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 160-170

160-1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心凉后,带崽另嫁他却悔红了眼 柯学拯救弟弟 万物生 在寄生世界当普通人 暗恋那一天 吾手所植[gb] 渣男逃婚,我转身撩了京圈太子爷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超能力是模拟岛主[末世] [排球]永远仰望

在他们柳头县老家,茶是非常昂贵地东西,连族长家平日里都极少拿出来待人接客的。

“盛哥,咱们住的在什么地方?”林郁武转头,好奇问道。他只晓得谢家为他们安排了落脚地,却不知在哪。

林泽替他爹回答,“西大街的甜水巷。听宁哥说在内

城西边,周桥北边。”

林泽也是在照搬答案,他不知道西大街甜水巷是个什么地方。

听谢宁说周桥是很繁华的一条内城河的一处地方。出行方便,离国子监也不算远,非常适合他们居住。

“爹,你听说过相国寺吗?宁哥曾提过,那里在周桥的保康门路段。是京都最有名、最好玩的地方之一。”林泽心生向往,这座古代的超级大都市,到底有多少让人大开眼界的惊喜呢?

还不等林郁盛说什么,林郁生赶忙劝道,“泽哥儿,等叔去探探路。你们只管安安心心念书上学,等考完试,我和你武叔保管给你安排明白,好生玩个痛快!”

林泽经他这一提醒,才想起此行目的。真是富贵迷人眼,差点舍本逐末,忘记最重要的事情了。

“是我不好,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会好好念书,京都再好,咱们没有立身的本事也不成。”林泽郑重道。

林郁生和林郁武悄么松了口气,真怕大侄儿劝不动。

林郁盛给两人投去一个赞赏的目光,不再说话。

后面,林泽他们都不掀开布帘看外面的东西,盘腿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

这一路太兴奋,昨晚知道今天要进京城,兴奋得一整夜都没怎么睡着。

现下正好能静心养神。

谢德一直随着大少爷,在京都住了好些年,对此地十分熟悉。

骡车时快时慢,从金水门码头开始,晃悠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来到甜水巷巷尾的其中一户院门前停下。

“老爷、公子,到了。”谢德轻敲车厢门。

林泽等人一骨碌就下了车,纷纷打量这座小院。

几丛绿枝从高高的青砖院墙中探出来,木质的院门半旧不新,上面的门环却很新。、

整条巷子都是类似的青砖瓦房,前面的宅院比较大。越靠近巷尾,宅院越小。

“公子,您用钥匙开即可。”谢德提醒道。

林泽噢了声,移步过去,手里早就拿着钥匙,现下都有些温热。

很容易就打开了铜锁。

“老爷、公子,甜水巷一带每天夜里都有官差、更夫夜巡,周围邻里都是读书知礼的人家。”谢德介绍着,先一步帮忙推开门。

林泽回头,示意大家跟上,林郁武自觉牵起骡车。

林郁生回头顺手把院门关上,落下门栓。

一进的院子确实不大,相比于谢家别庄和府城的宅院,这里简直就像下人的一间院子似的。

一入门,是一个小院子,种有两棵长势极好的桂花树,墙角是一些不知名的树和花丛。青砖铺就的地面,没有一根杂草,显然这里近期是有人来维护过的。

正前方是三间厢房,中间为正堂。正堂后隔出一间长长的书房,能连接起两边的东西厢房。厢房各有两间卧房。

院子左右两侧各有三间房屋,其中一间是灶房,另外两间空着。

对面右侧分别是柴房、牲口棚和茅房。

谢德带着大家转一圈,这院子他也没进来过,只晓得位置,“家具一应大件的都有,还差些小东西。大少爷说,届时再安排两个婆子和两个小厮来给你们使唤。”

林泽一听,这院子他们四人住很舒服了,“小哥,你回去给宁哥带句话,我这边不用送下人过来伺候。我两位族叔已经够了,平日里念书并无什么事。”

林郁盛也表示同样的看法。

“小的没法做主,但会回去转告少爷。”谢德拱手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60-170(第6/18页)

好,有劳你,今日也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林泽含笑道。

谢德见林郁武已经把骡车安顿好,“那小的告辞,晚些船上的行李会有下人送来,届时还请留意门外动静。”

林郁生将人送到门外,回来后,林家村出来的四个人,站在院子里,满脸兴奋。

“天爷,我竟然到京都了!”林郁武压着嗓子,激动得脸红脖子粗。

林郁生两手紧握,原地转了一圈,“这是京都啊~”

林泽张开双手,仰头闭眼,深呼吸。

林郁盛眺望远处,高墙外,看不见边际的远方。

太阳很灿烂,大家的心蓬勃跳动……

第164章 第 164 章 侍郎府

“叔, 赶紧来喝口水歇歇,咱们行李先收拾个大概出来就成。”

林泽从灶房提着一大壶刚烧出来的热水,扭头看院子桂花树下,井边摇辘轳打水的林郁武。

灶房门口, 林郁生端着两碗菜, 也喊道, “阿武,先吃饭, 一会再忙活。”

林郁武将打上来的大半桶水,倒进旁边的木盆,里面是大大小小的碗碟。

“哎,我过一遍水就来。”林郁武干活很利索, 不一会儿, 这些碗筷就被端到堂屋的四角木桌。

屋里,林郁盛将一锅杂粮饭放一旁的凳子上, “都坐下吃饭, 这也算咱们在京都的入伙饭。”

林泽眼睛看向桌上的三菜一汤,初夏时节, 京都的气候很舒服, 很干爽。

“适才我去甜水巷外头的菜摊买这把小青菜时, 这一斤就要五文钱。要是在石潭镇, 两文钱还得够新鲜, 大伙才买呢。到下晌, 半卖半送都是常有的。”林郁生就感慨道。

林郁武一听, 心疼得不行,夹菜的手顿了顿,马上有了个主意, “大门那一侧墙边下,咱们去外头买些种子回来。自己种些萝卜、豆角、葱姜蒜,不用样样都去外头买的。”

“这些都是小事,你们也晓得,过几日我和泽哥儿就去国子监考试,这屋里的事只能交给你们了。”林郁盛抬眼看向两人。

他的意思是,父子俩要为考学准备,没法跟他们一块收拾屋子。

林郁武满脸轻松,“盛哥只管安心念书,咱们跟来可不是吃干饭的。”

“咱们明儿去谢府拜访侍郎大人,下晌咱们把见面礼收拾出来吧,瞧瞧还要添减什么。”林泽出言说道。

林郁盛点点头,“咱们不能仗着太傅大人,与这边来往太随意,礼数上不能缺了。有什么事,也尽量不要麻烦人。”

“我们出门做事会小心的。”林郁生、林郁武两人对视一眼,认真道。

“叔,平日里我和爹去国子监听学。你们先熟悉西大街这一片地方,留心各种消息、传闻,回头都用册子记下,咱们不晓得哪时就能用上这些呢。”林泽提议道。

京都属于另一个圈子,林泽觉得要在这种地方生存得好一点,信息是很重要的。

他想让两位族叔去外头熟悉环境的过程中,留心各种传闻八卦。

林郁盛听完,若有所思,同两人说道,“咱们估计要在京都过很长的一段日子,打听各方消息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事。你们都是捕头出身,胆大心细,做事也稳妥。”

林郁武听到终于有正经事给自己干,心里高兴,马上就应下,“好嘞哥,保管做好。”

“盛哥,我不敢保证一定行,但定然尽力。嗯…你们父子俩平日去念书,我们成天外头闲逛怕惹邻里生疑。不如腌咸鸭蛋去卖,这样走街串巷打探消息也容易。”林郁生仔细寻思一番,说出自己的打算。

林郁盛道,“咱们自己人,私下说点大实话。进了国子监,即便这次恩科会试没中榜,在国子监能顺利肄业,也能去吏部参与选拔谋得官职。但国子监肄业不是容易事,有些贡生在里头待了十年八年都不成,咱们也做好准备,要在京都过日子的打算。”

十年八年…林郁生、林郁武听得发愣,谁能想到这念书做官的路这样坎坷曲折。

大伙的认知里都认定,举人老爷,那都是随时能当官的。

林泽见状,含笑道,“新朝初立,老师说过,这时候考进去,被例外提拔的机会最大。”

吃过午饭,林泽父子俩就去准备明天拜访的礼物。

看着书案上的河鲜干货、茶叶、香包等特产,摆得书房里都没处下脚,全是安庆府比较有名的东西。

“爹,已经点

好,侍郎府上,谢大人、谢夫人及两位年岁尚小的娃子,都准备妥当。听老师说,后宅还有两位姨娘,不过听说还未曾生育。这有大半年,咱们要不多备两份?”林泽额头上有些细汗,这一番折腾,也挺费劲。

林郁盛点点头,“不差这一点。”

置办这一堆东西,花了二百多两,虽然对侍郎府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但这已经是林家能拿出置办这份礼物的全部银子,老爷子给的还剩下二百两不到。

“若不是有你老师的馈赠,咱们可不敢登门。”林郁盛淡淡道。

林泽想了想,“爹,这位侍郎大人咱们不敢说多靠得住,肯定不必老师那般对我百般呵护。但这是人之常情,咱们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这回上门也不是求人办事,只出于礼节。”

想要什么东西,永远不要指望通过攀附任何人去获取。将自己变成别人的工具,完全丧失主观能动性,是林泽来到这个封建时代最恐惧的事。

他欣赏所有努力生活的人,比如村里的林来娣、多福。他们都是在困境中,不断寻找解决办法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处于最弱势、最可怜的境遇,而自怨自艾。

自强者才会有天助。

来到京都,林泽不再拥有自己的舒适区,这里所有的问题、麻烦都要想办法自己来。

谢府、宁哥更甚至是世子,哦,应该叫皇太子了吧。

必要时候,林泽能用底牌和他们进行利益交换,而不是摇尾乞怜。

林郁盛眸光深沉,伸手示意儿子过去,父子俩站在东厢房的卧房窗前。

外头朗朗晴空,一切事物都十分明丽,生机勃勃。

“儿子,你想想,咱们自打来到桃花坪后,是不是非常顺?”林郁盛道。

林泽顺着他的话,回忆一番,好像真是如此。

当时最大的麻烦就是许里正造成的,不过自从参加完谢太傅的怡然轩诗会,所有麻烦都非常顺利地解决。

后面就是跟着宁哥去云山雅集历练,开始接触一些谢家核心圈外的人。

后面因为朝廷局势变动,这些事暂时停止,林泽去了北山书院学习。

来到安庆府后,谢家又把林泽父子俩代入他们自己的人脉圈。

对于天下众多普通读书人,林泽的一切顺得很。

这么一回想,林泽都感到一阵后怕。实际上,这个社会的残酷比他想象中要可怕。

逃荒后的日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60-170(第7/18页)

被运气包裹上一层厚厚的糖浆,让林泽都快失去了本该具备的警惕。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不要被小概率的好运气,蒙蔽双眼。

“爹,我自小没吃过太多苦。也就是逃难那段日子,被折腾得够呛。后来运道也好,在老师的照拂下,处处顺心。”林泽面容沉肃。

林郁盛拍了拍儿子初显宽厚的肩膀,“你老师对你好,那是缘分,但侍郎大人会有自己的打算。爹是看明白了,我儿子有大志向。那身为父亲,我也不甘于做个县丞。如今有国子监这个好机会,爹会争取谋个高些的官身,日后咱们互相照应。”

“爹,我等着你给我当大靠山。”林泽嘿嘿笑道。

林郁盛没好气瞥一眼,“靠山山倒,靠自己最好。我是白说这一番话吗?”

“好好好,我记住了,咱们无依无靠,白手起家。”林泽赶快求饶,他爹等会给他来一下,真的很痛!

头一天晚上睡在京都的房子里,林泽没太失眠,熬到外头半夜三更的梆子声响起前,已经睡下。

第二天,恰好是官员们沐休的日子,林泽父子随谢德赶着骡车前往侍郎府。

这地方在内城的北大街。

京都大致能分为皇城、内城、外城三个圈。

皇城不用说,最核心的地方。内城就是普通的皇亲国戚、豪门世家所住之地。而内城的府邸都不能随意买卖,大部分是皇帝根据官职贡献赏赐下去的。

如果犯错或是致仕,房子便要收归宫中。

小点的官没有免费房子住,只能和林泽他们一样住外城。有钱就买,没钱就租。

可见,这住处阶级鲜明到什么程度,属于有钱都不行。要看你的身份。

像谢父,清流世家,父亲官至太傅,自己是当朝三品大员吏部侍郎,才有资格住内城。

一路上见到的都是坐轿子或是有品级的马车,林泽也不掀开车帘到处看。

一路无话,直到一处官宅府邸大门停了一会。

“林老爷、公子,这边是侍郎府的大门。”外头传来谢德的说话声。

林泽两人这才掀起一角帘子,看出去。

眼前这座房子坐南朝北,歇山门上悬“侍郎第”。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脊兽昂首作揖,坐兽威武矗立。

自是威严华美。

停留片刻,骡车继续前行,从侍郎府的侧门进入。

下了车,当日那位金管家已经在等候,“老奴问林老爷、林公子安。”

林泽父子俩拱手回礼。

“请。”金管家微微躬身。

林泽两人随之步行进了一个垂花门,前头正面影壁左右对照两侧小门,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小厮或婆子经过。

见到金管家后,会停下来,同林泽他们屈膝行礼,才会继续走。

“前院正厅到了,二位请进。”金管家招呼两人先在官帽椅上坐下。

林泽两人轻声致谢,方才缓慢落座。

正厅空间宽敞规整,陈设较严整静穆,以“疏朗多空余”的方式陈设布置。

家具、楹联、匾额、挂屏、书画屏条都以中轴线形成两边对称布置。

正对门的板壁前放置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

墙正中挂中堂字画。按“皇、相、翰林、名人、格言”为序的匾额,彰显着 “序”和“礼”。

“请两位大人喝茶。”不多时,小厮端着茶托过来,将两杯新泡的茶水放在父子两人中间的茶几上。

一盏茶快喝完,侍郎大人终于出现。

“二位久等。”谢鸿铭一身绸布带暗纹常服款步跨过门槛,身后是金管家并四个小厮跟随。

林泽父子俩连忙起身行李,“学生林郁盛/林泽,见过侍郎大人。冒昧来访,还请见谅。”

此时,林泽终于看到这位传闻中的谢家主事人,谢鸿铭。

他给人的气质是非常冷冽沉静的,就像他刚才说话的声音,冷淡严肃。

“不必客气,请坐。”谢鸿铭在主位上落座,淡淡说道。

“听闻二位是进京赶考。”

“是,蒙圣上眷顾,开恩科取仕。”林郁盛答。

谢鸿铭却不再多说,又闲聊几句乡试的事,金管家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就见他起身道,“本官有些急事要先走一步,二位远道而来,在府里吃个便饭吧。”

“多谢大人厚爱,我们能进来坐坐,已是不虚此行,怎敢再多打扰。既然大人有要是在身,我们父子便先行离去,日后待您得空,再递帖子上门拜见。”林郁盛起身作揖道。

谢鸿铭看了眼父子俩,没再多说,“那好。”

第165章 第 165 章 崇志堂

父子俩跟着金管家走, 撇见好些抬着大红漆木箱的下人。林泽没做声,只是多看了几眼。

到了外院侧门,谢德已经在骡车上候着。

“林老爷、林公子,老奴便送到此处, 二位慢走。”

金管家行礼道。

林泽父子俩回礼。

从侍郎府出来, 父子俩面上并没有什么变化。林泽心里还有股轻松的感觉, 这趟人情往来,总算结束了。

“甜水巷到了——”骡车缓缓停下, 林泽两人听到谢德的提醒,便下了车。

又是一番互相道谢和告辞,林泽站在自家门前,敲了敲门环。

里头的林郁武很快就来开门, 将人迎进屋, “如何?一切可顺利?”

闻声出来的林郁生也露出好奇的神情,三品大员的府邸他们还未曾踏足, 对此难免心生向往。

四人回正厅坐下, 林泽简单说了一下三品大员外面大门的建制,“叔, 京城那些有品级的人用的东西大都有讲究, 你们可以留心一二。”

“哎, 来京别的不说, 这见识肯定能长不少。”林郁武笑道。

“咱们晌午吃什么?”林泽看了看外面日头, 感觉有点饿了。

林郁生略有些意外, 给大伙倒茶的手顿了顿, 偏头问道,“侍郎府没留饭?”

林郁盛与儿子对视一眼,虽然父子俩已经做好无依无靠的准备。

但林郁生二人显然不太清楚, 谢太傅对林泽这个弟子是那么上心。自然地,都会认为到了京城,侍郎大人多少也会对他们照拂一二。

见他爹有些犹豫,林泽想了想,觉得还是要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大家,“叔,侍郎府事多、人也忙。我和爹上门略坐坐,认个门也差不多了。”

“侍郎大人不知道你和太傅大人……”林郁武眉头隆起,低低地问道。

林泽低头撇去茶里的浮沫,抬头微笑道,“叔,侍郎大人能抽空让谢德带我们到侍郎府走一圈,已经给了很大情面。若是普通人,要见他,那是天难地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60-170(第8/18页)

这是真话,虽然这次见面,林泽有点失落。因为谢侍郎没有对他产生好奇,想要了解一番。

林泽不会埋怨侍郎对他们不热情,进而觉得这是个不好的人。

林泽自知现实不是电视剧,就因为你是主角。所以只要是正面人物就一定会欣赏你、帮助你。

反之,只要不喜欢你、跟你敌对竞争的都是坏人。

这是非常荒谬的结论。

谢侍郎今日能亲自接见,还陪了一盏茶的功夫,已经是很给林泽面子。

能不能让人看中,继而把手里的资源投到你身上,必须是取决于林泽有没有这个本事拿到。

谢师相当于给了他这个争取的机会,但谢侍郎手头能扶持的人才肯定非常多。

“盛哥、泽哥儿,你们辛苦了。”林郁武以为父子俩在侍郎府受了委屈。

林郁盛罕见地豪情道,“士农工商。阿武、阿生,咱们要逆天改命,不辛苦怎能行?”

“对了,我们哥俩上午去弄明白国子监怎么走了。”林郁武是个情绪过得很快的人,刚才还有些失望,如今已是慢慢干劲。

林泽给他竖大拇指,“可瞧见考核的告示?”

林郁盛也将目光聚集过来。

林郁武没堂哥认字多,连忙示意他来讲。

“有的,我怕自己有些东西看不明白,找人借纸笔抄录了一份。”说完,林郁生从怀里拿出一张纸。

林泽父子俩赶紧接过来仔细看,上面果然写清楚了考核时间,有三个。

“四月十八,乡试贴榜后已经进行了第一次考核。五月初五是第二次,后面还有一次是六月十二。”林泽轻声把重点读了出来。

看这个像是根据到达京都的不同时间,安排的考核批次。最快那个批次就是京都的考生,早点进入国子监,也能多点时间学习。

这是给京都户籍学子的优惠政策。

第二个时间就是像林泽这种离京城比较远的学子。最后那种应该是留给最偏远或者没钱坐船,选择走陆路的学子了。

“砰砰砰——林大叔在家吗——我是狗儿——”

门外传来有些稚嫩的童声,但嗓音略有些沙哑。

屋里的四人同时看向院门,林郁生起身,“给咱们送柴火的。”

不一会,大家就瞧见一老一少两个人。

老汉手里把着一辆破旧的独轮车,上头堆着整整齐齐的八捆柴火。

小男孩见出来四个汉子,一时间有些害怕。

但买卖还没做成,瞧见熟悉的林大叔,方才又重新鼓起勇气朝院子里的人作揖。

“狗儿见过诸位大人,我和阿爷是来送柴火的。”

林郁生去帮忙搬柴火进来,后面的三人见状跟上。人多力量大,这点小活一人来回两趟就完事了。

老汉和小男娃愣是没碰到一捆柴火,有些手足无措。

“你叫狗儿?”林泽半蹲下去,打量这位衣衫破旧的小男孩。

他身上露出的小胳膊小腿,都有明显的划痕,估计是柴火划伤的。

他身后的老汉身躯佝偻,脸颊凹陷,头发蓬松散乱,臂膀肌肉一块块的,非常清晰。一看就是长期干重体力活,但营养不良。

狗儿往后缩了缩身子,但还是壮着胆,同眼前这位衣衫光鲜、气质不凡的大哥哥回话。

“嗯,谢谢大哥哥买我家的柴火。”

老汉也在林泽看过来时,挤出一丝生硬的微笑。

“不用谢,这是你们劳动成果。水囊还有水吗?我家有井。”林泽见他和老汉满头大汗,嘴巴干涩起皮,微笑问道。

小男孩咽了咽口水,回头看向老汉。

林泽起身回院子里把水壶提出来,“来,你们的水囊拿来接水吧。”

老汉见状,连忙摆手,“公子,可使不得,我们喝点井水就成。”

烧开的水费柴火,都是银钱,老汉不敢平白受人这么大的恩惠。

京都的人形形色色,包括用甜蜜蜜的糖果引诱一个娃儿,到偏僻处把人抓走的。

“井水也甘甜,我给你们打点。”

林泽虽然不明白,但尊重,反正今天的功德+1是跑不了了。

一老一少走的时候,推着空荡荡的独轮车,身上挂的两个葫芦却是满满当当。

“我瞧,京都也不是哪哪都光鲜亮丽。像狗儿这样的,肯定不少。”林郁武关门后,感慨一句。

他们住村里,过得都比狗儿好。在这里无房无地,朝不保夕。

林泽非常肯定地说,“叔,这都不用想。咱们碰上了,有能力就搭把手,别的暂时帮不上。”

“泽哥儿,我跟你说,别看他们人微言轻的,但鼠有鼠道,探听消息估摸可不比旁的差。”林郁武灵机一动,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林泽一寻思,还真是,“能多接触接触。”

林郁盛也表示肯定。

“叔,我和爹准备写信回家报平安,到时候托谢六叔的关系,送回府城,再请老师帮忙送到桃花坪。”这是林泽想到一条比较稳妥的送信路子。

而且这次林泽不仅要给老师和家人写信,还给北山书院的山长夫子和同窗好友写。

这次恩科北山书院不知道有几个同窗参加了,但全都落榜,林泽准备把自己的答案给同窗们参考一下。

林郁盛同两人道,“你们自个儿写吧,咱们这是家书,字写得如何都没事。”

林郁生还行,林郁武有些头大,他是这里头写字最差的,而且好些字会认不会写。

求助的目光落到林泽身上。

“叔,我爹说得对,你好好练练字,咱们纸笔还是有的。”林泽给他打起气。

林郁武……

三天很快就过,五月初五这天的清晨。甜水巷尾一户人家的大门打开,一辆骡车从里面驶出。

林泽父子俩穿得很正式,头戴儒巾,穿青色圆领袍,束蓝丝绦。

“泽哥儿,这衣裳真是俊。”林郁武两边手各拎一个书箱,眼睛不住打量侄子的青袍。

林郁生关上门,笑着说道,“那可是举人老爷才能穿的。”

幽蓝的天际,还有隐约闪烁的星子,月牙悬在山尖。

“国子监在西大街尽头,与北街接壤的鸡鸣山下。哎哟,泽哥儿,叔同你说句实话,我就没见过那么大的地方。国子监的门好似一座城池似的,还特别好看。”车厢里,林郁武比划着,给父子俩描述当时所见。

林泽的好奇心都给他吊起来了,难不成这个第一学府跟故宫一样?

不至于吧。

骡车晃晃悠悠在西大街上行驶着,路边的摊子商铺已经热闹起来,叫卖声不断。

林泽掀起一角帘子看出去,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这个点人最多的是茶坊、肉铺、粉面摊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60-170(第9/18页)

人很多,有做生意的商贾,有骑

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问路的外乡游客。

非常有生活气息。

“盛哥,国子监到了。”林郁生道。

林泽三人以此下车,他们往最显眼的地方看去,隔着还有一两百米,已经能看见晨光中国子监那座巨大的琉璃牌坊闪着耀眼的光芒。

“爹,那是琉璃牌坊吧?”林泽眯着眼,轻声问道。

林郁盛也有些犹豫,实在是不敢相信,“按规制,除皇家宫殿,只有孔圣文庙方可用琉璃牌坊…”

林郁生、林郁武两人完全插不上话,闭紧嘴巴,认真看,仔细听。

等父子俩看够,林郁生才说话,“泽哥儿,我们就在这树下守着骡车,你们安心去考学。”

“好,晌午若没有出来,你们自个儿去附近吃碗面条。”林郁盛叮嘱一句,免得两人饿着也不舍得花银子。

这个时候,已经有十几个像林泽一样衣着的人,大家对视时,会微微颔首。虽然都是竞争对手,好歹气度不能小。

走进了,林泽还看见这座琉璃牌坊不远处,有一座彩色雕像——鳌。

那里有五六个读书人跳起来摸雕像的头部,林泽觉得很有意思,转头同他爹道,“爹,那是干什么?”

“咱们去摸摸。”林郁盛笑了笑,没回答。

林泽走近了,听到那摸雕像的人嘴里喃喃有词。

“希望我今日能顺利通过考核…”

“保佑我独占鳌头,一鸣惊人。”

林泽马上转头看向他爹,竟然是这个意思。

好好好,搞玄学是吧?

别人用跳,林泽够高。轮到他时,垫个脚,结结实实摸了一会鳌头。

林郁盛也很虔诚地摸鳌头,“鳌神保佑我们顺利入学。”

国子监牌坊处有官兵守卫,但林泽等人进去时,并没有人阻拦,只扫一眼他们身上的衣裳。

父子俩不赶随处乱走,只跟着前头的人顺着中轴线的路一直走,约莫十五分钟,来到了告示上所写的集贤门。

接下来只需要往右拐,就能找到今天考核的地方崇志堂。

这也是国子监最基础的班,同样的还有正义堂和广业堂。

往上有修道堂、诚心堂,最高级的是率性堂,到了这个班,就可以开始攒积分,上岸当正经国家公务员。

第166章 第 166 章 入学考核

“咚——咚——咚!”

听到集贤门左右两侧的钟楼和鼓楼报时声响起, 林泽和他爹对视一眼,觉得时间差不多了。

果不其然,崇志堂中等候的五十多人默契入座,林泽父子俩在临窗的一张长条案坐下。

林泽刚才没敢四处看崇志堂的整体布局, 但据宁哥说, 崇志堂有内外班之分, 内班25人,外班20人。

“学生问大人安——”

“问诸生安。”

陈寿之身穿祭酒的从四品官服, 身旁跟着正六品的司业以及正八品的监丞。

三人后面还有五个搬运东西进来的护卫。

在场的这批学生,基本都不认识走在最前头这三人的身份,但大家很默契地统称大人。

邓祖渊同祭酒陈寿之投去一个眼神,获得对方默认后, 方才往前走两步, 朗声说道,“这位是国子监祭酒陈大人, 旁边是司业汪大人, 吾乃监丞邓祖渊。”

林泽等人听完,连忙起身行礼, 趁机好好记一记这三人的姓名官职和外貌特征。

祭酒陈大人属于国子监的校长, 最高行政领导人。

下来第二位是司业汪大人, 属于副校长。祭酒不在国子监, 他会代管学校一切事务。

另外这位邓祖渊监丞是属于现代教导主任的职位, 纠察国子监这所学校师生的行为举止。

陈寿之回礼, 示意大家坐下, “诸生远道而来,赴京求学,你们都是各府举荐而来的优秀人才, 望日后在国子监也能成为典范。”

祭酒说完后,司业汪明源也说了几句话,主要是讲考核方式,“此次考核内容皆为祭酒、司业两位大人临时出题,共两道。试帖诗一首,策论一篇,时间是两个时辰。”

林泽听完,压力还是挺大的。试帖诗跟平时做的还不一样,属于考试应用型,要像八股文一样按照特定的韵脚,即五言八韵。

全诗必须以仄起格,意思是第一句的前两个字用仄声,第二句前两个字用平声。

每韵上、下两句为一联,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 七联“后股”,结联“束股”。

每联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转、合。

而在这样严苛的格式要求下,他们还要在内容表达上做到切合题意,且有文采突出,不落俗套。

又是一种要求带着镣铐起舞的事。

林泽在乡试中没遇到这类题,但他从考童生前就接受这种试帖诗的训练。虽然有点意外,但还能应对。

最后是监丞邓祖渊又补充道,“本次考核录入崇志堂外班学生共20人,内班弟子25人。你们第二批按照录取名额外班录用10人,内班录用12人。榜单将在五日后,张贴于国子监持敬门外墙处。”

当林泽等人做好准备后,有两个护卫就开始发放答卷和试题,另外两人给每个考生发干粮。

等所有人领取到试卷后,祭酒陈寿之就示意一旁的助教点燃线香。

“叮!叮!叮!”

磬声响起,大家马上开始埋头做题。

林泽这两日跟他爹反复做题,虽然不知道国子监会出什么类型。但按照往年的考题类型来准备,跟科举的大同小异。

除此之外,还会根据看到的某句圣贤之言进行辩论。完全遵守儒家思想,理不辩不明,越辩越清晰。

林泽低头看题,手边慢慢磨墨。第一道试帖诗的题目出自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以‘阴阴夏木啭黄鹂’为题,按照试帖诗韵律写内容。

林泽根据自己总结的学习技巧,破题和承题两股中,直接把命题的用字拆散分布在第一、二联内。

第一联把命题的用字抽用了一部份,所以称做破题,因为是起了破整的作用。

第二联则将所余各字凑合上去,所以又称做承联,因为起到了完整的作用。

于是,林泽把“夏木”抽出来,组合出第一联破题前半句句——长夏千章木。

第二句则是抽出‘啭鹂’,写出这一联的后半句——浓阴百啭鹂。

有了开头,后面林泽很快就沿着思路往下写。后面内容没有前面两句那么有技巧性了,林泽都是以规定的韵脚和格律去填内容。

万事开头难,总结出技巧后,这个试帖诗就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偏爱我的疯批攻HE了[重生] 后悔亲了冷淡老公 害群之马 当真千金是玄学大佬 带着小夫郎卖饼考科举 暗恋症候群 岭南小厨娘 阔太下午茶推理时间[民国] 二婚后她惊艳香江[六零] 雪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