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 40-50

40-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风月不渡 [聊斋]熊孩子但整蛊专家 未婚妻貌美且柔弱[七零] 攻二和攻一喜结连理后 我没疯,真的! 顶配天团(娱乐圈) 小麦景明 真巧,我二婚对象还是她 在御兽世界种田致富 姐姐,再爱我一次

世上的事,从来不怕不懂,只怕不懂还不乐意学,更怕不懂装懂。

傅家人都肯下功夫去弥补自己的短板,哪怕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也是值得培养的。

有了这些结论,景阳对答应瑶光要替她的弟弟们找老师的事,更是千肯万肯了。

本朝的皇室婚配制度,对皇帝来说自然千好万好,但对皇子宗亲们来说,却是坑得不行。

一般来说,皇子的最初势力,就是外家和妻族。这个制度实行之后,不管是外家还是妻族,就都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

没有初始势力做支撑,皇子们想要培养自己的势力,难度高了不止一个等级。

毕竟,从零到一,永远比从一到百要难。

景阳比起别的皇子来,还有一样不如的。那就是他的外家也是太子的外家,上官家但凡出了一个人才,都会去支持太子,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今见妻族子弟可堪培养,景阳心中如何不欢喜?

和几位长辈们寒暄了几句,他就非常体贴地提出,要和岳父、舅子们去外面书房说话,给瑶光留足了和祖母、母亲相处的时间。

傅宁和傅安兄弟俩虽然不读书,但家里却有四个读书的小辈,外书房收拾得也极为妥帖,举业该有的书这里都有。

景阳看了一圈,随手抽了一本《四书集注》,见上面有尚显稚嫩的字迹写着一些注释和见解。

说实话,在景阳看来,无论是注释还是见解,都过于浅薄了些。但想到傅家原本是乡下人,没什么好老师教导,也就释然了。

“这是谁的书?”他拿着问。

兄弟四人对视了一眼,双胞胎里的哥哥天玑上前一步,不好意思地说:“殿下,这是小人的书。字写得不好,让殿下见笑了。”

景阳心说:何止是字写得不好,和别的地方相比,你那字还算是不错了。

但嘴上肯定不能这么说,景阳温和地笑道:“不必喊殿下,这里没有外人,咱们只论家礼,喊我姐夫就是了。”

天玑看了看自己父亲和叔父,见他们都轻轻点头,便展开笑容,响亮地喊了一声:“姐夫!”

他一开口,天枢、天

璇和天权也都跟着喊了起来。四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个个都亲亲热热地喊他做姐夫,兄弟之情大多淡漠的景阳如何招架得住?

如果说原本他愿意抬举傅家人,是看在瑶光的面子上。随着一声声的姐夫钻进耳朵里,他的心态悄然转变了。

他心中暗想:怪不得瑶光一提起夫妻相处之道,立刻就想到自家长辈。傅家果然亲情浓厚,纵然穷人乍富,也没有因钱财和富贵变得面目全非。

景阳真的开始把他们当自己人了,说话时当然就少了几分客气,多了几分真诚。

他一真诚不要紧,天枢兄弟四人大受打击。

天枢和天璇也就罢了,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如今只是更进一步加深这个印象而已。

天玑和天权这对双胞胎,可是从入学起就一直被舅姥爷夸赞有天赋的。如今从大姐夫口中得知,他们学得什么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40-50(第6/14页)

不是,顿时就有些破防了。

但景阳也不是只打击他们,还就着《四书集注》指点了他们一番。

皇子们的学问,都是被选入文华馆的大儒们精心教导的,无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说,都不是卢秀才那个乡下蒙师能比的。

非但天玑和天权觉得豁然开朗,天枢和天璇也觉得受益匪浅。

见他们都有所悟,景阳才道:“不是你们真不会读书,而是从前的先生不好,便是好苗子也都生生耽误了。

这样吧,明日我差人送些字帖来,你么先描着。我认识几个因落榜而滞留京中的举人,仔细考察之后,推荐两个过来,一个教导天枢和天璇,一个教导天玑和天权。”

四人天赋不同,最好还是分开教导,以免天赋低的受多了打击,更加对读书没信心了。

虽说瑶光早就给家里透漏过,会请晋王帮他们延请名师,但这话真从景阳嘴里说出来,傅家父子仍旧大喜过望,连忙拜谢。

这对景阳来说不过举手之劳,可谁不希望自己帮助的人懂得感恩呢?

于是,他对傅家人的印象更好了。

这边翁婿舅兄相谈甚欢,那边娘儿相会更是其乐融融。

瑶光问起了信王府捉妖的事,卢氏便和大周氏你一言、我一语,把皇甫公子和红玉姑娘的事说了。

大周氏笑道:“妖类和人到底不同,便是狐族慕雅,也不是个个都讲究人族那一套。依我看来,红玉姑娘接近徒三郎必有缘故,八成是不乐意嫁给他的。”

至于缘故是什么,傅家女眷要么自己见多识广,要么就是听长辈们说得多,便是玉微仔细想想,也有几分了然。

——十有八九,红玉姑娘修行到了关键时刻,要渡红尘劫了。

红尘劫又叫婆娑劫,也有叫情劫的,想来那徒三郎,只是恰好撞入了红玉的劫数中而已。

卢氏冷静地说:“只盼那徒三郎不要是个痴情种,不然日后必然是要吃些苦头的。”

不是她冷血,而是这种事她见得太多,心湖已经升不起丝毫波澜了。

第45章 熟悉的套路傅家女眷们只……

傅家女眷们只把这些当八卦说给她,也是给她增加经验的意思。所谓言传身教,这也是家学渊源的一部分成因。

但瑶光听见“皇甫公子”就心中一动,再听见“红玉”这个名字,顿时就有拨云见日之感。

——原来这个世界不只有红楼,还有聊斋呀!

对了,白秋练。

也是这个人物在《聊斋》故事里不怎么热门,瑶光从来没多想过。如今已经确定了自己身在聊斋世界,脑海深处关于白秋练的残余记忆,自然而然就涌了上来。

白秋练,慕蟾宫,这两人本是官配。

可如今白秋练跟着她进了王府,后面的故事还能进行得下去吗?

不过转念又一想,红玉都甩了官配找了徒三郎,想来两个世界融合之后,又具现化了,一切都不能再按照原著来了。

“这两天信王府还传出过关于红玉姑娘的消息吗?”瑶光更想知道红玉的后续。

大周氏摇了摇头,说:“并没有什么消息,整个信王府都仿佛当红玉姑娘不存在一般。”

“莫不是仗势欺人吧?”玉微脸色一变,想到了一种可能。

信王府毕竟是皇亲贵胄,纵然那位红玉姑娘是个狐仙,在京城里法力也要大打折扣。若是信王府因她是异类而看不上她,自然不肯让外人知道徒三郎房里有这么个人。

真相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也不好上门去问。只有玉微心中愤愤,因自己的猜测替红玉抱不平。

但看着长辈们的意思,她也知道这件事不是他们能管的。

卢氏又说,帮信王府解决了狐妖事件不过两天,就已经有和信王妃交好的人家给他们下帖子了。

虽然大多数都只是想要和高人搞好关系,以防万一,但还真有两家是出了邪祟,想请卢氏出手的。

“奶奶可答应了?”瑶光明知故问。

卢氏笑道:“自然是答应了,且其中一家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他们才刚入京城,根基不深,这种能增加资本的事,她当然不会错过。

还有一点,就是能和信王府交好的,就没有一家是穷的。信王妃当日什么都没表示,只是派了马车将他们好生送回来。

但第二天中午,就有信王妃身边的嬷嬷登门,送了一盒新奇点心来,说是让卢老夫人尝尝鲜。随着点心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一张京郊庄子的地契来。

那张地契有五十倾大小,虽然有一半是沙地,但另外一半都是肥沃的良田。这可谓是大手笔了,一下子就把卢氏婆媳对京城权贵才力的预估值给拉高了。

往后再有人送什么做谢礼,他们都不会觉得吃惊了。

卢氏已经解决的那一家,是刑部正四品郎中,管着照磨所,姓郝。照磨所虽不在刑部十三清吏司之内,却管着文卷印刷和计算赃款赎金,妥妥的位卑权重。

这么个四品官之所以能攀上信王府,全因郝郎中的太太也姓刘,是信王世子妃的亲姑姑。

他们家之所以不太平,却不是闹妖,而是人为。

郝郎中有一妻一妾,共生育了子女八人,其中刘夫人生有五子一女,那妾室王氏生有二女一子。

眼见孩子们越来越大,几个孩子都到了说亲的时候。

虽说都是一个爹的孩子,嫡庶都一样,但因刘氏的侄女做了世子妃,她那四个儿子的行情自然更好些。

王氏却想不了那么多,钻了牛角尖一般,一心觉得当家太太偏心自己亲生的,不肯给庶子找一门好婚事。

他先是仗着多年的情分到郝郎中那里去闹,但郝郎中对此事心知肚明。他是个一心钻营不好美色的,自然不会为了妾室的无理取闹去和妻子为难。

王氏没落到好,反而被训斥了一顿禁足了。

本就心中不忿的王氏,更是觉得刘氏彻底笼络住了老爷,他们母子在这个家里就快没有立足之地了。

人但凡钻了牛角尖,就容易往邪门歪道上走,王氏也没能例外。

禁足解除之后,她假装洗心革面了,跑到刘氏面前,恭恭敬敬地请了罪,说自己从前是鬼迷心窍了,在佛前反省一个月,已经想明白了。

刘氏正忙着给三子挑媳妇呢,哪有功夫和她计较?当即就挥了挥手让她回去了。

又过了几天,时常在他们家走动的马道婆带着新制的经书登门了。从刘氏那里出来了之后,就转到了王氏这里。

她是个惯在各家串门的,也帮着后宅的太太奶奶们做过不少阴私,一眼就看出王氏心里藏着怨气。

意识到大生意来了,马道婆自然要出言询问。

两人一个有心,一个有意,自然是一拍即合,很快就制定了教训刘氏母子的计划。

没过多久,刘氏的大儿子便上吐下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40-50(第7/14页)

,换了几个大夫都不成,急得大儿媳直哭,只好哭着求到了公婆面前。

她公婆也正焦头烂额呢,因为家里生病的不止长子一人。次子一直昏迷不醒,时不时发出几声含糊不清的呓语;

三子更是厉害,疯了一样见人就砍,被夺了刀就拿牙咬、拿脚踹。家里人没办法,只好拿绳索绑在榻上,每日想法子给他灌些食水,不叫人死了便罢。

这种状况,便是个傻子也知道是招了邪祟。

因和马道婆相熟,他们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马道婆来驱邪。

马道婆对此当然心知肚明,这本来就是她联合王氏搞出来的。

王氏虽然愤恨嫡系,却也没胆子搞出人命,当初提的要求就是给刘氏母子一个教训,出一口心头的恶气。

因而,马道婆即使解了法术,王氏也依旧会按照原本商定好的给她银钱。

奈何人心不足蛇吞象,马道婆想要一鱼两吃。再多从刘氏这里诈些钱财,驱邪时就拖拖拉拉,只说这邪祟厉害,一次两次驱不干净。

郝家上下束手无策,见马道婆驱了一次邪,三儿子的狂症就好了许多,便信了她那一套,当即就给了五十两银子做供奉。

就在马道婆自以为得计时,刘氏从自己侄女那里得知,在信王府作乱的狐妖已经被高人给收拾了。

刘氏心中一动,想道:那马道婆只说邪祟厉害,说不定是她道行不够呢。如今既然有别的高人,连狐妖都制住了,不如请那高人来试试。即便不成也有马道婆保底,万一成了岂不更好?

于是,当天下午,刘氏又亲自求到了傅家。

卢氏也不含糊,到了他家之后,立刻就从长子三子和次子床底下、衣柜底部和院子里的一颗合欢树下,各自挖出了一个扎着针的小纸人。

顺着那纸人的气息,很快就抓出了罪魁祸首,正是被破了道行吐血昏迷的马道婆。

郝郎中夫妻俩气得浑身发抖,立刻就请卢氏出手废了马道婆的道行,先打了个臭死,接着就扭送官府。

说起来也是他们气昏了头,没有事先审一审,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自家妾室的事。

但凡他们知道是王氏里应外合,只会暗地里把马道婆弄死,绝对不会送到官府,弄得家丑外扬。

到头来,王氏自然没落什么好。

看在她生育了一子两女的份上,郝家并没有要她的性命,只是把她送到了庵堂,让她吃斋念佛了此残生。

瑶光无语道:“好熟悉的套路!”

许多跑江湖的“高人”,都是这么干的。先自己弄出动静来,再出面捉妖驱邪,受害者还得对他们千恩万谢,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好买卖。

他们傅家跟着卢氏,拜的都是正神许天师,有颇多束缚,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干的。

如若不然,傅家早就成清风镇有名的富户了。

卢氏正色道:“这马道婆仗着法术害人,聚敛钱财填自己的私欲,就算没有郝家这档子事,也早晚恶贯满盈。你们可要引以为戒,不要学她走了邪道。”

两对母女都郑重应是,玉微更是撇了撇嘴说:“就我这半吊子,以后干脆也不干这行,省得害人害己。”

“你还知道呀!”小周氏气结。若不是怀里还抱着玉衡,高低得给她来两下。

玉微扮了个鬼脸,忙往伯娘怀里藏,撒娇道:“大娘,你看我娘的眼神,她是要吃了我呢!”

大周氏忙搂住哄道:“二丫头别怕,大娘疼你。”

小周是被女儿气笑了,当即便冷笑道:“改明儿就去请个有名的绣娘来,你学法术不成,总得有个一技傍身吧?”

玉微立刻点了点头,说:“这个我愿意学,可比学法术容易多了。”

见她还愿意学,小周慢慢缓和了脸色。

虽然他们家日子好起来了,但婆媳三人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他们仍然觉得,女孩子要有个能赚钱的技能,将来无论嫁到哪家都有底气。

夫妻二人在傅家用了一顿午膳,眼见天又要落雪了,卢氏便催促着他们快回去,莫要在路上淋了雪。

回家之后,景阳立刻就把自己从前用过的字帖找了出来,又吩咐王喜到库房里拿了四台端砚并许多好纸、好笔、好墨,吩咐他第二天就送到傅家去。

至于要请的先生,他觉得自己得先考察一番,找两个有耐心又对症的,好好培养傅家四兄弟。

至于最小的玉衡,他还是个襁褓里的婴儿,在这个婴儿夭折率极高的时代,能不能养大还是两说,景阳自然不会惦记那么多。

见他对自己娘家如此上心,瑶光心中感念,当晚便好好酬谢了他一番。

妻子的热情让景阳非常受用,若不是婚假已经结束了,第二天他就要去刑部衙门报道,只怕两人能折腾到后半夜。

第46章 刑部入职大夏立国之后,太-祖皇……

大夏立国之后,太-祖皇帝就给朝会定下规矩。

大朝会每月两次,分别定在朔望两日,地点是乾清宫的广场上,朝中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

小朝会则是逢五逢十,景阳与瑶光冬月十八成婚,十九、二十、二十一都在婚假之内,恰好避过了一个小朝会。

等他销假那日,是冬月二十二,不必上早朝。

但是,他头一天去刑部报道,于情于理都得早一些。虽然他没想做个贤王,但也没想传出跋扈的名声。

毕竟他是与太子关系最近亲的皇子,若是他的德行有瑕,也会牵连到太子的名声。

真到那个时候,哪怕天子不会因此恼怒责罚,他自己也会自责的。

于是,天际才泛起鱼肚白,早就得了吩咐的王喜就推开外间的门,蹑手蹑脚地走到守在内室门口的红绒身边,轻轻把人推醒。

“红绒姑娘,红绒姑娘?”

红绒是宫里带出来的陪嫁,受过专业训练,警惕性极强。王喜才轻轻喊了两声,她就猛然睁开了眼睛。分明是刚睡醒的人,眼中竟然半点迷茫之色都没有。

“王公公,可是王爷该起身了?”她也低声问。

王喜点了点头,往里面示意了一眼,露出个为难之色。

虽说他已经没了根,但到底还算半个男人,在男女主子一起睡觉的时候,是不被允许进内室的。

红绒会意,从靠坐的垫子上起身,稍微整理了一下衣物,就掀开帘子,脚步轻巧地走了进去。

两个主子都睡得正熟,隔着朱红色的纱帐,依稀能看见两道身影紧紧依偎在一起,人影交叠,犹如琴瑟和鸣的鸳鸯鸟。

一时之间,她有些不忍心打扰。

可理智很快占据了上风,她走过去掀开床帐的一角,轻轻喊道:“王爷,王爷,该起了。”

索性景阳昨日就知道今天要早些去刑部,哪怕睡着了都绷着一根弦,被她一喊就醒了。

景阳睁开眼睛,下意识低头看了看窝在自己怀中的妻子。见她脸颊红扑扑的,并没有被动静吵醒,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40-50(第8/14页)

轻轻松了口气。

“嘘——”景阳示意她别再出声,小心翼翼把瑶光从怀里挪了出来,自己趿了鞋,踮着脚走到屏风外。

红绒这才拿了昨夜便熏好搭在屏风上的常服,无声地服侍他穿戴整齐。等两人都出了离间的门,才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景阳吩咐道:“王妃年轻贪睡,不许吵醒她。”

想了想,又补充道:“让后厨警醒着些,等王妃醒了,就把她爱吃的都端上来。”

红绒只管低头应是,王喜上前接过服侍景阳的重任,引着他到早就烧上炭盆的隔间用膳去了。

上朝的时候自然要少喝水,但今日不必上朝,甚至大概率也不必君前奏对,早膳就完全是按照他的喜好来了。

景阳吃了个七分饱,漱口过后戴上冠,便裹着斗篷出门了。

昨夜的雪很大 ,房檐上挂着成排的琉璃柱。正院和书房自然优先清理了,其余各处尚在清理中。

因王喜和燕姑姑都是从宫里出来的,因而对王府下人们的管理,也都延续了宫里那一套。

所以,景阳从正院一路走到大门口,所过之处的所有仆人,都老老实实背着主子面向墙壁站着,等他过去之后才继续自己的差事。

至于请安的声音,那是一句都没有。

刑部衙门在金水桥西边,与礼部相邻。景阳要接替的郎中,原本是浙江清吏司的。

但那是个负责具体事物的,且浙江还是经济大省,许多事情一刻也耽误不得,根本不适合新手实践。

尚书郭廷得知圣人有意将八皇子安排进来接替,便上奏说不合适,请求把原本的司务厅郎中调任浙江清吏司,让八皇子做司务厅的差事。

一来司务厅主要负责的是掌管本部的吏役事务,并接收外省衙门的文书,是个清贵职务;二来司务厅郎中有两名,就算八皇子干不好,也有个擦屁股的人。

圣人无可无不可,直接就同意了。

本来嘛,让景阳进刑部,就是太子求来的,圣人其实并不想让皇子们有具体差事。如今郭尚书请求,他正好顺水推舟。

倒是太子心里不大自在,但他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圣人掰扯,平白消磨父子情分。

只是中午下衙之后,景阳刚收到瑶光派人送来的午膳,就又收到了太子让人送过来的糕点。

送糕点的人还给他带了一句话:殿下稍安勿躁,沉下心来多看卷宗,多了解实务,早晚必有出头之日。

其实景阳是无所谓的,毕竟他才刚接触政务,做什么都是学习。但有太子这句话,他就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不骄不躁了。

因为皇子要来,刑部的一位尚书和两位侍郎也都早早来了。他们三位都来了,其余人自然也不好落后。

等景阳到的时候,刑部上下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

他先去最大的班房见过郭尚书,左右侍郎已经在此等候多时。双方相互见了礼,他主动请教了司务厅的差事该怎么做。

其实这些他已经提前了解过了,但主动询问是表明一种态度,一种自己会虚心学习,最起码不会添乱的态度。

见他脸上没有半点骄矜之色,郭尚书和左右侍郎迅速对视了一眼,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至于另外一半,还得看这位爷具体的表现。

若他只是在自己面前装装样子,根本不是诚心来当差的,郭尚书自然有一套应对的法子;若他是真心学习,好好当差的,那郭尚书就听太子的话,认真教导。

司务厅的另一个郎中叫闻喜,是个很喜庆的名字。闻喜不但名字喜庆,生得也颇为讨喜,圆圆的脸蛋、圆圆的眼睛,再加上颇为圆润的身材,又是个喜欢笑的。

这样一个人,很难让人产生恶感。

在面对景阳这个皇子时,闻喜虽然保证了足够的尊重,却并不诚惶诚恐。他甚至主动帮助景阳熟悉事物,告诉他哪一块的卷宗是最要紧的,那些又是积压的陈年旧案最不好碰。

景阳挺喜欢他,正好中午家里送了饭菜来,他干脆就请闻喜一起用午膳。

闻喜十分欢喜地应了,也把自己家送来的饭菜拿了出来,两人合做一处,也算是给彼此都加了菜。

饭菜摆好,正准备吃呢,照磨所郎中郝佳提着食盒前来拜见。

“殿下,下官的内人做得一手好烧鱼,不知可有幸请殿下一同品尝?”郝郎中满脸含笑,态度自然而亲切。如果不是景阳确定两人之前从无交集,只怕也会像闻喜一样,误会他们是旧友了。

眼见闻喜犹豫着要不要告退,景阳忙道:“原来是郝郎中,郎中盛情邀请,小王就却之不恭了。请进,正好也尝尝闻郎中家里的麻婆豆腐,小王光是闻着,就直流口水。”

闻喜受宠若惊道:“王爷谬赞了,内子别的本事没有,各类豆腐做的却是一绝。”

先前两人闲聊时,闻喜说过他早年家贫,全靠妻子磨豆腐供他读书。直到他考中了秀才,家境才慢慢好了起来。

因为豆腐吃太多了,出生早的大儿子和二女儿都不喜欢吃豆腐。但闻喜却一直很喜欢,觉得这才是家的味道。

他喜欢吃,闻太太就变着花样给他做,弄出了一整套豆腐的做法,也算是一绝。但凡是和闻喜交好的,就没有不知道的。

郝佳提着食盒走了进来,闻喜主动帮手,把桌子上的碟子挪了挪,腾出地方来放郝佳的饭菜。

三人拼了满满一桌,看起来极为丰盛。

有人主动亲近,还是照磨所这样的要紧职位,景阳自然不会武断拒绝。但若要真心接纳,只一顿饭的功夫却不能够。

郝郎中非常坦诚,直言之所以主动亲近,是因为景阳岳家老太太替他们家除了邪祟,救了他三个儿子的性命。

景阳有些诧异,对郝佳的态度和缓了许多,却仍没有冒险接纳。

如今他还年轻,又是刚入朝,什么状况都不了解,很是不必急赤白脸地拉帮结派。

那对他没好处。

不管圣人愿不愿意,随着皇子们逐渐年长,都得在朝中安排差事。

他已经比别人早了一步了,只要能拖上两三个月,等其余兄弟入朝的时候,他至少已经摸清了刑部。

那时候再暗中收拢人手,仍旧比他们早一步。

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母族和妻族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虽然只是对他一个人好。

第一天入职也没干什么具体的工作,就是熟悉刑部各处,外加了解人员的构成。

作为最亲近的同僚,闻喜对他的帮助很大。

还有郝佳,他也把自己在刑部多年的心得告诉了他。等郝佳走了之后,景阳又找闻喜印证,对方说得都是实在话。

看来,郝郎中对他的岳家是真心感激。

就是不知道,这份感激能让对方做到什么程度了。

申时末下衙,外面雪已经停了,本该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却因白雪的反光一片亮堂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40-50(第9/14页)

他借着雪光,踩在清理干净的道路上直接回了正院。瑶光看见他就迎了上来,拉着他回屋,又帮他脱掉斗篷递给王喜,顺势便依偎在了他的怀里。

“八郎辛苦了。”

景阳抱着她深深吸了口气,淡雅的香气冲入鼻腔,霎时间,他因枯燥而生出的疲惫烟消云散。

“我是皇子,便是下了衙门,也有的是人照拂,没人敢为难我。况且今天也没做什么事实,算不得辛苦。”

两人抱了好一会儿才分开,饭菜已经摆好了。

瑶光拉着他去洗漱,一边给他递毛巾,一边不赞同地说:“万事开头难,越是琐碎不显眼的差事,才越是难办,怎么会不辛苦呢?”

等他洗漱干净,夫妻二人一同坐在八仙桌前,瑶光亲手为他斟了一杯酒,满脸心疼地说:“我知道八郎都是为了这个家,我永远都是你的坚实后盾。”

虽然在景阳心里,瑶光就是个看起来靠谱的小废物,但妻子这番真切的情义,依旧叫他十分受用。

他也给瑶光倒了杯酒,两人相互碰了个杯,景阳正色道:“多谢王妃。只要有王妃全心支持,小王便无所畏惧。”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把杯中酒饮尽,只觉得两颗心贴得更近了。

在瑶光的带动下,景阳完全忽略了“食不言”的规矩,两人一边吃一边说笑。

瑶光说家里不但有活水渠,还有一个大池塘,平白放着太浪费了,明年春天要搞养殖。

第47章 岁月静好“养殖?养什么……

“养殖?养什么?”景阳随口一问,没怎么在意。

反正王府是他们的家,在自己家里还不是随便折腾?谁又敢多说什么?

但下一刻,他就被瑶光说出的话惊住了。

“什么?养殖珍珠?”景阳愕然,“珍珠还能养殖?”

长这么大,他还是头一次听说。

瑶光得意道:“别人不能,不代表我也不能。我家门前就有条河,从小就在水里长大,对各种蚌类都很了解。”

其实这都是借口,珍珠养殖技术,是她前世在网上看来的。

虽然具体执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些偏差。但别忘了,她家水渠里,可是还养着一条鲢鱼精灵呢。

都是水产的物种,彼此之间多少也要有些了解吧?

如果网上的法子真不成,就请教白秋练好了。

景阳虽然觉得不靠谱,但瑶光从一开始给他的印象就是不靠谱。所以他非常丝滑地就接受了现实,并表示想养就养。

至于成与不成?

那无所谓,反正还有他养家糊口。

简单地用了晚膳,景阳要到书房去读书,瑶光想着自己也没什么事,趁着现在有空充实一下自己也好,直接就跟了过去。

王喜是自幼伺候他的,对他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从前手里没差事的时候,景阳读书的时间都是上午。

如今一大早就得到衙门去,刑部又是实务颇多的部门,肯定没工夫让他摸鱼读书。

因而,王喜早就预料到,等他下职回家,多多少少都是要读几页书的。

所以,他早早就吩咐人把书房的火盆拢上了,夫妻二人一进去,迎面一股热气扑来,竟是和在正院时一个样。

瑶光不吝夸赞:“还是小王公公贴心,把我想不到的全想到了。八郎,你可要替我好好赏赐他。”

她抱着景阳的手臂,整个人几乎全贴在他身上,轻轻摇晃着撒娇,眉目间全是喜悦依赖之情。

景阳爱怜地捏了捏她丰润粉嫩的脸颊,柔声应道:“好,都听王妃的,赏他。”

便是转头面向王喜时,脸上仍留存着温柔遣倦的笑意,“既然王妃做主赏你,你就自己到账上去领十两银子吧。”

王喜大喜过望,忙跪下谢恩。

他也十分机灵,知道怎么说话能一起讨好两个主子,口中不提王爷,只连连道:“多谢王妃赏赐,多谢王妃赏赐。”

对皇子的贴身太监来说,十两银子不算什么。可以说钱财的多寡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王喜更看重的,是“主子赏赐”这四个字。

因他不知晓夫妻二人的闺房私话,自然也就不知道,景阳已经承诺了日后府里不再进人。

对瑶光这个王妃,他虽然也十分尊敬,但心里未尝没存着几分观望的意思。

——万一呢?万一日后进府的侧妃更得王爷喜爱呢?

但他也不会傻乎乎地表现出来就是。

还是那句话,他心里认定的主子只有王爷一个。王爷的心在哪里,他的眼睛就看向哪里。如今王爷明显盛宠王妃,王喜自然乐意奉承一番。

瑶光喜滋滋地亲了他一口,非常贤惠地把人扶到书桌前坐下,正要离去,却被他捉住手腕轻轻一带,整个人跌坐在他怀里。

“八郎?”瑶光疑惑地抬头。

景阳用眼神示意伺候的人都退出去,捏住她的下巴就迫不及待地吻了上去。

瑶光回过神来,双臂立刻搭在他脖颈上,热情地回应。

过了许久,唇瓣分开,一缕晶莹的水线猛然崩断,逶迤在瑶光唇角。她脸颊晕红,气喘吁吁,双眸水汪汪的,带着些迷离和不自觉的妩媚。

景阳呼吸一滞,拇指用力擦过她格外鲜艳的唇瓣,顺势将那一缕水线擦去,盯着她了许久,猛然将人紧紧搂在怀里,大口大口地喘息,妄图平复心头和身体格外同频的躁动。

瑶光嗔怪地轻轻挣扎了一下,根本就没有用力,只是娇滴滴地喊疼。他下意识便松开了些,却仍是绝不容人挣脱的力道。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长长吐了口气,低笑道:“怪道人常说,温柔乡是英雄冢。往日里我总不以为意,如今可算是知道了。”

“什么鬼话?”瑶光啐了他一口,眼中媚色未褪,嗔怪间带出别样的风情,不甘示弱地说,“男人自制力薄弱,还要怪到女人身上不成?”

景阳连忙服软告饶:“王妃说得是,英雄气短,是英雄自己本事不够,怪不得别人。”

趁着他放松的时候,瑶光顺势从他怀里挣脱出来,调侃道:“那么现在,英雄该读书了。”

景阳怅然若失,下意识伸出手去抓她,却被她身姿灵巧地闪过,娇笑道:“你不读,我还要读呢。”

话音未落,人已如蝴蝶般蹁跹到了书架前,仔细挑了一本看起来很旧的《论语》。

旧书必然是被人多次翻阅的,上面定然还有许多前人的注解。

如今可没有全注全译的书,被人用过的旧书,用的人学问越深,价值也就越大。

果然,她随意一翻,就见书页的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或许是为了区分,这些字迹有蓝色的,有红色的,还有黑色和墨绿色的。

景阳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赞道:“瑶娘好眼光,我这里有七本论语,就属这一本价值最高。”

他指着书册上的那些注解,一一诉说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她被判无期徒刑[无限] 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也没说还要干这个啊[快穿] 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都市剧:从迎娶白富美江莱开始 雷呼的柯学日常 给咒术界一点直播震撼 文物修复,从入门到入土 抓住那些意难平[快穿] 无法标记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