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7-30(第1/6页)
第27章 第 27 章(入v) 一更
众嫔妃在给皇后请安时, 由皇后亲口告知了这个沉痛的消息。
大家伙儿脸上也顺势露出“沉痛”的神色,那些表演素质不达标的同事们索性低着头掩饰表情。
陆薇不会幸灾乐祸,但也绝对做不出伤心的模样,就学她们的样子低着头。
屋子里寂静了几分钟, 富察皇后道:“今日就先散了吧。”
众人告退。
出了长春宫, 那可就热闹了, 大家有说有笑, 听取蛐蛐声一片。
嘉妃率先道:“孩子没保住,这都得怪怡嫔,她身子弱,三番五次请御医,就该安安分分躺着养胎,听说她昨晚上莫名其妙跑去千秋亭看月亮,自个儿都不当回事, 简直就是故意谋害皇嗣, 娴妃, 你说是吗?”
她说得极为刻薄,娴妃可不敢应她的话, 含糊道:“不至于吧, 怡嫔现在应该也挺难受的。”
嘉妃正要再说点什么,纯妃却是瞪了她一眼, 轻斥道:“你疯啦, 慎言!”
她这才想起来很多年以前, 那还是在潜邸时, 皇后当时也小产过一个孩儿。
嘉妃赶紧闭紧嘴巴,真是差点闯祸了。
怡嫔得宠,嚣张跋扈, 故而大家多不太喜欢她,虽不能明面上拍手称快,暗地里却大快人心。
娴妃转头去看陆薇,却见她神色凝重,似乎在想什么,看不出任何喜色。
这让娴妃对她高看一眼,至少不像嘉妃一样是个傻的。
陆薇其实想的是物伤其类,怡嫔可恶,但不能拿“流产”当作她的惩罚,因为这种事可能发生在任何嫔妃身上。
回到咸福宫,又听到了更多的消息。
怡嫔是天快亮时小产的,听延禧宫的宫人们说怡嫔的叫声很惨,一盆一盆的血水端出来……
陆薇听得浑身发冷,喃喃道:“不怀孕不生孩子就不会有这么多事了。”
魏常在却道:“天意如此,强者生存,不说这孩子没生出来,就是生出来了早夭的也不少。听说未入关前,满人的小孩子从出生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捱过去了也就捱过去了,捱不过去那就是命。”
陆薇:“可我是汉人啊。”
魏常在笑了,“我祖上也是汉人,所以也只是听说而已。但就算是汉人,生六个七个孩子的也不少见啊。”
她的祖母与母亲都生了七个孩子,故而她觉得这是很常见的事。
陆薇直喊救命。
生六个七个孩子,老天爷啊,赶紧派人把她收走吧。
魏常在看看她这副单薄的小身板,笑叹道:“你得多吃肉呀,外人看咱们,准会以为我比你大。”
如果多吃肉是为了预备将来生六
个七个孩子,陆薇现在就向佛祖与上帝祈祷,信女以后都不吃肉了!
……
怡嫔流产,于嫔妃们倒无碍,富察皇后却郑重其事向皇上请罪。
“妾是后宫之首,有照顾嫔妃的责任,怡嫔的事妾难辞其咎。”
弘历拉住她的双手,带她到身边坐下,盯着她的眼睛,表情严肃道:“皇后,朕要告诫你。”
富察皇后亦认真听着。
弘历:“朕命你日后再也不要因这样的事请罪了。你虽是皇后,但不能把什么不好的事都揽在自己身上。怡嫔小产,归根到底是她身子太弱导致,怨不得任何人。”
子嗣繁茂,更能彰显出一个王朝欣欣向荣的气息。
弘历到底是为怡嫔小产的事有些难过的。
而且由此事又令他想起了那些夭折的孩子们。
皇后十五岁嫁给他,次年怀孕,那个孩子出生不过三个月就夭折;之后的三年内,皇后又小产一次,然后生下了永琏与和敬,永琏早早地去了,只剩下一个和敬,皇后却因此伤了身子,这么多年再无身孕。
还有哲妃,她是弘历的第一个女人,生育了两个孩子,一死一生,她没活到二十岁就去世了。
富察皇后同样为往事忧伤,但还得打起精神安慰皇帝。
“您看纯妃、嘉妃、愉嫔她们就挺好的。昨日我去看五阿哥,长得壮壮实实的,聪明伶俐,才一岁大点的小娃娃,就会喊我娘娘了。”
弘历也非常喜欢五阿哥,这让他心里稍稍好受一点,身子康健才能孕育出强壮的子嗣,这三人都是极不错的。
皇后见状劝道:“自怡嫔小产后,您还没有去看过她,若是有空,不如去瞧瞧她?”
弘历并不是无情的人,点点头,“朕现在去看看她吧。”
怡嫔屡次传唤御医,都说有小产迹象,弘历对她小产的事隐约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怡嫔年纪太轻,身子骨又弱,养不住孩子也正常。
弘历就是想起了曾经年少小产的富察皇后,也不免多怜惜怡嫔几分,因此他不计较怡嫔的任性,耐着性子温言宽慰她。
“等你养好了身子,日后还愁没孩子吗?”
怡嫔年轻,悲伤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感受着皇上温暖的怀抱,她赌誓般地说:“皇上您相信我,以后我肯定能给您生三儿两女!”
弘历没回应她的话,而是道:“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养好身子。”
怡嫔信赖地看着皇帝,“嗯!”
虽然早前许诺过等怡嫔生下孩子后才为她的娘家抬旗,但为了抚慰怡嫔小产之痛,弘历直接下旨将柏家编入正黄旗包衣佐领下,房舍、钱粮、土地给够。
上一个有这样待遇的还是服侍皇帝多年,且生有三阿哥的纯妃。
在皇帝的各种关怀下,怡嫔虽然还没出月子,但已经走出了丧子的悲伤。
年轻人恢复快,她躺在床上见她的母亲范氏,脸色红润喜气,语气轻快,“娘,你瞧着了吧,皇上对我可好了!”
范氏笑道:“咱们现在是真正的旗人了,你该叫‘额娘’啦。”
“额娘,额娘,”怡嫔试着叫了两声,“哎,不顺口,我还是叫娘算了。家里虽然抬旗了,但谁不知道我家原是汉人啊,我们自己装起满人的样子,反而让人看笑话。”
纯妃不就是这样吗,还“苏佳氏”,真搞笑,一整个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
怡嫔从不以自己的汉人身份为耻,之所以想抬旗,无非是旗人福利更好,有了这个身份,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由朝廷养着,永远不会没饭吃。
……
众人原本想着看怡嫔的笑话,谁知皇上依旧对她荣宠有加。怡嫔一丁点儿打击也没受,愈发嚣张。
但皇上已经定下了三日后去圆明园的事,怡嫔因要休养身子,暂时留在宫里。
陆薇这回被太后给带上了,魏常在也有份去,两人兴致勃勃地收拾行装。
圆明园离皇宫不远,哪怕御驾走得再慢,半天的功夫也就到了。
乾隆时的圆明园还远远不是后世的万园之园,但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7-30(第2/6页)
过两代帝王的修缮,美得简直让人想哭。
传说中的长春仙馆由太后住了,西边有几座轩楼,托太后的福,陆薇住了旁边的绿荫轩。魏常在傍着皇后在天地一家春附近住,两人在圆明园只能分居啦。奇怪的是娴妃,陆薇以为她也会住在长春仙馆附近,但她却住了九州清晏附近的怡然居,听说那是怡嫔往年住的地方……
虽然暂时不能一览整个圆明园,但长春仙馆已经很大很漂亮了,山环水绕,如蓬莱仙境。
以往在紫禁城的那种沉闷气息一扫而光,嫔妃们立刻显然出其年纪本该有的活力。
此时正值春天,草木发青,燕子、黄鹂啾鸣,湖里还有捱过一冬的锦鲤游来游去,一切都朝气蓬勃。
长春仙馆北边有一条叫做“鸣玉溪”的溪流,陆薇闲来无事最爱在溪边钓鱼,经常一混就是一个下午。
圆明园规矩宽泛很多,陆薇住的离太后很近,遇到皇帝的机会就更多了,不可避免的她与皇帝已经算得上是熟人了。
但她很多时候也都尽量避开皇帝,比如她在长春仙馆陪太后时,若是遇到皇帝过来,如果时机允许,她就借故回避。
她完全是为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落到太后眼里,却认为她质朴纯真,不邀宠,不献媚,是个好姑娘。
这真的是歪打正着啊。
听彩玉说,以前也有嫔妃假借侍奉太后,实则暗中给皇帝抛媚眼,行勾搭之事。太后平生最恼恨这种事了。
陆薇心道,当着婆婆的面,与儿子勾勾搭搭的,婆婆看不惯也正常。
北地的春天称得上春寒料峭,陆薇由于过早地脱下了棉衣,一个不小心着了凉,头痛发热。
她让杏子去太后那里告假,老实待在绿荫轩养病。
弘历与富察皇后两人过来长春仙馆看望太后时,就见她屋里空落落的,平时惯常服侍的娴妃与陆薇都不在,于是问道:“娴妃与陆贵人怎么不见?”
彩娟道:“娴妃娘娘今日去武陵春色写生了,陆贵人病了。”
太后笑道:“平日她们两个在时不觉得什么,如今都不在,顿时觉得这屋里都冷静了。”
特别是陆薇,十来岁的小姑娘,每天拾掇地漂漂亮亮的,有她在,空气都是明亮的,太后觉得自己的暮气也少了很多。
老人家最怕寂寞,听得太后如此说,弘历立刻表示自己愿意多陪陪太后,皇后则表示愿带着众嫔妃为太后解闷。
太后摆摆手,笑道:“那倒不必,政事繁忙,皇上总要以国家大事位重;皇后你的事情也多,像往常一样就行。至于其他的嫔妃,人多了,我也嫌闹得慌,年纪大了,还是爱清净。”
话虽如此,弘历与皇后仍是陪伴了太后一日。
用过晚膳后,他本想回勤政殿处理奏折,从长春仙馆出来时,路过绿荫轩,想了想,对皇后道:“陆贵人病了,朕去看看她。”
天子多情,陆氏貌美又可爱,宛如一个小纯妃,皇后了然,打趣道:“嗯,想必陆贵人见了皇上,病都好得快一些了。”
弘历把手递给她,道:“我们一起去?”
皇后飞快在他手心轻轻地拍了一下,笑道:“我若是去了,陆贵人可能好得就没那么快了,皇上自去吧!”
说完,她扶着侍女的手,翩然而去。
弘历觉得掌心发痒。
到了圆明园,一向端庄自持的皇后竟也有了小儿女的活泼逗趣,他这贤妻也是极有意思的。
第28章 第 28 章 二更
让陆薇自己说, 皇帝不来看望她说不定她还好得快些。
现在莫名其妙的过来了,连提前通传都没有,她连装扮都来不及,只能匆匆擦了一把脸, 披着头发见客。
年轻的女孩子没有施任何脂粉, 皮肤仍然光洁柔亮, 只除了因为生病, 神色有些憔悴。
弘历拉陆薇到身边坐下,摸摸她的额头,“还有些烫啊。”
陆薇现在身上没什么力气,无精打采道:“已经喝药了,但还没退烧。”
这可是连青霉素都没有的古代啊,陆薇很怕因为一场风寒就丢了小命,不管多苦的中药, 她都毫不含糊, 一口气喝干净。
“药效没那么快的, 你还是去床上躺着吧。”
说话之间,弘历起身, 一只手环在她的腰背上, 另外一只手已经托住了她的双腿,轻轻松松抱起了她。
陆薇内心暴躁:啊啊啊没经过别人同意, 怎么可以随便抱别人?!
“皇上放我下来吧, 我自己能走。”
弘历就跟没听到她说话一样, 往上掂了掂她, 笑道:“你也太轻了!”
江南的女子精致美丽,玲珑剔透,但是她们偏偏又很脆弱, 像七彩琉璃,仿佛轻轻一碰就要碎掉了,分外让人怜惜。
从前对纯妃、怡嫔即是如此,弘历现在对陆薇同样如此。
最难消受皇帝恩,陆薇只得任由他将自己放到床上,然后赶紧裹住了被子,只露出一个头,含蓄送客,“我有些困了。”
弘历隔着被子拍拍她的肩膀,“可能是药效上来了,睡吧。”
陆薇闭上眼睛装睡。
她身子本来就疲乏,渐渐睡意也就真的上来了,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在喊“采薇。”
她猛地惊醒,迷茫地看着皇帝,他怎么还没走啊。
弘历的脸在她眼前放大,“你睡着了吗?”
陆薇平铺直叙,“睡着了,但是又被您叫醒了,您有什么事?”
弘历道:“晚上想吃什么,朕命御膳房做了给你送来?”
陆薇不客气地点菜,“挂炉鸭子,蜜制火腿、炒鳝丝,拌蟹肉,口蘑溜鱼片,虾丸菌菇汤,再加上一碟子白糖油糕,够啦!”
弘历笑道:“胃口不错,但朕都给你送过来,你能吃吗?”
吃了这些油腻的怕是要把胃给折腾坏了,指不定还得多病几天。
陆薇无奈,“我就是过个嘴瘾呀,真送来也不敢吃的。牛奶炖鸡蛋羹就可以了。”
多多补充蛋白质,身体才能好得快。
弘历答应了。
陆薇此刻眼皮都在打架了,还不忘问:“请示尊贵的皇帝陛下,可否批准我睡了?”
弘历笑起来,“准了。”
陆薇奉旨睡觉去也!
漂亮可爱的陆贵人,是个非常有趣小女子。唯一的缺点就是年纪太小,身子太瘦弱,恐怕非长寿之相。
世上之事难以十全十美,弘历略带着些遗憾,离开了绿荫轩。
等到了晚上陆薇就收到御膳房专门送来的晚饭。
除了她点的牛奶炖鸡蛋羹,还有红稻米粥、鸡丝粥、藕粉糕、山药糕、燕窝三鲜汤,零零总总摆了一桌子。
杏子喜气洋洋,“皇上对您真好,他心里是有您的!”
他心里有老多人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7-30(第3/6页)
陆薇把她的鸡蛋羹吃了,又吃了两块藕粉糕,其余的全部分给了绿荫轩服侍的宫女们。
谢主隆恩,今晚上大家都加餐了。
……
草长莺飞,拂堤柳醉,春天真乃圆明园最美的季节。
陆薇病好后,又可以到处转悠了。
除了皇帝的办公区域,与有主的院子去不得,其他地方都没问题。
但逛不完,真逛不完,一百多处山水园林,走马观花也得逛半年呀。
杭州有西湖,然而圆明园直接把西湖十景给照样搬过来了,平湖秋月、曲院风荷,一样一样的,这还不是稀奇的,单说陆薇竟然在圆明园发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
她与舒嫔两人乘坐小舟沿着玉溪而上,溪水两岸遍种桃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溪尽头竟然真有一个小山村。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隐居的武陵人,少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味儿。
但是!五百里桃林盛花期也很震憾啊,入目望去,仿佛置身粉色花海的世界!
连舒嫔这种满洲贵胄家里出来的女子也赞叹不已,“我家的园子在京城算好的了,但同这个简直不能比,若不是入宫,成了皇家的人,这辈子再难见此种美景。”
她诗兴大发,当即吟诵了几句。
陆薇建议道:“不如用纸笔记录,以传后世,为闺阁女子增光?”
舒嫔摇头,“《饮水词》你读过吧,可惜我这位叔祖父不到三十岁就去了;我还有一位姑祖母,也是个才女,留有一本绣余诗稿,偏偏十四岁就去了,因此我额娘认为文人忧思多,非长寿之兆,轻易不让我们作诗,我只是胡诌玩儿,当不得真。”
陆薇道:“这下子大清国少了一个才女。”
舒嫔嗔道:“你是打趣我吧,我哪敢称什么才女,连朱淑真的一半都不如呢。”
圆明园悠闲舒适的日子养着众人脾气都温和起来了,大家各自过各自的日子,美景当前,好像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也不是那么难过的事。
舒嫔至今没得皇上宠幸,偶尔也有惆怅的时候,但她这回感叹:“若是一辈子住在这样的园子里,想来也没什么遗憾了。”
园子是好园子,人人都喜欢,也包括那位留在紫禁城坐月子的怡嫔。
月子一过完,怡嫔立刻向皇帝打报告申请要来圆明园。
弘历无不可,同意了她的请求。
得到皇帝允许后,怡嫔迫不及待当天就从宫里出发了。
随行的还有她的母亲范氏,范氏正好借着送女儿的名目见识一番圆明园。
怡嫔把圆明园当自家园子一般,故作谦虚,“其实就是大而已,论精巧,说不定还不如我们苏州的江南园林,里面有多景都是仿照西湖十景建的,等娘回苏州了,得空去杭州逛逛西湖,也算是逛了一半的圆明园。”
范氏“哎呦”一声,“我的女儿呀,你自己是住惯了圆明园,觉得神仙世界也不过如此。可娘哪见过呢?若是有机会小住几日,死也心甘情愿了。”
怡嫔笑道:“您又说这样的话,这有何难,等我找机会跟皇上说一说,保管事成。”
范氏叹道:“那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你现在小产了,我与爹也不好再留在京城,过几日大概就回苏州去了。”
怡嫔冷哼一声,“都怪爹找的道士不中用,一个个都是骗子,说我肯定会生儿子,结果却莫名其妙小产了,真可笑!”
范氏连忙道:“小声点,你自己信不过苏州的道士,我和你爹为了让你安心,在京城又重新找道士,两个道士都说你一定是生儿子的呀。”
怡嫔逼问到她娘脸上,“我儿子现在哪里?”
范氏安抚女儿,“你月份小,胎儿没坐稳,小产也是常见的事。就是娘生在你之前也流了一个孩子呢。宫里有最好的御医,你又年轻,皇上也宠你,不怕生不下孩子,咱们下一胎一定是个小阿哥啊。”
怡嫔怒道:“可那道士收了我们家六百两银子,得让他退回来!”
范氏也为此事烦着呢,道士不肯退钱,已经拉扯了几日了。
但这么对女儿说,怡嫔肯定会生气的,于是哄道:“退,肯定退!我们家现在是外戚,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骗我们家的银子。”
她百般小心哄着女儿,终于将怡嫔哄高兴了,送女儿到圆明园后,范氏无诏进不去,只能在外边逛了逛,便回了自己家。
怡嫔坐着轿子回自己在圆明园的居所,到达地方,下轿后才发现不对劲,“本宫住的明明是怡然居,为何送本宫来这韶华楼?”
引领的小太监小心翼翼道:“娴妃娘娘住了怡然居。”
怡嫔恼怒道,“本宫往年都住在怡然居的,因本宫封号中有‘怡’字,故而皇上特意赐本宫住怡然居,她娴妃凭什么占了本宫的地方!”
小太监将头埋得低低,“奴才不知道。”
这会儿天色已经晚了,总不能现在
去让人家娴妃挪地方吧。
侍女劝道:“您累了一日,这会儿也该歇歇了。这会儿不用急,等见了皇上,他自会给您做主的。”
怡嫔对皇帝的宠爱倒很有信心,尤其是与娴妃相比。她今日过来圆明园,皇上等会儿肯定要来看望她。
这一路奔波,她得赶紧去沐浴更衣了,怎么样也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迎接皇上。
怡嫔装扮得娇艳如花,含情脉脉等着皇上。
从酉时等到戌时,从戌时等到亥时,等着头昏眼花,昏昏欲睡,再等下去就快到半夜了。
侍女劝她去睡觉,她却问:“李宝英呢,没打听到皇上在哪儿吗?”
这圆明园太大了,不像紫禁城大家住的密集,宫女太监的关系网繁复,什么消息也都来得快。
李宝英实在没法子,只得道:“奴才不知。”
怡嫔骂了一句“真没用”,悻悻地去睡觉了。
韶华楼并不比怡然居什么,但怡嫔就是觉得住着处处不舒服,除了她自己带过来的宫女太监,其他伺候的人都是生面孔,往年那些旧奴们竟然一个都不见。
次日天蒙蒙亮,向来惫懒的她起了个大早,要去天地一家春给皇后请安。
第29章 第 29 章 三更
怡嫔到了天地一家春, 却被守门的小太监告知,皇后有令,五日一请安,昨日已请过安, 请她四日后再来。
白跑了一趟!
怡嫔气呼呼重新回了韶华楼, 不免摔东扔西, 迁怒底下服侍的宫人们。
分明就是她自己太心急, 但凡先找个韶华楼的宫女太监问一问,也不会两眼一蒙瞎。
宫人们敢怒不敢言。