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宋鸿死了?在中书学里?(2 / 2)
监国的吴王拓跋余,在接到奏报时,并未太过重视,甚至觉得钦天监小题大做。
高允与拓跋月得知后,却显得忧心忡忡。
高允神色凝重,道:“殿下,月食虽为常象,然百姓愚昧,易生惶恐。
“届时天色骤变,恐有奸人趁机散布谣言,引发骚乱,甚至发生抢劫、纵火等恶行!
“臣以为,当即刻下令,增强平城内外巡逻兵力,严加戒备,并提前张贴告示,安抚民心,晓谕此乃自然之理!”
拓跋月也急声附和,道:“尤其各坊市、粮仓、武库等重要之地,需加派重兵把守,万万不可有失!请殿下速下钧旨!”
见他二人如此紧张,拓跋余方才打叠起精神,连忙依言下旨,命京城各卫所、巡防营全力戒备。
二月十六日夜,月食如期而至。
因准备充分,告示早已贴遍全城,巡逻兵士不敢荒怠,故而平城内外虽人心惶惶,却并未发生大的混乱,只有零星几处小骚动也被迅速平息。
月食过后,一切恢复平静。
拓跋余这才松了口气,对高允和拓跋月表示感谢:“多亏高公与姑姑思虑周全,方才保得平城安宁。”
待拓拔余走远,高允仰望着恢复清朗的夜空,却是面露悲戚之色。
拓跋月微微一诧,问他缘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高允也不遮掩,喟然道:“见此天象,老夫便不由得想起崔司徒……天文历算,乃其所擅之事,可惜……”
言语间,尽是物是人非的伤感。
拓跋月闻言,亦是默然,心中百感交集。
往日,崔浩、高允为同侪,二人也有言语不谐之时,但共事一场,孰能无情?
月食风波过去,不过数日。
深夜,公主府侍卫长曾毅匆匆入内,面色极其凝重,对拓跋月低声禀奏:“公主!刚接到急报!至尊已班师回朝,不日将抵平城!同时,同时……”
紧张之下,曾毅竟然哽住了。
“慢慢说,莫急。”
“公主,至尊在途中下令,锁拿了太子殿下,一同押回!”
“什么?!”拓跋月大惊失色,瞿然站起身,“可知所为何事?”
曾毅摇头:“急报语焉不详,只言至尊震怒,罪名尚未明晰。”
拓跋月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皇帝竟在归途中就直接锁拿了太子!
这绝非小事!
难道说,药圃改果园之事,惹怒了皇帝?应该不至于。
忽而想起,太子欲查宗爱盘剥新民一事,莫非……
沉思一时,拓跋月忙唤霍晴岚、阿碧、湛卢,随她速去东宫。
拓跋澄、承影,则留守于公主府中,看护好沮渠上元。
“我须问个明白,甚至住上一些时日,”拓跋月一脸忧色,“万一有人对太子妃、濬儿不利。曾毅——”
她对曾毅低语了一阵,听得他连声应承,方才放心些许。
太子被锁拿,东宫必然人心惶惶,太子妃和太孙的处境,必须危殆。
夜色中,公主府的马车急驰而出。
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平城赋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