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彻底绝育(1 / 2)
钦天监很快就择了二月底、三月初几个日子给萧迟定夺。
萧迟选了二月底的日子入葬太上皇。
朝廷各部萧迟安排妥当之后,就携小皇帝、宗亲及部分官员前往皇陵。
因小皇帝太小,离不开母后,太后萧氏(姜心棠)一同前往。
小公主不用去皇陵,姜心棠没带她,留她在宫里陪哥哥姜律。
可御驾才出京不久,就有侍卫快马出京追上护送天子的队伍,向萧迟禀报,说太后娘娘才出宫,小公主就啼哭不止找太后娘娘,乳娘嬷嬷都哄不好。
宫奴皆知道......
**二百七十二**
展览的巡展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春棠和李然几乎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从南方的湿润小城,到北方的雪原村落,从东部的繁华都市,到西部的高原小镇。每一站,她们都带着母亲们的画作、手稿、照片和故事,将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梦想,一点点重新拾起。
她们在一座高原小城停留时,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老人。
老人名叫林素梅,年轻时是当地剧团的演员,能歌善舞,是小城最耀眼的姑娘。可因为家中兄妹众多,她不得不放弃舞台,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人,从此在柴米油盐中度过了一生。
“我女儿寄来了我的旧照片。”林素梅坐在展览的留言区,手里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她穿着红色舞裙,站在舞台中央,笑容如火。
“我女儿说,妈妈,你年轻的时候,真的像天上的星星。”林素梅的眼角泛起泪光,“可我早就忘了,我曾经也那样耀眼过。”
春棠坐在她身边,轻声问:“您还记得那支舞吗?”
林素梅点点头:“当然记得。那是《红绸舞》,我跳了整整十年。”
春棠站起身,走到展厅中央,对着正在参观的观众说:“大家愿意听一个故事吗?”
人群安静下来。
“这是一位母亲的故事。”春棠指着林素梅,“她年轻时曾是舞者,如今,她想再跳一次。”
观众们纷纷鼓掌,有人拿出手机,有人搬来椅子,有人默默站在一旁,等待那个曾经闪耀的瞬间。
林素梅迟疑了一下,缓缓起身,走向展厅中央。她轻轻甩了甩衣袖,像是甩去尘封的岁月。然后,她开始跳起那支熟悉的舞。
她的动作起初有些生涩,但很快,身体仿佛记起了那段旋律,舞步变得流畅而优雅。红绸在她手中飞舞,像火,像光,像青春燃烧的痕迹。
观众们屏息凝视,有人悄悄抹泪,有人低声啜泣。
舞毕,林素梅微微喘息,脸上却带着久违的笑。
“谢谢你们。”她望着春棠和李然,声音轻柔却坚定,“谢谢你们让我重新看见了自己。”
春棠握住她的手:“是您自己从未真正忘记。”
展览结束后,林素梅将那张照片留给了她们,并在旁边写上一句话:“母亲的身份太重了,但我们也曾是追梦的少女。”
这句话被印在了下一本书的封面,成为《母亲的梦想:未竟的舞》的开篇语。
---
**二百七十三**
《母亲的梦想:未竟的舞》的策划比前两本书更为复杂。这一次,她们不仅要收集母亲们的舞蹈照片、演出记录,还要整理她们的回忆、舞蹈动作、舞台片段,甚至是一些未曾发表的日记。
“我们想让读者不只是看见她们的舞姿。”李然在编辑会上说,“我们想让她们的声音,被听见,她们的故事,被记住。”
春棠点头:“我们要让她们的舞,不只是停留在照片里,而是活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她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母亲的舞蹈故事,收到了无数动人的投稿。
一位读者寄来母亲年轻时的日记,里面写道:“我最爱的舞是《采薇》,每次跳完,都觉得心是轻的。可后来,我只能在家里跳,跳给我的孩子看。”
另一位读者寄来一段视频,是母亲在养老院里,闭着眼睛,坐在轮椅上,用脚轻轻打着节拍,嘴里哼着《天鹅湖》的旋律。
“她已经记不清很多事情了。”读者在信中写道,“但她还记得跳舞的节奏。”
春棠看着视频,泪水滑落。她将这段视频制成二维码,附在书中,并写下:“母亲的舞,从未真正停止,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她们还邀请了几位母亲亲自录制音频,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当读者扫描二维码,就能听见母亲们的声音,或温柔,或沙哑,或带着笑意,或带着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