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6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50-260(第1/15页)
第251章 第 251 章 寺规森严
想了许久没想明白的林泽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吃过斋饭, 林泽三人已经整装待发,只等空观、空明两人就可以启程前往感天寺。
空明款步前来,不卑不亢告知道,“慧安师弟, 今日只怕要你们先行一步。空观和我还需在此地多停留两日。”
林泽下意识就想说自己可以等等, 但是很快他就明白这是一个推辞的借口, 空观、空明两人不愿意带他们三人去感天寺。
明白了这些,林泽面上仍是没什么表情变化, 只语气上有些遗憾道,“既然两位师兄尚有要事在身,慧安自行前往便好。”
空明微微颔首,挺拔的身型慢慢消失在梁家的院子里。
林泽放下合十的双手, 朝邓十九和孟通道, “咱们这就去向梁施主辞行吧。”
邓十九和孟通虽然念的书比林泽少,但人情世故这方面是看得透透的。那两个感天寺的和尚摆明瞧不起他们, 旁的都是借口。
林泽三人去向梁族长告辞时, 被告知他有事已经出去。接连碰软钉子,林泽心态依旧稳当, 径直牵着马往外走, 来到梁家大门外。
林泽示意邓十九和孟通跟自己一起面向梁九升的屋子低声念诵了一段祝福的经文, “阿弥陀佛。”
林泽含笑骑上马背, 在山间缭绕的晨雾中离开了连水村。
“师傅, 您好像从昨晚开始就一直有心事, 是因为那两个秃驴不痛快?”孟通倒不是生气被人轻慢, 这种事他早就应对得游刃有余。孟通只是担心林泽,清流文人心气高,被那两个和尚弄得脸面挂不住。
邓十九听完也转头看了眼林泽, “师傅,回头等
事情办完,我把这两头秃驴宰了。”
林泽控马将速度慢下来,目光在两人脸上略过,“你们俩关心我,为师很高兴。但是,现在要时时刻刻记住我们的身份。什么秃驴,这样的话不可再说。为师再说一遍,即便佛门有许多人是罪恶滔天的,但佛门教化百姓向善的功德不可被忽视。我是灵塔寺的慧安法师,你们俩是我的弟子——”
“修善。”林泽的视线停在邓十九身上。
“修明。”林泽又看向孟通。
邓十九和孟通两人神情一凛,顿时两手合十郑重答道,“阿弥陀佛,弟子铭记师傅今日教诲。”
林泽见他们态度端正后,目光看着前面曲折的乡村小道,“空观、空明一直在打量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不晓得这是出于何意。”
孟通和邓十九听完后开始冥思苦想,师徒三人沉默地自己琢磨了一路,愣是没有一个开口说出点什么道理。
从连水村到古阳县,林泽他们负担轻骑马赶路花了两天时间。
来没进入古阳县,林泽就看到了不少的僧人。或是烈日下赤脚的苦修僧人,也有敲门寻求布施的行僧。
古阳县的繁华让林泽觉得不输他们安庆府的府城,而这里的佛教文化特别浓郁。像林泽这样的僧人找人问路,每个人都会很热情地告知,还会给他们一些布施。有些人手里实在没拿东西,就会从钱袋里拿出几文钱给林泽。
林泽仔细看了一路,脑子里那个困扰好几天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我好像知道空观他们看什么了。”林泽走在古阳县的街道上,顿悟似的朝孟通和邓十九道。
“师傅,是什么?”孟通也很好奇。
“你们注意观察,穿着感天寺僧袍的和尚走路、站姿都很有规矩。走路时四平八稳,不会四处看。站立时身姿挺拔、头和脖颈挺拔。但是我瞧见一些像咱们一样云游到此的僧人却没有这样规矩的作派。”林泽低声同两人分析道。
“那、那看来是感天寺这样的大寺庙规矩多,我以前所在的山寺并这些讲究。”邓十九忍着没挠头,他是已经正经出家过的人竟然对这些一窍不通,如今假扮和尚都不够像,让他颇为尴尬。
“看来咱们要去感天寺先好好学学佛门规矩,我也不懂那些,只能说学经书有些心得。”林泽决定早点去感天寺,这座寺庙如果规矩特别严苛,他们要摸清楚底细估计要不少时日,而且难度也会增加。
“师傅这个您放心,即便是大寺庙能参透经文的人也绝对不多。您是文曲星下凡,定然与我们这些榆木脑袋不同。”孟通很笃定道。
要是经文那么好学,那京都里可不人人都能成佛了?实际上据他所知,能够格给那些大人讲经的和尚并不多。孟通陪着太子是听过几个高僧讲经的,他觉得林泽与那些人有相似之处。
“可不敢说这样的话,我也只是想留在感天寺。”林泽摇头道。
三人不再多言,根据路人的指引来到位于古阳山山脚下的感天寺。
这座寺庙实在宏伟壮观,大大小小的殿宇、禅房等建筑布满整座古阳山。林泽目测,一个人光是步行走完所有的殿宇都得好几天。
山脚下是一条宽阔的石阶,蜿蜒通向半山的殿宇。两边是枝叶繁茂参天古柏,在石阶上撒下一片清凉的绿荫。
山上传来悠扬、古朴的钟声,回荡在古阳山间。感天寺的香火非常旺盛,石阶上信徒、香客络绎不绝,山上殿宇前香烟袅袅。
林泽沿着石阶一直走到半山腰,从山门进入,再绕过正殿来到专门接待外地僧人的云水堂办理相关手续。
两位一老一少的感天寺僧人在堂内正在写着什么,林泽抬头看上面的匾额,“云水堂”。
“阿弥陀佛。”林泽一人抬脚进去,他如今走路的姿势尽量向感天寺的僧人看齐,不左顾右盼、摇头晃肩。
孟通和邓十九两人牵着马在外头的院子里等候。
屋里的两人抬起脸看向来人,接着站起身回礼,“阿弥陀佛。”
林泽站定身型,唇角微微带笑,“贫僧慧安见过两位师兄。”
老僧颔首道,“贫僧德辉。”
年轻僧人双手合十,“小僧空圆。”
林泽再度向两人见礼,“慧安见过德辉法师、空圆师傅。贫僧与外面的两位徒儿自京都灵塔寺而来,望能入贵寺修习佛法。此乃慧安和两位弟子的度牒及灵塔寺方丈所书信函。”
说完,林泽就从身上的包袱里拿出相应的身份证件和单位介绍信。
德辉法师接过林泽的度牒和信函仔细看了一遍,方才抬头说道,“慧安师傅不远万里前来修习佛法,感天寺自然不会拒之门外。请稍等片刻,我与空圆为你们办理入寺修行文书。”
“阿弥陀佛,有劳二位。”林泽没想到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银子没用上,可能是先入为主觉得感天寺就是个乌烟瘴气的地方,处处敛财。
但是林泽发现感天寺的经营明面上是非常讲规矩的,甚至比绝大数寺庙都要显得清廉公正,像是个真正的佛门圣地。
看这两个负责接待外来僧人的德辉和空圆和尚,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一切照规矩办事。不管你是哪里来的,有什么身份,都会一视同仁。
大概十五分钟后,林泽重新拿回自己的度牒和介绍信,还有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50-260(第2/15页)
份感天寺类似暂住证的文书。
“三位请随空圆去你们住的寮房,一应物品会有云水堂的寮主安排人送来,并同你们讲解本寺寺规。”德辉道。
“多谢德辉法师,有劳空圆师傅。”林泽双手合十,微微颔首道。
林泽三人先跟着空圆去后山的找到专门管理寺庙牲口的园主,把三匹马寄养在这。
然后才往普通僧人住的寮房去,林泽这时才知道他是没资格住禅房的,因为那种类型的叫单间。他现在所住的寮房是大通铺,十人一间,跟林泽住一起的都是从各地寺庙在感天寺暂住的僧人。
空圆带林泽在这座院子里简单转了一圈,便在廊下告知修行安排,“每日丑时起床、洗漱、穿衣、列队至宝殿;寅时上早课;卯时吃早粥;辰时修禅;巳时劳作;午时饮茶;未时坐禅;申时晚课;酉时入睡。如有违规,根据情节轻重处罚。”
林泽听完人都傻了。
凌晨一点到三点起床,三点到五点上早课,五点到七点吃早饭,七点到九点修禅,也就是自学,九点到十一点干活,十一点到一点喝茶,下午一点到三点又自学,下午三点到五点上晚课,下午六点洗漱睡觉。
我了个青天大老爷,这不比坐牢还惨?
“三位还有何不明白的吗?”空圆问道。
林泽三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多谢空圆师傅,不知贵寺藏经阁可否容我等进入看经书修习佛法?”
空圆点点头,“藏经阁一楼对寺内所有僧人开放。”
林泽再次谢过。
空圆等云水堂的寮主安排人把林泽他们的生活用品拿来后就离开了。
林泽、孟通、邓十九三人端着一个木盆,里面装着一套经书、僧服、鞋袜、毛巾等感天寺统一配备的东西,抬头间在对方的脸上都看到了绝望。
第252章 第 252 章 库房挨罚
到感天寺卧底的第二天, 林泽躺在硬邦邦的砖砌大通铺上,脑子还迷瞪时廊下响起有节奏的四声‘梆梆梆’的木鱼声,同时远处还传来一阵阵洪亮低沉的钟声。
一同住这间大通铺僧人们陆陆续续起床,林泽觉得自己科举时都没有这么辛苦, 挠着光秃秃的头往窗外看去, 一片漆黑。
寮房里被当值的僧人点起油灯, 屋里的人加快了穿衣叠被的速度。
“师傅,您衣服。”旁边的孟通第一时间捡起林泽的衣服, 就要帮他穿上。
“啊?不用,我自己来。”林泽还没反应过来孟通已经将僧袍给他套上。实在是起得太早了,林泽甚至没敢进空间看时间,真怕现实太残忍, 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师傅, 我给您叠好被子。”邓十九是三人中最习惯这种作息的,加之又是武僧, 动作都比其他人快上许多。
等林泽在懵逼中把衣服鞋袜穿好, 邓十九已经将三人的被子床铺全都整理好,免得被寺里的维那, 也就是纪检部门抓住会受到惩罚。
内务整理好, 大家就开始去上厕所、洗漱。林泽小心将孟通拉到一旁低声问道, “你若有不方便之处, 我想法子将你送出去, 咱们到底是来学习的, 进来不容易, 出去是很简单的。”
孟通是净身的内侍,林泽有些事不好刨根问底,但把自己态度告知对方很重要。
孟通头低着, 思忖片刻道,“师傅,目前暂时没什么不妥之处。若有困难,弟子定会第一时间同你说。”
林泽拍拍他的肩膀,“你和十
九是我第一次正经收的弟子,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向师傅寻求帮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晓得不。”
孟通重重点头,光线很暗,但他的眼睛闪着细碎的光,“师傅,我晓得了。”
林泽见他记心里了,便不再耽误时间,赶紧去洗漱上厕所。
在木鱼声又响起时,林泽他们这些僧人已经在自己寮房门前的廊下站成一排。
这院子里的寮房一共有五十间,每间最多住十人,可以容纳五百名外地交流的僧侣。林泽拿着木鱼和经书排队时随意扫了一圈,大致有二百来人。
“咚——咚——咚——”
林泽站了没多久,钟楼的钟声开始不停地传来,一直等林泽他们列队走到大雄宝殿钟声都没有停止。
大雄宝殿是整座感天寺最雄伟壮观的建筑,它的前面有一大片香炉广场,日夜香火不断。广场空地上散缀着罗汉松、马尾松以及扁柏。
林泽沿着石阶往上走,一抬眼便是宝殿大门上那副烛光中依旧闪着金色光芒的字。林泽听人说这个匾额是南北朝时期就有的,经过多次翻新装修,加持了多位皇帝和高僧的法力。
一入殿门,正前面的是一座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目测有十五米。佛像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直伸下垂。
据林泽看过的书中记载,左手的姿势叫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叫“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在这座佛像两边菩萨和罗汉的金身神像,祂们姿态各异、造型端庄、优雅。几乎所有的佛像的头部都圆满秀丽,既有男性的庄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每一尊佛像都色彩鲜明、轮廓清晰,极具艺术观赏性,
大殿里林泽这些交流僧站最外边的两排,感天寺本寺僧人将近一千人整齐有序地根据资历和职位高低站在前面。
这时候远处的钟声已经停止,天际边隐隐有些亮光出现。
不多时,林泽看到在一群寺院高层的簇拥中出现的方丈,他身上的云锦袈裟是先帝御赐之物。
据林泽所知云锦这玩意本来就贵得要死,而且有钱都难买。而这件袈裟还用金线捻丝构成菱形格纹,就连那个配钩都是品相极好的翡翠。
这件袈裟有一个很厉害的名字叫“云锦真金八吉祥宝莲纹妆花缎袈裟”,把这个名字拆解开来,弄明白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就知道它有多稀罕、多贵重了。
僧值站在殿门左、右边。前面佛像前站着“维那”,由他敲响大磬,率领众僧诵经。站在他后面的是当值悦众,手持引磬。三个当值僧,手持木鱼、钟鼓、铛子等物,这一队人组成了一支唱诵时的小乐队。
林泽开启了一天的早课,在当值维那的带领下大家先念诵《楞严咒》。传说佛陀的弟子阿难被魔女迷惑,佛陀诵念这道咒语,救出了阿难,所以,念这道咒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性/欲的诱惑。
林泽这些背不出来的就得翻开经书跟着念诵,好在林泽站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光线比较好,看得挺清楚。
第二段念诵《大悲咒》和“十小咒”,诵念它们是为了祈求寺院及僧众平静无难。之后再诵《心经》,这是早课的中心内容。第三段首先诵《赞佛偈》,之后众僧排队绕佛像行走,并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数百甚至上千遍。然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跪下念三菩萨名及发愿文、三皈依文等。最后念《韦驮赞》,顶礼佛祖,早课结束。
两个小时下来,忙活完林泽已经饿得不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50-260(第3/15页)
跟两个弟子偷偷交换一个眼神,愣是在对方面无表情的脸上看到了煎熬。
林泽还发现他们这些外地交流的僧人里还有摸鱼的,念经嘴巴动不出声。偶尔还有站姿、坐姿不够端正的情况发生,旁边那位当值的维那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对本寺僧人却严得很,一个早课下来已经有六个僧人被带下去,不知道是面壁思过还是劳动改造。
在林泽第五次偷摸进空间看时间后,远处响起有节奏的打竹板声音,那就是即将吃早饭的讯号。
这时在大殿里掌管香烛的僧人将一大碗粥供奉在佛像面前。
六点钟木鱼梆声敲响,林泽他们终于可以合上经书、揣怀里排队去斋堂吃“早粥”。
在斋堂里和在大殿上一样,所有僧人按照职位高低,坐在东西向的狭长桌子后面。职位越高,座位越靠近后面中央,方丈坐的位置在一尊低佛像后面。
林泽这些交换僧就不用说了,坐在离方丈最远的地方。不过这时候林泽已经没心思观察这些,又饿又困。
孟通和邓十□□武的日子比林泽久,身体素质好一些。但是刚才念经时两人那叫一个煎熬,干念,一点都没有讲解。孟通和邓十九脑壳嗡嗡嗡的,从大殿出来后脸色才好点。
林泽见没人说话,他们三个也不敢出声,大家就这样默默坐在长凳上看这眼前木桌上正散发热气和香味的粥。
感天寺规矩多得林泽已经麻了,他猜到吃饭前肯定有点什么仪式。果然,大家开始念《供养咒》,然后服侍方丈的侍者从佛像前的碗里取出七粒米,放在庭院中一个廊柱的小木板上,并弹指向饿鬼施舍食物。
“众弟子念五观,吃早粥。”前头的维那大声喊道。
林泽他们可不管什么‘五观’、‘六观’,赶紧趁粥没凉全装肚子里。林泽脑子里已经在想怎么给自己和两个徒弟额外弄点吃的。
他娘的,一天就这一顿粥,外加下午还有一碗茶。你敢信他们一天就吃这样的两顿饭?那别说做任务,林泽觉得自己半个月得饿死在这。
吃完后大家又念《结斋偈》,僧值开始布置一天的工作。
“寺里有檀越要开一场水陆法会。自在院众僧随知客打扫寺里各处殿宇,明心院随水云堂寮元搬运采买回来的物件,妙悟院、禅定院听监院安排。”
林泽听完后当即明白了感天寺的人数大致是两千人。还有什么水陆法会,只能是本地有钱有权的人才能让寺庙这样兴师动众的。到底是哪个权贵要举办水陆法会,林泽还不清楚,但他是禅定院的人,等会就要听安排干活了。
如果没有这种事,林泽原定行程应该是回宿舍坐禅。他们这些交流僧正好能摸摸鱼,林泽心里苦,今天是没有这个摸鱼机会了。
“禅定院东厢房的人随库主走,西厢房的随庄头走,倒坐房的随园头走。”一位看僧袍就知道级别不低的和尚率领五个手下来到林泽他们这边吩咐道。
林泽是住东厢房的,听完后就跟那个库头走。
在路头和尚和他的两个侍者的带领下,林泽他们东厢房的五十多人有序前往库头僧人的办公地点。
“你们十人清点这间库房的粮食,你们这队清点供奉物品,你们按册子整理好要用的法器,你们十人整理各类香烛,至于你们……”
林泽见这个库头僧人看向自己这间寮房的十个僧人。
“将所有库房清扫干净。”
林泽:…
库头和尚安排完工作任务后,林泽他们这些僧人马上就要动起来,拿工具的拿工具,去认路的去认路。
感天寺库房就在方丈住的禅房后面,是一间很大的院子。这里值守的僧人比别的地方都多,因为存着寺庙几乎所有的物资。
林泽他们在侍者的带领下先去杂物库拿到打扫的工具,再去第一间法器库打扫。
法器库三间房里放着各种佛教法器,木鱼、磬、鼓、铛子、铪姿等,根据大小、材质、形状不同分门别类地放在木质的架子上。
“先用掸子将法器扫一遍,再清理地面和窗户。”侍者吩咐道。
林泽他们十人就这样干了一上午才把这间库房清扫干净,让侍者检查通过后才算完工。
从法器库出来,林泽抬头看院子里高大的松树,耳朵听见管理处的房间传出声响—
—“你瞧瞧!这账册已经给了一个月的时间重新整理,你们俩就给我弄成这样?监院师兄问我要,我定要拉上你们去。”
林泽心头一动,干了一上午麻木的脑子倏地运转起来。他要脱离这些可怕的体力劳动困局!靠脑子吃饭才是正经出路!
于是林泽将手里的扫帚和鸡毛掸子交给两个弟子,抬脚往屋子里去。
旁边的侍者注意到他的动静,马上呵斥道,“你做什么?不许乱走瞎看的寺规不记得了?”
林泽双手合十道,“小僧欲替里面的师兄解惑。”
侍者没有信他的话,面上已经很不耐烦,“你今日做完这些再去火头房帮忙砍柴。”
院子里的人或是面无表情、或是无语、或是意外地看着林泽的举动,他们默默跟着停在原地看热闹,顺便歇一口气。
林泽可不会放弃,提高了嗓音说道,“师兄,小僧在京都的寺里当过账房,还请信我。”
这次没等侍者再说话,屋里的库头并两个做账的侍者都出来了。
“为何在院里喧哗?”库头和尚凌厉地盯着林泽质问道。
“师叔,是我没管好,您罚我吧。”侍者向前一步认错道。
“小僧慧安见过师叔。”林泽从容回道。
林泽不是自信自己会被对方看中安排去算账,而是清楚这件事最多会让他被罚一罚,但林泽可以给他留下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就算这次不用林泽,以后也有机会。
“你是哪里来的?”库头和尚冷声问道。
“小僧是京都灵塔寺前来修习佛法的。”林泽回道。
“来修习佛法却不能一心一意,今日罚去火头房怕劈柴。”库头和尚说完就带人回去了。
林泽仍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天天念经、打坐、干杂活,什么时候才能接触到感天寺内部的东西?
而其他人见林泽受罚,好些人都露出幸灾乐祸或者活该的表情。
“师傅,我和修明陪您。”邓十九毫不犹豫道。
林泽想了想轻轻点头,火头房?就是有机会接触厨房了?那邓十九和孟通一起来吧。
第253章 第 253 章 火头人脉
林泽在库房打扫卫生一直到中午十二点才暂时停下来, 大家排队前往斋堂吃茶。
这里的茶不是林泽平时喝的那种茶水,而是将各种蔬菜和豆腐煮在一起的“罗汉菜”。
林泽坐在长木凳上两眼无神,只感觉寺庙的一天真难熬,凌晨两点起床到现在十二点已经上班10小时。
早课念经两小时加四小时体力劳动, 只吃这么一点点东西。林泽已经忍不住进空间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50-260(第4/15页)
摸喝牛奶和小面包, 真不敢想其他人的是怎么熬下来的。
林泽不知道别僧人工作量如何, 但带入一下自己是寺庙领导,肯定把那些不怎么重要又累人的活安排给交流的僧人。反正不用白不用, 感天寺又不是什么慈善机构,养这么多挂单的僧人当然要让这些僧人物尽其用。
什么修习佛法、领悟佛祖真谛都是虚的,天天干活哪有多少时间是可以学习的,就算偶尔空闲下来还不得好好休息?
下午又在库房干到五点, 林泽还被那个监督他们的侍者小小针对了一波, 最后走的时候让林泽留下来多干了半小时才让他去火房领罚。
“德海师叔,这两位是受罚来劈柴的。”林泽三人被侍者僧人带到香积厨, 交给负责灶房烧火的火头和尚手上。
德海和尚身材圆润, 脸上一直笑眯眯的,很是随和的模样, “哎, 行。”
德海和尚目光在林泽三人身上扫过, 等库房侍者离开后方才对林泽三人道, “三位师弟随我来, 你们算是运气好了, 如今已过斋饭的时辰, 灶台那边不忙,后院柴房人手充足,估摸再忙半个时辰就能回去歇息了。”
林泽听他絮絮叨叨说了一路, 只觉得这个德海和尚是他这两天在寺里见到的第一个很有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和尚。
当然了,林泽还不至于相信对方就是个人畜无害的大善人。
“你们是靠挂的僧人吗?看着也比较面生。” 德海转头问道。
“回师兄,我们三昨日刚来。”林泽客气回道。
德海脚步顿了顿,有些意外道,“听你们的口音像是北地来的。别丧气,刚入寺的僧人没几个是不被罚戒的。”
林泽往他身边走了两步,“师兄慧眼如炬,我们三人是北地来的,第一次来这样的大寺,一时不慎受到惩戒,以后会记住今日教训,不会二犯。”
德海见后面的邓十九和孟通都不出声,只旁边这些长相清俊、身材修长的年轻和尚说话,也懒得多问,“有悟性。师兄相信你们下回不会再来我们这了。劈柴虽说有些累人但不难,前面就是放柴火的地方。”
寺院柴火房的空地上摆着一担担柴火,两面墙边有许多没干的柴火斜倚在墙上晾晒着。
“啪!”
“乓!”
空地上五六来个僧人光着膀子在挥动斧头劈柴,另有三人在收拾劈好的柴,并将其搬运到柴房里堆叠放好。
德海和尚将林泽领到一个劈柴的木垛旁,“你们三人正好,一人搬柴过来,一人劈开,最后一人将批好的柴火抱进柴房。”
邓十九二话不说就去拿起斧头。
德海见他们三没有喊苦喊累不肯干,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压着嗓子道,“你们好好干,师兄去灶房里瞧瞧还有没有点剩菜剩饭。这活容易饿人,忙完吃点再回寮房歇息。”
林泽只能说这德海和尚实在是个人精,不八卦他们三的身份信息,进来先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拉近双方关系,尽量安抚受罚僧人的情绪,安安分分完成任务还给点好处。
“多谢师兄,师兄今日之情,慧安铭感于心。”林泽双手合十点头道。
“我听师弟说话,可是念过书识字的?” 德海随口问道。
“师兄当真是…心明眼亮。慧安出家前已取得秀才功名。”林泽听德海和尚问他是不是读过书时,语气和态度略有不同,隐隐觉得这里面有点机会,于是就给自己和尚履历增加一条。
邓十九和孟通默默记下林泽这个身份信息,免得以后用到时大家说法不一致。
德海听到‘秀才’二字时,眼睛都睁大了些,明显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师弟竟有如此大才还选择遁入空门,实在是了不得。” 德海毫不吝啬地称赞道。
“阿弥陀佛,师兄谬赞。”林泽露出一副早已经决定一心侍佛的模样。
德海想了想有些话暂时先不说,让林泽三人先去干活。不过在林泽忙活没多久,德海便领来一个和尚代替他的位置。
“慧安师弟你跟我到厨房那边帮忙吧。” 德海吩咐道。
林泽放下怀里抱着的柴火,跟邓十九和孟通道,“修善、修明为师去别处帮忙,你们好生在这干活。”
孟通和邓十九同时点头应。
德海没想到这仨人竟然是师徒关系,站在原地想了想又喊来留在这监工的手下,“慧安师弟放心,此处有空圆在这看着,不会有事。”
林泽点点头,然后就跟着德海往外走去。两人一路来到前面的大厨房里,此时灶房里只有几个人在收拾打扫卫生,他们见到德海和尚纷纷打招呼喊人,“德海师叔。”
德海脸上保持着微笑,请林泽在窗下的木凳上坐下,“空缘——”
喊完这个人的名字后,很快林泽就看见一个小和尚端着木托盘过来,上面放着一碗素面还有一碗杂面馒头。
“想必师弟忙活一日也饿了,师兄听完你的事,当真钦佩你向佛之心。想来想去实在忍不住要同你请教一二。”德海笑眯眯道。
林泽看了眼面前的食物,他确实想要但得看看德海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师兄如此厚待,慧安受之有愧。论向佛之心,慧安远不及您。”
德海见他说话一套一套的,更加相信林泽所说的秀才功名,跟他接触的读书人太像了。
“师弟不必担心这些吃食有什么不对劲的,是我有事想请你帮忙。”德海也不兜圈子,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林泽联系前因后果,大致猜到德海要他帮忙的事应该跟读书人这个身份有关,“师兄客气了,要是能为您分忧,是慧安的荣幸。”
德海伸手示意林泽先吃饭,“面条一会要坨了,师弟放心,对你来说应当是举手之劳。前儿家中父兄带着侄儿来见我,说是想送侄儿去学堂念书,问我是在家里附近的私塾念还是花大钱到古阳县城的私塾。”
林泽一听原来是咨询小孩择校的事,那他能帮忙。
林泽在德海的催促中花了几分钟就把一碗面条吃完,饿一天的肚子终于有五分饱的感觉了。
“以慧安之见,可先送家中附近的私塾念一两年,不仅花费小,而且娃儿比较容易适应私塾的日子。这一两年里若是念得不错,便可准备送去县城私塾正经学科考之书。若先生说念得一般,便让娃儿多学算术和律例。”林泽两手放在腿上,时刻保持端正的坐姿。
这个德海和尚俗世家里来往密切,而且很关心家里的事情。林泽终于明白为什么德海跟那些天天念经的和尚有种不同的感觉,那些人是真出家了,德海就有点像在寺里打工一样,为了拿到这个岗位和薪资,选择和尚这个职业。
德海仔细琢磨林泽的话,这个要念书的可不是什么侄子,而是他亲儿子。德海出家是因为实在穷得没办法,当时有一番机缘进了感天寺,一路摸爬滚打坐上火头的位置。
德海这个火头能捞不少油水,陆陆续续给家里置办了田地房产,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这两年看儿子大了,德海便开始想着怎么安排儿子的前程,最好的便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250-260(第5/15页)
读书考取功名。
德海不管是以前在家里给地主种地还是如今在庙里当和尚,都认为男儿读书当官才算光宗耀祖。
“师弟,学算术和律例是什么道理?”德海认真问道。
“师兄家里能送侄儿去念书,想必有一定积蓄。况且若是您的侄儿要走科考之路,没点家底很难。即是如此,若娃儿走不了科考的路,那守好家里的田产宅院便很重要,学算术能清楚家中田产一年下来的盈亏,懂律例方可依法办事,保护家人和田地。”林泽仔细帮他分析道。
德海听完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林泽知道这些干货在现代人眼中属于常识了,但在古代文盲率高得可怕的年代,能想到这些的太少了。德海虽然不识多少字,但他社会经验丰富,且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目前的见识是可以理解林泽所说的话的。
“师弟高见。”德海想明白后带着亲近之意道。
“师兄待我真诚,慧安投桃报李是应该的。”林泽含笑道。
“下个月要给梁王生母办水陆法会,寺里上下少不得要忙得脚跟打后脑勺。师兄虽不是什么大本事的人,不过在这厨房的一亩三分地还能说上些话。”德海说了一番很有诚意的话,他在感天寺能走到这一步,靠的就是恩怨分明、不轻易结仇的性子。
“师兄此番真心话,慧安不胜感激。在这举目无亲的地方,您就像我的哥哥那般亲切,若有慧安帮得上忙的事,师兄尽管招呼我。”林泽马上表态。
德海见林泽很上道又有本事,便起了结交之意。林泽趁机打听了不少寺院和梁王生母举办水路法会的事。
原来林泽他们今天忙前忙后为的是准备下个月梁王生母七十五大寿在感天寺举办一场十五天的水陆法会,为的是积福消灾。这中法事在本地很常见,有权有钱的人家都找感天寺操办过。
林泽听完后更加相信库房那边要是找不到能解决账本问题的人,病急乱投医也好,来找他试一试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一来,林泽不仅解决的温饱问题,还有机会接触感天寺内部资料。
林泽最终盯上的目标是方丈的私人秘书团队,也就是寺里衣钵和尚所带领的一群专门为方丈处理各种事务的人。
第254章 第 254 章 库房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