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战乱与冲突 > 第25章 廪辛、庚丁、武乙的征伐

第25章 廪辛、庚丁、武乙的征伐(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被迫嫁给街溜子,懒女她轻松拿捏 我有一鼎炼妖壶 混沌疯魔 凤羽箭神 成了被知青妈抛弃的小可怜? 贫僧唐三葬,葬天葬地葬众生 诡异降临我在副本找哥哥 潜龙临渊 轻敌沈寻竹云不秋 暴躁小o也要搞暗恋第七夏

与夏朝相比,商朝的军队不仅规模大,而且已经有了后世正规军的雏形。为了便于商王管理各级将领,便于各级将领管理下属和普通士卒,商朝军队设置了师、旅、行等编制。

这与现代军队的军、师、旅、团、营等编制,已经很接近了。商朝一个师,大约统领3千将士。这3千将士,又分成左旅、右旅和王旅。王旅的职权和待遇,肯定会高于左、右两旅。

商朝军队最基层的编制是行,一行有1百人。行与现代军队的连,是何其相似。不同的是,连下面还有排、班。从师、旅到行,就是各级将领的职位高低。后世的出师有名、出师未捷身先死、军旅人生等词语,和商朝的军队编制,或许有着一定的关系。

隶属于商朝的军队,属于王师。负责保卫王宫、国都、京畿地区,以及边境的安全。治下的部落、方国、封国等实体,也有各自的军队。只是军队规模、将士素质,后勤供应等,与王师有着一定的差别。这些部落武装,必须听从商王的调动、指挥。

如果这些部落武装不接受商王命令,那会怎么样呢?如果是这样,后果很严重。更别提那些不但不听从商王命令,还跃跃欲试或者已经反叛的部落、方国了。相继被征伐的方国,就是明证。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互相征战,已经普遍使用兵车。其实在商朝时,就已经有了兵车。征伐叛逆时,有时候武丁会跳上兵车,指挥兵车作战。步兵与兵车的结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

这是因为,普通兵车由两匹马驾驶,兵车上有三个士卒。中间的士卒负责驾车,左边的士卒弯弓搭箭,右边的士卒手持长戈。

在兵车后面,跟随着一定数量的步兵。这样的作战方式,就是步兵、兵车协同作战的初期方式。由此可见,商朝的兵车,车型不是很大。后世的兵车,可以乘坐的士卒人数,是商朝兵车的数倍。大量兵车的使用,解放了将士的双腿,有利于长时间作战。

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兵车作战,已经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

兵车的使用,离不开马匹。而战马传入中原地区,和自三皇五帝至夏朝、商朝,与周边游牧民族的互相征战,互相交流、互相融合、互相依存,有很大的关系。不打不成交,不打不相识。

王权的争夺,自三皇五帝至尧舜禹,再到夏朝、商朝历代君王,互相之间争权夺利的内斗经常发生。祖己是武丁的长子,以孝顺闻名朝内外。但祖己的生母早逝,尽管祖己谨言慎行,为孝顺父亲武丁经常晚上起来多次。但后母言可畏,武丁听信了后妻的谗言,把本是王位继承人的祖己,流放到外地,后郁郁而终。

武丁第三子祖甲,不愿意与两位兄长争夺王位,于是悄悄出走。武丁去世后,因为祖己早逝,于是祖庚继承商王之位。

从武丁、祖庚再到祖甲,父子三人相继统治商朝共一百多年。这一时期,由“武丁中兴”延续下来的武丁盛世,使商朝的农业、手工业,以及管理制度、法律、行政的规范化达到很高的程度。

武丁的文治武功远播四方,那些被征伐的部落、方国,很少有再敢于轻举妄动的。商朝的青铜文明,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邪恶米花也要当警届之星 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渣攻绑定生子系统 渣攻要我对他的肚子负责 朕是真想弄死男主[穿书] omega驯服黑月光 词条打造火影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