵樱就是你的母亲,她跟太后一起进宫,做了太后身边的宫女。”
晏九黎神色波澜不惊:“继续说。”
顾贵妃眼神微闪似是讶异:“长公主没什么想说的?”
“说什么?”晏九黎反问,“说她不可能是我的母亲,说你在撒谎?还是否认本宫的母亲是个身份卑微的侍女?”
顾贵妃抿唇不语。
“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么本宫只有一句。”晏九黎语调漠然,“不管是她还是她的母亲,都只是赵家仗势欺人的受害者,什么外室,什么宫女,不过是赵家强抢民女、作恶多端的证据。”
顾贵妃低眉看着茶盏,沉默良久,才又说道:“长公主说得对。”
顿了顿,她又继续开口:“赵樱进宫之后,一直跟在太后身边——当年太后还不是太后,只是先帝的一个妃子,诞下皇子之后被晋为贤妃。”
赵樱作为侍女跟在贤妃身边伺候,十八岁那年,在贤妃算计下怀了先帝的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先帝排行第七的公主,如今的长公主晏九黎。
第147章 当年真相
贤妃生下皇子之后,落了些后遗症,导致先帝去她后宫的次数越来越少,她担心自己失宠,就把赵樱送到了先帝的床上。
都是赵家女儿,赵樱的容貌有三分贤妃的影子,比贤妃更多几分柔美。
且她年纪比贤妃小,被送上龙床时十七岁,正是娇嫩年华,且因为常年受欺压所致,她的眼神总是怯怯的,惹得先帝怜惜之心大发,一连宠了她三个月,封了婕妤,但因为位分低,没有自己的宫殿,依旧住在贤妃的宫里。
皇帝去贤妃宫里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偶尔也会临幸贤妃一两次。
后宫其他嫔妃几乎都失了宠,贤妃从起初的得意到后来的嫉妒,看见赵樱像是看见眼中钉肉中刺似的。
直到赵婕妤有了身孕。
贤妃担心她母凭子贵被晋位分,硬是让太医瞒住了这么消息,并且谎称自己有孕,需要养胎,然后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让皇上对赵婕妤失去了兴致,大半年没再临幸于她。
顾贵妃端起茶盏,喝了口已经凉了的茶水:“其中有些太细节的东西我不太清楚,可能长公主要去问太后娘娘,但赵婕妤有孕之后,直到生下孩子,都没能再见先帝一面,而阖宫所有人都以为是贤妃有了身孕。”
“就算有些苗头露出来,也很快被掐灭。”
“赵婕妤生下孩子之后不久就死了,太医和稳婆对外都说孩子是贤妃的,但因为是个女儿,先帝不甚在意,就没去贤妃宫里。”
“赵婕妤死后第二天,她的母亲和弟弟就被赵家主母秘密处死,连同薛家二老和两位兄弟,一把大火把薛家少了个精光。”
“消息封锁得死死的,连一点口风都没有泄露。”
顾贵妃说到这里,目光落在晏九黎脸上,试图窥探出一点异样的情绪。
但看来看去,晏九黎都平静得很,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似的。
于是她疑惑问道:“长公主没什么想法吗?”
晏九黎淡道:“太后当初只是个贤妃,她要做成这些事情并不容易,后宫比她位分高的还有皇后和贵妃,她怎能瞒天过海,做得滴水不漏?”
顾贵妃摇头:“我也不知道。后宫女子有孕,其他人通常只有两种反应,一是能避则避,能躲多远躲多远,担心孩子出现闪失被连累;二是想方设法除掉这个孩子。”
“贤妃对外宣称有孕,但实则没有怀孕,就算有人害她,在她膳食里下药,只要不伤及自身性命的,对她来说就无所谓。”
“赵婕妤位分低,贤妃想治她轻而易举,何况还有最在乎的两个人在赵家做把柄,她敢声张吗?”
“这件事最难的应该是买通太医吧。”
顾贵妃摇了摇头,不知忽然想到了什么,讽刺一笑:“家族显贵的时候,想要做成这些事情其实也不难,给出足够多的好处以及足够大的威胁,太医也得听话。人都是怕死的,自己不怕死,还怕家里人死……所以真要想想,也不是做不到。”
晏九黎沉默须臾,淡道:“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没了。”顾贵妃神色恹恹的,“这些事情本宫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弄清楚,就算有线索,也不敢查得太深,更不能查得太勤,否则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所以她一点点查,不动声色地慢慢查。
正月里查赵婕妤的过往,过完夏天才会去查太医院的医案,外面有云琰配合,查起来不难,只是需要格外小心谨慎。
当时只是存着好奇的心思,如今倒是庆幸当初的好奇,今日才有机会换回云琰的自由和顾家后继有人。
否则她真不知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晏九黎放过顾云琰。
晏九黎转身离开。
“贵妃娘娘。”贴身大宫女走进来,“长公主走了。”
顾贵妃靠着雕花锦榻,神色疲惫:“本宫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云琰能恢复自由身,以后跟六公主好好过日子就行。”
顾家经此一事,她不强求能继续飞黄腾达,只要能保住全家性命就心满意足了。
连皇帝都不是晏九黎的对手,她还敢强求顾云琰报复回来吗?
云琰被迫在长公主府做面首,外面的事情都跟他无关,皇帝被软禁也怪不到他的身上——这是眼下来说,最值得庆幸的事情。
且云琰已上交兵符,失去了兵权,其他人不管是夺位也好,还是站队也对,都不会再拉拢他。
至于以后……
“母妃!”一个娇嫩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140-160(第7/18页)
稚的声音响起。
顾贵妃转头看见被嬷嬷带进来的孩子,眉眼阴霾拂去,面上浮现一点笑意:“望儿,来。”
“母妃。”三岁的孩子还不知宫廷险恶,一溜烟跑到顾贵妃面前,仰着小脸看她,“我都很久没见父皇了,母妃,父皇什么时候过来啊?”
顾贵妃眼神一暗,轻轻摸着他的头:“你父皇政务繁忙,暂时没时间过来,你好好听话,等你父皇有空就会过来看你了。”
望儿哦了一声。
顾贵妃想让自己不要恨,可此时看着儿子纯真的小脸,她还是无法克制地生出了不甘和怨恨。
若不是晏九黎搅得皇城天翻地覆,他们怎么会落得这般境地?
若早料到如此,在晏九黎刚回来之际,她就应该说服顾云琰娶了她,履行这桩婚约,如此就不会逼得晏九黎发疯发狂,做尽了大逆不道之事。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第148章 晏九黎,你给我滚!
晏九黎不想浪费太多时间,所以离开甘泉宫之后,她直接转道去了仁寿宫。
太后状态比顾贵妃更糟糕。
往日嫔妃们纷纷来请安讨好的地方,近日来却是空旷冷寂,毫无人气,冷清得像是进了冷宫。
顾云琰虽然被关在长公主府,但人还在,顾家其他人也都完好无损——除了威风显赫大不如从前。
可赵家就不一样了。
赵家刚死了个赵长胜,其他人都被下了大狱,等待秋后问斩。往日繁华风光,高高在上,一瞬间跌入地狱深渊,能承受的了的没几个。
尊贵奢华的太后也不例外。
宫门打开,光亮照进了殿内。
靠在榻前浅眠的太后缓缓睁开眼,看着逆着光走进来的晏九黎,好一会儿才认出她来。
宫人全部跪了下来。
曹嬷嬷扶着太后坐起身,拿过一个软枕靠在她身后,然后转身对着晏九黎行礼。
晏九黎没说话,径自走到她对面的榻上坐了下来。
“赵长泽前天在刑部挨了顿鞭子,被打得奄奄一息。”晏九黎神色淡淡,声音也清冷若雪,“大牢里环境恶劣,饮食简陋,赵长泽又身受重伤,若没有大夫好好治疗,他的身体会迅速衰败下去。赵国舅长子已逝,若再失去这个儿子,他会不会疯掉?”
太后死死盯着她的脸:“晏九黎,你真是狠毒得让人心惊。”
晏九黎细不可察地笑了笑,笑意比寒霜还冷:“我的狠毒在太后面前,应该不值一提。”
太后瞳眸骤缩:“你什么意思?”
晏九黎放松身体斜倚下来,提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盏茶,慢条斯理地啜了一口,然后才抬眼看着眼前这个苍老憔悴的女人。
“本宫近日一直在想,若是把赵国舅拉到刑场上,用利刃把他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来,让他哀嚎三天三夜再咽下最后一口气,不知太后会是什么反应。”
“晏九黎!”太后脸色发青,眼神突然迸射出尖锐的怒火,“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赵家跟你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你要如此报复他们?”
“赵家作的孽还少吗?”晏九黎反问,眼底寒光森森,“太后心里应该清楚赵家人做过什么,他们就该以最痛苦的方式死去!让他们去到地狱,好好问一问他们的父母,他们做了什么恶,会让子孙后代承受如此惨痛的惩罚?”
太后骇得脸色煞白,血色一点点从脸上褪去。
她此时憔悴不堪又惊惧不安的样子,已看不出一丝一毫属于太后该有的尊贵和高高在上,只剩下狼狈和绝望。
晏九黎淡道:“赵家没人能活得了,他们的罪恶必须用鲜血才能洗清,不过太后或许可以决定他们的死法。”
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眉眼有种无能为力的悲凉:“九黎,你对自己的母亲和舅舅就这么恨吗?哀家十月怀胎生下你,让你生来就有尊贵的公主身份,劳心劳力把你抚养长大,哀家到底哪里对不起你,你要这么报复哀家?!”
晏九黎就这么静静坐着,沉默地看着她脸上的痛苦和绝望,听着她的怨恨和控诉。
须臾,她淡淡一笑:“常年身居高位的人,记性是不是都不太好?”
太后一震,不发一语地看着她。
“十月怀胎?”晏九黎嗓音寒凉,“怀胎的人是你吗?”
太后惊怒:“放肆!”
“撒谎撒得久了,是不是差点连自己都骗过去了?”晏九黎看着她,眼神冰冷,“赵家人罪孽滔天,不仅仅是因为弑君,更是因为强占民女,草菅人命!”
“太后,本宫再问你一遍,本宫的生母真的是你吗?”
“你不敢回答这个问题,甚至连赵家人的性命都威胁不了你,因为你知道一旦把真相说出口,本宫对赵家的仇恨只会更深。”
“你不敢说出真相,就是还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本宫会看在母女情深的份上,对赵家人网开一面?”
“可惜就算如何强词夺理,也无法掩饰你对本宫发自骨子里的厌恶,你连伪装都不屑。”
晏九黎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太后:“你厌恶本宫,不是因为本宫在西陵的经历,而是你们这些人天生的傲慢,觉得本宫身上流着外室的血,流着宫女的血,你觉得本宫卑贱,不如你这个赵家嫡女高贵——”
“住口!你给我住口!”太后情绪忽然激动起来,失控地站起身,指着晏九黎,“哀家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晏九黎,你给我滚!滚……咳咳咳咳咳……”
身子一个踉跄,她直接摔倒在锦榻上,撕心裂肺的咳嗽使她脸色涨红,看上去不再那么消沉死寂。
曹嬷嬷慌张上前,焦急地拍打着她的后背:“太后娘娘,太后娘娘!”
晏九黎冷眼看着她:“不必等到秋后了,三日后,国舅府满门会被拉去刑场斩首,到时本宫会派人来请太后亲自去观刑。”
丢下这句话,她冷冷转身离去。
第149章 你这是迁怒
顾贵妃说的话,晏九黎信了七八分。
虽心里明白她说的应该都是真的,但回府之后,她还是派人去查了当年的真相。
事情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那个时候赵国舅的父亲还活着,在朝中做户部尚书,赵家还不是国舅府。
这位赵大人生性风流,后院妾室不少,但生的孩子却不多。
赵樱的母亲薛氏之所以成为外室,是因为这个女子性情刚烈,赵尚书担心把她带进赵家会折腾出不好的事情,就把她关在郊外一座别院。
直到她在赵尚书数次强迫之下有了身孕,并且被迫生下这个赵樱这个女儿,她才有了被拿捏的把柄。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薛氏不得不接受这个悲惨的事实,在郊外跟女儿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赵尚书一个月去个一两回,去的时候避开众人耳目,赵家主母好像从未怀疑过——或者就算有所怀疑,甚至知道了真相,对一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140-160(第8/18页)
外室和一个外室女儿,她可能也从来没放在眼里。
所以双方一直相安无事。
直到薛氏生了个儿子,且三岁那年,赵尚书坚决带着薛氏母子回赵家认祖归宗,当家主母气得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大闹了一天一夜,甚至威胁着要让外面的人都知道这些烂事,让赵尚书被御史弹劾,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赵尚书大约是怕了,答应了很多不情愿的条件,比如薛氏的儿子不能分赵家家产,不能读书,不能科考,不能顶着赵家子嗣的身份坐享富贵,几乎剥夺了薛氏子所有的权利。
而相比这些,赵樱作为陪嫁侍女进宫,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赵尚书答应得很干脆。
有把柄落在妻子手里,他没有拒绝的资格。
高门贵胄之家,主母掌握着内宅妾室和庶子庶女的生杀大权,可以轻易决定他们的姻缘和将来的命运。
而薛氏母子只有顺从的份。
所以赵樱进了宫。
她的弟弟在赵家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那个孩子直到死,都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而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才八岁。
晏九黎靠着窗前锦榻,沉默地看着窗外,眼前仿佛浮现深宅大院那残酷的一幕幕,一个正值妙龄的女子,只因为长得有几分姿色,不但要面临无耻男人仗势欺人的强迫,还要忍受一个陌生女人的日夜刁难,像是一朵鲜花渐渐凋零枯败。
被迫生下的孩子,本该是罪孽的延伸,可因为流淌着她的血脉,所以有了无法割舍的感情。
可她无力保护他们,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进宫,一个在内宅里备受欺压,活得艰难。
生命尚未迎来绽放,就泯灭于尘埃之中,甚至连带着薛家其他亲人,全部被斩草除根。
清冽霸道的气息渐渐靠近,一袭织锦黑色长袍随即进入眼角余光之中,晏九黎声音沉冷如冰:“滚。”
轩辕墨没说话,只是安静地将她拥入怀里:“很难过?”
“放屁。”晏九黎手腕一翻,抽出匕首抵在他心口,“滚出去。”
轩辕墨垂眸看着她手里的匕首,眉头微拧:“二十多年前我尚未出生,你母亲的事情跟我无关,你这是迁怒。”
这句话说得真是毫无厘头。
赵家所做的恶事跟他有屁关系,他真会自作多情。
晏九黎眼神骤冷,匕首毫不犹豫刺进衣服里,即将刺破皮肉那一瞬,轩辕墨握着她的手腕,轻轻将她带进怀里,低头堵住她的唇瓣。
晏九黎手腕使力,试图挣脱他的钳制。
可他的手就像铁箍似的,攥得她手腕生疼且毫无挣脱之力。
晏九黎恼怒在心,抬起腿踢向他要害。
轩辕墨退后一步,躲开她的攻击:“黎儿,冤有头债有主,不属于我的错,为夫不想承担。”
他声音低沉,透着几分无辜和无奈。
晏九黎觉得他有病。
轩辕墨目光落在她红润的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鱼水很有必要,可以把心里的郁结之气全部发泄出去,要不要试试?”
晏九黎声音漠然:“放开我。”
轩辕墨抿了抿唇,松开对她的钳制,转身坐到一旁:“除了鱼水之外,杀人也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赵家作恶多端——”
“你呢?”晏九黎冷冷看着他,“赵家作恶多端确实该死,应该死得尸骨无存,那你们西陵做的恶又该如何惩罚?”
轩辕墨微微挑眉:“西陵是西陵,我是我,黎儿觉得我该受到什么惩罚?”
晏九黎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若黎儿想报复我,我随时候着,并尽可能地不反抗。”轩辕墨说着,嘴角微扬,“如果你想报复西陵君王权贵,我还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晏九黎眉头微皱,表情依旧是面无表情的漠然。
“只要不动摇国本,掀起无法控制的战乱,其他的一切由你。”轩辕墨轻叹,“齐国已经不起再一次战火连天,也不再有合适的公主去西陵为质,所以还是和平相处比较好。”
晏九黎冷笑:“听起来你还是为了齐国着想,我是不是该感谢你的体贴?”
“不是为了齐国,是为了你。”轩辕墨淡道,“若非有你,齐国早已成了西陵的附属国。”
晏九黎:“……”
第150章 福祸相依
懒得跟他多说,晏九黎径自转身出门,吩咐下人把顾云琰带过来。
轩辕墨独自坐在屋子里,听到这句话,没有吭声,只是嘴角掠过一抹幽深难测的弧度,让人无法看到他内心的想法。
顾云琰被带过来时,身子骨清瘦了许多,眉眼看起来沉寂冷清,不再如以往那般高高在上,傲慢无礼,也不再有不可一世的狂傲和冷睨不屑。
见到晏九黎时,他面上甚至没多少情绪波动,眼神略微复杂,看得出几分闪躲。
他对晏九黎是愧疚的。
虽然时常用鄙夷不屑的态度来掩饰这种愧疚,用色厉内荏的愤怒掩饰着自己的心虚,想让自己薄情寡义的行为显得理直气壮一些。
但内心深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对晏九黎的愧疚和亏欠,以及自己自私自利的本性。
“长公主。”顾云琰站在阶下,目光静静看着晏九黎,“你找我?”
“即日开始,你不再是本宫的面首,跟本宫没有任何关系。”晏九黎语气淡漠,眼神像是看一个陌生人,“你跟晏宝瑜情投意合,本宫决定成全你,回去跟你母亲商议一下,择个良辰吉日把婚事办了吧。”
顾云琰一怔:“为什么?”
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
“你该感谢你的贵妃姐姐。”晏九黎嗤了一声,带着几分讽刺的口吻,“你是幸运的,七年前靠未婚妻,七年后靠亲姐姐,命运如此眷顾于你,你该多做点善事,好好报答一下命运对你的厚爱。”
顾云琰面色僵住,脸上一阵火辣辣的难堪。
晏九黎这句话否定了他身为一个男人该有的本事和担当,直白而又残酷地告诉他,他就是靠着女人的庇护,以及随时牺牲一个女子的自由清白,来护着他身为侯爷的那点可怜的荣华和骄傲。
他是那么的一无是处,就像个自欺欺人的可怜虫。
那种发自骨子里的漠然和不屑,几乎一瞬间击垮了他的尊严和骄傲,让他羞愤、难堪、无地自容。
晏九黎转身进屋,没再搭理他。
顾云琰盯着她的背影,沉默地抿着唇,颓废地转身离开,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无力。
走出长公主府,一路步行回到侯府。
顾云琰浑浑噩噩,像个没有思想、没有情绪的行尸走肉,街上人来人往,路过的人都只是好奇的看他一眼,却没有认出这人是谁。
直到抵达侯府大门外。
顾云琰恍惚回神,看着站在大门外的顾家门人,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140-160(第9/18页)
静了许久没说话,只是沉默地盯着朱漆大门,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顾家门人第一眼差点没认出他来,仔细看了好几眼,才确定眼前这个憔悴瘦弱的人是他们的侯爷:“侯爷?”
顾云琰看他一眼,缓缓点头。
门人兴奋地转身进门,狂奔着报信:“侯爷回来了!夫人,侯爷回来了!”
通报声一路传进内院,顾夫人带着小女儿急急走出来,激动地抵达前院,看着独自一人回来的顾云琰:“云琰!”
“大哥,你回来了!”
顾夫人不敢置信地看着顾云琰,上前摸着他的脸:“怎么瘦了这么多?长公主是不是苛待你了?云琰,你的伤怎么样了,身体养好了吗?”
顾云琰缓缓点头:“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是饮食清淡些,不得自由,所以看着清减许多,母亲不用担心。”
顾夫人既是心疼,又是不安:“好多日子没你的消息了,长公主对你怎么样?有没有为难你?怎么突然让你回来了?云琰——”
“母亲,让大哥先去洗漱更衣吧。”顾佩雪开口打断她的话,“让下人准备一些膳食,大哥吃饱喝足了,再细细回答母亲都什么问题。”
“对对对,看我糊涂了。”顾夫人连忙点头,转身吩咐下人,“赶紧去准备热水和干净的衣裳,伺候侯爷好好洗洗,另外吩咐厨房准备几道侯爷爱吃的菜,丰盛一些,快去。”
“是。”
下人们瞬间忙碌起来。
顾云琰回到自己的院子。
他离开的时候其实并不长,站在院前,却有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
下人们提着热水进来,很快把浴桶装满。
顾云琰褪去衣裳,整个人浸泡在浴桶里,闭上眼,淡淡开口询问:“最近京中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
小厮伺候着他沐浴,小心谨慎地回道:“皇上已经免朝五天,外面都传言说皇上被长公主软禁了,还说长公主野心勃勃,想取而代之。”
什么?
顾云琰一僵,睁开眼,眼底浮现震惊光泽:“此言当真?”
小厮低头说道:“小的不知这些传言是真是假,但大臣们确实五天没上朝了。”
顾云琰心头一沉。
晏九黎竟胆大包天到了如此地步?
软禁皇上,妄想取而代之?
顾云琰想到上次她逼自己交出兵符的决定……她这是早就有了野心?
原以为是粗鲁莽撞,不顾后果,实则步步为营,根本就是心存着把皇上拉下皇位的打算。
真是好深沉的算计。
顾云琰压下心头激起的惊天骇浪,定下心沐浴更衣,在母亲陪同下用了一顿丰盛的膳食,大概是很久没吃得这么可口了,他连吃两碗饭之后,又添了半碗。
顾夫人见他如此,心疼得要死,嘴上却难得一句话没说。
“母亲怎么如此安静?”顾云琰抬头看着她,眼底带着几分试探,“依母亲往常性情,必定是要抱怨几句的,今天安静得有些反常。”
顾夫人面上似有顾忌:“云琰,你既然从长公主府离开了,以后就离长公主远一点,这些日子待在府里好好休息,把损失的精神气都补回来,外面的事情都别操心了。”
顾云琰不发一语地把碗里的饭吃完,放下碗和筷子,拭了拭嘴角,才正色说道:“母亲最近有进宫给贵妃娘娘请安吗?”
顾夫人一怔,缓缓摇头:“最近宫里不太平,没有旨意宣召,谁敢随意进宫?”
顿了顿,“皇上好几天没上朝了,国舅府一家被抓了起来,说是等着秋后问斩呢。”
顾云琰又是一震:“国舅府全家被抓?”
顾夫人点头,声音低低的:“裴丞相寿辰之日,国舅府二公子赵长泽乔装成荣王府的侍女混进丞相府,意图刺杀长公主,被长公主当场抓住,并且长公主手里还有一份赵长胜弑君的圣旨,此次两罪一起追究,长公主直接带人查抄了国舅府。”
顾夫人说着,面色微白,看起来有些惊魂未定:“云琰,幸好你待在长公主府,这件事跟你完全无关,否则……如今想想,福祸相依这件事真是不假……”
顾云琰沉默着,脸色难看。
若是按时间来算,正好是查抄完国舅府之后,晏九黎就软禁了皇上。
晏九黎到底哪来的底气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贤王、武王和凌王三人不管吗?
荣王府就这么坐以待毙?
裴丞相和满朝文武对此都无动于衷,竟任由一个公主为所欲为?
第151章 忍气吞声不如发疯
虽然顾夫人让顾云琰什么都别管,远离是非凶险,避免卷入权力争夺之中,给顾家带来灭顶之灾。
但顾云琰心里清楚,这件事不是他想避就能避开的。
他曾是皇帝宠臣,唯有保护皇上的帝位和权力,才能保住顾家的荣华富贵。
一旦皇上有个三长两短,不管谁上位,顾家都会成为新帝的眼中钉,属于顾家的荣宠会很快被别的家族代替。
但这些没必要跟母亲讲。
后宅妇人眼皮子浅,看不长远,以为远离是非就能安然无恙,却根本不懂权力争夺的残酷。
吃饱喝足之后,顾云琰回房睡了两个时辰。
重获自由的感觉让他觉得轻松而美好,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担忧,却让他一刻也睡不着。
他必须尽快想办法扭转局势。
傍晚时分,顾云琰命人备马车,乘车去了御史府。
这几天御史府也不安宁。
顾云安和三公主这对夫妻彻底撕破了脸,一次又一次激烈争吵,破口大骂。
晏宝珍从以前的忍气吞声到现在的豁出去,哪怕被顾云安打一巴掌,她也一定要发挥泼妇本质,把一巴掌讨回来,甚至不惜在顾云安脸上抓出几道血痕。
顾云安骂她是个疯妇。
晏宝珍冷笑:“我就是个疯妇!不做疯妇,你们都觉得我好欺负,因为欺善怕恶本就是你们顾家人的本性!”
顾云琰如此,顾云安也是如此。
她发疯之后,顾家从顾御史到顾云安,甚至是顾家下人,一个个对她都变成了敬而远之的态度,没人再敢在她面前颐指气使,下人也不敢在像以前那样怠慢。
因为晏宝珍真的跟他们拼。
哪怕不是他们的对手,她也可以豁出命去拼。
可惜顾家不敢让她豁出命去。
以前欺负三公主没人庇护是一回事,真要让三公主死在顾家,那就是另外一个性质了,长公主跟顾家的关系已形同水火,一个“弑杀公主”的罪名扣下来,顾家很快就会落得跟国舅府一样的下场。
所以晏宝珍这两天日子过得很舒坦。
哪怕在丞相府当场跟荣王妃为难,回来之后被顾云安怒骂一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