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20-230(第1/17页)
第221章 第 221 章 出手教训
在桃花坪诸位父老乡亲, 望眼欲穿地等待水泥圆凳彻底凝固的这三天里。林泽在当天下午已经和多福、石头三人驾车前往北山书院。
“泽哥,咱们去北山书院,今晚能到吗?”车厢里,抱着暖炉的石头问道。
“得四个时辰, 今日到不了, 如今天气太冷, 路上有些雪还没化,走不快。咱们今晚找个脚店歇一歇, 明日一早继续赶路。”林泽道。
北山书院这段路他和多福都很熟悉,坐车最少八个小时,他们刚才出发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今天只能走一半。
一月份还很冷, 他们不必急着一天走完。晚上赶路也有一定危险性的, 林泽觉得安全为上。
“好。”石头把暖烘烘的手掌贴在被风吹红的脸颊。
“衣裳不够暖吗?我的行李还有件袄子和狐裘。”林泽一边说,一边转头向后, 去找到装这两件衣服的包袱。
“泽哥, 你不用找,我行李还有件棉袄子, 真不冷。”石头赶忙阻止道。
石头把行李塞回去, 再次解释道, “泽哥, 以前和爹寒冬腊月进山打猎, 雪都能淹没膝盖, 有时候我们在山里要待好几天才能出来。赶车那点冷, 我这身皮肉可不怕。”
林泽坐直身体,拢了拢身上银灰色的兔皮斗篷,两手抱着铜制的暖炉, 打量石头那张五官相当立体的脸,“石头,我发现你其实长得很俊,就是黑了些,不仔细看不清楚。以后多吃饭、多吃肉,还能长高些。”
石头是第一次有人说他长得俊,而且还是神仙似的泽哥说的话,黝黑的脸有些发烫,“泽哥,你、你才长得俊。周遭哪个不说你跟画里走出来似的。”
石头说完,还不好意思了。但他确实说的是心里话,泽哥面白发黑,身姿挺拔。
听他爹说,泽哥的眉眼很像那位去世的婶子,让人看着很舒服。
石头觉得,泽哥得其他五官跟盛大伯很像,面无表情时,让人感到冷峻、疏离。
“你要是多去外头见见人,就晓得全是画里走出来的。”,林泽失笑道。
他其实比较喜欢猛男款长相。奈何原身小林秀才除了身高一米八之外,其余都跟猛男不沾边。
现在十七岁,五官已经基本定型,林泽有仔细打量过自己的长相。
五官中鼻子很立体,估计是混了边境地区的高鼻梁基因。加上嘴唇比较薄,线条轮廓清晰,不笑的时候会显得整个人非常疏离冷漠。好在柔和舒展的眉眼中和了这股冷硬。
越是没有就越想要,林泽现在将关注点放在肌肉线条上,势必要把肱二头肌和腹肌练出来。
石头不想管别人长得怎么样,反正泽哥在他心里就是最好的,“泽哥,你可以教我学学《千字文》这本书吗?我上次跟私塾的夫子念到‘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林泽正好想打发时间,零食他也不是很爱吃,睡觉也睡不着,“好啊。我先问一下,你晓得这句话的意思吗?”
根据林泽的印象,这年头的启蒙夫子很少讲解句子的意思。反而是喜欢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死记硬背,听说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毕竟走科举之路,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很难坚持下去。
不过石头显然不是几岁的孩童,也不需要走科举。给他讲讲句子的意思,让他不仅认识这些字,还能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石头摇摇头,“夫子不曾说,我也不晓得。”
林泽明白,开始给他从头讲解,“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说的是黄金产自一条名叫丽水的江里,美玉来自叫昆仑的山里。”
石头惊诧地问道,“泽哥,书里说的是真的吗?有人若是找到丽水和昆仑,岂不是富贵无边?”
林泽笑道,“这些都是朝廷的,可不能让人随意去挖。”
石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一双黑溜溜的眼睛认真看着林泽,听他继续说。
林泽真是体会到了,当老师遇见爱学习的学生是种什么体验,完全停不下来,无法拒绝那张求知好学的脸。
半个时辰后,换多福进来,他在外头驾车时,也听见了里头讲学的声音。
但是他没有主动让泽哥给他也说,因为多福觉得,讲那么久,人也是会累的。
反倒是林泽主动开口问道,“多福,你不是学到《论语.雍也》了吗?要不要哥给你也讲讲?”
多福眼睛一亮,“嗯。”
林泽很满意多福的进度,虽然大家都是差不多上学的时间,但是多福却是比石头他们学得快。这一点,老爷子以前给他写的信中,有提到过。
大半年能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把《论语》学到第六章,已经证明多福是个很好的学习料子。
当然,多福属于全职读书,家里还有沐姐儿给他开小灶,大半年背熟这些书是可以的。
石头属于半工半读,加上没什么天份,两人的差距就非常大。
有时候想一想,多福以前生活在白云村,那个遍地都是慢性重金属中毒的人,竟然脑子还这么灵光。
林泽都觉得他是不是产生抗体了,不然真是很难解释得清楚。
这一次带多福去京都,林泽父子俩打算把他送去私塾念书。
京城的教育资源比桃花坪这边好上不知多少,看看多福能走到哪一步。
“《雍也》含三十小章,其中涉及‘中庸’与‘恕’之说……”林泽开始从头讲起。
这一讲,又是一个小时。
骡车晃悠悠地前行,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下来。林泽也停下来,掀开一角帘子,“快到西水镇了。”
约莫一盏茶之后,骡车渐渐停下来,林泽再次掀开帘子,看见外头已经不是野外的景色,而是西水镇的城门。
林泽把文书递给外面的多福,等会进城要给官差们查看。
“泽哥,西水镇是不是在过什么节?好多人。”石头一直往外看,很是新奇。
“应该是。”林泽刚才也看见了,现在还没到元宵,各地风俗不同,这里热闹也是正常。
“文书!”外面传来官差们不耐烦的呵斥声。
车厢里的石头飞快放下窗帘,下意识有些紧张。
林泽闭目养神,背靠后面的行李卷。
很快,就听见外面传来更大的声音,“请大人恕罪!卑职不知是大人车驾,多有搅扰!”
骡车继续前进,石头转身看了眼淡然处之的林泽,心里默默记下这次的事。
镇上人多,骡车走得比较慢。等多福找到一家比较不错的客栈时,林泽进空间看了眼手机,已经是晚上六点多。
“泽哥,你瞧这家客栈如何?”多福问道。
“嗯,辛苦你把骡车牵去后院,再给弄点草料和水给骡子吃。我们去里头等你。”林泽安排道。
这家客栈位于比较中心的地方,看前面的街道很宽,人流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20-230(第2/17页)
也多,便可知晓。
依照林泽的认知,这种客栈可能会贵点,但安全性是比较高的。
“好。”多福二话不说,就随着店小二牵骡子往后院去。
林泽示意石头跟上,两人快步进客栈里面。
“两位郎君住店还是吃饭?”另一个店小二热情迎两人进大堂。
林泽迅速大量一圈,新年氛围还很浓郁的客栈一楼大堂里,坐了十来个人。
中间有个类似舞台的地方,还有两个年轻的男女在弹唱,看长相应该是兄妹。
“劳烦小二哥,我们住店吃饭。还有空房吗?”林泽问道。
“有的有的,您请过来。”店小二见这是个要在店里花不少钱的,更加卖力表现。
林泽两人随小二来到柜台这边,正在打算盘的掌柜是一位中年妇人,左右手上戴了两个银戒指。
“哎哟,好俊俏的郎君,可是准备去县城的书院念书来了?”女掌柜收好账册和算盘,笑眯眯地打量林泽。
女掌柜嗓门挺大,大堂里吃饭的人都忍不住往这边看,到底是多俊的郎君。
林泽注意到这个动静,趁着跟掌柜说话的时机,身体侧了侧,背对着后面的目光。
林泽行了个读书人的礼,顺着她的话道,“店家谬赞,小生正是准备前往县城求学,途径宝地,暂住一晚。”
女掌柜见林泽极有礼貌,说话也好听,心里更高兴,“哪家书院啊?啧啧,真好。”
林泽微笑不言,将话题扯开,“劳请店家为我们开一间中房。”
女掌柜的也不生气,还是乐呵呵道,“中房客满,我这还有间上房,给你们住了。”
财不外漏,林泽装着好像有些为难,“不知下房还有吗?”
女掌柜耐心解释道,“放心放心,老娘只收你中房的钱。这个时辰,又是刚完过年,没什么人住店的了。李三,带郎君去吧。这大冷天的,回屋里炕上暖暖身子,莫要冻坏了。”
林泽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在古代靠外表得到了这种好处。
林泽正想顺水推舟,今晚住上房,不过钱款会照上房来付。
身后却传来大笑声,“好你个孟大姐,莫不是看上人家,要给自己招赘吧!”
其他认识或不认识的客人,便都跟着起哄,“哈哈哈哈!”
石头拳头都握紧了,一双眼睛狠厉地盯着一开始说话的那个尖嘴猴腮的男人。
孟掌柜两手叉腰,从柜台后大跨步走出来,“老娘不喜欢人家俊俏小郎君,难不成看得上你个瘦猴精?嘴巴不用来吃东西,就滚出去,少在这叽叽歪歪,耽误我做买卖。”
一般人听到这话,已经坐不住,偏偏这男的还嬉皮笑脸回嘴,“这不是人家小郎君瞧不上你吗,倒贴钱给人家也不成啊。瘦猴精的好处你以后就晓得了。”
在场的男人,全都发出莫名的笑,“瘦猴,细说好处二字,哈哈哈”
‘倒贴钱’这三字让孟掌柜一下子就气上心头,想起她死去的男人,顿时就要过去将人轰出去。
林泽快一步,向前同孟掌柜道,“我瞧这位…大叔,像是对我有些话说,我去听听他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说完,林泽将身上的披风解开,交给石头一并拿着。
真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到这种恶心的人,林泽以前不好惹事。现在还不敢出手,那科举读书的苦就白受了。
在场的人见林泽站出来,又被他的举动吸引注意力,一时就没人继续说刚才“好处”的事。
瘦脸男人见林泽一个人走过来,刚开始还有些吃惊,因为林泽比他高一个头,乍一看有些压力。
很快他就淡定下来,同身边的两名同伴递了个眼神,冷笑着看林泽走来,嘴里说道,“原来还是个有气性的,你这弱不禁风的小白脸,可别冲动了。万一不小心伤着自己,别怪大哥不提醒一句。”
林泽微笑着走来,坐在瘦脸男旁边的一桌人见他不像是有什么威胁的,也是一脸看戏的模样。
石头想了一下,还是轻步跟上。孟老板回头去拿了根鸡毛掸子。
林泽站在三人前面,视线落在瘦脸男身上,居高临下冷冷道,“报上名来。”
瘦脸男被林泽这话激怒,在这么多人的目光中。他就算知道林泽是个读书人,也可能有功名在身。但冲动之下,哪还顾得了那么多。
况且后面的孟老板看着呢,自己刚才又说了那样的话,这时候怂了,在这个女人跟前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瘦脸男人最后的理智就是打了人,大不了跑出去躲一阵子,林泽一听口音就不是本地人。
想到这里他的胆子便大了起来,瘦脸男毫不示弱地站起来,两手抱臂,“老子卓明!”
林泽二话不说,一拳往他脸上挥去。
卓明反应也很快,偏头往旁边躲去,他身旁的两人往远处躲去。
另外看戏的那桌人,见这边动真章,赶忙逃遁远离。
孟掌柜害怕林泽出事,急声喊道,“住手!住手!瘦猴你要敢打人,我饶不了你!”
瘦猴半句不停,见林泽敢出手,马上伸脚往林泽腹部踢去。
林泽一边退后,同时趁对方抬脚到最高点,用手肘猛地击打在他的脚上。
卓明脚上受到重击,身体就站不稳,下意识曲身。林泽趁机一脚甩在他肩膀上,把他直接踹飞出去,摔在桌上。
碗筷噼里啪啦往下掉。
“啊!”卓明吃痛惨叫。
林泽也退了几步才稳住身型,不等对方反应过来,拎起一张凳子,卡在他的脖子处,低头微笑道,“我这个小白脸,可还满意?”
旁边的人都看呆了,连台上唱曲的兄妹俩也不唱了,只一个劲往林泽这边看。
孟掌柜捂着嘴,手里的鸡毛掸子掉在脚边。
石头心里一松,飞快赶到林泽身边。
卓明还要挣扎,林泽加大压在凳子上的力气,冷声道,“根据本朝律
例,你调戏良家妇女,杖责四十。侮辱我,该判黥刑。”
卓明还没反应过来,而周围有个华服男人惊呼,“什么?判黥刑!您、您是…”
后面的话已经不敢说,只有他知道,侮辱朝廷七品及以上命官方才被判黥刑,想到这里,男人连忙朝林泽弯腰作揖,“草民失言,多有得罪!”
这话一出,大堂里的人都明白过来,眼前这个文弱的书生,来头甚大。
卓明那两个同伙已经跪下来,瑟瑟发抖。说话的那人可是本地有名的大商人,能耐大,见识广。连他对林泽都是那样的作派,他们可不怕得要死。
卓明已经抖得说不出话来,眼里涌出一股一股的热泪。林泽这样大的来头,只怕杀了自己,也是顺手的事。
“店家,您瞧着如何处置此贼?”林泽问道。
孟掌柜看看林泽,又看看那边眼泪口水直流的卓明,小步挪到林泽几步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20-230(第3/17页)
,两手交叠,屈膝行礼,“小、草民见过大人。您做主便好。”
林泽温声道,“他侮辱你,这事因我而起。您是名声受损的一方,此事您来做主。”
孟掌柜见林泽没有开玩笑,心里触动很大。这样的话,她何止听了一次两次?
一个寡妇撑着这间客栈,整日抛头露面,哪里还有什么名声。
可这是第一次有人为了这样的话,替她出头。告诉她,这种侵犯她名声的行为,要受到惩罚。
虽然不知道林泽是什么身份,但孟掌柜清楚,肯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孟掌柜思索再三,又看被压在凳子底下的卓明不停给她求饶。
卓明见状,压着哭声求道,“救救我,孟大姐!以后给你当牛做马,再也不敢嘴贱了!救救我…”
孟掌柜一咬牙,再次向林泽行礼,“既然大人说他最对不起的是我,那边杖责四十如何?就不必送去衙门,在这里您看着打完板子。”
林泽理解孟掌柜不想闹大,低头看了眼卓明,“瞧,你运气挺好,遇到如此心善的掌柜。”
林泽松开凳子,走到一旁的空椅子上坐下,朝那两个同伙道,“你们俩去拿棍子来打。”
“是是是!”两人连滚带爬跑去后厨找来两根擀面杖。
“啪!”
“啪!”
林泽一直看着,打到够四十次。他心里大致有数。衙门那种板子打四十次,这个人就得废。
擀面杖嘛,教训他刚刚好。
“若是送你衙门,四十杖责,你不死也残。日后嘴上留德,若是碰到旁的,你命就没了。”林泽最后道。
卓明听完,眼中迸出一股感激之色,他知道了林泽的意思。今天长个教训,总好过来日丢了命。
“卓明多谢大人!”
喂完马的多福见石头一直不来喊他,便请店小二帮忙看一会卸下来的车厢上的行李,从后院来到大堂。
“泽哥!这是怎么回事?”多福惊叫道。
“没事,咱们去歇息吧。劳请店家送些吃食进来吧。”林泽起身道。
“好的好的,您稍等。李三,请大人到上房歇下。”孟掌柜急忙道。
石头拉过多福,两人跟在林泽身后。
店小二将人送到屋里,又换上一壶热茶,恭声告退。
坐在客房的炕上,林泽给自己倒了杯茶,自我评价:身手大有长进。
以前一直跟他爹和两位族叔出门,碰到这种事,根本不用林泽动手。今天也算测试一下,自己科考后这段时间的努力成果了。
睡觉前,林泽叮嘱石头和多福,回家不要对别的人说起这事,免得平添担忧。
石头两人自然是没有不应的,他们哪里敢不听林泽的。
在客栈休息一晚,翌日,林泽三人赶往安阳县。
临行前,孟掌柜连声道谢,给林泽送了一大篮子吃的喝的,并邀请他们以后一定要再来。
第222章 第 222 章 拜访师友
林泽三人从西水镇出发, 继续往安阳县城前进。太阳出来后,赶车的人也没有那么冷了。
路上的时间依旧是在教与学中度过,林泽是彻底过了一把当夫子的瘾。
到了中午时分,高大的安阳县城墙便出现在三人面前。
用林泽准备好的身份文书顺利进城后, 林泽三人直接去以前第一次来时住的老杨家脚店。
刚来到门口, 正好碰见拉着一板车东西从外头回来的杨大郎, 对方一眼就认出林泽,“小的见过林大人!”
林泽也挺意外, 没想到杨大郎眼神这么好,“大郎哥,莫要客气,今儿拜访北山书院的恩师, 顺道想进来向杨大叔和你们安好。”
杨大郎见林泽竟然这么有心, 脸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屋里捧着托盘给堂里客人送面条的杨二郎听见声音,往门外望去, 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赶忙回头喊柜台处的爹,“爹!三郎的同窗, 那位考上榜眼的林大人来了——快出去迎一迎!”
杨大叔一张老脸全是笑意, 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 飞快迎出去。
店里的客人听得, 每个人都好奇地看向门口, 有的甚至站起来, 往这边走近瞧。
林泽见到这位熟悉的老人家, 心里很高兴,同杨大叔见礼道,“大叔, 新春吉祥。许久不见,您老身体如何?店里的生意兴隆与否?”
后面的多福和石头跟着见礼,“大叔好。”
杨大叔哎哎地不停点头,朝林泽鞠躬回礼,“多谢大人关怀,老头很好,店里的买卖也好。你们快请进!”
杨大郎拉着板车,带多福往后院去安置好骡车。
林泽和石头随杨大叔往里走,一进大堂,在场的人全都起身向林泽见礼,“我等问大人安——”
林泽不知道自己在安阳县这么出名了,心里隐隐有点后悔,专门来老杨家脚店转一圈,“诸位乡亲不必客气。”
杨大叔看出林泽不大喜欢这样的事,便提议道,“大人,咱们往后院去可好?那里头没什么外人,都是我们家自己人。”
林泽点点头,“好。”
进了后院,林泽就瞧见杨大娘在水井边清洗碗筷、蔬菜等。旁边有张小凳子,上面坐着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子的小姑娘,正是小葫芦。
“小葫芦,杨大娘。”林泽走过去,笑着道。
杨大娘停下手里的活计,热情招呼道,“可真是贵人来了,等会大娘给你们做拿手的面条啊。”
林泽含笑应道,“可不是想您老和杨大嫂的手艺了吗?”
这话把杨大娘哄得很是高兴,手里的碗筷先放一边,抓紧时间洗旁边菜篮子里的新鲜蔬菜,准备一会就拿去灶房给林泽做几道菜。
小葫芦站起身,快步跑过来,窝在杨大叔的腿边,脆生生道,“是大哥哥!阿爷,这是不是三叔经常说的那位很厉害很厉害的大哥哥?”
杨大叔慈爱地摸着孙女的头发,笑呵呵道,“是啊。你以前还吃过大哥哥给的糖,不记得了?”
小葫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林泽从怀里拿出一个精巧绣花小袋子,弯腰递给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说话时声音也不由自主温柔起
来,“新年好啊小葫芦,哥哥又给你带糖果了。”
小葫芦眨巴着圆圆的眼睛,没有敢去拿,而是仰头看爷爷。
杨大叔点点头,小葫芦才接过林泽的袋子,“谢谢大哥哥,小葫芦祝你新年好!”
杨大叔弯腰将孙女抱回刚才的小凳子上,“跟阿奶在这玩。”
林泽随杨大叔走到他们自家人住的一间屋子里。
“大人请坐。”杨大叔恭声道。
“您请。”林泽回。
两人落座,石头和后面进来的多福以及杨大郎分别坐两边的椅子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20-230(第4/17页)
“大叔,不知三明兄可否在家?”林泽喝一口杨家的热茶后,便直奔主题道。
杨三明也就是杨思,三明是他的字。
“哎哟,可真是巧了,他昨儿刚回书院念书去了。也是受到您的影响,今年想要报考北山书院的学子特别多。他同我们说,要早早去书院温书,在家便容易分心了。我和他大哥昨天一早送他去的书院,没想到号舍里已经不少学子都回来了,大家受您的事迹所鼓舞,愈发勤奋苦读。”杨大叔道。
林泽明白了,难怪还没到书院上课的时候,进门这么久都不见杨思,原来是提前去书院学习。
“三明兄定然能学有所成。”林泽道。
他要去北山书院,到时候自然会见到杨思。就是不知道温庭山、雷宗荣、刘一阳、卢桂等书院读书时结识的好友在不在。
“多谢大人吉言,您几位想必都还未吃饭吧?要不就在老叔这将就一顿?你大娘和大嫂子都在忙活了。”杨大叔问道。
“大人、爹,我去瞧瞧娘那边怎么样了?”杨大郎起身说道,他担心林泽赶时间,不在他们家吃饭,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林泽专门进来,若是他们连顿简单的饭菜都没有招待上,是非常失礼的。
“那林泽便厚颜在大叔家吃一顿了。”林泽拱手道。
杨大叔见林泽愿意留下来吃饭,心里更开心,陪着林泽闲聊家常,或是说三儿子念书的事。
约莫十五分钟后,杨大郎便用托盘端来三碗热腾腾的面条。
细面揉拉出来的面条,麦香扑鼻,均匀地浸在金淡黄色的汤底里,上面卧着两个鸡蛋,并一撮绿色的葱花点缀。
杨大叔请林泽去饭桌那边用餐,林泽请杨大叔也一起落座。
不一会儿,杨大娘端着两个碗进来,“大人,自家做的咸菜和酸萝卜,您尝尝。”
林泽起身相谢,“大娘,您和嫂子快别忙活了,我们吃这些够饱的了。”
杨大娘用深灰色的围裙擦手,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你一定要吃饱,怕耽误你时辰,不好去做些别的好菜。想着你以前来家里,咱们那一次给你做的也是一碗鸡蛋面。”
林泽含笑道,“可不是,我就爱吃您和大嫂子做的鸡蛋面。”
杨大娘看了一圈众人,招呼道,“那我先去忙,老头子,你好好招待咱们家的贵客。”
杨大叔笑道,“这还用你个老婆子多说。”
林泽等她转身出了门,方才坐下吃面。
三人也确实饿了,十分钟不到就把一碗面条连汤都吃干净。
小息片刻,林泽起身告辞道,“大叔,多谢您的款待,我们还要赶去北山书院,就不叨扰了。”
杨大叔知道林泽有事在身,也不多挽留,送林泽出大门。多福和石头从后院马棚里驱车绕到前门。
临走前,林泽从车厢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见面礼,“叔,新年好,祝您老身体康泰,生意兴隆。”
杨大叔推迟一番,方才收下,站在门前目送林泽他们的骡车走远。
从安阳县县城去北山书院,约莫二十分钟的行车时间。林泽在车厢里靠在行李卷上闭眼休息,吃完饭还是容易犯困。
晃悠悠地骡车上,林泽迷迷瞪瞪的感觉要睡着时,外面驾车的多福敲门提醒道,“泽哥,书院到了。”
林泽一下子精神起来,掀开帘子看去,果然是高大的北山书院山门,连旁边的八角凉亭和大柳树都是熟悉的模样。
石头是第一次来,很好奇这所县里极有名气的大书院,凑在一旁不停地四处看。
到了山门前,林泽下车同守卫大爷问好,“大爷——”
在竹编藤椅上晒着太阳打盹的老汉听见有人喊,才慢悠悠睁眼,“嗯?”
林泽又凑近一些,“您老安好啊?我是林泽,来看望山长和恩师的。”
老汉终于看清楚林泽的脸,连忙起身道,“竟是咱们书院的大名人啊!快快请进,我这就给你开门去。”
林泽让他慢点,自己不着急。
老汉把门打开,“山长和好几位夫子都回书院了,晓得在哪不?”
回到车厢的林泽,趴在窗户上笑着道,“晓得晓得,在集贤阁或者后面的半学斋。”
老汉挥手,“是嘞是嘞,山长瞧见你来,一定高兴。”
林泽也朝他挥手,多福来过北山书院,也知道集贤阁在哪。
约莫十来分钟,骡车停在集贤阁前,林泽下车整理仪容仪表。让两人在这看好车,他带着礼物进去。
集贤阁里还是熟悉的孔子石壁浮雕,两边是各大先贤大儒的画像,林泽见这里没有人,继续往里走。
来到后面的半学斋,也就是山长和各位夫子的住所,刚从角门出来,就看见廊下捧着书卷低头走来的大师兄温庭山,“师兄!”
温庭山猛地一抬头,眼里全是意外和惊喜,他快步跑来,“林泽师弟,你怎么来了?”
两人握着手,一个劲地互相寒暄。
温庭山道, “听闻你高中榜眼,我们所有人都高兴极了!年前县里给你送去喜报,县尊大人还亲临我们书院,盛赞山长和夫子们授业有道,育人有功!”
林泽道,“上次报喜宴席没有来书院请诸位恩师和同窗们一起共贺,林泽心中有愧。”
温庭山道,“书院那时还没放假,正值年底考核之时,确实抽不开身,你不必自责。且咱们山长说了,你只要有空,定然会来的。”
林泽重重点头,“是,我会回来的。师兄,山长和夫子们在吗?我想拜见他们。”
温庭山道,“都在呢!跟我来。”
林泽跟上,穿过回廊来到半学斋临窗的一间茶室,几位师长正坐在蒲团上饮茶交谈。
“夫子!你们瞧是谁来了?”温庭山敲门进去后,朗声笑问。
正对门的吴序一眼就看见立在门口的林泽,人一下子站起来。旁边的李临序、王守光、石敬三位夫子跟着起身往后看。
林泽进屋,站在几位恩师面前,郑重作揖行礼,“北山书院学子林泽,拜见诸位恩师!”
吴序老脸笑成一朵花,三位夫子亦是欣慰欢喜异常,“快快起来!”
林泽走近几位夫子,眼中含泪,“山长、李夫子、王夫子、石夫子。”
过往在北山书院求学的记忆如放电影般,一幕幕闪现在林泽的脑海中。
第一次上王夫子的《大学》,严格的王夫子因为林泽答不完整‘於戏,前王不忘’这句话的出处,被罚抄《诗经》这个篇目二十次。
林泽从此在对待学问上,更加谨慎细心。原本来北山书院是抱着随便学一学的心态,因为那时候林泽已经加入陈辉鸣的队伍,觉得入编的事情非常稳了。
还好林泽没有真的放弃科举入仕,真正学习了正统的儒家文化和了解相关知识背景才知道,从龙之功入朝的危险有多大。
还有石夫子那种边游山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20-230(第5/17页)
水边讲《春秋》的独特教学方法,让林泽学会了深挖文中的细节。
通过一个简单的记时方法,看出周王朝面临分崩离析之时,哪些诸侯国已经不尊崇周礼,而孔子的态度也可以从文字中看得非常清楚。
……
在这里的几个月,林泽有太多的回忆。
仅仅一年多不见,在这里信息传递很慢的时代,林泽这次回来,有种半辈子过去的恍惚感。
这一次回来后,下一次不知又是何年何月了。
吴序握着林泽的手,也是感慨万分,这个
学生当初收得勉强,等离开时,又极为不舍。
“好孩子好孩子,快快坐下。”吴序拉着林泽去矮桌那边的蒲团上坐下,教了一辈子书,最有出息的学生竟然也是最有心的那个,怎能不令人动容。
三位夫子见林泽是一个如此性情中人,更觉难得。
吴序转移话题,免得他一把岁数忍不住落泪,“跟我们说说你后面参加科考的事吧?”
坐在林泽另一边的石夫子给林泽倒了杯茶,“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林泽多谢后,端起茶杯一边喝茶一边收拾好情绪,然后向夫子们缓缓说起科考的经历。
第223章 第 223 章 深情厚谊
等林泽大致说完这一路的科考历程, 已经是一个小时后,桌上杯子里的茶水也续了四五遍。
吴序和在场的人都听得很认真,随着林泽的诉说,大家时而忧心时而大笑。
“没想到你这一路竟然如此波折, 得亏你还是个安静的性子, 不爱出去外头以文会友。若到那些个风月之地时常转转, 可不得更曲折离奇。”石夫子看向林泽,意有所指, 希望自己这个学生能听懂言外之意。
林泽微微颔首,回应石夫子的话。他也是怕了,自认为已经非常吸取电视剧地经验,轻易不出门, 每天都是家里——国子监, 两点一线的日子。
谁想到就这样都发生了不少事,真要是放学再去别的地方闲逛、看看风景, 都不知道会发生多少意想不到的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