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 120-130

120-13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全球贬值,我穿回来后带飞全家! 穿越艾泽拉斯,开局英雄无敌系统 新爱来袭 师妹社恐但有毒 万人迷模拟器 重生甄嬛传之锦容归 我那难以言喻的上司们 野涩[先婚后爱] 嘘,他还不知道 [综武侠]你才是哑巴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20-130(第1/20页)

第121章 霸陵山旁

关于嬴政是吕不韦之子的说法, 是太史公写在正史上的内容。

太史公对于嬴政的出身写了两个版本。

一个是嬴政本纪里正儿八经的赢异人和赵姬之子。

另一个版本是在吕不韦传里的,【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 见而说之, 因起为寿, 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 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 生子政。】

子楚就是赢异人, 也就是明指嬴政是吕不韦之子。

“同一个人写的史书记载却不相同,为什么要信后者?”

曹植杜甫的看法是, 太史公刚正不阿,哪怕汉武帝处罚他都坚持写完了史书,绝对不会撒谎。所以用春秋笔法道明真相,又在嬴政的本纪里保全颜面。

而刘备曹昂曹丕曹叡的看法则和两位文人略有不同,他们当武将当皇帝的, 比起太史公还是更喜欢卫青霍去病。而太史公却将卫霍与佞幸做类比, 春秋笔法出神入化, 说他有明确说卫霍以色侍君吧,确实没说, 但后世诸人总能以此为由毁谤卫霍。

更何况身为皇帝更为维护“正统”, 哪怕嬴政是前朝皇帝,他们也认为是正儿八经的嬴异人的孩子。

文人和武人和皇帝们的看法相佐, 最终看向吕思彤,说:“吕不韦的墓也在首阳山前山吧, 你去把吕不韦唤醒,问清楚了再让他躺回去。”

“???”吕思彤无语了,诶不是!怎么就扯到论证嬴政是不是嬴异人亲生的话题上去了呢!这还需要论吗?

吕思彤面色一沉,说:“谁质疑我家始皇帝的出身,谁?跟我去一趟骊山。”

文鬼不说话了。

历朝历代史书很多,类似于嬴政这样同一个人编写的史书却在不同人物篇中有正反两种形象,以至于真真假假分不清,史书尚且如此,更何况野史。

史书历来又是上层文人的读物,普通读书人不作史官不修专业的话,根本不会特意去阅读正史,便阅野史消遣。

普罗大众不识字,所能听到的“历史故事”,往往是口口相传的故事,而口口相传的故事有一个特点,就是听众愿意主动传播。

无论是“堂堂秦始皇的居然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还是“魏文帝的老婆和他亲弟弟有私情”,都非常符合家长里短八卦风味的故事套路。

归根结底是人们心里的攀比心:我知道一件秘闻。

秘闻传播多了,就成为美谈。后世文人必然是先听说“美谈”,至于考证者,寥寥无几,声音也被湮没在普罗大众的喜爱里。

嬴政私生子的话题远不如曹植甄夫人的话题高,历朝历代对后者的创作数不胜数,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曹植的文人身份。

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

文人又最爱用男女之情来描写君臣情谊,将自己比作女子,将君王和仕途比作男子。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正是表达了晚唐李商隐不得志,仕进无门的痛苦之情。

以及后世朝代的一众学子,影响深厚,一直到了现代。

“甫与诸位致歉。”

杜甫心中羞愧,曹子建的文采是后世文人奉为最高的,他也写过【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是夸曹子建也是夸自己。

当时民间流传着曹植和甄夫人的“美谈”,他是为之可惜的,相爱的人却分开,最终心爱的女子被赐死,他却飘零半生郁郁而终。

如今站在正主们面前,恍惚惊觉,将曹子建的怀才不遇归结于暗恋嫂子,以及将他郁郁而终归结于爱而不得,似乎并没有让曹子建更高尚,反而摘除了他想要为国报效施展才华的那一面。

杜甫深深作揖,这本不是他的过错,他只是听了这么一个“美谈”,且为之赞叹。

见这位唐朝后辈的态度良好,曹家的几个鬼魂也不好意思迁怒,只是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

杜甫说:“大概是因陈思王所作《洛神赋》?”

曹丕不明所以,沉着脸色问:“洛神赋是什么?洛神,是那篇《感鄄赋》?”念及此,曹丕的脸色更沉了不少,这篇诗作是当初曹子建前往鄄城上任时所做,辞藻华美,才华横溢。

混账,怎么写得那么好。

曹叡同款阴沉脸,说:“是我下诏让陈王改为《洛神赋》的。”

曹植觉得自己相当无辜,接话时既有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又有几分清澈愚蠢对世俗的不解,说:“自《感鄄赋》成,多有誊写传阅者,然彼时书法又兴行草,多有笔误鄄为甄者,过几年便成了《感甄赋》。我侄……陛下,陛下便言避讳,改为《洛神赋》。”

杜甫点头,又说:“携玉手喜同车,比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灵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杜甫再次作揖,是抱着考究的心态,态度恭敬先叠了好几个盾,说:“绝无冒犯之意,只是我唐杜撰由此诗而起,子建携手之人非文昭皇后?”

曹丕曹植曹叡异口同声道:“当然不是!”

老杜连连抱歉,道:“惭愧惭愧,老朽枉读圣贤书,未曾深究其根本。我……我不言语了。”心中暗暗下决心,治学严谨不仅仅是诗句遣词造句,更该对故事根本有个了解。唐时文人都说这诗是曹植回忆当初和甄夫人的美好时光,大多数人都那么说,他便也那么说。

几名当事鬼都被气得不轻,甚至没有仔细解释的耐心,曹丕怒指边上听他们争论听得津津有味的后世无耻小辈,说:

“你来说清楚,说不清楚砍了你的狗头。”

“??????”我炒,我们史同人也没到这么钻研的地步啊!你们直接说不就完了吗!

吕思彤痛苦面具,把脑海里所有有关曹植的信息全部快速一遍,说:

“呃……首先,登云阁应该是指铜雀台?铜雀台完工是建安十五年(210),甄夫人嫁给曹丕是建安九年(204),曹植携手佳人去铜雀台再怎么算也得建安十五年之后的事情了。铜雀台这样的地方,他不可能众目睽睽之下拉着嫂子游玩。曹植建安九年初见嫂子才十三岁,铜雀台建成时十九岁,所以那位玉手佳人应该是……崔氏?”

“诶?我炒,别说还真别说。”小吕念头通达,越想越对劲,在看见曹植点头后更加兴奋,继续分析说,“这首诗里就提及了洛水宓妃,后来写洛神参考崔氏也不奇怪。而且曹操向来要求节俭,甄夫人极其孝顺口碑极好,必定也是穿得朴素内敛。对洛水宓妃的描述华丽华美之极,而崔氏因穿着华丽被赐死……”

“……”小吕停顿了一下,瞄了眼曹植。

听到这里的时候,曹植神色变了变。那天铜雀台宴饮,妻子不过是和寻常一样穿得华丽高调了些,即使有错责骂罚跪哪怕受刑都可以,为何直接赐死呢?

见他如此忧郁,小吕翻了翻背包,说:“要不直接问老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20-130(第2/20页)

“不!”曹植吓得不敢伤感,喃喃道,“过去了……就过去了吧……”

一旁曹丕和曹叡同款冷漠脸,这个蠢弟弟/叔父,连这点政治机敏都没有,就算让他当了世子/皇帝恐怕也是没多久就会被反下来的。清河崔氏乃是钟鸣鼎食之家,其叔崔琰乃当时名士,朝中威望极重。

崔琰本身虽是支持立长的,可崔夫人毕竟是曹植的妻子,背后的清河崔氏自然也更偏曹植。

那时候世子之争虽未成定数,但在曹操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便着手于削弱支持曹植的一派,而后再立定世子。

“所以……洛神赋,是你悼念亡妻之作?”吕思彤不太确定地询问,“我们后世原本分析,这篇文章是你仕途相关的。”

曹植叹息一声,说:“是,也不是。”

边上曹丕瞥他一眼,冷冷道:“‘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是曹子建的自比。你们没分析错,就是他被贬后的怨言。”

“啊??等等,你是说,宓妃是曹子建用崔氏形象为原型的自比?”

曹丕和曹植都点头,且当事鬼曹植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一脸:你不是都说了我们文人就是喜欢用男女情爱写君臣吗?

“……”吕思彤觉得匪夷所思,说,“可讲的不是你遇到洛水神女追求未果的故事吗,如果宓妃是你,那故事里的曹植又是谁?”

曹植说:“也是我,是另一个我。”

曹丕不屑道:“是为表明他本可以安心享乐度余年,受‘诗人’邀请而忘本。但他心志坚定,虽心中向往,毅然奔赴君王。”

翻译:

哥,给我点实际的事情做,求求了,我不想走啊啊啊!!

“……”吕思彤一口气噎住,跟你们文艺青年拼了!

好!曹植写的好啊!

好一个“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好!曹丕写的好啊!

好一个“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好!曹叡写的好啊!

好一个“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

诶不是,闺怨诗不都是不得志的文人渴望仕途而写的吗??曹植写也就算了,你们两个当了皇帝了闺怨,是在怨谁啊??

曹家的鬼魂们解释清楚了《洛神赋》的事情,却是越想越气,怎么会有人编排小叔子和嫂子的故事呢,关键是还流传千年!

眼看着才平静下来的氛围又开始火燎燎的,吕思彤转移话题说:“这事情吧,你们也要付一定责任,尤其是子桓和叡宝。”

曹丕:?

无耻小辈,直呼朕的名讳!

曹叡:?

无耻小辈,叡宝也是你能叫的?

两个魏帝瞥见对方和自己相同的情绪,纷纷撇开视线冷哼一声。

刘备不明白他们错在哪里,好奇询问,小吕却补充说:“哦,还有大宝备,你也是!”

“???”刘备更疑惑了。

吕思彤说:“民众愚昧,说什么就信什么,是因为上层没有教化,如果人人识字,人人都能够有阅读到正史书籍的机会和能力,伪装得再真的野史都不会被信以为真,何况叔嫂文学这种离谱的。你看我们后世,野史够多的吧?从无人当真看待,因为人人都能接触到真。”

她知晓以汉时的生产力并不适合全民教育,人人都去读书了,粮食怎么解决呢?那时候可没有农业自动化。

只是辩论由归由,道是这么说没错。

三个鬼皇帝里刘备最有感触,他是和王局讨论过一些新华夏的建设过程的,因此对吕思彤的这个观点是认同的。

刘备看一眼曹丕和曹叡说:“惭愧,我们都有时代的局限性,虽不悔生在汉朝,也还是会羡慕你生在这个时代。”

吕思彤没再继续这个话题,用今人的观念去批判古人,的确有些不公平,幸而大家都已经来到这片土地。

屋外面大片的田地没有遮风的地方,在这边争论太久冻得都打哆嗦。

吕思彤一挥手,拉过杜甫说:“你这围巾可以还回去了,等他们屋里开会商议结束,我们也该走了。”

会议没有开太久,本身救助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了那位博主联系,村子这边只是挂个名义宣传。

散会之后主任等人邀请小吕去村委会喝杯茶再聊聊,她也以事推脱没多留,和那位博主又客气了几句,有事就电话联系。

老人家屡次想要下跪感谢,都被关羽扶住,说:“今天我已经吃了你家一碗饭,此事就不必牵挂了。今后都要麻烦这位小兄弟,我不过是借花献佛。”

离开了茹店村,坐上公交车的吕思彤算了一下出门一趟的收获。

曹植、曹丕、司马懿、杜甫、司马昭、张春华、关羽、曹叡、甄罗敷。

“……”深吸一口气,又看了眼背包里的花花草草小树枝,再不回家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栽活,而且年关将近,再晚的话估计要遇上春运高峰期。

但洛阳往许昌也就耽搁一天,不再拐另外的路线应该也问题不大。

问题是埋在许昌的人也不少……华佗、夏侯渊、徐晃、许攸、贾诩、郭嘉、王允……

嘶……吕思彤面目狰狞开始做许昌的路线规划,只顾着做洛阳地图,忘记许昌也是个风水宝地了!!

先前做洛阳的路线攻略花了好几天,这么点时间做个许昌攻略肯定是来不及的。

吕思彤决定走速战速决的路线,直接打车定位目的地,看到目标鬼魂出现拔了草或者折了树枝就走,至于途中惊醒的其他鬼……不管了!当流浪鬼去吧!

身边跟着鬼太多,去的又是曾经奉天子以令诸侯很多年的首都许昌,担心他们又骗她绕路,便说:“你们在洛阳再玩两天,反正等我把树枝花草到家种下了你们就能传送过去。老杜没法传送,单独跟着我就行,反正有五铢在呢。”

商议过后曹丕曹植跟着曹昂回了高陵,曹叡不愿意和曹丕一起,便与母亲留在洛阳,由曹冲带着对后世小作了解。

张春华犹豫了片刻,生前再怎么怨恨,死后还是得和老家伙当一家鬼,全当时为了昭儿。便跟着刘备一同回惠陵,又往成博去和诸葛亮司马懿汇合。

逛了一天漫展的司马懿总算换下来他的女装,面色不悦,因是他自己主动购买穿戴,也无法认定孔明是故意为之。

他看到老货竟也过来心里不痛快,面上还要维持老夫妻的和睦,便随手取了一本有关昭儿的研究书籍递给张春华。

张春华本就因听了坟前的野史而惦记着这事,今天又听了一场野史的辩论,认为大概率是假。既然老家伙拿到了研究的书籍,想必是真实的事迹了。

夫妻二鬼便一起品鉴后世对他们优秀教育的好孩子们的研究。

“……”

同时,洛阳。

吕思彤已经麻利地回酒店拿了行李箱,欢欢喜喜坐上前往许昌的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20-130(第3/20页)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到她狰狞扭曲的面容,还有嘴里发出的桀桀桀狞笑。

太棒了!!!把相关鬼魂们全部支开了!!!

奉孝就是我一个人辣!!!

第122章 故都许昌

坐车直达许昌站, 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冬天的天色暗得比较早,再坐车前往禹州襄城县, 因没有明确的位置记载还得找人打听位置。

杜甫一路跟着飘, 偶尔询问一些后世的知识, 他这几趟车都大概计算过从前的时间,不敢想象竟能如此便利。

“我们这是要去见哪位先人?”杜甫见她眉眼微挑很是兴奋的样子, 不禁疑惑问了一声。

“郭嘉呀,郭奉孝,曹操的军师祭酒。”吕思彤嘿嘿一笑, 擦了擦不存在的口水, 病美人嘿嘿嘿,弱柳扶风一推就倒嘿嘿嘿……

见她表情古怪, 杜甫没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他对三国的历史并没有做过深入了解,一些长久被传颂的如诸葛亮、长久被唾骂的如司马昭,他自然是知晓,郭嘉在他的印象里只是曹操那边一个英年早亡的谋士。

和曹操麾下的其他文臣比起来,事迹少了些许, 既没有荀彧那般文人代表道德楷模的身份, 也没有贾诩毒士保全的长寿, 主动去了解的郭嘉的人便不多。

“老朽只知晓其也是颍川人士,是曹操早期地谋士……你先前说曹家那边的鬼太多过于混乱, 为何又如此兴奋呢?曹操的谋士和你有什么瓜葛吗?”

“没有啊。”吕思彤直言, 一脸认真地说,“但是, 不觉得有主的谋士才带感吗?”

杜甫:?

听不懂。

小吕嘿嘿一笑,看样子老杜是个本分鬼, 也就没有给他解释。

这叫什么呀,这叫汝臣子我养之!

太阳已经完全下山,夜里的风更加寒冷。

根据路上的询问来到了一个名叫台王村的地方,村子居民之间比较稀疏,大多数都是两层自建房。

杜甫看了看这边的一排排建筑,又看了看另一边广袤的农田,一声叹息道:“洛阳古都诸多高楼大厦我不觉得离奇,寻常农村的建筑都如此结实,堪比一些乡绅的家宅。”

吕思彤看了眼这干巴巴的瘦老头,抬手拍拍他的肩膀,说:“等回去了带你去学校看看,也算是广厦千万间庇寒士了。”

想到她之前说如今世道几乎人人识字,人人都能念书,心里头很是欣慰羡慕,老头眨巴眨巴有些酸涩的眼睛,说很想体验体验后世的学校。这事说简单也简单,取决于他想怎么体验,如果只是旁听的话很多大学都有对外的公开课可以听,如果是要像曹冲那样入学念书,就有些困难了。

好在杜甫是个知足的老实鬼,能有去大学的机会就很满意了。

一人一鬼边走边聊,这个点村子里都还亮着灯,门户虽开着,但没看到什么往来走动的人。

吕思彤随便找了一家门开着的,往里喊了一声:“你好,请问有人在家吗?”

屋里头蹦蹦跳跳跑出来两个小孩子,身后大人也跟着走出来,问:“谁啊?找谁啊?”

吕思彤将来意道明,想打听郭嘉墓具体的位置。

大人还没开口,两个小孩很是热情,争先恐后举手说:“我知道我知道,你给我们糖吗,给的话就带你去。”

村子是偏僻了些,但来问路的人其实也不算少,这个月已经是第三个人来问路了,小孩子一见到外乡人就猜到是什么来意,已经跑出院子要带路。

杜甫看见小孩就ptsd,他老年的时候遇到过太多的“恶童”了,人们总说孩子天真无邪,实则未必。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却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杜甫曾经认同前者,后来认同后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角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想到当年被小孩子霸凌的场景,杜甫往后缩了缩。

“我没带糖诶。”吕思彤打开背包翻了翻,被家长制止了。

家长呵斥小孩说:“牙齿都要烂光了,还吃糖,回屋去。”然后看向吕思彤,说,“天都这么晚了,你还是明天白天再来吧,远是不远,主要是夜路不好走,那片地里的根杆还没除掉,绊一跤扎在身上可不轻。”

“谢谢啊,但是我真的很着急。”吕思彤点头道谢,又说,“您给我指个方向就行。”

这家长心地倒是不错,但见她如此坚持,便指了个方向,说:“就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走到一个高于周围的小土坡,就是了。”

“好的好的,多谢。”

小吕带着老杜往田地的方向过去,心里头也不是特别确定。郭嘉是在征乌桓的途中病逝的,按照今天的地方位的话应该是在河北保定一带,按照当时的运力条件,大概率是就近安葬,但也不排除尸骨被带回许昌安葬。

因是先去的洛阳,来许昌比较顺路,也只是赌个概率。

按照村民指路的方向一直走去,农田里没有能够照明的路灯,只能借着天空中不算明亮的月光。吕思彤原本开启了手机的手电筒功能,但这么一照反而减小了可视范围,对比得光圈外漆黑一片。

倒是把手电筒关掉后只借月色,还能看得更远一些。

田地里没有特别明显的土丘,按照汉墓的标准规格来说是很容易就看见的。

在空旷的田地里走了好久,听到杜甫不确定的声音说:“那边那块地是不是略微高一些?”

吕思彤循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高起来的差距并不明显,只能隐约看到一点弧度,上面有一些树木,因高度问题本以为只是寻常一片林子。

“诶嘿,过去看看就知道了。”吕思彤欢快地跑过去,记着村民的告诫地里的农作物根杆还没清除干净,所以也不敢跑太快。

来到这个坡度不明显的土坡,这个地方的郭嘉墓表面大概是被毁了,至于地底下是否完好就未得而知。

吕思彤来到小土坡边上,绕了一圈也没看见鬼魂飘出来,心想难道不在这里,是在河北?又还是奉孝见是个陌生人,仍在地下观望?

于是她灵机一动,哭坟道:“哀哉奉孝!惜哉奉孝!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奉孝,奉孝啊!没有你孤怎么活呀!”

“……”杜甫瞥她一眼,这是在干什么??装曹操??

眼见还是没有动静,吕思彤就不装了,气鼓鼓提了边上一块石头一脚,道:“薄情的老曹,居然没有把奉孝带回来安葬!对奉孝是这样,对文若也是这样!呸!”

杜甫拽了拽吕思彤,吕思彤不明所以。

杜甫指了指地上,就在她刚才踢开的石头下面,居然盘踞着一条蛇,因只有月色照亮看不清是条什么蛇,看着似乎有花纹。

“嘶……”吕思彤倒吸一口冷气,分不清这一声是自己的吸气声还是蛇吐信子的声音。

顿时僵在原地不敢动弹,瞥向老杜连声音都压低了很多,说:“老杜,你是鬼,不怕被咬……把它扔远点?”

杜甫有心帮忙,奈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20-130(第4/20页)

也惧怕,将手往蛇那边伸过去,但蛇似乎对温度的变化有所感知,略微盘动了一下。吓得杜甫蹦起来,老头子躲到了小辈的身后。

“……”我炒,子美你是不是过分了??

小老头羞愧道:“我先前在成都草庐生活,被蛇咬过两回,因是无毒的蛇免于一死……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吕思彤欲哭无泪,悄悄挪动步子。

才开始冬眠的蛇被惊扰,醒来后逐渐发现了这边有一个温度较高的生物,也就代表着危险,再加上起床气较重,吐了吐蛇信子做出一个攻击的状态。

“嘶嘶嘶——”蛇锁定了目标,向着吕思彤扑过来。小吕扭头就跑,被绊倒在田地里,地上植物的根杆扎在手臂上,被划伤了两道。

她惊魂未定以为自己要被蛇咬死,听见“铮——”地一声,再是“啪”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

她的眼前出现了半条蛇,因痛感而疯狂扭曲,蛇头扭动中再次锁定了她的方向,但因缺少身躯的助力无法准确进攻。

QAQ想跑,但是腿软了。

一只纤细苍白看着就是文弱书生的手递到她眼前,声音虽是关切但带着几分轻浮,说:“姑娘为何不起来,是喜欢这片土地吗?”

吕思彤心头一惊,趴在地上视线循着这只手往上移动,看见一个较为单薄的身影,衣物穿得比较随便,里衣穿得很服帖,但外衫垮垮的,头发束着但有些凌乱。额头绑了白色的宽幅抹额,一看便是在病中,同时有带着些许“戴孝”的俏。

看着是个文弱书生,手里头却是提了剑的,并且也正是这把剑剪断了那条蛇。

我炒!!是奉孝!

想要俏,一身孝?郭奉孝!

刚才还吓得没知觉的腿瞬间就医学奇迹了!

吕思彤蹦起来扑过去牢牢抱住说:“呜呜呜奉孝救命之恩不知道如何报答,你来我家吧,我养你啊!”

“?”鬼魂被她如此不拘礼节的行为给惊到,心想他平日里不拘小节常被陈群说为不治行检,这姑娘对陌生人搂搂抱抱还说什么要养他,又该是如何评价?

“你没事便好,刚听见你提及明公和文若,你们是何许人也?此乃何地?”郭嘉一边说着想推开这姑娘,岂料她力气还挺大,不得不用尽全力将她推开。

“?”郭嘉低头看了看自己衣襟,怎么感觉潮了一片,疑惑道,“我与你并不认识,你为何哭得如此伤心?”

幸好月光不算明亮,这么一会儿又有薄云遮住,吕思彤连忙擦了擦嘴角的眼泪。

吕思彤一脸正色,打算重新装曹操,但话还没说一句,两个鬼魂从背包里走下来。

正是刘备和诸葛亮。

吕思彤:???

刘备笑得很是友好,诸葛亮轻轻摇扇。

诸葛亮说:“在下诸葛孔明,这位是我主刘玄德。奉孝先生,你主曹孟德让我们来带你回去叙旧。而今已是千年之后,此间神奇,可移驾了解。”

“哦?”郭嘉心中疑惑,他方才醒来并未着急与人问询,简单观察便看得出来沧海桑田万物变迁,只是不曾想时间竟过去了千年之后。若不是那个行为举止古怪的姑娘遇到危险,他是更想再多观察观察的。

刘玄德?这个刘玄德也过于年轻了些。

至于诸葛孔明……听闻荆州有一人常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却隐居隆中做一耕夫,正是诸葛孔明,今日一见果然非凡才器。

却说他主刘玄德?又说是曹公遣他们接他前去叙旧,其中古怪,过于明显。

“嗯,如此多谢。”郭嘉心道无所谓,反正都死过一次了,就算是骗他还能更差的地步?只是,明知道是骗要上钩,嘴上总归得说两句。

他笑了笑向着诸葛亮作揖,道:“自比管仲乐毅者,诚不欺我乎?”

诸葛亮也笑了笑,说:“知欺而同往也?”

“阁下以曹公为饵,虽欺也,必有依据也,我往也。”郭嘉也同样笑着。

刘备诸葛亮点头,对忠义之人总是多一分敬重,他们过来骗郭嘉并无恶意,只是曹贼家众多鬼魂,岂能让他长久得意,不过是让他急一急。

谁让曹贼想着捷足先登骗走云长的?

“诶不是……”小吕拦不住,刘备和诸葛亮已经拐走了郭嘉。

QAQ啊??你们怎么也学坏了!!

小吕悲伤地看向老杜,背包里又走下来一个鬼魂。

“好呀好呀,你来找奉孝都不告诉我?”曹操脸快笑烂了,结果环顾四周一看,嗯??奉孝呢??

吕思彤指责道:“让你觊觎人家好弟弟,害我老婆被偷了!!”

曹操:???

什么你老婆!!那是我家谋士!!

第123章 故都许昌

什么觊觎人家的好弟弟?那叫爱惜人才!

面对吕思彤的指责, 曹操面不改色,说:“你不过一介书生,没到我这样的高度是不会有这样的眼界的。”

“???”吕思彤不高兴, 哼哼一声问, “那问你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云长和郭奉孝同时掉水里,你救谁?”

一旁杜甫无语, 这小辈是不是把这个问题向所有鬼魂都问过?

曹操闻言听出此问题的险恶之处,无论是救哪一个都要割舍掉一个,那不行, 他爱才之心无有高低, 必须有两全之法。于是他呵呵一笑,说:“关云长义薄云天, 乃是极其英勇侠义之人,何况云长又常年驻守荆州,想必水性不错,云长必定会救了奉孝一同上岸。”

“……”想为难鬼没为难到,吕思彤气鼓鼓提起脚踢向边上的石头, 想到刚才遇到了蛇, 硬生生又止住动作。

她嘴硬道:“奉孝还没醒呢, 不在此地。”

曹操不怒反笑,问:“此地名何?”

吕思彤说:“禹州啊。”

曹操又问:“旧名为何?”

吕思彤一顿, 说:“颍川阳翟……”

阳翟, 是郭嘉的故乡。

故乡,华夏人骨子里总有一个叶落归根的观念, 否则便是“客死他乡”,是一个极其悲伤的词汇。

郭嘉病逝在外, 按照那时候的运力应该会就近埋葬……诸葛亮身为季汉丞相都没有被运回成都,也不是故土徐州、前半生所在的荆州,而是就近埋葬在了定军山。

“你是说,你把郭奉孝带回颍川安葬了?”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件大事,足够说明郭嘉这位谋士在曹操心里的地位,不论是当时就运回尸体还是后来迁坟。

只是,这么一对比难免又为荀文若伤感,文若陪伴得更久,给予的更多,最后潦草埋在寿春,颍川也是荀文若和荀公达的故乡呀。

怪只能怪那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把情义往后挪动了好几个位置。

从前,是他的身边有一些伙伴。

后来,是他的麾下有很多谋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20-130(第5/20页)

“没有。”曹操的回答并没有让人感到平等对待每个谋士,而是一种更震惊的伤感,原来哪怕是中期的曹操,心里也并无例外之人。他为之痛哭,常常悲叹,但素来提倡节俭的他仍旧没有破例大费周章将郭嘉迁回来。

吕思彤心里头一堵,又问:“那你为什么觉得郭奉孝能在这里醒来?”

曹操看向边上并不明显的土坡,面色有愧疚但不多,带着几分苦涩笑了笑,仰头叹息道:“因为这里,一定是奉孝魂牵梦萦的归宿。”

颍川阳翟是郭嘉的故乡,此去不远的许昌是他为之奋斗半生的明公所在,是他们共同奉天子以令不臣、东征西战、扫清寰宇的都城。

曹操为郭嘉在故乡立了衣冠冢,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你就说甜不甜吧,甜死了。

你就说虐不虐吧,虐死了。

都没给奉孝亲自收敛尸骨,没有将他带回来,不过立个衣冠冢就觉得对方死后会惦记着回来,却不一定是为回归乡里,只为生前效忠为其卖命的明公,他凭什么如此自信!

他当然自信,因为他就是郭嘉所追求的想,是可以达成想事业的明公啊!

而且,一个简单的衣冠冢,就真有一缕魂早早回到这里,等待着千年后的这一场再次相遇。

不过,被截胡了。

曹操相信郭嘉如果有魂魄,一定在病逝后就已经回到许昌等他凯旋,再加上刚才小吕说什么偷老婆之类的言论,其中必有蹊跷。

他抬手捉住吕思彤的胳膊,看见她手臂上伤了两道口子,还沾了些泥土,说:“受了伤都没察觉到?除了有新鬼吸引你注意力,还有什么?”

“……我、我不是那种人!”吕思彤被他这么一说才觉得手臂是挺痛的。

又听曹操说:“华佗就在许昌,你可找他医,不过……马腾应该葬得挺近。”

“……”吕思彤突然想起了一个被遗忘的鬼,在定军山附近的马超,上次去接诸葛亮因为有些发烧精神不太好,把这事给忘记了。

曹操杀了马超全家,仇怨不是一般大,不是说大家都死了就能消解。曹家的鬼魂越来越多,眼下已经错过了合适的时机,还得再等机缘。

既然这后世无耻小辈不肯讲实话,曹操又问杜甫,刚才都发生了什么事。

却见杜甫失魂落魄,见了诸葛丞相第二面,还是没有搭上话。当然了,丞相和先主刘备看上去很高兴,这很好,可他只想要搭一句话就满足了呀。

丞相又走了,走得那么迅速。

小老头黯然伤神,一直到曹操问他话才缓过神来。

这是杜甫来到后世后见到曹操的第三面,第一面在崇阳陵对付司马懿司马昭,匆忙分别。第二面是在关林庙,他先一步想拐走关羽,未果后不悦离开。

“哦……方才郭奉孝的确在此。”老杜如实道来,老曹暗骂刘草鞋和诸葛村夫。

曹操气愤不已,打算回去给刘备发消息问问怎么一回事,瞥见一个身影逐渐从小吕的背包里走下来。

月色被阴云遮盖些许,只见是一个清瘦的身影轮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给残疾大佬冲喜 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重生后和最强咒术师HE了 伪装反派,但救赎了男主 她好能忍 思你如狂 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失忆后爱上了前夫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 家主悟重生会变成爽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