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找母后(2 / 2)
“谢谢你们。”她望着春棠和李然,声音轻柔却坚定,“谢谢你们让我重新看见了自己。”
春棠握住她的手:“是您自己从未真正忘记。”
---
展览结束后,她们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的信。
“我妈妈年轻时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信中写道,“她临终前,还在画画。她说,‘只要有人看见,我就还在。’”
春棠和李然读完信,心中满是敬意。
“她的画,不该被遗忘。”李然说。
“是的。”春棠点头,“我们要让更多人看见她的画,听见她的声音。”
她们将这位母亲的画作整理出版,并附上她的日记和信件,让更多人看见她年轻时的模样,听见她未竟的梦想。
---
巡展的最后一站,落在了她们最初出发的城市。文化馆的门口,挂起了新的横幅:“母亲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
春棠和李然站在门口,看着人群缓缓涌入,心中满是感慨。
“你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李然忽然问。
春棠笑了笑:“当然记得。我们想让更多人看见母亲的青春,听见她们的声音。”
李然点头:“我们做到了。”
她们相视一笑,心中无比坚定。
窗外,海棠花开得正好,像是母亲们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展厅中央,是一面由无数母亲照片拼成的“梦想之墙”。每一张照片上,都是一位年轻时的母亲,她们穿着舞裙、戏服、学生装,或站在舞台中央,或坐在书桌前,或在田野间翩然起舞。
“我妈妈年轻时跳过《天鹅湖》。”一位观众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声音带着骄傲,“她现在年纪大了,跳不动了,但她还记得每一个动作。”
春棠走过去,轻轻点头:“她的心,从未停止跳舞。”
展厅的一角,播放着母亲们录制的音频。当观众扫描二维码,就能听见她们的声音,或温柔,或沙哑,或带着笑意,或带着叹息。
“我想跳舞。”一位母亲在音频中说,“哪怕只是站在窗边,踮起脚尖,转一圈也好。”
“我年轻时写过一本小说。”另一位母亲的声音缓缓响起,“但那时候,没人愿意读一个母亲写的书。”
“我曾经是剧团的演员。”还有一位母亲说,“可后来,我只能在家里演戏,演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李然听着这些声音,轻声说:“她们的声音,不该被岁月掩埋。”
春棠点头:“是的,她们的梦,从未真正远去。”
展览的留言墙上,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留言。有的写着:“妈妈年轻时的梦想,我从未听过,今天才知道,她也曾是追梦的少女。”有的贴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并写下:“妈妈,你的梦,我来替你完成。”
还有一张留言上写着:“我妈妈已经走了,但她在书里跳了一支舞。我看着她,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她牵着我的手,在院子里跳舞。”
春棠看着这些留言,心中满是柔软。她轻轻抚摸着那张纸,低声说:“妈妈,你的梦,我们替你跳完了。”
---
巡展的下一站是北方的一座雪原小城,那里有一位母亲,年轻时曾是剧团的演员,后来因家庭放弃舞台,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人。
“她的女儿寄来了她的旧照片。”李然翻看着邮件,“她穿着戏服,站在舞台中央,笑容灿烂。”
“她的梦,从未真正远去。”春棠轻声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她们开始筹备下一场展览,这一次,她们邀请了几位母亲亲自来到现场,讲述她们年轻时的梦想。
“我想让她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李然说,“她们的梦,不该被岁月掩埋。”
春棠点头:“是的,我们要让她们的舞,不只是停留在照片里,而是活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展览当天,小城的文化馆里挤满了人。舞台中央,一位年迈的母亲穿着旧时的舞裙,缓缓走上台。
“这是我年轻时跳的舞。”她轻声说,“今天,我想再跳一次。”
音乐响起,她轻轻甩了甩衣袖,像是甩去尘封的岁月。然后,她开始跳起那支熟悉的舞。
她的动作起初有些生涩,但很快,身体仿佛记起了那段旋律,舞步变得流畅而优雅。红绸在她手中飞舞,像火,像光,像青春燃烧的痕迹。
观众们屏息凝视,有人悄悄抹泪,有人低声啜泣。
舞毕,她微微喘息,脸上却带着久违的笑。
“谢谢你们。”她望着春棠和李然,声音轻柔却坚定,“谢谢你们让我重新看见了自己。”
春棠握住她的手:“是您自己从未真正忘记。”
---
展览结束后,她们收到了一封来自西部高原的信。
“我妈妈年轻时梦想成为一位作家。”信中写道,“她临终前,还在写一本小说。她说,‘等我写完,就有人能听见我的声音了。’”
春棠和李然读完信,心中满是敬意。她们决定将这位母亲的手稿收录进展览,并在展板上写下:“母亲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她们开始整理手稿,发现那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母亲年轻时的爱情故事,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挣扎,一个关于青春与遗憾的回望。
“她的故事,不该被遗忘。”李然说。
“是的。”春棠点头,“我们要让更多人听见她的声音。”
她们将小说整理出版,并附上母亲的照片和手稿,让更多人看见她年轻时的模样,听见她未竟的梦想。
---
巡展的最后一站,是她们最初出发的城市。文化馆的门口,挂起了新的横幅:“母亲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
春棠和李然站在门口,看着人群缓缓涌入,心中满是感慨。
“你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李然忽然问。
春棠笑了笑:“当然记得。我们想让更多人看见母亲的青春,听见她们的声音。”
李然点头:“我们做到了。”
她们相视一笑,心中无比坚定。
窗外,海棠花开得正好,像是母亲们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