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1/14页)
第22章 祥和斋
许婶子说的那家点心铺子,史如意是晓得的。
她那日和香菱在西市向人打听点心铺,那卖胡饼的大娘,看史如意年纪小,估摸手里没几个铜子,特地好心提点她。
“小丫头,你若要买那寻常的麻团蜜糕,别到知香楼去……
那地儿卖的忒贵,都是老爷太太才去。
再拐两条巷子,有家老牌糕点铺,名唤‘祥和斋’的,点心最是美味实在。”
牛车晃晃悠悠地驶至观音桥,史如意手里提着竹盒,从车上小心翼翼地下来,回头挥挥手。
“婶子,宝源哥,我这就去啦。”
宝源在前头架着牛车,应了一声,许婶子伸长脖子看她,一脸的担忧。
“哎,如意闺女,你可千万慢着点!
……真不用婶子跟你一块儿去?”
虽然如意脑子好使,说起话来也条理清晰,但毕竟人小。
许婶子不大担心史如意被人骗,担心的是旁人故意欺负她。
史如意心头涌上一股暖流,知晓许婶子是真心为她着想,笑眯眯地摇头。
“真不用,婶子放心吧。
我心里头有数。”
她虽然人小,但也正因着如此,店家才容易放下戒备心来。
毕竟这点心铺子经营情况不好,若是一大帮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故意来砸场子的呢。
史如意目送牛车离开,并不急着去那点心铺。
先沿着青石板街慢慢走,东瞧西望的,把周围商铺环境都看了一遭,心里大概有了个数。
这巷子位置不算偏,离那最热闹的观音桥只隔了两条街,巷面略窄,地上青砖被岁月踏得平整。
巷子里头都是上了年头的老店,许多家门口支着的幌子都已褪色了,在风中飘摇。
除了吃食小店,巷子里头还有什么杂货行、绸缎店、杏林铺……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人流量虽少了些,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譬如,这边的顾客都是熟客。
进了店,都不用出声,店家便已经晓得他要点啥子,一边打包,一边闲话着家常。
史如意摸摸下巴,进了祥和斋附近一家卖羊杂碎的脚店。
这个时辰,店里没什么客人用饭。
像这样的小脚店,是请不起伙计的。
店家并师傅,是一位满脸络腮胡的汉子,一看见史如意进来,就热情地吆喝开了。
“小娘子,里边坐……
想吃点什么?阿叔给你做,保管你吃得香。”
史如意点了一碗煎白肠,要五个铜子。
这年头肉价贵,寻常人家嘴馋,又买不起红肉的,便会点上一碗“煎白肠”来过过嘴瘾。
名义上虽然是“煎”,实质上只是单纯水煮。
清洗干净肥肠,放在碟里,若是店里来了客人,随吃随切。骨头汤则是一直在锅头滚着的,越熬越有味道,满屋子的香。
史如意自个儿调了一小碟酱料,蘸了酱送那白肠。
却无想象中油腻的腥膻味,滑软柔韧,肥嫩鲜美,嚼来满口奇香,让她暗暗称奇。
果然这能屹立多年的铺子,都是有几分真本事在的。
当下毫不客气地赞了那店家一番。
“哈哈哈,小娘子是第一次来我家吧?
不是阿叔吹牛皮,咱这煎白肠啊,在整个安阳都有名气。
许多官人都特意赶了路来吃咧——”
那络腮胡汉子看桌上史如意调的那碟子酱料,就晓得她是个会吃的,脸上的神色颇为自得。
史如意吃完白肠,把碗里的汤也仰头喝掉,用汗巾子擦了擦嘴角,向那店家打听。
“阿叔,我娘让我出来外头点心铺,买几包糖糕回去,招待亲戚用的。
阿叔可有哪家推荐吗?”
那汉子面上显出几分犹豫来,他神色变幻几次,忽地放下手中搅汤的长勺,重重叹了一声。
“小娘子,若是从前,我想都不用想,定是要给你推荐‘祥和斋’的。
喏,看见没,就巷子口那家……
搁上十几年前,大家都要排队挤破头去抢,每日不到午时就卖光光!
只可惜,那店家如今人老了,不中用了,做不成糕点了。
许多人来尝,都说再不是那个味了……”
那汉子是个热心肠的,连声叹气,似乎打心底里为那祥和斋感到惋惜。
史如意心念一动,坐直了几分身子,眨眨眼,饶有兴致地追问。
“那这家的后人呢?
怎地就做不出先前的味道来了?”
那汉子“哈哈”大笑几声,像是在笑她年纪小,不晓事,单纯。
“不是阿叔吹牛,这人跟人的手艺啊,确实不一样。
哪天换了个师傅,碰上那嘴刁的客人,立刻就能尝出不对味来。
我有次感了风寒,不得已在床上躺着,让我娘子出来代做两日,那客人一个个都嚷嚷。
你说说,难道我还能对我自家娘子藏私?都是手把手亲自教过的,可那煎白肠做出来的味,就是不一样。”
史如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复问那汉子。
“阿叔,那这祥和斋……现下是谁在管?”
……
史如意提着竹盒,走进祥和斋,一眼就瞧见了那阿叔口中的“罗娘子”。
罗娘子一身荆钗布裙,约莫二十左右的年纪,端坐于木台之后,静静看着门外过路的行人。
并不施粉黛,却自有一股从容雅致的气度。
据那隔壁煎白肠的阿叔说,这罗娘子嫁的是这祥和斋店家的独子,成亲不过两年,丈夫便不幸得了痨病走了。
大庆风气开放,礼教束缚不重,公主养男宠,贵妇上花楼。
这寡妇要再嫁,不是甚稀奇事。
罗娘子年纪还轻,众人都劝她,连公公婆婆也劝。
这罗娘子却说出嫁从夫,如今夫君既去,留下二老无人照应,理应替他孝顺爹娘。
这邻里有笑罗娘子傻的,也有夸她赤诚孝心的……
更多的,还是说罗娘子精明会打算的。
这百年之后,两个老的撒手人寰,祥和斋不就落到她手上了吗?
这祥和斋有口皆碑,也是安阳城响当当的点心铺子呢,到时铺子到手,再娶再嫁,又哪是什么难事?
史如意把这些听来的话都在脑中过了一遍,仰头打量那罗娘子。
三人成虎,这市井谣言的威力她是知晓的。
单看罗娘子的面相,却并不像传闻中的市侩之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2/14页)
罗娘子接过她的打量,不慌不忙地起身。
朝史如意微微一笑。
“小娘子,可要买些什么糕点?”
史如意便趁机在店里踱步起来,把竹匾中陈设的糕点都一一仔细看过。
柜台上摆了只陶瓶,里头斜插一只腊梅,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更给黯淡的店里添了几分好颜色。
单看那点心却并不特别。
金黄滚圆的麻团,长方白玉的蜜糕,切成薄片的青黄栗糕……
便是在寻常小店也是有卖的。
只是光泽质感,看着倒比外头卖的要好些。
点心摆在竹匾里,用洗净的青碧叶片托着,更衬出那色泽的鲜妍来。
史如意心道,也不知这叶托是祥和斋的惯例,还是罗娘子的巧思。
环顾店内摆设,木质的桌椅柜台,素朴却不显得简陋,比她想象中的还要整洁大方。
只是作为点心铺子,清静有余,少了这几分热闹的烟火气,一看便知生意不佳。
史如意进店来,左顾右盼了这半晌,罗娘子却并未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只含了笑立在一旁。
不似寡居的幽怨妇人,倒像从仕女图走出的娴雅女子。
史如意心下一定,搬出脑中早已准备好的说辞。
“娘子好。
我娘亲买了你家的点心,托我来店里问。
为何你家的点心味道,尝起来,倒好似和从前的不大相同?”
她抬头,朝罗娘子友好地笑笑,脸上并无责怪之色,有的只是孩童般的天真好奇。
一双眼睛水灵灵的,乌黑的瞳仁清澈又明亮。
罗娘子似是听多了这句话,脸上闪过黯然的神色,稍纵即逝。
“回小娘子的话,这原先的点心,都是每日清晨由我公公亲自动手做成,并不假手于人。
如今公公年岁大了,身子已不是很好,手脚常常肿胀发硬。
我与他学点心,却做不出那香味的十分之一……
说出来,倒是我的不是了。”
这些话,已憋在罗娘子心头许久。
今个儿看史如意年纪小,想着无妨大碍,忍不住把心底的话都倾诉出来。
罗娘子闭了闭眼,掩去打转的泪花,又强打精神与她笑着。
望了一眼史如意提在手中的竹盒。
“小妹妹,你可是因着味道不好,来退点心的?
我退与你罢。”
说着,便要回转身,去匣里取铜子。
史如意赶忙伸手拦住罗娘子。
倒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史如意眨眨眼睛,脸上露出一点不好意思的笑来。
害羞地晃了晃脑袋。
“娘子这般大度坦荡……
那如意也就开门见山了。”
史如意一边说着,一边踮起脚尖,把竹盒放到桌上。
当着罗娘子的面,缓缓掀开竹盖。
罗娘子正疑惑着,定睛一看,这竹盒里装的,却哪是她们祥和斋的点心?
那模样形似艾窝的,嫣红的皮子,里头透着碧绿的芯,盈如满月,浑圆饱满。
再看过那花瓣精致的荷花酥,水润透亮的马蹄桂花糕、芋泥水晶糕……
四季花点,旁边配一个再标志性不过的茶杯羊羹。
几次呼吸之间,罗娘子已经收了面上的惊诧,低头,不显山不露水地瞧她一眼。
不复之前的亲和,冷静地一笑。
“原来是你。”
这回轮到史如意惊讶了。
她咽下到嘴边的话,微蹙了眉,不可置信地望向罗娘子。
“……娘子识得我?”
第23章 山药艾窝窝
罗娘子轻哼一声,往前小踱几步,抱了臂看史如意。
“我不识得你……
可我识得你这竹盒中的糕点。”
她伸手,隔空拂过那四季花点,眼里带了点兴味。
“这安阳城里做点心的就这么几家,谁不知近来有家‘四季花点’横空出世,专做那上门送点心的生意……
点心精致昂贵不说,出入皆是高门大户,店主却隐在幕后,神龙见首不见尾。
甚至还有传言,那做花点的,竟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娃。”
说到最后,罗娘子嘴角带了点轻微的笑。
“那知香楼跑了贵客,急得抓耳挠腮。
听说还使了关系,重金买了一份‘四季花点’来,想方设法地要做出相似的样式来。”
知香楼里几个京城来的糕点师傅,奋力研究了这些时日,未果。
这算是知香楼的老把戏了,当年她们祥和斋在安阳一枝独秀,知香楼便偷偷遣了人过来偷师学艺。
幸好她公公梁翁发现得早,暴跳如雷,挥着扫帚把那“弟子”赶出去了。
却也灰了心,从此不敢再收徒。
知香楼势大,仗着背后有人,处处挤兑祥和斋。过分的时候,甚至还派过人直接蹲在店门抢生意。
如今风水轮流转,看知香楼吃瘪,罗娘子嘴上不说,心头自是高兴的。
活该!
罗娘子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重又看向史如意,“不知小娘子……
你这尊大佛突然来我祥和斋,可有何事?”
刚刚还一口一个“小妹妹”,这会子又成“小娘子”了。
听罗娘子这副公事公办的口吻,史如意不仅不气馁,眉眼反而添了几分喜悦。
史如意今个儿进店之前,最怕的就是店家看她年纪小,不把她说的话当回事,那才叫人头疼呢。
“娘子既然识得我……额,和我的花点,那如意便有话直说了。
如意今日来,原是想和娘子谈一笔生意。”
史如意三言两语,把自己想借铺子卖点心,赁价如何算的事情都与罗娘子说了。
“并非要赁下整间铺子,只希望娘子能与我一栏空位,让我有地方卖这花点便好了。
不是如意吹牛,如今这花点生意做的红火,供不应求,娘子应当也是知晓的。
若是客人常来常往,亦能给祥和斋招徕生意……
两全其美之事,不知娘子意下如何?”
史如意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罗娘子脸上的神色,心中悄悄打起了鼓。
不为别的,罗娘子虽认真听她说完了这番话,眉头却是皱得越来越紧。
史如意最后一句话音落下,罗娘子转了视线,却并未直接回答她,转而问起其他事来。
“小娘子这花点生意做得如此之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3/14页)
为何不自己在外头寻了铺子开店?
何必寄人篱下,还要让出利来与人分成。”
罗娘子这双眼却是利害,一语就说准了其中关键。
史如意心知糊弄不过她,便心下斟酌着,拣着能说的都说了。
说起自个儿亲娘在府邸里头做厨娘,卖身契捏在老爷太太手中,并不是自由身。
她人小体力少,能做的点心份量着实不多,只想着先做些点心小生意,一来填补家用,二来也盼着早日攒够赎身的银两,带娘亲出府。
罗娘子上下打量她几眼。
“听小娘子口中所言,主家应当也是富贵人家。
背倚大树好乘凉,不愁吃喝,安稳度日,已是许多人盼都盼不来的福气。
怎麽你这小娘子,偏偏要从那富贵窝里跳出来……须知这开店做生意,又岂是什么容易之事?”
似她们祥和斋在安阳经营多年,如今却也入不敷出,不过苟延度日罢了。
罗娘子苦笑一下。
这开点心铺子也有讲究,一要味道好,二要善经营,三最为紧要,背地里还要有人照应。
当年那知香楼为何如此嚣张,光天化日之下也敢抢人生意?
不过是因为知香楼店家沾了与官人沾亲带故的光,平民百姓都不敢得罪罢了。
面对这送上来的大好机缘,罗娘子却没有一口应下,反而劝史如意再行思量,可知是个良善之人。
史如意却摇摇头,朝罗娘子微微一笑。
“我晓得娘子是为我考虑,当一府厨娘,自是也有一番前程在的。
不过在府里做事,身家性命皆握在主子手里,打骂随意,不得自由……哪一日不得欢心了,便如败家之犬惶惶不安。
这样的‘安稳’,终究不是如意所盼。”
史如意想起那时,她被大丫环兰芝拦在屋外嘲讽,说她身上一股子菜味,想进二少爷的屋,也不先撒泡尿瞅瞅自己。
那些话,她一字一句都还记得清楚。
在府中阶级分明,不单是主子,连下人之间都有贵贱之差。
每个丫环婆子都拼了命地想往上爬,像狗一样,朝主子摇尾乞怜,处处逢迎。
谁更得主子看重,谁便有了高人一等的身份。
……如今云佑确是喜欢她做的吃食,若有朝一日,他不喜欢了呢?
史如意轻呼一口气。
比起小心翼翼讨二少爷欢心,她更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罗娘子见史如意小小年纪,却能说出这样一番有见地的话来,不由又在心里高看她三分。
宁为林间鸟,不做笼中雀。
罗娘子也曾是那躲在丈夫背后的娇小妇人。
一朝天塌,她被逼扛起家业,才晓得世间最可靠不过是自个儿的双手。
罗娘子目光不自觉变得柔和下来。
“小娘子有这等志气,是好事。
只是我虽是名义上的祥和斋掌柜,这等大事,却仍要交由公公作主。
小娘子若有信心,便跟我来,去试试我公公的态度罢。”
说罢,罗娘子领史如意穿过厅堂,来到后院。
这前厅看着黯淡又其貌不扬,后院却自有一番天地。
青砖铺地,天井敞亮,水缸蓄财。
院中站一位头发花白的婆婆,身着蓝底的袄,腰上系一块青色的汗巾子,正弯着腰伺弄庭中花草。
“娘,您仔细着点,千万别像上回那样,又把腰闪了,几个月不得好。”
罗娘子关心地叮嘱那婆婆,复又问。
“爹却在何处?”
梁婆婆头也不回地回道:“还能在哪?
那老头子是操心命,闲不下来,一没事做就成日往厨房里跑……我说他没事做,让他帮我把花枝剪了,这会子他又说没空了。”
梁婆婆说完,慢悠悠地直起身子,以手握拳锤了锤腰,这才看到罗娘子背后站着的史如意。
日头太盛,梁婆婆眯了眼瞅上半天,忽地展颜一笑,笑出一脸的菊花褶子。
朝史如意招招手。
“哟,哪来这么俊的小娘子。
快过来,跟婆婆顽,婆婆给你点心吃。”
史如意眨眨眼睛,看罗娘子没有反对的意思,便乖乖挨过去,嘴里甜甜地喊一声“婆婆好”。
那梁婆婆脸上的笑容就更大了,就差咧到耳后根。
罗娘子哭笑不得,在一旁出声提醒。
“娘,这小娘子不是其他家来顽的……
人家到这儿来,可是有正经事做的。”
梁婆婆却不以为然,笑眯眯地牵了史如意的手。
“害,罗儿,你又哄我了。
这么小的女娃娃能有什么要紧事做?”
又问史如意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啦,家住哪条街,怎地一个人跑出来。
史如意见梁婆婆和蔼慈祥,也乐得与她亲近。
罗娘子无法,自己转到厨房,唤人去了。
梁婆婆看罗娘子走了,鬼鬼祟祟,从怀里掏出个巾帕包着的白软团子。
外头裹着雪粉,中央沾一点红枸杞,这般瞧着,颇有几分“踏雪寻梅”的趣味在。
“小娘子,尝尝看。”
梁婆婆低声凑近她,比个“嘘”声的手势,自己先乐了。
“这跟外头店里摆的不同,店里摆的都是罗儿做的。
这个啊,是我家老头子手脚好时,亲自下厨做的。
蒸了一笼屉,被我偷走了几个,他还纳闷呢……这些日子,拎着扫帚到处打老鼠。”
这梁婆婆如孩童般顽皮童趣,史如意也被她逗笑了。
谢过梁婆婆后,小心翼翼地捧过那雪白的团子,“嗷呜”就是一口。
入口绵软,表皮柔韧。
这艾窝窝外皮不知是如何揉成的,极薄极透。虽是用糯米做的,因着外头滚了一圈粉,吃起来并不粘牙,只觉着味道香甜可口。
咬到馅心时,口感却极为细腻滋润,爽滑不沙,隐约带着股山药的清香。
史如意一下就被折服了,喃喃自语。
“这山药泥口感怎会如此奇特?”
像冬日里的冰淇淋一般,黏稠顺滑,浓郁香甜,滋味一直美到心底。
……若是这梁翁身体康健,怕是十个知香楼的师傅来了,都未必比得过他。
正说着话,传来一阵脚步声。
史如意抬头一瞧,发现那厨房里冲出来两个人。
领头的老翁一身褐衣麻裤,把手负在背后,气呼呼的,脚步虽有些蹒跚,那背却笔直得像插了木板。
罗娘子有些焦急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4/14页)
安地跟在他后头。
一看见史如意,就忙不迭地朝她使了几个眼色。
梁翁板着脸,把院子里四下看过一遍,不知道在找什么。
一无所获后,目光才缓缓投向院子中央,站在他老婆子身边,塞了满嘴山药艾窝窝,穿着碎花小棉袄的史如意。
怎地是个娇滴滴的小女娃?
……这身子瞅着,似还不够灶台高。
不期然望见这一幕,梁翁头脑有些混乱。
但有一件事他是明晰的。
当下瞪了史如意一眼,毫不客气地大喝一声,中气十足。
惊得树上的雀儿啾啾乱飞。
“罗儿,送客!”
第24章 比试
梁翁此话一出,史如意还没作出什么反应。
梁婆婆先跳起来不干了。
她叉着腰,柳眉一竖,毫不客气地用手指着梁翁的鼻尖,气势汹汹地开骂。
“好你个老头子,不就吃了你个艾窝窝吗,当是什么宝贝似的!
你自个儿不陪我耍也就算了,好不容易盼来个女娃娃,你还二话不说赶人家走。”
一边牵过史如意的手,扭头就要走。
梁婆婆伸出手点点自己脑袋,看似在与史如意说悄悄话,音量却大得足够让整个院子听闻。
“小如意,别理那老头子啊,他年纪大了,脑筋不大清楚。
你喜欢吃这山药艾窝窝,跟婆婆来,我房里还藏了几块……”
罗娘子对她公公婆婆之间的斗法已是见怪不怪,眼观鼻鼻观心,忍着笑,当自己不存在。
梁翁被梁婆婆这么一打岔,那脸却再也板不起来了。
气得在原地跺脚。
“你、你、你,你个老婆子,你知道啥子。
这女娃娃可不是寻常娃子,她是来挖祥和斋的墙角来了!
我都听罗儿说了,这女娃娃想赁下我们的铺子,卖她自个儿的点心。”
闻言,梁婆婆迟疑地停下脚步,眯起眼睛,看向手里牵着的小人儿。
史如意仰着头,无辜地回望她。
“小如意……
你想赁我们铺子卖点心?”
那梁翁瞅见梁婆婆终于把他说的话听进去了,大感快慰,连心头的焦躁都缓和了许多。
梁翁是知晓他这老婆子的,甚至比他自个儿还要看重祥和斋。
当年他俩双剑合璧,梁翁只顾一头扎进厨房做点心,两耳不闻窗外事,铺子一应大事小事都交由梁婆婆打理。
最开始,他们每日去观音桥支起小摊叫卖。
他年轻时木讷嘴笨,也不懂说话,都是老婆子负责吆喝摆摊,和街坊邻里混得关系极佳。
人家宁愿多跑两条街来他们摊买点心,就为了和梁婆婆多唠上一会磕。
哪家有什么喜事难处,梁婆婆也都记在心里,恰到好处的一盒点心,总是能送到人心窝窝里去。
后来他们攒下家资,盘下了这临街的屋子,后院拿来自个儿住,前屋充做点心铺面。
一晃眼,风风雨雨,几十年过去了。
如今他们祥和斋确是经营不佳,但也容不得旁人趁虚而入,染指家业。
租铺子给外头的人卖点心,这跟挂羊头卖狗肉有什么区别?
不是他家自个儿做的,卖着心虚不说,如果味道不好,更是砸了几十年的口碑名声。
梁翁负着手,脸上是藏不住的得意之色。
他一点儿不担心梁婆婆的反应,她年轻时便是个极泼辣的性子,年纪大了这臭脾气才缓和一点。
之前知香楼派人来偷师,他发现后气愤,不过是拿了扫帚将人赶出去。
梁婆婆却直接抄起菜刀,嘴里骂着爹娘,追了那人三条街,把那人屎尿都吓出来了。
史如意被梁婆婆握住一边手,又被这么盯着,突然升起几分紧张不安来。
她下意识抽出手,结结巴巴地开口解释,罗娘子也在一旁帮腔。
梁婆婆打量史如意半晌,眼里精光一闪而过,片刻后,又变回了方才那个笑眯眯的小老太。
努努下巴示意她。
“这竹盒里装的,便是小如意你自个儿做的点心麽?”
梁翁:?
他是不是听错了?
梁翁发觉梁婆婆也不站他这边,事情完全不像他预想的那般发展,急得直瞪眼。
那一老一少却没有半点理会他的意思。
史如意微微一愣,旋即漾开笑容来,一个劲地点头,嘴角的小梨涡遮都遮不住。
她打开竹盒的盖子,从里小心捧出一个油纸托的茶杯羊羹。
“都是我自个儿做的……茶杯羊羹,配上四季花点。
婆婆尝尝看?”
梁婆婆也不和她客气,不动声色地接了一个过来,在手心转一圈细看。
她咬一小口,闭上眼,摇头晃脑地品味。
“……”
史如意眼巴巴地等着梁婆婆的评价,大气不敢出一声。
梁翁亦停下了往这边来的脚步。
庭院寂静,只余鸟鸣。
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梁婆婆身上。
好半晌,梁婆婆才嘴角扬起,她睁开眼,目露激赏之色。
却并未朝着史如意,而是向着梁翁说话了,语气捧腹,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笑。
“老头子,你不行咯……
如意才那么小的女娃娃,做出来的点心,味儿却不比你老头子差!”
胡说八道!
他做点心这许多年,祥和斋若是在安阳称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便是那知香楼重金从京城聘来的点心师傅,在他面前也得自称孙子。
梁翁得了梁婆婆这句评价,气得七窍生烟,大步走过来,往那竹盒中扫一眼。
抱着臂,冷哼一声。
“哗众取宠。”
做点心做成这般花哨的模样有何用?像知香楼的作派,华而不实,又虚又浮,估计味道也好不到哪去。
梁翁心中不屑,也不等史如意出声邀请,自顾自地从竹盒中取一个花点来。
毫不客气就是一口。
下一秒,梁翁表情骤然凝重,他放慢了咀嚼的速度,舌尖翻卷品味着,要辨出其中几重滋味来。
这点心味道,竟与他从前尝过的都不同。
酥皮带着花香,细腻柔软,却极有弹性嚼劲。
更令人惊讶的是那井水般的微凉之感,令其甜而不腻,如细雨清晨桃花瓣上凝结的露珠。
內馅是磨得粉细的茶粉,许是和了牛乳,融得极好,滋润顺滑,并不显得生涩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22-30(第5/14页)
沙。
一扫外皮的馥郁厚重,茶香悠悠,带来清新飒爽之气。
一整个点心转眼下肚,梁翁闭着眼,依依不舍地砸吧嘴唇,显然还在思考回味。
罗娘子忍俊不禁,梁婆婆更是不给他面子,*毫不客气地哈哈大笑。
史如意心头松了一半,抿唇笑着,递给罗娘子一个花点。
“娘子也尝尝看罢。”
梁翁被笑声惊得睁开眼,自觉讪讪,脸上却少了几分忿忿之色,在原地来回踱步,转了几圈。
少顷,他停下脚步,面色严肃地转过头来。
“小丫头,你这花点手艺却是从何处学来?
可是有师傅教你?”
史如意眨眨眼睛,有些跟不上梁翁的思维跳跃。
想了想,还是老实答了。
“祖父教过我一些祖上传下来的糕点手艺,不过我自己也琢磨,改进了方子……”
上辈子,她爷爷是国宴大厨,主要擅长蒸煮一道,自小教她的也是这些。
至于史如意做的点心,只是根据记忆里后世的菜谱法子,大概仿出个囫囵模样,主打的是个样式别致,赏心悦目。
单论起口味来,却未必比得上梁翁钻研多年的手艺。
“那你祖父……”
梁翁带着疑问,欲言又止。
史如意垂下头,淡淡地笑,望着手心,露出几分怀念和怅然来,“祖父已去世多年了。”
老一辈手艺人,最怕的无非是断掉传承。
祖父临终前,在病床上对她殷殷嘱托,让史如意一定把家族绝学传承下去。
祖父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她这个孙女,说如意天赋好悟性高,又舍得花功夫钻研,假以时日,定能超越他成为天下名厨。
史如意虽穿越,又历经了这许多事……
但这梦想心愿藏于心中,没有一刻忘怀。
她不能,也不愿一辈子待在云府里,当个只顾日子安稳的厨娘。
这花点便是她迈出府的第一步。
也不知是不是史如意目光中的期待之色表露得太明显,梁翁转转眼睛,忽地朝她一笑。
笑中竟带了几分狡猾。
他端出架子,装模作样地感叹。
“小丫头,你这花点,外观虽别致,却多是取巧为之。
论表皮內馅精细程度,手艺远远不及那些老师傅,我如何能放心将铺子交予你?
没的砸了我祥和斋的名声。”
梁翁说这话,醉翁之意不在酒。
史如意轻咳一声,转开眼睛,盯着屋檐的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