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 110-120

110-1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超能力是模拟岛主[末世] [排球]永远仰望 容总请留步,桑小姐她不想守寡 春夜沦陷[京圈] 穿越成大佬爱人全家跟着吃软饭 摆烂真千金的残疾老公上岸后[穿书] 晚修禁止逃课[无限] 以好友之名[暗恋] [排球少年]西谷同学求我移情别恋 狐妖小红娘之未来之约

“没有,他说好每天帮我带新鲜的肉菜,到大学附近,我骑车去拉回来。”万云躲开周长城的手,哼哼唧唧地把脸蛋靠到他手臂上,“林彩虹和袁东海给我的菜都是批发价,比菜市场的至少便宜了四成,那我们的成本就下来了。”

“反正咱们一直都没找到人分摊租金,空着也是空着,我就想让袁东海早上去摆摊子了。”

“你决定就好,明天我去跟拉哥说,应该不是大事儿。睡吧。”小云已经把话说出去了,周长城就不好再反驳什么了,“不过对外的话,我们就说收了他三十块钱。”

“为什么?”万云不解。

“不说收了钱,别人就觉得你好软弱好说话,等哪天你有事不去摆摊了,人家就可能来占空位,有些恶劣的人,再在咱们的摊位上留一堆破烂东西,还是咱们吃亏。”周长城想得更细致一些。

那个拉哥可不是好相处的,来了个陌生摊子,他恐怕还要再多收一笔,管袁东海是谁的朋友,所以一定宣称早上这个时段的摊子,是他们自己千辛万苦找来的租客。

做点生意,真复杂。

“好,听你的。”万云觉得周长城说得在理,靠着他,迷迷糊糊睡去。

第113章 第 113 章

周长城最近都在捣鼓一件事。

这件事其实是葛宝生跟周长城首先串起来的。

今年年岁已经过半, 市场上各类商品的物价还是很贵,随着夏季温度高升,人们去商店抢购的热潮也跟着高涨, 尤其是家电类的产品, 各地抢购潮更是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价格一再炒出新高,报纸上天天都有离谱的报道。

时间一长,买家在里面看到自己想要的, 卖家也在里面看到商机。

这次价格闯关,大家的生活受了日常用品的价格影响,那些存了几个月钱想给家里买个电器的普通人持币兴叹。

前几日中午的时候,葛宝生正指导安师傅和周长城如何精确测试产品尺寸, 在他们边上的工业风扇突然停止了工作, 检查电源后没问题, 这才把李腾飞找过来, 原来是电路出了点问题,而且电扇用久了, 搬来搬去,磕碰之间把开关底下的一块零件碰碎了,要重新换,李腾飞从自己的工具箱里掏出个新的换上, 再重新连接电路,电扇就开了。

下午不忙的时候,葛宝生脑子就动起来了,他先找到周长城:“阿城, 你和隔壁电器厂的杨卫星是不是认识?你问问他,他们厂里的电扇、收音机、灯具这些残次品是怎么处理的。”

“怎么了宝生哥, 你想买家电?”周长城还没有往那方面想。

葛宝生点头:“对,老家也热,我老婆想叫我买两台电扇寄回去,可是我去商店几回了都没有货。我看隔壁电器厂每天都在出货,他们厂大,各类小型的家电都有,帮我问问门路。”

周长城答应了:“好,我去替你想想办法。”

看旁边没人,他放低声音说:“阿城,如果杨卫星那里有残次品的渠道,咱们叫上腾飞和忠良大哥,你和腾飞检测产品,我和忠良哥出去当销售,现在钱不值钱,大家都在到处找门路买东西,咱们也趁此赚一笔外快。”

周长城这一下就彻底明白了葛宝生的意思,自己要货是真的,想赚钱也是真的,又想到自己和万云刚出完的肥皂,还有存折上的那个数字,他没有犹豫:“等会儿下了班,我就去打听一下。”

杨卫星原来是六芒星电器厂的生产领班,今年生意好,他们厂里扩大了生产线,加上他经验足,有点小领导的魄力,上个月就把他提升上来多管两条线,工友们见到也叫他一声杨主管。

杨卫星口味重,吃不惯厂里清淡的饭菜,每天都是要在外面找鲜香辣的东西吃,时常光顾万云的小摊子,后来两个厂子闹矛盾,又吵又打,不打不相识,他跟周长城也熟识起来。

通常傍晚下班,周长城都会快速收拾东西坐车回珠贝村,今天他停下来,在小摊子边上找到了正在到处瞎逛找饭吃的杨卫星。

杨卫星一见周长城,笑:“兄弟,怎么了?今晚也在外头吃饭?”

“杨哥,有事儿找你呢。”周长城一边帮杨卫星付了买烤饼的钱,一边搭上他的肩头,“方便过来一会儿吗?”

杨卫星手上拿着烤饼,顺手涂了一层辣酱,跟和自己出来的几个老乡摆手,这才同周长城出来,边嚼边说:“怎么了?”

等到一个人少的地方,杨卫星把周长城递过来的烟别在耳后:“兄弟,到底怎么了?是不是想找我买点小家电?”

“杨哥,神了!你怎么猜到的?”周长城惊呼。

“嗐,最近想找我们要货的多了去了,你也不是第一个。”杨卫星吃着饼,一脸‘我就知道’的样子,“不过兄弟,我们自己货都不够出,厂里现在管得比之前更严,以前找经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110-120(第6/20页)

他们说一声,还能走走后门,拿一两台。今年情况这么火爆,你找我也没用。”看着手上的饼,咬一口,笑说,“让你白白破费了。”

周长城却摆手:“杨哥,我不是要你们的成品货,是想问问你有没有残次的风扇,给我弄两台。我厂里有同事去商店排了几回队,都没排到,家里老婆和老娘都在闹呢。就是那葛宝生,你也见过的。”

“残次品?”杨卫星怔愣了一下,这东西挺不少,其实挺浪费的,可厂里实在顾不过来,如今人口多,市场大,是有人专门做这种次品回收的,他们拿回去拆解再想办法出售,不过这是另外的生意,六芒星电器厂是不做的,所以他们每年都要找这些人来处理,但杨卫星之前不接触,不知道中间怎么走流程,这才说,“有是有,都丢在仓库,我不熟悉,那仓管是老板的亲戚,跟他喝过酒,认识倒是认识。”

“可是,你同事要残次品干什么?那残次品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原厂都认为有问题,不去修理,估计过阵子会找人来回收。”杨卫星两口把剩下的烤饼吃完,口干舌燥,噎得慌,等会儿还要再买碗糖水喝一喝。

是个人花了钱都想要好的,怎么还挑残次品呢?

“他是电工,让他检测,自己买点零件补上就行了,自己家里用,没那么多讲究。”周长城没有一下提出要大量的,“就要两台,先让他寄回家。”

“我去给你问问。”杨卫星倒是愿意帮忙,不过,“我先说明,这残次品上面是没有贴我们厂标签的,后面有什么售后问题不能赖上我们。”

“行,多谢杨哥!不论成不成,都请你吃鸡腿。”周长城谢过杨卫星。

杨卫星没让周长城等太久,隔天就给他弄了两台不合格的风扇出来,在万云的摊子前,周长城转手就给了葛宝生,三人握个手,也算是认识了。

万云给杨卫星多加了个鸡腿和卤蛋,边卖盒饭,边支起耳朵,听他们讲话。

“周老板,葛兄弟,跟哥儿们讲,你们是不是想试试这残次品能不能卖出去?”杨卫星不傻,约莫猜到他们打什么主意。

葛宝生就笑,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杨哥,我先拿两部风扇回去试试,看能不能转,要是能用,就先用着。”

杨卫星溜着一双小眼睛,吃着盒饭,大热天的,额头和鼻头都是汗,今天他没有带老乡过来,看周长城和葛宝生那样儿,心明眼亮,提了个醒儿:“不是我打击你们啊,如果你们卖这种修补好的残次品,往边缘地方跑,别傻乎乎在市区卖,商家们也分地头的,他们自己不上门找你们麻烦,一看到你卖货,就直接报警告你卖假货,被公安一抓,管你是真的假的,没有售卖许可证,那就什么都打水漂了。”

葛宝生和周长城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正规军和游击队划分,又细细问起杨卫星:“杨哥,听起来中间还挺多门道。”

杨卫星奸笑:“嘿嘿,还说不是想自己修好了拿出去卖。”

周长城扮作老实头的样子,也不遮掩了,挠头:“杨哥,你人真醒目。”

杨卫星没瞎说:“你们不是第一个这样想的,已经有人这么做了,刚开始也是在海珠周围卖,很快就被人一锅端了,他们走的是另一个厂的路子,其实根本不是次货,就是同行举报的,没有正规厂和工商的售卖许可,被罚了一大笔钱。也有醒目一点的,把原厂牌抠掉,自己搞了个牌子贴上去,再拉到外地,赚了钱就走。”

只能说这真是个野蛮发展、条例不完善的年代,那时候根本没有“残次品”不能出售的法规,只要不被正规商家举报,像这种轻工业产品,但凡质量过关,想卖出去,到处都有市场,而且出售后,很少人会有维权和售后意识,要是电器用了没多久就坏了,通常只会认为自己倒霉,或者找人修一修,再接着用。

葛宝生这人没有架子和身段,请教杨卫星:“杨哥,你看,你有什么办法?给咱哥俩儿支个招儿。”

杨卫星等的就是葛宝生这句话,那张普通的面孔此刻笑得有几分得意:“兄弟,还有半个月,我们厂会处理一批残次货,这是上半年积累下来的。今年我们出货量大,残品率也高,估计有上千件,什么电扇、电热水壶、电饭煲都有,我跟我们厂里质管的人打了招呼,说我有亲戚想收,他们说看情况,可以给我留一份,每样至少有上百件。你们吃不吃得消?”

葛宝生和周长城对视一眼,颇有些拿捏不定,杨卫星这么说,肯定是要分一份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多了一个人来分钱,他们还得自己一个个检查过,保证能使用,才好出手,等过了这一关,还要想办法找买家,这样下来,份额摊薄,时间战线也拉得很长,都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这波家电涨价潮。

杨卫星看葛宝生和周长城那样,就觉得他们两个估计还没想清楚,把空饭盒和一次性筷子丢在万云准备的垃圾袋里,用手臂擦擦嘴角的油,说:“我有个关系好的老乡,在我们厂就是做质检的,你们要是能卖出去,我喊他过来给你们帮忙。”

得,这头还没牵扯清楚,又来一个人。

葛宝生和周长城也是第一回组织做这种生意,没个囫囵计划,老实讲,这肯定不算什么光明正大的生意,只能算是不违法,且还费心费力。只是要把杨卫星撇开,肯定是不行的,他想要一份,那太正常不过了。

“杨哥,我们商量后再跟你讲。”周长城看葛宝生犹豫不定,他也没想好。

杨卫星读过一年高中,家里没钱读不下去了,就出来打工,三十来岁做个大厂主管,活得还是很滋润的,不过他的经验仅限于在厂里,不在外头,他也知道自己没能耐到外头干销售,但钱就在眼前,想拿是肯定的,至于怎么拿,就得自己想办法了,一时间也没有勉强周长城和葛宝生立即定下来,让他们想清楚了,随时到电器厂找人。

“万老板,今天的辣炒香干很入味啊!好吃!明天还过来。”杨卫星不跟两个男的说话了,转头跟万云打招呼,“先走了啊。”

“杨哥慢走啊。”万云边收钱边递出盒饭,百忙之中,朝他露出一个笑。

等杨卫星走了之后,葛宝生和周长城还在旁边嘀咕。

“长城,这个生意怕是做不成了。”葛宝生皱眉,他那张好人脸上有些为难,“你我二人,加上腾飞和忠良哥,再有杨卫星和他老乡,一下子来了六个,就算他能帮忙弄到三四百件产品,一件件的,咱们得修到什么时候去?”

周长城也觉得棘手:“是,人多好办事,但人多不好分饼。”

万云在旁边听着,随口问一句:“他们次货出仓是什么价格?成本价能比成品低五成吗?是不是拿货越多,价格越低啊?杨哥有没有说,以他的面子,最多能拿多少数量?”

被万云这么一提醒,葛宝生和周长城才想起,忘了问这个,果然没真刀真枪做过生意,想起事情来顾头不顾腚的。

“长城,咱们再合计一下,现在还有时间,如果要做的话,就得准备好钱了。”葛宝生觉得自己真是枉为大学生,想事情还没有万云一个小摊主周全,想赚钱,连最基础的成本都忘了打听,光想着分钱和拉人的事。

周长城却与有荣焉,老婆做事这么细致,自己面上也有光,挺起胸膛,还怪骄傲的:“对,咱们下午再商量商量。不过——”

“不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110-120(第7/20页)

咱们是不是不和忠良哥他们说先?万一这事儿没成,也是给人空希望。而且多一个人多一张嘴,要是厂里的领导们知道,恐怕又要费口舌。”周长城现在学聪明了,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尽量不往外张嘴,他也开始认同“静静吃鸡腿”这种做法。

万云听着这两个臭皮匠在自己眼前商量来商量去,抿嘴偷笑,不由想起丹燕嫂说的那句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好在,葛宝生和周长城不是什么酸秀才,他们到了下午就商量出了结果,这事儿就他们两个,再加上杨卫星和他那个做质检的老乡来,一共四个人,不过还少了个检查电路的人,这人还不能用李腾飞,不然就得再拉上王忠良,就那么一小盘赚快钱的生意,人数实在不宜过多。

他们倒腾的是电器产品,外形可以不好看,也可以修修补补,但电路安全是一定要注意的,这是刻在葛宝生和周长城骨子里的安全防范意识,他们最清楚电器隐患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别人卖东西是否奸诈他们管不了,但从两个技术人员手上出去的电器还有问题,那他们就趁早别混了。

只是杨卫星那儿也没有熟识的电工可以介绍,没成想事情竟卡在了这一步。

至于万云提到的成本,他们都找杨卫星打听清楚了,次货出厂价格不高,五折没有,但可以打个七折,卖出去比市场价低,也可以按着两倍的价格走。再以杨哥的面子,风扇、电热水壶还有电饭煲可以各要八十个,多了就没有了。

各八十个也是很大的货量了,一个个拆开了检查,拆改成其他零件,再检测一两轮,就得要好长时间。

周长城和葛宝生两人为了找这个电工急得唇角长皮,私下托人打听是否有这样的人。

直到这件事被万云知道,她看着周长城那傻乎乎的样子,说:“城哥,你知道朱哥就是做电工出身的吗?”

周长城当时正喝着水,一下子就呛住了,咳个不停,缓下来才不可置信看着万云:“真的假的?我一直以为他是泥水工!”

“泥水工和水电工不分家,他都会做,还带了不少徒弟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跟着他跑到广州来,明显的就是师父带徒弟啊。”这些话,冯丹燕跟万云翻来覆去讲了几十遍,她耳朵都长茧了。

“不过电器是电器,电路是电路,你得问清楚朱哥了,他做不到的话,可以让他介绍一个。你们按电器数量给钱,不给他分账,那不就省下成本了?”万云做小生意,最在乎的就是成本,提出自己的建议。

“小云,你真是我的福星!”周长城什么都顾不上了,抱着万云“啵啵啵”亲了好几口,也不管现在夜里几点,冲到朱哥门口去“铛铛”敲门。

第114章 第 114 章

周长城找到朱哥, 想拉朱哥入伙,但朱哥对家电不熟悉,最后还是由他介绍了一个对电器处理有经验的人老陈, 按着万云的建议, 每处理好一件,就给老陈一块五毛块钱,老陈拿着家电数量多、零件不好找这些理由来说事儿,把最终的总价格抬到了四百。

而杨卫星那儿, 则是给了六百的活动费用,至于这六百块他能拿多少在手上,怎么和电器厂的人分摊,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还有一个是杨卫星推荐的质检老乡, 原本周长城跟葛宝生想着, 有老陈在, 就不要质检的那个人了, 后来想想还是要把这人拉进来,老陈只是修理, 不知道具体的质量管控标准在哪里,他们两个不想这批货走得窝囊,若是下半电器厂还有这样的次货处理机会,说不定还能继续这门生意, 所以让这个质检的人加入,就等于是积累了另一个潜在的机会,这才答应要这人,请这个人则是花了三百块。

加上拿货总价六千多块, 如今成本已经去了将近八千,还不算即将要花钱买的配件, 请客吃饭,销售跑腿等等费用。

如果不是周长城和万云前阵子赚了点钱,他的四千成本都难得拿出来,而葛宝生除了自己掏了钱出来,还让老家的老婆跟亲朋借了一千块,才凑够的这笔钱。故而在对待这批次货的态度上,两人空前重视。

平日里总眼热老板赚钱多,等自己真正涉足其中时,才发现要协调的事情和现金有这么多,这么细致,根本容不得人有一丝的放松,合伙人之间还不能随意吵架,说劳心劳力一点也不为过。

两百四十件货,都是小型的家用电器,说起来并不多,二十平的小仓库就能放下,但周长城住桂春生家里,葛宝生住工厂宿舍,这两个地方都不合适,要是把这些产品一件件拆开再重新组装,肯定要有一个开阔的场地。

恰好朱哥最近没有活儿,他又想捣鼓捣鼓电器,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赚头,如果行得通,他想着,后面要想办法弄个店,叫冯丹燕去看店,免得她成天骑着车到处浪荡,而且自己工地赚钱有一波没一波的,建筑工都是力气活,年纪一大就奔波不动,家里最好还是要有个稳定的收入打底,于是就大方地贡献出自己的院子,让周长城他们在家里做检测,他本人还不要钱地参与进去。

朱哥的大方,实在是给葛宝生和周长城解决了好大的难题。

不过大批货品是放在桂春生家的杂物间,只有那些要检测的才搬到朱哥那儿。

“出门还是得靠朋友啊!”趁着周日放假,葛宝生带着两条烟,提着两个大西瓜,跟着周长城一起到了朱哥家里。

一大早,朱卫军那个不大的院子里挤满了人,等简单地摆了两张木桌子,拉了个大排插过来,周长城把最简易的电热水壶从纸箱里拆出来,老陈带上绝缘手套就开始干活。

过了会儿,杨卫星推荐的那个做质检的老乡也来了,没想到竟是个清清瘦瘦的女孩子,叫彭颖,看着不是很爱说话,脸上表情很淡然,做事却很快,一点废话没有,自报家门后就上手这批热水壶,到她手上的东西,两个螺丝刀一拧,就知道要换哪个配件,是否要重装哪条线,专业得像一把锋利的的刀。

老陈在旁边做事,朱哥就在一边看着,也学着他和彭颖上手拆开一个电路板,似模似样地研究起来。

彭颖就着眼前这些水壶的问题,写了一个单子,上头有温控开关、电线、连接耦合器、电路板、瓶盖,又估摸着在后头写上数量,让周长城和葛宝生去买:“里面的塑料配件都是我们厂找人开模做的,你们要的数量少,供应商不会卖的。直接去回收站买,我记得有个回收站是一家五口人在做,他们拆了很多我们厂里出品的电器。你们一定要小心,挑没坏的回来。”

看葛宝生和周长城两个门外汉挤在一起看单子的样子,彭颖内心叹口气,收钱办事,开口道:“我跟你们一起去吧,教你们怎么分辨。”配件上有独特的型号,不是电器厂的人也难辨认。

“隔行如隔山。”周长城收好单子,借了冯丹燕平日骑出去的车,又把万云卖盒饭的自行车推出来,卸掉后面的架子,三人一同出去买配件了。

万云和冯丹燕则是在桂老师的院儿里一起做饭,等会儿拿到朱哥那儿去吃,大家也把桂老师叫上了。

桂春生知道他们小两口在折腾这些小生意,问两句,感觉还挺有意思,笑着去吃完饭,然后回家来休息,再多的他就不过问了。

中午吃过饭后,大家没有午休,继续在院子里折腾。

彭颖个子高高的,五官清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110-120(第8/20页)

,齐耳短发,是属于越看越好看的耐看长相,见万云和冯丹燕都是好说话的人,她才慢慢没有早上的那种淡漠,偶尔还会笑一笑,大家年纪相差不多大,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有彭颖在,老陈的零件更换做得很快,朱哥在旁边看着都能上手了。

为了更高的效率,老陈他们一边修补,彭颖则是边插电边测试,符合标准了就让周长城他们装起来,贴个红色的圆形标签。

葛宝生在一旁问:“彭颖,这些电热水壶出去,确保不会有安全隐患吧?”他只是想挣钱,并不想丧良心。

彭颖拿着测电笔,看着上面数字,头都没抬:“不会,目前来说全是正规产品件了,除非是使用人家里的线路没接好,不然电器不会有问题。”

“我们厂里的次品,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单部件的零件有瑕疵,组合在一起没问题,只是影响使用寿命,比如合格的可以用十年,次品只能用五年,或者更易碎。现在我们重新换了零件,功能完整,使用年限够不上合格品,但也不会差太多。”

彭颖的话让葛宝生和周长城放下心来,请丹燕嫂和万云打包,他们两个跑到一边去商量出货的问题。

今天是周日,朱哥一家都在家,大家在外头干得热火朝天,施婆婆带着三个孙子在里屋看电视,朱文朱武两人一招一式学着《绝代双骄》里面的小鱼儿和花无缺,施婆婆也看得津津有味。

彭颖虽然保证合格的电器可以正常出货,但是并非每一个都是合格的,因此有些电热水壶一插电的时候,立马就跳闸,屋里电视也跟着突然关闭,一下午下来,总有那么三四回,把朱文朱武给气得从屋里窜出来啊啊乱叫。

就是施婆婆都抱着朱小妮要骂人了:“你们怎么回事?在外面吵就算了,老关我们的电视干什么?正看到移花宫打架呢!”

朱哥和冯丹燕赶紧出来劝施婆婆带孩子出去玩。

整个小院儿热闹又好玩,万云和彭颖都笑起来。

等天黑后,大家吃过饭,数一数,这八十个热水壶就完成了,效率高得惊人,除了有三个实在抢救不回来,还有七十七个能卖掉,那么下一批要处理的是电扇,这个复杂一些,说好等下周休息日再过来。

等彭颖走后,冯丹燕问万云:“阿云,你说把彭颖介绍给彭鹏好不好?彭鹏,彭颖,听着就般配。”

万云虽然是由平水县卖猪肉的余姐拉红线跟周长城认识的,但是她对保媒这种事实在没兴趣,就说:“你问彭颖,她结婚了吗?万一她跟我一样,都是早结婚的人,那不就白搭了。”

冯丹燕一拍脑袋:“忘了忘了,我这狗脑子。下回,下回她来,我再问问她。姑娘长得好,做事情也不拖沓,彭鹏那小子虽说这两年赚了点钱,可个子小,人又长得不好看,这阵子尾巴还翘起来,都不来我们家吃饭了,我都嫌他都配不上彭颖。”

万云就笑,没有接话,跟冯丹燕把院子里的地扫好,归置好一些零碎的排插用品,这才回家去。

按着杨卫星前阵子的提醒,这些东西不能在海珠摆摊子,可如果单独拿出去零散卖卖,周长城和葛宝生又没有这个时间,他们就想着能不能找个批发商,把这些货全都收了。

电热水壶是十二块一个收进来的,去年正常价格是在四十和五十之间,今年却涨到了八十,甚至有些店家卖到了九十。

周长城跟葛宝生找了个下班时间,跑到火车站去问有没有收电器的,火车站一年四季人都多,似乎全国各地的英雄都汇集此地,不论贫穷富贵、健康或疾病,坑蒙拐骗、买卖收货、乞讨卖艺、南来北往。尤其是今年,好多人聚在火车站,直接举牌子要收货要卖货的,赚钱战斗在一线。

他们售卖的方向勉强是走对了。

可惜啊,被人一句话就问回来了:“样式看着像六芒星的,但是没有牌子。你们是什么厂家出的货?怎么连个牌子都没有?”

两个初初做生意的笨蛋只好拎着四个电热水壶又回来,隔日找到杨卫星,问他哪里能弄牌子贴这玩意儿,杨卫星给他们指了一条路,根本不复杂,自己想个名字,找个广告打印店,让那打印店安排熟悉的工厂去做,就做那种可以稳固黏贴在不锈钢表面的铝皮牌子。

好了,做这个牌子,又花了三十块,名字叫百宝电器。

因为这热水壶放在周长城他们家,于是他和万云只好把已经装箱好的不锈钢电热水壶,一只只重新拿出来贴上牌子。

万云一个个贴着这热水壶,忽然内心暗笑,也不知道城哥这周折的生意,能赚多少钱?又是欠人情,又是请人上门,看着他焦头烂额的样子,心疼,但又觉得,让他去闯一闯,忙活忙活也很好。怎么说都是在为这个家庭打算,就算贴牌子到半夜,也是值得原谅的。

周长城这一阵子累得跟万云亲热的劲头都没有了,一沾上枕头就打呼噜,睁眼就是想着怎么出掉这些货,他终于体会到去年底彭鹏的焦灼感了。

葛宝生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家里的经济本来就紧张,又找人借了钱,他老婆在四川打电话来的时候,问他那批次货卖得怎么样,他都有些说不出口,如今一个没卖出去,好在是干正经事,他那婆娘并没骂人。

难兄难弟在厂里一见到面就低声嘀咕,钱没赚到,两人关系倒是突飞猛进。

而万云这头,袁东海已经帮她带了大半个月的菜,风雨无阻,她都骑车去大学旁边拿菜回来,也因此认识了阿火,果真是个嘴碎的小伙子,说起话来比冯丹燕还啰嗦,林彩虹看得上他才有鬼,每每万云拿了菜都迫不及待赶紧逃跑。

袁东海早上也用了万云的摊位,万云提醒他对外必须宣称自己交了三十块钱租金,他要给万云付这个钱,万云不要,反正位子空着也是空着,朋友给自己方便,自己也给朋友方便。

至于拉哥,看到袁东海新面孔,问了两句万云怎么回事,万云如实说,他那张刀疤脸沉吟了一阵,直接在袁东海的摊子上抽出一根鱼丸串串,占了酱吃,吞下一个鱼丸之后才说:“行,按时交租就好,地方别搞得脏兮兮的。”

这是一个爱干净的混社会的大哥。

袁东海这样嬉皮笑脸的人,看到拉哥那张黑脸,都吞了吞口水,狗腿说道:“拉哥,欢迎您来我这儿吃串串,早上还有米粉,我请客,您别客气。”

拉哥摆手,租金归租金,吃了串串还是留下五毛钱。

看来拉哥除了爱干净,还是个有基本商业契约精神的大哥。

袁东海融入得比万云要快,不到一个星期,五十米街摆摊子的人都跟他说得上话了,至于那李长毛,总算在袁东海这儿找到了“长期饭票”。

阿火爱看漫画,袁东海每天早上给李长毛吃一顿米粉,天天拿两本漫画书回去,隔日再拿回来。

这适应能力,万云真是佩服他。

因为起床去拿菜的时间早,有时候万云都把菜驮进门了,周长城和桂春生才刚起床,现在她懒得做早餐,都是在外头买肠粉回来吃。

周长城心疼万云,想早起陪她一起去,万云拒绝了:“我现在还顾得过来,等顾不过来再找你。城哥,你还是想办法怎么出掉屋里头的电器先,我姐和姐夫过阵子就来了,还得空出地方来招呼他们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110-120(第9/20页)

“好,我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到彭鹏那附近摆摊子零卖。”周长城想离市区远点,跑到其他区域去。

万云看着周长城那焦头烂额的模样,爱莫能助,她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能在卖完盒饭后,帮他去跑跑那些小商品市场,看看有没有人收货。

很快,下一个休息日就来了。

第115章 第 115 章

新的休息日来临, 为了那批次货,周长城和葛宝生奔波在路上。

火车站的收货方都太精明了,压价厉害不说, 还要求他们提供出厂证明, 这正是他们做不到的地方。

周葛二人只好给在白云区的彭鹏打电话,说好明日要拿着电热水壶到他那里去售卖,问他有没有一些人多的街道和市集可以推荐一下。

没想到彭鹏第二日竟然得闲,在电话里说好, 让他们尽管过来,他有空,可以骑三轮车带着他们去找地方卖货。

到了休息日,周长城和葛宝生两人一人拿着一大箱子电热水壶踏上了去白云的公交车, 他们只拿了二十个, 不敢多拿, 顾忌太多, 怕被手头的货被收缴了,再加上是城市边缘地带, 警力不充裕,也怕被抢。

彭鹏骑着他的那辆三轮车等在汽车站,看周长城带着一张新面孔下来,两人都扛着一个大箱子, 三人简单认识了一下。

“哥儿们,你不错啊,现在电器这种抢手货你都能弄到?”彭鹏慢悠悠地踩着车,车子后头坐着周长城和葛宝生。

“都是运气, 找朋友弄来的货,现在不知道怎么出手呢。”周长城很谦虚, 又问彭鹏,“我听朱哥说你忙得厂里机器都冒烟了,今天怎么得空了?”

彭鹏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悉,左转右转,路过村屋、田地、小工厂,慢慢地往一条热闹的街骑过去:“别提了!前阵子我还能找到原料,肥皂也出得快,那不就天天开工了。过了六月份头,到处都找不到活性剂、发泡剂、香精这些东西,加钱也没货,我都闲了有好几天了。要不是你来找我,今天我还想着约几个朋友,去惠州和中山看看有没有原料的。”

“你们日化品的原料也这么紧俏啊?”葛宝生在厂里是设计,很多产品的原料要让他确认,所以他跟采购很熟,“我们厂里采购也说现在不好买钢料,都坐火车跑去江浙去找料了。”

“都一样,商店没有商品,我们这些小厂家买不到原料。”彭鹏显然是有些愤世嫉俗的,“但是我看国企和省企还是能弄到料,天天都开工。白云有一家美国牌子的日用品,也没停过工。”

“经济这么火爆,钱都让谁给赚了?!”

彭鹏的话让周长城和葛宝生都没往下接,这些抱怨的话说了没什么用,主要的是这肉没割到他们两个小打工仔的身上,不知道疼。

等到了彭鹏说的那条街,周长城和葛宝生才发现,这儿完全没有海珠的那种城市规模,除了零星的新工厂看着像点样子,其他地方还是老旧的小楼,甚至有成排的瓦房,人多的大街说是乡镇大集也差不多。

八十年代末期,市区和郊区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你们靠着这个小饭店摆摊子,我跟饭店老板熟,昨天打过招呼了。”彭鹏拿起毛巾擦汗,把三轮车停在一家河南面馆面前,还进去给周长城和葛宝生拿了两瓶可乐出来,“我这里荒山野岭的,你们难得来一趟,请你们喝汽水。”

“多谢多谢!”周长城赶紧接过彭鹏手上的可口可乐,分了一瓶给正在往地上铺防水布的葛宝生,“彭鹏,这回真是麻烦你了。”

“客气什么呀,都是朋友。对了,你跟你老婆过年时在我这儿要的肥皂都卖光了吧?”彭鹏自己也开了一瓶可乐喝起来。

“都出了,兄弟,多亏你了。”周长城对他挤挤眼睛,彼此心照不宣。

彭鹏这人,确实跟冯丹燕说得那样,仗义,实在,他没有回自己厂里去,而是在旁边陪着周长城和葛宝生摆摊子,不单只自己要了个电热水壶,还怂恿面馆老板也买了个新的。

周长城跟葛宝生说送他们两个,彭鹏也没要,还是照旧付了五十块钱。

彭鹏带他们来的这条街,已经是附近人流最大的街道集市,旁边有两个较大的厂子,加起来有上千个员工,今天又是周日,不在宿舍窝着的人都跑出来了,面馆的生意明显比平日里要好。

可是这摊子摆到下午,吸引了不少人来看,真正下手买的没有几个人,他们带了二十个过来,加上彭鹏和面馆老板买的两个,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总共才卖出去十二个,中间还一直被拉扯压价。

看着满街来来往往的人,有老有少,有本地也有外地人,葛宝生挠脑袋:“报纸上不是天天都说商店的电器被抢购一空,全国缺货吗?怎么到我们摆摊卖货就不灵了?哪儿出问题了?”

周长城脚上已经被咬了十几个红色的包,痒得他挠个不停,成交完一个电热水壶后,下决定:“宝生哥,今天先这样,再蹲下去,怕是到晚上也没办法全都卖光,咱们回去吧。”

葛宝生也有些灰心,他这是第一次摆摊做生意,思维也没有转过来,本以为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没想到会这么多困难,想了想,也同意了周长城的话:“行,现在收拾收拾。咱们回去还要坐几个小时的车。”

彭鹏本来在面馆里跟那老板说话瞎吹牛,见周长城跟葛宝生两人开始收拾剩下的水壶,从里头走出来:“兄弟,这么早就收摊了?”

“生意一般,回头再想办法。”周长城边赶着身边的小咬,边跟彭鹏说话。

彭鹏挑挑眉毛,看了他们的纸箱一眼,确实是卖得不怎么样,跟面馆老板打个招呼,从裤兜里掏出钥匙,把三轮车轮上的锁打开:“走,我跟你们一起去海珠,也好久没去朱哥家里吃饭了。”

“行啊,今晚我跟宝生哥请你吃饭。”经此一役,周长城和彭鹏的交情上来了,把剩下的电器都抬上他的三轮车里,让他和葛宝生坐在后面,自己蹬车。

葛宝生和周长城在彭鹏的小作坊里参观了一下,三人又扛着电器原路返回,一直到晚上快七点才到珠贝村。好在夏日天黑得晚,到朱哥家门口了,天空还是亮着的,一大片灿烂的彩霞照在他们的身后。

“你们回来了!怎么样啊?都卖光了吗?”冯丹燕站在门口,先看到的周长城跟葛宝生,看他们两人身上还扛着箱子,又皱眉问,“怎么又带回来了?”

“卖得不好,我们就提前回来了。”周长城擦擦额头上的汗,把箱子放在墙边,不想多说话。

葛宝生也累,对着丹燕嫂摇摇头,冯丹燕张张嘴,还是没有再说什么了。

“嫂子!我也来了!”彭鹏跟在后面,探出个头来,满脸笑嘻嘻的。

冯丹燕一听这个声音,斜眼一瞧,显然是还记得前阵子彭鹏不耐烦拒绝她拿货的事情:“哟,彭老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彭鹏“嘿嘿”笑,眼睛眯起来:“这不是有阵子没来,跟长城他们一起过来看看嫂子和朱哥嘛。嫂子,来吃荔枝,这是我昨天自己去摘的。”说着,双手抬起,提了一大袋子荔枝过来。

朱哥手上拿着螺丝刀,看彭鹏来了,打声招呼,让冯丹燕赶紧去倒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五条的直球恋爱 跟前任参加恋综后 钓系美人搞崩自卑受剧本[快穿] 当绝色美人成为路人甲 呆萌美人被捡回豪门后 笨蛋在综艺陷入修罗场[快穿] 我在西幻当文豪 限制文里的捡漏路人 超绝第六感强迫我做警界之星 (gb)驯养烈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